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植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贵州植物园仍处在建园阶段。规划总面积为210公顷(重点建设面积88公顷),按其功能划分为森林植被区、树木园、植物展览区、药用植物区、果树资源区五个展览区。各区简况如下: 一、 森林植被区 面积122公顷,为植物园的背景林区和自然保护区,由马尾松林、华山松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藤刺灌丛坡、草灌丛坡和沼泽地组成。是以含有落叶成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段性植被和次生山地针叶林为主。植物种类有1000种左右,为研究本园植被类型和生物群落演化提供了条件。 二、树木园 20公顷(含秀湖水面区0.6公顷)。划分为裸子植物、木兰科、槭树科、珍稀濒危植物、其他被子植物、竹亚科和苗圃七个小区。已种植近600种植物,其中以松属( Pinus)、柏属(Juniperus)、蔷薇属(Rosa)、木兰属(Magnolia)、木莲属(Manglietia)、含笑属(Michelia)、杜鹃花属(Rhododendron)等种类较丰富。其中有月季园0.4公顷,栽培园艺品种近400个;木兰园0.7公顷,收集木兰科植物45种。 三、植物展览区 面积20公顷(含水面0.5公顷),位于园的中心地段,是我园科普游览的主要场所。包括五个小区; (一) 观赏植物区:4公顷,已建成展览温室一座(500平方米),初步建成占地1.5公顷的椭圆形草坪和围绕草坪的杜鹃园、木兰茶园、梅园、樱花海棠园、紫薇碧桃园、观果观叶雷锋等,已种植各类植物近300种,计划引种800种。 (二) 水生温生植物区:0。8公顷,计划种植水生植物10余种。 ( 三) 盆景园:1公顷,建有温室一座(220平方米)。已有盆景300盆,盆景桩头400个及其他植物50种,计划制作盆景3000件以上。 (四) 珍稀濒危植物区:6.3公顷,已种植秃杉、水杉、鹅掌揪等珍稀植物30种,其他植物20种。计划引进珍稀濒危植物100种。 ( 五) 岩生植物区:8公顷,作为石灰岩山地植物引种栽培试验室,现有植物以马尾松、华山松、光皮桦等疏林灌丛为主。计划引种30-50种。 四、药用植物区 面积10公顷。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区内建有温室两座(450平方米)。已种植药用及其他植物近1000种。划分为四个小区: ( 一) 标本园:5.3公顷,已种植药用植物近700种,计划栽培1300种。 (二) 药用植物群落试验区:占地0.3公顷,以现有的梓木、楝树为上木,逐步引入杜仲、黄柏等药用乔木,林下以百合科、天南星科、药用蕨类等荫生、湿生植物相配置。 (三) 贵重药用植物区:0.4顷,栽培省内外各种贵重药物及民族药物,如人参、天麻、西洋参等。 (四) 引种试验区:0.25公顷,用作引种观察实验,为标本园提供成苗。

五、果树资源区:占地约2.7公顷,已建成繁殖实验温室一座(200平方米),小塘0.4公顷。种植种果树100余种(含品种),其中刺梨、猕猴桃等野生果树的栽培面积都是省内较大的。
编辑本段植物园科研成果
26年来,贵州植物园在药用植物、果树、经济植物、园林植物资源调查等方面取得科研成果20项。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的有"薯芋资源调查",获省级科技果奖的“天麻栽培(无性、有性繁殖)的研究”、“贵州野生刺梨资源调查及利用研究”、“贵州植物志”编写等14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出版有《月季群芳谱》、《西洋参》、《百里杜鹃》等。同时,参与编写《贵州植物志》、《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等出版物。1987年由本园正式出版,省内批准刊物《贵州植物园通讯》已出版5期。





贵州在植物资源方面,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植物在贵州几乎都能生长。

贵州农作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粮食作物有禾谷类的水稻、玉米、大麦、小麦、高梁、黍、荞等。豆类有大豆、蚕豆、绿豆、小豆等。薯芋类有甘薯、马铃薯、山药、蕉芋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经济作物有烟叶、茶、甘蔗、蚕桑等。

贵州森林资源有木本植物124种(512属、2450种)。林木、林果品类也较多。用材树种有杉、华山松、马尾松等。木本油料树种主要有油桐、油茶、乌桕等。特种经济树种有漆树、杜仲、盐肤木、棕榈等。干果类树种,有核桃、板栗等。珍稀树种,有银杉、秃杉、桫椤、珙桐、鹅掌揪、水青树、闽楠等40余种。贵州森林覆盖率达30.83%。

