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自然博物馆设计方案

自然博物馆设计方案

自然博物馆设计方案自然博物馆设计方案一、总体概述自然博物馆作为一个集展览、科研与教育为一体的机构,致力于向公众展示自然界的奇观和生物多样性。

本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具有现代感和互动性的自然博物馆,创造一个充满探索和学习氛围的场所。

二、空间布局1. 大厅区域:入口大厅采用明亮的玻璃幕墙设计,让大厅充满自然的光线。

大厅内设有展示牌和导览台,方便游客了解展览内容并获取相关信息。

2.展览区域:根据不同的主题将展览分为多个区域。

每个展区都配备有介绍牌和互动展品,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3. 科研与教育区域:设立科研实验室和教育培训中心,提供给研究人员进行实验和培训学生的场所。

三、设计特点1.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大厅采用天然光源设计,减少能源消耗。

废水采用循环利用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

建筑外墙采用绿色植物覆盖,增加建筑的环保性。

2. 多媒体展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自然界的奇观和生物多样性。

游客可以通过触摸屏和VR技术亲身体验自然的魅力。

3. 互动性:展览区域设置丰富的互动展品,游客可以通过触摸、摇动和参与小游戏等方式,亲身感受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4. 教育功能强大:在教育区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培训课程,培养游客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

5. 艺术和设计元素:博物馆内部采用现代艺术和设计风格,结合自然元素进行装饰,增加艺术氛围和美感。

四、安全保障1. 设立专门的安全巡逻人员,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2. 安装监控系统,保障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安全。

3. 设置紧急避难通道和应急疏散出口,确保游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4.在展览区域设置防滑地板和护栏,避免游客因为地面湿滑或错误操作而发生意外。

五、智能化管理1. 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展品的实时监测和追踪,确保展品的安全。

2. 使用智能导览系统,帮助游客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展品和区域。

3. 在入口处设置智能票务系统,提高购票效率,减少人工排队时间。

国家自然博物馆建筑轮廓方案

国家自然博物馆建筑轮廓方案

国家自然博物馆建筑轮廓方案
国家自然博物馆建筑轮廓方案经过多轮国际设计竞赛和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了由法国建筑师让·诺维尔领衔的设计团队所提
出的方案。

该建筑设计采用了独特的“双曲面”造型,具有强烈的科技感和未来感。

整个建筑由两个主体部分组成,一个是位于地下的科技馆,另一个则是高出地面的自然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的建筑造型像是一个扭曲的圆柱体,塑造出了一股生命的力量感和流动的动感。

而科技馆则是被深深埋入地下的,以弧形的玻璃穹顶为标志,与自然博物馆的扭曲形态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整个建筑用玻璃幕墙和白色的金属板覆盖,营造出了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

夜晚时,建筑内部的灯光会从玻璃幕墙中透出来,犹如一个星空般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成为城市夜景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建筑的环保设计方面,设计师们采用了许多创新技术,例如光伏电池板、地源热泵、污染减排等,使得该建筑成为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

上海自然博物馆调研

上海自然博物馆调研

1. 同样也是用钢丝悬挂,没有采用普通意 义上的展台和展示柜。
2. 将技术与经典展示结合,不仅陈列展品, 更利用媒体技术展示展品生活空间与状
态,这是一种全新的自然博物馆展览模 式。
3. 近代与远古时代的生物一通陈列,年代 感十足。
谢谢观赏
依附在底层的攀岩下。 III. 另外为了获取更多的空间,更多的标本是使用钢
丝悬挂。 IV. 整个场馆大体色主要为蓝色,可以意为天空的颜
色。
a. 生命长河+增强现实技术+体验自然。数十种上 百头深海标本‘生活其间’非常壮观。
b. 借助自然光(细胞墙)。 c. 天花板上的展示板倾斜的角度不同,反射的颜
色也不同。 d. 标本的排列借鉴了深海鱼群的游动方式。 e. 离观看区既不远,也不在触摸距离。
上海自然博物馆建筑设 计师拉尔夫·鲁森:
非常有趣的是,鹦鹉螺壳 的螺旋体中央会形成一个 焦点,而自然博物馆的主 要动线也是围绕一个焦点 形成的 中间再添加了一个 山水庭院。
L1—生命长河
绕过球形的宇宙大爆 炸剧场,海量的巨大 动物模型就出现了。
“生命长河”景区。 路径顺着一条坡道缓 缓前行,整体的弯曲 幅度符合整个场馆的 螺旋形旋转,看到了 各种各样的动物标本 与模型。
上海自然博物馆调研
课程:展示设计原理 与初步 指导老师:叶苹 姓名:姚倩倩 学号:2015270008
上海自然博物馆建筑的 设计灵感来源于"螺"的 壳体结构,盘旋而上的 绿植屋面从公园内冉冉 升起,静动有致的建筑 宛如一只"绿螺"。
建筑秉承"以人为本"的 设计理念,融合"山水 花园"的设计风格,采 用"自然生态"的设计手 法。

博物馆_公园_茨城县自然博物馆的设计

博物馆_公园_茨城县自然博物馆的设计

设计研究 博物馆・公园——茨城县自然博物馆的设计〔日〕仙田满 胡惠琴译1 总平面11前 言(1)自然教育・环境教育的场所茨城县自然博物馆是1972年开始构思的, 1988年决定在横跨岩井市和水海道,占地面积约为1614公顷的地面上建造自然博物馆。

