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鉴赏论文
电影文学鉴赏论文3600字_电影文学鉴赏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电影文学鉴赏论文3600字_电影文学鉴赏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电影文学鉴赏论文3600字(一):电影改编的文学性鉴赏研究摘要:中国的电影从其根本的归属上来说,应该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社会文明的发展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传播技术的革新,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足以支撑起商品经济中个体的多元化的需求,从而使得大众文化就具有了诸如蕴含内容的通俗、思想艺术的流行、艺术形式的娱乐性等特点,中国文学电影改编基于此而获得良好的发展契机,基于文学作品基础上的电影改编不仅会得到大量文学作品粉丝的支持,而且还会造成审美期待,产生较好的市场效应,本文是立足于大众文化的视角出发,从理论基础、艺术创新,以及前瞻性展望等方面来对本课题予以研究。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学作品;电影改编从实质上而言,大众文化就是一种借助于现代传播技术支撑起来的文化,因此将电影等艺术涵盖在内,这就使得电影艺术的发展受到大众文化的直接性的引导与决定。
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之一的文学作品据此而与电影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互动性的关系,电影的发展一方面会受到文学创作的决定,但是,也会对文学创作起反作用,二者是在互动中趋向于进步。
一、电影改编的文学性鉴赏的理论基础(一)接受美学理论接受美学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60到70年代的德国,其主要的代表者是H.R.姚斯和W.伊泽尔,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的主观性的感受是艺术作品成功关键,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浅层次的阅读、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对作品社会价值探究等阶段,这就构成了阅读的接受效果,在接受美学理论看来,阅读就是一个互动化的过程,所谓的互动就是指作品的创作者、作品的读者、作品内的主人公等方面的互动与交流,由此形成接受美学“三要素”理论,即文学的创作、文学的流通、文学的接受,这意味着,接受美学下的文学审美的视角着眼于社会大众,从而使之具有更为广阔的社会价值。
(二)审美公众理论审美公众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夫海纳,来源于其著作《审美经验现象学》,因此审美公众理论又可以被称为审美经验现象学理论。
电影赏析的论文

电影赏析的论文电影赏析不只是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理性活动。
观众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以后,还要进一步理解它所体现的本质意义,领会整个作品所显示的客观真理,以及其中所寄托的编、导、演等的思想感情。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赏析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影赏析的论文篇1浅析《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叙事模式梦工厂推出的系列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为观众塑造出了熊猫阿宝这一得到广泛认可的文化形象,同时也为人们一窥美国动画电影采用的叙事模式提供了一个较具代表性的范例。
一、叙事中的必要元素动画电影具备其他影视产品作为视听艺术的一般特征,但是它又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现,即虚拟意义。
[1]这一点直接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叙事模式,在任何一部动画电影中,一个清晰、完整且富有意趣的世界观和一部分极富魅力,能够区别于其他动画电影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就世界观而言,世界观是整部电影叙事的基础,它决定了银幕之上这个世界的运营模式以及身处其中的角色们的行为准则。
[2]而《功夫熊猫》系列便在打造世界观上做得较为完善,能够较好地平衡想象与现实二者的关系,使整个虚拟世界之中有多个情节的生发点,这也是该系列电影在《功夫熊猫1》(Kung Fu Panda,2008)凭借当年北京奥运会举行以及武术被列入奥运特色项目的助力大获成功之后,能够在失去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依然继续创作的原因。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地,山清水秀的和平谷中居住着大量动物居民,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兔子与猪,他们代表了一般民众。
而鸭子则自称“血管里流着面汤”经营饮食业。
他们数量虽多,但是体形上都显得较为弱小,身怀武功者则是较为罕见但是体形彪悍的动物,且他们一般都与中国武术之中的某些功夫有关,如“愤怒五侠”中的螳螂、蛇、猿猴、仙鹤等,也正因如此,阿宝才会感慨自己“没有利爪,没有翅膀,没有毒牙,甚至没有螳螂的那个前臂”。
而当阿宝投入浣熊师父门下后,有关武术的诸多细节也被设计得比较到位,如全身遍布铁齿的狼头桩、沙袋、不倒翁,阿宝与浣熊师父用筷子在餐桌上斗法,浣熊师父见到乌龟大师时一掌熄灭蜡烛,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乃至西方观众并不陌生的元素,影片的叙事也因此而令人感到自然真切。
世界电影赏析论文

论文1:在选择要观看的电影时,对于三种不同倾向的电影你更愿意选择哪种?为什么?1、探索世界人生哲学命题的电影2、探讨人文社会道德善恶的电影3、制造纯粹审美愉悦的电影在选择要看的电影时候其实无论是哲学命题的还是探讨社会善恶又或是只为为人提供审美愉悦的影片,其实让人都要很难抉择,每部影片只要它是精彩的,我都愿意看,不过相对而言,我可能会选轻松点的制造审美愉悦的电影,生活已经有了那么多纷扰复杂,何必看电影也要让自己那么“累”呢?为什么不能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呢?每每让别人给我推荐影片或者搜一些比较好的影片,都是一些高智商有深度的电影,但是好的电影真的需要这些吗?我需要的是一种纯粹快感,或喜或悲,最好能让我精神接受洗礼所以这些影片我还是比较喜欢《办公室的故事》,轻松地氛围,喜剧的结尾,其他的电影虽说觉着也很不错,但是《办公室的故事》无脑状态下也完全可以观看,不用特别“累”,而且感觉特别的真实,生活气息特别浓厚特别是在感觉上面,然人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有时候感觉想哈哈大笑,但又感觉在这种情况下笑似乎不太合适。
普通人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其实普通人又在乎什么呢?我们需要的只是快快乐乐的活下去。
平时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生生色色的事情,哲学电影能教会我们去思考,道德电影令我们明辨是非,电影能或多或少影响一些我们看待人和事情的方法和态度,这些影片掺入了电影制作者本身的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需要哲学命题,电影这样我们才不会忘记思考;我们也需要道德电影,因为我们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我们更需要愉悦的电影,因为我们需要具备自身感受的能力。