全省天然牧草有400多种,优良牧草资源200余种。近年来,贵州已开发草地6.66万公顷;有16个县(市)建设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和牛、羊生产基地。

贵州野生植物有3800余种,可分为药用植物、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等几大类。

贵州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主要有天麻、杜仲、桔梗、天冬、龙胆草等37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许多贵州中药材被誉为“地道中药材”而畅销国内外。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天麻、石斛、杜仲、厚朴、吴萸、黄柏、黔党参、何首乌、灵芝等30多种。

野生经济植物中,以纤维、鞣料、芳香油为主的工工业用植物,主要有杉木、松木、泡桐、青冈、栎类等,约有600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的食用植物,有栗类、青冈子类、胡桃、刺梨、食用菌等200余种,其中刺梨、猕猴桃、食用菌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
贵州列入国家保护植

物名录的珍稀植物有70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杉、珙桐、秃杉、桫椤4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50%。

鉴于这里文字数要求,我在这里仅介绍一些珍稀植物吧.

一.银杉:
别名:衫公子
拉丁学名:Cathaya argyrophylla
地位: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分布:在贵州(道真、桐梓),贵州道真县大沙河与桐梓县白芷山。生于海拔940~1870米地带的局部山区。
濒危现状
现状银杉是本世纪50年代在我国发现的松科单型属植物,间断分布于大娄山东段和越城岭支脉。最初仅见于广西龙胜县花坪和四川南川县金佛山。近年不但在上述两地找到了新分布点,而且还在其毗邻的山区发现了银杉。迄今,已知银杉分布在广西、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区)十县的三十多个分布点上,除金佛山老梯子分布较多外,其它分布点上,最多达几十株,最少仅存一株。由于银杉生于交通不便的中山山脊和帽状石山的顶部,故未遭到过多的人为破坏。银杉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光照,在荫蔽的林下,会导致幼苗、幼树的死亡和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若不采取保护措施,将会被生长较快的阔叶树种更替而陷入灭绝的危险。
海拔下限(米) 940
海拔上限(米) 1870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银杉,属裸子植物,松科。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别名衫公子,是一种高十至二十几米的常绿乔木。它是我国特产的属于第三纪残遗下来的珍稀植物。
常绿乔木,具开展的枝条,高达24米,胸径通常达40厘米,稀达85厘米;树干通直,树皮暗灰色,裂成不规则的薄片;小枝上端和侧枝生长缓慢,浅黄褐色,无毛,或初被短毛,后变无毛,具微隆起的叶枕;芽无树脂,芽鳞脱落。叶螺旋状排列,辐射状散生,在小枝上端和侧枝上排列较密,线形,微曲或直通常长4~6厘米,宽2.5~3毫米,先端圆或钝尖,基部渐窄成不明显的叶柄,上面中脉凹陷,深绿色;无毛或有短毛,下面沿中脉两侧有明显的白色气孔带,边缘微反卷,横切面上有2个边生树脂道;幼叶边缘具睫毛。雌雄同株,雄球花通常单生于2年生枝叶腋;雌球花单生于当年生枝叶腋。球果两年成熟,卵圆形,长3~5厘米,直径1.5~3厘米,熟时淡褐色或栗褐色;种鳞13~16枚,木质,蚌壳状,近圆形,背面有短毛,腹面基部着生两粒种子,宿存;苞鳞小,卵状三角形,具长尖,不露出;种子倒卵圆形,长5~6毫米,暗橄榄绿色,具不规则的斑点,种翅长10~15毫米。
生态和生物学特征
银杉分布区位于中亚热带,生于中山地带的局部山区。产地气候夏凉冬冷、雨量多、湿度大,多云

