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说明书
景观规划设计说明书

芙蓉苑设计说明书一、规划项目基础信息概况芙蓉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慈恩东路以东,芙蓉中路以北,东临大唐芙蓉园,芙蓉苑占地面积14.6公顷。
它以中心圆形花坛为中心,周围布置以绿地,北面有一个人工湖,人工湖周围用花架廊围成的一个走廊,走廊中布置石凳,以供小区人们休息,走廊拐角布置四个不同形状的亭子,极具风格。
二、设计依据本设计主要有以下书籍为参考文献,结合该地基本情况和基础资料,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条文为设计依据。
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和房屋建筑部分;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3.规划设计中的社会调查方法和实践;4.城市规划与设计;5.城市规划原理。
三、设计理念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
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
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
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
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
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设计构想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因此,我将“自然”这一话题充分考虑到本次设计中,认真的思考了“人——建筑——健康——自然”这个四元体之间的关系,充分的利用和改造原有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些人工环境,让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是建筑空间更能满足人类的正常需求。
佛山小学景观设计说明书

景观设计说明一、景观设计思想基于对儿童行为发展的教育目的,学校在景观设计中引入了学校“绿色教育”的教学思想,提出了“新绿色、新校园”的设计指导思想,即以学校建设国家级绿色校园为契机,在校园规划中充分展现绿色教育的特色,注重校园景观的科技教育、生态教育及环境教育的作用。
通过规划后的校园环境景观激发儿童游戏、认知的兴趣,使校园环境真正达到趣味性、美观性、生态性、科技性和信息性的结合统一,做到“一草一木参与教育”、“一景一物引导教育”,使环境景观给学生以引导、教育和启发的作用,建设富有凝聚力、自豪感和进取心的校园环境场所。
“新绿色、新校园”的景观设计思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新观念、新形式、新内容、新认知、新教育。
新观念。
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不再是美化和装饰的附属物,而是和环境教育充分融合的场所,环境的参与者要树立全新的、科学的、正确的环境意识,通过儿童的游戏本能和空间场所中的设计元素充分调动儿童参与环境的积极性,增加思考和提问的景观设置。
新形式。
设计中采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通过几何元素,强调“形式”概念,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做到小空间趣味化、新形式教育化。
如,校园环境中抽象的动物、人物剪影,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又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游戏场地、铺装图案结合的种植园,培养儿童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新内容。
以“中国文化”为主线,从空间形态、生态植被的选择等角度凸现校园的地域性与特色性,培养儿童的文化观,让儿童以多样的方式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庭院中利用生态环保材料设计的休息坐椅,给儿童以新的体验与认知。
新认知。
儿童对空间的认知与体验,是在生活经验中及与事物的不断接触中感知的,他们常常需要空间告诉他们该如何行动。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空间的形状、大小、色彩、远近等空间特性刺激儿童的视觉、触觉、动觉等感官机能,让儿童通过知觉感知环境,认知事物,即用眼睛观察世界、用触摸认识世界、用鼻子感知世界、让声音点亮心灵。
景观工程施工设计总说明

景观工程施工设计总说明一、编制依据1.1 设计图纸及说明: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及说明,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细部图等,是施工的主要依据。
1.2 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设计变更通知单等。
1.3 国家及地方规范、标准:本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如《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浙江省园林绿化技术规程(试行)》(DB33/T1009-2001)等。
1.4 施工现场情况:包括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条件。
