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第01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第01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总学分
50 50 50 50 50 54 52
备注
提前修完《数据结构》 已提前修完一门课
001109
001110 001111 001113
张强民
张蔚 赵琳 严红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女 女 女
1978-08-11
1981-07-22 1980-03-18 1979-08-11
50
50 50 48 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待补考 三好生
3.ADO数据库接口
山东工商学院
陈章良
1.3.1 数据库的连接方式
4.数据库接口
5.JDBC数据库接口
山东工商学院
陈章良
1.3.2 C/S模式应用系统
山东工商学院
陈章良
1.3.3 B/S模式应用系统
山东工商学院
陈章良
1.4 SQL Server 2005环境
SQL Server 2005是一个基于客户机/服务器 (C/S)模式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山东工商学院
陈章良
1.1.2 数据模型
课程信息表
课程号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201 202 203
课程名
计算机导论 C++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 数据库原理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新技术 国际贸易概论 经营管理 系统工程
开课学期
1 2 3 3 4 4 5 1 2 3 4
性别
学生
姓名
学号
√ 班级BJB(班级编号,院系,专业名,人数) 学生XSB(学号,姓名,专业名,性别,出生时间,总学分,备注,班级编号)
山东工商学院

数据库入门ppt课件

数据库入门ppt课件
规模大小分类
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Excel、Access、FoxPro) 中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MySQL) 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 、Informix、DB2)
存储类型分类
文件存储类型( Excel、Access、FoxPro ) 结构存储类型(SQL Server、Oracle等等)
管理工具的使用-查询分析器
查询分析器
SQL语句的执行 查询结果导入Excel(.csv)
查询分析器(1)
点击菜单文件/连接 ,打开“连接到SQL Server”窗口,选择SQLServer服 务器,录入登录名称和密码
在下拉框中选查择询需要分操析作的器数(据2库) 名称
查询分析器(3) 录入SQL语句,点击“执行”按钮,显示执行结果列表。
SQL Server 的特点
与Windows无缝集成(win认证方式) 全图形界面操作环境,便于使用 提供Web和电子商务功能。对XML和Internet标准的支
持。 可靠的安全机制
目录
一、数据库基本概念 二、SQL语句及常用函数的用法 三、数据库管理工具的用法 四、通软件对系统环境的要求
举例: 查询总帐模块是否结账 SELECT CASE WHEN iperiod=0 THEN '期初' WHEN
iperiod<>0 THEN '第' + ltrim(str(iperiod)) + '期' END AS 期间, CASE WHEN bflag=1 THEN '已结账' WHEN bflag=0 THEN '未结账' END AS 总帐模块 FROM gl_mend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基本概念⼀、概述(了解)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应⽤领域中⾮常重要的技术,它产⽣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也是软件技术的⼀个重要分⽀。

简单的说,数据库就是⼀个存放数据的仓库,这个仓库是按照⼀定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的组织形式或数据之间的联系)来组织、存储的,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库提供的多种⽅法来管理数据库⾥的数据。

更简单的形象理解,数据库和我们⽣活中存放杂物的仓库性质⼀样,区别只是存放的东西不同。

数据库表(table) 数据表是关系数据库中⼀个⾮常重要的对象,是其他对象的基础,也是⼀系列⼆维数组的集合,⽤来存储、操作数据的逻辑结构。

根据信息的分类性情。

⼀个数据库中可能包含若⼲个数据表,每张表是由⾏和列组成,记录⼀条数据,数据表就增加⼀⾏,每⼀列是由字段名和字段数据集合组成,列被称之为字段。

每⼀列还有⾃⼰的多个属性,例如是否允许为空、默认值、长度、类型、存储编码、注释等。

例如: 数据(data) 存储在表中的信息就叫做数据。

数据库系统有3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1.数据库(Database System):⽤于存储数据的地⽅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户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3.数据库应⽤程序(Database Application):为了提⾼数据库系统的处理能⼒所使⽤的管理数据库的软件补充。

数据库的发展史(五个阶段) 1.⽂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萌芽阶段,通过⽂件来存取数据.⽂件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萌芽阶段,出现在上世纪五六⼗年代,可以提供简单的数据存取功能,但⽆法提供完整、统⼀的数据管理功能,例如复杂查询等。