这块用地是由面临240公顷的菅生沼的两个阶梯型的地形和山谷构成的。

菅生沼属于利根河水系,周围的丘陵高度为12m,形成宽阔的绿地和丰富的水体景观,这里有水鸟和众多的生物栖息,特别是由秋转冬的候鸟季节,这里成为探鸟胜地。

但是近年来,由于东京的郊外化,带来了水质的污染,景观的破坏等问题。

从广域型的环境保护的观点,博物馆・公园——茨城县自然博物馆作为地域自然保护基地,自然环境教育基地,以及地域观光的基地等多方位目标来规划的。

(2)让儿童发现自然远离自然的不仅是大城市的儿童。

近20年对日本儿童游乐环境的持续调查表明:日本的儿童游乐空间以大城市为对象,1955年至1975年减少了1 10~1 20,有各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的高速发展期,城市开发和电视的普及。

那以后的20年其减少程度为1 2~1 3,减少趋势有增无减。

而且田园地域的游戏环境的变化十分显著,1975年时农村儿童们还在健康活泼地进行自然游戏和野外游戏,然而近年来农村的儿童也不出来游戏了。

据山形地区调查表明:儿童的生活风景,周围的绿色景观虽然与20年前一样的丰富,然而儿童们却沉醉于电视游戏,近20年的变化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可归结为少子化和电视游戏。

少子化的影响农村比城市更严重。

农村本来人口密度就低,加上少子化,儿童的游戏集团越来越小,以至趋于解体。

电视游戏的渗透更加速了这一倾向。

自然游戏即将变成了传统游戏,过去,如果谁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如何捉到甲虫、蜻蜓,儿童们就不会与他为伍。

可是现今的农村儿童们失去了这些,农村的孩子们已经不会在野外自然游戏了。

这个倾向不仅限于山形县,也是日本山村到处可以看到的景象。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
3 、 室 内 陈 列 灯 光 与 色彩 的使 用

自然博 物馆 标本 陈列设 计的 目的
博物 馆功 能能 否更 好地 体现 决定 于博 物馆 展 陈的设 计 , 成 功 的 展 陈设计 能够 将 博物 馆的 空间与 地 方合理 融 合与规 划 , 可 以将 人 与 物相 互 制造 出不 同的 空间 环境 , 所 以展 陈设计 是博 物馆 学 中十分 重
自然博 物馆 是一 个 大型 的陈 列博 物馆 , 它存 在 的主要 目的就 是 位 也 能够 帮助 国 家宣 传重 要 的 历史 文 化思 想 。能够 从 另~ 方 面来
为 了让 更多 的人来 进 行研 究与观 赏 以及教 育后 代 子孙 , 也是人 类 历
史文 明进 程 的重 要保存 场 所 , 对 社会 的稳 定与 和谐发 展 起到十 分 重 要 的作 用 , 所 以从 一定 程 度上 来讲 , 自然 博 物馆 也是 一 个 国家 经济 发 展如 何 的重 要标 志 , 对 提 高人 民文 化 素养 , 促 进 科技 发 展有 着 巨 大 的推动 。所 以自然 博物馆 标本 的展陈 设计十 分重 要 。
博 物馆色 彩 的使 用也是 与博 物馆 的 主题 息息相 关 , 从另 一个 方 面来 更完 美 的表 达 博物 馆 的主 题 。而 不 同类 型 的博 物馆 对色 彩 的
要求 也是 不 同的 , 自然博 物馆 的色 彩基调 更 倾 向于明 亮系 。另外 对
Hale Waihona Puke 要与特别的组成部分。由于博物馆是向所有人开放, 具有公众性 ,

吸引观 众 , 激 发群 众参 观欲 望 , 提 高 群众 的鉴赏 能力 , 在 这样 明确 的 主题 下才 能 够让 群众 在 游览 博 物馆 的 时候 有 所收 获 。本馆 采 用 分

上海自然博物馆ppt课件

上海自然博物馆ppt课件

建筑在地面上两层,下挖三层, 并且在中间围合出了一个极深的 下沉庭院,为高达五层的博物馆 其他区域提供了景观。高差也将 向外开放的外广场与对内的内庭 院进行了物理上的分割。
6
建筑各个部分与我国 传统意象的关联
7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光照亮了大部分空间。下沉三层庭院也起到 了提供自然采光的作用。
8
外立面上的不同尺度 但是形状相似的纹理 互相组合,在区状平 面上塑造出了空间感 和虚实感
9
博物馆东侧墙体 与其他面柔和的 曲线不同,采用 了方形的墙面以 及一系列方方正 正的开洞,绿色 的墙面也与其他 墙面形成鲜明对 比。
10
地下车库








博物馆
门前广
场界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公园
完全开

11
12
建筑与周围自然人文 景观相互渗透,组成 了和谐的总平面
15
入口大厅及引导人流前往展厅的剪刀状大斜坡
16
展览区 域1
入 口 大 厅
17
18
连接一层与二层的展厅
展览区 域2
展览区 域3
19
展览区 域4
20





庭院间



21
通高空间
22
核心交通区域
23
映出自然博物馆的展览主题和特
色, 使博物馆成为教育的载体 ,
同时还形成了结合展览、 教育 、
社交和自然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公
共活动场所。
4
问题1、基地与公园相咬合,如何与公园发生关系? 问题2、基地如何解决交通问题?