1.5 施工经验:依据我单位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为本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二、工程概况2.1 工程名称:XXXX景观工程2.2 工程地点:XXXX2.3 工程规模:XXXX2.4 工程性质:XXXX2.5 质量要求:本工程的质量应达到设计文件和规范、标准的要求,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美观。
2.6 工期要求:本工程的工期为XXXX天。
三、施工组织设计3.1 施工总体布局: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情况,合理布置施工临时设施,如临时道路、临时用房、材料堆放区等。
3.2 施工顺序:依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3 施工方法及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及工艺,如土方工程、绿化工程、硬质铺装工程等。
3.4 施工机械设备:根据施工需求,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3.5 施工人员组织:合理配置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6 施工安全管理: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7 施工质量控制: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3.8 施工环境保护:制定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施工进度计划4.1 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工程性质、工期要求等因素,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
园林、景观专业毕业设计 设计说明完整版 纯原创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天津市城市山林居住区景观设计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ianjin City ForestResidential Area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名称:园林指导教师:摘要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指对居住区的整体环境进行详细规划,包括路网规划,场地规划,种植设计,地形处理,照明设计等,旨在创造宜人且舒适的居住环境。
城市山林居住区针对其目标人群均为文化素质较高,经济水平中等人群的基本情况,特将其定位为宜居,宜憩,宜赏的类似“城市山林”的现代化中高档住宅。
居住区的整体规划象征着古典园林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路网,分区,景观节点都随地势而定,充分尊重基地的原有地形地貌,并对居民起到明确的引导作用。
项目总体规划以规则式结合自然式的设计手法为主,在不破坏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效应,将生态效益最大化,是对古典园林精神的升华。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山林;生态效益;舒适宜人;ABSTRACTThe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design means a detailed planning to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including road network planning, activity space planning, planting design, terrain design, lighting design and so on, which is aiming to create a pleasant and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situation that target population having high cultural quality and income level, city forest residential areas makes its position as comfortable, leisure and artistic, which likes a "city mountain fores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high-grade residence.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means the classical garden spirit that although it is artificial, but it likes from nature. All the road network, activity space, landscape node is decided by the nature terrain, which fully respect the base of the original topography. It’s also a clear guide to the residents. The overall plan of the project is the combination by the regulation and natural design method. It tries not to destroy the origina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et green ecological benefit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the more the better, which is