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设计汇报--功能分析
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200字
![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0ecca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4.png)
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博物馆作为文化的载体,其设计需体现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艺术气息。
外观采用经典的中式建筑风格,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内部布局以展示功能为主导,合理规划展区、通道与休息区。
展区设计注重观众的参观体验,采用开放式布局,便于观众自由欣赏。
同时,融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如智能导览等,提升观众的观展便捷性。
整体设计注重采光与通风,确保馆内环境舒适。
通过现代技术与传统元素的结合,打造一座既有历史底蕴又具现代感的博物馆。
公共建筑-博物馆设计
![公共建筑-博物馆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6d13a965ce050876321337.png)
公共建筑-博物馆设计指导书一、概述博物馆属于博览建筑类型,除博物馆外,还包括各类、各式展览馆以及其他规模大小不等的陈列馆展览中心等,其设计方法大同小异。
博物馆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的机构,因此它具有采集保管、调查研究、普及教育三大基本职能。
以下将着重阐述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中可能会遇到的有关设计问题。
博物馆建筑按规模可分:大型馆 (面积大于10000m2)、中型馆 (面积4000—10000 m2)、小型馆 (面积小于4000 m2)。
二、博物馆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1、博物馆功能组成博物馆建筑最基本的组成有展览陈列区、观众服务区、藏品保管区、文保技术区、行政管理区、学术研究区、设备后勤区七大部分 (图2)。
这七部分功能区又各自包含着相应的房间组成 (图1),根据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其功能组成还会有增减-如特大型博物馆,还有图书资料区、安全保卫区、对外服务区等。
而小的博物馆功能组成可能只有二、三个区。
图1博物馆的功能组成2、博物馆的功能分析在上述博物馆七个功能区中,展览陈列是核心部分,并与观众服务设施部分构成对外开放部分;而藏品陈列区、技术用房、学术研究用房、行政设备辅助用房构成了内部作业部分并服务于对外开放部分。
在图2中,图形大小示意各用房面积的差别,线条的粗细表示它们相互间关系密切的程度。
根据这七个功能分区,我们应注意到在方案构思过程中,应尽量使粗线连接的功能区相对要靠近些,以避免流线过长。
做到对上述博物馆大的功能分析的理解不是太困难,问题是把博物馆所有房间的功能关系搞清楚并不是太容易。
为此,需要特别对博物馆的出入口布置及其相互关系做出分析,从图3博物馆的出入口关系中可以看出下列几个问题:图2博物馆的功能分区分析(1)博物馆建筑对外出入口至少应包含:观众出入口、管理人员出入口、藏品出入口、后勤辅助出人口。
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和规模,这些出入口有的可以合并 (如小型博物馆可将管理人员和藏品出入口合二为一);有的甚至因为没有某种功能部分而取消这部分的出入口(如某些小型专博物馆没有设备用房,也就无需考虑后勤的出入口)。
河南博物馆建筑设计分析
![河南博物馆建筑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0d89f90722192e4536f6fc.png)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结课论文专业班级: . 姓名: .学号: . 指导老师:日期: .目录摘要 (2)一、博物馆简介 (2)二、博物馆的发展 (2)三、外立面分析 (2)四、博物馆建筑造型设计 (2)五、功能分析 (3)六、室外分析 (3)七、室内分析 (4)八、广场与建筑的空间关系 (4)河南博物馆建筑设计分析关键字:河南博物馆发展造型设计功能室外室内摘要:河南博物馆是河南省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级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设施。
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其建筑的形式气势雄浑,还有它外形独特的“金字塔”都为博物馆增添了太多的亮点。
这么多年的发展,让河南博物馆拥有了众多的珍贵物品能让世界更了解河南博大精深的文化。
不论是它的外观设计还是它的功能和室内外设计,都体现出它独一无二的简洁的风格。
一、博物馆的简介河南博物院坐落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156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1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4万件。
院区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中央为主展馆,建筑形式气势雄浑,充分体现出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
院区内环境幽雅,展厅内陈列精致,设有大型基本陈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河南古代玉器”、“楚国青铜艺术馆”、“明清珍宝馆”等若干专题陈列,共展出各类珍贵文物5000余件。
作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了解河南、感知河南的文化殿堂。
二、博物馆的发展河南博物院是现代化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坐落在河南省会郑州市环境幽雅的农业路中段,占地面积156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是我省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级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设施。
它的前身是1927年在开封创建的河南博物馆,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她曾先后易名民族博物馆、省立博物馆等,并于1961年由开封迁至郑州。
1997年7月,河南省博物馆与中原石刻艺术馆合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
