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综述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综述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综述一、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概述区别于传统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指的是跨境流动的服务。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的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服务贸易也逐年增长。

本论文旨在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二、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解读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所具备的能力和优势。

其核心竞争力指标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政策环境以及国际声誉等。

本章将对这些指标进行解读。

三、市场规模和市场增长率市场规模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中的总体规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市场增长率指的是每年的服务贸易增长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是否趋于成熟的重要指标。

此章将围绕这两个指标进行分析。

四、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含量指的是服务贸易所需的技术含量和高质量人才。

技术创新能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技术创新的能力。

在如今的服务贸易市场中,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能力愈加重要。

本章将对这两个指标进行分析。

五、产业结构和政策环境产业结构指的是服务产业结构,政策环境是指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政策环境都会对服务贸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章将对这两个指标进行探讨。

案例分析:一、中国医疗服务走出去在中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医疗服务成为了迫切需要提高的领域之一。

从2018年开始,国家逐步开放了医疗服务对外合作。

中日医疗合作服务项目、中韩医疗合作服务项目等合作深入发展,逐渐成为未来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案例突出了在新的背景下,海外医疗服务将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领域。

二、中国支付服务“走进”世界支付服务一直是我国面对的难点之一。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支付服务迅速发展,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平台深入我国消费者的生活中。

这使得我国支付服务在国际市场中迅速走红。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但是,与国际上先进的服务贸易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了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对其进行评价与对策分析。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评价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对策分析,揭示我国服务贸易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的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从而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 评价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及优劣势分析;2. 探讨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包括政策环境、人才、技术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等;3. 提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包括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水平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等。

(二)研究方法:1. 通过文献调研、统计分析等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2. 运用SWOT分析法,评价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其优势和劣势;3. 运用因素分析法,从政策环境、人才、技术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探讨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4. 运用对策分析法,提出可行的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第二阶段:SWOT分析评价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第三阶段: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第四阶段:对策分析提出可行的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第五阶段:撰写论文并完成答辩五、预期收获1. 深入了解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2. 提出可行的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3. 为我国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浅谈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浅谈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浅谈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服务贸易领域也越来越有竞争力。

因此,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环境、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发展。

政策环境是指政府在支持服务贸易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环境,包括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政策等。

服务业发展是指服务行业的基础设施、服务企业和服务人才的发展水平及其创新能力等。

服务贸易发展是指国际市场上服务贸易的需求、服务贸易规模和服务贸易能力等。

其次,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从2015年至2019年,中国的服务贸易额从4000亿美元上升到6500亿美元,增长了62.5%。

第二,服务业对外投资成效显著。

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从2013年的10亿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139.7亿美元,增长了1397%。

第三,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以电子商务为例,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一,并且中国的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已经进入国际市场。

最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贸易保护主义、市场准入和发展不平衡、人才短缺等问题。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些国家对于外国服务企业进行保护和限制,使中国的服务企业难以进入这些国家市场。

市场准入和发展不平衡是指一些国家在对外市场上的征税、对外投融资的限制,使得中国的服务企业在这些市场上面临困难。

人才短缺则是指随着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包括贸易保护主义、市场准入和发展不平衡、人才短缺等问题。

但是,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发展也有很多优势和机遇。

政府与企业应该积极面对这些挑战,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加强人才的培养,并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

浅谈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浅谈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浅谈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是指中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相对其他国家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服务贸易作为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对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得益于其丰富的人力资源。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高等教育毕业生,这为中国服务贸易提供了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

这些高素质人才在信息技术、金融、咨询、教育、医疗等领域具有竞争力,为中国的服务贸易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持。

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有力支持也是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在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程序、提供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等。

这些政策举措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

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提供了强大支持。

中国的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服务贸易提供了便捷、高效、安全的交易手段。

中国的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领域正在迅速发展,为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业态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传统领域,新兴领域和高附加值服务仍然有待发展。

中国服务贸易企业的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国际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在全球市场上与国外同行竞争的经验和能力。

服务贸易领域的监管和人才培养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中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新兴领域和高附加值服务的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加强服务贸易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建设,培养具备跨文化经营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增强国际品牌影响力。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服务贸易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回顾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成就,接着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1. 引言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交流的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咨询、金融等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2. 服务贸易的概念和分类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基于经济利益的服务流动,包括商业服务、旅游服务、运输服务等。