the sublimation to the classical garden spirit.Key words: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design;City mountain forest;Green ecological benefit;Comfortable目录第一章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国内外发展综述 (1)1.1发展概况 (1)1.2发展趋势 (1)第二章居住区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3)2.1设计理念 (3)2.2设计方法 (4)第三章规划设计说明 (5)3.1工程概况 (5)3.2设计依据 (5)3.3总体规划 (6)3.4功能分区 (6)3.5竖向设计 (7)3.6道路交通 (7)3.7种植设计 (7)3.8景观节点设计 (8)3.9建筑单体设计 (9)3.10技术经济指标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2)第一章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国内外发展综述1.1发展概况1.1.1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概况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艺术的重要瑰宝,对西方园林乃至整个景观园林体系的产生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景观设计说明书

景观设计说明书景观设计说明书项目概述本文档为景观设计说明书,旨在详细描述景观设计项目的目标、范围、要求和设计方案等相关内容。
1.引言在本章节中,将介绍项目背景和目的,包括项目所在位置、项目的目标和目的,以及项目的重要性和意义。
2.法律依据在本章节中,将列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等,以及地方性的规定或条例。
3.需求分析在本章节中,将详细描述景观设计的需求和要求,包括对景观设计的功能、美观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要求。
4.设计原则在本章节中,将提供本项目中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和指导方针,包括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融入当地文化和历史、注重可持续性等。
5.环境分析在本章节中,将对项目所在的环境进行透彻的分析,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植被等方面的调查和评估。
6.规划设计在本章节中,将提供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景观布局图、景观元素设计、绿化造景方案、水体设计等。
7.施工管理在本章节中,将详细描述景观设计项目的施工管理计划,包括施工组织、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8.维护管理在本章节中,将提供景观设计项目的维护管理方案,包括植物保养、设备维护、环境监测等内容的说明和建议。
9.预算报价在本章节中,将提供景观设计项目的预算报价表,包括材料费用、施工费用、设备费用、维护费用等方面的估算。
10.项目实施计划在本章节中,将提供景观设计项目的实施计划,包括项目启动时间、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等。
附件1.附件一:景观设计图纸2.附件二:施工图纸3.附件三:材料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保护法:指中国现行有效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城市规划法:指中国现行有效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
S227省道两侧景观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一、概况(一)项目背景S227省道(相城区段)作为贯穿相城南北的城市快速路,南至姑苏区、北至常熟,具有独特的交通、经济及战略意义。
去年施工完成的S227省道京沪高铁快速路工程(南起227省道白荡湖特大桥、北至京沪高铁)将S227(相城区城区段)打造成了一条南联京沪高速、苏州工业园区,北接京沪高铁、高铁新城,东达苏嘉杭高速,沟通相城城区东西向各主干道的城市快速路,对提升相城的综合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地分析:(1)地理位置:南起S227省道白荡湖特大桥、北至高铁新城南天成路,西侧绿地控制宽度约50米,东侧约100米,改造长度约7.2公里,提升改造范围约99.73公顷。
同时包括沿线的公共活动空间及绿化广场。
(2)基地现状基地现状植被、湿地、草坡等保护相对较好,生态环境依旧保留着较多自然因素。
白荡湖水面开敞,具有良好的滨水绿地开发条件。
规划应注重对现有基地可利用元素的开发和保护,建设具有场地特质的景观。
基地范围内地形由北向南地势相对平坦,有大片鱼塘。
(3)交通联系S227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无隔离带,存在安全隐患。
人行天桥数量较少,道路东西两侧到达不便。
(4)现状用地性质现状用地主要以渔业用地、绿地为主。
由于紧邻位阳澄湖,用地又近水,因此部分居民选择在此养殖渔业为生,围湖、围河养殖情况较为普遍。
(5)植被由于未经完全开发,规划区植被覆盖大多呈自然状态。
河流鱼塘与植被的天然肌理交错,体现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
由于基地内鱼塘较多,天然植物群落分布较少,鱼塘周边的水岸生长了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如水葱、芦苇、狗尾草、旱柳、构树、意杨等。
