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条红线标准下节水型社会案例

合集下载

建立三条红线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解析

建立三条红线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解析

建立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主持人:市水利局党委副书记、水利局副局长胡生国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

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突出瓶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践行科学发展,4月中旬至下旬,市水利局党委组织调研组赴各县市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以后发展思路进行了调研。

一、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现状在解放后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30年主要是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基本没有提水资源管理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30年我市水资源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7年,为探索阶段。

开展水资源的一些基础工作,重点是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水资源管理内容还较少。

第二阶段1988-1997年,起步阶段。

1988年第一部《水法》颁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水资源管理有了法律依据。

1993年国务院又出台了113号令《取水许可管理实施办法》,是水资源管理的具体手段。

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治理、节约、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部门才真正开始把水当作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引入管理的范畴,对水资源管理给予了应有的关注,水资源管理工作才有了长足的发展,真正开启了水资源的全面、系统和规范管理。

这个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不断出现,服务城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公众的功能更加突出。

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提出,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水资源的保护到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从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到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水资源的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工作领域不断拓展。

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取得了如下成绩:(一)取水许可制度全面实施。

水文局在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水文局在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水文局在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随着经济与水利管理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再利用成为我们水文局管理工作的重点。

本文以“三条红线”管理为契机,介绍了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加强水资源有效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标签: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水文局一、水资源管理的现状(1)水资源总量的约束日趋突出。

我国目前的年用水总量已经突破6000亿立方米,约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74%。

前面已谈到,很多地方水资源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过度开发,已经接近或者突破水资源可以支撑的限度,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刚性措施,就难以扭转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日益加剧的被动局面。

(2)水资源水质的约束更加突出。

2010年全国废污水的排放总量达到了750亿吨,河流水质不达标率接近40%,其中丧失利用价值的劣五类水占20%,直接威胁城乡饮水安全和人民的身心健康。

水资源问题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形成了制约。

如果延续原来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手段,将难以满足改善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供给的迫切要求。

(3)未来引发更大水资源压力的各种因素仍然十分突出、十分活跃。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而经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长期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也是水资源问题产生和积累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用水需求还会持续增长,尤其是近期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大量新增用水的需求;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水环境被破坏的程度加深,治理力度不够,水质日益恶化。

在水资源总量有限、水环境破坏加剧造成水质下降、用水需求又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只有守住“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才能压缩和限制现有的水资源荷载,腾出一定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用水需求。

二、加强水资源有效管理的建议和措施为了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国家提出了“三条红线”的治理标准。

六盘水盘州市某建设项目现状节水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

六盘水盘州市某建设项目现状节水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4年第3期六盘水盘州市某建设项目现状节水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黄后银(六盘水市水务局,贵州六盘水553000)摘要:水库建设项目现状节水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是水源工程科学规划的重要基础,对区域水利发展规划具有重大工程意义。

为此,结合六盘水盘州市胡冲水库工程建设项目现状节水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典型案例展开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熟悉工程概况,首先就节水评价范围和水平年、现状节水水平评价(主要包括现状供用水量、现状用水与区域“三条红线”的符合性、现状节水水平评价等方面)完成现状节水评价;同时进行现状节水潜力分析并提出主要对策。

可为类似建设项目现状节水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六盘水市;胡冲水库工程;现状节水评价;节水潜力分析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853(2024)03-0032-03作者简介:黄后银(1987—),男,中级职称,主要从事水利工作。

1工程概况《贵州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将盘州市胡冲水库纳入“十三五”期间的建设工程,工程规模为小(2)型水库,总库容42万m 3,工程任务为乡镇、农村人畜饮水和灌溉。

胡冲水库所在的卡舍河发源于盘州市竹海镇水壶村胡冲西南山麓,河源高程2006m ,总体由西南向东北径流,自源头由西向东流经炼铁厂、上街,在上街折向北流经下珠洞、狗洞,在狗洞转向东流经岔河、石坝河、卡舍、毛家寨、轿子洞,在轿子洞流入地下变为伏流,经8.64km 伏流后,在大寨村花家寨流出地表变为明流,之后转向东北流经王官、下屯、老王地,在老王地附近汇入乌都河,汇口高程1290m 。

卡舍河全流域集水面积58.50km 2,主河道长23.40km ,主河道平均比降20.50‰。

2现状节水评价2.1节水评价范围和水平年胡冲水库的工程任务为乡镇、农村人畜饮水和灌溉,确定胡冲水库节水评价范围为其受水区,包括竹海镇2个中心村和12个基层村,总面积144km 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集合4篇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集合4篇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集合4篇第1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最新整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范文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某某某某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相关规定,紧紧围绕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符合我某某某实际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构建与我某某某水资源相适应的指标体系、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全某某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协调好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不同区域的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主要目标。