在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一般被分为四大类别:商务服务、旅游服务、运输服务和金融服务。

商务服务包括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等领域的服务;旅游服务包括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等;运输服务包括物流、货运、邮政等;金融服务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

3.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成就我国的服务贸易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政策的推动,我国服务贸易逐渐增加。

从服务贸易的结构来看,商务服务是我国最重要的服务贸易领域,但旅游服务也在近年来快速增长。

在国际上,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服务出口国和第二大服务进口国。

4.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现状针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和案例研究。

定量分析主要通过收集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从而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案例研究则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我国服务贸易的实际情况和竞争力问题。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样本选择不够全面、研究方法可靠性有待提高等。

5.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继续加强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优化研究方法,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深入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探索创新型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方法,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提高研究水平和实用性; - 加强与国际研究机构的合作,分享研究成果,提高学术影响力。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随 着全 球 经济 一 体 化 的发 展 服 务 贸 易 已成 为 当今 国 际 贸 易 指 数分 布 在 0 8到 1 5之 间 , 明这 两 国在 服 务 贸 易上 具 有较 强 2 说 中发展 最 为 迅 速 的领 域 . 际 服务 贸易 的 发展 及 其 在 国际 贸 易 中 的竞争 力. 国 但荷兰的显性比较优势有所减弱 . 日本虽然在2 0 年~ 01 的 比重 臼益 上 升 。尤其 是 在 发达 国 家 .服务 业 的 产值 占 G P 比 20 年 间 .其 R A指 数都 小 于 0 8 但 自 20 年 起开 始 超过 0 8 D 的 04 C ., 05 .. 重 已经 超 过 了 6 % .其 经 济 已经 进 入 了 “ 工 业化 阶 段 “ O 后 。全 球 显 性 比较 优 势逐 步 显 现 中 国 和德 国 的 R A指数 一 直 小于 O 8 而 C . 服 务 贸 易总 额 从 18 年 的 3 5 美元 增 长 到 20 年 的 6 20亿 而 且 中 国 的 R A指数 显 现 出 一定 的下 降 趋 势 , 性 比较 劣 势进 一 0 9 60亿 07 30 C 显 美 元 . 长 了 1 倍 。 务 业 已经 成 为 各 国政 府 关注 的焦 点 为 国 步 凸 显 增 7 服 成 家 经 济 活动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 我 国 的服 务 贸 易 自改革 开 放 以来取 得 了 长足 发 展 。服 务 贸 易 总 额 由 18 年 的 4 亿 美 元 增加 到 20 年 的 20 亿美 元 . 5 增 2 9 3 07 59 2年 长 了 5 倍 .年 均 增 长 1 .% 。2 0 年 .服 务 贸 易 总额 占我 国全 7 6 7 07 部 对 外 贸易 总 额 的 比重 从 18 年 的 94 上 升 到 1 % ,占世 界 2 9 % 03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智库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相对薄弱,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把握和应对国际竞争形势,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开展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兴服务业蓬勃兴起,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影响其竞争力的因素,提出提升对策和建议,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和对外扩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将重点关注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力求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探讨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研究还将对我国服务贸易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进行深入探讨,以发掘我国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优势和劣势,并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启示。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我国在全球服务贸易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导。

通过研究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可以帮助我国企业和政府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提升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年 份
18 92 18 93 18 94 18 95
中国 出 口 中国运 输 出口 占世 界 比 重 占世 界 比 重
O6 % B O 7 % _0 0 7 % _6 O 7 % 7 1 3 . % O 11 % 1 1 2 % 0 1 4 % 0
中 国旅 游出 口 中国其 他出 口 占世 界 比 重 占世 界 比 重
本文 利 用 贸 易 竞 争指 数 《 C )服 务 出 T 、 口在 世 界 市 场 上 的 市 场 份 额 ( ) 及 显 示 MS 以 性 比较 优 势 指 教( C ) R A 三 个 指 数 来 分 别 评 价 中 国 服 务 贸 易 国 际 竞 争 力 。 先 对 这 几项 指 首 数 加 以简单 介 绍 : ( ) 一 贸易竞争指数 贸 易 竞 争 指 数 ( C) T 是指 某 国 某 行业 进 出 口差额 与进 出 口总 额 之 间 的 比值 , 其计 算 公 式 是 TC=( —I) EI / (jl,式 中 E 和 I E+j ) j j 分 别 代 表一 国 i 业 的 出 产 口和 进 口额 。 T C在 1
08 % 3
O9 % 9 11 % 7 1 8 . % 5 15 % 7 1 3 . % 6 ’8 % 7 17 % 8
为如 下 几 类 :
i 1 t  ̄,没 有 太 大 的 变 化 。 H