(6)现状市政管线目前有高压电力线横穿白荡湖区域,对规划绿地的视线、安全都将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上位规划高压线将搬迁或地埋。
(7)基地在本次规划中的位置、条件及用地关系基地东侧有大面积的天然的滨水绿地,这里得天独厚的水系是滨水绿地的基本条件,便捷的交通联系是保证居民及游客可达性的重要因素,现状的用地性质保障了开发动迁的较低成本和土壤的易植性,丰富的岸线变化为此绿地营造不同功能的景观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塔公园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名称邵阳市北塔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名称园林设计学生姓名罗利平学号21号系、专业城市建设系2008级园林指导教师王业社2011年月日设计说明1现状分析北塔公园位于邵阳市资江一桥北头东边,三面临江,一面临魏源路和小区路,内有历史悠久的北塔(国保文物)和人文景观建筑物廖耀湘公馆,是我市建成区内规模的最大的滨江公园。
2设计依据2.1设计遵循的技术规范2.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1.2《公园设计规范》2.1.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余设计规范》2.1.4国家及邵阳市颁布的其他法规、规范3设计原则3.1生态原则创建一处生态环境良好的绿地空间可以最好滴缓解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使人们更好的投入到工作研究之中;同时,生态化的公园也为周边的整体生态环境的建设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系统构成的层面上,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与各类城市绿地和自然条件有机结合,争取最大限度地为改善城市环境发挥作用。
在游憩绿地单体的设计上,要求合理运用各种构成要素,提倡植物群落的使用,提高绿地的单位绿量。
3.2开放性原则公园的景观形象是一种开放式的,易于居民接近与交流。
公园内的个景观要素都应是宜人的,易于接近的、人性化的。
3.3多样性原则现代人的生活是多元化的,再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亦是多重的,从事快节奏的、高效率的城市人口更追求丰富多样的生活。
公园的绿地设计充分体现景观的多样性,做到细部丰富、景观多样,多元化的景观元素在各个绿地中有机布置,多品种的植物再绿地中合理配置。
4设计目标将北塔公园规划建设成一座场地开放性、人文历史性(北塔、爱莲池、博物馆)、纪念性(馆)的滨江公园。
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素,提供一个既具有功能性、景观性又有一定消费的综合性公园。
使它不仅为邵阳市提供大面积的绿地,使其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游赏活动。
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北塔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书

4.一二年生花卉:金鸡菊、羽衣甘蓝、石竹、雁来红、醉蝶花、波斯菊、三色堇、二月兰、万寿菊、雏菊
等
第六章 建筑设计
新化有着悠久的历史、鲜明的个性、强烈的文化气息。尤其是作为梅山文化和蚩尤文化的发源地。北
塔公园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在建筑风格上应强调地方特色,立足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掘,以古朴风格 为主,材料上仿木、多样、辅以灯饰等,增加文化气息。即使以混凝土建造,也以木等进行装饰与覆盖,给
第三章、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文物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5、建设部《公园设计规范》(JJ48—92) 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8、国家及新化县颁布的其他法律、规范
二、种植设计
1.绿地内的地面除道路和广场外要全部用地被植物和草坪覆盖起来,做到黄土不见天。 2.种植设计要达到四季常青、四时花香,充分展示植物的个体美,同时也体现植物群落的群体美。体 现文 化内涵,丰富植物景观,展示自然植物的生态多样性,体现自然环境意境景观效果。
3.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依照长生树种和速生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又能 随着时间的延续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 4.树种宜选择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乡土树种及适宜本地生长的观赏树种。 (三)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设计 上层大乔木——形成上层界面空间 中层乔灌木——应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 界 面; 下层矮植物——耐阴的低矮花灌木、地被植物及草坪。 (四)主要绿化植物的选择 1 .乔木:香樟、杜英、马尾松、枫香、枫杨、银杏、水杉、池杉、栾树、柳树、乌桕、玉兰等 2.灌木:红继木、大叶黄杨、海栀子、丰花月季、八角金盘、杜鹃、金叶女贞、红叶石楠、南天竹、苏铁 等 3.地被:酢浆草、萱草、鸢尾、葱兰、麦冬、美人蕉、菖蒲、狗尾草、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州市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工程概念性规划设计、背景篇1、项目概况1.1地理区位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濒临长江中游南岸,,西接“九省通衢”的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北与革命老区黄冈隔江相望,南同咸宁濒湖毗邻。