三、外立面分析中高两低以弧形方式将建筑平面对称铺开,以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登封元代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整体建筑共有九座,采取中国传统建筑中心对称布局,有九鼎定中原的寓意。
国家博物馆分析
![国家博物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b17ddb360cba1aa811dacb.png)
团体从北门入,因此首先参观的“复兴之路”,它的展馆主要在最北 端2,3层,共4个展厅
从北门进入后就上二层楼
这是第二层北端的中厅
一进门就是一组巨型的雕塑,汇总了中华从古至今的全部文明
开国大典
展览馆的空间
二层
最后也是用巨型雕塑结束“复兴之路”展览
装饰小品
从此口上去看画展和古瓷器展览
走道上空
走道
走道
这是佛像与古代铜器展厅
剧场和影院: 拥有独立剧场和影院,是我馆新馆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在我馆地下一层区 域有一个近800个座位的剧场,一个近30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 院),以及一个600平米的演播室。剧场可举办“非物质文化”展演;学术报告 厅将举办“国博讲堂”、召开学术研讨会,同时作为数码影院将定时播放影视专 题片;在演播室,特邀观众将有机会近距离鉴赏国宝还可以与现场嘉宾进行互 动交流,感受文博名家深厚的文化底蕴。
(3)上述各陈列方式其人流组织要合理、流线要简洁,防止逆行和阻塞,并安排 好观众休息场所。 (4)陈列室开间应不小于7米,跨度当陈列室为单线陈列时应不小于8米;当为双 线陈列时不小于10米(柱子采用不等跨布置)。陈列室净高一般为4-6米。
(5)藏品库区内不应设置其他房间,每间藏品库房面积不宜小于50平方米,单独设 门。 (6)藏品库房应尽量少开窗,以免阳光射入和温湿度变化较大。 (7)藏品库应接近陈列室布置。 (8)垂直交通设施的布置应便于观众参观的连续性和顺序性。
中国国家博物馆
1、总平面设计要点 (1)次要入口与主要入口拉开适当距离 (2)建筑覆盖率不大于40%。建筑布局以南北朝向为主。场地平面形状便于按室 外功能分成若干区,且有足够的馆前广场和停车场地。 2、 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1)根据用地出入口位置和总平面的图底关系使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区、观众服务 区、学术研究区、收藏保管区、行政办公区、设备后勤区六大部分的功能分区合理, 使观众参观流线与藏品运送流线互不交叉。 (2)陈列室是博物馆的核心部位,主要解决好“三线”(流线、光线、视线)的 设计问题。
云南省博物馆设计分析
![云南省博物馆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9603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c.png)
绿色环保理念
博物馆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 保因素,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 技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存在问题分析
交通可达性不足
博物馆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周 边交通配套不完善,导致游客
到达不便。
导览标识不清晰
博物馆内部导览标识设计不够 清晰明了,容易使游客在参观 过程中迷失方向。
公共服务区
包括售票处、存包处、洗手间、休息区等公共服务设施, 是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便利服务的重要区域。其特点是功能 齐全、布局合理、方便实用。
参观流线设计优化
云南省博物馆的参观流线设计采用了“串联式”与“并联 式”相结合的方式,既设置了贯穿整个博物馆的参观路线 ,又在各个功能区域内部设置了独立的参观流线。
路。
该博物馆成立于1951年,是云 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
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
云南省博物馆收藏有青铜器、古 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贴、 邮票及各类工艺品等历史文物,
是云南省的文化重地。
设计背景及需求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云南省博物馆需要进行改扩建以提升展示和服务水平。 设计需求包括完善展览设施、提高观众参观体验、加强文物保护和研究功能等。
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室外空间,设置不同功能的广场、庭院、步道等,满足 游客集散、休憩、参观等需求。
景观元素运用
运用水景、石景、雕塑等景观元素,营造富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 色的室外环境。
灯光照明设计
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通过巧妙的灯光设计,营造舒适、安 全的夜间参观环境。
07 总结:云南省博物馆设计 亮点与不足
02 建筑设计理念与风格
设计理念阐述
01
02
03
天津博物馆案例分析
![天津博物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3fc77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c.png)
天津博物馆案例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建筑类型:博物展示、文化教育效果展示1.背景天津文化中心区位于天津市河西区核心地段,从方案竞赛到竣工开放历经3年半的时间。
文化中心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少年宫和大型购物中心等一系列文化、商业建筑,成为全新的城市文化殿堂。
天津历史与文化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公众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场所。
以“世纪之窗”的概念作为设计的原点,再现天津的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这是回顾天津设卫建城600年的文明之窗,是再现中华百年看天津的历史之窗,也是展望天津美好前景的未来之窗。
周边环境2.体块形态体块形态模型体块开端:“重门叠涩”形成深邃的入口空间,引导公众进入博物馆。
路径:进入博物馆后,公众将置身于宽30m,长80m、高14m的“时光隧道”。
这是博物馆连接各个展厅的公共大厅,大厅纵向逐级上升,由低至高,连接古代、近代、现代展厅。
公众拾级而上,依次参观各个时代的主题展厅,仿若穿梭于“时光隧道”,游历天津由古至今的文明和历史发展。
终点:公共大厅在南端横向展开成宽100m、高12m的“未来大厅”,宽阔的“未来大厅”与深邃的“时光隧道”形成强烈的反差。
阳光穿过巨大的玻璃幕墙,使“未来大厅”成为最明亮的空间。
“未来大厅”将充分展现天津文化中心和城市景色,预示着天津的美好未来。
