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室24小时急诊手术响应流程

合集下载

介入手术室工作流程

介入手术室工作流程

介入手术工作流程多年来介入科得到众多兄弟科室的支持和帮助,其面向全院提供各种介入治疗技术服务,同时也独立收治患者,此外还担负血管造影诊断工作。

为能更好地为患者和其他相关科室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加强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科室间工作脱节和可能发生的误解,特制订本工作流程。

一、介入科已开展的介入治疗技术和应用范围以下表内是本院介入科已经成功开展的介入治疗技术和临床应用范围。

二、介入手术工作流程1.择期介入手术流程流程1主管医生确认为介入治疗适应证的病例,可直接从院内网下载并填写《介入治疗申请单》。

由支持中心递交至介入手术室,并取回《介入治疗预约单》。

对不能确定是否为介入治疗适应证者,可先填写会诊单,由介入科会诊医生提供专业意见。

危重患者、疑难病例和重大手术(3、4级手术,如各种支架置入术、球囊成形术、动静脉血栓抽吸术和溶栓术等)须由相关科室进行术前讨论,并记录在案。

对于一般患者,术者或助手应预先在院内网上阅读患者的电子病历和影像学资料。

必要时可与主管医生联系或到床边进一步了解患者情况。

流程2主管医生与患者家属进行谈话。

主要内容为:患者病情、急诊介入治疗的必要性。

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介入治疗预约单》的要求完成术前准备和尽可能完善病历。

携带介入手术预约单,如约送患者到介入手术室。

流程3介入手术室工作人员接到患者后应进行三查七对。

术者本人或委托助手与患者家属谈话。

主要内容为:患者病情、介入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式、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必要时应说明可能发生的费用并了解其经济承受能力和预交住院费余额。

签署《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

流程4介入治疗过程中可有主管医生或其下级医生陪同。

若不能陪同请留下联络方法随时保持联系。

一般情况下,术毕应由术者或助手向患者家属简要通报治疗经过、初步结果和术后注意事项;患者由支持中心护送回原科室。

情况危重者应由术者或其助手陪护返回并交待有关事项。

特殊情况下,介入医生应直接或通过电话向主管医生通报简要治疗经过、初步结果、术后注意事项和建议进行的下一步有关治疗。

急诊手术应急预案程序

急诊手术应急预案程序

一、预案背景急诊手术是指患者因急性疾病、意外伤害或病情恶化等紧急情况,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手术治疗的手术。

为确保急诊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急诊手术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2. 降低急诊手术风险,减少患者并发症;3. 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急诊手术的能力。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急诊手术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急诊手术工作;2. 成立急诊手术专家组,负责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3. 成立急诊手术护理组,负责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手术间管理;4. 成立急诊手术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设备维护及应急处理。

四、预案流程1. 患者接诊(1)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是否需要急诊手术;(2)如需急诊手术,立即通知手术室及相关部门;(3)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手术间、设备、人员等。

2. 术前准备(1)手术室接到通知后,立即安排手术间,进行消毒、清洁;(2)医护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3)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确保生命体征稳定;(4)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

3. 手术实施(1)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等人员进入手术室,按手术方案进行手术;(2)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感染。

4. 术后护理(1)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手术切口情况;(2)做好术后疼痛管理,预防并发症;(3)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术后康复计划。

5. 应急处理(1)若术中出现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2)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3)根据情况,启动其他应急预案,如火灾、停电等。

五、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急诊手术应急预案培训;2. 定期开展急诊手术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能力。

六、预案总结与改进1. 每次急诊手术结束后,对手术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手术室急诊手术应急处置预案

手术室急诊手术应急处置预案

一、目的为了确保手术室急诊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室对急诊手术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手术室所有急诊手术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原则1. 生命至上,以人为本;2. 快速响应,高效处置;3.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 协同作战,资源共享。

四、组织架构1. 成立手术室急诊手术应急处置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护士、护士长助理等组成;2. 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3. 组员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患者接诊(1)接诊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2)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是否为急诊手术患者;(3)如为急诊手术患者,立即通知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长。