雾,土壤为石灰岩、页岩、砂岩发育而成的黄壤或黄棕壤,呈微酸性。阳性树种,根系发达,多生于土壤浅薄,岩石裸露,宽通常仅2~3米、两侧为60~70度陡坡的狭窄山脊,或孤立的帽状石山的顶部或悬岩、绝壁隙缝间。具有喜光、喜雾、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和抗风等特性。
在分布区低纬度和低海拔的产地,分别组成以银杉与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 Chun ex Tsiang,或与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 Cheng,或与大明松Pinus taiwaniana var.damingshanensis Cheng et L.K.Fu,或与葵花松Pinus fenzeliana Hand.-Mazz.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在高纬度和高海拔产区,则分别组成银杉与巴东栎Quercus engleriana Seem.或与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短柄包树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 Nakai、硬壳椆Lithocarpus hancei(Benth.)Rehd.或与亮叶青冈Fagus lucida Rehd.et Wils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林分面积通常较小,林中的银杉一般几株至20余株,有的仅1株银杉。天然更新的好坏与林分郁闭度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即疏林中更新较好,密林中几无银杉的幼苗与幼树。银杉5月开花授粉,翌年6月受精;球果10月成熟。
保护价值
银杉为古老的残遗植物,该属的花粉曾在欧亚大陆第三纪沉积物中发现。其形态特殊,胚胎发育与松属植物相近,对研究松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期冰期气候等,均有较重要的科研价值。

二.珙桐
拉丁名: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
别名:水梨子、鸽子树、鸽子花树。
科属: 珙桐属 珙桐科。
濒危类别:稀有
保护级别:该物种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一种落叶乔木,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是一种孑遗植物。
现状介绍
为我国特有的单属植物,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由于森林的砍伐破坏及挖掘野生苗栽植,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也日益缩小,若不采取保护措施,有被其它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
保护价值
落叶乔木。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是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为我国独有的珍稀名贵观赏植物,又是制作细木雕刻、名贵家具的优质木材,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
珙桐为世界著名的珍贵观赏树,常植于池畔、溪旁

及疗养所、宾馆、展览馆附近,并有和平的象征意义。材质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可制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
生境状况
在我国,珙桐分布很广,贵州的梵净山、湖北的神农架、四川的峨嵋山等处都有生长,在桑植县天平山海拔700米处,还发现了上千亩的珙桐纯林,这也是目前发现的珙桐最集中的地方。自从1869年珙桐在四川穆坪被发现以后,珙桐先后为各国所引种,以致成为各国人民喜爱的名贵观赏树种。
2008年4月,四川省荥经县龙苍沟乡会同该县宣传部、雅安电视台、荥经电视台在对龙苍沟乡旅游资源进行考察时意外发现了近10万亩珙桐群落,该消息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后经国内从事珙桐研究的权威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院院长包满珠,湖北民族学院生科院罗世家教授在专程到现场实地考察后称,密集程度如此之高、面积如此之大的成片野生珙桐树,在国内尚属罕见。
三.桫椤 suōluó
科属:桫椤科(Cyatheaceae)
保护级别:一级
名称: 树蕨 类别: 草花
别名: 桫椤、台湾桫椤、蛇木 科名: 桫椤科
拉丁名: 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Tryon
【地域分布】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重庆
海拔下限(米):通常400,最高1500,最低200
海拔上限(米) :通常900,最高1600
【生态习性】
为半阴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
在距今约1.8亿万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闽南侨乡南靖县乐主村旁,有一片傻子带邸林。它是中国最小的森林生态系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稀有的多层次季风性傻子带原始雨林”。在那里有世上珍稀植物桫椤。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新西兰是桫椤产地之一。它也是新西兰的国花,被人们所保护着。
·生长现状
渐危种。本种孢子体生长缓慢,生殖周期较长,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以及配子的交配都需要温和而湿润的环境。由于森林植被覆盖面积缩小,现存分布区内生境趋向干燥,致使配子体生殖环节受到严重妨碍,林下幼株稀少。加之茎干可作药用和用来栽培附生兰类,致常被人砍伐,植株日益减少,有的分布点已消失,垂直分布的下限也随植被的缩小而上升。若不进行保护,将会导致分布区缩小,以致于灭绝。
·生长特性
本种喜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的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

之中。桫椤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北纬18.5°至30.5°。最北的记录为四川邻水县,该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气候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偏高约2--4℃,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干湿季节明显等特点。土壤多为酸性。

照片是银杉,你到百度词条按照我介绍的去查,都有详细资料和照片的


















贵州森林资源有木本植物124种(512属、2450种)。林木、林果品类也较多。用材树种有杉、华山松、马尾松等。木本油料树种主要有油桐、油茶、乌桕等。特种经济树种有漆树、杜仲、盐肤木、棕榈等。干果类树种,有核桃、板栗等。珍稀树种,有银杉、秃杉、桫椤、珙桐、鹅掌揪、水青树、闽楠等40余种。贵州森林覆盖率达30.83%。