开端路径终点3.空间与材质为了突出“世纪之窗”的空间序列,博物馆主入口的六重门和未来大厅采用了古铜肌理。
由于紫铜材质幕墙在建筑上的应用并不多见,铜板的不同氧化程度会影响铜板的成色,为调适铜板成色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减少不同铜板之间的色差,确保铜在防氧化、抗腐蚀等方面的性能,需要对铜板的最终效果进行严格把控,这个过程只有通过反复实验,并挂到现场做等比例对比才能确定。
从最终建成效果看,铜板和浅黄色石材两种材质交相辉映,相互烘托,古铜色的六重门和未来之窗成为博物馆的点睛之笔。
博物馆建筑设计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博物馆建筑设计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166069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8.png)
博物馆建筑设计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一、引言博物馆是传承和展示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其建筑设计直接影响着文物保护和展示效果。
本文旨在分析博物馆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重点分析1. 文物保护博物馆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重点之一就是文物的保护。
文物对湿度、温度、光线等环境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文物的展示和保护需要,合理规划展厅、储藏室、保护区等区域,以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性。
2. 展示效果博物馆的展示效果直接影响观众的参观体验和文化传播效果。
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展览空间划分、展品陈列、光线照明等因素,以创造出具有良好视觉效果和氛围的展示空间。
3. 空间布局博物馆作为一个展示文化的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对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空间的连贯性、流线性和交通流量等因素,以提高参观者的流动性和观赏性,并保证参观者的舒适感。
三、难点分析1. 可持续性设计博物馆建筑需要兼顾文物保护和可持续性设计的要求,这是一个难点。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环保和节能理念引入,合理运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以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并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2. 安全性设计博物馆作为公共建筑,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这包括消防安全、防盗安全、紧急疏散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根据博物馆的规模和功能特点,合理安排防火防盗设施,并确保展厅和疏散通道的通畅性和合理性。
3. 综合管理博物馆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后期的综合管理。
这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环境的清洁卫生、社会参与等方面。
建筑师需要与博物馆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案,以确保博物馆的持续运营和管理。
四、应对措施1. 专业团队合作博物馆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建筑师、设计师、结构工程师、环境工程师等多个专业团队的合作。
建议成立一支专业团队,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以确保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可行性。
2. 借鉴国内外经验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内外其他博物馆的设计经验和成功案例。
公共建筑分析之苏州博物馆
![公共建筑分析之苏州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fe0560aca26925c52dc5bf89.png)
公共建筑分析之苏州博物馆姓名:金铭学号:21211011015 班级:12 建筑学指导老师:苏梦1:总体布局分析苏州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性的博物馆。
I960年建立,位于苏州古城历史保护街区,北边是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边对着苏州的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西边是城市干道齐门路,选址大胆显赫,但却又蕴含深意<苏州市是历史古城。
独特的历史位置加上独特的文化内涵要求建筑师必须考虑到这座新建筑与苏州古城的完美结合的问题。
苏州博物馆是如何与周围的建筑融合的呢?1、水面、对称构图与拙政园和忠王府统一。
在整体布局方面,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使其成为建筑风格的延伸。
新馆建筑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主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部分;东边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这种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且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映照,符合历史建筑环境的要求,十分的和谐。
环境既浑然一,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了,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本身都恰到好处新馆正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一河畔小广场。
小广场的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的古建筑,古色古香,使之成为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为一体的公众服务配套区。
2、建筑的色彩。
不仅白色粉墙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和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而且,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的色彩和纹理。
