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女生化妆行为的社会学分析_孙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6 2012.06

2012年06月

大学女生化妆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文/孙旭 赵庆伟

摘 要:大学女生的化妆行为受自身消费水平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化妆行为表现了大学女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期待,

以及对群体压力的顺从。大学女生通过化妆行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自信的提升,并以此来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女生;化妆选择;行为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6-0236-02科教纵横

化妆是一种美化容貌、掩盖瑕疵的手段,人们通过化妆展现自我形象的优点弥补外在形象的不足。在大学女生群体中,化妆行为越来越普遍。她们在求职面试、约会、以及参加正式活动时更倾向于选择化妆。化妆也使得她们得到了主观的心理满足,以及对自我的认同、对社会压力的适应等。这些都使得化妆行为越来越表现为一种社会化[1]的行为。本文通过对大学女生化妆行为的社会性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了解大学女生这一特殊群体化妆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对女性化妆行为的研究也比较多,多是从化妆的艺术表现方面、化妆品消费特点、市场调查及心理学等角度出发,从化妆行为的社会化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并不是很多。对于化妆行为,从性别和社会权利角度来看,女性的“身体消费是一种性别文化现象,体现了一种性别文化上男性眼光和价值取向对女性身体的支配”[2](章立明,2001)。现代女性追求外在美而通过诸如化妆、美容、美体、丰胸等手段来达到社会所规定的“美的标准”。这些都体现了性别社会化[3]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日本化妆心理学研究认为女性“通过化妆获得安心感、自信和年轻的自我认知”[4](胡金生,2004)。也有学者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5]出发对女性化妆品消费心理做了调查研究。认为女性对化妆品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追求生理满足(陈功焕,2007),她们通过化妆来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一部分人为了求职而去美容化妆甚至整容(白正府,2008)。女性的这种身体消费,也反映出来女性典型的“符号化消费”[6]观念(龙鸿祥,2006)。

二、大学女生化妆的目的

(一)增加自信,获得心理满足

化妆通过提升女性外在形象而达到积极的心理效果。48.1%的大学女生化妆是因为可以通过化妆提升气质、增加自信。国外有关资料分析,在相同条件下,经过精心化妆的女性比未经化妆的女性能忍受更长时间的疲劳。原因是化妆能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7]。女性的化妆行为正是对自我认知的一种表现,化妆可以掩盖面部瑕疵,改善面部形态特征,使女性获得一种满足感并形成良好的自我印象,从而提升自信心。化妆也是一种突出自我优点的手段,女性通过化妆可以有重点的展现自己比较满意的面部器官,比如打腮红以修饰脸型、画眼影以突出眼部形象。通过化妆突出优点掩盖缺点而使女性对自己的外在形象更自信,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二)尊重他人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大学女生化妆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主观的心理满足感,在人际交往中,化妆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比较关注自己互动对象对自己的评价。正如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所讲“世界是一个大舞

台,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8]。大学女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化妆行为也正如舞台上表演者扮演特定的角色一样,她们希望自己能够给交流对象留下良好的印象,尽量表现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调查发现,大学女生有22.2%在约会时会选择化妆,这是因为化妆会让对方觉得她们很重视此次约会,有精心的准备。此外,化妆可以使人的气色变得更好,掩盖病态、疲惫等不良气色。50%的女生认为化妆后自己精神焕发,看起来富有热情,这些都可以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避免因外在形象而引发交流对象的不良情绪。

(三)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

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学女生在舞台演出、面试、约会等正式场合会较多的选择化妆。化妆根据不同的空间可以分为生活化妆和艺术化妆两类,生活化妆包括工作妆、主妇妆、旅游妆、晚宴妆、舞会妆等,艺术装主要包括影视化妆和舞台化妆、摄影化妆等不同形式(谭静怡)。化妆的场合需求性表现出了人们对特定场合下人物角色的一种期望。比如在面试场合中,人们更希望面试者表现出一种自信、踏实、沉稳的性格特质,如果选择浓妆就会给面试官以不稳重的印象。在一些求职节目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女性求职者往往选择比较自然的淡妆,再加上衣服的搭配,整体呈现出一种清新、干练的职场女性形象。在西方一些古老的舞会形式中,对人们的着装和面部妆容也有特定的要求。

