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由相关汉语词典可知,道德有以下两种释义:1、一种意识形态;2、合乎道德的。进一步详细解释,道德是通过行为规范和伦理教化来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而通俗意义上来讲,一提到道德,人们的脑中就会出现诸如善良、诚实、孝顺、爱国、敬业等形容个人品质的字眼。这些词语可以根据道德的释义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用于形容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譬如善良、友爱;另一类用于联系个人与社会,就如爱国、敬业。其实,道德作为一个以善恶为标准的概念,早在千年前就已经产生了。据有关学者的讲述,道德,根源于风俗习惯。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社会中,氏族成员之间主要靠风俗习惯调整,从食物分配到婚姻缔结,都体现了风俗习惯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社会关系愈变复杂,单纯的靠风俗和习惯已不可能完全调整,因此便产生了道德,所以道德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的。

然而,随着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仅仅依靠道德来约束人的行为,变得越来越不现实,于是,在这种情形下,法律便应运而生。政治上,法律,是国家的产物。它是指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思想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从某些意义上来说,道德和法律是一对具有辩证关系的概念。一方面,两者具有相当的共性。首先,道德和法律的目的性是相似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以及调整社会关系。它们均属于上层建筑,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而如同先前所说的,法律是由道德发展演变而来的,因此,两者在内容上也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并且,法律将一定的道德规范强制化,赋予司法的武器。这些例子就随时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交通道路上,行人、非机动车作为弱势的一方,理应被礼让先行,但由于一些机动车驾驶员的道德的缺失沦丧,酿成了一起起的悲剧,弱势群体的生命健康受到不确定的威胁,或是由于那些所谓的弱势群体仗着自己的弱势,横冲直撞,造成交通秩序的混乱甚至瘫痪。这时候,仅靠道德的自觉性就是远远不够的了。于是,交通法规便应运而生。“红灯停、绿灯行”也自孩童时期

起便烙刻在了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

尽管道德与法律存在这些那些的共性,但两者根本上依然归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就指出了道德与法律的本质上的区别,也就是“自律”和“他律”的区别。法律主要是一种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道德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通俗的来说,法律就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举个例子来说吧,大家对于2011年发生的风波一时的小悦悦事件都不陌生吧。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但最后,由于重伤抢救无效,小悦悦还是离开了。为什么那路过的18个路人都能坦然路过,见死不救呢?一方面,没有成文的法律规定见死必救,也就是没有“他律”;另一方面,那18个路人也许是出于良心的淡漠或是因为担心背负不必要的麻烦,于是罔顾道德,视而不见,也就是做不到“自律”。倘若人们有强烈的道德良知,或是,法律强制见死必救,那么第一个路人若是救下了小悦悦,她也不会被二次碾压,也许还有活下来的可能。当然了,那个肇事司机才是这个悲剧的始作俑者,而他,自然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虽然道德与法律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昆明东川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的某医生在为病人实施手术后,眼见病人大出血不止,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该医生献血救人,没想到此举竟招致医院受罚。云南省卫生厅法监处经过调查认定:东川区人民医院私自采血的行为系违法行为,决定给予医院6万元的经济处罚。法律这一判决无疑给了人们的道德底线一沉重的打击,但法律毕竟是死的,具有机械性,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完善法律,使法律和道德互动耦合,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团结。

高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