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认识论在历年真题中
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卷1
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有( )(分数:2.00)A.动力作用B.激发作用C.解释作用√D.诱导作用解析:解析: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第一,指导作用。
人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地探求真理的活动,无论是认识课题的选择、认识工具的使用,还是认识结果的总结和概括,都离不开理性因素的指导;第二,解释作用。
借助科学理论,可以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象作出系统的说明;第三,预见作用。
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科学预见比起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经验推测,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A、B、D都是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不符合题意,不选。
3.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这句话重在强调( )(分数:2.00)A.直接经验的作用B.间接经验的作用C.理性因素的作用D.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解析:解析:“人的感情”与理性相对,属于非理性范畴,排除C,A、B与题干无关,是干扰项,故选D。
4.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分数:2.00)A.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无限循环√B.团结一批评一团结C.感觉一知觉一表象D.概念一判断一推理解析:解析: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B选项是政治斗争中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与题意无关,不选。
C、D分别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也不符合题意,不选。
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解析与答案
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解析与答案近年来,考研政治的复习备战工作已经成为了许多学子备考的重要环节。
而政治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其深入理解和掌握在考研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答案,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研政治。
I. 真题解析首先,我们来分析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本次真题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具体从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等方面展开。
下面将对真题中的各个部分进行解析:1. 认识论认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类认识过程、认识规律以及认识方法的理论体系。
在本次考题中,出现了对认识的本质和认识方式的提问。
考生需要从科学实践、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反射性几个方面进行回答。
这一部分要求考生结合思辨和实践经验进行回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辩证法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事物发展和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
在本次考题中,涉及到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辩证思维方法以及辩证法的实践意义等方面。
考生需要对辩证法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析。
3.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
在本次考题中,考生需要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历史进程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关系等。
考生可以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应用例子来加深自己的回答。
4.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面,是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主张历史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
在本次考题中,涉及到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关系等。
考生需要明确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并能够分析历史唯心主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II. 答案解析在面对以上的问题时,考生需要在回答中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系统性理解和深入思考。
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这表明A. 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B. 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C.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D. 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B.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C.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有其历史继承性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
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C.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这表明A. 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B. 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C.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D.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5.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议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
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A.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B.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C.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D.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6.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大全
全国2009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020考研政治答案
2020考研政治答案一、政治常识部分1.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条的规定,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
具体来说,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领导权,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核心和保证。
•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政权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历史性飞跃。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认为世界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事物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它认为历史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是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历史规律,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生产力的改变和社会矛盾的运动。
这两个基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和理论的基础。
二、时政热点部分1.澳大利亚山火灾害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澳大利亚山火灾害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
首先,气候变化是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澳大利亚的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导致干旱和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为山火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其次,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结构也是导致山火频发的原因之一。
澳大利亚的植被大部分是适应火灾的植被,很多植物需要火灾来释放种子或繁殖,但近年来火灾频发导致植被过度疏松,火势更易蔓延。
这场山火灾害给澳大利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众多野生动物死亡,植被丧失,大量农田和房屋被毁,直接损失惨重。
考研政治的重要考点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的重要考点之认识论考研政治的相识论考点二相识的本质(一)相识的本质相识是主体在实践根底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在相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相识路途: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途,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途。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其次性,相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相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相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历的东西。
这就割断了相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认了相识的客观依据,陷入了主观随意性。
(三)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分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相识论,把人的相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
它有两个紧要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相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相识的确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相识问题,不了解相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相识看做是不断开展的过程,而认为相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相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相识论,认为相识首先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相识主体能动地缔造的过程。