论文2:在看电影时,很多不同的艺术元素和欣赏角度(如表演、剪辑、色彩、镜头特点、人物形象、文化精神等)可供我们品评,选取其中一二,结合本学期看过的一部电影谈谈看法观看电影时我更倾向于一些色彩和镜头,比如《西伯利亚理发师》里面对大森林镜头的描绘,扑面而来的色彩感,都让我觉着有一种愉悦感,或许我本身就是一个懒于运用大脑的人,只剩眼睛了,电影能直接吸引我的只有“色”了,《飞跃疯人院》里面最后酋长跑出去的镜头,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从我的眼睛直入心底,一方面有一种震撼感,一方面也不由自主开始思考,思考整部影片,思考自己,我觉得对于一部电影而言,镜头和色彩是首先的,电影本身这种艺术形式决定了它不同于话剧、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镜头,独特的色彩和画面感,如果这一特点不能突出出来,那这部电影有什么价值呢?表演方面话剧、歌剧、戏剧也可以体现,而且表现方式更加多种多样,同时在人物刻画上面文学作品也会比电影这种形式更加令人有想象空间,所以电影一定在色彩和镜头方面要给人独特的感觉,不然相对于其它艺术形式电影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论文3:畅谈你对本门课程的感受和建议首先这门课我觉着是最划算的一门课程,两个艺术类学分,通过欣赏一部部电影就可以获得,其次然后是在教学上面,原本我以为老师会做一个放电影的“放映师”而已,但是老师用轻松幽默地交流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思考,同时从镜头、表演、细节等等各个方面教会我们看电影,如何用自己语言表达出来,感觉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还有就是鼓励同学们自由发言,并且让每一位同学都尽可能有机会说话,彼此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既找出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出很多自己没看出来的地方,建议方面就是觉着平时在电影探讨的时候可以多给我们一些对比,因为我们看的一些电影肯定是老师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电影,我们也需要一些基本的鉴别电影好坏的能力,引领我们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一个基本小鉴赏家,好的电影为什么好,坏的电影为什么垃圾,普通人看电影看的可能就是一种直接的感觉,这就产生了一些所谓的“商业片”,可能对于一些好的电影,剧情还有一些拍摄手法,没有去迎合大众的这种心理,从而大众可能不愿意去看,而一些垃圾商业片,效果绚烂,虽然很低级,但是某些方面迎合了大众的口味还是能取得大众的青睐。
鉴赏电影作文800字

鉴赏电影作文800字英文回答:Appreciating a movie is not just about watching it, but also about understanding the various elements that make it a work of art. There are several aspects to consider whenit comes to evaluating a film, such as the plot, character development, cinematography, sound design, and overall impact on the audience.One movie that I particularly appreciate is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This film, directed by Frank Darabont and based on a novella by Stephen King, tells the story of Andy Dufresne, a banker who is sentenced to life in Shawshank State Penitentiary for the murder of his wife and her lover, despite his claims of innocence. The movie explores themes of hope, friendship, and the resilience of the human spirit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The plot of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is intricatelywoven, with unexpected twists and turns that keep the audience engaged from start to finish. The character development is also remarkable, as we see thetransformation of Andy Dufresne from a broken man to a symbol of hope and redemption for his fellow inmates. The performances by Tim Robbins and Morgan Freeman are outstanding, and they bring a depth and complexity to their characters that is truly captivating.In terms of cinematography, the film is beautifully shot, with a mix of dark and light tones that reflect the contrasting emo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characters. The use of lighting and framing effectively conveys the mood of each scene, adding to the overall impact of the story. The sound design is also noteworthy, as the music and sound effects enhance the emotional resonance of the narrative.Overall,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is a timelessclassic that continues to resonate with audiences aroundthe world. Its powerful storytelling, compelling characters, and masterful craftsmanship make it a film that is truly deserving of appreciation.中文回答:欣赏一部电影不仅仅是看它,还要理解使其成为艺术品的各种元素。
影视鉴赏论文3000字鉴赏电影

影视鉴赏论文3000字鉴赏电影电影史一门融合了文学、音乐、戏剧舞蹈、美术、摄影等艺术特长的艺术,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影视鉴赏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其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欣赏性。
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
优秀的影视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审美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