2. 手术准备(1)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手术室,了解患者病情及需求;(2)手术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3)麻醉医师评估患者麻醉风险,制定麻醉方案;(4)护士根据手术方案,准备手术所需物品及器械。

3. 手术实施(1)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按照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手术;(2)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确保手术过程安全;(3)如遇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 手术结束(1)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术后评估,确认患者生命体征稳定;(2)护士协助手术医师、麻醉医师进行术后处理;(3)将患者送至病房或ICU。

六、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配备(1)手术室应配备充足的医护人员,确保急诊手术的顺利进行;(2)医护人员应具备较高的应急处置能力,熟悉各项操作流程。

2. 设备保障(1)手术室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确保手术过程安全;(2)设备应定期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3. 物资储备(1)手术室应储备充足的手术用品、急救药品及器械;(2)物资应定期检查,确保质量。

4. 应急预案培训(1)手术室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培训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知识、急救技能、操作流程等。

急诊抢救各部门、各科室职责与服务时限管理制度

急诊抢救各部门、各科室职责与服务时限管理制度

急诊抢救各部门、各科室职责与服务时限管理制度急诊患者、或在院患者意外转化为急危重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医院各科室,包括职能部门应相互协调支持,以抢救患者生命。

各部门和各科室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遵守医院多学科协调机制,急危重症优先处置的原则开展急救患者诊疗活动。

一、急诊科:急诊患者由首诊医师负责诊疗工作,执行首诊负责制。

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与负责。

迅速评估患者病情,维持患者呼吸血液循环,需要会诊的10分钟内进行,按照急会诊制度执行。

二、临床科室:在院患者病情意外恶化,主管医师进行快速评估存在的医疗风险,需要进行处理的立即作出决定。

根据病情需要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需要他科协调的应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

遇危急疑难病例,或本专业范围以外的专科情况突出时,应及时申请多科会诊。

需要转科或转院及手术的按照相应流程实施医疗救护。

三、辅助检查科室:辅助检查科室提供24小时×7天服务。

危重患者病情需要如输血、化验、CT、B超等检查,各科室积极协调配合,按“绿色通道”办理,在半小时内完成常规检查并报告,实行急查急报。

需要床旁检查的1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检查。

四、重症医学科:需转入监护室的患者先与监护室联系,请监护室作好抢救准备。

由首诊医师或主管医师及其护士护送,并与监护室医护交接,必要时共同参与抢救。

患者转入监护室,按照其工作职责或流程开展救护工作。

五、手术(介入)室、麻醉科:实行24小时×7天服务,急诊患者需要手术(介入)的,手术(介入)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并立即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到场。

麻醉医师进行麻醉评估和选择麻醉方案。

六、药剂科:住院或急诊药房实行24小时×7天服务制度,随时满足患者诊疗用药品的需要。

对急救患者优先提供准确的司药服务;对特需抢救药品按制度规范满足患者需要。

药房急救药品贮存量,保存方法符合规定,并能满足急救工作的需要。

七、挂号、收费:实行 24小时×7天服务制度。

完整版)急诊手术管理制度(附流程)

完整版)急诊手术管理制度(附流程)

完整版)急诊手术管理制度(附流程)为了确保急诊手术的安全和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我们制定了急诊手术管理制度。

以下是该制度的规定和流程:一、急诊手术的定义急诊手术是指病情紧迫,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手术,否则会危及生命。

特急手术是指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抢救的情况,例如产科急症、严重的颅脑损伤、开放性心胸外伤等。

二、急诊手术审批权限病房急诊手术由病房医疗组组长或科主任决定,急诊室病人由当天值班最高级别医生决定,必要时应请示科主任。

同时遵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三、各部门人员职责经治医生:请示上级医师决定急诊手术后,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

麻醉科:及时会诊、及时实施麻醉。

手术室:及时安排急诊手术。

四、急诊手术流程1、经治医生发现病人需要急诊手术应立即请示医疗组组长或科主任或当天值班级别最高医生,必要时应请示科主任。

2、决定手术后,立即电话通知手术室、麻醉科,同时填写急诊手术通知单发送至手术室。

主刀或第一助手应向患者和/或家属详细说明病情、手术必要性、手术风险、替代治疗等情况,并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的签字同意。