是鄂东水陆交通枢纽。
规划范围位于鄂州市中心城区,西靠西山风景区,东面城市中心区,北接三国吴都博物馆至长江南岸,南临鄂州汽车客运站,基地呈带状分布,东西长约4430米1.2自然环境鄂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冬冷夏热,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鄂州自然环境优越,市域内湖泊星罗密布,有百湖之市的美誉。
1.3历史人文鄂州历史悠久,自春秋战国以来,始为东楚首府,继为鄂邑、鄂郡、鄂县,其间两度为帝王都城。
三国时期,东吴立国60年,鄂州作为其国都和陪都,其先后达45年之久,与建邺(今南京市)并称“东都”和“西都”。
鄂州人文荟萃,英俊辈出。
楚国熊渠、东吴孙权、东晋陶侃等历代王侯重臣,或承封袭爵,或建都驻跸,都曾在这片土地上金戈铁马,纵横驰骋, 鄂王城、吴王城、点将台等故址遗迹,都记载着他们在鄂州的文治武功鄂州民俗文化异常活跃,鄂州雕花剪纸于201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葛店虾灯、泽林旱龙舟等民俗文化艺术呈欣欣向荣之势。
1.4社会经济鄂州是长江中游南岸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
是鄂东“冶金走廊”、“服装走廊”、“建材走廊”的重要支撑,形成了以冶金、服装、建材、医药、化工、机械、电子、轻工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鄂东的商品集散中心。
2、现状资源2.1现状土地利用现状用地基地现状以待开发建设用地为主,局部有码头及堆场等用地。
基地竖向现状地块最低处竖向标高为12.59米,最高处36.77米。
基地坡度自南向北跌落。
本片区100年一遇洪水位线为25.62、低水位9.27 (黄海高程)。
现状防洪提以北均在100年一遇洪水位线内。
2.2现状道路交通主要依托现有沿江大道,以及粑铺大堤,东至鄂州港,西至西山,交通便利,地块展示性良好,利于突出城市形象2.3周边资源规划范围北靠万里长江;南濒洋澜湖;东接繁华的五丈港码头;西连观音阁公园。
滚滚长江水,悠悠武昌情。
波澜壮阔的长江、重峦叠嶂的西山、碧波荡漾的洋澜湖,人流如织的闹市区,历史氛围浓厚的观音阁,共同构建园林鄂州、卫生鄂州、环保鄂州和文明鄂州。
、研究篇1、相关规划解读1.1《鄂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09 —— 2020)》滨江公共绿地,城市重要休闲景观带。
1.2《鄂州市主城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鄂州市沿江风光带龙身区域,主城区夜景照明核心景点带。
1.3《鄂州市滨江地带控制性详细规划》人居鄂州,新的社区活动中心,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延续,未来滨水城市形态的主要构成要素,社区康健互动最活跃的场所。
花园鄂州,集观赏、休闲、防洪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公园,一座真正意义的“四季花园”。
2、SWOT分析优势:滨水景观视线开阔,沿江区域经济活跃人气旺盛。
滨江大道联系城市各主要交通干道,交通便利。
紧靠观音阁公园,与主要城市景观连成一线。
与洋澜湖水道连接,完成城市休闲景观大循环。
劣势:周边现状建筑破旧,部分码头影响江岸生态和形象。
机遇:鄂州争全力打造成为最适宜创业、最适宜人居的城市,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大力改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
滨江风光带将作为展示鄂州市城市形象的窗口呈现在世人面前。
挑战:先期完成吴都风光带一二期项目以历史鄂州定位,规划项目为人居与花园,完美的实现历史到现代的过度以及功能的转变与互补。
3、案例比较借鉴根据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借鉴:多伦多市HTO滨水公园、上海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安丘大汶河景观概念性规划。
都以打造富含城市文化的滨水硬景和本地特色的软景结合的方式来展现城市的个性和内涵。
同样,我们将以此为基础,上加入更细腻的人性关怀和更明朗的开放态度。
主选方案三、策戈U篇1、设计理念以人为本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于社会的共融,所有的设计语言都奏出和谐的音符。
古今融合现代手法诠释古代文化,古代气质熏陶现代文明。
2、主题定位主题:昂首摆尾追古溯今君卓民悦山高水长鄂州的龙脉,头昂首为西山,身体游弋于长江,摆尾至黄冈;始于西山的三国吴都风光带,由古色古香的都城风光,趟过健康自然的体育湿地,华丽变身为繁荣昌盛的现代码头;城市管理者的卓越程度,表现为大众的愉悦程度;就像山越高水更长一样,不同的制高点决定迥异的风景线。
定位:展示城市文化的载体。
3、总体策略接纳城市休闲人群成为市民活动中心。
历史文化展示,城市文化提炼成为鄂州市展示城市形象的宣传窗口。
四、设计篇1、构思过程古与今----历史鄂州过度人居与花园鄂州,完成古今角色转换官与民----从恢弘气势的建筑表现回归朴素淳朴的景观表现。
龙与凤----夔龙游弋于长江,夔凤起舞于江畔。
雅与俗----优雅的滨江古肆与世俗的饮食文化相得益彰。
人工与自然----人造景观修饰自然,自然包容人造景观。
2、总体规划规划立足于城市总体空间,以线性景观打造城市边沿空间形态,为城市天际线添上丰富的景观前景。
3、平面布置结合上层次规划,本片区为城市重要休闲景观带。
规划以滨水区线性的内在秩序为依据,以展延水体为景线,形成以五大片区为主题的景观走廊。
