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实务操作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写作实务操作题
1、简要分析下列消息中的新闻要素。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中国外经贸部部长方广生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今天下午在此期间签署了中美关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
这标志着中美之间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谈判正式结束,从而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技术障碍。
巴尔舍夫斯基和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菠林率领的美国政府代表团于11月9日抵达北京,与中方开始新一轮谈判。
石广生在签字仪式上表示,“在谈判过程中,双方本着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精神以及双赢的原则。最终取得了双方满意的结果”。他指出,中国将争取在年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他表示,“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义务,并愿同世贸组织成员国积极合作,为世界经济贸易的繁荣共同努力。
巴尔舍夫斯基表示,美中签署这一协议有助于规范两国贸易,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有所裨益。
此前,中国已经与日本,澳大利亚和智利等12个世贸组织成员国结束了双边谈判。
该消息中交代了如下新闻要素:
何事:签署了关于中美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
何时:今天下午(于电头重的时间相呼应,即11月15下午);
何地:此间(于电头重的地点相呼应,即北京)
何人:中国对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和美国迈一代表巴尔舍夫斯基
何故:在谈判过程中,中美双方本着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精神以及双赢的原则。最终取得了双方满意的结果。
其余内容就是具体展现“如何要素”以及背景材料。
2、简要评析消息经典《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写作特色。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口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名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潜逃。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十阳,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回答要点提示:
(1)新闻时效性极强,英勇的人民解放军4月21日已有约万人生里渡过长江,22日凌晨2时就发出这篇电讯报道这一重大新闻。
(2)善于概括和直叙,用事实说话。导语开门见山地报告最终要的新闻事实,只用24个字的一句话,高度概括地将有关的人物,时间,结果等都交代得一目了然,消息的第二句,直截了当地叙述和展开事实,说明渡江战斗在何时打响,从何地突破。第三句,概括又活脱地表现了敌方虚弱腐朽,不堪一击的情状。第四句,正面描述我军渡江作战的情景,更是体现我军所向无敌的气概。消息的最后一句,同样高度地概括表现了我军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3)惜墨如金,信息量大。报道如此重大的新闻,全文仅用5句话。178个字,21个标点,表示一系列新闻事实之间,没有特意运用过渡性的词语,二十依据新闻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蒙太奇”式行文,一气呵成,真可谓是:言约意丰。
(4)生动活泼,绘声绘色,这篇消息不仅写的短小精悍,而且叙事中既有事实概括,又有形象概括。对新闻事实事件的描述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尤其是“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有动有静,动静辉映,写的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绘声绘色地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渡江作战图。
3、简要分析新闻《北大女生拒绝选美》是如何注重“用事实说话”、运用客观手法的?
北大女生拒绝选美
本报讯春暖花开,被色彩缤纷的春装点缀得更加婀娜多姿的上千名北大女孩,却以千篇一律的冷面孔,给了我校学生当头一棒----由学生会主办的“北大小姐”竞选,成为近年来北京大学参加人数最少的活动之一。
主办者原计划选出21名获奖者,怎料经过近十天的广告宣传和校,系学生会干部苦口婆心的动员,报名参加者仍然只有12名。
数日前,一次颇有影响的“选美”活动在北大选区的报名工作再度受挫。组委会特为北大女生延长5天的报名时间。不断贴出的大幅广告更是一再强调八万元大奖,空调,纯金王冠等“重要内容”。但报名处依旧门可罗雀;被同学公认的“起码能得5000元”的几位“星”级人物,则无一人参加。
3月,正当北京各传媒纷纷报道北大英语系毕业生何蔚小姐在“奥运风采”大赛中夺冠消息之时,何蔚的老师却站在讲台上对何蔚的师妹师弟发感慨:“我看了报上的照片,奥运先生的西装革履,奥运先生却只能穿泳装,妇女解放运动任重道远。”男女学生均洗耳恭听。
从“选美”活动在北大两次受挫的情况看,这位教授的话,似乎反映出不少学生的心态。一位据说完全有实力问鼎“北京小姐”前十名的女生表示:“从本质上看,选美的出发点依然是把女性作为生活中的一种点缀,参赛人员须知道一点儿并不复杂的常识等等,各项标准无一不是从男性的审美角度需要考虑。而且,按照别人的要求做各种动作,让人品头论足,这对大多数的知识女性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更何况表演时要穿泳装。
更多的学生则认为,美与不美,一靠个人自我感觉,二靠周围公众认定,何必又再听所谓的专家批判?再者,校园文化对于这种单纯的娱乐活动似乎有天然抵触,二者审美标准常常大相径庭。
于是,北大人希望通过不理睬来维护学校的传统,证明自己的清高。
同时也有人担心,一旦入选,虽能引起轰动效应,在校园环境中却未必能得到真诚的羡慕和尊重。
对于“北大小姐”这种校园内部的选美活动,绝大多数师生持反对态度,认为与最高学府的形象不符。
这篇非事件性新闻,通过报道北京大学女生拒绝选美,表现北大学生乃至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正确地体现了时代精神,新闻主题是鲜明而富有意义的。但消息中既不是以抽象的概念,也不是以直,白,露的议论道出主题,而是将主题蕴含在实施的报道中。
消息以第三人称,实实在在地地直接陈述了一系列事实,既有具体展开,也有概括叙述,诸如:
(1)主办者原计划选出21名获奖者,怎料经过近十天的广告宣传和校,系学生会干部苦口婆心的动员,报名参加者仍然只有12名。
(2)数日前,一次颇有影响的“选美”活动在北大选区的报名工作再度受挫。组委会特为北大女生延长5天的报名时间。不断贴出的大幅广告更是一再强调八万元大奖,空调,纯金王冠等“重要内容”。但报名处依旧门可罗雀;被同学公认的“起码能得5000元”的几位“星”级人物,则无一人参加。
(3)同时也有人担心,一旦入选,虽能引起轰动效应,在校园环境中却未必能得到真诚的羡慕和尊重。
同时,消息中还运用巧寻“代言人”的办法,通过新闻中的有关人物发表见解,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