自然博物馆设计理念

自然博物馆设计理念

自然博物馆设计理念
自然博物馆是一个旨在展示自然事物、促进环保意识、增加科学知识的场所。

其设计理念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 环保意识:自然博物馆的设计应当体现环保的理念,包括使用可持续材料、节能设备等。

建筑设计应尽量融入自然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 互动性:自然博物馆应该是一个充满互动的场所,通过各种展览和活动,观众可以亲身体验自然的奇妙和神秘。

例如,可以设置触摸屏幕,让观众可以亲自触碰和了解各种动植物的特点。

3. 教育性:自然博物馆应该是一个教育的场所,通过展品、展览和解说,向观众传递科学知识和环保意识。

展示原始植被和动物、自然现象的模拟场景,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自然的美丽和脆弱。

4. 多样性:自然博物馆应该展示不同类型和地域的自然事物,包括植物、动物、地理和天文等方面。

通过多样性的展品,观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然界的奇妙和复杂。

5. 可持续发展:自然博物馆的设计应当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括利用自然能源、循环利用资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

建筑设计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资源。

6. 创新性:自然博物馆的设计应该具有创新性,不仅在展品和
展览上具有独特性,还应在建筑设计上体现创新。

例如,可以运用新技术,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为观众创造全新的体验。

自然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应当综合考虑环境保护、教育意义、互动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只有将这些理念融入到设计中,才能创造出一个真正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自然博物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结构分析汇总

天津自然博物馆结构分析汇总
建筑结构及选型
——天津自然博物馆
建筑简介:
天津自然博物馆位于天津市友谊路与平江道交口处,占地面积约5万㎡,总建筑面积约3.5 万㎡,建筑物总高度约为33m,主体部分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钢支撑结构,屋 盖为钢网壳,建筑平面呈半圆形,直径达186m,基础形式为桩—承台基础。
天津自然博物馆北方惟一动物外型博物馆建筑,其引用仿生原理,以极具震撼力的创作手 法,成就了一座昂首挺立、展翅腾飞的“白天鹅”造型建筑。天津自然博物馆层数为三层,在 室外设有容积为6500㎡天鹅湖(分为两部分)。
钢结构部分包括屋顶网壳、幕墙结构和天鹅颈三部分。
结构内部示意:
10根箱形断面 曲线钢梁在跨 中和端部由钢 筋混凝土结构 支承,顶端与 大屋顶的拱相 连接。
支承桁架的上部与大 屋顶边界的拱紧密连 接。
沿高度方向每6米设置 横向杆件,并且沿 1.25米的间距设置了 直接连接玻璃的纵向 杆件,以形成玻璃幕 支承结构。
大屋顶抵抗水平力: 作用在大屋顶上的水平力(风荷载、地震时力等)通过屋顶结构可以直接传给地基。 也就是说,作用在大屋顶上的水平力利用大屋顶传给下部结构,对于地震时的惯性力考虑 由下部结构独立抵抗。
天鹅颈:
天鹅颈由从主入口经过天鹅湖进入天津自然博物馆内的回廊构成,屋顶用玻璃覆盖。 其是由10根箱梁构成,箱形梁的尺寸为350㎜×175㎜。它的两端部各有4根钢管柱列 支承,在中间由30米间距的呈椭圆形平面布置的钢管柱群来支承,每组有8根。这些柱与
谢谢!
建筑结构分布:
天津自然博物馆由天鹅湖、天鹅颈和绿色项链构成。博物馆的通道是从天鹅颈部走廊中穿 过,到达风除室后再接着进入结构主体。博物馆上部结构设计包括混凝土和钢结构两部分的设 计。
混凝土部分为三层结构,首层层高5m,二层8.7m;柱网: 首层为7×7m,二层14×14m、 7×14m 。三层部分局部设置支承屋盖的钢管柱。本工程不设任何缝,混凝土部分结构最大长度 约为180m,为避免浇注混凝土时温度变化引起收缩应力,采用设置后浇带方式解决。另外考虑此 建筑物二层层高较高,柱网跨度较大,且二层上部还有支撑钢屋盖柱子,在地震作用下,为避免位移 较大,在楼梯间处设置了350mm厚剪力墙,在建筑隔墙处局部设交叉钢杆支撑。

博物馆设计案例解析

博物馆设计案例解析

博物馆设计案例解析一、内容描述为了让观众能够轻松欣赏艺术品,设计师们首先把整个博物馆空间划分得非常合理。

无论是大型展品还是小型艺术品,都能得到合适的展示空间。

而且整个博物馆的布局设计十分人性化,即使在馆内迷失方向也不会让人感到恐慌,很快就能找到指示牌或求助的工作人员。

而且馆内的陈列布局也很有艺术感,让您仿佛置身于艺术的世界里,每次参观都有新的发现。

这就说明设计师们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观众的需求和体验感受。

不仅如此博物馆的外观设计也非常吸引人眼球,建筑师们巧妙地运用了现代建筑手法和材料,让整个博物馆外观既有艺术气息又不失现代感。

而且这里的设计理念是倡导环保与可持续的,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非常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整个博物馆的设计既美观又实用,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环保意识。

这样的博物馆设计案例,不仅让参观者享受到艺术的盛宴,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文关怀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样美好的体验过程使得人们在游览之余还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1. 介绍博物馆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当我们走进一个个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历史对话,与文化碰撞。

