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名称 总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地上总建筑面积 地下部分建筑面积 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面积 绿地率 容积率 车位数量
单位 M2 M2 M2 M2 % M2 %
辆
数值 40690 27500
106
5.管线平面综合
备注
地下车位:36 地上车位:70
本工程共有八条室外管线: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天然气管、热力管、电信电缆、电力电
大厅一侧设置通往二层、三层和地下一层的自动扶梯,做为参观参观人流的主要交通。此外平 面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分别布置一组楼电梯,经由这些垂直交通可便捷地到达各层展厅。
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初步设计
-3-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4. 展陈设计
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坡道、草坡、台阶、跌水、观景体验平台、绿荫停车场与建筑形成了有机的整
缆和路灯电缆。各专业管线依据城市市政管线提供的预留口的位置与其相连。上述管线在平面综合
时,将尽可能满足技术要求和间距规定
第三章 建筑设计
1. 设计要点 ——建筑外形简洁有力,现代感强。 ——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强调“渗透性思维”,即把赣州市特有的历史、人文、地域特点渗透 到博物馆建筑内部,使观众参观完博物馆后对赣州市的自然风貌有深刻的体会和感性认识。 ——在强调现代感和与城市周边协调的基础上,突出具有新意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语言,注重大 体块的起承转合和对细节的推敲。
部分均相对独立,也可以在各层相互连通,可以根据博物馆的经营、管理方式弹性决定。各部分的 通流线,以提供尽量灵活的设计,适应不同展览的要求。
库房设置于地下空间,通过电梯与各展厅垂直联系,藏品的运输和布置采用分时管理,通过专用出
对涉及文物的功能空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文物的室外运输、装卸、文物登记、消毒编目、
机动车流线:用地南侧筠门岭路设置了两个机动车出入口,同时设停车场。内部机动车及部分 参观车辆可从南侧机动车坡道进入建筑地下停车库。沿长宁路设置公共车辆的临时停泊场。
藏品及货物运输流线:文物运输车辆主要由南侧机动车开口进入场地,到达建筑北侧的藏品及 货物入口。 厨房货运设置在地下通道一侧。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数值
备注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 类 ,地基土分
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地下水 侵蚀性。
2.4. 项目特征
防火类别:多层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下辖 1 区 2 市 15 县,总面积 3.94 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
耐火等级:一级(局部大跨度钢结构为:二级)
在地下一层设置公共开放区和多媒体展厅,与一层大厅、各层公共通道一起整合了各部分功能, 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使其更具自由感、公共性和开放性,符合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发展趋势。 3. 内部交通组织及核心公共空间
面对主入口是一个三层高的中庭空间,是博物馆的核心公共空间,中庭内布置有主题自然景观, 同时为参观者提供休憩空间,必要的时候该空间能作为一个开敞式的临时展厅,打破固有的展示方 式,提供亲切、自由、活跃的展览空间。
博物馆的展陈空间设计采取了主题展览的分区模式,各层展厅划分为不同的主题。建筑中部设 体,高效利用了场地,体现了认识自然、注重自然、可持续利用的主题。
有中央通廊,为参观者提供了短暂休息的空间。
8. 工艺设计
观众可由主入口进入博物馆中庭,选择进入自然主题馆、临时展厅、植物园或生态体验区。每
本设计不包括展陈设计。设计中尽量根据各区域展陈设计的基本布局要求,组织平面布局和交
第一章 总说明
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 平方千米。总人口 845.69 万人,其中市辖区 56.91
1.工程设计依据 1.1.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 年版) 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1.2.赣州自然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 1.3.赣州市章江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 1.4.共青团赣州市委 2009 年 6 月 2 日补充函 1.5.2009 年 8 月 11 日及 9 月 7 日赣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意见书 1.6.赣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赣发改投资[228] 号 1.7.赣州市建设规划局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批复 赣建规审[2009]148 号 1.8.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 2.工程项目的概况 2.1.城市概况
同时沿地块南北对角线设置地下通道,可供车辆到达地下一层出入口并回车,形成场地内的立 体交通,可满足后勤服务车流,同时可使报告厅人流直达博物馆的核心区域。
--人流包括:普通公众观众、领导贵宾、馆方内部工作人员、访问学者及其他来访人员等; --车流、物流包括:普通社会车辆、领导贵宾车辆、馆方内部车辆、文物运输车辆、普通货运 车辆。 观众、贵宾、内部工作人员、文物、车辆等各种交通流线均合理组织,力争各种交通流线互不 干扰。 3.1. 展馆各出入口设置及功能
(2)尊重原有中心区规划,在建筑高度、体型、大轮廓等方面与既有周边建筑相匹配。
(3)重视体现赣州市的人文、历史、地域特征和精神气质,力求反映自然博物馆科学内涵与文化 气息。 (4)强调了时代感,力求反映 21 世纪建筑设计的新思维,即:在形态、材料、表面肌理、内外空 间等方面体现出极具时代特点的现代风格。 2.6. 设计原则
入口运输布展。
室内运输、文物出入库管理、文物修复工作、展厅环境设计、文物展陈安全设计及管理等,做了方
5. 剖面设计
案优化。对不同房间水、电、风、消防、安防等特殊需求进行了调研,并据以进行了布局整合工作。
