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34哲学历年真题

合集下载

2024年考研-政治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考研-政治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考研-政治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理想作为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

A. 在现实生活中尚未实现的东两B. 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东西C. 对现实生活的超越D. 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科认为历史的变化经过了三个阶段: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凡人时代。

神的时代是原始时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英雄时代是贵族统治的时代,是人类的青年时期;凡人统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人类的成年时期。

凡人时代是历史发展的顶峰,历史变化经历了这个阶段以后,就会重新回复到原始时代,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这种观点是A. 形而上学的观点B. 唯心主义的观点C. 辩证法的观点D. 唯物主义的观点3.(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当作资本的有机构成B.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C.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可避免地形成相对过剩人口D.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A.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B.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C. 肃清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特务、土匪D. 抗美援朝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马克思曾经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关系的()。

A. 总量等值B. 功能上的互补C. 结构上的相关D. 形式上的对立6.(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统治者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历年考研政治34题马原答案分析

历年考研政治34题马原答案分析

(2012、34) (1)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4分)答: 材料1 讲述的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

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

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碎花瓶理论”之所以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是因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即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

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

“碎花瓶理论”是对碎花瓶这一个别事物中所包含的一般特征的概括和反映,这就使得人们能够举一反三地认识和处理其他事物。

“碎花瓶理论”之所以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是因为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了质的飞跃的原理。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4分)答: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实质上反映了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和谬误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真理和谬误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离不开谬误,任何真理都离不开谬误,离开了谬误,真理也不存在了。

谬误离不开真理,任何谬误都离不开真理,离开了真理,谬误也不存在了。

真理和谬误相互渗透,真理渗透着谬误,谬误渗透着真理。

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真理能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要看到真理,又要看到谬误。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并不是抹杀真理和谬误之间的区别,而是指没有单纯的、绝对的错误,是指由于不能辩证地对待错误而失去在错误中发现真理的可能。

历年考研政治练习题含答案3143

历年考研政治练习题含答案3143

历年考研政治练习题含答案单选题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命名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A.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B.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C.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D.邓小平是其主要创立者答案:D[分析] 考查对邓小平理论科学涵义的掌握。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型。

本题是单项选择题,答案只能是一个。

ABCD都能说明为什么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以邓小平理论命名的原因,其中D予以概括说明。

多选题2、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A.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要求B.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C.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体现D.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答案:B[解析]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单选题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答案:A[解析] 做此题时考生要注意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有直接联系的,基本目标是纲,基本政策是为实现基本目标而制订的。

这个题的备选BCD三项分别为实现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基本目标的基本政策之内容,有些也很有干扰性,如C。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大全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大全

全国2009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024考研政治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4考研政治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新时代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要坚守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坚守好理论创新的“魂”和“根”。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根脉”是A.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和“天下大同”理想C.全人类共同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取决于纬度、海陆位置、地形,以及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

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保持不变,大气环流与洋流二者相互作用就形成相对稳定的气候状态,但当其中一个因素突然“掉链子”,就会发生厄尔尼诺之类的异常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不仅推高全球变暖幅度,更可能导致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大的极端天气,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表明,偶然因素是A.决定事物发展趋势的根本性因素B.事物发展中可有可无的影响因素C.事物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D.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因素3.除了几十颗卫星编织的“天上一张网”,还有地基增强系统构成的“地上一张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启了高精度定位技术进步的“加速度”。

有了“天上一张网”,为什么还要再建“地上一张网”?传统的卫星导航系统能提供的精度仅为5~10米,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现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的更高精度的定位服务。

从农林牧渔到吃穿住行,随着北斗卫星导航芯片或模块越来越多嵌入生产生活,每一个人都愈发清晰地感知到北斗的力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表明,技术进步的根本动力是A.科学研究的规范B.实践主体的意志C.认识主体的兴趣D.社会实践的需要4.列宁在谈到未来社会时写道,“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灭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

历年考研政治34题马原答案分析

历年考研政治34题马原答案分析

历年考研政治34题马原答案分析篇一:2021考研政治马原真题及解析2021考研政治马原真题及答案解析1.《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

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

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

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

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适度原则。

AC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目无关。

D 表述错误,现象表现本质的。

只有B与题干相符,所以答案为B。

2.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

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答案:A【解析】前一句话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体现的是辩证法的思想。

