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基本概念1.1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中最常⽤的四个基本概念(术语)。

1)数据(Data)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指⽤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多种表现形式:⽐如,⽂本数据→数字、字母、⽂字特殊字符等,多媒体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语⾔等。

各种形式的数据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可存⼊计算机,便于进⼀步加⼯、处理使⽤。

⾃然语⾔描述客观事物、交流信息→过于繁琐,不便于形式化,不利于计算机表达。

⽤事物某些显著的特征或属性来描述事物→能再计算机中有效地存储和处理客观事物。

理解: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有很多种表达⽅式,如何能快速获取简要信息来理解客观事物,提炼显著特征更为有效。

⽐如张三同学的个⼈信息,“张三是现居于⼴州的⼀名⼤三的男同学,出⽣于1993年,⼀个会说粤语的⼴西⼈。

”长篇下来,如果要获取张三是不是⼀名学⽣,就要在⽂字内容中寻找相关的语义。

但是如果提炼显著的特征属性,计算机可以快速的匹配相关特征直接判断张三是否是学⽣。

特征描述如下图,特征姓名性别出⽣⽇期出⽣地点⾝份现居住地址年级语⾔数据张三男1993⼴西学⽣⼴州⼤三粤语需要注意的是,仅有数据记录往往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的含义,有些还需要经过解释才能明确其表达的含义。

例如,上⾯的特征描述只有张三的数据,没有特征标识,那么⼴西和⼴州的地点分别表达了什么数据含义,出⽣地,居住地,旅游市还是什么?因此难以直接从两个地名理解所表达的意思。

由此可见,数据以及关于该数据的解释是密不可分的。

数据的解释是对数据含义的说明,也称数据的语义(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数据与其语义密不可分,没有语义的数据是没有意义和不完整的。

因此,数据是信息存在的⼀种形式,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的数据才能成为有⽤的信息。

2)数据库(DataBase,DB)通俗地被称为存储数据的仓库,只是这个仓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并且其所存储的数据是按⼀定的格式进⾏存储。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关系的基本操作:选择、投影、并、差、笛卡尔集。

2.声明变量的语句:declare @XXX (XXX为变量名称)3.判断并发调度的正确性:(1)可串行性的调度: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某一次串行的执行这些实物的结果相同。

(2)可串行性:是并发事务调度的准则。

按照这个准则,一个给定的并发调度,当且仅当他是可串行化的才认为是正确的调度。

4.事物的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续性。

5.定义视图:Create view <视图名称>[(列名)[,(列名)]]As<子查询>[with check option]6.关系数据理论:7.范式:(1)第二范式:若R∈1NF,且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码,则R∈2NF(2)第三范式:非主属性中不存在传递关系。

8.角色、权限(1)创建角色:create role <角色名>(2)给角色授权:create <权限> on <对象类型> 对象名to 角色。

9.设计中概念模型描述什么:实体、属性、码、实体型、实体集、联系。

10.关系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11.读锁和写锁的定义:(1)写锁:又称“排它锁”,若事物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

(2)读锁:又称“共享锁”,若事物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事物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物只能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

简答:1.关系模式:判断是第几范式,分析指出主键、外键P175 例题42.举例说明参照完整性(外键取值的几种情况)P49例题1,例题2,例题33.数据库的设计步骤、任务。

(1)需求分析(2)概念结构设计(3)逻辑结构设计(4)物理结构设计(5)数据库实施(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4.描述并发调度中锁的概念、作用(1)概念:事物T对某个数据对象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申请,对其加锁。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点总结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4个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从文件系统到数据库系统标着着数据管理技术的飞跃。

数据库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数据库系统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储存时相互独立的。

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第一类:概念模型第二类: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概念模型表示法:实体联系方法:用E-R图表示。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常用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最重要的数据模型,是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面向对象数据类型对象关系的数据模型半结构化数据模型实体:客观存在且相互可区别的事物。

实体间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基本层次联系:指两个记录以及它们之间一对多(包括一对一)的联系。

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

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只涉及“型”,不涉及值。

实例:模式的一个具体值。

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实例是相对变动的。

三级模式结构:模式,也称为逻辑模式外模式,也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内模式:也曾内存储模式。