全省天然牧草有400多种,优良牧草资源200余种。近年来,贵州已开发草地6.66万公顷;有16个县(市)建设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和牛、羊生产基地。

贵州野生植物有3800余种,可分为药用植物、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等几大类。

贵州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主要有天麻、杜仲、桔梗、天冬、龙胆草等37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许多贵州中药材被誉为"地道中药材"而畅销国内外。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天麻、石斛、杜仲、厚朴、吴萸、黄柏、黔党参、何首乌、灵芝等30多种。

野生经济植物中,以纤维、鞣料、芳香油为主的工业用植物,主要有杉木、松木、泡桐、青冈、栎类等,约有600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的食用植物,有栗类、青冈子类、胡桃、刺梨、食用菌等200余种,其中刺梨、猕猴桃、食用菌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

贵州列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录的珍稀植物有70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杉、珙桐、秃杉、桫椤4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50%。

丰富的生物资源

贵州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与光、热、水结合,繁衍出非常丰富的生物资源。植物资源有森林、牧草、农作物、药用植物、野生经济作物和珍稀植物六类;动物资源有畜禽品种、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三类。

贵州省地属亚热带高原山区,气候温暖湿润,适于各种植物生长发育,而且地势起伏剧烈,地貌类型多样,地表组成物质及土壤类型复杂,因而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较多。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34.9%,人均森林面积0.16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2.1亿立方米。主要类群有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等,以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类最多。贵州出产多种珍贵稀有

植物,列入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就有70种,其中银杉、珙桐、秃杉、桫椤4种为一级保护珍稀植物,占全国总数的50%;二级保护27种,占18.9%;三级保护39种,占19.2%。珙桐、秃杉、银杉、桫椤、钟萼木、喙核桃、杜仲、鹅掌楸、福建柏、香果树、马尾树、水青树等在贵州分布较多,是本省有代表性的珍稀植物。
全省有野生植物资源3800余种,蕴藏着丰富的经济植物资源。野生经济植物主要有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工业用植物、保护和改善环境植物等4类。“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药用植物资源有37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品质优良的珍稀名贵植物有珠子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鸡土从、艾纳香(天然冰片)等6种;天麻、杜仲、吴茱萸、石斛、黄柏、黔党参、何首乌、胆草、天冬、五倍子、厚朴、桔梗、南沙参、冰球子、黄精、灵芝、艾粉等有地道药材之美称。工业用植物约600余种,以纤维、鞣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资源为主。食用植物约500余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40余种。栽培植物种类丰富,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油菜、烟草、油桐、油茶、漆树、乌桕、核桃、杜仲等是重要的经济植物,其中“大方生漆”、“六马桐油”是贵州名优土特产品。以木耳、香菇及多种真菌为主的蛋白质植物,以刺梨、猕猴桃、余甘子为主的维生素植物,以天麻、杜仲、黄连、黄草、吴萸及多种“地道药材”为代表的药用植物,以五倍子为主的单宁植物,以木姜子、樟为主的芳香油植物,以杉、樟、楠为代表的用材树种等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植物资源,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贵州的植被类型多样。自然植被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及灌草丛、沼泽植被及水生植被5类。针叶林是贵州现存植被中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植被类型,以杉木林、马尾松林、云南松林、柏木林等较为重要。阔叶林中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植物为主构成常绿阔叶林是本省的地带性植被。此外还有常绿落叶混交林及落叶阔叶林。竹林以分布于赤水等地的楠竹林最为重要。多种森林植被破坏后发育形成的灌丛及灌草丛则是分布普遍的类型。栽培植被中,农田植被分为旱地植被与水田植被,以“包麦(油)”、“稻油(麦)”组合最为重要;经济林中以油桐林、油茶林、漆树林、乌桕林及果木林为重要。
受气候、土壤、地形、生物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贵州植被地理分

布错综复杂,植被区域各具特色。在南北方向上,受热量条件的制约而表现出纬度地带性规律;在东西方向上,因受水分条件的制约而表 现出经度地带性规律;在垂直方向上,受水、热条件及其他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表现出垂直地带性规律;此外,由于地表组成的物质、地形、地势等因素的不同影响,又表现出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全省植被均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下分为两个亚带、三个地带、十个植被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带分为贵州高原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地带(包括七个植被区)和云贵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地带(包括两个植被区);南亚热带具热带成分常绿阔叶林亚带仅有一个地带、一个植被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