北京
1 0 0 0 12
2 、北京 第二外 国语学院 北京 1(1 () 4) )( 2

本 文受到 北京 市 “ 才强教 计 划” 中青年 骨干教 师项 目及 北京 第 人 二 外 国语 学院 青年科研 项 目 “ 务业 引 资与服务 贸易结构相 关性 服
研 究 ” 资 助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对策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对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本文将从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目前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服务业内部的创新氛围还不够浓厚,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存在一定不足。

二是人才短缺。

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领域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问题,一些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依然需要引进。

三是制度环境相对滞后。

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准入、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还不够完善,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一是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政府应加大对服务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研发经费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更多的服务业创新型企业。

二是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对服务贸易领域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提高服务人才的专业素质,增加高水平人才引进政策的激励力度。

同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化人才。

三是加快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应大力推进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完善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服务贸易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为服务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进程,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借鉴他国成功经验,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总结起来,要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和人才培养体系,企业要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社会要加强对服务贸易的认知和理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在当前国际经济的形势下,作为新兴产业的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已经成为衡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相对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更需要借助服务贸易参与国际竞争,摆脱加工业下滑的困境。

要达到这一战略目的,就必须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全面地分析。

标签:对外贸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策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中国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外汇贮备据世界第一。

与此相适应,中国的服务贸易也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而增长。

据统计,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七。

但是,总量的增长并不表示质的提高。

和世界经济强国相比,中国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薄弱,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还不到一半,而发达国家服务贸易所产生的利润在经济总量中都超过了70%,美国更是高达80%,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也达到了50%。

由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低,所以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无足轻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1.服务贸易净出口指标。

和美国等经济强国的服务贸易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集中在传统领域里,其中以旅游服务居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运输服务。

这两项服务贸易所创造的产值占了整个服务贸易产值的60%。

和世界经济强国的服务贸易相比,中国服务贸易在保险、通信、咨询、管理输出等技术和知识密集行业里,依然处在初级阶段。

中国的服务贸易依然处在提供劳动力的原始阶段,在资本和技术领域劣势明显。

2.国内服务需求的水平不高。

中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但是经济规模大并不等于经济实力强。

反应在国内的服务需求上的表现就是国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国内市场对服务需求低,导致国内服务市场狭小,影响了本国服务市场的水平和国家对外服务贸易的水平低下。

3.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是有国内服务业的水平高低决定的。

在我国的经济总量中,传统出口加工业占据主力位置,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长期不受重视,得不到发展,导致我国服务业水平落后。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概述服务贸易是指国际上通过提供服务而进行的贸易活动,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服务贸易也日益增长,并且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定地位。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1.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贸易数量、贸易结构、贸易价格、贸易技术水平等方面,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反映一个国家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

2.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近年来,中国的服务贸易规模逐年扩大,服务贸易已成为继货物贸易之后的第二大贸易类型。

中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也有所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贸易数量增长迅猛。

中国的服务贸易额稳步增长,已连续多年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2)贸易结构优化。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逐渐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例如金融服务、咨询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这些领域的贸易额也在不断增长。

(3)贸易技术水平提升。

中国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技术密集型的服务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二、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1. 政策因素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例如,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降低贸易壁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可以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2. 人力资源因素优质的人力资源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中国人口众多,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专业技能,但在一些高附加值服务领域,仍然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引进。

3. 技术创新因素技术创新是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中国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

基于RCA指数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基于RCA指数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一、引言当前,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向服务型经济转变。

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中国经济正经历新一轮对外开放,重点服务业不断深化。

由此可见,在世界经济复苏和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近年来,论文对新兴的服务贸易行业研究比较多,普遍认为中国的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发展迅猛。