4、功能分区倪鹏飞(2004)则在研究城市竞争力中将城市文化列为影响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认为城市文化载体的内涵体系由五大系统构成,即理念文化、行为文化、产业文化、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
本片区沿用以上城市文化载体,将片区分为理念文化、行为文化、产业文化、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五个区。
人文景观文化区:古今八景,城市变迁,书法写作。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
理念文化区:内含老年人、青少年、儿童文化中心,包括棋牌、喝茶、聊天、健身、跳舞、溜冰、儿童游乐、亲自乐园等功能。
行为文化区:以市民需求为主题,规划休闲中心和健身中心两区。
休闲中心区,可供市民唱曲,弹琴等。
健身中心区结合场地规划健身器材,为市民提供健身场所。
使本片区成为鄂州滨江区康健互动最活跃的场所自然文化景观区:设计结合自然的滨水岸线,以绿为主,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
主要设置环水自行车、放风筝、运动、钓鱼、野炊烧烤、按摩鹅卵石道、婚纱摄影等设施。
产业文化区:利用现状码头条件在不影响码头功能的前提下结合临江以及港口区特色建筑打造别具风味的码头风光。
5、交通分析滨水步道贯穿各个功能片区,在各个节点设计亲水平台,充分体现片区滨水特色。
结合临江以及港口区特色建筑打造别具风味的码头风光。
6、竖向设计分析竖向设计在考虑防洪需求的同时也要注意景观的塑造。
设计的凤凰楼、商业建筑均保证其高于100年一遇洪水位线,100年一遇水位线下景观以自然缓坡,微地形为主,便于水后恢复。
7、景观结构规划景观设计结合现状地形及周边环境进行规划,注意滨水景观的渗透关系,使“城市山水“伸入到人居环境中。
规划结合五大片区设计五大节点,通过滨江步道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个特色鲜明又相互联系,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的需求的景观带。
8、开放空间规划结合片区资源与人居鄂州的规划要求,本片区的开放空间主要由水系开放空间、绿地开放空间、广场开放空间及综合开放空间廊道构成。
水系开放空间:充分体现片区滨水特色,结合地形规划亲水平台及湿地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公共活动体验。
绿地开放空间:滨水线形绿地绿,提供给人们轻松惬意的户外休闲空间。
广场开放空间:广场开放空间主要为人们的公其聚集活动和交通集散提供空间支持。
综合开放空间:结合公共建筑布置,提供配套服务及观景点。
9 、主要节点设计古今流芳愿景墙愿景墙分为古今两部分,古愿景以不同时期文字表现当代鄂州地区居民诉求,今愿景墙书写当代鄂州人民夙愿。
龙凤呈祥图腾柱广场入口选用龙脊及凤尾元素,和谐柱以三国时期香薰为原型镂空部分镶嵌铜镜,铜镜纹路为鄂州当代人民生活场景以及时间,体现鄂州人民,鄂州这座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的城市理念文化。
雅俗共赏闻涛阁闻涛阁矗立于熊家沟两侧,规划片区的中心地带,承载片区主要配套服务设施功能。
建筑传承吴楚建筑风格,通过连廊将各个功能区合理连接,形成围合的中心庭院及远眺江面的观景连廊。
双龙戏珠踏脚石经过周详调查,我们发现位于江心的踏脚石,在沿江风光带四期两个核心节点形成三角形景观构图,利用江心小岛打造两标志景观的视觉焦点,岛上通过设置龙珠雕塑,与整个沿江风光带夔龙主题形成呼应。
水涨水落龙珠雕塑时隐时现犹如夔龙戏珠。
鸾凤和鸣凤凰楼凤凰台上凤凰游,桥头公园以及沿江风光点的中心景点-凤凰楼。
鄂黄长江大桥桥头的城市门户的标志性建筑。
凤凰楼采用传统的东吴建筑形式,充分展示鄂州三国吴都以及凤凰文化。
10、夜景专项规划根据《鄂州市主城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本片区位于鄂州沿江风光带龙身区域,主城区夜景照明核心景点带。
夜景照明设计需有主次,分重点针对不同区域分别进行设计,形成区域特色。
注意节假日及平时灯光,提高主要道路、广场的路面照度,满足人行道的照度及交通引导性要求。
1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沿江选取主要活动场地设置公厕、便利店等公共服务设施。
12、工程量及投资估算(1) 参照《湖北省园林绿化工程综合定额》以及湖北省园林绿化工程计价依据计算(2) 主材价格参照最近湖北省价格信息及市场价。
(3) 本估算中的景观按面挂花岗岩考虑。
13、建设时序与实施建议一期启动武昌门至熊家沟段,增加滨江活动场地,分散一二期人流。
二期发展熊家沟至鄂黄长江大桥段,完善城市滨江休闲功能,形成新的社区活动中心。
三期开发鄂黄长江大桥至五丈港码头段,主要以绿化植被为主,让城市接近自然,自然融入城市。
备选方案三、策戈U篇1、设计理念完善配套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更能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和社会文明的程度。
强调体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城市的居民通过体验更能增加自豪感和凝聚力2、主题定位主题:历史演绎文化体验写意山水气质岸线通过景观的立意表达出脍炙人口的历史事件,本土文化的亲身体验,让山水变得格外诗意,沿江风光带也感觉别出心裁。
定位:本土三国吴文化与现代文化体验。
3、总体策略让风光带成为带动周边景观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城市人气聚集地。
四、设计篇1、构思过程由象征孙权命名鄂州武昌时的武昌门,到代表孙权商议建都时的凤凰楼贯穿风光带四期首尾,似乎正好契合这段最为精彩的历史,只是故事要从如今说起。
2、总体规划规划立足于城市总体空间,以线性景观打造城市边沿空间形态,为城市天际线添上丰富的景观前景。
3、平面布置结合上层次规划,本片区为城市重要休闲景观带。
规划以滨水区线性的内在秩序为依据,以展延水体为景线,形成串接广场、平台、绿地的景观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