根据市水务局分配给我某某某的指标,确定我某某某20某某年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目标。

20某某年全某某某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某某某某。

到20某某年,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制度,明确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以现有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为基础,构建覆盖全某某某的水资源监控系统,提高水资源监控能力;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落实考核制度。

到20某某年,全面建立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基本形成,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

二、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一)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管理。

为合理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编制某某某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水资源供求中长期规划,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统一,形成完善的水资源规划体系。

基于“三条红线”的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基于“三条红线”的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广东 省水 资源 管理 制 度 实 施 效 果 的评 价 指 标 ,分 析 广
标 。本研 究 结合 广 东 省 各 地 市水 资 源基 本 情 况 ,在 最 严格 水 资源 管理 制 度 以 及 用水 总量 ,用 水效 率 和水 功
能 区限制 纳 污三 条 红 线 的 约束 下 ,选 取 了具 有 代 表 性
第 7期 2 0 1 7年 7月
广 东 水 利 水 电
GUANGDONG W ATER RES 0URCES AND HYDROP0W ER
No .7
J u 1 .2 0 1 7
基于 “ 三条红 线” 的 水 资 源 与经 济 发 展 协 调 度 评 价
孙 松 华
( 广 东省 水文局梅 州水 文分局 ,广 东 梅 州 5 1 4 0 7 0 )
f 生态环境状况
人 均
水 资
源 量
人 均 用
万 元

万 元
_ L

位 农







J三L

增 加 值 用 水 量
均 用 水 量
人 均


人 均

业 增 加
人 均


灌 溉

城 镇 化
的评 价指 标 ,计算 水 资 源综 合 协 调 度 ,分 析 近 年 来 各 地 市水 资 源 管理 与社 会 经 济 发 展 间 的协 调程 度 , 以便
东省 水资 源 与社会 经济 发展 协调 程度 ( 见图 1 ) 。
广东省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度

落实“三条红线” 推进水资源管理建设

落实“三条红线” 推进水资源管理建设
导 致 地 表 径 流 呈 减 少 趋 势 。 随着 一 系 列 水 利 工 程
地下水埋深大 面积急剧下降 ,平原 区已形成石家 庄市 区工业开采型漏斗和高邑 一赵县一带 的农业 开采 型漏斗 。进人八十年代 ,随着地下水 的强烈 开 采 ,漏 斗 影 响面 积 和 深 度 逐 年 扩 大 。 近年 来 随 着 大 批 工 厂企 业 搬 出市 区 ,市 区地 下 水 开采 量 逐
流 有滹 沱 河 、汶 河 、槐 河 和 济 河 。境 内建有 岗南 、
发展 开发利用现状
2 . 1 水资 源现 状
2 0 1 3 年石家庄市平均 降水量为 5 5 5 . 4 m m,比 多年平均值偏多 3 . 1 8 %,属平水年份 。水资源总量
面积 1 3 . 9 9万 h m 。
下水资源量 1 8 . 4 7 亿m ,重复计算量 3 . 3 4 亿m 。 2 0 1 3 年人境水量 6 . 7 6 亿m 3 ,出境水量为 4 . 7 3 亿m 3 , 出境水量主要为石津渠灌溉引水量和南水北调中 线总干渠京石段 向北京供水量 ,其 中向北京供水 2 . 8 8亿 m3 。 2 0 1 3 年底 石 家庄 市平 原 区地下 水平 均埋 深 3 7 . 2 6 m,较 2 0 0 0年 同期 地 下 水 平 均 埋 深 2 5 . 0 4 m 下降了 1 2 . 2 2 m,年平均降幅 0 . 9 4 m, 其中2 0 1 3 年

监测 河 段 中 ,水 质 劣 V类 的河 段 1 6 1 . 0 k m, 占有 水
河段 的 3 9 . 6 %;监 测 水质 为 Ⅳ类 的河 段 3 7 . 0 k m,占

直 维持 在 4 5 0 k m 2 左 右 ,处 于收 缩或 稳 定状 态 ,

中国节水年度经典案例

中国节水年度经典案例

中国节水年度经典案例中国在节水方面进行了许多经典的案例和实践。

以下是一些中国节水经典案例: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其中,实施了生态保护红线,限制了工业和农业活动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通过引水工程和水库的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减轻了黄河上下游地区的水源压力。

2.干旱地区水资源调控项目:中国的西北地区和北方一些干旱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水资源调控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建设水库、引水工程和节水灌溉设施,如塔里木灌区、南水北调工程等。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中国成功地平衡了干旱地区的供水需求,实现了节水的目标。

3.市政节水管理措施:中国的一些城市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提高城市用水效率和减少浪费。

