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立项。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十二五”期间,我省在公共文化设施方面累计投入达385亿元。

“十三五”前两年,文化投入分别达100多亿元,形成了
较为健全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硬件水平明显提升。

(二)项目预算。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专项资金,是通过整合原文体传媒专项资金,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美术馆、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基层综合文化中心等免费开放奖励资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专项资金,以及省图书馆、省美术馆、省博物馆藏品征集收藏和设备购置资金等,由省财政统筹中央资金和省级预算资金设立。

专项资金实行因素分配与项目管理相结合,重点向财政困难地区倾斜,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评价结果优良的地方予以奖励。

2017年省财政下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71221万元,其中中央
资金52635万元,省级资金18586万元。

(三)项目计划实施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阶段的任务是按照《山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进行规划和安排资金的,涵盖
所有与文化有关的建设项目。

(四)项目组织管理。

省财政根据业务主管部门意见将资金分配至各省级文化部门、市、省直管县。

各部门、市、县负责本地区的资金分配和监督管理。

各级的建设项目由本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部门负责实施。

二、项目绩效目标
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具体目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三、评价基本情况
(一)评价目的
以《实施标准》为依据,对照年度目标,客观评价各部门、地区文化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找出问题,提出建议。

(二)评价对象与范围
1.评价对象:2017年省级下达的71221万元(包括2016年提前下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

2.评价范围:包括两个省直部门,全省除青岛以外的16个地级市,127个县(市、区)的财政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所有与本项资金所涉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关的项目。

现场评价范围: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全省16个市,39个县(市、区),共57个单位,占项目单位总数的39.3%。

涉及资金27640.87万元,占资金总额比例为38.81%。

3、评价基准日为2017年12月31日。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依据中央和省有关规定,设定了投入、过程、效果、满意度4个
一级指标,资金分配、资金落实、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产出与效益、公众满意度6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21个四级指标。

(四)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严格遵循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绩效相关的原则。

第一,本次评价的重点在于“建设”,即各级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包括硬件投入,管理投入。

第二,依据《实施标准》,结合年度计划等,对2017年各地应达到的工作目标进行评价。

第三,兼顾运行情况。

第四,借鉴已有检查结果。

评价采用以下方法:1.比较分析,即依据有关制度规定,对资金拨付、项目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2.因素分析,即通过资料,分析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

3.公众评判,通过现场座谈、问卷,取得文化消费者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评价。

(五)评价人员组成
本次绩效评价项目组由15人组成,含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1人,项目组成员11人,外聘专家2人,从项目管理和技术层面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六)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评价工作主要包括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分析评价(现场和非现场)、撰写与提交评价报告等四个阶段。

四、评价结论
(一)总体评价得分情况
我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过政策引导和持续几年的资金投入,经过各级文化、新闻出版广电部门的扎实工作,在文化场馆建设、功能扩展、文艺创作、开展文化活动、监管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逐步提升。

在建设方面,财政资金发挥了引导作用,成效显著。

评分结果:市级平均得分93.67分,直管县平均得分92.66分,全省平均93.17分。

得分等级:优。

(二)主要指标得分情况分析
根据《指标体系》确定的评价标准,对照绩效目标,对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有关工作执行和完成情况进行逐项检查、打分,对项目点发现的问题,适当扣减所在市的得分。