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都是利用传统的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方法来衡量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例如,李锦梅(2021)利用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评估系统对中国的竞争力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1]王琼林(2021)利用R CA 指数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研究发现,尽管服务类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已经得到了提高,但是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仍存在问题。

国外有关课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多集中于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和对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方面。

A r s had 建立协同度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熵权法定量分析服务贸易协同水平。

[3]结果表明,服务贸易总体发展趋势良好。

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大,服务贸易总体形势正处于由中等协同水平向较高协同水平过渡阶段。

Ji ang 使用传统的国际竞争力指标,研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4]目前的文献要么是用不同的指标来研究中国的整体服务贸易能力,要么就是单纯地考察中国的某个产业。

国际上普遍使用三个指标,即运用M O R 、贸易竞争力指数、R CA 来衡量国际竞争力。

此文通过计算R CA 指数,对我国基于10类服务行业的国刘吉祥(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650201)摘要:运用R C A 指数对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

首先阐述中国服务贸易行业总体现状。

然后通过R C A 指数对我国基于10类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我国的传统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强,但新兴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则恰恰相反。

为了更有说服力、更方便从行业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从单个行业继续分析国际竞争力,分别从竞争力高、一般和较低三种竞争力水平中选择了三个行业:使用T C 指数得出中国建筑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用N R C A 指数得出中国运输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用M S 指数(市场占有率)得出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与印度的比较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与印度的比较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与印度的比较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服务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产业。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经济的崛起使得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攀升,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目前中国服务贸易与印度的服务贸易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市场准入、专业化能力以及国际品牌塑造等方面。

因此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了解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印度进行比较,探索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和前景,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探讨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优化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包括服务贸易的种类、服务贸易的主要渠道以及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等方面。

2. 国际竞争力分析,包括比较双方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环境、行业、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劣势比较,探索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找到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 成功经验借鉴,通过对印度和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服务贸易的研究,寻找成功经验,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4. 政策建议,结合前面的研究,提出适合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和SWOT分析等方法,以系统性和实证性的方法来探讨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三、研究预期成果1. 了解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服务贸易产业界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比较分析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找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优势,为制定服务贸易产业的战略方案提供参考。

3. 分析成功经验,并提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服务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和竞争力对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探讨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两国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服务贸易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包含的范围和类型。

接着,通过对中美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两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从市场规模、产业结构、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对中美两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

文章还将探讨中美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分析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文章将提出提升中美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建议,以促进两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以及学术界提供有关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深入的参考信息,为推动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服务业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目前,中美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非常庞大。

美国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0%,而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在服务贸易结构方面,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产业和服务领域。

例如,美国在金融、法律、会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则在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然而,中美服务贸易也存在一些差异和挑战。

美国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较高,政府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较大,而中国则相对保守。

中美服务贸易在跨境支付、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也影响了双方的服务贸易往来。

总体来说,中美服务贸易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双方在市场规模、产业结构、政策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

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长期以来,在开展对外贸易中,我国主要采取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尤其是2002年我国正式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20%以上,超过GDP年均增速。

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位列世界第3位。

但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也比较突出,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过2.1万亿美元,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

同时,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却日渐下降,赖以生存的低成本“比较优势”越来越不能称为“优势”,贸易条件日益恶化,出口效益难以提高,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

导致我国贸易条件呈恶化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是服务贸易的作用发挥不够。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各国的服务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全球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WTO的统计资料,2000年世界商业性服务贸易出口额(不包括政府服务)为1.435万亿美元,2004年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2006年达到了2.71万亿美元,与1980年的3650亿美元的规模相比,26年间增长了6.4倍。

目前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0%左右。

近10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也较快。

据统计,我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从1997年的277.2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003.2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9.11%,出口额从1997年的245.0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914.2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30.34%。

同期,1997~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从1997年的1.33万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7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8%;进口总额从1997年的1.31万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6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1.2%。

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率均远远高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进出口增长率。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兼论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兼论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兼论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数字化和服务化转型的新阶段,服务业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两国在服务业领域的竞争与合作日益密切。

然而,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制约了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美两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entering a new stage of digital and service-oriented transformation, the service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driving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s the two largest economies in the world,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ose.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structural imbalances in China's servicetrade, which have constrain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structural imbalance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by compar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本文将介绍中美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是亚洲及全球经济的重要国家,其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的深入推进,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维度。