例如,在供水管网方面,中国推行了管网改造项目,以减少漏水和渗漏损失。

此外,政府还鼓励居民安装节水设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并实施了水价调整政策。

这些措施的推广和实施帮助城市减少了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据了水资源总量的很大比例。

为了减少农业用水浪费,中国广泛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

滴灌、喷灌、渗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水的流失和蒸发,还提高了灌溉效率,为农田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这些经典案例和实践显示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在节水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压力,但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不断推进节水工作,中国积极应对水资源挑战,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水资源管理划定“三条红线”

水资源管理划定“三条红线”

水资源管理划定“三条红线”(政策解读·关注一号文件③)连线基层拿出一张白色小卡片,在智能射频卡控制器刷两下,借助尼龙管的导引,水从机井抽出直接流入麦田,途中没有半点浪费。

年没过完,山东省桓台县逯家村农民尤素丽就来给自家麦田浇水,“以前大田漫灌,明渠先喝饱了才轮得到麦田。

现在,清水‘指哪打哪’,不用白白浪费了,能节省水费30%。

”桓台县通过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全县农业年节水4500万立方米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8。

桓台县是山东省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开展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先行先试的省份之一,山东明确提出,2011年将严把267亿立方米的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继续大力推行节水技术及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为守住这“三条红线”,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和硬措施,并明确要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水资源短缺要求最严格管理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一大基本国情,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突出制约。

我国淡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6%,比耕地占比还要低3个百分点,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12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年平均缺水4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地下水超采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水功能区水质指标达标率仅为4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低、一高、两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先进国家低0.2—0.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河湖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仍较严重,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一半以上的城市地下水遭到污染。

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范文

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范文

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范文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一、引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结合我国当前的水资源状况,探讨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三条红线,即水量红线、水质红线和生态环境红线。

希望通过建立和落实这些红线,能够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二、水量红线水量红线是指规定一定区域内的水资源总量和可利用量的上限,以保证基本水量需求的满足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量红线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水需求情况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保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平衡。

在确定水量红线时,应采取科学的方法,综合考虑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水体的自净能力以及基本水需求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确保湿地、河流和湖泊等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为了更好地实现水量红线的落实,各地可以制定相应的水资源管理规划和水资源配额制度,实行水资源的总量控制和分区管理,避免水资源的超采和浪费。

三、水质红线水质红线是指规定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水质指标的下限,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水质红线的制定需要根据不同用水对象的需求和水体的功能定位来确定。

一般来说,饮用水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对水质要求较高,而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

在确定水质红线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水质标准,并加强水质监测和监管工作。

同时,还需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技术,降低水污染的风险。

此外,还应加强对水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形成执法威慑。

四、生态环境红线生态环境红线是指确定生态系统保护区的范围和边界,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生态环境红线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生态特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等因素。

扼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西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扼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西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经验;成效
自2014年以来,青海省西宁市委、市政府将全面实 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全市突破水资源瓶颈制
2 严把用水总量关,推动以水定产
约、提 升 水 生 态 系 统 整 体 功 能 的 根 本 途 径,全 面 贯 彻 落
坚持把水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约束性先导性控制
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性要素,以水定城、定地、定产,实现对水生态环境最根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忠实践行 本最有效最持久的保护。一是为拧紧水资源管理的“龙
“两个绝对”,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 头”,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纳入各县、区及相关工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多条城市内河及邕江干流也都 南宁市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了“适度集中、就地处理、
就地回用”的 全 流 域 系 统 化 治 理 模 式,至 此 那 考 河 综 合
收稿日期:20181207
治理项目应运而生。南宁市那考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作者简介:彭志诚(1989-),男,在读管理学研究生,成都 市水务局副主任科员。
是国内首个集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为一体的重点 示范 PPP项目。项目建设河段为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
领 导 小 组,明 确 了 职 责 分 工,全 力 推 动 了 各 项 目 标 的 实 现。三是将水资源论证作为项目建设前置条件,对未通 过建设项目 水资 源论证、不符 合 节 水设 施“三 同 时”要 求、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却通过自备取
报显示,人均综合用水量分别由247m3 降低到242m3, 降低了2%;万元 GDP耗水量由55m3 降到43m3,降低 了21.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5m3 降至22m3, 降低了12%,着力推动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