所以在管理较少、较简单的数据或者只是⽤来存取简单数据,没有复杂操作的情况下, 2.层次型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真正开始阶段,数据的存储形式类似树形结构,所以也叫树型数据库. 3.⽹状数据库 数据的存储形式类似⽹状结构.从⼆⼗世纪六⼗年代开始,第⼀代数据库系统(层次模型数据库系统、⽹状模型数据库系统)相继问世,它们为统⼀管理和共享数据提供了有⼒的⽀撑在这个阶段,⽹状模型数据库由于它的复杂、专⽤性,没有被⼴泛使⽤。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基本概念一、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1)DB:即数据库(Database),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集成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

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DBMS: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 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3)DBS:即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4)DBA:负责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控制与正常运行.利用DBMS提供的各种工具访问数据库。

5)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6)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7)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8)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现实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脑子中来,人们把这些事物抽象为一种既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又不为某一DBMS支持的概念模型,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表示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实体-联系方法(E-R图)9)数据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1、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概括的讲,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数据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系统(DBS)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这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数据共享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数据的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必须具备的4各控制功能1、数据的安全性保护2、数据的完整性检查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3、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大量、共享的数据集合。

它可以提供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在发生故障后对数据库进行恢复。

4、两大数据模型:1、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2、数据模型(包括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1、能比较真实的模拟现实世界2、容易为人所理解3、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5、概念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从现实世界到概念模型的转换是由数据库设计人员完成的。

6、数据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包括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

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和物理模型(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从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可以有数据可设计人员完成,也可以用数据可设计工具协助设计人员完成;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主要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

数据库系统 名词解释

数据库系统 名词解释

数据库系统名词解释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

以下是一些与数据库系统相关的关键名词解释,帮助理解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念。

1. 数据库(Database):定义: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结构化集合,通常使用表格形式表示,并能够被计算机系统轻松访问、管理和更新。

关键特点:数据库具有数据的结构性、共享性、独立性、易扩展性等特点。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定义: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

它提供了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和数据查询等功能。

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数据库的创建、维护、更新、查询、安全性管理等任务。

3. 表(Table):定义:表是数据库中的一种结构,用于存储特定类型的数据。

表由行和列组成,每一列代表一种属性,每一行代表一条记录。

例子: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表类似于电子表格,每个表有唯一的表名,而每个表内的数据则按照列的定义进行存储。

4. 关系型数据库(RDBMS):定义: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种使用关系模型来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数据库。

它使用表、行和列的结构,表现为多个表之间的关系。

例子:MySQL、Oracle、SQL Server等是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5.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定义:非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类不使用传统关系模型的数据库,通常用于存储和检索大量、不断变化的数据。

例子:MongoDB、Redis、Cassandra等是常见的非关系型数据库。

6.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定义:SQL是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标准查询语言。

它包括数据查询、更新、插入、删除等操作。

功能:SQL使用户可以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操作数据、查询数据、控制数据的安全性等。

7. 数据库模型(Database Model):定义:数据库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抽象表示,定义了数据库的结构、关系和约束。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1.3 数据模型
1、概念模型
实体的属性及其值
属性名称 属性值
学号 05001 05002 05003
姓名 张建国 李天明 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春
性别 男 男 女
出生年月 1981.6 1980.3 1981.5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1.3 数据模型
1、概念模型
(3)实体型、实体值和实体集 属性的集合可以表示一种实体的类型,称为实体型,通 常使用实体名和试题属性名的集合来描述。同类型的实体 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实体值是实体的具体实例。 例如,对学生实体的描述: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 生年月)。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实体集。(05001,张建国, 男,1981.6)是实体集中的一个具体的学生或者是一个实体 值。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1.3 数据模型
1、概念模型
(4)实体间的联系 实体间的对应关系,它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 系。例如,一个教师可能教几门不同的课程,而每一门 课程又有可能有若干个不同的学生选修。 实体间的联系: ① 一对一的联系 简记为1:1。含义:如果实体A中的任一 实体最多与实体B的一个实体相对应(相联系),反之, 若实体B中的任一实体也最多与实体A中的一个实体相 对应,则称A与B是一对一的关系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1.2 数据管理的发展历史
2、文件系统阶段
优点:数据以文件形式保存, 优点:数据以文件形式保存, 与程序独立,且可多次存取。 与程序独立,且可多次存取。 缺点: 缺点: 数据文件是无结构的数据集合, 存在, 数据文件是无结构的数据集合,只能反映客观事物的 存在, 不能反映各事物间的联系。 不能反映各事物间的联系。 数据和应用程序互相依赖,数据文件由程序生成, 数据和应用程序互相依赖,数据文件由程序生成,数 据存取 由程序完成, 意义。 由程序完成,离开所依赖的程序则失去 意义。 服务与不同程序的数据文件互相独立, 共享。 服务与不同程序的数据文件互相独立,无法实现数据 共享。 一个应用程序所对应的数据文件不能为另 一个 程序使 数据冗余大。 用。数据冗余大。 应用程序编制较繁烦,缺乏对数据正确性、安全性、 应用程序编制较繁烦,缺乏对数据正确性、安全性、 保密性 的有效控制手段。 的有效控制手段。