三、大学女生化妆产品选择行为

(一)大学女生选择化妆品行为的特点

化妆是一种外在形象的美化手段,在大学女生中,化妆行为也开始慢慢升温,各种化妆产品开始走进他们的生活,大学校园周围也开始出现各种化妆品店。在对学校附近化妆品店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大学女生,大学女生在选择化妆品的时候主要集中在皮肤日常的护理方面,如洗面奶、爽肤水、乳液、防晒霜、B B霜、滋润型唇膏等基础护肤产品;选择彩妆品的学生也占一定的比例,学生选择的彩妆产品主要集中在眼影、唇彩、粉底、睫毛膏;在化妆工具的选择上,学生选择较多的有眉笔、眼线笔、眉夹等;而且有一部分学生会主动咨询化妆的相关知识和如何挑选化妆品。此外,大学女生在选择化妆品的时候较多关注化妆品的质量和品牌。

(二)多样化的化妆品购买渠道

市区大型超市、学校周边化妆品店以及网购成为大学女生购买化妆品的主要渠道。调查显示,有44.4%的学生选择到市区大型商场购买化妆品,33.3%的学生选择在学校周边化妆品店购买。网购等电子购物渠道也逐渐成为部分学生的首要选择。网络消费也逐渐占据了更多的比例,2007年,选择网上购物的比例占9%[9],此次调查结果显示18.5%的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方式购买化妆品。购买渠道以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实体店购买,新型的购物方式也越来越受大学女生群体的

2012.06 237

2012年06月

科教纵横

注:[1]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2]章立明.身体消费与性别本质主义.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6月第43期,57-60页.[3]性别社会化:人们接受并内化社会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要求,以此支配自己的行为、发展性别角色意识的过程,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性别认同过程.[4]胡金生.日本化妆心理研究的动向.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第6期,77-80页.[5]需求层次理论,即动机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6]符号化消费:把身体物化,通过改变身体的某些方面使之成为更加完美,更具功能的物品,以获得心理和社会地位的满足.[7]参见李荣启.女性与美(第一版),167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8]参见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12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数据来源:陈功焕.上海城区22-25岁女性化妆品消费心理调查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月总第521期,183-184页.[10]参见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8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参见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9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欢迎。

(三)消费水平对化妆品购买行为的影响

选择购物方式和地点与大学女生的消费水平有一定的联系。如上所述,超过40%的大学女生选择在市区大型商场购买化妆品,这主要是因为大型商场中的化妆品品牌多为在各类媒体中常见的,产品价位从几十元至几千元之间,且大商场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购买方便,所以女大学生会选择在商场购买。而校外化妆品店的主要消费人群是在校大学生,考虑到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校外化妆品店的价格相对较低。再加上校外化妆品店距学校较近,各种宣传营销策略都可以较快的反应到大学女生群体中,使得一部分大学女生选择在校外化妆品店消费。同时,大学女生网购化妆品逐渐升温,

四、大学女生化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一)同龄群体[10]

又称同辈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社会群体,同龄群体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同龄群体在大学生中的典型表现是班集体和各种社团等组织形式。个人在同龄群体中逐渐形成群体公认的价值观和规范,同龄群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形成群体独有的文化。这些都成为个人行为的参照系,群体内的成员往往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兴趣爱好、服装发型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同质性特点。在影响大学女生选择化妆品的参考因素中,同学和朋友的推荐占57.4%。大学校园是一个同质性较强的同龄社区,大学女生处在这样一个群体当中,与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的互动比较频繁,相互之间行为的影响程度较深。再加上从众心理的驱使,使得很多女生在购买化妆品的时候会征求同学的意见,有时候群体成员也会主动向她们提出购买化妆品的建议,甚至劝说其购买某种化妆品(陈功焕,2007)。因此,同龄群体在大学女生化妆行为的选择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大众传播媒介[11]