如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昏迷)又无家属在身边,应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审批。

3、尽快完成必要的术前讨论、术前检查、配血、术前准备,由手术医师、手术科室护理外勤共同护送病人进手术室。

4、手术室急诊手术安排:1)保留一间手术室为急诊手术专用。

2)同时有二台以上急诊手术,对于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应立即以最短的时间安排接台,由手术室护士长全权负责调配安排。

3)非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根据情况安排接台,原则上由本科室接台、病人等待手术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急诊病人所在科室应在手术室安排手术台后半小时内将病人送至手术室。

五、注意事项1、是否危及生命的特急诊手术的判定,由被请示的上级医生负责确定,经治医生在联系手术时应予以说明。

2、抢救患者的特急手术,必须争分夺秒。

对特急手术患者应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手术室可先接受患者,尽可能缩短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8.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

8.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

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
为提高急诊手术质量,确保急诊手术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制度。

一、急诊手术需提前30分钟将急诊手术通知单送至手术室。

手术室在接到通知30分钟内做好人员和物品的准备工作。

二、急诊手术安排在急诊手术间进行。

在急诊手术间已占用的情况下,由手术室和急诊手术所在科室根据手术需要协调解决。

一般情况下,急诊手术所在科室的择期手术服从急诊手术需要。

其择期手术进行中,短时间内不能结束时,其他科室择期手术服从急诊手术需要。

三、紧急危重抢救手术,开通绿色通道,可先打电话通知。

手术室优先妥善安排手术时间,以免延误抢救时间,危急病人生命。

四、急诊手术没有表面抗原和输血前五项抗体检查结果者,按照感染手术进行手术房间及物品处理和防护。

五、如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急症手术。

为保证急症手术的顺利进行,不得将择期手术按急症手术通知。

六、急症手术病人费用不足或身份不明时,应按照“先及时抢救,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救治,并向科主任、医务科汇报。

七、急症手术通知单需经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签字。

八、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

介入科工作流程

介入科工作流程

一、介入技术管理规范及管理流程(一)、**区人民医院综合介入技术管理规范及管理流程根据卫生部2012年《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规范与管理流程。

1、严格遵守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适应证。

2、综合介入诊疗由本院综合介入医师决定,术者由本院综合介入诊疗医师担任;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综合介入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副2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综合介入医师担任。

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前应当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与术前、术后管理方案。

3、实施综合介入诊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建立健全的综合介入诊疗后的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和记录。

5、在完成每例次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后10个工作日内,使用卫生部规定的软件,按照要求将有关信息报送至卫生部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6、每年与介入诊疗操作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应当低于5%,死亡率应当低于1%,无与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医疗事故。

每年完成的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病例原则上不少于300例。

7、具有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资质的医师作为术者每年完成三级以上综合介入治疗病例不少于30例。

8、将我院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名单进行公示。

9、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综合介入诊疗器材。

10、建立综合介入诊疗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

在综合介入诊疗患者住院病历中手术记录部分留存介入诊疗器材条形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

11、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综合介入诊疗器材。

12、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二)、**区人民医院外周血管介入技术管理规范及管理流程根据卫生部2012年《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规范与管理流程。

介入患者手术流程

介入患者手术流程

介入患者手术流程
□目的
为规范介入患者手术流程,更好地服务患者,特制定本流程。

II 范围
适用于介入科。

□制度
一、完善术前检查和病历书写。

正确选择介入手术适应症和治疗技术。

危重患者、疑难病例和重大手术(三、四级手术,如各种支架置入术、球囊成形术、动静脉血栓抽吸术和溶栓术等)须在科内进行术前讨论,并记录在案。

二、按照要求填写《手术通知单》,送交介入手术室预约手术时间。

术者或助手与患者本人或家属谈话。

主要内容为:患者病情、介入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式、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必要时应说明可能发生的费用并了解其经济承受能力和预交住院费余额。