2020年中国城市智慧水务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2020年中国城市智慧水务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2019-2020年中国城市智慧水务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更新日期:2020年》《版本:2020新版》目录第一节台州市智慧水务建设分析与经验借鉴 (3)一、台州市智慧水务建设的背景分析 (3)二、台州市智慧水务建设的目标 (5)三、台州市智慧水务建设的总体架构 (6)四、台州市智慧水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11)五、台州市智慧水务建设的实施路径 (12)六、台州市智慧水务建设的经验借鉴 (14)第二节大连市智慧水务建设分析与经验借鉴 (15)一、大连市智慧水务建设的背景分析 (15)二、大连市智慧水务建设的目标 (17)三、大连市智慧水务建设的总体架构 (18)四、大连市智慧水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20)五、大连市智慧水务建设的实施路径 (20)六、大连市智慧水务建设的经验借鉴 (22)第三节上海市智慧水务建设分析与经验借鉴 (23)一、上海市智慧水务建设的背景分析 (23)二、上海市智慧水务建设的目标 (25)三、上海市智慧水务建设的总体架构 (25)四、上海市智慧水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26)五、上海市智慧水务建设的实施路径 (27)第一节台州市智慧水务建设分析与经验借鉴一、台州市智慧水务建设的背景分析1、台州市水务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全市平均降水量1649.6毫米(折合水量156.7437亿立方米),较上年降水量偏多19.9%,较多年平均值偏多0.9%。

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77.973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少14.2%;产水系数0.50,产水模数82.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全市4座大型水库、10座中型水库(有供水功能),年末蓄水总量为7.3746亿立方米,较上年末增加1.9775亿立方米。

全市总供水量与总用水量均为15.4447亿立方米,较上年减少1.0811亿立方米。

其中:生产用水量11.712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2.7109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1.0215亿立方米。

全市平均水资源利用率为19.8%。

广东节水行动优秀实践案例100

广东节水行动优秀实践案例100

广东节水行动优秀实践案例100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资源紧缺的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加强节水意识,广东省提出了广东节水行动,通过多种措施和实践案例来推动节水工作。

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广东节水行动实践案例:1.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广东某小区在房屋建设时,将雨水收集系统作为标准配置,通过收集屋顶雨水,用于冲厕、浇花等非生活用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来水的使用量。

2. 智能灌溉系统:广东某农场引入智能灌溉系统,通过监测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等数据,实现精准灌溉,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3. 节水灯具的推广:广东省政府鼓励广大居民使用节水灯具,例如LED灯等,这些灯具能够节约大量的用水,同时还能够节约电力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4. 建设节水型工业园区:广东省积极推动建设节水型工业园区,通过改造和优化工业生产过程,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5. 水价梯度制度的推行:广东省实施了水价梯度制度,将用水量多的用户收费更高,鼓励居民和企业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6. 水资源监测和管理平台的建设:广东省建设了水资源监测和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监测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了水资源的管理水平。

7. 提倡居民自行修缮水龙头:广东省鼓励居民自行修缮漏水的水龙头,通过修缮漏水问题,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居民的节水意识。

8. 水资源利用的循环利用:广东某工厂通过引入循环利用系统,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

9. 水资源教育宣传活动:广东省开展了水资源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广大居民的水资源节约意识,推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节水行动。

10. 水资源管理法规的完善:广东省加强了水资源管理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通过加强对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和监督,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的实践案例可以看出,广东省在节水行动中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推动节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
— —
实行 中等 滇 重 要 区域取 水许 可总量 控制 指标 体 系 ,实施 行政 区取 用水 总量控 制 。严格执行建设项 目水资源论证
制度 。 全面 推 进节 水 型 社 会 建 设 。 加 快 制 定 区域 、 业 和 用 水 产 品 的 行
为核心 ,落 实最严 格水 资源 管理 境用水 ,完善水 资源 调度方案 、 应
制度。
— —
急 调 度 预案 和 调度 计 划 。建 立 和 完
实行 用 水 总 量 控 制 红 线 善水权制度 , 积极运 用市场机制优
制度 。加快 制定 区域水 量分 配方 化配置水资源。 案, 建立 省 、 州市 、 市、 3 县( 区)级行
最 严格水 资源 管理 制度 的意 见》 本建立地下水监测 网络系统 , 。 探索 《 云南省 水利发 展“ 十二 五” 划》 建立重点地 区 、 规 重要 城市地下水应 提 出 , 用 水 总 量 控 制 、 水 效 率 急战略储备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 以 用
控 制 、 功 能 区 限 制 纳 污 3 红 线 调 度 , 调 好 生 活 、 产 和 生 态 环 水 条 协 生
云南农 田水利建设“ 十二五’ 任 务 ’标 目
根据 《 云南 省水 利发展 “ 十二 五”
标 任 务是 :
— — — —
积极推进实施2 个县牧 区水 8
规划》 云南农 田水利建设 “ , 十二五” 利丁程 , 目 建设节水高效灌溉饲料草地 ,
修复草场生态 , 提高草场载畜能力。 加 快 推 进 曲靖 等 1 个 大 型 2 继续实施 列入 《 国血 吸虫 全 灌 区续建配 套与节水改造 ,完成7 % 病综合治理 水利专项规划 (0 1 2 1 0 2 1 ~ 05 以上 灌 区骨 干工 程 续 建 配套 与 节水 年 )确定 的巍 山、 》 洱源 、 大理 、 庆 、 鹤 南