经过了八个课时的影视鉴赏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世界电影的发展,也懂得了如何让去评价一部电影,以及从多个角度挖掘电影给我们的深刻启示!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其生动的直观性和贴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欣赏性。
一部优秀的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
许多同学在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影视鉴赏论文,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
那么,如何写好影评?写好影视评论的前提是细心观赏。
影视评论不同于书评,书可以反复地看,而却一闪即逝,因此,在看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影视鉴赏论文听八方,对画面、音乐、对白、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精微,并及时捕捉闪光的东西。
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一)“评什么影视鉴赏论文”在中可评的角度很多。
就一部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视鉴赏论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阐明某一时期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专评,如平添编剧、影视鉴赏论文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影视鉴赏论文能激发自己写作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做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现象影视鉴赏论文。
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要对一部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
经典电影赏析论文20xx字

经典电影赏析论文20xx字篇一:《经典电影赏析》课程论文《经典电影赏析》课程论文学院:信电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本论文根据结课论文评分标准,应得分值课程论文的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1、优秀(90-100分)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内容丰富,立论正确,分析严密,结论合理;论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水平较高论文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2. 良好(80-90分)按期完成论文的各项工作,能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内容较丰富,立论正确,分析正确,结论合理;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论文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合学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3. 中等(70-79分)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基本正确,但在非主要内容上有欠缺和不足;立论正确,分析基本正确;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论文水平一般。
论文文理通顺,但论述有个别错误或表达不清楚,书写不够工整,格式不够规范。
4. 及格(60-69分)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分析基本正确,内容欠丰富;论文达到基本要求。
论文文理通顺,但论述不够恰当和清晰;书写欠工整,格式欠规范。
5. 不及格(60分以下)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出现不应有的原则性错误;在分析等工作中独立工作能力差;内容比较少,论文未达到基本要求。
论文文理不通,书写潦草,格式不规范。
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
(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
(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
(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赏析来自伦敦的侦探——福尔摩斯歇洛克福尔摩斯这个文学形象第一次出现,是在《1887年比顿圣诞年刊》中的《血字的研究》里。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_电影艺术欣赏论文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_电影艺术欣赏论文本文目录 1.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篇一2.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内容3.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篇二4.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内容电影艺术的鉴赏作为艺术鉴赏的一个分支,既遵循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自己的特性。
下面是今日首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艺术鉴赏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篇一电影艺术:寻回失落的精神家园电影艺术鉴赏论文内容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自步入市场经济以来已取得了空前的繁荣。
2010年“本年度全国故事影片生产总量526部,创历史新高,增长幅度为28.5%,产量接近美国电影年产量,居全球第三。
”“中国电影票房年收入突破100亿,增幅达63.9%,创造了全球市场的奇迹,票房总量超过英国,相当于世界最大电影市场北美票房的1/7,已进入世界电影市场前10位。
”[1]然而,电影文化产业在一片叫好的卖座声中也遭到了激烈的批评,甚至诟骂,其热议的焦点是影片严重缺失中国本土人文精神内容的内涵和深厚底蕴。
“商业电影同样也应当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真正优秀的商业电影从来都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2]一、为追求电影票房收入,创造商业神话而淡出甚至无视电影精神内容电影艺术一旦作为现代工业产品形式出现,就与工业资本运作、消费、技术更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由光影、色彩和运动构成的电影影像带来的视觉快感,超越了其他艺术形式,是影片的重要审美愉悦特征。
电影就是利用摄影机技术和不断更新、发明的科技手段,制造了如身临其境的激烈枪战、疯狂追逐、山川奇观、太空幻境等氛围,令人或惊天动魄,或赏心悦目,备受消费者的关注和追捧。