签署《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

三、按时送患者到介入手术室。

接到患者后,介入手术室工作人员应进行三查七对。

术毕由术者或助手向患者家属简要介绍治疗经过、初步结果和交待术后注意事项;患者由护士和医师共同护送回科室,情况危重者应由术者或其助手陪护返回并交待有关事项。

四、介入耗材的条形码或识别码粘贴在手术记录后面,一次性诊疗器材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并做好记录。

五、术后24小时内应完成介入手术记录,急诊介入手术须在6小时内完成。

《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及《介入手术记录》要附在病历中。

将患者的手术过程和术后反应在每周一次的科内病例讨论中简要汇报并加以讨论。

急诊手术操作规范与流程

急诊手术操作规范与流程

急诊手术操作规范与流程急诊手术是指在患者急危重症情况下,需要紧急进行手术治疗的一种手术方式。

由于急诊手术时间紧急,操作环境复杂,对医务人员的操作技巧、快速反应能力、多学科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下面将介绍急诊手术操作的规范与流程。

一、急诊手术操作规范1.术前准备急诊手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前的准备工作。

术前准备的关键环节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评估、手术台的准备、麻醉与手术所需药物的准备等。

首先,医务人员应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等。

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其次,手术台应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消毒,准备好所需的手术器械和设备。

对于特殊手术如心肺复苏术、开胸术等,还需要准备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肺机等特殊设备。

最后,要确保麻醉和手术所需的药物齐全,包括常用的镇痛药、抗生素、止血药等,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

2.手术操作技巧急诊手术的操作时间紧迫,对医务人员的操作技巧要求高。

在进行手术操作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一致性:操作人员应按照手术操作规程执行,遵循一致性原则,以保证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无菌操作:手术操作时必须保持无菌操作,避免引入细菌感染。

同时,手术器械和设备应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清洁处理。

(3)准确判断:在急诊手术中,医务人员需要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适应症,以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4)跨学科合作:急诊手术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医务人员合作,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二、急诊手术操作流程1.急诊手术队伍组建急诊手术队伍通常由主刀医生、麻醉医生、护士、手术助手等组成。

在手术开始前,手术队伍应进行简短的沟通会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操作流程。

2.急诊手术操作流程(1)急诊手术通知:当患者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时,急诊科或其他科室需立即通知手术室,并提供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情紧急程度。

(2)手术室准备:手术室接到急诊通知后,应立即将手术台准备好,检查器械和设备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急诊手术流程

急诊手术流程

急诊手术流程急诊手术是一种在病人病情危急的情况下进行的手术,通常是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或避免进一步恶化。

急诊手术流程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对于病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般急诊手术的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1. 病情评估。

急诊手术的第一步是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

医护人员需要迅速而准确地了解病人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急诊手术。

在评估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尽快制定手术方案,并准备好必要的手术器械和设备。

2. 通知手术室。

一旦确定需要进行急诊手术,医护人员需要立即通知手术室准备。

在通知的同时,需要提供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评估结果以及预计手术时间,以便手术室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快速准备。

在通知手术室的同时,医护人员也需要迅速准备病人。

这包括给病人进行必要的麻醉、输血、插管等准备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确保手术前的状态符合手术的要求。

4. 手术操作。

一旦病人准备就绪,手术室也做好了准备,手术便可以立即开始。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手术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5. 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病人需要转入恢复室进行观察和护理。

医护人员需要对病人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同时,还需要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康复护理,以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急诊手术的流程需要医护人员高效配合,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对于急诊手术的每一个环节,医护人员都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责任心,确保病人在急诊手术中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

介入手术室管理制度(上墙)

介入手术室管理制度(上墙)

介入手术室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医院和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DSA机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技术操作参数,如造影程序,对比剂的总量,每秒的流量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技师负责记录。

3、DSA机未经操作人员许可,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上级及维修人员:临床其他科室人员参与手术时必须接受本科技师指导。