一个数据库中只能有一个内模式。

两种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数据模型一般来说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域: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一个域允许不同取值的个数称为这个域的基数。

候选码:某一个属性组的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而其子集不能,成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数据库的数据概念

数据库的数据概念

数据库的数据概念
数据库的数据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数据库存储的基本单位,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 数据库记录: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方式,它代表一个实体或一个事物的所有相关信息。

3. 数据库表:数据库中的逻辑结构,由一组有相同结构的记录组成。

4. 数据库字段:表中的每个列,用于存储特定类型的数据。

5. 数据库模式: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包括表、字段、关系等。

6. 数据库关系:不同表之间的联系,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关系。

7. 数据库主键:表中用来唯一标识记录的字段,用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8. 数据库外键:表中用来与其他表建立关联的字段,用于维护表之间的一致性。

9. 数据库索引:提高数据查询效率的数据结构,可以加速数据的检索和排序。

10. 数据库约束:用于限制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的规则,包括主键约束、唯一约束、外键约束等。

数据库模型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基础知识总结

数据库模型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基础知识总结

数据库模型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基础知识总结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数据库(DataBase,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数据模型数据模型(data model)也是一种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模型的分类第一类: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

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或联系➢实体集(Entity Set): 同类型实体的集合。

每个实体集必须命名。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

➢属性值(Attribute Value): 为实体的属性取值。

➢域(Domain): 属性值的取值范围。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集中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

学号是学生的码➢实体型(Entity Type): 表示实体信息结构,由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表示。

如:实体名(属性1,属性2,…)➢联系(Relationship):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各属性)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各实体集)。

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

第二类: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方式物理模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关系模型(数据模型的一种,最重要的一种)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型由一组关系组成。

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数据库是当今信息时代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我们管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无论是企业的业务运营、科研机构的数据处理,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应用,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数据库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Database)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有组织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按照特定的规则和结构进行存储,以便于管理、查询和更新。

它不仅存储了数据,还包含了数据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则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常见的有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

DBMS 提供了一系列的功能,如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等,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二、数据库模型1、层次模型层次模型将数据组织成类似树形的结构,其中每个节点只有一个父节点,但可以有多个子节点。

这种模型简单直观,但在处理复杂的数据关系时可能会受到限制。

2、网状模型网状模型允许节点有多个父节点和子节点,数据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和灵活。

然而,其结构复杂,实现和维护难度较大。

3、关系模型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关系模型。

它将数据组织成二维表格的形式,称为关系表。

每个表由行(记录)和列(字段)组成,通过主键和外键来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关系模型具有数据独立性高、结构简单、易于理解和维护等优点。

三、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1、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对象,如表、视图、索引等。

例如,使用 CREATE TABLE 语句创建表,使用 ALTER TABLE 语句修改表结构,使用 DROP TABLE 语句删除表。

2、数据操作语言(DML)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例如,使用INSERT INTO 语句插入数据,使用 UPDATE 语句更新数据,使用DELETE FROM 语句删除数据。

3、数据查询语言(DQL)主要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最常用的就是 SELECT 语句。

数据库相关概念数据

数据库相关概念数据

数据库相关概念数据如下:1.数据库: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据集合,可以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库的目的是实现数据的存储、共享和检索。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提供了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储、检索、更新和保护等操作的管理和控制。

DBMS 支持多种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络模型等。

3.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数据关系以及数据操作的抽象表示。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其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模型,它使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4.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是使用关系模型构建的数据库,它使用表格的形式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支持关系模型的DBMS。

常见的RDBMS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5.SQL:SQL是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的标准编程语言。

通过使用SQL语言,用户可以执行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来管理和操作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

6.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一个大型的、集成的、稳定的数据存储系统,用于支持决策支持和数据分析。

数据仓库从多个源收集数据,并进行清理、整合和转换,以提供一致、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7.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出隐藏在其中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数据挖掘技术包括聚类分析、分类和预测等。

8.元数据:元数据是描述其他数据的结构化的数据,如数据库模式、表结构、列定义等。

元数据有助于管理和理解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结构和关系。

9.主键:主键是数据库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的组合,用于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记录。