大众传播媒介使得人们对某种价值观有极端追求行为。比如对女性形象美的追求,认为女性应该以瘦为美,网络上标榜出各种完美脸型、完美身材,使得女性开始朝着“完美”女人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化妆、美容、整容业越来越发达,大街小巷可以看到人造美女的广告,各种瘦脸针、减肥药、纤体衣、去皱抗衰老美容产品开始被女性追捧。女性的身体成了现代整形美容技术下的一种模式化产品(龙鸿祥,2006)。大学女生的化妆行为选择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调查结果中显示,通过网络、电视媒体了解化妆知识的女生占32.4%。这些媒介所传播的价值观引导大学女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有20.4%的女生选择化妆是为了掩盖面部瑕疵,7.4%的女生化妆是为追求时尚。在大学女生群体中,她们逐渐接受微整形手术,并且也有一部分女生开始尝试美容、甚至是整容。

(三)工作职场的影响

对大学生来讲,当他们结束学校生活后,就要进入社会,开始自己社会化的另一个阶段。这种新的社会环境要求个体必须调整自己原有的某些行为来适应新的变化。对于大

学生来讲,他们进入职场之前都会有一系列的准备,而化妆就是部分女生选择的手段之一,具体特点如下。

1.外在形象在求职过程中的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61.1%的大学女生认为职场女性很有必要化妆,在很多女生的求职过程中,他们会选择化妆。虽然人们常说以貌取人非常不可取,但在一个陌生的社交场合中,人们通过外在形象的信息加工形成对交流对象的第一印象,并以此来推断他的性格、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尤其是在求职过程中,女性求职者往往更愿意通过化妆和服装的整体搭配达到与职业特点相符的职场形象,以给面试人员以良好的印象,增加求职成功的概率。

2.大学生的职业形象

大学生的职业形象需要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综合,外在形象包括个人的仪表、外貌、社交礼仪、肢体语言等;内在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人格、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等。大学女生的化妆行为正是他们努力符合职业要求的外在形象的一种表现。63%的女大学生赞同合适的妆容可以展现职业本身的特点。她们认为化妆和职业是有一定的相关度的,一个人可以通过化妆使自己具备某种气质,从而符合职业对自身气质的要求。72.2%的女生表示:她们会视情况来选择是否通过化妆的手段来达到职业要求传达的形象气质。

五、结语

大学女生的化妆行为不再是单纯的追求外在形象的美化,也是一种使自我服从社会规范的社会化行为。她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构建自我形象的认知,努力使自己符合社会期待的女性形象。化妆成为她们提升自信心和气质、展现自我优点、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她们通过化妆辅助个人社会角色的扮演,以满足社会对其角色的期望,使自己在人际互动中保持良好的形象,符合社交礼仪的规范。大学生群体面临进入职场的压力,大学女生的化妆行为也展现了当前大学女生对自我职场形象的认知和初步设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对化妆行为,当前大学女生的化妆行为整体呈现出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化妆成为他们亲社会的手段之一。绝大部分女生对化妆的追求建立在其经济承受能力之上,呈现一种理性化的消费模式。

作者简介:孙旭(1978.02— ),男,助教,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赵庆伟(1983.08— ),男,助教,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变迁。

参考文献:

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②胡金生.日本化妆心理研究的动向.社会心理科学,2004(6).③丹滢.化妆心理疗法.心理世界,2000(10).

④陈功焕.上海地区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10).

⑤白正府等.大学生求职美容的筛选理论分析.消费导刊,2008(20).⑥龙鸿祥等.人造美女的文化反思.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⑦陈功焕.上海城区22-25岁女性化妆品消费心理调查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

⑧谭静怡等.浅谈化妆的类型与功能.中国化妆品(行业),200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