本文将就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

一、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近年来的服务贸易的发展非常迅速,其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截至2019 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已经升至4.6%,排名世界第二。

同时,中国服务贸易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包括旅游、教育、金融、文化等多个领域。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是政府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服务贸易市场。

同时,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引进,提高服务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1.服务贸易的产品结构中国服务贸易的产品结构比较不平衡,仍主要以低技术含量的服务为主,高端服务仍相对较少。

同时,服务贸易的产品结构也呈现出地域集中的趋势,比如文化与旅游服务集中在少数城市。

2.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程度中国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度相对较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民间投资和服务贸易市场的政策。

同时,中国加入了多个自由贸易协定,承诺开放服务领域。

但是,在实际市场中,有些国家对中国的服务贸易设置了非关税壁垒,影响中国出口竞争力。

3.服务贸易的人才队伍人才是服务贸易的核心资源,中国的服务领域人才队伍正在不断发展。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服务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同时,政府还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

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领域人才的整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于高端服务领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4.服务贸易的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中国的服务水平总体上已经有了较大进步。

特别是在旅游和金融等领域,中国的服务标准和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部分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还需要提高,部分服务流程还需要优化等。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国际比较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国际比较

第42卷第4期2024年04月对外经贸实务PRACTICE I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V ol.42No.4A p r.2024一、引言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指出:“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是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我国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8891.09亿美元,同比增长6.67%,其中出口额为4240.56亿美元,增长了8.12%,进口额为4650.53亿美元,增长了5.38%,逆差缩窄至409.96亿美元,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积极的发展态势。

然而,与世界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速度相比,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仍处于偏低水平。

根据UNCTAD 数据库统计,2022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7.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了14.8%。

这意味着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仍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

因此,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对于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参照IMF 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BPM6)分类,将服务贸易分为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筑,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和政府服务12个主要子类别(孟方琳等,2019)[1]。

在经济发展中,国际竞争力通常被用来衡量一国产业的优劣,即通过对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该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本文借助UNCTAD 数据库,参考现有文献的普遍做法,运用MS 指数、RCA 指数、TC 指数和CA 指数,测算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

在此基础上,基于熵值法构建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评价2013—2022年间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六国的国际竞争力。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国家对服务贸易开展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首先,第一个过程发生在1985年之前,主要是对相对优势理论、H-O 理论等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应程度进行研究;其次,在这之后一直到1995年之前是第二个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对那些可以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后,第三个过程发生在1995年之后,对服务贸易的研究开始变为对其竞争力的研究。

(1)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来分析研究服务贸易基础决定理论。

在规范分析方面,在H-0 理论的其体型,迪尔道夫对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主要从服务贸易的流动性要素、非流动性要素和与货物贸易互补这三个方面展开进行。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迪尔道夫模型,该模型证明了比较优势理论可以适用于服务贸易[3]。

萨皮尔同样证明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也可以适用于服务贸易,并从服务贸易结构和格局的角度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最终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当加强服务贸易合作[4]。

塔克和桑德博格更多地从服务贸易的需求特征和市场结构来论证国际贸易原理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马库森讨论了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下,服务贸易是如何开展的[5]。

密尔文运用H—O 模型来分析服务贸易,并认为人力资本要素尤其是知识和技术能够对对服务贸易出口产生重大影响[6]。

伯格斯运用H—O—S 模型对技术这一因素能够对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产生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特别是通讯技术和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对确立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作用[7]。

Falvey and Geoel 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服务贸易上各自具有相对优势,前者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上更具有竞争力,后者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服务上更具有竞争力,证明了要素禀赋是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8]。

(2)在实证分析方面,R.迪克和H.迪克采用了8个经合组织国家的RCA 数据进行了样本回归分析,验证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对服务贸易的影响[9]。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国服务贸易在过去几年中发展迅速,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为国家的服务贸易贡献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同时,中国服务外包、互联网金融、文化创意等领域创新不断,给国际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中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依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中包括在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推进服务贸易的开放、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保护服务贸易的知识产权等问题。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究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目的1.探究中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地位。

2.分析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3.提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包括服务贸易的概念、分类、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等。

