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 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二课资料经营画面教案 湘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版美术高中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二课资料经营画面
[教学任务]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以及摄像机上常用键的功能;观看镜头里的画面,体会画面与平常所见场景的不同视觉感受;通过欣赏镜头画面,了解基本的画面构成原则,学会处理主体与陪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影片中的光线、色彩的运用,让学生关注到影片情节以外的东西。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设置了两项学习活动建议,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前面的“思考与交流”来灵活安排。
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在了解了摄像机的结构与功能后,亲身感受摄像机的性能,试着用它来拍摄某个场景。
此活动侧重于尝试性的体验。
在拍摄完后,通过交流与互评,试着用摄像术语来评论拍摄效果。
第二个活动则是此课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拍摄时考虑技术含量更高的因素,同一组静物,利用不同的构图、在不同的光线下、不同的色彩氛围中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感受,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体验,看如何将静态的东西拍得更富生气与变化。
两个活动都重在强调学生自己动手拍摄,自己感受摄像机,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提升自己对影片的审美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的重点是镜头里画面效果的处理。
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摄像机;接着分析镜头画面,让学生掌握摄像里的基本术语与基本原则,可以边讲解边演示镜头,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拿起摄像机感受镜头画面;然后分析画面中其他的元素:光线与色彩,这是摄像时必不可少的既能增强画面感又能推动情节发展的两个很重要的元素,教师在讲解时可以结合摄影或色彩学来讲授。
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自主动手感受摄像,综合考虑种种元素拍摄一段素材。
教学材料分析
摄像艺术已越来越接近平常人的生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一门人人都能进行简单操作的艺术形式。
教材开始部分的文字就是拉近摄像艺术与学生的距离。
首先,了解什么是摄像艺术。
摄像艺术须掌握必要的技术设备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进行。
它以光学镜头、摄像机和胶片为主要工具和材料,经过曝光、洗印、放映等主要工艺过程,在银幕上呈现为一系列活动的影像。
这个影像系列,可以再现对象的主体形态、轮廓形式、表面结构、空间透视、色彩层次、运动速度和节奏,具有四维(长、宽、高、时间)的特性。
其次,根据教参第68页的图片讲解摄像机的构造与功能。
教材内容的主体部分包括三部分内容。
每部分内容都是摄像艺术的入门知识。
第一部分是此单元课的重点,主要是将镜头里的画面定格,来具体分析拍摄距离、画面中主体与陪体的关
系、画面中的环境、人物的摄像构图原则、画面中的地平线、画框外空间的表现(即与下个镜头的转接)和主体运动时画面的处理等七个知识点。
而且都配有相关的“思考与交流”,旨在使学生在学习了知识点后,能马上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影片的欣赏中,运用到实际拍摄中。
首先要确定摄像中画面的概念,画面是电影最小的构成单位、映现于银幕上的活动视像、一幅幅电影摄像的构图。
摄像是运动的艺术,它的构图不同于绘画、照相的构图,它不是静止的,而是活动的、变化的。
但在一定时间内,拍摄对象又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这就构成了摄像中的画面。
接下来是此部分的第一个知识点——摄像中的景别, 景别是摄像机与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景别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
远景是摄像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
这种画面可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
还宜于表现规模浩大的人物活动,如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人如潮涌的游行示威,千军万马的对阵厮杀等。
全景是摄像机摄取人像全身的一种画面。
这种画面可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其周围部分环境。
全景具有较广阔的空间,既能展示出比较完整的场景,又可使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相互的关系得到充分的展现。
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全景和特写相比,视距差别悬殊。
如果两者直接组接,会造成视觉上和情绪上大幅度的跳跃。
运用得好,常能取到特有的艺术效果。
中景是影片中只取人像膝盖以上部分的一种画面。
这种画面可显示人物大半身的形体动作,是影片镜头中占数量较多的一种景别,常在叙述剧情时使用。
中景的视距比近景远一些,能为演员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既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表情,又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
由于取景范围比近景宽广,能在同一画面中拍摄几个人物及其活动,因此它在展示人物关系上尤显便利,演员也不会因为空间窄小而与周围气氛、环境脱节。
中景在影片中,大部分用于需识别背景或交代动作路线的场合。
其运用得当,不但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清清楚楚,揭示出人物的复杂关系和不同性格。
近景是影片中摄取人物上半身或人体局部形象的一种画面。
这种画面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