主键值必须是唯一的,不能为空。

10.外键:外键是一个表中的字段,其值引用另一个表的主键。

外键用于建立两个表之间的关系,并确保引用完整性。

以上是数据库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和管理数据库非常重要。

数据库涉及的概念

数据库涉及的概念

数据库涉及的概念数据库涉及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库: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它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存储容器,用于保存和管理组织的数据。

2.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应用程序组成的一种软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操作的功能和接口,允许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存储、获取、更新和分析数据。

3.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和数据语义的概念工具。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和对象模型等。

4. 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ER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现实世界中概念和实体之间关系的数据模型。

在ER模型中,实体用于表示具有独立存在和可识别性的现实世界对象,关系用于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5. 表(Table):表是数据库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

表由行(记录)和列(字段)组成,每一列代表一种属性,每一行代表一个实例或记录。

6. 主键(Primary Key):主键是表中用于唯一标识每一条记录的字段或字段组合。

主键的值在表中必须是唯一且非空的,用于确保表中记录的唯一性。

7. 外键(Foreign Key):外键是一个表中的字段,它引用另一个表中的主键,用于建立两个表之间的关系。

外键用于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8. 索引(Index):索引是用于提高数据库查询速度的数据结构。

索引通过创建某个属性的快速查找结构,可以加速对表中数据的查询操作。

9. 查询语言:查询语言是用于在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查询和操作的语言。

常见的查询语言有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和NoSQL数据库的查询语句。

10. 事务(Transaction):事务是指数据库中的一组操作,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失败回滚。

事务机制用于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11. 视图(View):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选择特定的列和行而创建的虚拟表。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基本概念一、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1)DB:即数据库(Database),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集成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

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DBMS: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 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3)DBS:即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4)DBA:负责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控制与正常运行.利用DBMS提供的各种工具访问数据库。

5)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6)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7)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8)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现实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脑子中来,人们把这些事物抽象为一种既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又不为某一DBMS支持的概念模型,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表示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实体-联系方法(E-R图)9)数据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1、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概括的讲,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数据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系统(DBS)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这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数据共享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数据的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必须具备的4各控制功能1、数据的安全性保护2、数据的完整性检查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3、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大量、共享的数据集合。

它可以提供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在发生故障后对数据库进行恢复。

4、两大数据模型:1、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2、数据模型(包括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1、能比较真实的模拟现实世界2、容易为人所理解3、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5、概念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从现实世界到概念模型的转换是由数据库设计人员完成的。

6、数据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包括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

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和物理模型(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从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可以有数据可设计人员完成,也可以用数据可设计工具协助设计人员完成;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主要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管理和组织数据的软件工具。

它的主要目的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创建、检索、更新和管理一个或多个数据库。

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管理许多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文本、数字、图像、音频和视频。

它也可以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数据库,以及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包括四个主要部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个部分以及它们在DBMS中的作用。

数据库数据库是用于存储数据的集合,以便通过DBMS进行管理和组织。

它可以存储数据的不同类型,如存储在表格中的结构化数据、存储在文件中的非结构化数据和许多其他类型的数据。

数据库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以防止数据损坏或丢失。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访问、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

它允许用户执行各种操作,如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数据,并确保数据随时间的推移保持一致性和完整性。

DBMS还负责处理并发访问数据、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备份和还原数据。

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是一种用于访问和使用数据库的软件程序。

它们可以与数据库管理系统集成,以便在访问数据库时进行输入和输出操作。

应用程序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操作,包括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报告生成以及许多其他操作。

用户用户是通过应用程序访问和使用数据库的人。

他们可以执行许多不同的操作,如查询、修改和删除数据。

用户可以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以限制他们可以访问的数据的类型。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许多作用,包括:1. 数据共享和集成:DBMS允许多个用户共享相同的数据,并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通过数据库访问和使用数据。

这有助于确保数据在整个组织内的一致性。

2. 数据安全:DBMS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以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

DBMS可以实现许多安全功能,如访问控制、加密和审计。

3. 改善数据访问性能:DBMS可以优化对数据的访问,以提高数据访问的性能和效率。

数据库系统四个基本概念(1)

