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
知识产权是指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依法享有的对其智力成果的权利,和工商业活动中商业标记所有人对其商业标记的权利的总称,包括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
随着人类社会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国际经济领域中更加凸现出来。
长期依赖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要转变、要升级就要靠知识产权立国。
很多企业处在“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
一个领导者的形象,不仅要体现在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决策能力和领导才华上,而且还应具备某一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技能,最好还能成为某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像这样的领导干部既与众不同,能驾驭事物的发展,又能用“一技之长”尤其是关键时刻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两者兼而有之,更能够有效地联系群众,融入群众,受到群众的尊重和拥护。
孔子就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古人还说过:“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不思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指的都是做人与做官、修身和立德的道理。
遵守道德规范,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
害,常除非分之想,做到慎独、慎欲、慎微。
重品行,讲操守,自重、自省、自尊、自爱,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奉行好人主义哲学,“只栽花,不栽刺,留下关系好办事”、“是非面前不开口,见了矛盾绕道走”、“不说好,不说坏,谁也不见怪”。说“骑墙话”,做“太平官”,当“老好人”。
论标准经济学
赵海军
一、标准的经济学意义
近年来,产业界流行着“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流企业卖产品”的俗语。于是“得标准者得天下”成了全球产业界最响亮的口号,这表明标准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日显突出,且已跃居首要位臵,同时也充分说明标准具有很重要的经济学意义。
1.标准具有明显的知识产权属性,而产权关系问题则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
2002年我国颁布的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作了如此定义,“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
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由此可见,“标准”在形式上是一种社会公认的“规范性文件”,在内容上则是“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科技成果或知识产品的集合并拥有“专利池(patent pool)”的美称。
由于标准往往是一系列技术的组合,而知识产权是技术的产权属性,因而标准实际上也是一系列知识产权的组合。此外,标准是知识产权的载体,知识产权是标准的内容及利益分配的根据,因此标准也就成为产业利益的工具。大凡技术力量雄厚的国际知名企业或跨国公司总是先将其掌握的关键技术专利化,而后将其晋升为国际标准,坐享标准化专利之财。如2002年6C联盟(时代华纳、日立、IBM、松下、三菱、东芝)通过诉讼途径要求我国DVD生产商每生产一台DVD向其支付4.5美元的专利许可费,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即使我国自主研发的已被接纳为三大3G国际标准之一的TD-SCDMA,其中也仅60%的核心专利为我国所有,其余的则仍由国外厂商如诺基亚、爱立信、高通等把持,未来TD-SCDMA 的应用推广是否仍然需要向国外企业缴纳高昂的专利费还要拭目以待。在这几家公司中,高通公司是一家专门依靠标准化专利出售知识产权为生的公司,它将自己拥有的1400多项CDMA方面的技术专利申请并确立为移动通信领域的国际标准,坐收巨额的标准化专利使用费,如仅1995年~2000年韩国企业就向其支付了高达7.5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鉴于标准中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对相关产业特别是信息和通讯产业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中国政府曾于2005年5月23日正式向WTO提出了就“标准化中的知识产
权问题”进行讨论的提案。
2.标准具有超强的生产力属性,而生产力问题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标准的生产力属性表现在科技生产力及分工与协作产生的生产力两个方面。标准的“专利池”美喻是其科技生产力属性的最佳写照,标准的应用往往可以将成百上千项专利技术集合成一体而得以广泛扩散,使科技生产力的效用得到最大的发挥。标准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深化社会生产的分工与协作,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标准衔接了一系列相互独立的专业化操作,它可以使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零部件的外购调整企业的边界,将生产集中在最有专业优势的领域,从而使社会分工与协作进一步深化,社会生产效率得以极大提高。正是标准的这种深化社会生产的分工与协作功能,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二、标准化的行为目的与理论需求
在前已述及的“标准化”定义中,其注解提到“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可见,标准化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国际贸易和社会化大生产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然而,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各级利益组织(从企业到企业联盟、从行业协会到行业联盟、从一个国家到国际联盟,等等)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其实施标准化的实践中,总是人为地设限,极力设臵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提升自身竞争力并限制其他利益组织的技术壁垒——附加性的、相对于技术落后地区的“超标性”行业标准。这种行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企业竞争、地区竞争和国
际竞争的法宝与竞争焦点。据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遭遇国外的技术壁垒,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每年超过450亿美元,占年出口总额的25%以上。这一现象标志着社会发展已经开始从技术竞争时代向标准竞争时代迈进。
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新特点给经济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如国际标准化的动因、影响因素及其行为效果的计量评价问题,国家标准化战略的经济路线问题,国际标准化的壁垒行为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与对策措施问题,标准化模式的比较经济学问题,标准化的行为经济学问题,等等。这些新课题的解决无疑会涉及科技发展、知识产权、管理科学、行为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知识与理论,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自然会形成一套专门的关于标准与标准化的经济理论,我们不妨称其为标准经济学。毋庸臵疑,基于标准与标准化经济学意义的标准经济,将会成为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主导潮流。当前,无论是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具体实施还是企业及其联盟的标准化实践,无论是行业标准的推广还是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实践,都亟待一套完整的标准经济理论作为指导,因此,标准经济理论体系的建设刻不容缓。
三、标准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
虽然至今还没有哪位学者直接提出“标准经济学”的学科概念,但关于标准经济的理论研究是早已存在的。其中关于标准化产生经济效果的机理与评价研究开展得最早,成果也最为丰富。196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原理常设委员会第十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