4、DSA机定期保养,做到干净,清洁,室温相对恒温,严禁吸烟,以保机器安全使用。

5、在介入手术室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均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其他无关人员不准入内。

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6、医院各科室利用DSA机进行手术时,须提前联系,并开具申请单、交费、由介入手术室统一安排。

急症手术通知由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申请。

7、介入科的药品、器材、辅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

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材、电器和氧气设备应该常规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麻醉药品和剧毒药品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8、安排手术原则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

手术前后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材料、辅料等数目,并应及时收拾干净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和辅料。

9、介入科实行24小时急诊手术响应流程,以便进行各种急诊介入手术。

10.介入科对施行手术的病员应作详细登记,协同有关科室预防医院感染和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11、接手术病人时,病人要穿宽松衣服进入介入手术室,要带病历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

12、进入导管室见习,参观人员,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在房间内不得随意游走和出入。

13、入室人员均需戴口罩、帽子、穿本室工作衣、裤,室内套鞋套或室内鞋。

参加手术者按规定更换本室所备刷手衣、裤。

按刷手规则刷手,手术毕将衣、裤、鞋帽放回指定地点。

手术室应急预案及流程大全

手术室应急预案及流程大全

手术室应急预案及流程大全手术室应急预案及流程目录表一、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白天,手术室通常会被留出用于紧急治疗。

当所有手术室满员时,原则上应遵循手术部急诊手术优先,择期手术让路的原则。

危及生命的手术遵循择期手术先结束,期先到来的原则。

非急诊手术不能作为急诊手术进行。

(1)手术室:常规安排急诊手术室,处理紧急手术。

(2)时间;1.急诊手术室空闲时,一般要求通知后30分钟内安排急诊手术,次急诊手术除外。

2.急诊手术室无空余房间时,尽快协调安排其他手术室。

3.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立即协调安排。

(三)安排原则1.急诊手术安排在急诊手术间进行。

2.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急诊科的情况下,患者将由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评估,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将被优先考虑。

3.急诊手术间没有空余的情况下,急诊手术遵循手术病人所在科的手术科室让台。

病情危急的急诊手术,先结束的择期手术让台的原则。

4.产科急诊手术;当手术室手术室爆满,产妇临产等不及时,手术室工作人员会准备手术器械到产房进行手术。

5.非急诊手术不能作为急诊手术进行。

二、紧急抢救手术实施方案1.任何人接听到急诊手术电话,立即询问对方手术名称、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病人病情的紧急情况,病人情况许可的情况下,嘱病房护士将通知单送至手术室,以便安排手术。

2.正常上班时间,接电话人员将情况告知护士长,以便安排参以手术人员。

非正常上班时间或护士长参加各种会议,如接到紧急需抢救的手术,(如宫外孕大出血、肝脾大出血、各种外伤大出血或术中病人病情变化需抢救的等),立即报告护理组长。

护理组长听到电话,首先电话安排洗手与巡回护士的工作,并立即赶回科室,指挥抢救工作。

3.当护士长未能回到科室时,由高年资、高层级的护士临时安排的护士,安排洗手与巡回护士配合手术,指挥抢救工作。

4.参与手术人员根据手术方式及病人情况立即准备相应手术器械及抢救设备,洗手护士必须提早洗手上台清点及检查器械。

5.其他人员全部服从抢救安排,正在进行其他手术的人员抽调参加抢救,并与值班主刀医生做好解释工作。

医院介入手术室介入术中紧急情况及处理

医院介入手术室介入术中紧急情况及处理

医院介入手术室介入术中紧急情况及处理一、术中低血压及处理(一)发生血压降低的情况1.迷走神经反射性血压降低精神紧张、局部疼痛、导管刺激、饥饿等均可引起血管迷走反射。

临床表现为迅速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胸闷、恶心、呕吐、全身大汗。

大多数发作短暂。

由于过度紧张,血管极度收缩,使血压突然降低。

多发生于女性、老年患者、术前及射频消融中放电刺激等,同时伴有心动过缓出现。

2.晕针这部分患者在打麻药时,进针刺激即会出现精神高度紧张,脸色苍白,大汗,心率减缓,血压降低。

多发生年轻人和体质弱、女性患者。

3.冠脉开口处病变左主干病变、右冠状动脉近端或前降支近端病变、多支血管病变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时容易出现低血压。