博物馆不仅仅是收藏珍贵文物的地方,更是展现人类文明、传播文化的重要窗口。

那么如何设计这样一个充满故事和情感的空间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解析几个博物馆设计案例。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博物馆设计,不仅能让参观者沉浸其中,还能让文物“活”起来与观众产生深刻的互动。

博物馆设计不仅关乎建筑美学,更关乎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它要让每个走进博物馆的人,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魅力。

再者博物馆设计对社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面貌的集中展示,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

一个好的博物馆设计能够提升公众对历史的认知,增强对文化的尊重与热爱,甚至能够影响一代人的价值观。

那么怎样的博物馆设计才算得上优秀呢?我们接下来会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解析,但在此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博物馆设计的魅力,以及它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一、自然博物馆的General Design
该博物馆的整体设计以室内和室外自然元素为主,其中室内包括壁画、全息投影、模型、视频、电子图片等,以展示自然环境和自然动植物;室
外部分则设有丰富多彩的花园,展示各种植物,游客们可以在花园里充分
感受自然的气息,并在这里进行娱乐等活动。

二、建筑和室内设计
1、建筑设计
2、内部设计
自然博物馆的室内设计以木制地板、木制排架、木制板、木制支柱等
材料为主,搭配上绿色植物,营造出一片温馨自然的氛围,以展示自然环
境和自然动植物。

同时,为了让游客们可以进行全方位的观看和深入了解,室内还设有壁画、全息投影、模型、视频、电子图片等。

自然类博物馆绿化景观设计初探——以北京自然博物馆为例

自然类博物馆绿化景观设计初探——以北京自然博物馆为例

自然类博物馆绿化景观设计初探——以北京自然博物馆为例倪永明 殷学波(北京自然博物馆,100085)摘要:结合生态文明科普宣传的实用型和博物馆绿化设计需要,以北京自然博物馆为例,提出自然类博物馆绿化设计的新方案。

关键词:博物馆,生态文明,景观设计。

Abstract: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the design of the museum's greening design, a new plan of natural museum greening design is put forward, taking Beijing natural museum as an example.Keyword: museum,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ndscape design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19大的召开,生态文明日益被中国政府和人名重视。

作为科普宣传窗口的自然类博物馆,对生态文明的科普传播工作也是受到重视。

博物馆展厅内的自然景观包括树木林草,都是假的,仿制的。

而且一般的自然类博物馆绿化景观几十年如一日,没有变化和设计,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体现不出时代的信息。

那么在这样的自然类博物馆进行生态文明宣传的效果也不是太好。

假如把生态文明的宣传工作和自然类博物馆绿化设计有机结合,选择既能实地演习,体现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又能体现该博物馆具有时代特色的绿色植被,那将是一举两得。

现在更多的参观者对博物馆空间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仅仅为他们提供一个参观藏品的场所上,而是越来越多的注意到博物馆的场所环境,更加重视从博物馆空间营造中寻求文化上的认同感,很多时候,我们甚至说不清我们是看展品还是在感受博物馆空间的文化特性。

如今博物馆空间的营造也更多的考虑到了地方性的因素,使其所在成其所成。

上海自然博物馆PPT

上海自然博物馆PPT
6
建筑各个部分与我国传统意 象的关联
7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光照亮了大部分空间。下沉三层庭院也起到了提供自然采光的作用。
8
外立面上的不同尺度但是形 状相似的纹理互相组合,在 区状平面上塑造出了空间感 和虚实感
9
博物馆东侧墙体与其 他面柔和的曲线不同, 采用了方形的墙面以 及一系列方方正正的 开洞,绿色的墙面也 与其他墙面形成鲜明 对比。
14
展览区域1
报告厅
入口 大厅
影院
15
入口大厅及引导人流前往展厅的剪刀状大斜坡
16
展览区域1 入 口 大 厅
17
连接一层与二层的展厅
18
展览区域2 展览区域3
19
展览区域4
20
核心
交通 区
通高 空间
庭院
2110
人行 出口
地下车库
人行 入口
博物馆门前 广场界面与 公园完全开 放
11
12
建筑与周围自然人文景观相 互渗透,组成了和谐的总平 面
13
博物馆通过建筑与垂地的 关系 , 表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山和水是自然的基本元 素。博物馆采用了传统中 国园林中的石头、土地 、 水 、植物等元素 , 形成与 光影环垅之间的互动 , 以 人为本 、师法自然, 成为 一个名副其实的 “自然” 的 博物馆
4
问题1、基地与公园相咬合,如何与公园发生关系? 问题2、基地如何解决交通问题?
5
庭院在设计的过程中大量运用 了中华传统意象中的山、水、 石、木等意象,在现代的建筑 中勾勒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气 息。
建筑在地面上两层,下挖三层,并且在中间 围合出了一个极深的下沉庭院,为高达五层 的博物馆其他区域提供了景观。高差也将向 外开放的外广场与对内的内庭院进行了物理 上的分割。

成都自然博物馆

成都自然博物馆

26暖通空调HV&AC2020年第50卷第9期工程实录成都自然博物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魏明华6董丽娟何思壕Chengdu Museum of NatureBy Wei Mmghuo^,Dong Lijuon ond He Sihoo★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rp.,Ltd.,Chengdu, China1工程概况建设地点:成都市成华区。

