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观点一:孩子年龄越小,耳朵辨音能力越强。婴幼儿时期多听原汁原味的英语语音对孩子将来学习英语有非常大的好处。
重要观点二:孩子学习英语的第一步关键在于学习英语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语感。
如何学习英语的韵律和节奏呢?方法很简单,也很好理解。就是给孩子多听英文的儿歌和童谣,这和学习中文的方法是一样的。无论什么语音,那些押韵的儿歌,或者是配上动作的歌谣,都是婴幼儿的最爱。作者说她女儿安妮从小最喜欢听的是清华幼儿英语的《语感启蒙》和洪恩系列中的《洪恩巴迪英文童谣》。
为什么说英语的韵律节奏很重要?英语的韵律节奏包含语言流中如何停顿(意群的划分)、在两个停顿之间的单词的重音和快慢、连读、弱读和省略,以及语气、语调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音节:我们知道汉字每个字发一个音,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最讲究字正腔圆,每个字都咬字清晰。可是英语却不是这样。我们读和听单个的单词可能没什么问题,可是一旦将我们熟悉的单词放到句子里,我们就被各种连读、弱读和省略完全搞晕了。
其次我们来看英语的重音和节奏。英语意群中的核心词就是重音所在,需要重读的词语速较慢,发言很清晰,而其他词可能快速地一带而过。
然后我们再来看英语的声调和语调。我们汉语基本上是四个声调(外加一个轻声),每个字都有固定的声调,而英语单词却没有固定的声调。
如果我们没有从小进行韵律节奏方面的训练,单靠背诵那些连读、弱读、重音和语调等方面的规则,说出来的英语尽管很流利,但听起来还是怪模怪样的,一听音就知道是非母语国家的人说的。为什么很多中国学生以为自己英语学得很好,考试也能得高分,可是一出国,突然发现和别人交流很困难,互相听不懂对方说什么,这很有可能就是韵律节奏没有把握好造成的。
当然了,我们从小进行韵律节奏方面的训练,需要多听儿歌童谣韵律诗或者是富于动感的歌谣,听的东西一定要是原汁原味的东西,刚开始听的东西纯正,将来才不会被各种不标准的口音带偏。
重要观点三:在进行了一定的韵律节奏训练,耳朵具备一定的听辨音能力以后,重视Phonics,也就是自然拼读的学习。学习自然拼读,是为了流利阅读做准备,而且学习的过程一定要和大量的阅读相结合,而不是孤立的记诵规则。
以Phonics的眼光来看,单词不是由字母组成的,而是由音组成的,而音是由字母或者字母组合组成的。在单词和字母之间多了一个“音”,正是这个多出来的音,让老外具备了见词会读,
听音能写的能力。
单词不是由字母,而是由音组成的?这还真是新鲜。我们很多人背单词像背电话号码一样,依靠反复重复字母来背的,最后单词在脑海里都是一个个字母的印象。这样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文章中的单词不能在第一眼看到的时候马上就反应出来,而是要通过从前往后一个一个地读字母来反应,这样的阅读速度怎么快得起来?
是的,字母和字母组合构成了音,音构成了单词。我们都知道26个英文字母,但我们以前并没有专门的提到字母音。国外的孩子,字母和字母音是同时学习的,而且要专门学习一年。这就是Phonics的启蒙了。比如,学习字母c,就同时学习cat,cake,cap等等。英文字母都有两个属性,一个是Letter Name(字母本身的名字,一共有26个字母名),一个是Letter Sound(字母的发言,有的字母不止一个发言)。学习字母C的同时,也学习C在单词中的发音。这样学习的结果,就是让孩子有个直观的感觉,就是字母都是和音对应的。经过这个学习的人,简单的词听到发音就能拼写,同时看到单词也能读出来。而我们学的26个字母在大脑中无法变成识别单词的语音信号,但这些语音信号恰恰是构成英语听力的基础。
Phonics是背单词的方法之一,但绝不是为背单词而服务的。作为一种学习阅读的方法和技能,Phonics能在阅读中得到训练和提高。实际上,Phonics是阅读的方法,单词是末,阅读才是本。学习Phonics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如果舍弃阅读,靠记诵规则学习Phonics,那就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重要观点四:建立英文思维的关键是情景对应。
背单词、练句型、记语法是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的三大法宝。在这三大法宝的威力下,我们在说英语的时候往往是先想汉语意思,再搜索英文句型,然后寻找和汉语对应的英语单词,最后按照我们记熟的语法规则将单词进行组装。我们一直以来的英语学习模式仅仅是课堂模式。课堂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这些单词和句型没有被放在活生生的情节中,都是编造的模拟场景。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表达的时候,必须要经过一个转换过程。所以我们说英语就成了按规则造句,而这个被造出来的句子,就是典型的中式英语了。这样和老外去交流,说出来的话人家听不懂,而且也没有耐心站在那里久等你费劲周折地造句。
所谓的英语思维,应该是见到英语,能不经过大脑的英汉翻译过程就直接反应出英文意思。怎么反应呢?这需要大脑中有与事件情景相对应的大量现成的英文表达。确切地说,是一见到某个场景,脑子里就有一整句话出来,逆向过
程也是如此。
重要观点五:如果生活中没有现实的英语环境,那么看英文的影视资料(比如看动画片)、看英文的原版图书,是建立英文情景对应的最好方法。