同时,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相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溢冲突的能动的相识过程。
(四)能动反映的根本特点1.相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不但具有再现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缔造性特征。
2.能动反映的特点:再现客体(摹写性),缔造性(以实践为根底)。
考研政治的相识论考点三相识运动的根本规律(一)两次飞跃:从感性相识到理性相识,从理性相识到实践1.从感性相识到理性相识的飞跃(1)感性相识与理性相识相识的开展过程,首先是从实践中产生感性相识,然后能动地开展到理性相识。
感性相识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干脆的、详细的反映。
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相识是相识的低级阶段,感性相识具有干脆性和详细性。
考研政治2020答案真题
考研政治2020答案真题考研政治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多个方面。
2020年的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物质)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B.生产过剩)3.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是(D.党的十九大)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E.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ABC)- A. 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实践性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 A. 公有制为主体- 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按劳分配为主体- D.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是(ABC)- A. 坚持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它体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凝聚人心、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
在当代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
考研政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典型真题
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典型真题欢迎进入:考研课程免费试听更多信息请访问:考研论坛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我们认识与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考研政治认识论真题
考研政治认识论真题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首诗说明A.主体能够建构客体B.意识打算物质,对同一事物的熟悉应当全都C.意识的差异性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差异性D.不同的熟悉主体对同一事物的熟悉会有差异2.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
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沟通的人。
从哲学上看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的熟悉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人的熟悉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3.2023年以来,个别大学食堂开头引进炒菜机器人。
由于火候、时间把握等缘由,使用炒菜机器人烹饪的时间比一般人工炒菜能节约5%-10%,全程自动化掌握程序,除了能保障菜肴准时出锅,还具有油烟低、区分过期食材等特点和功能。
这说明A.机器人也能进展某些实践活动B.实践工具可以强化人某一方面的力量C.意识可以制造物质D.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根底4.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气,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说明A.实践是熟悉的来源B.实践是熟悉进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熟悉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熟悉的目的5.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异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异小得多。
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说明人的才能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养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打算的6.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固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气只能用物质的力气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把握,也会变成物质力气。
这段话表达的哲学思想是A.理论是巨大的物质力气B.由理论指导的行动才能叫做实践C.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实践是物质化的理论7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考研政治 马原重点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认识论一、认识论的概念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认识及其能力、方法、限制和基础等问题。
在政治学中,认识论涉及到如何认识社会及其变革规律,是政治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认识的本质与形式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人们对外部世界具有的反映过程。
认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认识的形式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基于感官的直接反映,具有直观性和局限性,而理性认识则是基于经验、概念和逻辑推理等形成的综合更高层次的认识方式。
三、社会历史条件与认识方式的变革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会对人们的认识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认识方式的变革。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的认识方式从拜物教到唯心主义再到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在今天的社会,以科学认识为主导的认识方式,成为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四、唯物辩证法与社会认识方式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反映世界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
唯物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基本规律。
在社会认识中,唯物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矛盾和变化规律,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从而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
五、唯心主义对认识论的影响唯心主义是另一种哲学认识方式,认为意识、思想是主宰物质的东西,而物质、自然是被支配的。
这种认识方式对社会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如唯心主义教育、唯心主义政治等等。
唯物辩证法认为,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方式,必须坚决批判。
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认识方式在政治学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认识方式是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在政治现象的认识中运用社会历史、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等分析方法,揭示出他们的本质和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和工具的核心之一,对于政治学生考研复习而言,决不可小觑。
七、总结认识论是政治学中的底层理论,是政治学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历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期
整理“历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供页:答案解析
考研政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真题重现
一、考研政治单项选择真题
1.“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 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2006)
7.法国科学家路易 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 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2006)
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 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点击查看:考研政治知识点精讲及真题解析连载
12345678 下一页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2005)
4.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 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幺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 幺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 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999)
8.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2020考研政治马原重点:认识的本质
2020考研政治马原重点: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1.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1)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①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再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4.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摹写性)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能动创造性)第三,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摹写、反映的特性与能动、创造的特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坚持反映的摹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揭示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2020年考研政 治真题完整版.