3、园林景观融合。
女口同苏州传统建筑的布局形式,苏州博物馆中博物馆的展厅由多个室外庭院相连接,主庭院是整个博物馆的中心部分,庭院和拙政园以墙相隔,以水相连。
馆中石景气势磅礴,“以壁为纸,以石为绘,有如一副美丽的山水画,不同于苏州园林的太湖山石那般。
院落形式的博物馆不但生动活泼,也给人亲近感,园林一般的博物馆给人们带来玩赏园林与观览博物馆的双重体验。
博物馆建筑设计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博物馆建筑设计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22fade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9.png)
博物馆建筑设计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1. 引言博物馆是保护、陈列和传播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博物馆建筑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文物的保护和观众体验。
本文将对博物馆建筑设计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 设计重点2.1 文物保护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首要重点是保护文物。
建筑结构、防火安全、环境控制等方面都需要考虑文物的保护需求。
设计师应了解文物的特性和要求,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等手段来达到文物保护的目标。
2.2 观众流线博物馆的设计应注重观众的流线体验,使参观者在不同展厅之间能够方便流畅地移动,并且能够合理安排观众的参观顺序,保证展品展示和讲解的逻辑性。
设计师应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导览系统的设置以及交通导向设施等手段来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
2.3 空间展示博物馆的设计需要合理利用空间进行文物展示。
设计师应设计合适的展厅面积、展厅布局和展柜陈列方式等,以展示不同类型、规模和风格的文物。
同时,还需要考虑展品的保护和安全性,合理设置照明和温湿度控制系统,确保文物得到适当的展示和保护。
3. 设计难点3.1 多功能性与专业性的平衡博物馆既需要满足展示、保护文物的专业性要求,又需要提供舒适的观众参观环境。
设计师需要在专业性和多功能性之间取得平衡,确保博物馆既能给展品提供最佳的展示和保护环境,又能给观众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
3.2 可持续性设计博物馆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是一个难点。
博物馆一般需要提供恒温、恒湿的环境,这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保护提出了较高要求。
设计师应通过合理的建筑朝向、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等手段,实现博物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4. 应对措施4.1 多学科合作博物馆建筑设计需要涉及多个不同的学科领域,设计团队应该包括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环境工程师、展示设计师等,各专业成员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协作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
4.2 参考其他成功案例设计团队可以参考其他成功的博物馆建筑案例,研究他们在文物保护、观众流线、空间展示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广东省博物馆区位、功能分区、流线分析
![广东省博物馆区位、功能分区、流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175bd289eb172ded63b756.png)
• 主要使用空间是 3~4 层 的展厅,展厅由 自然馆, 历史馆,艺术馆和临展 馆4 大类别组成 。
• 办公区设在五层。
二层平面图
• 二层为主入口层,面积 近6000m2,顶面为采 光屋面,高度为38m。
• 中央大厅形成交通核心。
二层夹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三层图 书 室
广州市第 二少年宫
广州歌剧院
广州市 图书馆
广东省 博物馆
珠江
案例简介:
• 初始构思:从传统文化和地方 特色中汲取营养,挖掘中国文 化和岭南传统的建筑艺术表现。
• 设计师构思时, 将其隐喻为 一樽保藏、收纳珍品的容器, 一个散发着神秘魅力的宝盒。
• 以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从岭 南传统工艺品的透雕工艺中, 提炼出建筑表皮的肌理表现。 采用了中国传统漆器常见的红、 黑色作为建筑立面的主题配色。
二层平面图二层夹层平面图三层平面图三层夹层平面图四层平面图五层平面图花园休闲办公区域会议馆长办公研究部研究部研究室办公部分集中设在顶层围绕中间交通空间布置
案例名称: 广东省博物馆 地点: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珠江新城 建筑面积: 66280㎡ 用地面积: 41027㎡ 竣工时间:2010年5月 建筑高度:43米 设计单位: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许李严建筑师有限公司 主设计师: 严迅奇
研究部 研究部
馆长办公 会议
花园休闲 办公区域
• 办公部分集中设在顶层, 围绕中间交通空间布置。
• 中间穿插有屋顶花园, 咖啡厅,环境优异。
五层平面图
博物馆建筑设计功能流线分析
![博物馆建筑设计功能流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e18cc57375a417876f8fba.png)
竹林庭院上空
观众流线
Company Logo
室外空 中花园
办公流线
三层平面图
展陈区
礼仪 大厅区
庭院区 办公区
Company Logo
流线分析 三层平面图
基本展厅
步行天桥
学
部
礼仪大厅上空
大
堂
专题展厅
展
区
竹林庭院上空
观众流线
Company Logo
空中花 园上空
办公流线
四层平面图
展陈区
庭院区 办公区
礼仪
大厅 区
Company Logo
流线分析 四层平面图
戏楼
基本展厅
步行天桥 礼仪大厅上空
专题展厅
竹林庭院上空
空中花 园上空
观众流线
办公流线
Company Logo
五层平面图
展陈区
礼仪 大厅区
庭院区 办公区
Company Logo
流线分析五层平面图
戏楼 二层
基本展厅
步行天桥 礼仪大厅上空
专题展厅
竹林庭院上空
观众流线
空中花 园上空
办公流线
Company Logo
六层平面图
礼仪
大厅 区
展陈区
庭院区
办公区
Company Logo
流线分析 六层平面图
基本展厅上空
礼仪大厅上空 专题展厅