投入,满分10分,得9.95分,得分率99.5%。

过程,满分20分,得19.61分,得分率98%。

效果,满分60分,得54.85分,得分率90.14%。

(1)欣赏电影服务,满分10分,得9.52分,得分率95.2%。

公益电影放映均等化程度得分率94.5%,电影新片播放率及以需定供情况得分率97.5%、标准
化放映完成率得分率94.7%。

(2)广播电视节目播放,满分10分,得9.41分,得分率94.1%。

其中电视节目适当性指标4.41分,得分率88.2%,系参照问卷调查结果得出。

(3)读书看报服务,满分10分,得8.64分,得分率86.4%。

扣分原因:是图书采购,个别县区没有提供农家书屋图书集中采购和分配记录;二是图书借阅,农家书屋管理、开放、图书借阅等方面的工作有扣分。

(4)送戏下乡服务,满分10分,得8.96分,得分率89.6%。

个别县没有完成一村一年一场戏任务。

(5)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满分10分,得9.84分,得分率98.4%。

根据省主管部门下达的目标值和年末实际达标率对比打分。

(6)公共图书馆建设(定级)情况,满分10分,得8.48分,得分率84.8%。

公众满意度调查,满分10分,得8.76分,得分率87.6%。

其中农村公益电
影满意度为8.93分(满分10分)、社区文化活动满意度为8.8分(满分10分)、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情况满意度为8.7分(满分10分)、送戏下乡满意度为8.54分(满分10分)、农家书屋满意度为8.28分(满分10分)、文化服务综合满意度为44.18分(满分50分)。

(三)项目主要绩效
近年来,我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在全省形成了文化设施较为完备、网络遍布全省、文化队伍素质提高、重点工程快速推进、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保障广大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化民生显著改善。

1.设施网络明显改善。

全省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活动室)的目标。

大多数县、乡镇、村(社区)建起了多功能、标志性、现代化的文化中心。

截止到2017年底,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57个、文化馆159个、博物馆(纪念馆)194个、艺术表演场馆93个,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9.3%,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
务中心覆盖率达95.6%。

省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成了健全完善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硬件水平明显提升。

2.文化活动持续繁荣。

主题性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常规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日益活跃,艺术创作生产空前繁荣,一批优秀作品蓬勃涌现,文化部门与社会各界联合举办文化活动,扩大了文化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3.文化队伍不断壮大。

着力提高文化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开展教育培训,开展文化从业资格考核和认证,大力吸收社会人才资源,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推动志愿者服务工作。

4.重点工程深入实施。

2017年省财政安排文化重点项目62个,资金
6510.35万元,一批重要惠民活动、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维护资金得到保障。

除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运行维护专项外,共安排50万元以上的省、市、直管县项
目14个,总金额5420万元。

包括文化惠民消费季补助、数字文化馆建设,融媒体平台建设、文物修复等。

到年底,49个项目已完成。

5.文化惠民13件实事活动圆满结束。

2017年,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6部门联合下发《2017年山东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3件实事工作方案》,包括扶持2000个贫困村,10000个财力困难县行政村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活动室),扶持修缮100处传统特色民居,集中建设250个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社区),为76所乡镇中心学校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为20个财政困难县(沂蒙革命老区)县级文化馆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继续扶持1000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为农村(社区)免费送戏10000场,为全省182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多功能数字服务终端,扶持10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上平台建设,为全省7005个省定贫困村少年儿童配送少儿类出版物及数字化设备,为全省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为社区广场、福利机构免费送电影3.5万场,为10000名全省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免费提供一次健康查体等13项工作。

这13件实事,省级以上财政资金共投入4.19亿元,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12.14亿元。

到年底,全省13件文化惠民实事基本完成。

(四)文化建设各项目实施情况
1.观赏电影服务。

继续推进标准化放映,加强监管,积极改善农村观影条件,拓展公益电影放映范围,2017年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760834场(有效场次),完成计划91.65%。

2.广播电视节目播放。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在我省的工程共计106个电视发射台,每个发射台各建设2套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转播中央电视台12套节目,同时利用无线数字电视频道富余的码率容量,插入省、市、县4套节目,共计播出16套电视节目。

到2017年底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覆盖我省近90%的人口。

3.农村读书看报服务。

2007年我省启动农家书屋工程,到2012年底建成农家书屋72098个,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有条件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建成数量全国第一。

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向农家书屋配送出版物1.6亿多册(盘),开展各类读书活动50万余场,参与人数近2亿人次。

