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创新管理的实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创新管理的实施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积极意义

(1)提高企业能力。21 世纪的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企业发展依靠的是正确的决策,而决策的基础则是信息。企业领导者必须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清楚企业自身经营状况,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对企业来说,怎样比对手早一步获得有效的市场信息显得尤其关键,而这正是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以减少出错率的辅助方式,带动了传统生产制造业的运行。在设计、规划方面,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规划,可降低出错率,提高工效,节省投资,缩短产品试制周期。

(2)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第一,信息化管理后的企业结构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传统的企业结构都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而新兴信息企业结构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不但投资少,效率高,最终还将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得到全面发展。第二,信息化管理后企业的劳动力结构是智力劳动型的。企业结构的状况决定着劳动力结构的状况,由于新兴信息经济的企业结构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

的,而以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软件编制人员等脑力劳动者为主的劳动力结构也必然发生根木变化,传统体力劳动者将经过再教育成为新的脑力劳动者。第三,信息化管理后企业的产业结构是低耗高效型的。这些以新兴科学知识和高技术为基础的尖端信息产业群,具有高效率、高增长、高效益和低污染、低能耗、低消耗的新特点。在传统产业日益衰落的过程中,专业化、小型化的新兴产业却在迅速发展。这种产业结构及其技术结构的变化,将使劳动生产力率获得极大增长。

(3)促进企业组织形式的更新。企业信息化促使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的出现,这种组织形式与旧的官僚制组织结构完全不同,它是经营战略、结构和管理方式的一种特殊组合,既不同于市场,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人将其称呼为/ 动态网络。如迈尔斯和斯诺认为新的组织形态已经是集战略、结构、管理于一体的动态网络,这一动态网络是为了适应新的、复杂的、变化了的科学环境和市场竞争条件而形成的组织形态。它在组织内形成包括供应商和分销商在内的“工作合同”网络,这种新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可以根据复杂的竞争环境灵活地进行组织安排和重新组合。例如,设计者一供给者一生产者一分销者之间就是一个“动态网络”,其中的每一部分都是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独立单元,但其每一单元都必须在网络系统中运转并完成其分工的使

(4)提高经济效益。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在技术层面上人们关注的是企业采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在经济层面上则要考虑企业信息化的成本与收益。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管理创新,同时它也是一项技术投资。在企业实行信息化之前,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

能够预测它的经济效益和可能的风险,也可以比较不同方案的经济价值。这种分析比较可以帮助企业选择那些经济性好的方案,从而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减少资金开支、提高盈利水平、降低风险。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前进步伐。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认识不到位。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压力不断加剧,信息上的领先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信息化能解决企业中突出的问题,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可是,在具体实践中,因为对信息化建设认识程度的不同,造成了各个企业对信息化重视程度大不相同。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没有树立信息管理不可或缺的观念,思想上仍然固守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不能从企业进步的战略高度去认识信息化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2)信息管理系统盲目开发。信息化项目的工作量是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需求来决定的。但从企业自身来看,经营者业务繁多,不能深刻领会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对于信息化的具体实施手段、分析运用方法等没有充分地了解,很难准确地概括出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具体要求,导致企业领导者和软件系统开发商对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都很模糊,因此使双方的配合缺乏默契,造成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界

定不具体,盲目开发,最终使信息化项目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等到发现不能满足需求时,就需要做大量的调整、重建工作,最终影响到项目的完成时间,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3)信息化基础建设薄弱。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在基础应用方面有着较大进展,但在重大信息工程的建设方面相对滞后。总体看来,大部分企业在公文处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对于信息系统的使用相对普遍,而在其它方面,如生产过程、销售手段、供应环节等方面则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系统,造成了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偏离主体,缺乏全局性的局面。这种情况导致信息管理系统仅能运用在解决某个管理细节或局部环节的问题,而不能从整个企业的全局角度、从企业发展的进程上来系统地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以至于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出来的软件相互不能配合,整个信息管理系统不完整或无法兼容,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不能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成为了空想。(4)信息化成本过高。在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成本高、周期长。这是因为大多数中国IT 厂商是以销售PC机、显示器、终端等产品为主,不具备为企业实施信息化提供从前期规划、方案设计,到项目实施,乃至后期的运行维护、系统调整这一系列服务的实力。另一方面,造成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过高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软件开发、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很多管理软件企业发展壮大起来,也研发出很多功能强、效果好的软件产品。但是由于部分软件企业管理不规范,用人体制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造成软件设计人员流失,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