因此电影技术和手段得到不断的革新和创造,先进的科技发明创造也不断地丰富完善电影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将银幕上各种事物的色彩和形状做超越人们听觉和视觉极限的变形,促使和加速各种影像及其构成元素同时进行运动,将观众引入一种前所未遇、应接不暇的视听震撼氛围的“视听奇观”技术在电影表现形式上的运用和推广,使观众获得了电影技术层面上前所未有、耳目一新的视听快感,给电影经营者带来巨额回报和商业奇迹。
电影赏析方面的论文

电影赏析方面的论文在教学中增设电影赏析课,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文化熏陶,提高其艺术鉴赏水平。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赏析方面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影赏析方面的论文篇1浅析电影《无人区》的寓言性一、引言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由来已久,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庄子,还是西方文豪伊索,都是寓言大家,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寓言拥有了丰富的内涵,如果说将寓言视为一种特定文学体裁是对语言的狭义理解的话,那么从广义上来说,寓言是指具有讽刺意味或劝诫作用的文艺作品,寓言中的“寓”所表达的是寄托之意,也就是说寓言是通过假托的故事来喻指某个深刻的道理。
对于寓言性的研究最早开始于西方,本雅明将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寓言性视为一种文艺批评的切入点,在他看来许多优秀的小说和诗歌中均隐藏着关于社会现实和人类生活的寓言表达。
而几乎与本雅明在同一时期关注文艺作品寓言性的是杰姆逊,杰姆逊则认为语言性是文艺的基本特征,拥有寓言性的作品往往能够获得不同的解读,而这种多重解读所展现出的即是寓言性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刻价值。
在本雅明与杰姆逊的基础上,艾布拉姆斯对艺术作品中的寓言性进行了更为精准的概括,艾布拉姆斯曾将寓言定义为一种外延广阔的叙事文体,在这一框架中的作品通过情节布排、人物造型等方式构成了一个完成的意义,同时在这层意义之下还传达着另外一层相关的隐藏的意义。
[1]寓言性在文艺创作中最早的表现形式无疑是寓言,随后在许多小说等文学体裁中均呈现出来,就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而言,寓言性的渗入则较晚,但纵观当今世界影坛,具有寓言性的优秀影片也层出不穷,相比之下,中国寓言性的影片却并不多见。
[2]本文将在简要解读寓言与寓言性的基础上,聚焦宁浩导演所执导的影片《无人区》,从影片《无人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出发,展现影片中的“兽性”寓言和“人性”寓言,从而对该片的寓言性进行探析。
二、导演宁浩与影片《无人区》影片《无人区》早在2009年便完成了创作,但却在送审的过程中受到了重重阻碍。
电影《美丽心灵》-影视鉴赏论文

《美丽心灵》电影鉴赏一、电影简介《美丽心灵》是天才约翰纳什教授的传奇故事,主要讲述了生性怪癖的纳什拒绝与同学、周边的人交往,而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在数学研究上,尽管同学们的嘲笑和欺凌以及导师的失望使他无比痛苦和自卑,但他并未放弃心中的理想,孜孜不倦地研究数学。
他经常说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但由于对研究过于深入,而情感世界又过于贫乏,种种原因导致最后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顽强抗争,经过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获得诺贝尔经学奖。
二、幻觉形象在整个影片中,纳什出现的几个幻觉形象非常有代表性。
一个是纳什为了缓解内在对失败的焦虑创造出的第一个幻想中的人物室友查尔斯。
查尔斯与纳什拘谨的个性完全相反,在纳什遭到打击,陷入焦虑和绝望之后出现,他不停地鼓励纳什,承认他是天才,纳什无疑正需要这样的认可和鼓励。
因此,幻觉的出现一方面预示着纳什的病症爆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也正是纳什无意识的自我治疗。
查尔斯也无疑就是纳什本我意识的一种体现。
纳什理性的控制下,一切发于自我的感情都通过查尔斯的举止来宣泄。
纳什被捉弄时查尔斯骂人,纳什低落放弃时查尔斯不羁,纳什论文通过时查尔斯在门外欣喜若狂,等等一切,两个截然不同的性格个体构成了纳什的分裂性格,也是他精神分裂的原凶。
影片中纳什还出现了国防部官员帕彻的幻觉,这是由纳什的英雄情结产生,代表着罪恶的原型,他野蛮,粗暴,专横,破坏力十足。
不能不说,纳什的这部分构想,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扯不开关系。
普林斯顿大学里教授的关于苏联威胁论的讲解,两次出入五角大楼破译国家安全部拦截的苏联密码,英雄主义和精神分裂的双重作用构建出帕彻的原型。
对于一个密码破译专家来说,发现并解决迷惑事件是他的职业病,纳什破译了密码,但却并未弄清这些不连贯词语代表的含义,人性中天生的好奇心,促使他构想一个神秘人物,他带纳什去探究,赋予纳什神奇的身份与权力。
可以说,帕彻的出现,也是纳什本我的一种体现,是纳什英雄主义的原型。
电影艺术赏析论文例文

电影艺术赏析论文例文电影,以其受众面广,表达形式多样而在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艺术赏析论文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影艺术赏析论文例文篇1浅析《无法触碰》主题与创作[摘要]电影《无法触碰》表现了友谊、尊重、欢乐、亲情和爱情,同时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都有赖于编剧和导演精湛的创作艺术,不仅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还启迪了观众对生活的反思,因此获得了巨大成功。
影片告诉我们,每个人心灵当中都有一个难以公开、不被外人所察觉和触及的领地,那就是我们柔软的内心世界,只有遇到彼此信任、真诚的人,享受现实生活和生命的开心与快乐,才会内心富足。
因此这是一部值得所有人观看的电影![关键词]《无法触碰》;主题;创作艺术;生活一、故事梗概电影《无法触碰》主要讲述富豪主人公菲利普因一次事故造成全身瘫痪,生活无法自理。
巨大的变故使他变得性情乖戾,负责照顾他的护理人员没有一个能在他身边留得长久。
刚从监狱出来、背负家庭重担、一心只想凑足辞退信以申领困难救济金的德里斯偶然出现在了应聘者的行列中。
正是因为菲利普的特殊状况和内心需求,德里斯出人意料地被雇佣了。
值得庆幸的是,德里斯无拘无束、自由豪爽的生活态度给菲利普沉闷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和笑声,两个看似根本不搭调的世界相互碰撞、融合,诞生了一段奇妙、真挚的友情。
在德里斯的启迪下,菲利普快乐生活的热情被唤起了,甚至再次尝试造成自己全身瘫痪的跳伞运动,最后还收获了爱情。
二、影片主题欣赏(一)友谊两名主演通过互动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精湛表演,诠释了不同身份、不同教育程度甚至不同种族之间,同样能产生伟大的友谊。
他们会互相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谈论心里话,相互认可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正是因为德里斯出于纯友情,从而摈弃了个人一向的原则底线,去做为菲利普洗澡、灌肠、穿丝袜等平时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推着轮椅带他去街上透气、敞开心扉谈心,等等。
时光飞逝,两人之间形成了默契和信任,在德里斯的真挚友情感染下,自卑的菲利普也不再封闭,变得豁达,像普通人一样去追求梦想、情感,也开始热爱生活。
电影艺术赏析方面的论文