数据库系统四个基本概念(1)

1.数据库系统四个基本概念①数据是数据库储存的基本对象。

②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③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的一层数据管理软④数据库系统是在计算机系统加入数据库后的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系统构成。

2.数据管理技术产生个发展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3.数据的三个世界: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两个抽象步骤:①将现实世界中客观对象抽象为概念模型。

②将概念模型抽象为某个DBMS所控制的数据模型。

4.常用数据模型类型:网状;关系;(格式化数据模型)面向对象,对象关系;5.关系模型的数据操作:查询,插入,删除,更新数据关系模型完整性约束条件:①体完整性: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码,则A不能取空取。

②参照完整性:若属性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则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在R上每个元组的F取值;a或者为空值B或者等于S上某个元组上的主码值。

③户定义完整性:针对某个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个应用所涉及数据满足的语义要求。

6.三级模式结构的优点: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吧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了dbms管理,使用户能够抽象的逻辑的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的具体表示方式和存储方式,7.为了能够实现系统内部的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三级模式里提供两层映像,即外模式/模式和模式/内模式,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能够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8.SQL的特点:综合统一;高度非过程化;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以同一种语言提供多种使用方式;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9.索引的概念:为加速数据元组的检索而创建的分散存储结构。

10.如何保证三级模式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对外模式/模式做出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修改,保证数据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当数据存储结构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做出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也不必修改,保证数据和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基本概念1、数据(1)数据的定义: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如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2)数据的种类:文字、图形、图象、声音(3)数据的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2、数据库数据库(DataBase 简称 DB)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3、数据库管理系统(比如:MySql)(1)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 简称 DBMS)是一种控制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2)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 RDBMS,R 指 Relation。

(3) DBMS 的作用: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简称 DBS),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

5、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 (DatabaseAdministrator,简称 DBA),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

6、DBA、DBMS、DB 和 DBS 之间的关系7、数据库的优点(1)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2)可为各种用户共享(3)冗余度较小,节省存储空间(4)易扩展,编写有关数据库应用程序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DBMS 的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定义数据库的所有特性和属性,特别是行布局、列定义、键列 (有时是选键方法)、文件位置和存储策略,包括命令:DROP(删除数据库)删除数据库:dropdatabaseifexists 数据库名CREATE(创建数据库)创建表:createtableifnotexists 表名(列名列名约束)ALTER(修改数据库)添加列名:altertable 表名 add 列名约束条件修改列名:altertable 表名 change 老列名新列名数据类型修改列字段数据类型:altertable 表名modity 列名数据类型删除列名:altertable 表名 drop 列名修改表名:altertable 表名 rename 新表名GRANT(赋予权限)REVOKE(从当前用户或者组中取销权限)、TRUNCATE(只删除表中的所有数据,不删除表的结构)命令将快速删除数据表中的所有记录,但保留数据表结构。

数据库MySQL之基本概念

数据库MySQL之基本概念

数据库MySQL之基本概念浏览⽬录⼀、概述1、数据(data)存储在表中的信息就叫做数据.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库就是⼀个存放数据的仓库,这个仓库是按照⼀定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的组织形式或数据之间的联系)来组织、存储的,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库提供的多种⽅法来管理数据库⾥的数据。

更简单的形象理解,数据库和我们⽣活中存放杂物的仓库性质⼀样,区别只是存放的东西不同。

3、数据库表(table) 数据表是关系数据库中⼀个⾮常重要的对象,是其它对象的基础,也是⼀系列⼆维数组的集合,⽤来存储、操作数据的逻辑结构。

根据信息的分类情况。

⼀个数据库中可能包含若⼲个数据表,每张表是由⾏和列组成,记录⼀条数据,数据表就增加⼀⾏,每⼀列是由字段名和字段数据集合组成,列被称之为字段,每⼀列还有⾃⼰的多个属性,例如是否允许为空、默认值、长度、类型、存储编码、注释等。

 4、数据库系统有3个主要的组成部分1).数据库(Database System):⽤于存储数据的地⽅。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户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3).数据库应⽤程序(Database Application):为了提⾼数据库系统的处理能⼒所使⽤的管理数据库的软件补充。