后一句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体现出来的是唯意志论,所以正确答案为A。

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

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

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A.20%B.50%C.100%D.200%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部分。

历年考研政治34题马原答案分析

历年考研政治34题马原答案分析

(2012、34) (1)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4分)答: 材料1 讲述的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

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

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碎花瓶理论”之所以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是因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即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

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

“碎花瓶理论”是对碎花瓶这一个别事物中所包含的一般特征的概括和反映,这就使得人们能够举一反三地认识和处理其他事物。

“碎花瓶理论”之所以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是因为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了质的飞跃的原理。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4分)答: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实质上反映了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和谬误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真理和谬误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离不开谬误,任何真理都离不开谬误,离开了谬误,真理也不存在了。

谬误离不开真理,任何谬误都离不开真理,离开了真理,谬误也不存在了。

真理和谬误相互渗透,真理渗透着谬误,谬误渗透着真理。

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真理能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要看到真理,又要看到谬误。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并不是抹杀真理和谬误之间的区别,而是指没有单纯的、绝对的错误,是指由于不能辩证地对待错误而失去在错误中发现真理的可能。

考研政 治真题及答案

考研政 治真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考研政治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考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真题是备考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资料,通过对真题的研究和练习,考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命题规律,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将为您呈现部分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并进行相应的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在社会历史领域一直是唯心史观占据统治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第一次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A 选项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 选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 选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

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 59%。

90 分看似一个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 肯定中包含否定B 量变引起质变C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 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答案:B解析:在这道题中,每个环节都打 90%的折扣,多次积累后最终得出约 59%的结果,这体现了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A选项肯定中包含否定强调事物的辩证否定;C 选项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题干中并未涉及;D 选项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在本题中未体现。

二、多项选择题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哲学政治试题库及答案

哲学政治试题库及答案

哲学政治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多样性C. 可知性D. 客观性答案:A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 主体对客体的被动反映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 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性活动B. 人类改造社会的精神性活动C. 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活动D. 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精神性活动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创造C. 决定D. 影响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A. 创造者B. 旁观者C. 领导者D. 被领导者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依赖于物质C.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转化答案:ABC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包括()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人与自然的矛盾D. 人与人的矛盾答案:A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具有()A. 客观性B. 绝对性C. 相对性D. 条件性答案:AC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的实现需要()A. 个人的努力B. 社会的认可C. 客观条件的支持D. 主观愿望的满足答案:ABC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答案:正确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答案:错误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正确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

考研政治第34题整理

考研政治第34题整理

考研政治第34题整理分析题第34题整理答题套路:第一问:一般考原理答: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认为,哲学原理,该原理告诉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必须方法论,材料中的现象体现了这一原理。

(哲学原理+方法论+结合材料)第二问:分2种情况1、考哲学原理,回答套路同问题一;2、考问题一原理的方法论,这种情况不需要再去阐述原理,直接答方法论并结合材料。

(方法论+结合材料)常用术语:唯物论部分(2个)一、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原理内容: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方法论:1、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额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2、人类必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合理改造自然。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辩证法部分(12个)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的特征。

方法论:要求人们承认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但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然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方法论:要立足现实,既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事物发展的条件。

三、发展观的原理原理内容: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马哲部分)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马哲部分)

2010年应试精华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考500题精选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D. 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2.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3.中国古代哲学家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这是: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 形而上学的观点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4.“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

它由体温推动,由食料支持。

没有食料,心灵便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躺下,死去。

”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5.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 剩余价值论B. 阶级斗争理论C. 辩证法D. 科学的实践观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畴的定义是通过: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7.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A. 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B. 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C. 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D. 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8.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A. 实践B. 运动C. 静止D. 时间和空间9.主“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 主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10.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但为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提供前提条件的是:A. 时间B. 空间C. 绝对运动D. 相对静止11.发展揭示了新代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A. 变化B. 增加C. 创新D. 运动12.“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A. 唯物辩证法的思想B. 形而上学的思想C. 诡辩论的思想D. 唯心主义的思想13.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 普遍性和特殊性B. 同一性和斗争性C. 绝对性和相对性D. 对抗性和兼容性14.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A. 量和质的相互转化B.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D. 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15.认为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A. 形而上学观点B. 诡辩论的观点C. 唯心主义观点D. 辩证法的观点16.唯物辩证法认为假象是:A. 与本质无关的现象B. 纯粹偶然的现象C. 人的主观错觉D. 以歪曲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1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历年考研政治真题分析题(2002~2011)