电影艺术赏析⽅⾯的论⽂ 电影作为⼀个集⼤成的艺术门类,⾃诞⽣以来就集各家所长,不仅表现在对绘画、⾳乐、摄影等艺术表现形式的汲取,还表现在故事题材的借鉴。
下⽂是店铺为⼤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艺术赏析⽅⾯的论⽂的内容,欢迎⼤家阅读参考! 电影艺术赏析⽅⾯的论⽂篇1 浅谈电影《⾹⽔》感悟艺术美 [摘要] ⼈类对于美感的欣赏和享受来源于对各种事物接触时所产⽣的感动,是⼀种能够让⼈⼼灵愉悦和放松的精神状态。
电影《⾹⽔》运⽤时空、光影、声⾳、画⾯等元素,将嗅觉视觉化,带给观众⽆限的美的体验,通过神奇的嗅觉视觉化之旅将《⾹⽔》所要表达的⽂化内涵与艺术之美相结合,从多个⾓度展现了《⾹⽔》的艺术美,让观众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感受,更深刻体味到真善美与爱等情感体验,在欣赏、感悟电影魅⼒的同时,让观众体会到了电影背后的魅⼒,给观众带来了⼼灵上和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关键词] 《⾹⽔》;艺术感悟;审美体验 ⼈类对于美感的欣赏和享受来源于对各种事物接触时所产⽣的感动,是⼀种能够让⼈⼼灵愉悦和放松的精神状态,对于美的享受和感受是⼈们从各项事物中获得的宝贵回馈。
⼈类对美感的感受和享受有狭义和⼴义之分,狭义上,主要是审美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义上,则是⼈类的审美意识,通过审美主体对各种美的存在的反应形成变化多样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等。
在电影《⾹⽔》中,导演汤姆·提克威就通过将嗅觉影像化和审美化的⽅式将其搬上银幕,运⽤画⾯声⾳、时空光影等视觉造型元素,给观者带来了⼀次神奇的嗅觉视觉化之旅,让⼈们深刻感受都了艺术之美。
下⾯我们对于电影《⾹⽔》所表现的艺术美略作赏析。
⼀、电影《⾹⽔》介绍 影⽚讲述了男主⼈公让-马普蒂斯特·格雷诺耶因为对于⾹⽔的迷恋⽽最终⾛向了犯罪道路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对于⼈性、道德、理想、价值观和审美倾向都进⾏了拷问,是⼀部⾮常独特的作品,它的导演汤姆·提克威尔对于影⽚所表现的内涵也给予了⾼度评价。
影视鉴赏论文六篇

影视鉴赏论文六篇影视鉴赏论文范文1(一)影视艺术的视觉性特点影视艺术视觉性的表现之一在于影视能够以动作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戏剧中同样也有这样的特点,但由于观众距离舞台较远,且视角比较固定,观众很简单忽视某些细小却重要的动作,观众的观看和体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因此,演员在表演时会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以便能让后排的观众看清晰。
例如,《卖花姑娘》这部影片中,得知母亲死讯的妹妹跌倒在地时双手做出了向前抓的动作,极致地表现出妹妹对母亲的爱及在失去母亲后的哀思,具有极强的威慑力及感染力。
(二)影视艺术的视觉性情感影视艺术视觉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影视能够借助镜头把人物脸部的细节、表情和眼神等进行放大,进而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在影视作品中,由于可以借助特写或大特写的镜头表现形式,其人物普遍具有比在其他艺术形式中更为细致的细节、表情和眼神,因而更加贴近生活,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例如,在《归心似箭》这部国产影片中,玉贞赠送了一管小烟袋给魏得胜,用以表达感情。
由此可以看出,影视艺术中通常以物件等细节展现人物的感情,而采纳以物寄情的手法能够最大限度激发观众的观影爱好。
二、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一)影视艺术审美鉴赏的策略(1)做好心理预备。
观众看电影时总是会带入个人喜好,或是追求情感的平衡或释放,从目前的调查状况来看,大部分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欣赏主要强调的还是其消遣功能,目的在于消遣和调整。
假如从影视鉴赏的角度动身,观众的目标会更为鲜亮,心理也更为紧急,在视听信息的猎取上表现得更乐观,思维也更加活跃,有些会自己与作品进行同化和融合,有些则会消失游离状态,即突破原先的剧本模式,通过思索、分析、联想和推断,挖掘出影片更深刻的艺术内涵。
[2](2)做好影视作品的信息预备。
影视作品的信息主要包含作品故事的梗概、作品人物的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主创人员的风格和特点等,其来源主要是媒体,鉴赏观众通过这些作品信息能够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了解和把握,在进行艺术价值高的作品的鉴赏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影视欣赏论文

影视欣赏论文第一篇:影视欣赏论文影视欣赏学会欣赏电影的美现在我们都知道,影视是一门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光彩。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影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
影视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在探索中不断的完善,形成了今天多彩的影视世界。
欣赏好的影视作品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读懂电影,读懂电影中的人物,感情却是一门学问。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在我看来,正如一个文盲不可能欣赏文学佳作一样,同样一个连电影都看不懂的人也是不可能欣赏电影。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达到“欣赏”的水平呢?这就需要懂得电影艺术的语言、电影的特点,乃至和电影相关的其它艺术。
欣赏电影又是一个积极参与、认真思考的过程。
因此,那种一边看影片、一边吃零食的观众,是不可能体验到影片中所蕴含着的真正的、深厚的美。
一切艺术都有自己的独特语言——艺术的语言,不懂得艺术的语言,就不可能欣赏艺术,甚至不可能理解艺术。
因此,为了能够“欣赏”,首先就要懂得电影中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信息、思想、感情的工具,然而语言并不仅仅是指一般人所理解的文字语言。
语言基本上可以分为文字语言和非文字语言。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自己不同的语言。
正是由于电影对生活的逼真还原,又有声音和色彩,这就造成了一个极大的误会,使人认为似乎电影、电视是不需要经过任何学习就能够看懂乃至会欣赏的。
但是作为一位真正想走进影视艺术、并想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美学修养的人来说,就必须了解一些电影的语言,这样才能从“看”影视上升到“欣赏”影视艺术。
一部成功的电影,是具有生命,以及延续的,能够给人以无尽回想的余地。
影视中很多的元素,光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生活在五彩斑斓的环境中,时时刻刻感受着不同的光影,光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是影视作品中重要的造型手段,光,折射了影视的魅力,影视因光而与众不同显得更有魅力!影视是一种视觉艺术,视觉也就离不开光线。
光是具体影像存在的基础,也是画面造型的基本技巧。
电影艺术赏析论文