5、数据库的发展史(五个阶段)1).⽂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萌芽阶段,通过⽂件来存取数据.⽂件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萌芽阶段,出现在上世纪五六⼗年代,可以提供简单的数据存取功能,但⽆法提供完整、统⼀的数据管理功能,例如复杂查询等。

所以在管理较少、较简单的数据或者只是⽤来存取简单数据,没有复杂操作的情况下,会使⽤⽂件系统2).层次型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真正开始阶段,数据的存储形式类似树形结构,所以也叫树型数据库.3).⽹状数据库 数据的存储形式类似⽹状结构.从⼆⼗世纪六⼗年代开始,第⼀代数据库系统(层次模型数据库系统、⽹状模型数据库系统)相继问世,它们为统⼀管理和共享数据提供了有⼒的⽀撑在这个阶段,⽹状模型数据库由于它的复杂、专⽤性,没有被⼴泛使⽤。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整理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整理

目录1.1.1 四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 (1)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1)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1)基本特征 (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数据定义功能 (1)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1)数据操纵功能 (1)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1)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2)其它功能 (2)数据库系统(DBS) (2)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数据管理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2)人工管理特点 (3)文件系统特点 (3)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3)数据结构化 (3)整体结构化 (3)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4)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4)数据独立性高 (4)物理独立性 (4)逻辑独立性 (4)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4)1.2.1 两大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5)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5)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6)1.2.7 关系模型 (6)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7)1.3.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7)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7)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7)模式(Schema) (7)实例(Instance) (7)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7)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7)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 (8)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 (8)1.3.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和数据独立性 (8)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8)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8)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9)数据库管理员(DBA)职责: (9)2.1.1 关系 (9)域(Domain):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9)候选码(Candidate key) (9)全码(All-key) (9)主码(Primary key) (9)主属性 (9)2.2.1基本关系操作 (10)2.3.1 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 (10)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10)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10)2.3.2 实体完整性:主码不为空 (10)2.3.4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10)2.4.2 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 (11)象集Zx:本质是一次选择运算和一次投影运算 (11)悬浮元组 (11)外连接 (11)左外连接 (11)右外连接 (11)除:查找在被除数R中能够完全覆盖除数S的部分[的剩余值] 11 3.1.2 SQL的特点 (11)1.综合统一 (12)2.高度非过程化 (12)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12)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 (12)5. 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12)3.3.1 模式的定义和删除 (12)CREATE SCHEMA <模式名> AUTHORIZATION <用户名> (12)DROP SCHEMA <模式名> <CASCADE|RESTRICT> (12)CASCADE(级联) (12)RESTRICT(限制) (13)3.3.2 基本表的定义、删除和修改 (13)CREATE TABLE <表名>(<列名> <数据类型>[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13)ALTER TABLE <表名> (13)DROP TABLE <表名>[RESTRICT| CASCADE]; (13)RESTRICT:删除表是有限制的。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数据库的架构、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操作和查询、事务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对《数据库原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1.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描述事物属性和关系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地、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由DBMS、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组成的完整系统。

2.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基于关系理论,将数据组织成二维表格形式。

-实体-关系模型:基于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现实世界。

-层次模型:数据组织为树形结构。

-网状模型:数据组织为图形结构。

-对象模型:以对象为中心来描述数据。

3.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关系代数:一组运算符和规则,用于操作关系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包括选择、投影、并、差、交、连接等。

-关系演算:基于数理逻辑的一种查询方式,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

4.数据库设计-概念设计:确定数据库的整体结构和模式。

-逻辑设计:将概念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

-物理设计:确定存储结构、访问路径、索引等。

5.数据库查询-SQL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和查询。

-查询优化:通过优化查询计划来提高查询效率。

6.事务处理-事务:是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和更新的基本单位,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的特性。

-并发控制:用于处理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可能出现的并发不一致问题,包括锁、并发控制技术等。

7.数据库完整性和安全性-完整性约束:用于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等。

-安全性: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等。

8.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备份:将数据库的副本存储在其他位置,以防止数据丢失。