水资源三条红线限制

水资源三条红线限制

“三条红线”背景下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实践研究2011年1月底,中央下发了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这“三条红线”分别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的控制红线、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文件出台后不久,国务院很快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一号文件”先明确“三条红线”,在后续推出的《意见》以及“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红线”的具体指标。

第一条红线,是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红线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国年总用水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

政府将采取钢化性手段,对于取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者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的新增用水,对取水总量接近取水许可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用水。

此外,也要完善配套措施,通过严格的水资源论证、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等来实现全国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第二条红线,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红线指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要比现状下降30%以上,这是一个约束性指标。

此外,全国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要从0.5提高到0.53以上,该指标原来是预期性、引导性指标,也将成为约束性指标。

这两个指标分别反映了工、农业用水效率。

从水量上讲,工业和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0%。

第三条红线,是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水功能限制纳污红线指标,确定为全国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要提高到60%以上。

“一号文件”要求,各地区要按照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严格控制入河湖限制排污总量;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作为各级政府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排污量已经超过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要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

“三条红线”具体标准的出台,为我国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刚性指标,同时表明在今后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监控手段和结果数据的重要性,相关指标可操作、可检查、可考核也逐渐成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重点。

德州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措施与成效

德州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措施与成效



人 均 水 资 源 占有 量 2 1 1 m , 仅 为 全 国 平 均 的
1 0 % ; 亩 均 占有 量 1 4 3 m ,仅 为 全 国平 均 的 8 % 。 水 资 源 供 需 矛 盾 成 为 制 约 全 市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重 要
瓶 颈 。2 0 1 1年 , 山 东 省 被 水 利 部 确 定 为 最 严 格 水
全 机 制 体 制 、 完 善 落 实 管 理 制 度 、 建 设 节 水 示 范 载 体 、 加 强 水 资 源 保 护 、 完 善 计 量 监 测 体 系 、 严 格 执 法 监 督 管 理 等 措 施 , 守 住 了 “三 条 红 线 ” 控 制 指 标 。 在 总 结 控 制 措 施 与 成 效 的 基 础 上 , 对 存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1 4 0 8 ( 2 0 1 4 ) 0 7 - 0 0 5 3 — 0 4
德 州 市 位 于 山 东 省 西 北 部 ,属 海 河 流 域 , 面 积
1 0 3 5 6 k m ,辖 1 1个 县 ( 市 、 区 ), 人 口 5 7 7万 人 ,
落 实鲁政 发 [ 2 01 2 ] 2 5号 文 件 实 行 最 严 格 水 资 源 管
理制 度 的实 施 意 见 》 《德 州 市 实 行 最 严 格 水 资 源 管
理制 度考 核 办法 》 等 规 范 文 件 ;二 是 逐 级 下 达 了 规 划 期 及 年 度 用 水 总 量 、用 水 效 率 、 水 功 能 区 限 制 纳 污 控 制 指 标 , 建 立 起 市 、 县 两 级 “三 条 红 线 ” 控 制 指 标 体 系 。这 些 配 套 文 件 的 出 台 , 为 控 制 “ 三 条 红

落实“三条红线”保障饮水安全

落实“三条红线”保障饮水安全

管理 办法 》 , 要 求全 社 会 各 行 业 、 各 领 域 和 城 市 居 民 生 活 用 水 过 程 中 自觉 遵 守 该 办 法 , 并 制 订 了 一 系 列
的节 约用 水制 度 和奖 惩 措 施 , 取 得 了 良好 的 经 济 效 益 和 社会 效益 。 2 . 1 农 业 节 水 灌 溉
保 障饮 水安 全 的重要 性 、 紧迫 性 。 关 键词 : “ 三条 红线 ” ; 饮 水安 全 ; 节约 ; 保 护 ; 节水 型社会 建设 中图分 类 号 : TV2 1 3 .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O O 7 —6 9 2 1 ( 2 0 1 3 ) 2 3 一 O 0 0 5 一 O 2
导 , 注重 制度 实施 的可行 性和 有效 性 。近年 来 , 乌 海
市水 务 局在合 理 开 发 、 高效利用、 优化配置 、 科 学 管
理水 资 源 的同 时 , 一 直 坚 持 以保 障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 保 障 人 民群 众 生 命 安 全 , 保 障 城 乡 居 民 饮 水 安 全 为 重
完 成 的《 乌 海 市 集 中 式 饮 用 水 水 源 保 护 区 划 定 方 案
严 格 限制 取用 地 下 水 , 指 导 生 产 经 营 单 位 和 个 人 合理 调 整农 作物 种植 结构 , 发展 高效 节水 型农 业 , 限制并 压缩 耗 水量 大 、 效 益低 的农 作物 种植 面积 , 推 广 渠道 防渗 技 术 , 发展 管 道 输 水 技 术 , 推广滴灌、 微 灌 、 喷灌 技术 。“ 十一 五 ” 期间, 实 施 了海 勃 湾 区下 海 勃 湾镇 、 新 地乡 、 巴音 陶 亥 乡 的节 水 灌 溉 示 范 项 目, 在 乌达 区乌 兰 淖尔 镇 实施 了温 室 滴 灌 项 目试验 , 并