建筑面积:50 547 m2。

建筑高度:40. 156 m。

建筑层数:地下1层,地上4层。

建筑功能:地下1层主要为汽车库、设备用房、藏品库、报告厅、员工食堂及地下商业区,地上主要 为展厅、大厅、藏品库房、藏品技术用房及办公室等。

建设标准:绿建三星。

2冷热源设计根据66—201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及 使用要求,存放古生物化石、矿物、动植物材料等的 藏品库房需设置恒温恒湿空调,全年24 h运行。

地下1层商业与地铁通道相连,设有独立出人口,在晚上闭馆后及周末闭馆期间仍需使用;根据建筑 条件设置独立的空气源热泵模块式机组作为空调 冷热源。

设置3套独立的集中空调系统,系统1〜 3分别服务于藏品库房、地下商业区、展厅及相关 藏品技术用房。

系统1:藏品库房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 统满足恒温恒湿环境要求。

除湿控制系统采用预 冷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温度控制系统采用中温水 空调机组;设计工况下新风机组可承担的室内显热 量为7 kW,中温冷水承担的总冷负荷(包括预冷新 风负荷及室内大部分显热负荷)为136. 4 kW;为提 高藏品库房空调冷热源的保障度,空调冷热源选用 2台模块式空气源热泵机组,一用一备;单台模块 机组设计工况下制冷量为137 kW,制热量为131. 9 kW,用于承担新风预冷负荷及室内大部分显热负 荷;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度11 'C/16 C,空调热水供 回水温度45 °C/40 °C。

上海自然博物馆设计方法

上海自然博物馆设计方法

上海自然博物馆设计方法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一座集展览、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其设计方法不仅注重展览空间的合理利用,还要符合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和审美需求。

下面我们将针对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设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设计方法注重空间规划和展览设计的结合。

在空间规划上,博物馆应该有清晰的流线,以方便观众游览,同时合理安排展览空间和休息区,以保证人员流动和休息的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示展品。

展览设计上,博物馆应该根据展品的特点和主题来进行有机的布展,通过多媒体、实物、图文等方式,体现展品的特色和内涵,让观众在感官上得到全面的体验,从而激发对自然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其次,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设计方法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设计上,博物馆应该选用环保材料,采取节能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博物馆应该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打造生态景观,引入自然元素,让观众在游览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再次,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设计方法注重科技创新和文化融合。

在展览设计上,博物馆应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让观众通过互动体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更好地了解自然知识和科学发现。

在文化融合上,博物馆应该引入多元文化元素,通过展览、讲座、活动等方式,让不同族群和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够找到共鸣,从而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最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设计方法注重教育和社会服务的融合。

博物馆的教育服务应该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科普活动等方式,向学生、家长、教师等各类观众传播自然知识和环保理念,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保护自然。

同时,博物馆也应该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如举办义卖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等,让观众通过参与行动,更好地关注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

综上所述,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设计方法不仅注重空间规划和展览设计的结合,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融合,教育和社会服务的融合。

自然博物馆设计理念

自然博物馆设计理念

自然博物馆设计理念自然博物馆作为一座展示自然界珍贵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场所,其设计理念应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达保护环境、呵护生物的理念。

以下是我对自然博物馆设计理念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自然博物馆应具备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科学是自然博物馆的灵魂,艺术则是展示和传达科学知识的媒介。

在设计上,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将科学展示与艺术创意相结合,使观众在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带来的美感。

其次,自然博物馆应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设计及建造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采用可再生能源、生态建材等环保手段。

同时,在展示核心主题的同时,宜设置生态花园、绿化景观等,为观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自然的机会,激发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三,自然博物馆设计应以教育为核心。

通过丰富的展品和互动方式,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够启发思考、增长知识。

可以设置多媒体展示、实验室、讲座等功能区,为观众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此外,可设立儿童专区,通过专门设计的展示形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最后,自然博物馆设计应注重参与性与互动性。

观众可以通过探索、触摸、互动等方式参与其中,增加参观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可以增设交互展示、沙盘模型等,为观众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导览系统、虚拟现实等,提供更多的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综上所述,自然博物馆设计应注重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育为核心以及参与性与互动性。

通过这些设计理念的贯彻,自然博物馆可以更好地向观众传递保护环境、呵护生物的理念,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活动。

自然博物馆 建设方案

自然博物馆 建设方案

自然博物馆建设方案自然博物馆建设方案一、引言自然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旨在通过展示和解释自然界的奇观和科学原理,提高公众对自然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本文将提出一个自然博物馆的建设方案,以期为公众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学习和娱乐场所。

二、博物馆的定位自然博物馆的定位应既注重科学性,又兼顾趣味性。

它应该是一个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的需求的综合性机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博物馆应设有多个展厅和活动空间。

三、展厅设计1. 主题展厅主题展厅可以按照自然界的不同领域进行划分,如生物多样性、地质学、天文学等。

每个展厅都应具有独特的展示内容和互动设施,以吸引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

2. 交互展示为了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可以在展厅中设置一些交互式展示。

例如,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或虚拟现实设备与展品进行互动,了解更多的信息和科学原理。

3. 模型展示模型展示是一个生动形象的展示方式,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

例如,可以制作一个巨型地球模型,让观众亲身体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 多媒体展示在展厅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展示方式。

观众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听取讲解等方式学习和了解自然界的奇观和科学原理。

四、活动空间设计1. 实地考察博物馆可以组织观众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自然之美。