2.深入分析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府政策、企业国际化水平、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

3.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探讨中国服务贸易企业如何顺应国际市场变化,优化管理模式与服务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

4.提出针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制定更加开放的政策、提升服务质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课题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成果:1.探究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识别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中国服务贸易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参考。

3.提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对策和建议,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最后,本课题研究的结果将对中国服务贸易企业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国际化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1.
[7]张应语,张梦佳,王强,任莹,马阳光,马爽,邵伟,
[2] 宗雨昕. 基于 AWOT 法的生鲜 O2O 电商模式分 尹世久,石忠国.基于感知收益— ——感知风险框架的
析— ——以京东到家为例[J].现代商业,2016.35.
O2O 模式下生鲜农产品购买意愿研究[J].中国软科
[3]池也,何佳沂,韦景潇,张任凯,苏海林.生鲜 O2O 学,2015.6.
表 1 2006~2015 年中国服务贸易额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出口 进口 总额
2006 914 1003 1917
2007 1217 1293 2510
2008 1464 1580 3044
数据来源:《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年鉴》
2009 1286 1581 2867
2010 1702 1922 3624
2007
2008
2009
MS
3.3
3.7
3.8
3.8
数据来源:根据 WTO 国际贸易统计数据计算整理
2010 4.6
2011 4.4
2012 4.5
2013 4.7
2014 2222 3821 6043
2014 1599
2014 0.43
2014 -0.26
2014 4.8
2015 2881 4248 7129
高,表明该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越高,在国际市场中
其服务产品越畅销。公式为:MSij=
Xij Xwj