历年考研政治真题分析题(2002~2011)

2011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3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 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5分)(2)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5分)35. (1)从“打橄榄球”和“唱大合唱”的形象比较中,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5分)(2)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5分)36. 结合材料(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4分)(2)结合中共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历程,说明“主义”和“信仰”是怎样成为“力量”的?(6分)3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 如何理解“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6分)(2) 为什么说郭明义的先进事迹是“简单中的伟大”?(4分)38. 针对西方某些人士对中国的“捧”与“批”,谈谈什么是“真实的中国”以及中国的“责任”。

(10分)2010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而梅兰芳大师这件出演失误可以看作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所以说失误的错误时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35.(1)为什么在紧急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36. (1)如何理解宋庆龄所说的“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37.(1)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2)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38.(1)“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广告说明了什么?“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广告是中国政府的首个宣传活动,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一种战略关切,展现了中国制造的软实力。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迎来实施以来的第()个周年。

A. 2B. 3C. 4D. 5答案:C2. 下列哪项属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答案:B3. 下列哪项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A.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基本实现现代化C.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答案:A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为根本遵循。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答案:C5. 2024年,我国将举办下列哪项国际性大型活动?A.世界园艺博览会B.世界体育运动会C.世界博览会D.世界青年联欢节答案:C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6. 简述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答案: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7. 简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解决办法。

答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办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

8. 简述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

答案: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哲学考研真题九套

哲学考研真题九套

哲学考研真题九套A.哲学通论一、论人之存在的自在性和自为性(30分)二、对价值的哲学思考(30分)三、哲学的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30分)四、真的哲学追问(30分)五、哲学的语言转向与实践转向(30分)哲学综合一、哲学命题分析(三选二,每题30分,共60分)1、人是万物的主宰2、美即和谐3、诚信而不知耻,则不如羞耻而知耻二、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1、广东一个县有个小女孩刚好要被车撞的时候,被一个女孩救了,而那个女孩的腿就被轧了,公安依法处理的时候判说女孩应负25%的责任,问题是你赞不赞同公安的做法?然后哲学分析。

2、奥运会的羽毛球队员消极比赛的做法受到了惩罚,而对于这件事赞同的有,不赞同的也有,英国报纸还为他们喊冤。

用哲学分析这件事。

三、写作题1、以有限和无限为题,写一篇小论文(30分)B.哲学通论一、有人说,哲学是全部科学的王冠,请论述哲学和科学的关系(30分)二、请论述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分歧(30分)三、如何理解“认识你自己”,请阐述其中的哲学奥秘(30分)四、人与自然的关系(30分)五、生活的意义(30分)哲学综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万物始于水”是哪位哲学家的思想?A.赫拉克利特 B.泰勒斯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2.“我思故我在”是哪位哲学家的思想?A.斯宾诺莎B.莱布尼茨C.笛卡尔D.贝克莱3.“可证伪性”是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是由谁提出的?A.石里克B.波普尔C.拉卡托斯D.库恩4.“美是意象”指的是?A.人对美感的抽象体验B.物理世界的感觉投射C.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意识D.情境交融的意象世界5.“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话是谁提出的?A.马克思B.奥古斯丁C.霍布斯D.罗素6.孟子的“性本善”表达的意思是?A.人的本质是善的B.人天生就有恻隐和共情的趋向C.人的善是先天就具有的D.善是人的最高道德要求二、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柏拉图的理念论2.孔子的中庸之道3.科学与技术4.社会契约论三、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80分)1.论述传统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2.请对人工智能进行哲学思考C.哲学通论一、论哲学的批判性(30分)二、论哲学与宗教的区别与联系(30分)三、论哲学的语言转向和实践转向(30分)四、论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思潮(30分)五、智慧与爱智(30分)哲学综合一、哲学命题分析(五选三,每题15分,共45分)1、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2、阿基里斯追不上兔子3、存在就是被感知4、我思故我在5、形质神用二、案例分析(每题30分)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的对话——因果联系的观点2、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道德困境——对立统一律三、写作题1、人类存在的矛盾性:自在性与自为性(45分)D.哲学通论一、论述理性和感性的矛盾(30分)二、解说形而上学(30分)三、创新在哲学中的阐释(30分)四、如何达到真善美的统一(30分)五、论述社会与人类存在的矛盾的认知(30分)哲学综合一、哲学命题分析(三选二,每题30分,共60分)1、水是万物的本原2、我思故我在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1、人工智能和人类意识的关系2、后现代主义的一系列观点分析三、写作题1、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为题,写一篇小论文(30分)E.哲学通论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何以可能(30分)二、对“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理解(30分)三、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关系的哲学审思(30分)四、论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的关系(30分)五、对真理本质的理解(30分)哲学综合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1、五行2、崇高3、四因说4、小乘佛教二、简述题(每题20分)1、简述中国古代“仁”之思想2、简述波普对归纳逻辑的批判三、论述题(50分)1、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请从哲学角度对这一命题加以全方位的阐释。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生考试2024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生考试2024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表述错误的选项。