-恢复:将备份的数据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包括崩溃恢复和事务恢复。

以上是《数据库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深入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为实际应用提供支持。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和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

数据库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数据的管理和处理更加高效和规范化。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模型、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语言等。

首先,数据库系统是指一个庞大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存储库,它能够存放数据,并提供对数据的存取和操作。

数据库系统的出现,使得数据管理和处理更加方便和高效,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数据的独立性、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保密性、数据的安全性等。

其次,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指一种用来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包括数据库的创建、删除、更新、查询、维护等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提供高效的数据查询和管理功能,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SQL Server、MySQL、PostgreSQL等。

此外,数据库模型是指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操作方式的抽象,它可以描述数据库的各种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模型有多种,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其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库模型,它使用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存储数据,具有简单、直观、灵活和通用的特点。

数据库设计是指按照数据库的使用需求和数据要求,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数据库设计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三个阶段。

概念设计是指对数据模型的建立和抽象,逻辑设计是指将概念模型转化为实际的数据库模式,物理设计是指对数据库的存储和访问方式进行优化。

数据库语言是用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和管理的语言,主要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和事务控制语言(TCL)等。

数据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数据操纵语言用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和管理,数据控制语言用来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和安全性进行控制,事务控制语言用来管理数据库中的事务和并发操作。

专升本数据库知识

专升本数据库知识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1.1.1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是与数据库技术密切相关的四个基本概念。

一、数据(Data)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在大多数人头脑中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数宇。

其实数字只是最简单的一种数据,是数据的一种传统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理解,数据的种类很多,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这些都是数据。

可以对数据做如下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号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语言等,数据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经过数字化后存入计算机。

为了了解世界,交流信息,人们需要描述这些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直接用自然语言(如汉语)描述。

在计算机中,为了存储和处理这些事物,就要抽出对这些事物感兴趣的特征组成一个记录来描述。

例如:在学生档案中,如果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籍贯、所在系别、入学时间,那么可以这样描述:(李明,男,21,1972,江苏,计算机系,1990)因此这里的学生记录就是数据。

对于上面这条学生记录,了解其含义的人会得到如下信息:李明是个大学生,1972年出生,男,江苏人,1990年考入计算机系;而不了解其语义的人则无法理解其含义。

可见,数据的形式还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需要经过解释。

所以数据和关于数据的解释是不可分的,数据的解释是指对数据含义的说明,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二、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库,顾名思义,是存放数据的仓库。

只不过这个仓库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而且数据是按一定的格式存放的。

人们收集并抽取出一个应用所需要的大量数据之后,应将其保存起来以供进一步加工处理,进一步抽取有用信息。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广,数据量急剧增加。

过去人们把数据存放在文件柜里,现在人们借助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大量的复杂的数据,以便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数据库(DataBase,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数据模型数据模型(data model)也是一种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模型的分类第一类: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

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或联系➢实体集(Entity Set): 同类型实体的集合。

每个实体集必须命名。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

➢属性值(Attribute Value): 为实体的属性取值。

➢域(Domain): 属性值的取值范围。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集中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

学号是学生的码➢实体型(Entity Type): 表示实体信息结构,由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表示。

如:实体名(属性1,属性2,…)➢联系(Relationship):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各属性)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各实体集)。

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

第二类: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方式物理模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关系模型(数据模型的一种,最重要的一种)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型由一组关系组成。

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

•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Tuple):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属性(Attribute):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

•码(Key):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Domain):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属性的取值范围来自某个域。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年级)关系模式最基本的规范条件: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

关系模型的数据操纵:查询、插入、删除、更新。

数据操作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若干元组的集合)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关系模型的优缺点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

无论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

对数据的检索和更新结果也是关系。

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隐藏,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缺点:存取路径对用户隐藏,查询效率往往不如格式化数据模型。

数据库系统从数据库管理系统角度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系统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模式(Schema)–数据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型的描述–反映的是数据的结构及其联系–模式是相对稳定的模式的一个实例(Instance)–模式的一个具体值–反映数据库某一时刻的状态–同一个模式可以有很多实例–实例随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更新而变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是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介于模式与应用之间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1、外模式/模式映象定义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一个外模式都对应一个外模式/模式映象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模式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有关的外模式/模式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2、模式/内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库中模式/内模式映象是唯一的 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例如选用了另一种存储结构),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模式/内模式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不受影响。