例如,可以组织一次郊游活动,让观众近距离观察和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和植被。

2. 科学实验室为了促进科学教育,博物馆应设立一个科学实验室,供观众进行实验和科学探索。

观众可以亲自动手,通过实验来加深对自然科学的理解。

3. 学术讲座博物馆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分享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知识。

观众可以通过参加讲座,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五、教育活动设计1. 学校合作博物馆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参加科学实验和讲座,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2. 夏令营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博物馆可以组织夏令营活动。

案例分享融合人为与自然:深圳自然博物馆景观设计方案

案例分享融合人为与自然:深圳自然博物馆景观设计方案

案例分享融合人为与自然:深圳自然博物馆景观设计方案对于想要在建筑、景观、室内、城市设计方向留学、就业及考研的同学来说,多多阅读案例图纸及实际案例对于造型能力提升、理论学习、设计推敲过程及形态转译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建筑、景观、室内及城市设计项目中涉及的知识体系,设计亮点及学习方法,王学长推出了案例学习与分享系列,并将对建筑、景观、室内及城市设计中的优秀案例进行分享、解读,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01 建筑概述今天我们分享的内容是由知名建筑设计公司贝加艾奇、3XN及筑博设计联合体共同完成的深圳自然博物馆的景观空间设计方案。

深圳自然博物馆是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华南地区的首座大型综合类自然博物馆,在项目规划之处就备受关注。

深圳自然博物馆鸟瞰及其周边景观设计©B+H Architects,3XN,Zhubo Consortium博物馆所在的位置邻近坪山燕子湖片区,风景优美、活力蓬勃,深圳自然博物馆的规划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并希望建成世界一流的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的设计理念遵循现有的自然元素,并希望博物馆宛如”从河流中无缝升起,邀请游客和居民沿着其无障碍的绿色屋顶旅行“。

建筑与景观的无缝整合©B+H Architects,3XN,Zhubo Consortium坪山位于深圳的东北部,拥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态与自然资源。

而博物馆作为坪山的“山水会客厅、活力新中心”,将可以领略到燕子湖片区集山、林、田、湖、草等多元自然要素于一体的如画的风景,场地的生态基地条件优厚,是自然博物馆的绝佳场地。

自然博物馆设计手稿示意©B+H Architects,3XN,Zhubo Consortium02 景观设计理念岭南地区自然风光旖旎,山峦起伏,河网纵横,“水”元素在岭南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2.1 “三角洲”基于“水”在岭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设计以“水”为灵感,同时受到当地“山林-河湖-植被”绿色生态轴的启发,河流成为中标方案的理念主线,而深圳自然博物馆的建筑与景观设计概念,打造了以“三角洲”为名的设计概念:在燕子岭和燕子湖之间开辟出一处生态融合空间,并形成一个新的生机盎然的“三角洲”并以此反映该区域丰富活跃的生态及人文场景。

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土木结构

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土木结构

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土木结构大连自然博物馆是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是大连市的文化地标之一。

该博物馆的建筑采用了土木结构,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精华。

土木结构是一种传统的建筑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利用木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并采用榫卯结构连接。

在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建筑中,土木结构被巧妙地应用,展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土木结构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屋顶结构: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屋顶采用了传统的斗拱结构,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

斗拱是一种利用石材或木材制成的拱形构件,它能够有效地分散屋顶上的重力,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2. 榫卯连接:土木结构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榫卯连接,这是一种利用凸榫配合凹榫的方式将木材连接起来。

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土木结构中,榫卯连接被广泛应用,使整个建筑结构更加牢固。

3. 斗栱装饰: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外立面装饰采用了传统的斗栱形式。

斗栱是一种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元素,它由一组斗拱组成,用于支撑屋檐。

这种装饰形式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还起到了增加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4. 木雕工艺:在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土木结构中,还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木雕工艺,使建筑更加精美。

木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雕刻木材制作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花纹,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土木结构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通过对土木结构的运用,大连自然博物馆成为了一座集建筑、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通过参观大连自然博物馆,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感受到古代建筑所蕴含的智慧和美学价值。

同时,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土木结构也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促进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交流与融合。

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土木结构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