以“五水共治”理念管理好水资源———以无锡惠山区为例

以“五水共治”理念管理好水资源———以无锡惠山区为例

以“五水共治”理念管理好水资源———以无锡惠山区为例作者:王海梅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21期1 无锡惠山区水资源管理现状无锡市惠山区以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区域和无锡市区水网为基础,境内有村级以上河道697条,总长约823.8km,相应河网密度约2.52km/km2。

长期以来,无锡市惠山区政府都非常重视改善水环境,有效管理和利用好水资源,水资源成为无锡市惠山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

1.1 强化防洪功能,营造安全水环境十二五以来,无锡市惠山区构建了全面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包括了30个圩区、257.84km 圩区防洪圩堤、278座排涝站和58座防洪闸。

区域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

1.2 强化生态功能,保护资源水环境2011年针对我国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水污染严重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无锡市惠山区以水资源“三条红线”保护为切入点,编制了《无锡市惠山区水系规划》和《惠山区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规划》。

同时构建了一个水资源管理体系,包括70家节水型载体、16个水功能区监测断面(点)、166家取水许可监督单位等组成。

1.3 强化灌溉功能,优化农田水环境十二五以来,无锡市惠山区构建了农田水利保障体系。

以2 000hm2桃园、2 000hm2水稻田、2 000hm2蔬菜田,325座灌溉站,200多km防渗渠道组成。

无锡市惠山区达到农村河网引排通畅,农田水利设施标准化,能灌、能排、能控。

1.4 强化运输功能,畅通水系水环境无锡南临太湖,北靠长江,且河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虽然水路运输在运输总量的比例在不断缩小,但是还有一定的功能和市场。

无锡市惠山区构建了“三纵五横”的水系主框架体系[三纵:白屈港、锡澄运河、漕河—横洚河—五牧河—直湖港;五横:京杭运河、万印河(万寿河—印桥港)—锡北运河、横洚河—北塘河—界河、锡溧运河、洋溪河],全区水网四通八达。

乌鲁木齐的节约用水的案例

乌鲁木齐的节约用水的案例

乌鲁木齐的节约用水的案例
一、乌鲁木齐的节约用水
乌鲁木齐水资源匮乏,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中国水资源最受限
制的城市之一,日常生活使用和工业用水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乌鲁木齐市民有义务根据国家水资源保护政策,通过节约用水,积极
保护水资源。

1. 全面推进水资源保护
乌鲁木齐正在加大国家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全面推进水资源保护。

同时,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水资源保护体系,依法实施总体节水管理,
全面优化节水结构,切实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提高节水效率。

2.全面实施水源地保护
乌鲁木齐市已经将水源地保护纳入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的
规范,深入开展水源地保护的项目建设,以增强水源地的水质、地下
水深度以及水温,确保其不受污染。

3.完善节水设施
乌鲁木齐市鼓励市民在家里使用节水的器具,完善和推广节水器具,
规定节水限额,并督促采用喷淋节水灌溉系统。

同时,实行行业管理,鼓励企业引入水节能技术,建立水质检测机制,保证生产中水资源的
有效使用。

4.加强日常生活的节水
乌鲁木齐市在行政服务中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广大市民要尽量
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市民可以到低收入家庭节能项目现场获取免费
节水器,以减少水的消耗,严格遵守国家水资源保护方针,节约用水,为建设社会主义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节水型社会建设案例