数据库通常是指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在(15)________________。

数据库通常是指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在(15)________________。

数据库通常是指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在(15)____。

A. 内存上的相互联系的数据的集合
B. 内存上的相互无关的数据的集合
C. 外存上的相互联系的数据的集合
D. 外存上的相互无关的数据的集合
答案:
C
分析: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DataBase,DB)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外存上的、有组织的、可共享并相互联系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被各种用户共享。

应用数据库系统是为了管理大量信息,给用户提供数据的抽象视图,即系统隐藏有关数据存储和维护的某些细节,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多用户对数据的共享问题。

数据库模型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模型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模型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模型是指对数据库中数据和数据之间关系的抽象描述,它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

数据库模型包括三个基本概念: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

1. 数据结构:数据库的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组织形式。

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关系型和非关系型。

关系型数据结构采用表格的形式,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储数据。

非关系型数据结构则不采用表格的形式,可以使用图形、树形等方式存储数据。

2. 数据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操作包括增、删、改、查等操作。

这些操作可以通过SQL语言来实现。

SQL语言是一种结构化查询语言,它可以用于执行各种数据库操作。

3. 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指保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库有多种完整性约束条件,例如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唯一约束等。

这些约束条件可以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会出现错误或不一致的情况。

总之,数据库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在数据库开发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了解数据库模型的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操作。

- 1 -。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显示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 √ 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 1.2 数据描述 • 1.3 数据模型 • 1.4 数据库系统 • 1.5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 1.6 E-R模型的设计 • 1.7 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 1.8 关系代数 • 1.9 关系规范化
• 数据描述
– √概念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 √逻辑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 数据联系的描述
数据联系的描述
• 什么是联系:是指实体之间的关系。与一 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的个数,称为联系的 元数。例:一元联系、二元联系、三元联 系。
• 二元联系的三种类型:
– 一对一 – 一对多 – 多对多
数据联系的描述
两个实体型间的联系:
一个班级中有若干名学生,
组成
每个学生只在一个班级中学习 n
学生
1:n联系
数据联系的描述
• 多对多联系(m: n):若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和
实体集B中的多个实体有联系,反过来,实体集B
Hale Waihona Puke 中的每个实体也可以与实体集A中的多个实体有
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多对多的联系,
记作m: n。
课程
• 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实体型1
实体型1
实体型1
1
1
m
联系名
联系名
联系名
1 实体型2 1:1联系
n 实体型2 1:n联系
n 实体型2 m:n联系
数据联系的描述
• 一对一:若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至多和实
体集B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则称A与B具有
一对一的联系,反过来亦此。一对一的联
系记作1:1。
班级

一、数据库的基本认识

一、数据库的基本认识

⼀、数据库的基本认识⼀、什么是数据库?简单的说,数据库就是⼀个存放数据的仓库,这个仓库是按照⼀定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的组织形式或数据之间的联系)来组织,存储的,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库提供的多种⽅法来管理数据库⾥的数据。

更简单的形象理解,数据库和我们⽣活中存放杂物的储物间仓库性质⼀样,区别只是存放的东西不同,杂物间存放实体的物件,⽽数据库⾥存储的是数据,这样我们就对数据库有⼀个初步的了解了。

数据库诞⽣于距现在⼤概六⼗多年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2000年以后,数据库不在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了,⽽转变成⽤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式。

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和功能,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海量数据存储的⼤型数据库系统都在各个⽅⾯得到⼴泛的应⽤。