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完整版.2020 年的考研政治真题,对于众多考生来说,是一次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检验。
让我们一同来详细回顾这份真题,剖析其中的要点和难点。
在单项选择题部分,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多个板块的内容。
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题目中,考查了对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其中一道题,要求考生分析某个社会现象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这就需要考生不仅熟悉理论知识,还能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情况的分析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题目,紧密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
例如,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意义等方面的考查,检验考生对近现代中国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像关于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的相关题目,就需要考生清晰地记住这些事件的关键细节和影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题目,侧重于考查考生对道德规范、法律意识的理解和运用。
比如,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遵守道德准则、维护法律权威等。
形势与政策的题目,则聚焦于当年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如重要国际会议、我国的外交政策等。
多项选择题部分,难度相对较大,对考生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要求更高。
这部分题目通常会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要求考生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多选题中,可能会同时涉及到辩证法、认识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多选题,可能会要求考生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重要事件的影响。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多选题中,会深入考查对一些政策和理论的具体内涵和实施效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多选题,可能会涉及到多个道德和法律原则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
形势与政策的多选题,则需要考生对一系列时事热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卷3_真题-无答案
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卷3(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A. 人的主观认识B. 人的客观经验C. 认识的中介D. 实践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逻辑证明( )A. 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B. 与实践标准一起构成检验真理的标准C. 可以代替实践标准D. 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因此是主观标准3. 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这体现的是实践标准的( )A. 确定性B. 不确定性C. 客观性D. 绝对性4. 实践活动中的真理尺度是指( )A. 合目的性B. 物质性C. 合规律性D. 社会历史性5. 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尺度是指( )A. 合规律性B. 合目的性C. 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D. 社会性6. 关于哲学上的“价值”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揭示了客观世界对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B.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C.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现成的自然关系D. 具有主观性7. 价值评价的对象是( )A. 客体B. 主体C. 主体与客体D. 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8. 知识性的认识是为了获得关于客体的( )A. “真”的认识B. “善”的认识C. “美”的认识D. 价值的认识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B. 一切从群众出发C.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D. 实事求是1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B. 解放思想C. 一切从群众出发D.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11.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A. 解放思想B. 实事求是C. 创新D. 坚持真理12. 标志着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的是( )A. 革命B. 改革C. 创新D. 阶级斗争13. 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是( )A.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B. 坚持真理和创造价值C.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D. 知识活动和审美活动2.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考试题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考试题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考试题是指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政治科目的考试试卷。
以下是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考试题: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
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 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
C. 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
D. 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2、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A. 磁场
B. 经济制度
C. 道德
D. 政治思想
3、下列关于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B. 意识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无条件反射
C. 意识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D.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4、下列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B.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物质所具有的根本属性
D. 意识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5、下列关于社会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考试题是指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政治科目的考试试卷。
该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等。
考研政治复习冲刺试题(附答案)
考研政治复习冲刺试题(附答案)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质上是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对立的()A.感觉论B.反映论C.论D.论2.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指()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能动的反映论和直观的反映论D."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3.唯理论和经历论的对立是()A.认识路线上的对立B.认识理论上的对立C.认识机制上的对立D.认识方式上的对立4.批驳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是()A.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武器B.人类思维方式的深化C.逻辑工具和方法的进步D.人类实践的开展5.直接经历和间接经历的关系是()A.存在和思维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现实和理论的关系D.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6."在实践根底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命题()A.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B.夸大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C.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D.低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7.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异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异小得多。
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说明人的才能()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后来的实践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9.根据认识的开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10.实践是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1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和物理过程进展时空度量,所得结果可能不一样。
[考研政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练习题
[考研政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练习题本期知识点主要内容: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单项选择题练习题1.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A.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解读】本题考查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关于真理相对性这一概念的含义的理解。
按照毛泽东的观点,真理的相对性一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二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
选项中涉及真理与谬误关系原理的认识论理论。
【答案】D2.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B.真理的客观性C.真理的辩证法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问题上区别点的确认。
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本题必须首先知道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问题上的共同点,然后再找区别点。
在真理问题上,二者都从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出发,承认“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即承认真理的唯物论。
但由于旧唯物主义不懂辩证法,所以承不承认真理的辩证法,就成为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有些考生由于对题干所问的问题不理解,可能会误选A项或B项。
【答案】C3.真理一元论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A.只能有一种认识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C.正确认识只能一次获得D.正确的认识只能用一种方法获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一元真理观观点的确认。