-102-
其中,MSij 表示该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 表示该国产品的出口总额,Xwj 表示世界市场该产品 的出口总额。MS 取值范围为(0,1),MS 越大,表明该 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大。
为了使数据更加直观,表 5 用百分比表示,从中 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是在逐年提 高,从 2006 年的 3.3%到 2015 年的 4.9%。在 2008耀 2009 年金融危机增速放缓,2010 年迅速增加,之后又 回到缓慢上升阶段。虽然 10 年间占有率是不断上升 的,但上升比率很小,累计增加不到 2%。而且国际市 场占有率始终在 5%以下,国际占有率水平不高。说明 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并没有打开,开拓世界市场 的进程十分缓慢,严重制约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表 5)
较对象,利用 RCA 和 EMS 指标,得出我国服务贸易 内部结构性差异,并得出我国各个服务贸易部门竞争 力偏低这一结论。卡佳(2015)将中国和俄罗斯的服务 贸易状况和贸易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个竞争优 势指数都为负值,在国际竞争上都处于劣势,中国的 竞争优势要高俄罗斯,俄罗斯的服务业比重要高于中 国。佘娟丽(2016)将中国和美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 国服务贸易增速很快,但发展根基较为薄弱,而且中 国服务贸易逆差逐年增大,美国则是有着巨大的服务 贸易顺差优势。王典(2016)将中国和金砖国家进行比
表 3 2006~2015 年中国服务贸易 RCA 指数一览表
2013 1185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RCA
0.47
0.48
0.49
0.46
数据来源:根据 WTO 国际贸易统计数据计算整理
2010 0.50
2011 0.52
2012 0.47
2013 0.47
表 4 2006~2015 年中国服务贸易 TC 指数一览表
四、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理论说明。目前,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是 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最流行的解释。该理论认为,影 响一国竞争力的因素分为 6 个,其中主要因素 4 个, 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 现、企业战略,次要要条件为政府和机遇。由于政府和 机遇难以量化,本文不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是 针对前面四个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 (二)变量选取。根据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主要 因素,本文选取了 4 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分别是 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外 商投资水平(FDI)、货物贸易出口额(MX)、因变量选 取服务贸易出口额(Y)。时间上选用 2001耀2015 年的 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年鉴》 和 WTO 国际贸易统计数据。 (三)模型建立。根据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 主要因素,本文选用 2001耀2015 年之间 15 年的数据 进行回归分析,模型如下:
年份 TC
2006 -0.05
2007 -0.03
2008 -0.04
2009 -0.1
2010 -0.06
2011 -0.13
2012 -0.19
2013 -0.22
数据来源:根据 WTO 国际贸易统计数据计算整理
表 5 2006~2015 年中国服务贸易 MS 指数一览表(单位:%)
年份
2006
2011 1821 2370 4191
2012 1904 2801 4705
2013 2106 3291 5397
表 2 2006~2015 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额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2
逆差
89
76
116
295
220
569
897
数据来源:《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年鉴》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福建自贸区背景下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机制研究(编号:FJ2015B199) 中图分类号:F75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 年 3 月 12 日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分为国内和 国外两大部分。国外研究起始于 20 纪 70 年代,研究 方向以理论研究和地区行业研究为主。美国经济学家 巴拉萨于 1965 年提出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 各国学者普遍加以应用分析本国和其他地区的服务 贸易竞争力状况。国内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较 晚,开始于 90 年代,目前国内学者主要研究本国的服 务贸易竞争力以及和他国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果进 行分析。李晓峰(2013)以世界主要服务贸易国家为比
2015 1367
2015 0.44
2015 -0.28
2015 4.9
-101-
竞争力仍然很弱。
三、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RCA 是 1976 年 美国经济学家 Bella Balassa 提出的用来衡量一个国 家某种产品的出口额在该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率
与该类产品出口额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率的指
分。
管理,2016.1.
[5]关颖,仲伟来,许评.O2O 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
主要参考文献:
发展浅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1.
[1]金辉,王淑云,马雪丽.O2O 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的 [6]岳向华,许明辉.基于 O2O 模式的生鲜冷链研究
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商业研究,2015.7.
表 3 说明了从 2006耀2015 年我国服务贸易显示 性比较优势指数基本维持在 0.5 以下的水平,表明中 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低下,竞争力不强。10 年间我 国贸易总额每年不断增加,2013 年一举成为世界贸 易总量最大国家,虽然总量上去了,但 RCA 指数一直 处在低位徘徊,10 年几乎没有上涨,这说明我国服务 贸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比较优势。(表 3)
(二)TC 指数分析。TC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产品 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由于该
衡量指标既考虑了进口,又考虑了,因此其能够反映
一个国家某一个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是否有竞争
优势。公式为:TC=
Xij-Mij Xij-Mij
其中,Xij 表示 i 国 j 产品的出口额,Mij 表示 i 国 j
上购买,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享受。我们可以相信, 模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3.
随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片蓝海,生鲜电商发展将 [4]艾维娜,杨坚争,王林.互联网视角下生鲜 O2O 商
越发成熟,成为未来互联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 业模式研究—— —以“厨易时代”为案例[J].当代经济
产品的进口额。
TC 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其中-1 代表竞争 力最小,0 代表与世界水平相当,1 代表竞争力最大。
由表 4 可知,2006耀2010 年间我国服务贸易 TC 指数一直小于 0,表明我国竞争力低于世界水平,在 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竞争力水平低下。其中 10 年之前稳定与 0耀0.1 之间,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 在 2010 年之后,我国的 TC 指数有加速下滑之势,下 降十分明显,说明近几年来我国的贸易竞争优势不增
标。具体公式为:RCAij=
Xij Xit
/
Xwj Xwt

其中,Xij 表示该国某产品的出口额,Xit 表示该国
的出口总额,Xwj 表示世界该产品出口额,Xwt 表示世
界全部产品的出口总额。一般来说,如果 RCA>1,表
明该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相反,如果
RCA<1,则表明该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比较优 势。
在我国服务贸易行业中,运输服务和旅游是逆差 的主要来源,二者占到了服务贸易逆差额的 90%以 上。运输行业虽然每年都是逆差,但基本保持稳定的 上升状态,但是旅游行业逆差上升速度十分明显, 2010 为 90 亿美元逆差额,2012 年超过运输行业,到 了 2014 旅游行业逆差额高达 1,078 亿美元,短短 5 年时间上升了 10 倍,现在旅游服务已经是我国服务 贸易最大的逆差来源。根据 2015 年旅游统计数据,我 国入境旅游外国人 2,598.5 万人次,下降 1.4%,我国 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 1.17 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 长 9.0%。出境人数是入境外国人数的四倍还多。虽然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是旅游大国,但由于旅游行业结 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不高,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等问 题,导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低下。因此,贸易总 额高并不代表国际竞争力一定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