竹林庭院上空
观众流线
Company Logo
办公流线
苏州博物馆
功能分布
• 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 • 西部为展区; • 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
中庭 文博服务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292a32a5e9856a5612602e.png)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摘要:文物保管区是博物馆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文物库房的作用、功能、空间、构造、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阐述,全面介绍了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建筑设计宗旨及具体实现。
通过全面剖析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建筑设计,对文物库房的空间布局、文物藏品运输的交通流线、文物库房中设备设施及多功能相结合等各个方面在设计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文物藏品文物库房空间布局交通流线设备设施多项功能结合文物保管区(文物库房)是博物馆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物库房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持续性将影响到博物馆文物的收藏、维护、展出等多个方面。
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级的大型综合博物馆,其收藏文物将涵盖我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乎全部的领域,这些因素决定了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特性必将是容量大、功能强、科技含量高,对于设计人员不但要求有较强的建筑设计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具有宽泛的知识、较强的整体控制以及统一协调等多方面能力。
本文将根据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的设计经验,并以其为例,对文物库房的作用、功能、空间、构造、设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阐述。
1. 文物库房是博物馆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1.1. 博物馆、文物定义及与文物库房相互关系“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
” ----《博物馆协会章程》中对于博物馆的定义。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不可再生性。
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它是反映人类历史发展各阶段文化、艺术、科学、社会形态等各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展开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藏品的数量及质量直接关系博物馆的地位及各项业务工作的展开。
经典博物馆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经典博物馆建筑设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7c63d19ec3d5bbfd0a7494.png)
别走太快,请停下来等一等你的灵魂。——印第安谚语
这是一个想快速得到答案的时代~因为太快了~连影子跟丢了~我们竟然还 没发现~ ——陈坤微博
4
博物馆建筑设计
第一章博物馆建筑概述
1.1 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是供搜集、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自然、历史、 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 —— 建筑设计资料集 除被指定为博物馆的机构外,下列机构也被认为符合博物大连贝壳博物馆
20
博物馆建筑设计
3.博物馆的常用术语
21
博物馆建筑设计
第二章博物馆设计前期
2.1 博物馆建筑的选址
交通便利
有利于扩建
与博物馆的文化属性相适应 有利于藏品的保存
22
博物馆建筑设计
2
博物馆建筑设计
2.2 博物馆的设计难点
专题博物馆设计
精神内涵 历史环境
新旧结合
Difficulties
地方特色
传统文化
22
博物馆建筑设计
十堰市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博物馆外观的设计指导思想 是在现代、新颖的前提下融入了十堰市特有的文化元素,以人的抽象眼睛作 为构图,以象征人类的探索和发现。
博物馆建筑设计
西安博物馆1
博物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者、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创意 设计,整体外观以天圆地方理念创作,突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同院的小雁 塔以及荐福寺古建筑群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博物馆的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 陈列面积有5000余平方米。
11
博物馆建筑设计 庙宇式博物馆
柏林老博物馆—申克尔
12
博物馆建筑设计 1.3.3 二战后博物馆的发展 “现代主义”的博物馆风格 形式服务与功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建筑形式胜于功能:维特拉家具设计博物馆 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元化”的博物馆风格 阿尔瓦 盖里 巴黎国际博览会芬兰馆 乡土气息 解构主义 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设计分析
![云南省博物馆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38469c84868762caaed553.png)
该场馆总体建筑
分为三层
• 一层平面图
王热抹时使性几 国效了,建的千 的果一外筑地年 地,层墙隐理雕 位也古全喻,刻 。巧铜部为保的 妙色采一存自 地的用个脆然 展涂金文弱地 现料属物的质 了,穿的珍景 云不孔组宝观 南仅板装箱, 有起,容子原 色到上器的始 金了面。想戏 属隔涂同法剧 ,
古人生活场景复原
昭通名门霍氏墓葬墓室复原模型
和大 材厅 料宽 的敞 表明 面亮 都, 显充 得满 温竖 和向 而视 细觉 腻感 。, 由 玻 璃 和 钢 结 构 组 成 , 空 间