⼆、数据库的种类按照早期的数据库理论,⽐较流⾏的数据库模型有三种,分别为层次式数据库,⽹络式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

⽽在当今的互联⽹中,最常⽤的数据库模型主要是两种,即关系型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我们不是写教科书,更不是研究数据库理论,因此,我们主要讲解关系型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NOSQL这两类最重要的也是⽬前实际使⽤最多的数据库种类。

关系型数据库1)关系型数据库由来虽然⽹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数据的集中和共享问题,但是在数据独⽴性和抽象级别上仍有很⼤⽋缺。

⽤户在对这两种数据库进⾏存取时,仍然需要明确数据的存储结构,指出存取路径。

⽽关系型数据库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2)关系型数据库介绍关系型数据库模型是把复杂的数据结构归结为简单的⼆元关系(即⼆维表格形式)。

在关系数据库中,对数据的操作⼏乎全部建⽴在⼀个或多个关系表格上,通过对这些关联的表格分类,合并,连接或选取等运算实现数据的管理。

关系型数据库诞⽣距今已有40多年了,从理论产⽣发展到显⽰产品,列如:⼤家最常见的MySQL和Oracle数据库,Oracle在数据库领域⾥上升了霸王地位,形成每年⾼达数百亿美元的庞⼤产业市场,⽽MySQL也是不容忽视的数据库,以⾄于被Oracle重⾦收购了。

DB1数据库基本概念

DB1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 DB ( DataBase )
– 数据库由一组相互联系的数据文件组成,其中最基本 的是包含用户数据的数据文件。数据文件之间的逻辑 关系也要存放到数据库文件中。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 DBMS 是专门用于数据库管理的系统软件,提供了应 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接口,允许用户逻辑地访问数据库 中的数据,负责逻辑数据与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是 控制和管理数据库运行的工具。
[例] 建立信息系学生的视图,并要求透过该视图 进行的更新操作只涉及信息系学生。 CREATE VIEW IS_Student AS SELECT Sno,Sname,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IS' WITH CHECK OPTION;
对IS_Student视图的更新操作
GRANT <权限>[,<权限>]... [ON <对象类型> <对象名>] TO <用户>[,<用户>]... [WITH GRANT OPTION];
数据控制-收回权限
从指定用户那里收回对指定对象的指定权限 REVOKE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REVOKE <权限>[,<权限>]... [ON <对象类型> <对象名>] FROM <用户>[,<用户>]...;
查询
语句格式
– SELECT子句:指定要显示的属性列 – FROM子句:指定查询对象(基本表或视图) – WHERE子句:指定查询条件 – GROUP BY子句:对查询结果按指定列的值分组,该
属性列值相等的元组为一个组。通常会在每组中作用 集函数。 – HAVING短语:筛选出只有满足指定条件的组 – ORDER BY子句:对查询结果表按指定列值的升序或 降序排序

数据库 库、表、列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数据库 库、表、列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数据库库、表、列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数据库作为管理和存储数据的重要工具,更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数据库中的基本单元包括库、表、列,它们构成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结构。

本文旨在介绍数据库中库、表、列的基本概念,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通过对数据库的定义、特点以及分类,表的结构、属性和列的数据类型、约束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读者将能够对数据库系统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和管理数据库。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数据库的应用前景,展望数据库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读者对数据库系统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数据库中库、表、列的基本概念,共同探索数据库技术的无限可能!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文章的整体框架及各部分的内容概述。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接下来将详细讨论表的基本概念,包括表的定义、结构和属性。

最后将深入探讨列的基本概念,包括列的定义、数据类型和约束。

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将对数据库的基本结构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全文内容,并探讨数据库基本概念在现实应用中的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库、表和列。