患者的主干开口处有较严重狭窄的病变时,使用正常的造影或指引导管直径对比偏大,插入时阻塞了相关血管,直接影响血流灌注,也会造成血压急骤降低。

压力曲线呈单峰或心室化。

4.血管开口异常这种情况日常工作中很多见,因心脏病患者多伴有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使主动脉根部增宽,冠状动脉开口随之移位变形,使用常规导管已不能与其开口同轴,术者操作时要反复调整,有时在调整过程中会使导管深插,发生堵塞血管,影响瞬间血流灌注,动脉压力急骤降低,抽出导管便可恢复。

这种情况发生不需给药物治疗,配合术者更换合适导管材料,避免超选即可继续手术。

5.冠脉急性血栓冠脉急性血栓通常是发生在PC1或急诊PC1手术时,靶病变血管或邻近靶病变部位的血管出现急性血栓,使其发生闭塞后,直接影响血管的灌注。

血压急骤降低。

情况发生后快速及时配合使用动脉溶栓、欣维宁、升压药物及血栓抽吸导管。

6.冠状动脉慢血流、无血流国际上已将T1M1o级称为无血流,TnIn称为慢血流;也有将T1M1O〜1称为无血流,而将T1MI2称为慢血流。

明确地说,只要冠脉Pe1术中无血流或慢血流直接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引发血压急骤降低、心动过缓等急症发生。

7.冠状动脉穿孔冠状动脉出现穿孔是PC1术中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后由于部分血液和对比剂流入心包,形成心包填塞,压迫心脏,使其充盈受限,射血减少,血压随之急骤降低。

手术室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手术室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应急预案1.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1)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手术室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安排手术间、器械、药品等资源,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对急诊手术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2. 紧急抢救手术实施方案(1)接到紧急抢救手术通知后,手术室立即启动紧急抢救程序。

(2)安排手术间、器械、药品等资源,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制定合适的抢救方案。

3. 手术室停电应急流程(1)接到停电通知后,手术室立即启动应急照明设备。

(2)确保手术设备正常运行,必要时采用备用电源。

(3)加强手术间通风,确保患者安全。

4. 手术室停水应急流程(1)接到停水通知后,手术室立即启动应急水源。

(2)确保手术间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加强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水源供应。

5. 手术室泛水应急流程(1)发现手术室泛水后,立即切断水源,防止水势蔓延。

(2)清理积水,确保手术环境干燥。

(3)对受影响区域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6. 手术中接触感染物或利器伤的应急预案(1)工作人员皮肤如意外接触到患者血液或体液,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

(2)患者体液或血液溅入工作人员的眼睛、口腔,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若被感染手术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利器刺伤后,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在流动水下冲洗至少5分钟。

(4)用碘伏消毒,包扎伤口,并立即更换该利器。

(5)上报保健科,在24小时内查血清有关抗体,根据不同情况及病种决定是否预防用药及用药方案。

(6)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报感染管理科备案。

(7)按要求定期复查。

二、流程1. 病人入院后,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快速评估,了解病情,制定手术方案。

2. 手术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谈话,告知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

3. 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安全。

4. 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确保患者安全离院。

检验科24小时急诊手术制度

检验科24小时急诊手术制度

检验科24小时急诊手术制度1. 背景急诊手术是指由于急性疾病或创伤导致患者病情急剧恶化,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时间非常关键,手术科室需要尽快做出反应,并组织相关医疗资源来完成手术。

2. 目的制定24小时急诊手术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患者在需要手术治疗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提高急诊手术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3. 内容3.1 急诊手术的响应时间要求- 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手术科室应立即与检验科进行联系,确认所需的检验项目和样本采集方法。

- 检验科应在接到通知后30分钟内完成相关检验,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手术科室。