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一元的,所谓一元真理,就是指对于一个确定的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否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多元真理论。
所以B项是正确答案。
本题应该说没有什么难点。
有的考生可能会由于对真理一元论的问题较陌生而难以确定正确答案。
【答案】B多项选择题1.列宁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202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202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知识点概要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的本质。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价值及其特征。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的功能。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A.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B.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D.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3.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表明人的才智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C.发展的动力在于实践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A.革命理论是革命行动的动力B.革命行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的运动的成败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C.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6.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广这句话肯定了A.直接经验的作用B.间接经验的作用C.感性认识的作用D.理性认识的作用7.“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不可逾越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属于A.不可知论B.先验论C.辩证反映论D.辩证唯物论8.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
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卷2
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卷2(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分数:2.00)A.实践观点√B.联系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物质解析:解析: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是指( )(分数:2.00)A.工具、手段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C.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D.运用、操作工具的程序和方法解析:解析: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A、D属于实践中介的定义,B是关于客体的定义,不符合题意。
4.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客体是指( )(分数:2.00)A.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C.工具和手段D.自然界解析:解析: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A是主体的定义,C是中介的定义,D是干扰项,都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
5.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 )(分数:2.00)A.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C.认识关系与实践关系√D.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解析:解析: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A、B都过于片面,D表述有误,不选。
6.在影响认识的各种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分数:2.00)A.物质B.实践√C.意识D.大脑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性作用。
2020政治考研真题答案
2020政治考研真题答案2020年的政治考研真题答案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
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能提供部分真题的答案示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1. 题目: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实践性是指它以实践为基础,强调理论必须服务于实践;科学性是指它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追求客观真理;革命性是指它具有强烈的社会变革意识,旨在推动社会进步。
2. 题目:如何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答案: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是一切现象的基础。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二者相互影响,但物质是第一性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题目: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2. 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哪些?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包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题目:请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它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奠定了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题目: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考研政治:认识论在历年真题中的应用2015考研政治:认识论在历年真题中的应用
【历年真题】
2013年第34题
材料1
小学老师雷夫·爱斯基斯在其所著的热门教育畅销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获得一个宝贵的签名球,上面有美国著名棒球队——红袜队1967年全体队员的签名,这些球员都是他的偶像,对这样一个签名球,这位教师别提有多珍爱了。
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他理所当然地警告儿子:绝对不能拿签名球来玩。
儿子问他理由时,他觉得儿子还太小,对球和球员一无所知,说多了儿子也不会明白,于是,他没有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
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儿子不要拿写满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满不在乎说:我已经把问题解决了,爸爸问怎么回事,儿子说:我把球上所有的字都擦掉了。
老爸气得想痛打儿子,但他转念一想,觉得儿子根本没有做错事。
因为自己并没有告诉儿子上面的字有什么意义。
从那天起,他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带着那颗空白的签名球。
这颗球提醒他,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
不论家长还是教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3月16日)
材料2
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2011年度“国际红点奖”概念设计类奖。
在他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
“这是一面凹凸镜,有放大的功能”。
他解释说,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要带上老花镜来区别药的类别、服用量等。
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中老年人群体的关注。
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却不见了,急得这位老人团团转。
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老人世界中。
突然有一天灵感迸发,想到“醒目药瓶”这个点子。
有了灵感后,从设计到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三天时间。
也许有人要问,这样的设计看上去很简单,为什么能拿“国际红点奖”呢?他坦然,设计很简单,关键在于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这一设计胜在实用。
按照测算,不会给药品本身带来额外的成本,推广起来很容易,实用方便。
“希望将来这款设计能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得到帮助。
”
这位研究生说他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
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
正如“红点”主席PeterZec博士在颁奖晚会上说的那样:从同学们优秀的设计中,他高兴地看到的是他们所描绘的未来更加美好的世界。
摘编自《扬子晚报》(2012年3月17日)
问:
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6分)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4分)
【解析】
分析原文可知,问题1考查的是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问题2考查的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均属于认识论范畴。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可以知道,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可以通过认识比较客观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在问题1当中,“用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就是说要用比较客观的、不添加任何杂质的视角来看待事物的本来
面目,所以这点在答案中要提到。
而且认识能动作用还具有创造性,就是人的认识活动不仅能够反映出客观事物的现象,而且还可以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那么“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让自己要像老人一样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反映客观事物过程当中体现出创造性。
下面再来看问题2,能动反映论的第三点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而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的过程,其实也反映了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对实践有能动的指导作用,那么书里也讲到了,材料中的大学生所设计的这样一个规划,属于认识范围内的对未来世界的描写,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让世界得到改变,这就说明人的意识要想发挥作用,对世界产生改变就必须要通过实践。
另外,这个问题还可以提到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分为两种效果,其中材料中所表达的就是正确的认识来指导实践可以获得好的结果。
由此可见,我们在复习哲学原理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免出现因对理论理解不透彻而张冠李戴的现象,而且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多多练习。
【相关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
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请回答: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答案要点】
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带来惊
人的死亡,直到最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阅读了本文的同学还阅读了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