严密部署落实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

大力推行“按需制单、百姓点单”的采配模式。

深入开展乡村阅
读活动,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管理新模式,积极构建以县级图书馆为总馆的总分馆服务网络。

推动农家书屋在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务大厅、自然村、新农村小区等设立图书服务点。

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农家书屋的品牌力、影响力逐渐增强,乡村阅读氛围进一步浓厚。

4.送戏下乡服务。

自2014年起,我省在全省农村创新性地实施了“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实施4年来,农村地区文艺演出场次由2013年不足2万场,2017年送戏达到78863场次,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41%,16个市中,淄博、东营、枣庄、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菏泽等市实现行政村覆盖率100%。

免费送戏工作流程逐渐规范,基层文艺队伍持续壮大,广大民营剧团和庄户剧团演出条件和演出实力、作品水平均大幅增长;演出内容丰富,优秀文艺节目不断涌现政策;保障机制日益健全,初步构建起支持送戏下乡的政策保障机制。

5.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2017年全省村(社区)综合文化服
务中心设定达标率最低目标值为80%,到年底,经省文化厅组织的验收,全省现
有68890个行政村(社区)中有60100个达到建设服务标准,总达标率为
87.24%,超额完成80%的预定任务指标。

有13个市完成任务目标。

6.公共图书馆建设。

(1)基本情况。

2018年5月,文化部公布了第六次全
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初步定级结果,其中山东省157个县级以上
图书馆中,一级图书馆79个(市级16个,县级63个);二级图书馆46个,全部为县级;三级图书馆17个(市级1个,县级16个),共142个。

(2)总分
馆建设工作。

大部分县的总分馆建设工作已经展开,到年末,全省共建成县级总馆110个,乡镇分馆和村级服务点1256个。

(3)引导全民读书,在打造书香社会
中发挥主阵地作用。

通过举办全民读书月、“4.23世界读书日”、读书朗诵大赛、书法绘画比赛、经典诵读、民间技艺培训,生活、健康知识讲座,暑假阅读、好书推介、影片展播、展览、讲座、知识竞赛,朗诵比赛等方式,引导读书,各级图书馆共举办各类活动18798场。

适应新媒体,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推行电子化服务。

据统计,全省县以上图书馆有电子图书25348866册。

各市图书馆普遍延长服务
时间,建立了24小时图书馆,部分图书馆设立“城市书房”、分馆或服务点。


读者的沟通渠道日趋多样化,以网站、公众号、微信、宣传栏等渠道,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五)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虽然各级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各市投入水平差别比较大,经济发达地区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档次较高,任务目标完成较快。

经济欠发达的地市硬件投入少,设施建设档次较低。

2.文化人才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基层文化管理、从业人员配置不够,专业素养较低,待遇得不到保障,难以保证基层文化活动正常开展。

3.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够,利用率不高,效果有待提升。

省级、市级文化设施服务效能较高,作用发挥较好,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室)建成后,在设施利用率还有待提高,存在重建设、轻运用的现象,文化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意见建议
(一)加快建设进度,完善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

对文化馆、图书馆、图书馆总分馆、乡镇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室)未完成建设或未全部达标的地方,要加强调度,重点督导。

(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主要是财政保障机制和对地方工作考核的绩效机制等。

一是财政保障机制,将图书馆购书资金、乡镇(村)文化专管员(图书管理员)工资、基层文化站(服务中心)活动经费等列入财政支出预算,保证基层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二是加强目标管理,确定各年度绩效目标并据以加强考核。

(三)建立文化工作考核制度,将文化实施建设与维护、财政投入等列入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考核体系,强化责任落实。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选拔人才,加强培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养。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服务,壮大志愿者队伍。

(五)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内容和方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吸引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使基层文化活动真正“动起来”,将农村文化活动设施效能发挥作为“二次战役”谋划好、实施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