电影艺术赏析论文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视听艺术,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电影语言、电影音像共同构成了电影艺术的声音世界,并在塑造人物形象、营造场景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赏析电影对于我们陶冶情趣也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艺术赏析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影艺术赏析论文篇1浅析电影《红色小提琴》的声乐艺术赏析[摘要]意大利电影《红色小提琴》是由导演费朗索・吉拉德执导拍摄的一部独特影视作品,电影围绕着一把有着三个世纪历史的小提琴展开叙事,在不同的环境中上演了一幕幕和小提琴有关的故事。
由作曲家约翰・克里格亚诺进行创作的电影配乐对于电影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深化了电影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以电影《红色小提琴》为载体,对电影配乐中的声乐艺术对电影主题的深化和人物思想情感的表达的重要作用进行解读。
[关键词]《红色小提琴》;电影配乐;声乐艺术一、有关电影《红色小提琴》的总体概述电影《红色小提琴》是由导演朗索・吉拉德执导拍摄的一部独特的意大利电影,在《红色小提琴》这部电影中,故事的主要人物既不是某一个人物,同时也不是一件重要的事件,而是围绕着一把有着三个世纪历史的红色小提琴展开的。
这把红色小提琴是17世纪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师尼古拉・巴索蒂为自己即将诞生的孩子而精心准备的一件堪称完美的见面礼物。
然而不幸的是,在尼古拉・巴索蒂尚未开始进行制作的时候就传来了自己妻子安娜因为难产而母女双亡的噩耗,这对尼古拉・巴索蒂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为了表达对还没有出生的女儿的诚挚纪念,悲伤欲绝的尼古拉・巴索蒂最终完成了小提琴的制作。
在这以后漫长的三个世纪中,小提琴更是数易其主,在世界各地流转,见证了时光的飞转和人世间的爱恨情长。
这是一部关于乐器小提琴的电影故事,那么电影中自然而然就少不了配乐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
电影导演朗索・吉拉德更是花了三年的时间在寻找和整理有关小提琴的音乐故事,并且对各个时期的音乐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来指导电影的创作。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精选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精选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语言和表现方式,对于观众来说,不仅可以娱乐,更可以启发思考和感悟人生。
本文将从叙事结构、主题演绎和视听语言三个方面,对电影作品《阿甘正传》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以期提高读者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一、叙事结构《阿甘正传》的叙事结构非常规,是由主角阿甘的回忆和重述,自选和自述组合而成,采用回溯、叠加、跳跃等手法,让观众在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内,了解阿甘的成长历程和人生经历。
其中多次穿插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如越南战争、肯尼迪暗杀、Elvis Presley等,既突出了时代背景和社会人文特征,又进一步表达了阿甘独特的视角和生命态度,让电影呈现出一种史诗般的感觉。
另外,影片不断使用镜头语言和视觉手法来展现人物情感变化和心理冲突,增加了电影的艺术张力和魅力。
比如,在阿甘参军去越南时,镜头通过快速移动和抖动,展示了士兵极限的生存状态和战争的残酷性,给观众带来鲜明的视觉享受和情感冲击。
二、主题演绎《阿甘正传》的主题非常明确,是通过阿甘的生命经历,阐述了美国社会的变革和人性的多样性。
首先,电影通过阿甘的智力低下和体育天赋,在白人至上的种族歧视时期,反映了黑人和弱势群体缺乏平等机会和社会资源的问题。
其次,电影通过描绘阿甘如何面对战争和肢体残疾,强调了战争及其后果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毁灭性影响。
最后,电影还通过阿甘的追求和爱情经历,强调了爱情、友情和家庭的真正意义,以及人性内在的多元性和宽容精神。
三、视听语言《阿甘正传》的视听语言非常精细和画面优美,音乐色彩浓郁且富有情感,与电影主题紧密相关。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主题曲《Forrest Gump Suite》,由艺术家Alan Silvestri创作,深情悠远,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成为电影的经典代表之一。
另外,电影在场景、服装、妆容等方面也表现出细腻和精致,将“世界往事万象,人生百态千般”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
电影鉴赏的论文

在电影鉴赏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鉴赏角度。
一部好的电影会在整体上给观众留下良好印象。
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篇1浅析电影《天伦之旅》“生活的真实”电影艺术最重要的职责是借助电影影像还原生活中的真实,利用电影影像与生活物像建立起的连接,传递给观众“真实感”,进而获得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无论是立足未来的科幻电影在幻想中的天马行空,抑或是立足现在的纪录片对于生活真实一面的竭力袒露,影像的建立与情感的表达都需要与“生活的真实”建立一定的联系才会获得成功。
不同于科幻电影的天马行空,家庭伦理片以指出真实生活中的问题病症,提供人们解决生活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己任,着力呈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真实,相对于科幻电影探索的思想高度而言,家庭伦理片显示出更具现实意义的功能性。
为了探索家庭伦理片对于“生活的真实”的实践探索,本文以科尔琼斯执导,罗伯特德尼罗、凯特贝金赛尔、德鲁巴里摩尔等好莱坞一线明星主演的影片《天伦之旅》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该片悲喜交加的生活――叙事内容的真实体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人物形象的真实性,缓急有序的节奏感――镜头语言的真实,探讨该片对于“生活的真实”所做出的影像艺术实践。
一、悲喜交加的生活体验――叙事内容的真实家庭伦理片主要探索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与矛盾冲突,人们在社会中所承受的物质生活压力与精神世界的压力,在家庭这个小范围内都会得到间接的体现,可以说,家庭伦理片在探索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同时,也在探索人们面对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压力,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将其疏解。
这也表明家庭伦理片在创作之初就保持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企图更为突出地表现此类影片具有的实际的社会功能性。
由导演科尔琼斯执导,罗伯特德尼罗、凯特贝金赛尔、德鲁巴里摩尔等好莱坞一线明星主演的影片《天伦之旅》,翻拍自1990年的同名意大利电影,导演将这部典型的意大利故事移植到了美国,以同样的故事框架嵌套了完全符合当前美国社会现实的故事情节。
2000字电影鉴赏论文