来火 稍车 作模 休型 息车 。厢 内 部 , 逛 累 了 , 你 也 可 以 进
区位与环境
区位与环境
场地北接广福路,西临宝象河,东临文 化中心广场,南俯回迁小区。区内地势 平坦,没有障碍物。场地西北对角地块 为刚刚整修完工的官渡古镇。景观方向 为东侧规划广场、西侧宝象河景和西北 角官渡古镇景观。
交通组织
1、场地外部入口:进出入场地的外部主要入口设置在广福路 上两地块相交的共用入口广场。沿共用文博广场有车道进入 场地南侧环路。西侧环路向北在广福路设辅助车行出入口。 主要步行广场设于东侧角部,西侧角部设辅助步行广场。
2、车行组织:车辆进入场地后有周边环路到达场地内各功能区, 此外其它路面交通均受到严格的限制,有组织地进入各车行入 口:观众下落处、大客下落处、贵宾下落处、临展下落处,服 务车辆如临展货运入口、文物货运入口、其它服务下落处直接 进入地下层。
3、步行流线: 步行人流主要从东侧和北侧的主次两个入口广场进入, 也可从文博广场和宝象河岸广场进入。由于采用了微地 形坡形屋广场绿地手法,将公众人流从中部和北部完整 相连。
项目名称:云南省博物馆新馆 建筑师:香港许李严建筑师设计有限公司 地点:云南 昆明 官渡区广福路6393号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面积达6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34.2米。 由香港许李严建筑师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新馆建筑理念来 源于云南著名的“石林”自然体态,外形呈正方体,平面 呈“回”字形,取意于云南彝族“一颗印”式传统民居建 筑,建筑贯穿多层的狭长缝造型,隐喻驰名中外的“石林” 景观。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396a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d.png)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一、项目概况二、建筑设计1.空间布局王澍宁波博物馆建筑采取了传统中国建筑的形式,布局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
前部是展示厅和办公区域,中部是藏品展览区域,后部是一个露天庭院和自然景观。
空间布局与整个博物馆的功能定位相符合,使游客可以有序地游览博物馆的各个部分。
2.建筑外观王澍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外观独具特色,整体呈现出船的形状,象征着宁波这个海港城市的特点。
建筑外墙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白色瓷板,营造出简洁、明亮的空间感。
同时,建筑外立面采用了波浪形的设计,使建筑整体呈现出起伏和流动感,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对比。
3.空间设计王澍宁波博物馆在空间设计方面也非常出色。
建筑内部布置了多个展厅,以及一个高耸的中庭,使人们在空间中产生上下起伏的感觉。
展厅的层高与空间结构的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地展示藏品,还能够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此外,中庭的设计也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线,使博物馆的室内空间更加明亮。
三、建筑意义1.融入地域文化2.传承与创新王澍宁波博物馆既传承了传统的中国建筑元素,又在设计中融入了现代的建筑理念和技术手段。
博物馆的外观和空间设计既具有传统的中国建筑特点,又具有现代建筑的美感和功能性,体现了王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现代建筑语言的创新。
3.相互关联的空间四、总结王澍宁波博物馆是一座集传统与现代、功能与美观于一体的建筑之作。
其空间布局、建筑外观、内部空间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了王澍的设计理念和对地方文化的理解。
王澍宁波博物馆的成功案例对于当代建筑界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建筑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准,也为后来的建筑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六朝博物馆建筑分析案例精编资料
![六朝博物馆建筑分析案例精编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946aa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f.png)
实用文档六朝博物馆建筑分析案例六朝博物馆建筑分析建筑总体环境布局建筑总体功能布局包含商业、酒店、博物馆三种建筑类型。
它的布局方式是:靠近道路交叉口退城市广场并布置商业;博物馆只有一个入口且朝向南边的主要道路——长江路,和江苏省美术馆南北呼应;酒店相对私密,主入口朝向一侧次要道路布置。
每个建筑类型之间进行了很好的功能划分,其中包括建筑入口之间的划分。
主体建筑博物馆与旁边的圣和府邸酒店呈两个互动“L”型紧扣叠合,联系密切。
博物馆入口凸出于建筑主立面;另一方面,广场建筑后退20多米和入口上方的屋顶景观露台,也最大程度减轻了对长江路民国风情街和总统府的压力。
我认为这种设计的手法协调了历史文化建筑与历史文物建筑之间的平衡互动关建筑造型设计博物馆主入口处的立面成中心对称形式,中间位置写有采用古代文字隶书的“六朝博物馆”,上边带有博物馆的馆徽,简单大方,透露出现代的感觉,这让进馆之前的观赏者们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
墙体采用米黄色色调,会给人一种历史凝重的感觉。
玻璃雨篷为博物馆的主入口,博物馆入口凸出于建筑主立面,大厅则控制好高度形成凹口,如此便弱化了体量,这样就在凹凸有致的对比当中实现审美与功能的和谐;分为上下的两层窗户的高度采用了黄金分割的手法,给人以美感。
旁边一侧的凹凸一致窗户在光影之中有了很好的层次感内部空间设计入口大厅顶部采用玻璃采光顶,显得通透明亮。
观众站在其中,可透过透明玻璃地面从正上方看到城墙遗址。
大厅里和材料美的钢构玻璃天棚,地面上镶嵌在米黄石灰石板之间的玻璃窗,玻璃视窗嵌入大厅地面,使遗址空间和地面现代空间相互交融,实中有虚。
一层平面空间借助体块面积,高度与低矮的差异性形成对比作用,即“小空间与大空间之间的对比与过渡,可以使人们从不同空间的进出产生情绪上的突变和快感。
相邻的空间彼此渗透,相互因借,运用借景的处理手法,将空间中彼此的景物引到此处来。
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
空间里每个楼梯踏步的形式不一,各具特色,很好的将人流由低处空间引导至高处空间。
展陈设计情况汇报
![展陈设计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146374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b.png)
展陈设计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XX展览公司的设计师,现在向您汇报我们最新的展陈设计情况。