动画片、原版绘本以及分级读物中夸张有趣的图画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并且反过来让孩子体会单词的意思——用图画或者场景而不是中文来体会句子、单词的意思,这正是锻炼英语思维的开始。大量的看动画片,海量的英文原版书的阅读,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场景和相应的表达方式,这些就是英语口语脱口而出的储备。阅读不仅仅为了阅读本身,阅读中所接触到的大量的情景,和动画片中的场景一样,都是口语输出的基础。
重要观点六:阅读的重点是情景对应。
阅读的第一步是利用Phonics知识进行流利的朗读。英语单词本来就是由音组成的,所以可以做到不管理不理解,第一步先读出来再说。美国的研究认为,没有流利地快速阅读,不可能有理解,因为如果孩子在拼读上卡壳,会导致单位时间内进入大脑的词汇量太少,在一个词上卡壳就会忘了刚刚读过的词,看了上句忘了下句,怎么可能理解好呢。
在流利朗读的前提下,然后第二步才是阅读理解的问题。仔细读图,通过情景对应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下面是作者介绍的英文原版绘本亲子阅读三步曲:
第一步:用中文辅助理解图片,让孩子找到图片中的乐趣,把图讲透,才能让孩子消除对英文的戒备。
第二步:孩子喜欢上了这本书,读过几次之后,妈妈找机会把英文词句和图画进行情景对应。
第三步:读全文。读到什么程度视文字的难度和孩子的英文程度而定。
上面的几个重要观点,是我从书中提炼出来的,有许多句子甚至是书中的原话。下面就纯属我的个人体会了:
体会一:我最得意的事:
我最得意的事情是,婴幼儿英语启蒙从训练韵律节奏开始,这一观点居然和我十年前的想法不谋而合。我想可能会有很家长也与我的做法一致。其实无论是学习英语还是汉语,我们都是从听儿歌童谣开始的。试想一下,中外带孩子的妈妈们奶奶们,无论是目不识丁还是学富五车,谁不会一两首哄婴儿睡觉的催眠曲呢?温柔、婉转、压韵,便是催眠曲的特点。而且我们知道,婴幼儿最喜欢这些韵味十足的东西。这便是最好的启蒙教材了。我的女儿比安妮大一两岁,我们在幼儿期最喜欢的听的也是《洪恩巴迪英文童谣》,还有一套是《洪恩巴迪节拍英语》。在上幼儿园之前,这两套就已经听得烂熟,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经典英文儿歌也听得不少。我想,这对于培养她的韵
律节奏和耳朵的听辨音能力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吧。中文的儿歌我们也听和唱了很多,不过那不是放的碟片,而是由我本人亲自为她朗读,当然还要配上夸张的表情和动作,那真是一份力气活儿。英文的我只能陪着听陪着配动作了,我自己是断不敢张口的。
体会二:在韵律节奏训练之后没有及时跟上Phonics的学习,更没有跟上英文原版绘本的阅读。关于Phonics,也不想苛责自己了,我第一次见到这个词是在孩子上小学以后,而且那时候也全然不知这东西的妙处。其实我最遗憾的是那时候没有好好的陪着孩子读图,别说英文的,连中文的也没有。虽然我们买的也是各种插图精美的书,虽然我也从不阻止孩子自己看图画,但我给孩子读书总是只读文字,而且因为嫌读书太累,过早的教孩子识字,让孩子太早就开始独立阅读。为什么会觉得遗憾?因为我读了安妮鲜花的这本书以后,意识到了读图对孩子的重要。读图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图画可以独立于文字而存在,读图符合儿童的天性。就英语的学习来说,读图更是帮助孩子克服文字障碍的最好的桥梁。
通过上面的总结,似乎指向了一个焦点:那就是阅读对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立刻凸显出来。可是一谈到英文原版书的阅读,我们的疑问便会一个接着一个。阅读的门槛高吗?不认识的单词太多,看不懂怎么办?孩子不喜欢读书怎么办?克服看不懂的最好办法,便是选择孩子喜欢的英文绘本,通过先读图理解意思,通过Phonics解决流利阅读,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情景对应,积累特定场景下的英文表达,当然,选择孩子喜欢的书是关键,关于如何选书,这真是个技术活。那本书里也有大量篇幅介绍。
体会三:我的困惑
这本书显然是写的婴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学习英语的方法,这个学习方法是根据英语本身的特点和低幼儿的成长规律而制定的。它充分考虑了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它并不要求家长的英语有多好,只需要家长站在孩子身后,密切关注孩子的兴趣,提供适合孩子接受程度并让孩子感兴趣的各种资源。还有以前我认真学习过的蒙氏教育,都是主张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孩子的个性,家长只需关注孩子的敏感期,选择合适的时机给孩子提供合适的资源就可以了。这些理念自然都是好的,但是,他们的对象都是幼儿和低龄儿童。显然,像我们这些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需要参加的考试都摆在那儿,你还可以按照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来决定先学哪儿再学哪儿吗?教育理念应该是统一的?是可
以融会贯通的?在实践中分明感觉到,要想贯通,分明需要一个东西,一个桥梁来进行自然的过度。总之从直观上来说,孩子年龄不同,教育方法就不好照搬照抄了。只是还有很多问题,我仍然是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