3.2 制定合理的检验项目列表- 手术科室和检验科应根据常见的急诊手术类型制定合理的检验项目列表,以保证手术前对患者的全面评估。

- 检验科应及时更新检验项目列表,并确保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加强急诊手术预约和排班工作- 手术科室和检验科应加强沟通合作,确保急诊手术的预约和排班工作的顺利进行。

- 手术科室应提前安排好手术室和人员,确保在急诊手术需要时能够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3.4 急诊手术后的检验报告及时反馈- 检验科应在手术结束后尽快完成相应的检验工作,并及时将检验报告反馈给手术科室。

- 手术科室应及时查看检验报告,并根据结果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4. 质量控制和评估要求为了保证急诊手术制度的质量,需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具体要求如下:- 手术科室和检验科应定期召开会议,对急诊手术制度进行回顾和评估。

- 收集和分析急诊手术的数据,包括响应时间、检验结果准确性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

- 针对评估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情况。

5. 风险控制措施为了降低急诊手术中的风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手术科室应做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和准备工作,确保手术时具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

- 检验科应加强对关键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介入急诊手术制度及流程

介入急诊手术制度及流程

介入急诊手术制度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急诊手术制度与流程:关键时刻的生命守护在医疗领域,急诊手术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环节。

介入急诊手术制度及流程

介入急诊手术制度及流程

介入急诊手术制度及流程## English Answer: ##。

Emergency Surgical Intervention Protocol and Procedures.Objectives:Establish a streamlined and efficient system for responding to emergency surgical interventions.Ensure timely and appropriate surgical care forpatients in acute situations.Minimize delays,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and enhance overall patient safety.Scope:This protocol applies to all healthcare practitioners involved in the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surgical patients,including physicians, nurses, surgeons, and support staff.Definitions:Emergency surgical intervention: A surgical procedure that must be performed promptly to address a life-threatening or limb-threatening condition.Time-critical procedure: A surgical procedure that must be initiated within a specific time period to prevent permanent disability or death.On-call surgeon: A surgeon who is available to respond to emergency surgical interventions on a rotational basis.Procedures:Activation of the Protocol:Emergency surgical intervention is activated when a patient presents with a condition that meets the definition of an emergency surgical intervention.The healthcare practitioner responsible for the patient's care will immediately notify the on-call surgeon and the surgical team.Assessment and Triage:The on-call surgeon will asses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determine the urgency of the surgery.The patient will be triaged based on the severity of their condition and the time-critical nature of the procedure.Surgical Intervention:The surgical team will proceed with the necessary surgical intervention as soon as possible.The surgery will be performed in a timely and appropriate manner, adhering to established guidelines and best practices.Postoperative Care:After the surgical intervention, the patient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appropriate postoperative unit.The surgical team will continue to monitor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provide necessary follow-up care.Documentation and Reporting:All emergency surgical interventions must be documented in the patient's medical record.The documentation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Date and time of the intervention.Patient's condition and presenting symptoms.Surgical procedure performed.Outcome of the intervention.The surgical team will also report the emergency surgical intervention to the appropriate hospital authorities, as required by policy.Quality Improvement:The hospital will定期审查emergency surgical interventions to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Data will be collected on indicators such as time to 手术室, length of stay, and patient outcomes.The surgical team will use the data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tocol and make necessary adjustments to enhance patient care.## 中文回答,##。

医院介入手术室急诊值班工作制度

医院介入手术室急诊值班工作制度

医院介入手术室急诊值班工作制度
1.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线值班技师及护士在科室值班,如果一线人员离开医院或未及时保障手术进行时,按脱岗处理,出现的问题由责任人负责。

2.二线值班技师及护士保持24小时手机通畅,确保接到一线值班人员电话时20分钟内到岗,完成急诊手术。

3.如果多台急诊同时开台时,一线值班护士按照正序通知三线四线人员。

4.值班人员交班时间为每日早上八点,交班人员需汇报值班当天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总台次、各专业手术台次、急诊手术台次。

5.如果导管室手术刚结束时接到急诊手术通知。

应由值班人员完成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