本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局部在±0.00m 标高设夹层。地下一层层高 7.20m,首层至三层 9. 建筑装饰装修设计界定
能组成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该项目的建设有源自文库于确立赣州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
位,将改变江西乃至华南地区没有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
建设项目总规模为 27500 平方米,建筑层数 4 层,地下 1 层,建筑高度小于 24 米。
2.3. 地质、气候条件
(1)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
第二章 总平面
1.场地概述 赣州自然博物馆工程项目选址于赣州中央生态公园南侧章江新区 F14 地块。西临章江新区中轴
空间主干道长宁路,南临九曲河路、东临筠门岭路,北面隔赣康路与生态公园相望。总用地面积为 4.069 公顷。用地内地势平坦。 2.总平面布置
鉴于该地段的重要性,需要一个整体性强、寓意完整的建筑体型对中轴线长宁路的北端点进行 控制。赣州博物馆以长宁路为主要道路景观面,建筑主广场、主入口都布置在此;北面为重要沿湖 景观面,布置建筑的休闲游乐功能。建筑的主立面沿着这两条主要道路展开。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
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万人。
2.2. 建筑性质
赣州自然博物馆工程选址于章江新区城市中轴 F14 地块,紧邻赣州中央生态公园南侧,项目
总用地面积约 4 公顷。它是自然主题馆(即博物馆中心楼)、室内植物园、生态休闲园等三部分功
自然主题馆区设置地上三层:一层为序厅和临时展厅,二层、三层为多种层高和多种主题的常 设展厅。地下层为报告厅、藏品库房区、办公区和设备机房区。
室内植物园有特殊的物理环境,要求展厅与之隔离,因此馆内设置独立的“氧气泡泡”,用于 展品陈列,同时提供对珍稀植物的根系、枝干、叶冠进行立体观察的场所。
生态休闲园位于植物园和自然主体馆之间,其生态体验区与各个展馆有机联系,为它们提供便 捷的休闲服务。地上两层景观较好的位置设置生态餐厅。
1.展现赣州,立足现代 赣州是以钨和稀土为代表的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称,同时,有
我国最完整的中亚热带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活化石和古生物化石,占全境 83% 的丘陵、山地成为赣州的主要自然地貌。
自然博物馆是反映这些鲜明的地域特色的绝佳载体,方案从构思上深刻理解和汲取赣州的深厚 底蕴,以现代手法在造型、色彩、材料的选择上充分体现这些特色,传达美好的寓意;以独具现代 感的展陈空间来展现赣州的丰饶物产和秀美自然,因而,确立该馆构思主题为“赣南钨晶花”,以 示对赣州自然博物馆的美好寓意。
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初步设计
-2-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观众出入口:博物馆主要参观人流由长宁路,经广场、平台进入,次要人流从北侧由地下通道 进入。学术报告厅出入口设在地下一层,相对独立,与主要人流分开。
内部行政办公入口设在建筑南侧,藏品货运入口也设在南侧,与办公管理结合。 3.2. 各类机动车流线组织设计: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 年
赣州市博物馆及规划展馆初步设计
-1-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5. 规划设计总思路
配套设施的建设,服务设施和机电设备按照分区配套分区管理的原则设计,提高管理效率。
(1)响应“建设国内一流,百年经典的现代化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及面向未来的新城区标志性建筑”
的目标,立足赣州特色、现代气质、贡献城市的基本点。
主。本市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气象条件
序
名称
号
1 年平均气温
2 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3 年日照时数
4 年降雨量
5 年平均相对 夏季
湿度
冬季
6 年平均风速 夏季
冬季
7 基本风压
8 抗震设防烈度
9 50 年一遇地下洪水位
(3)地质情况
单 位 ℃ ℃
HR MM % % M/S M/S N/M2 度 米
2. 功能布局 在建筑整体建构下,展馆的各功能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包括:展陈功能、宣教功能、藏品保
管功能、业务科研功能、安全保卫与消防功能、行政办公功能、机电设备功能等。 赣州自然博物馆由自然主题馆、大型室内植物园、生态休闲园等三部分功能组成。在建筑平面
布局上分为两大部分:自然主题馆区和生态休闲区位于东南侧部,其地下一层设置报告厅、库房区 等;植物园展区位于西北侧。两部分在地下一层处以地上通道为界相互独立,在首层二层相连,共 同形成展示空间。同时,以通高公共大厅组织空间,增强博物馆对公众的开放性和吸纳性。
2.尊重城市、和谐发展 本项目位于赣州市章江新区城市轴线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结合部,是重要的城市地标性节点、城 市空间和自然空间过渡点。方案从城市设计出发,确定了建筑实体对城市界面和对自然界面,有机 的组合建筑和场地构成间的虚实空间,力求完成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过渡。同时,确立建筑 沿湖和沿主轴线的城市景观价值,使其成为赣州新城区一处独具特色的城市地标。 3.服务大众,面向社会 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是社会性和公众参与性。作为一处综合展示自然科学的建筑,本馆的建 设定位在公益、旅游、科普三位一体,做到功能层次多样化,在建筑空间上提供参观者以多种方式、 多种角度参与活动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作用。 4.注重项目整体合理 合理规划场地流线,做到安全有序、便于分流、便于管理。室内以核心大厅为中心,组织空间 立体放射式的公共参观流线,合理布置展馆的各功能分区,满足功能要求。注重服务设施的完善和
根据规划对机动车出入口设置的要求,沿南侧的九曲河路和东侧的筠门岭路设置办公、库房、 机房、停车等博物馆辅助功能。报告厅的入口设在建筑地下一层,有道路相连。南侧设有约 70 辆 车的停车场,各个入口由机动车道相连。 3.交通组织
基地的规划设计中,博物馆西侧沿长宁路及其与九曲河路交叉口节点退让较大空间,形成礼仪 性入口主广场,并设置公共车辆的临时停泊场。沿赣康路结合地下室屋顶平台设置休闲广场和室外 体验区。沿九曲河路设置室外植物园,沿筠门岭路设置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