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关系数据库•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 笛卡儿积:给定一组域D1、D2、…、Dn ,这些域中可以有相同的。

D1、D2、…、Dn 的笛卡尔积为:D1×D2×…×Dn ={(d1,d2,…,dn )|di ∈Di,i=1,2,…,n} 其中每一个元素( d1,d2,…,dn )叫作一个n 元组或简称元组 元素中的每一个值di 叫作一个分量一个域允许的不同取值个数称为这个域的基数• D1×D2×…×Dn 基数M 为 M= (各个域基数的乘积) • 笛卡尔积可表示为一个二维表。

表中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中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ni i m 1关系:D1×D2×…×Dn 的子集叫做在域 D1,D2,…,Dn上的关系(Relation) ,表示为:R(D1, D2 …, Dn)R是关系名,n为关系的目。

关系是笛卡尔积的有限子集,所以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

若关系中的某一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或属性组为超码。

如果构成超码属性组的任意真子集都不能成为超码,这样的最小超码称为候选码。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

不包含在任何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或非码属性关系可以有三种类型:基本关系(基本表或基表)实际存在的表,是实际存储数据的逻辑表示查询表:查询结果对应的表视图表:由基本表或其他视图表导出的表,是虚表,不对应实际存储的数据基本关系具有的性质①列是同质的,每一列中的分量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

②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其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不同的属性要给予不同的属性名。

③列的顺序无所谓,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④任意两个元组的候选码不能相同。

⑤行的顺序无所谓,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⑥分量必须取原子值,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关系模式定义: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

它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R(U,D,dom,F)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为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关系模式简记为R(U)或R(A1,A2,…,An)其中R为关系名, A1,A2,…,An为属性名。

而域名及属性向域的映象常常直接说明为属性的类型、长度。

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值关系模型中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

参照完整性:若属性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作是关系的两个不变性,应该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

SQL数据定义一、定义基本表CREATE TABLE <表名>(<列名> <数据类型>[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列名> <数据类型>[<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Primary key (Sno, Cno),Foreign key (sno) references S(sno),常用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PRIMARY KEY参照完整性约束:FOREIGN KEY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约束:CHECK约束check(grade>=0 and grade<=100),唯一性约束(UNIQUE)非空值约束(NOT NULL)二、修改基本表ALTER TABLE <表名>[ ADD <新列名> <数据类型> [ 完整性约束 ] ][ DROP <完整性约束名> ] ALTER TABLE S DROP CONSTRAINTS 约束名;Alter Table S drop column Scome;[ MODIFY <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S MODIFY Sname Char(20);三、删除基本表语句格式:DROP TABLE <表名>索引•创建索引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直接创建索引的方法就是使用CREATE INDEX语句直接创建•间接创建索引就是通过创建其他对象而附加创建了索引,例如在表中定义主键约束或唯一约束时,同时也创建了索引。

建立索引CREATE [UNIQUE|BITMAP] INDEX <索引名>ON <表名>(<列名>[<次序>][,<列名>[<次序>] ]…);–用<次序>指定索引值的排列次序,升序:ASC,降序:DESC。

缺省值:ASC–UNIQUE表明此索引的每一个索引值只对应唯一的数据记录–BITMAP表示要建立的索引是位图索引,位图索引主要用来节省空间,减少ORACLE对数据块的访问。

在OLAP(数据分析处理)中应用位图索引有优势。

删除索引DROP INDEX <索引名>;查询语句格式SELECT [ALL|DISTINCT] <目标列表达式> [别名][,<目标列表达式>[别名]] …FROM <表名或视图名>[别名][, <表名或视图名>[别名] ] …[ WHERE <条件表达式> ][ GROUP BY <列名1> [ HAVING <条件表达式> ] ][ ORDER BY <列名2> [ ASC|DESC ] ];(缺省即为asc升序)字符串匹配谓词Like可以用来进行字符串的匹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