节水型社会建设案例

二、组织管理情况
4、资金投入保障情况
晋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资金筹集机制主要依靠政策调动、市场推动、 效益拉动,采取政府、企业、个人及社会团体等多元化融资方式,全方 位加大节水投资力度。三年来,全市投入节水型社会建设资金累计超过 10亿元,省水利厅专项给晋城市列入节水示范工程补助资金500万元, 晋城市财政也专项配套节水型社会示范项目资金500万元,各县(市、 区)也根据具体工程项目落实了配套资金,围绕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积 极开展分行业节水工作和节水示范工程建设。
一、建设情况
工作进展和成效
类型
内容表述
农业节水
工业节水
服务业和城镇生活节水 非常规水源利用
建成500亩规模以上园区 156 个,建设防渗渠道 306.2km,高标准节水灌溉面 积达 40万亩,实现了增产、增效、不增水的目标
从2007年到2011年,完成节水改造项目50项,万元GDP用水量由87.6 m3下降 到50.1 m3,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79.3 m3下降到34.5m3,工业用水重复利 用率由50%提高到82.6%
2008年11月,水利部正式确定晋城市 为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建设情况 二、组织管理情况 三、规划任务完成情况 四、目标实现情况 五、取得经验和推广情况 六、综合评估意见 七、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建设情况
• (1)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原则,实现人水和谐 基 本 • (2)以挖掘潜力为原则,缓解供需矛盾 原 则 • (3)以循环用水为原则,发挥科技节水的作用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失)率由2007年的22%下降到2011年的15%,下降了31.8%。 此外,安装了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和智能计量收费系统,提升了管理水平

生态红线法律制度案例(3篇)

生态红线法律制度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加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重要的法律制度。

二、案例概述本案涉及长江流域某市,该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处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污染严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导致长江水质恶化,影响沿江居民饮用水安全和渔业生产。

2. 生态破坏严重:过度开发土地,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问题。

3. 生物多样性减少:过度捕捞、非法采砂等行为导致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减少。

4. 河道整治不当:河道整治过程中,忽视生态保护,导致河道生态环境恶化。

针对上述问题,该市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案例分析1. 制定生态保护红线根据《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该市市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

红线范围内禁止开发建设,严格控制污染排放,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2. 加强环境监管市政府建立了环境监测网络,对长江水质、土壤、大气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同时,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3. 生态修复工程针对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问题,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与恢复等,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4. 生态补偿机制市政府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对长江流域内的生态功能区进行补偿,鼓励地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5. 严格执法市政府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违法开发建设、污染排放、非法捕捞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条红线”背景下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实践研究09生态 10091750104 张琪2011年1月底,中央下发了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这“三条红线”分别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的控制红线、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文件出台后不久,国务院很快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一号文件”先明确“三条红线”,在后续推出的《意见》以及“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红线”的具体指标。

第一条红线,是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红线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国年总用水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

政府将采取钢化性手段,对于取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者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的新增用水,对取水总量接近取水许可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用水。

此外,也要完善配套措施,通过严格的水资源论证、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等来实现全国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第二条红线,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红线指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要比现状下降30%以上,这是一个约束性指标。

此外,全国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要从0.5提高到0.53以上,该指标原来是预期性、引导性指标,也将成为约束性指标。

这两个指标分别反映了工、农业用水效率。

从水量上讲,工业和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0%。

第三条红线,是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水功能限制纳污红线指标,确定为全国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要提高到60%以上。

“一号文件”要求,各地区要按照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严格控制入河湖限制排污总量;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作为各级政府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排污量已经超过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要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

“三条红线”具体标准的出台,为我国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刚性指标,同时表明在今后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监控手段和结果数据的重要性,相关指标可操作、可检查、可考核也逐渐成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重点。

在此次“一号文件”确定全国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前,2010年水利部已经选择了山东、江苏、河北、浙江、上海、天津、北京七省市开展先行先试的工作,下面我就主要拿试点省份山东,结合其他省份的资料和自己的分析谈谈对“三条红线”要求下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实践、途径以及其激励机制的一些看法。

山东是我国水资源极度匮乏的省份,年缺水接近40亿立方米,部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已经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硬约束条件。

2010年,山东省政府通过了《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后简称《办法》),标志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山东进入了实质操作阶段,这是国内第一部有关用水总量控制管理的地方政府规章。

山东省这个规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资源不足地区应该对城市规模和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二是鼓励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和节约保护水资源,区域之间可在水量分配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水量交易,建立国家水权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和高效利用;三是建立取水许可区域限批制度,明确超总量红线的硬性管理措施。

所采取的措施有三:一是对于超过总量红线的地区要实行区域建设项目的限批或者禁批;二是对不进行水资源论证、没有获得取水许可的项目,发改委、经济部门、信息化部门不得立项、环保部门不得批准环评,部门联动;三是对地方政府行政干扰水资源工作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从《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和查阅的其他省份相关信息,我发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依据及其实践途径可从以下几点来看:首先,建立节水型社会要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刻不容缓。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实施一系列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制定各种节水措施的最基本的原则。

在保证人们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用水合理需求的基础上,我们也要考虑后代的用水需求。

第二,建立节水型社会要充分考虑循环利用的优势。

山东省在是实施《办法》时曾提到过,当新建项目配置水源时,必须加大对污废水、矿坑水、海水的利用,规定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发电机组的循环冷却水必须使用三分之一以上的回用水,有条件的要利用海水、矿坑水、中水、劣质水等非常规水源。