本次展陈设计的主题是“时光流转,艺术永恒”,旨在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呈现出艺术在不同时代的变迁和延续。
首先,我们对展陈空间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规划。
根据展览场地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不同艺术作品的展示区域,并合理安排了展品的布局和陈列顺序。
在整体布局上,我们采用了分区分主题的方式,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分类展示,使观众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的差异和联系。
其次,我们在展陈设计中注重了艺术作品的搭配和对比。
通过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进行对比展示,我们希望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
同时,我们也注重了作品之间的呼应和连贯性,使整个展陈呈现出一种流畅和连贯的视觉效果。
在展陈道具和环境布置方面,我们也做了精心的设计。
我们选择了与艺术作品风格相符的展陈道具和环境布置,以营造出一种与作品相得益彰的氛围。
同时,我们也注重了细节的处理,通过灯光、背景音乐等手段,使整个展陈空间更具艺术氛围和感染力。
此外,我们还在展陈设计中加入了互动体验的元素。
通过设置一些互动展品和体验区域,我们希望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展览中,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这不仅可以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还可以使展览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
最后,我们还对展陈设计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调整。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听取客户和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对展陈设计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以确保最终的展陈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的来说,本次展陈设计充分考虑了展陈空间的实际情况和观众的观展体验,通过精心的规划和设计,使整个展陈呈现出一种具有历史感和艺术气息的视觉效果。
我们相信,本次展陈设计将能够为观众带来一次丰富多彩的艺术之旅,展现出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变迁和延续,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和感受。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呈现更多优秀的展陈作品。
博物馆建筑功能分区
![博物馆建筑功能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8eb9867731b765ce050814b3.png)
博物馆是联系历史、现代和未来的场所并以此为设计理念来构思方案博物馆往往是一个涵盖了多个部分的综合体。
如何将各个部分有效地布局,是博物馆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从基地中各功能区入口布局和馆内功能分区两方面加以探讨,将博物馆的布局方式分为嵌入式、并联式、独立式。
并分析了各种布局方式的长处与不足。
近年来,国内外的博物馆类建筑如雨后春笋,迅速增长起来。
博物馆类建筑是具有很强标志性的建筑,大到一个国家的象征,小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地标,它或者广纳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物华天宝,或者吸纳一个专业领域的文化精髓。
而承载它的建筑,也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往往蕴藏了深刻的内涵,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
博物馆往往涵盖了展区、办公区、库藏区、接待休闲等部分,如何将各个部分有效地布局,使各功能区外部有良好的出入口位置,内部有合理的交通组织联系,是博物馆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由于投资规模、建筑面积、基地面积及基地覆盖率等因素的限制,中小型博物馆在这方面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以中型博物馆为例(建筑面积在4000m2至10000m2之间),从基地中各功能区入口位置布局和馆内功能分区的组织方式两方面探讨博物馆功能分区。
博物馆各功能区出入口位置的设计由于功能上的要求和交通疏散的必需,中型博物馆需要设置的出入口往往较多,如:展馆主入口、展馆次出入口、办公人员出入口、临时展厅独立出入口、会议报告厅独立出入口等。
而制约基地中各功能区入口位置布局的决定因素也较多:基地周围主次干道的位置、基地周边环境条件、基地尺寸及基地内条件、建筑的朝向等等不一而足。
一般来讲,博物馆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通常情况下,其主立面及主入口应首选面对基地附近主干道。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大型博物馆,如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
对于道路噪音的影响,多采用退红线、植树木或建筑构造上的减噪措施来降低。
考虑到博物馆经营和展品的更新展出问题,中型博物馆多设有具有独立出入口的临时展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4、具体要求
1).展厅平面基 本尺寸: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4、具体要求
1).展厅平面基 本尺寸: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4、具体要求 2).视线要求:
h展品高度mm d视 距mm d/h
d
26°
h
3500
1500
800
d
a
L
单线
d1
a
d2
L
双线
d1
a d2 e d2 a
d3
L
三线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4、具体要求
3).采光形式: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4、具体要求 3).采光形式:
4).层高: 4-6米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4、具体要求
3).采光形式: 自然采光及人工采光.其中自然采光分为:侧高窗采光和天窗采光.小
