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及对策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如何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所有学校都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
本文着力从中学生的学习动力的角度,调查研究影响中学生学习动力的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以及学习动力状况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深远影响。
以期为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找到一把开启“发动机”的金钥匙,帮助中学生增强学习动力。
一、中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制约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有以下一些表现:
1.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既无长期目标 , 也无近期目标 , 对自己在高中期间以及每学年、每学期究竟要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要求很少考虑。
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学习,或者怀疑学习某些知识是否必要。
2.无成就感 , 无抱负和理想 , 无求知欲和上进心。
既对学校制订的各种奖励措施没有兴趣 , 也对各种惩罚措施没有压力和紧迫感。
缺乏适宜的学习方法。
学习动力缺乏的学生由于对学习总体上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 所以也不可能努力地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兴趣的中心不在学习上,对学习消极应付。
具有这种表现的中学生大部分是学业不良者。
他们不但觉得学习没有必要,厌倦学习、逃避学习。
更认为学习简直就是活受罪,是苦差事,因此上课不听讲 , 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抄袭作业。
认为考试就是让自己丢丑。
所以在学校里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大都是与学习无关的奇闻轶事、影视明星、青春偶像、歌坛新秀、玩游戏机、去影视厅、打架斗殴,干出违反纪律、迟到、旷课、早退,甚至蜕变为品德不良者。
恶性循环,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十分不良的影响。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既有社会上的客观背景,更有学生自身和学校、家长的主观原因。
认识这些背景,了解农村中学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的深层原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也就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二、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对策
针对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修复学生内心情感系统的发动机。
(一)通过激发中学生的理想目标,打开他们的心锁。
如果心中没有目标,没有梦想,就像走路的人,不知道目的地,越走越消沉,越走越懒散。
高目标、低要求,让学生把大目标化解成可胜任的小目标,跳一跳,
够得着,不断强化胜任感、成就感,从而燃起自信的火焰,重新启动发动机。
要加强对中学生成就发动机的教育。
追求成功使人振奋、积极进取、乐学好学,学习效果就好;回避失败使人忧心仲仲、焦虑压抑、消极被动、怕学厌学,学习的效果也就不好。
因此,中学生应以学业进步、求知成才为奋斗目标,而不应以考试过关为学习目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成就发动机。
(二)“以德促学”,激发学习动力。
1.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
让学生明白一个有作为的人,首先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懂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不能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学习是自己的事,不应该由教师、父母替自己负责,通过体验,唤醒学生心中的“责任感”。
要让责任感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成为自觉的行为,成为潜在的内部动力系统。
使学生将已养成的责任感迁移到各种活动中并内化为自身品质,使学生能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自我平衡、自我调控能力,具有强烈的“自立、自尊、自信、自强”意识。
学生责任心强,做任何事情都很自觉、认真、负责,做事情就容易成功。
呼唤学生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让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在他们心中播种责任心,给学生一个信念——我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二是教育学生明确作为一个学生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学习,努力做好作为学生应做的每一件事情。
2.使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
唤醒学生心中的爱。
懂得父母之爱的博大、无私,让每个学生“爱”的幼苗在内心长大,学习动力训练就是要唤醒学生心中的那份爱。
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显示为感恩的行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科目,使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可以由此引发出良好的学习效果;迁移到渴望回报父母,又会激发用一流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需求,使它变为学习的内在力量。
3.健全学生的人格。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自己高度的学习责任感,使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自己强烈的愿望。
我们在以德促学的实践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上进心。
当学生的追求进取心成为他们内心的需要,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内驱力。
学生树立“以学习为荣”的意识,自觉地见贤思齐,勤奋不辍;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培养学生“不迷信、不盲从”的探索精神,使他们终身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增强学生人际沟通、合作的能力。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能顾及他人心中的感受,再加上不懂得看别人的优点、长处,缺少包容心,总是带着嫉妒、自私的性格特点,只能使自己的人际圈越来越小,从而使自己缺少朋友,导致情绪状态不佳,影响学习动力。
通过调查,让同学们在“快乐、学业、友情、家庭、健康”中,选择一项对自己最重要
的选项,尽管只是假设,但学生们落笔的时候还是感到心情沉重。
在以往训练中,几乎所有成年人都把家庭和健康列为首位,出人意料的是,这些高中学生却多把友情列入首位,甚至为此不惜放弃极重要的其他四项。
由此可见友情对高中学生的重要性。
因此,缺少友情,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情,心情影响到学习动力。
(四)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不当严重影响学生的源动力。
有的学生想学好,但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又缺少科学的引导,耗费了时间,成绩并不理想,久而久之,会产生自我否定,产生挫败感,丧失自信心。
学习不是简单的“做题”、“背”就可以了,在学习中找不到快乐,就是不得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感悟与体验,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体会到学习策略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学习策略。
学生自身要强化学习策略意识,积极主动构建自己懂得学习策略。
学校教师在强化学习动力指导中,要特别关照那些智力一般的学生,对他们的努力与勤奋着重给予鼓励和信任,用以引发及强化他们内在的勤奋性格和顽强毅力。
要让学生知道,勤劳的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智力发展中能起到以“勤”补“拙”的特殊作用,持之以恒同样可以使他们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五)增强耐挫力,激发上进心,从而激发学习动力。
碰到一点挫折、困难就恢心、退缩是意志脆弱的表现,接受挑战,锲而不舍,有一个积极的心态,能化苦为乐,百折不挠,享受超越自我的快乐,坦然面对累与苦,就会发现一个强大的自我就诞生了。
重塑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
自信是人成才的第一要素,面对学业,坚信“我能”而不是我“不能”或“让我试试”,让学生放大自己的长处,善待自己的不足。
通过体验活动,找到我是独一无二的感觉。
我也有很多的优点,学会赏识自己,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找到胜任感、成就感,从而把失去的自信一点点找回来。
让学生们懂得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现在的不够优秀,并不代表永远不够优秀,要学会重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寻回梦想,重新启航。
“育人”教育强调的是,不仅能达到增加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现实的能力,真正使知识内化,并通过外化表现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为社会培育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