选项A、B、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这三项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故A、B、C项正确。

选项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D项表述错误。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计划经济B. 市场经济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单一公有制经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选项A,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计划经济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及各生产单位的生产、供应、销售、储运、财政、信贷、劳动力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计划与管理。

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

选项B,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

哲学考研考试题目和答案

哲学考研考试题目和答案

哲学考研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

A. 物质B. 精神C. 理念D. 意志答案:A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A. 是否承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B. 是否承认事物的矛盾C. 是否承认事物的多样性D. 是否承认事物的统一性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标准C. 认识的唯一目的D. 认识的唯一手段答案:A5.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A. 事物的内部矛盾B. 事物的外部矛盾C. 事物的外部条件D. 事物的内部结构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A. 个人的成功和幸福B.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 个人对社会的索取和利用D. 个人对社会的支配和控制答案:B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英雄人物B. 人民群众C. 经济基础D. 政治制度答案:B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决定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无关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

A. 个人自由的实现B. 社会财富的增加C. 社会制度的完善D. 共产主义的实现答案:D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

A.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 人的自然属性D. 人的理性能力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C. 革命性D. 系统性答案:ABC1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各章复习题集锦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各章复习题集锦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各章复习题集锦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各章复习题集锦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单项选择题1.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2.“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4.“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

”这是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C.非决定论的观点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5.“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跟感觉相近的特性”的观点,是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6.“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唯物主义的观点7.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定了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问题D.科学的实践观8.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9.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10.“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11.哲学的党性是指A.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D.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1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意义上是使人A.提供认识社会的一个选择模式B.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正确认识社会现象C.正确掌握一切科学文化知识D.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1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14.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15.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C.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D.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直接联系2.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3.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A.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D.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4.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A.所有唯心主义B.有些唯心主义C.所有唯物主义D.有些唯物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具有形而上学性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6.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科学主义的有A.存在主义B.生命哲学C.逻辑实证主义D.实用主义7.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理念生万物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C.万物归于理D.物是观念的复合8.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C.人为自然界立法D.存在就是被感知9.下列各项属于人本主义思想的有A.意志是万物的本原和墓地B.生命本身是权利意志C.超人哲学D.在社会和人生态度上、提倡悲观主义10.现代西方哲学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们的态度是A.注意批判吸取它们中某些合理、有启发性的东西B.反对人本主义,赞同科学主义C.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发展和科学精神D.反对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直观性B.非科学性C.辩证性D.机械性1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表现在A.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B.现代西方哲学的观点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立的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13.唯心主义在现代哲学中其基本形态是A.现代实用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心主义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为A.变“科学之科学”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把旧哲学变革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把抽象的原理变革为具体的哲学原理D.把仅仅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变革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15.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B.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课题C.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概括材料D.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总结三、分析题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考研政治哲学部分历年真题

考研政治哲学部分历年真题

一、实践论1.(2005年第34题)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回答:(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2.(2011年第34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

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

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

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

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者焚烧。

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也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隐患。

焚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转移到空中,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

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这时候,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

但变废为“宝”的前提是垃圾的分类投放——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

何谓放错?到处乱扔是放错,收集时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

不同的垃圾只有往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资源的价值。

即使还免不了要填埋、焚烧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它们分出来。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换出绿色,好处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让人们乐而为之?2009年5月起,上海开始普遍推广新的垃圾分类概念,开展以“换出更绿色的上海”为名义的“绿色帐户”活动。