天津自然博物馆结构分析

天津自然博物馆结构分析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专利:
在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建造过程中,还采用了12项专利技术,包括可“呼吸”的大跨度 空间结构、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镀瓷铝板屋面、弦支穹顶网壳结构、保温螺栓、板铰节 点体系、锌加技术、大直径高强螺栓、大拱及铸刚节点、六面斜墙、屋面防水设计、超长 度异型压型钢板。
谢谢!
区域位置:
1
天津文化中心全景
2
1.天津科技大厦
3
2.天津阳光乐园
3.天津大剧院
765Fra bibliotek44.天津美术馆
5.天津图书馆
6.天津博物馆
7.天津自然博物馆
设计思想:
天津自然博物馆代表21世纪中华民族的腾飞,于是联想到展翅飞翔的白天鹅。与同样是滨 海城市的悉尼相比,天鹅的飞行的速度远远大于悉尼歌剧院的风帆在水中航行的速度。因此, 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建设预示着中国,特别是天津在新世纪的腾飞和快速发展。从建筑造价上考 虑,悉尼歌剧院历时十年,经过了艰苦的设计和施工,耗资巨大,尤其结构设计上不尽人意。 而天津博物馆则充分考虑了结构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以表现天鹅展翅高飞的翼部大跨度网壳 体结构,实现了用最少的材料建造最大的使用空间的思想。网壳的直径为200米,高32米,整 个博物馆可容纳12000人。其结构形式采用了非常成熟的大跨度网壳结构技术。
天鹅颈:
天鹅颈由从主入口经过天鹅湖进入天津自然博物馆内的回廊构成,屋顶用玻璃覆盖。 其是由10根箱梁构成,箱形梁的尺寸为350㎜×175㎜。它的两端部各有4根钢管柱列 支承,在中间由30米间距的呈椭圆形平面布置的钢管柱群来支承,每组有8根。这些柱与 椭圆形梁刚接。10根箱形梁与椭圆形梁进行有效连接。
结构内部示意:
支承桁架的上部与大 屋顶边界的拱紧密连 接。 沿高度方向每6米设置 横向杆件,并且沿 1.25米的间距设置了 直接连接玻璃的纵向 杆件,以形成玻璃幕 支承结构。 10根箱形断面 曲线钢梁在跨 中和端部由钢 筋混凝土结构 支承,顶端与 大屋顶的拱相 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说明1.工程设计依据1.1.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1.2.赣州自然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1.3.赣州市章江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1.4.共青团赣州市委2009年6月2日补充函1.5.2009年8月11日及9月7日赣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意见书1.6.赣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赣发改投资[228]号1.7.赣州市建设规划局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批复赣建规审[2009]148号1.8.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2.工程项目的概况2.1.城市概况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下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

总人口845.69万人,其中市辖区56.91万人。

2.2. 建筑性质赣州自然博物馆工程选址于章江新区城市中轴F14地块,紧邻赣州中央生态公园南侧,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公顷。

它是自然主题馆(即博物馆中心楼)、室内植物园、生态休闲园等三部分功能组成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

该项目的建设有益于确立赣州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将改变江西乃至华南地区没有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

建设项目总规模为27500平方米,建筑层数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小于24米。

2.3. 地质、气候条件(1)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

本市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气象条件(3)地质情况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类,地基土分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地下水侵蚀性。

2.4. 项目特征防火类别:多层耐火等级:一级(局部大跨度钢结构为:二级)赣州市博物馆及规划展馆初步设计- 1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2.5. 规划设计总思路(1)响应“建设国内一流,百年经典的现代化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及面向未来的新城区标志性建筑”的目标,立足赣州特色、现代气质、贡献城市的基本点。

(2)尊重原有中心区规划,在建筑高度、体型、大轮廓等方面与既有周边建筑相匹配。

(3)重视体现赣州市的人文、历史、地域特征和精神气质,力求反映自然博物馆科学内涵与文化气息。

(4)强调了时代感,力求反映21世纪建筑设计的新思维,即:在形态、材料、表面肌理、内外空间等方面体现出极具时代特点的现代风格。

2.6. 设计原则1.展现赣州,立足现代赣州是以钨和稀土为代表的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称,同时,有我国最完整的中亚热带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活化石和古生物化石,占全境83%的丘陵、山地成为赣州的主要自然地貌。

自然博物馆是反映这些鲜明的地域特色的绝佳载体,方案从构思上深刻理解和汲取赣州的深厚底蕴,以现代手法在造型、色彩、材料的选择上充分体现这些特色,传达美好的寓意;以独具现代感的展陈空间来展现赣州的丰饶物产和秀美自然,因而,确立该馆构思主题为“赣南钨晶花”,以示对赣州自然博物馆的美好寓意。

2.尊重城市、和谐发展本项目位于赣州市章江新区城市轴线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结合部,是重要的城市地标性节点、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过渡点。

方案从城市设计出发,确定了建筑实体对城市界面和对自然界面,有机的组合建筑和场地构成间的虚实空间,力求完成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过渡。

同时,确立建筑沿湖和沿主轴线的城市景观价值,使其成为赣州新城区一处独具特色的城市地标。

3.服务大众,面向社会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是社会性和公众参与性。

作为一处综合展示自然科学的建筑,本馆的建设定位在公益、旅游、科普三位一体,做到功能层次多样化,在建筑空间上提供参观者以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参与活动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作用。

4.注重项目整体合理合理规划场地流线,做到安全有序、便于分流、便于管理。

室内以核心大厅为中心,组织空间立体放射式的公共参观流线,合理布置展馆的各功能分区,满足功能要求。

注重服务设施的完善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服务设施和机电设备按照分区配套分区管理的原则设计,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章总平面1.场地概述赣州自然博物馆工程项目选址于赣州中央生态公园南侧章江新区F14地块。