通过深入探讨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我们将详细解释表的定义、结构和属性,以及列的定义、数据类型和约束。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数据库中各个元素的含义和作用,从而为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设计和管理数据库提供帮助和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数据库基本概念的全面认识,为他们在数据库领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2.正文2.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二、关系型据库的介绍
控制文件:二进制文件 创建数据库时,就创建了控制文件 存储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还包括关于数据库的信息
数据库实例的名称 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名称及其位置 时间戳 没有控制文件,数据库不能正常工作
二、关系型数据库的介绍
恢复日志文件: 恢复日志文件是操作系统文件集,由 RDBMS 用于记录 对数据库所做的更改 如果出现故障,则可从恢复日志中访问并重新应用对数 据库所做的更改,这样即可保护已完成的工作不受损失 数据库以下面两种模式运行 NOARCHIVELOG MODE:非归档 ARCHIVELOG MODE :归档
或者
Order By 字段1 ASC [,字段2 DESC ]
举例: select * from user order by real_name DESC
select * from user order by real_name ASC,submit_date DESC
三、SQL语言
Select语句中的分类合并: 按指定的字段进行分类。
购书时间
……
二、关系型数据库的介绍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如: 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 。 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按照表存放,一个数据库 可以有多个数据表。
Access 小型数据库,配置简单、移植方便、但访问率比较低,适 合小型网站(如个人网站)。
<>
> >= <= < not and
三、SQL语言
Select语句的非精确查询: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real_name like “%勇%”
三、SQL语言

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及特点(“数据库”相关文档)共29张

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及特点(“数据库”相关文档)共29张
④ 数据库(DB)
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放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相互关联 的数据的集合。描述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⑤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简称为DBM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 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 统。 功能 :增、删、查、改等。
字段名 类型
课程号 字符型
课程名 字符型
学分
数值型
先修课程 字符型
宽度 小数位 索引
4

12
1
4
NULL
7. “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案例
⑶专业表(Zyb.dbf)
字段名 专业号 专业名 科类 学制 学位
类型 字符型 字符型 字符型 数值型 字符型
宽度 小数位 索引
3

12
6
10
10
NULL
7. “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案例
包文字、数字、图表、图片等。
② 信息(information)
是客观世界的事物在人脑中抽象的反映,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客 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③ 数据处理
是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类、计算、加工、检索和 传输的过程。数据信息数据处理
三者之间的关系:
数据
数据处理
信息
1.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及特点
7. “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案例
④确定表的字段 ⑴学生表(Xsb.dbf)
字段名 类型
学号
字符型
姓名
字符型
性别
字符型
专业
字符型
出生年月 日期型
高考分数 数值型
团员
逻辑型
简况

数据库基本知识

数据库基本知识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的主要概念
联系三种情况 一对一联系:若两个不同型的实体集合中,任何一 方的一个实体最多与另一方的一个实体相对应。 一对多联系:若两个不同型的实体集合中,一方的 一个实体对应另一方若干个实体;反之,另一方一 个实体最多对应本方的一个实体。 多对多联系:若两个不同型的实体集合中,两实体 集中任何一实体,都与另一实体集合中一个或多个 实体相对应。
第一章 数据库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
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 概念模型、E-R图 数据模型(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和关系 模型) 关系的运算 E-R图到数据表的转换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Data)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可以是文字、图
字段,将联系也转换成数据表,其字段为 相关联实体的主键和自身属性
读者
n
借还
m
读者表(卡号,姓名,性别,部门,类别代码、 办卡日期,卡状态) 图书表(书号,书名,作者,价格,出版社,库存数量) 借还表(卡号,书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
图书
想一想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用关系 的形式表示)
按照E-R图转换规则,可以得到如下的关系 模式:
下表的主码是什么,外码是什么 学号 001 002
学号 001 002 001 002
姓名 刘翔 姚明
姓名 刘翔 姚明 刘翔 姚明
性别 男 男
科目 语文 语文 数学 数学
年龄 23 26
学生表
成绩 90 80 75 85
选课表
关系运算
选择
投影 连接
在关系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
例,δ性别=“女”(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观对象抽象到数据模式描述的结构组织数据(数据模式):
逻辑结构为二维表
存储结构为文件
客观对象
抽象
抽象
概念结构
数据模式
事物及联系 (现实世界)
从概念上描述对象和对 象间的关联,经过识别, 选择,分类等综合分析, 形成“概念结构” (用实体-联系工具E-R图 表示.)
概念模型 (信息世界)
(E-R图)
a
a
19
1.4 数据模型
学号
姓名
……
学号
课程 ……
学生
1
考试
m 成绩
E-R实例
a
20
1.4 数据模型
3.数据模型的分类
•层次模型(采用树型结构) •网络模型(采用无向图型结构) •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结构)
a
21
数据模型 (续)
在常见的数据库系统中,根据实体集之间
定义:
是以数据库应用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
组成:
•数据库DB
•硬件(计算机硬件设备)
•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操作系统、应用程序)
•用户(应用程序设计员、终端用户、数据库管理员DBA )
a
7
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DataBase)
定义:
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放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相互关 联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模型 (数据世界)
(二维表)
DB
15
数据模型 (续)
综上可见:
● 概念结构是分析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结果,它将现实 世界中的客观对象和对象间的关联,经过识别,选 择,分类等综合分析,形成“概念结构”
(用实体-联系工具E-R图表示.)
● 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计算机系统(即数据库)中 数的数据结构(包括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a
4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阶段
特点: 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提供了数据安全性、完整性等控制方面,以及对
数据操作的并发控制、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等功能。 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
a
5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a
6
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 DBS(DataBase System)
a
13
数据模型 (续)
由于使用数据库的信息系统是一种计算机软件系 统,而计算机是不可能直接处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的. 所以必须通过以下过程来处理数据:
具体事物及其特征
概念化加工
计算机能够存储处理的数据
计算机不可能直接处理 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a
DB
14
数据模型 (续)
进一步具体说明:
按计算机系统支持的结构,
1.三级模式结构
• 外部层
是面向单个用户的层次,是数据库的“外部视图”