2000字电影鉴赏论文篇一:电影赏析论文姓名:武勇班级:化工3 学号:202214160324 学院:化学工程电影赏析之《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电影简介电影以印度社会为背景,讲述了来自孟买街头的小青年贾马尔·马里克,他参加了一档印度版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电视直播节目,这个节目可以使人在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然而就在他面对最后一个问题之前,主持人却揭发他作弊,原因是贾马尔并没有选择主持人在休息时间时给他的答案,这不合乎情理,贾马尔当然矢口否认.在解释为什么能完全答对每道题的同时,贾马尔的生活也在我们眼前一幕幕的展开。
他讲起了认识的一位好莱坞明星,在一次宗教冲突中丧生的母亲,以及他与哥哥萨里姆如何认识了拉提卡,他一生的挚爱。
三个无家可归的年轻人被一所孤儿院收养,每天以乞讨为生。
但是孤儿院的负责人却想弄瞎他们的眼睛以增加乞讨收入,于是他们逃走了。
在他们爬火车时拉提卡因为跑的慢而被落在后面,火车上的萨利姆本来已经抓住了她的手,却突然在一瞬间故意松开了手,眼看着拉媞卡再被孤儿院的人抓去。
兄弟俩在泰姬陵附近暂时住下来,贾马尔以给游客提供导游服务为生,而萨利姆则与街头混混趁机偷取旅客的财物。
但是贾马尔对拉媞卡的思念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少。
最终他说服萨里姆一起回到孟买寻找拉媞卡,可是一系列的变故使得他虽然见到了拉媞卡,却再次失去了她──她被黑帮老大夺去;而兄长萨里姆也成了黑帮的一员。
于是贾马尔想到了来参加这个电视节目,因为他知道这是拉媞卡最喜欢的节目,她一定会看到他。
此时,贾马尔凭借他那传神的生活经历破掉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隔在贾马尔与2000万卢比之间的,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警方认为贾马尔的故事“虽然怪诞,但貌似有理”,于是放他回去继续参赛。
拉媞卡果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他,萨里姆此时也幡然醒悟,给了拉媞卡车钥匙与电话,催她快去找贾马尔。
最后一个问题是“请说出第三个火枪手的名字”,此时贾马尔开心的笑了,他想到了萨利姆,那是他们小时候共同学过的课文,他想和萨利姆分享这一时刻!他选择了电话求助,打电话给他的哥哥(他唯一知道的电话就是他哥哥的)。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精选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精选电影的情感表现与欣赏者的心灵产生某种巧合,而这种有意义的巧合所产生的共鸣就是共时性效应。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影鉴赏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影鉴赏论文篇一:梦是最真的现实——赏析电影《盗梦空间》现实与虚幻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或许只是一个梦的距离,可这个梦的时限又是多少呢?克里斯托弗·诺兰用了十年的时间,搭建起了一座关于梦的心理大厦——《盗梦空间》,众家媒体盛赞它是《黑客帝国》之后最高深的电影,看起来会让人头疼。
影迷们像追逐《阿凡达》一样,仅仅因为一个过重的噱头,就开始蜂拥而至,溢美之词随处可见。
可又有谁能真的理解影片呢?人云亦云的结果,使得不少类似解疑答惑式的影评不断出现,人们关注电影的兴趣点变成了猜字游戏,所有人都沉迷了进去。
为了能够将电影开放式的结局搞清楚,他们从哲学、建筑学、心理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等各项学科中开始研究,一层一层地循环往复,就像电影中的梦中梦一样,真实和虚幻没有了分明的界限,只剩下了剧中人一样的执着。
所谓“一刀未剪”,主要是针对没有电影分级制度的国内电影市场而言。
没有电影分级制度,一些充满血腥、暴力、色情等不适合大范围播放的电影情节,都会在上映之前,被无情地剪辑掉。
但有时候,这些情节恰恰又是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境外引进电影而言尤其重要,因此“一刀未剪”也就成了众多国内影迷,在期盼电影上映时最纠结的根源了。
《盗梦空间》为何能“一刀未剪”呢?先将时间转回到2009年8月,随着昆汀·瓦伦蒂诺《无耻混蛋》的上映,曾因执导《蝙蝠侠:黑暗骑士》而大获成功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片《盗梦空间》,提前曝光了一款极简主义的先行版预告片。
时长30秒的预告片充满了欲语还休的神秘感,新人Zack Hemsey操刀制作的预告片配乐,营造出了一种气势逼人的紧迫感,一层层逐渐加深,伴随着“你的大脑就是犯罪现场”的宣传语,第一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现......影迷们大呼过瘾,诺兰的死忠粉丝开始接力热捧,《盗梦空间》的“神作”地位初步成型。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范文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娱乐形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
近年来,电影发展的繁荣和多样化,使电影艺术更加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会从电影的语言、美学、社会意义等角度,来探讨电影艺术的鉴赏。
一、电影的语言电影的语言可谓是电影艺术的基础,电影的语言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的对白文本,在视觉和音效方面也要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在视觉方面,多种镜头语言可以丰富电影的表现力。
比如说,移动镜头可以给人带来跟随感,静止镜头可以让人静静地欣赏画面。
抽象镜头和幻术镜头则可以创造极具引导性的画面。
在音效方面,为了更好表现画面,往往需要通过音响的搭配来表现。
比如说,战争题材的电影,可以用震撼人心的音乐来增强情感色彩,让观众倍感紧张。
声音的一些细微变化也会使画面更具有层次感,产生出更多的情感共鸣。
二、电影的美学电影的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电影的审美感受。
一个好的电影,在美学上通常具备以下几个方面:1、艺术性美学艺术是电影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电影作为一个艺术形式,也是有其独特的艺术美学特征。
2、形式美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它的形式美是通过画面和声音,表现出来的导演的个人审美风格。
3、主题美主题美是电影所传达的核心主题和人文意义,是电影艺术最为重要美学表现之一。
三、电影的社会意义电影是一种通俗的文化产物,几乎每一种电影都代表着一种社会或文化现象。
电影如何反映和引导社会变迁,这些问题凸显了电影社会意义的重要性。
1、风貌表现电影艺术不仅是一种视听艺术,也是一种时代表达。
依据历史文化的变化,当代电影艺术将展现各式各样的社会风貌, 传染着观众,在文化中传承和致敬。
2、社会话题通过深入的社会话题,电影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和思辨,抛出矛盾、体现问题、追问人性,唤起了社会上公共领域内的一系列话题。
四、结语电影更多地是一个被发掘和解读的艺术领域,这种领域的多元化和不断更新,作为观众,我们需要耐心地去体会、去领悟这片广阔的电影艺术之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
视
鉴
赏
论
文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姓名: 孔庆权
学号:100101070627
对电影《后天》的赏析