西临章江新区中轴空间主干道长宁路,南临九曲河路、东临筠门岭路,北面隔赣康路与生态公园相望。

总用地面积为4.069公顷。

用地内地势平坦。

2.总平面布置鉴于该地段的重要性,需要一个整体性强、寓意完整的建筑体型对中轴线长宁路的北端点进行控制。

赣州博物馆以长宁路为主要道路景观面,建筑主广场、主入口都布置在此;北面为重要沿湖景观面,布置建筑的休闲游乐功能。

建筑的主立面沿着这两条主要道路展开。

根据规划对机动车出入口设置的要求,沿南侧的九曲河路和东侧的筠门岭路设置办公、库房、机房、停车等博物馆辅助功能。

报告厅的入口设在建筑地下一层,有道路相连。

南侧设有约70辆车的停车场,各个入口由机动车道相连。

3.交通组织基地的规划设计中,博物馆西侧沿长宁路及其与九曲河路交叉口节点退让较大空间,形成礼仪性入口主广场,并设置公共车辆的临时停泊场。

沿赣康路结合地下室屋顶平台设置休闲广场和室外体验区。

沿九曲河路设置室外植物园,沿筠门岭路设置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入口。

同时沿地块南北对角线设置地下通道,可供车辆到达地下一层出入口并回车,形成场地内的立体交通,可满足后勤服务车流,同时可使报告厅人流直达博物馆的核心区域。

--人流包括:普通公众观众、领导贵宾、馆方内部工作人员、访问学者及其他来访人员等;--车流、物流包括:普通社会车辆、领导贵宾车辆、馆方内部车辆、文物运输车辆、普通货运车辆。

观众、贵宾、内部工作人员、文物、车辆等各种交通流线均合理组织,力争各种交通流线互不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初步设计- 2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干扰。

3.1.展馆各出入口设置及功能观众出入口:博物馆主要参观人流由长宁路,经广场、平台进入,次要人流从北侧由地下通道进入。

学术报告厅出入口设在地下一层,相对独立,与主要人流分开。

内部行政办公入口设在建筑南侧,藏品货运入口也设在南侧,与办公管理结合。

3.2.各类机动车流线组织设计:机动车流线:用地南侧筠门岭路设置了两个机动车出入口,同时设停车场。

内部机动车及部分参观车辆可从南侧机动车坡道进入建筑地下停车库。

沿长宁路设置公共车辆的临时停泊场。

藏品及货物运输流线:文物运输车辆主要由南侧机动车开口进入场地,到达建筑北侧的藏品及货物入口。

厨房货运设置在地下通道一侧。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5.管线平面综合本工程共有八条室外管线: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天然气管、热力管、电信电缆、电力电缆和路灯电缆。

各专业管线依据城市市政管线提供的预留口的位置与其相连。

上述管线在平面综合时,将尽可能满足技术要求和间距规定第三章建筑设计1.设计要点——建筑外形简洁有力,现代感强。

——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强调“渗透性思维”,即把赣州市特有的历史、人文、地域特点渗透到博物馆建筑内部,使观众参观完博物馆后对赣州市的自然风貌有深刻的体会和感性认识。

——在强调现代感和与城市周边协调的基础上,突出具有新意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语言,注重大体块的起承转合和对细节的推敲。

2.功能布局在建筑整体建构下,展馆的各功能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包括:展陈功能、宣教功能、藏品保管功能、业务科研功能、安全保卫与消防功能、行政办公功能、机电设备功能等。

赣州自然博物馆由自然主题馆、大型室内植物园、生态休闲园等三部分功能组成。

在建筑平面布局上分为两大部分:自然主题馆区和生态休闲区位于东南侧部,其地下一层设置报告厅、库房区等;植物园展区位于西北侧。

两部分在地下一层处以地上通道为界相互独立,在首层二层相连,共同形成展示空间。

同时,以通高公共大厅组织空间,增强博物馆对公众的开放性和吸纳性。

自然主题馆区设置地上三层:一层为序厅和临时展厅,二层、三层为多种层高和多种主题的常设展厅。

地下层为报告厅、藏品库房区、办公区和设备机房区。

室内植物园有特殊的物理环境,要求展厅与之隔离,因此馆内设置独立的“氧气泡泡”,用于展品陈列,同时提供对珍稀植物的根系、枝干、叶冠进行立体观察的场所。

生态休闲园位于植物园和自然主体馆之间,其生态体验区与各个展馆有机联系,为它们提供便捷的休闲服务。

地上两层景观较好的位置设置生态餐厅。

在地下一层设置公共开放区和多媒体展厅,与一层大厅、各层公共通道一起整合了各部分功能,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使其更具自由感、公共性和开放性,符合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发展趋势。

3.内部交通组织及核心公共空间面对主入口是一个三层高的中庭空间,是博物馆的核心公共空间,中庭内布置有主题自然景观,同时为参观者提供休憩空间,必要的时候该空间能作为一个开敞式的临时展厅,打破固有的展示方式,提供亲切、自由、活跃的展览空间。

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初步设计- 3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大厅一侧设置通往二层、三层和地下一层的自动扶梯,做为参观参观人流的主要交通。

此外平面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分别布置一组楼电梯,经由这些垂直交通可便捷地到达各层展厅。

4.展陈设计博物馆的展陈空间设计采取了主题展览的分区模式,各层展厅划分为不同的主题。

建筑中部设有中央通廊,为参观者提供了短暂休息的空间。

观众可由主入口进入博物馆中庭,选择进入自然主题馆、临时展厅、植物园或生态体验区。

每部分均相对独立,也可以在各层相互连通,可以根据博物馆的经营、管理方式弹性决定。

各部分的库房设置于地下空间,通过电梯与各展厅垂直联系,藏品的运输和布置采用分时管理,通过专用出入口运输布展。

5.剖面设计本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局部在±0.00m标高设夹层。

地下一层层高7.20m,首层至三层各层主要展厅层高为6.60m,局部展示空间层高5.00m。

主入口设在3.60m标高平台之上,在-3.60m标高设地下通廊,方便人流和车流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