• 内部层
是最接近物理存储的层次,是数据库的“内部视图
”或“存储视图”。
• 概念层
是数据库的“概念视图”,是数据库中所有信息的
抽象表示。
a
11
1.3 数据库系统的分级结构
2.三级模式结构与数据库模式的对应关系
外部层 (数据库的外模式)
(用数据模型来描述数据结构.)
a
16
1.4 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
• 三个领域:
• 现实世界→事物(对象、性质)
• 信息世界→实体(对象、属性) 概念模型表示
• 数据世界→数据(记录、字段) 数据模型表示
• 概念模型 反映事物联系的实体。
• 数据模型 描述实体模型的数据。包括实体及实体间
联系的数据结构描述、对数据的操作,以及数据的完
a
9
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应用程序
用户编写的用来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处理的程序
用户:
即与数据库系统打交道的人员。通常有3种人员: ①对数据库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的数据库管理员。 ②用数据操作语言和高级语言编制应用程序的程序员。 ③使用数据 数据库系统的分级结构
数据
➢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可以用 人工的方式或自动化的装置进行通信、翻译转换或者 进行加工处理。 ➢它包括两类:一类是能参与数字运算的数值型数据; 一类是不能参与数字运算的非数值型数据,如文字、 图画、声音、活动图象等。
a
2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处理
➢ 是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类、计算
概念层 (数据库的模式)
内部层 (数据库的内模式)
图 1-2 数据库系统三级结构图
a
12
1.4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问题的提起:
DB数据:
应用单位所涉及数据的综合, ①反映数据本身的内容, ②反映数据之间的联系。
?
问题: ① 数据如何在DB中用特定结 构表示? ② 数据以何种方式进行存储和处理的?
特点:
具有最小的冗余度 具有数据独立性 可实现数据共享 安全可靠、保密性能好
a
8
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定义: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Visual FoxPro 属于一种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功能:
数据定义语言(DDL): 用来建立所需的数据库。 数据操作语言(DML):用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和 数据的组织和存取管理 数据库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维护操作。
第1章数据库系统 基本概念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3 数据库系统的分级结构 1.4 数据模型 1.5 Access中表操作 1.6 Access中查询设计 1.7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重点和难点
•作业
•实验内容
•章节练习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处理
整性约束条件。
a
17
1.4 数据模型
2.概念模型
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建模,它是对现实世界的第 一层抽象,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 工具。
• E-R模型的基本概念
• 实体:客观存在的、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 联系:实体集之间关系的抽象表示。 • 属性:实体或联系所具有的特征。
a
18
1.4 数据模型 •E-R图 •是E-R模型的图形表示。 •例如: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中存在学生 、成绩等实体集。该系统的概念模型表示 如下图
、加工、检索与传输的过程。
➢ 包括:收集原始数据、编码转换、数据输入、数据
处理、数据输出。
2.发展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特点:
数据管理尚无统一的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是面向应用程序的
应用程序依赖于数a 据,不具有数据独立性
3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文件系统阶段
特点 数据以文件形式可以长期存放在存储介质上 程序与数据之间具有相对对立性 数据文件组织多样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