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合成橡胶的发展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合成橡胶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化工本122班朱凯玲 2012110183 摘要:简述了我国合成橡胶工业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大宗合成橡
(SBR、BR、NBR、EPDM等)发展历程、技术现状以及对合成橡胶工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合成橡胶;发展现状;展望
合成橡胶(SR)是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它与天然橡胶一起构成橡胶加工行业的最基本原材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胶鞋、机械配件和日用橡胶制品。其中轮胎制造是合成橡胶最大消费市场。合成橡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1.合成橡胶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我国采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发技术的第一套乙炔法氯丁橡胶(CR),采用引进前苏联技术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的第一套乳聚丁苯橡胶(ESBR)及丁腈橡胶(NBR)三套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合成橡胶工业正式步入发展阶段。60年代初,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完成了ESBR由热法聚合向冷法聚合技术的改造。70年代,采用国内开发的镍系顺丁橡胶(Ni-BR)技术建成投产了一批Ni-BR生产装置。进入8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两套大型(产能为8.0万t/a)冷法ESBR生产装置,分别在吉林石化公司和齐鲁石化股份公司建成投产,从而实现了ESBR大规模国产化。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我国自行开发和建成投产了锂系SR[包括溶聚丁苯橡胶(SSB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SBS)和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CBR)]生产装置。90年代末,由意大利IP公司引进的3.0万t/a的丁基橡胶(IIR)和由日本瑞翁公司引进的1.5万t/a的NBR生产装置也相继建成投产。与此同时,各大BR生产厂分别对各自的BR装置进行了扩能改造。至此,我国已具有大规模生产SBR、BR、CR、NBR、EP(D)M、IIR六大基本胶种及热塑性弹性体SBS等合成橡胶的能力。
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我国已进入世界合成橡胶生产、消费大国行列,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实力,而且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市场容量空间较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合成橡胶工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我国合成橡胶发展现状
2.1产业化技术现状[3]
近年来一批产业化技术取得突破,使我国合成橡行业进入了空前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010年4月1.5万t/a的稀土异戊橡胶(IR)装置顺利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IR的历史,目前七大通用合成橡胶品种在我国都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在截止到2009年的4年中,我国已采用自主开发技术实现了高档产品氢化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产业化生产;采用自己的整合技术建成了10万t/a SBR和5万t/a NBR生产装置;成功开发了9万t/a卤化丁基橡胶产业化技术;稀土丁二烯橡胶全流程工艺包实现国产化且1.5万t/a装置已试生产;采用引进技术建成了数套先进的合成橡胶生产装置。合成橡胶主要原料供应得到很大改善。随着市场需求增长,技术和原料供应能力的提高,中国合成橡胶行业快速发展。
2.2生产情况[4]
在经历2012年产能快速增长的基础上,2013年,我国合成橡胶的生产能力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年新增产能50.0万t/a。截至2013年底,我国合成橡胶(含胶乳)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335.0万t/a,同比增长约21.6%。七大主要合成橡胶品种的产能达到250.0万t/a,约占我国合成橡胶总生产能力的76.4%。其中3个最大胶种的装置能力分别为:SBR 102.0万t/a;BR58.0万t/a;SBC 69.0万t/a。与世界各国的装置能力相比,上述胶种中,中国的SBC位居世界第一,SBR和BR仪次于美国(分别为114.0万t/a、64.0万t/a),位居世界第二。
2013年我国主要合成橡胶品种的生产仍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公司,两者的生产能力合计达到198.95万t/a,占全国总生产能77.79%。
2.3进出口情况[5~7]
随着国内市场橡胶需求旺盛,国内供不足需,合成橡胶进、出口量继续保持小幅增长。我国合成橡胶的进口来源主要为台湾、韩国、Et本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中韩国仍是我国进口合成橡胶的第一大来源国,以进口SBR、BR以及SBS产品为主。中国台湾由于直接到大陆投资建设合成橡胶生产厂,因此其对大陆的出口呈现萎缩趋势,日本和俄罗斯对中国近几年的出口量变化不大。相对而言,近几年,美国对我国的出口量有所增加,且出口的产品大都以IIR、EPM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在进口的同时,我国合成橡胶也有少量出口。
3.我国合成橡胶的发展展望
合成橡胶部分品种同质化重复建设的后果是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回归,加上原料供应不匹配,新建装置的经济效益面临着严峻考验。2014年,国内已有的丁二烯橡胶装置加上在建的450 kt/a装置,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更为突出。异戊橡胶装置规模过小、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也将影响到装置的效益。
由于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和产量的进一步增长,同质化通用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已经到来,随着国家强化节能政策,市场对合成橡胶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要求将Et益提升。开发自有技术、形成具有特色的核心技术、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多生产高价值的专用牌号仍是“十二五”期间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杨秀霞.国内合成橡胶市场分析及展望[J].当代石油化工,2009,17(11):17~22.
[2] 于建宁.世界合成橡胶技术发展趋势与中国石油的发展对策[J].合成橡胶工业,2010,33(1):2~4.
[3]钱伯章.技术突破带动我国合成橡胶产业大发展[J].橡胶科技市
场,2010,(1):33.
[4崔小明.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广东橡胶,2008,(9):16~25.[5]梁诚.我国合成橡胶供求状况和发展形势分析[J].中国橡胶,2008,24(14):21~23.
[6]崔小明.我国合成橡胶工业平稳发展[J].中国石化,2010,(2):21~23.
[7]高敏惠.国内外合成橡胶工业现状及展望[J].现代化工,1999,25(3):45~50.
[8] 孙立.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现状及发展建议与现状分析[J].合成橡胶工业,2006,29(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