何为绿色帐户?就是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积分换取环保小礼品:再生纸笔记本、绿色小植物、环保手电筒……上海推出“绿色帐户”的实践说明,办法是可以想出来的,关键是愿不愿意琢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6.34)(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5分)答: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正如材料1所说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所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来自实践,这是材料的合理性。

但要发挥好它对实践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还须回到实践中去经受检验,以进一步发展完善,来自于实践的“四个全面”对新的实践又具有指导引领作用。

我们要反对实践观点僵化看不到指导作用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

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循环往复的演进过程,正如材料3所说的,“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不仅是因为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一个过程,而且它的协调推进也将是一个过程。

这是材料的合理性。

我们要反对把“四个全面”僵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此外,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还体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

综上所述,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

(2)“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5分)答:辩证思维要求我们要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要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中找出路;用矛盾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正如材料2所说的,“四个全面”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既有战略目标和又有战略举措。

“四个全面”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与发展的思想,揭示了“四个全面”之间及各个“全面”战略目标和举措之间的联系与发展。

我们要反对形而上学的观点。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还体现了矛盾分析方法,它既直指当前我国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主要矛盾,抓住了发展中的“牛鼻子”,又对各种矛盾心中有数,以通过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我们要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均衡论的观点。

此外,“四个全面”还体现了整体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树立了全局观。

综上所述,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2、(2015.34) (1)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5分)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但互联网像其他科学技术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正如材料1指出的:互联网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

当然,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犯罪等,甚至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形成了新的挑战。

互联网把世界各国连接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的共治才能建立完善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作为一个网民,应该强化网络共同体意识,遵循网络法规和道德,自觉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正如材料1指出的:互联网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

当然,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犯罪等,甚至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形成了新的挑战,这就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的最好体现。

此外, 上述材料还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所以说,“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这取决于“命运共同体”如何认真应对、谋求共治。

(2)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处理“蚂蚁”与“大象”的关系?(5分)答:辩证思维方式要求我们要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要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中找出路;用矛盾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互联网时代的传统龙头企业(“大象”)和互联网上的小商户(“蚂蚁”)作为矛盾的双方,各有其优势和不足。

“大象”和“蚂蚁”都要应势而变,培育“互联网思维”,改变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互相吸取对方的优点,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互联网构造的平台上共同发展。

3、(2014.34)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6分)答: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上述材料中,秸秆养菇——菌渣制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大循环”,“巧”就巧在人们能敏锐地发现事物固有的联系,并能动地建立新的联系,进而利用这种联系来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这是材料的合理性。

上述材料中有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焚烧秸秆,没有看到秸秆能变废为宝,孤立地、片面的看问题,这是材料的不合理性,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它们互为前提,这就要求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上述材料中,秸秆养菇——菌渣制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大循环”,“巧”就巧在人们能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秸秆变废为宝,这是材料的合理性。

上述材料中有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焚烧秸秆,没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孤立地、片面的看问题,这是材料的不合理性,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此外,上述材料中的故事还能体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改变物的量的结构引起了质的飞跃的原理。

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4分)答案1:上述材料中,秸秆养菇——菌渣制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大循环”,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在处理人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要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要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中找出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在生活中解决难题和矛盾的关键,只有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和矛盾,如果不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不能解决生活中难题和矛盾,所以,必须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材料中的主人公巧妙地运用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形成了“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的产业链“大循环”。

所以,我们应该像材料中的主人公那样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的实践活动就能成功。

答案2:上述材料中,秸秆养菇——菌渣制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大循环”,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在处理人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要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要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中找出路;用矛盾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待任何理论首先要做到理论符合实际,坚持真理发展真理,同时做到理论创新、与时俱进。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相统一,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我们的实践活动一定能成功。

(注:如果考生能围绕上述材料的主题,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以分析论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2013、34)(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像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6分)答: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主体具有能动作用。

上述两个材料都是讲的是换位思考的小故事,“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像成老人”两事例充分显示出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作用,突出地表现了主体在认识中进行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的重要作用。

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

(注:如考生从认识主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性进行分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用自己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4分)?答:“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让生活更美好。

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就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按规律办事。

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

5、(2012、34)(1)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4分)答: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

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

材料1 讲述的是丹麦的物理学家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发现了“碎花瓶理论”。

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