又一次地观赏完《后天》这部电影之后,对它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与其说,这是一部好莱坞高科技创造出来的科幻灾难大片,我更喜欢说它是一部在环境灾难背景之下的情感片。
《后天》简介
《后天》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年度科幻巨片,投资1.25亿美元,由曾经执导《独立日》、《爱国者》等片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新生代偶像丹尼斯-奎德、杰克-吉伦哈尔、艾米-罗森、莎拉-沃德等主演。
影片讲述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
全片汇集了大量顶尖特效,由于影片中气候异变是先由海水因气温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菲尔铁塔、伦敦大笨钟都将被冻成冰柱,场面极为壮观。
当然除了铺天盖地的自然威胁之外,也将细密交织父子及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动人情感。
对影片的简单认识
相比于之前看过的很多灾难片中从开始一群人到最后一男一女拯救世界的固定模式,《后天》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一个突破,即在这部电影中,无论科学家Jack Hall还是他儿子Sam Hall抑或是其他的角色,他们都不是英雄,他们都没有拯救世界,从头到尾他们都只是在拯救自己、拯救朋友、拯救亲人,可正是这样,才让这部片子变得更加动人。
毕竟我们又有谁能真正感受到全世界被拯救的成就感呢?但灾难中人们的坚强、朋友爱人受伤时的挺身而出、儿子遇险时不顾一切的北上救援,看到这些谁能不为之动容呢?同时,在《后天》中,上有决策国民命运的美国总统,下有栖息纽约街头的乞丐,既有监守岗位的英国科研人员,也有被冰雹击倒在东京街头的日本职员,再加上身为气象学家的主人公与他的家人朋友,足以构成一派末日世界的微缩景观。
从剧情展开来看,影片一直以主人公杰克-霍尔的活动为主线,前半段描写他说服政界高层,而后半段则是以他拯救受困纽约的儿子为重,而政界人士、霍尔的妻子、儿子的行动则成为辅线,始终都围绕着拯救与自救的主题。
可以说,《后天》在层次处理上也是非常得当。
作为一部灾难片,影片中的特技效果令人震撼。
电影中有几个个镜头令我印象深刻:(1)几股龙卷风肆意袭卷着洛杉矶城,一位大厦内的清洁工人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似乎全然不知。
等到他感觉有些异样,再推开一间屋子的门,却发现脚下已是深渊——原来龙卷风甚至将大厦的外层刮落!此时镜头外拉,整个洛杉矶城一片废墟,满眼荒凉。
(2)影片中,最经典的画面就是纽约市"速冻"前后的画面,冲天巨浪狂涌进纽约市,自由女神被淹没,万巷瞬息沉没在汪洋之中,万吨巨轮竟被冲进楼宇之间。
转而瞬间,气温骤降,浩瀚汪洋中的纽约城又变成冰封的世界,茫茫冰原上,只留下自由女神的头像,象征着人类文明城市大半也
永久埋入冰雪之中。
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世界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渺小!福斯公司也花足了心血,融合了鸟、龙卷风、天地大冲撞等灾难的视觉奇观。
在色彩和光的运用上,《后天》这部影片主要使用了蓝、白、灰黑三种色彩。
而其中蓝色又按照剧情的发展分为深蓝和天蓝两种。
灾难开始时,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大水掩没城市,此时整个地球都被笼罩在一种有些混沌的深蓝色之中,加之象征着恐怖的黑色,连人们的着装几乎一概都是深色系,银幕前光线一片昏暗。
这样的色彩和光线的使用,很好地渲染了灾难的可怕,给人的震撼。
而当全世界都被冰冻,我们看见了被冰雪覆盖的自由女神像,此时的纽约只有两种色彩,天蓝和雪白,光线在此时又变得光明起来。
而这样的蓝与白正是地球本身应该有的色彩,这样的色彩运用清楚明了地点名了本片的主题,即唤醒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
一切都做到充分渲染情绪,让人完全感受到寒冷、潮湿、温暖等等气候变化带来的感官反应。
片中使用的暖色调色彩很少,而大多集中在一个东西上,那便是火。
在那样的环境之中,火便象征着温暖、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希望,象征着人们之间的关爱,象征着我们人类的坚强。
在声音的运用上,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导演艾默里奇用“静”抒情。
比如卫星划过时不再有“轰”的低响,而是一种极其安详的静态。
而最令人震撼的是以下两个场面———纽约化作冰川之后一艘巨大的邮轮静静漂入纽约街头,以及暴风雪过后,丹尼斯-奎德和队友在半掩于雪地中的自由女神像下走过,仿佛来到了又一个时空中的人猿星球!前者的静,给人一种因为吃惊而不知所措,后面的静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后天》这部影片直观地体现了影视艺术的逼真性和假定性,一方面运用电脑特技营造出了一个似乎不可能发生的“后天”,但特技之后,我们的心被深深地震撼到,隐隐地感觉到那个“后天”真的并不遥远。
电影《后天》结尾,山姆和其他几个幸存者等到了前来营救他的爸爸杰克。
纽约劫后余生的人们等到了营救他们的直升机。
一个光明的结尾,一个抚慰人心灵的结尾,一个人们期待得到的结尾。
因为这个光明的尾巴无非是一个象征,包括杰克和山姆,包括“大人物”们,都无非是象征。
象征着人类的理智,象征着人类的未来,象征人类的短视和反省。
理智让我们对灾难保持警觉,未来命悬一线,而短视使我们对灾难毫无戒备并且自食苦果。
自己的感想
在好莱坞大片里,每当地球和人类灾难临头,不管是彗星撞地球,还是外星人入侵,或者是致命病毒袭击,总会有一个凡人英雄,凭着超人的意志和九死一生的好运气,拯救人类于生死边缘。
《后天》里没有“救世主”,在巨大灾难面前,谁也不能充当英雄,但却不乏智者和勇士,杰克就是这样一个主角。
还有英国科学家莱逊。
他们预见到了人类即将遭遇的悲剧性结局。
在灾难片里,主角常常是这样一些人物,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在平时与“英雄”和“勇气”毫不沾边,比如杰克,一个古气候学家而已。
而现实恰恰如此,假如不是“非典”,谁会知道一个叫钟南山的疾病防治中心的医生?
自从“9•11”以后,美国的电影更加关心现实,也更加富于批判精神。
《大象》如是,《华氏911》如是,《后天》亦复如是。
批判现实主义正在成为新的主旋律。
《华氏911》将矛头毫不留情地直指布什政府,剥下他的外衣给世界人民看。
《后天》同样以灾难预言的方式批判了美国政府的政策取向。
影片结尾,
幡然醒悟的继任总结,向全世界公开忏悔,反省了过去的环境政策,感谢“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收留”了美国难民。
这毫无疑问是针对美国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而做的最辛辣的嘲讽,或者,也可以看作是以极端的方式所给出的一个善意劝谏。
电影的主旨是提醒每个人:关心我们的未来!片名《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无疑是一个警示——别以为灾难离我们很远,它就在眼前。
山姆得到了来自父亲的承诺,父亲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没有弃自己的儿子不顾。
可是,谁能给我们的后代以承诺,为他们的未来负责?
科幻小说和电影往往有着惊人的预见力,后世的现实往往就是曾经的想像。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事实。
也许是因为人类的创造最初总是植根于想像之中。
登月飞天曾经存在于遥远的传说中,今天的电脑时代、网络时代当初也只存在我们的大脑皮层中。
谁敢说,《终结者》和《黑客帝国》只存在于电影中?谁敢说《28天》《28周》永远不会出现?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The day after tomorrow, where will be?这是《后天》海报上的一句话,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