这项举措是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具体体现。

参考多地方的节水措措施,我们不难发现,循环利用水资源是有效节水的重要途径之一。

江苏省淮安市在试点工作中也采取了循环利用的措施,江苏白玫化工公司在全国首家使用了“盐析蒸发硝盐热分离”的节水工艺,制硝废液被循环使用,年节水减排1420万方。

再如浙江省,加入到试点工作中后,新增用水主要利用淡化海水、矿坑水、污水处理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和节约水量转换,共利用污水处理再生水及矿坑水1.8亿立方米、海水淡化2.3亿立方米,直接利用海水200余亿立方米。

采用循环利用的模式,争取在投入最少资源的同时,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和循环利用效率,最终实现节水的目的。

第三,水权的监管和有效配置为建立节水型社会提供的新的途径。

对比以往的节水措施,我发现对于用水权的监管和限制明显增多。

比如说,山东省自《办法》实施以来,就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工作,坚持按照优先利用客水、后用当地水,优先利用地表水、后开发地下水,优先利用中水等非常规水、后使用优质淡水的"三先三后"水资源配置原则,严把水资源开发利用审批关口,对不符合规定的用水工程进行停工等处罚。

在我看来,水权的监管和配置是建立节水型社会最立竿见影的方式之一。

对水资源有效的监管使不同的行业使用不同的水资源。

比如说,对于炼钢行业来讲,淡化的海水用来冷却就已足够,而淡水资源可以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从公平角度和全民参与的角度来说,我觉得绍兴市的取水许可申请受理公告制度可以使监管和配置有效的结合,同时来自同行业、政府、市民三方面的监督,不仅有利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且可以及时发现监管过程中的违规现象。

第四,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

法规建设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开展节水工作的基础,有效地管理则可以更好的实践法律法规。

还是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建立了与省情相适应的节约用水法规体系。

山东省颁布了《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山东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起了比较完善的节水法规体系。

同时,他们也逐步建立起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山东省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地表水、地下水和空中水,将省节约用水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市及县(市、区)相应成立了节约用水办公室,全省基本形成了健全完备的节水组织管理体系以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

以上的实践工作和节水途径都是基于节水方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情况下采取的被动节水方式,无论是从企业方面还是个人方面来讲,这种方式并不利于节水型社会的持续建设,因为一旦监管力度下降或者随着经济发展法律法规出现漏洞,节水方即会处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忽视节水的重要性。

因此,从长远来看,有效的宣传方式、全民参与的模式和适当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节水型社会的持续发展。

在积极做好节水宣传工作方面,上海市有很好的体现。

上海市以各个大学为主阵地,充分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时机,以举办活动、印发宣传册、宣传标语、宣传手袋等方式,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济南市则更注重民众对节水工程的参与,节水管理部门与120多家取用水户水管人员组成节水网,制定工作细则和通讯录,定期沟通和交流,体现了宏观控制、抓大带小、逐级管理、共同参与的优势。

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一直是水资源支出的大项,如果有效的控制这两个产业的用水量,那么节水工作会前进一大步。

青岛市采取了水价激励机制,用经济杠杆推动城市节水。

青岛市硬性规定,工业企业、旅馆饭店等用水价格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基数内用水价格每立方米3元,基数外一档、二档用水分别为每立方米3.5元、4.1元。

这种水资源费和自来水价格的调整,理顺了城市供水价格,拉大了自来水与再生水的价格差距,初步建立起了科学的水价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工业企业节水自觉性,在工业单位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自来水取水量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再生水利用量逐年上升。

这样不仅达到了节水的效果,还直接为单位节省了税费支出。

河北省则逐步开展农业用水超限额征收水资源费试点。

在农村范围内实现管网和防渗渠道输水,推广滴灌技术,以种植小麦为例,每亩节水、节电约30%左右。

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大力推广浅井咸水与深井淡水混浇技术,节约淡水、节约浇地时间、节电均超30%。

技术的推广对于农民来说是一项额外且数目不小的开支,河北省则启用专项基金补助,以保证节水措施的顺利推广。

“三条红线”的标准出台半年多以来,全国各地都在采取有效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结合我以往的学习,我也有一些节水的建议。

我觉得在工业区范围内,各个工厂之间的水资源可以实现循环利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工业区内既有化工厂,又有造纸厂,炼钢厂等,那么造纸厂的废水可以运到炼钢厂用来冷却,也可以在适当处理后被化工厂用来稀释废液,最后排除的废水出去含有的离子可以重复使用。

建立节水工业区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不仅实现的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对于其他物质各个工厂也可以各取所需,最终有利于实现绿色工业的目标。

也许会有质疑说重建工业区成本过高,我觉得节水措施应该和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规划城市建设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的把可以实现节水工业区的项目安排在一起,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美观度和应用性,同时实现了节水规划安排,一举多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