型展览馆应尽量采用自然采光.而大中型展览馆则以人工采光为主.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如设在 一侧时, 出入口 应设在 两个角 部,以免 产生人 流聚集 现象.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2、陈列室的入口与人流组织 2).顺流线路:陈列室出入口分别在陈列室两翼,人流具有
明确的顺序性和连续性.展出设施多采用版面陈列与橱柜 陈列.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2、陈列室的入口与人流组织 3).自由线路:如陈列室进深较大,或大厅中采用立体陈列或单
5.实例分析
1)、安藤忠雄---大山崎山庄博物馆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5.实例分析
2)、贝聿铭----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6600
6600
U 管理
修理 办公 办公
A
美工
值班
修理
消防防盗 监控室
库房 消防泵房
门厅
U
机房
配电室
过厅
小卖部 综合影视厅
上
休息中厅
上
上(坡道)
U 茶室
7200
7200
7200
7200
博物馆建筑设计
——功能分析
目录
基本组成及功能流线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空间设计
基本组成及功能流线
基本组成及功能流线
博物馆流线可分为 一般观众流线、藏品 流线、专业人员流线 与管理经营流线。
博物馆流线示意图→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1、基本原则
1).根据博物馆展出内容的特点,合理组织参光流线。参光流线要明确 ,尽量避免迂回、重复、堵塞、交叉。 2).根据博物馆规模不同,尤其是大、中型博物馆,展出要有灵活性 。可全部展出,也可局部展出。 3).对于非系统性和非顺序性展出的大、中型博物馆参观路线要有选 择性。可全部参观,也可灵活参观,并方便中途退场。 4).适当安排有间隔的休息场所,使观众视觉得到停顿,体力得到恢复 ,不至于过度疲劳。 除上述基本原则外,基本陈列室应布置在陈列区中最醒目便捷的位置 ,临时展厅适合采用灵活的大空间,宜相对独立,可安排在便于单独 开放的位置上。报告厅可接近陈列室布置,其位置也宜相对独立,便 于单独对外开放。 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展出内容的博物馆都有各自的特点,设计 师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空间设计
博物馆的核心空间可以是一个礼仪 空间,在这里可以举行博物馆内、 城市内或更大范围内的集会及社交 活动。例如,贝聿铭所设计的美国 国家美术馆东馆的核心空间是一个 大尺度的三角形中庭,面积1486平 方米。
博物馆的核心空间还可以是一个表 现空间。它可以表现博物馆的主题, 表现博物馆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感染 力。例如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的核 心空间是3层高的见证厅,它被设 计者詹姆斯·英格·弗瑞德称之为 “记忆的共鸣器,反省的舞台”。 见证厅内扭曲的屋架、焚尸炉式的 门洞、探照灯式的灯式,都强烈地 表现着二战期间犹太人被法西斯大 屠杀的这一历史主题。
7200
7200
5400
5400
6000
6000
6000 6000
一层平面图 1:200
3
6000 6000
抗日战争展厅
多功能影视厅
U
U
放映
解放战争展厅
7200
7200
7200
7200
5400
A
13200
5400
7200
7200
7200
7200
81600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建筑设计方案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2).正方形:摊位容易布置,排列整齐,走道便捷,参观路 线明确,灯光布置有利于组成天棚图案,渲染展览气氛, 展览形式丰富。
3).圆 形:摊位布置富有变化,走道布置适当时方便参观; 展厅一般照明须与走道方向取得呼应;展览形式设计较 难 ,灵活性差。
4).多边形:摊位布置受限制;走道方向应方便而且不影响 观众视线;展厅一般照明注意整体;展览形式设计应利于 边角落。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2、类型 1).环形相互串联,方向单一,线路简单明确,入口可
分可合;唯不够灵活,不能分段使用。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2、类型 2).放射形相互并联,可以组织完整的参观路线,可分段
开放,灵活使用,但流线有往返交叉现象 。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2、类型 3).混合形,上述两种形式的综合,使用于大型博物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
空间设计
(二)交通空间
博物馆的交通空间起着组织参观人流、引导观众参观的作用,博物馆建筑 的走道、楼梯(包括电梯)以及自动扶梯、坡道的专用空间都是独立式交 通空间。当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布置在中庭式进厅中时,就形成 了组合式交通空间。这时的垂直交通设施,除了交通功能外还是中庭中的 装饰与陪衬。因此,这样的中庭式进厅依然属于核心空间之列。独立式交 通空间又有一般交通空间与特色交通空间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趣味性、艺 术性,虽然它可以成为博物馆建筑空间序列中的一个小高潮,但它在空间 序列中的作用应恰如其分。
5.实例分析
3)、冀鲁豫边区革命纪 念馆
空间设计
博物馆建筑的空间设计,主要是指陈列区的空间设计。博 物馆的陈列区肩负着陈列展示与观众活动的双重功能。 博物馆建筑的主要内部空间,按照功能的区别可分为核心空间、 交通空间、陈列空间与服务空间。
(一)核心空间 核心空间是博物馆建筑空间序列的高潮和内部空间的核心。它 应该布置在博物馆参观流线的前部,常常与与门厅直接联系。 博物馆的进厅,以及与进厅功能合而为一的门厅、主展厅都属 于博物馆的核心空间。 博物馆的核心空间是博物馆的交通枢纽,它可在水平方向,或 者在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组织,人流流向会产生 “渗流”现象.陈列室的出入口反映的是总的前进趋势,观众在 前进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参观对象。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3、几种展厅形状的比较
1).长方形:能获得摊位布置的最大值;走道通畅、便捷,占 用面积少
但易漏看展厅。
立体→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1、展厅的布置形式
1。单线
入口
出口 入口
出口
出口
2。双线
入口 出口
入口 出口
入口 出口
3。灵活布置
陈列区的平面设计
2、陈列室的入口与人流组织
1).回流线路:陈列室出入口在同一位置,人流线路成回流
线路.出入口最好在陈列室一端或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