近景有时也摄取景物的某一部分。
近景的视距比特写稍远,有些摄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镜头,又称为中近景。
近景中,人物上半身活动和面部表情占据画面显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摄像是门新兴的艺术形式,考虑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配备相关的摄像器材,所以此单元课主要是以欣赏为主,实际操作为辅。
在了解摄像基本术语的基础上,提升他们对各类影片的欣赏水平,不再简单地停留在对影片情节的关注上,更多的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揭开摄像艺术的神秘面纱,使其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营造这种平近感,可通过一系列经典影片的欣赏唤起学生对摄像艺术的兴趣,对于掌握它有十足的把握。
本课可分为4~5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先了解摄像艺术的“武器”——摄像机。
教师可用最常见的DV摄像机入手,对摄像机的结构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其各个部分的作用与用法。
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实物展示。
然后让学生手持着摄像机进行拍摄,可以不考虑情节。
然后再将摄像机放在三角架上再拍摄一段,拍完之后对比着放给学生看,观看过程中适时地指出拿摄像机的第一要诀:稳。
指出
初学者拿摄像机拍摄时,每个镜头可停留3~5秒后再移动位置,并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持机姿势。
接下来观看电影片断,感受景别变换的视觉变化,每个景别的侧重点在哪。
可以让学生用数码变焦或是自己移动的方式试拍景别变换的镜头,拍完之后做对比播放,让学生自评、互评讨论两种方法的好处与不足之处在哪。
第二、三课时: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可节选一些影片的片断或是定格其中一个画面,结合知识点来讲解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
然后设计一些尝试性的练习,设计一些故事情节,让学生用手绘的形式将这些情节场景表现出来,看哪种构图形式比较合理,比较能反映主体与陪、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课时:还是以欣赏片断为主,讲解光线的强度有强、弱之分,能带给人物表现怎样不同的感觉,分别用来表现怎样的场景。
光线的方向有顺光、逆光、侧光等,不同方向的光线也能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
让学生欣赏影片,表述不同方向的光线会带来什么样的环境氛围。
光线的色调,不同的色调会使镜头画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温,因此白平衡的调整是个很重要的技巧。
教师应给予着重讲解。
另外,光线有自然光与人造光之分,可以让学生结合“思考与交流”进行尝试性的练习,试着使用调节光线不可少的白板。
最后,让学生分析影片中哪些场景是自然光,哪些是人造光,适合表现什么样的情节。
第五课时:以欣赏影片入手,综合色彩学的知识,看色彩在影片中是怎样被运用的。
播放黑白影片、彩色影片,在黑白影片中运用色彩或是在彩色影片中有黑白片断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感受这些特殊处理的作用,试着写出一篇关于电影中色彩运用的小论文。
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课程中有许多实际操作的活动,如某位同学在课堂中播放他自己拍摄的影片,然后让同学们进行评价,分析在这个影片中该同学注意到哪些构图原则以及运用到哪些拍摄技巧,并指出其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接下来让该同学自己讲解他的创作意图和注意到的原则以及拍摄技巧,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构思一下重新拍摄的思路。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将学生阐述的内容进行归纳,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与扩展。
[参考教案]参考教案
第二单元第一课经营画面
棗——奇妙的光影效果
教学目标
通过对电影片断的欣赏,初步掌握摄像艺术中光影效果的处理。
并能对电影中的光影效果进行评析,讲出处理的方法。
教学内容
摄像艺术中光线的知识与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优秀电影片断、摄像机、白板或是白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带领学生感受不同的光源。
根据天气而来,如果是晴天带学生来到户外,感受太阳光,看阳光照在物体表面有什么样的感觉。
然后进入教室,拉上窗帘,感受光线缺少时带给人的感觉,然后打开教室内的照明灯,看又带来什么感受。
教师还可带来有色纸罩在灯管上,让学生体验不同颜色的灯光会制造出什么样的氛围。
并将这一切用摄像机记录下来。
(二)探究
1.欣赏不同光线强度的电影片断:强光场景、弱光场景。
提问:强光多用于什么场景,弱光用于什么场景,分别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不同方向的光线的电影片断:顺光场景、逆光场景和侧光场景等。
教师出示光线布置图。
示范反光板的用法。
让学生分析不同方向的光线用于什么样的场景,用来表现什么情节内容。
3.将最开始拍摄的自然光下的教室和灯光下的教室画面播放出来,便能发现色调跟我们肉眼所见的不同。
在这时适时提出白平衡。
然后讲解白平衡的校正,怎么使用白平衡,以取得跟我们实际观看的情景色调相近的效果。
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光线的运用是根据情节的需求,因此在自然条件受限制的时候,大都会用上人造光线,一来不受天气约束,二来能制造出许多特殊的效果。
在电影拍摄中,运用自然光或人工光是一门艺术。
涉及照明器材的使用,光线设计,现场布置,光位、光比、影调及光影效果的确定,镜头布光处理等,播放一些电影片断,让学生分析哪些场景是自然光,哪些是人造光,而且这些光线的方向是怎样的,尝试画出灯光布置图。
(三)小结、评价
小结:光线的运用是灵活多变的,光线的色彩、不同角度的灯光运用,都能给影片增色不少。
给物体补光或是挡光,以及进行白平衡校正也是不可缺少的技巧。
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画出光线图,能否讲解电影片断中光线的运用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能否各抒己见,对于白平衡的调节是否都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