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分析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处于东经103°31ˊ∽109°30ˊ、北纬24°30ˊ∽29°13ˊ之间,全境皆处于亚热带的范围。全省平均海拔1 000m左右,其中海拔1 000m以上地区占全省面积的56.1%。贵州在地貌上是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斜坡地带,也是高耸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亚热带山原。地势从西到东逐渐倾斜,使整个高原面也由西向东逐级下降。贵州气候属中亚热带东部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适于植物的生长,省内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多阴雨,少日照,气候差异大。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高原主体为黄壤地带,所以地带性土壤为黄壤,局部地方还有砖红壤、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岩性土—石灰土、紫色土以及水稻土等多种土类分布。

由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错综复杂,加上人为因素的长期影响,使得贵州植被也表现出复杂的特性。贵州植被可分为3个系列、9个植被型组、26个植被型、146个群系(贵州植被)这3个系列为:1.酸性土植被2.钙质土植被3.水生植被及沼泽植被。贵州植被在其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部、北部大部分地区表现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性,西南部低纬度河谷地区,则具有南亚热带性质,而在广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又具有从东部湿润性常绿林向西部半湿润常绿林过度的特性。根据贵州植被的区域特征,可把贵州植被划分为1大植被区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2大植被亚区域(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及8个植被区。

1种类

贵州由于复杂的地理地貌、优越的水热条件,为植物区系的演化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贵州省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根据《贵州植被》的统计,贵州省维管束植物248科、1543属、5593种(包括变种),在全国占较大的比重。与国内各省、区比较中,仅次于云南、四川、广东等省。

贵州丰富的维管束植物中,有许多是中国特有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它们对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组成、植物群落和生态等科学研究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目前为止,在我国制定、划分珍稀濒危植物物种标准的权威资料主要有两种,即《中国植物红皮书》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而对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数量及分布的统计,不同的文献资料有各种不同的结果。比较权威的资料主要有《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红皮书》、《贵州植物志》、《贵州珍贵野生植物资源》等。

分别以《中国植物红皮书》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标准,参考《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红皮书》、《贵州植物志》、《贵州珍贵野生植物资源》的统计,得出贵州珍稀濒危植物数量及分布有以下两种结果。

第一,以《中国植物红皮书》为标准。《中国植物红皮书》是由国家环保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持,傅立国主编,于1991年正式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以下简称《红皮书》)。《红皮书》收录了388种(包括变种)植物,按其在自然界中受威胁的程度分为3类,既濒危(121种)、稀有(110)和渐危(157);按其保护价值的高低分为1级(8种)、2级(159种)和3级(221种)保护。根据《红皮书》的统计,贵州省境内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41科、67属、80种。其中1级保护植物4种,如桫椤(Asophila spinulosa)、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秃杉(Taiwania flousiana)和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2级保护植物30种,如中国厥(Sinopteris grevilleoides)、梵净山冷杉(Abies fanjingshanensis)、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3级保护植物37种,如翠柏(Calocedrus macrolepis)、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海菜花(Ottelia acuminta)、白辛树(Pterostyrax psilophylla)等。

第二,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是国务院于1999年正式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以下简称《名录》)。《名录》是由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农业部分别组织专家讨论研究提出,最后相互协商报经国务院批准。《名录》收录保护植物294种,其中I级64种,II级230种。根据《名录》的统计,贵州省境内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39科、62属、77种。其中 I级保护植物17种,如云南穗花杉(Amentotaxus yunnanensis)、辐花苣苔(Thamnocharis esquirolii)和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等;II级保护植物56种,如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和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等。

需要指出的是,《红皮书》和《名录》所列物种大部分相同,但有一定的差异。《红皮书》侧重于具有一定科研价值、而现存的物种数量及分布区范围受到威胁的野生植物,《名录》则侧重于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受威胁的野生植物。另外,《名录》作为国务院批准的文件,具有一定的法规性和稳定性,各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园、树木园都可以以此作为标准来开展植物保护工作。《资源》是由贵州省林业厅组织以贵州林业学校为主体,进行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贵州省部分的调查工作,历时3年,并参考其他单位的调查成果,汇总编写而成。《资源》作为第一手调查资料,对弥补和更新贵州省境内珍稀濒危植物分布资料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综合《红皮书》(第一册)和《名录》(1999)的统计,贵州省有珍稀濒危植物100种(除去重复部分),隶属于79属、48科。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11种,裸子植物6科、14属、20种,被子植物35科、58属、70种。

2区系成分分析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48科,79属,100种。下面在科、属、种3个层次上对这些保护植物进行统计分析。

2.1科的分析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大部分是含1个或2个种的科,其中有一些还是单型科,如连香树科、伯乐树科、马尾树科、杜仲科,以及少型科,既珙桐科,它们都是一些古特有或原始类群(植物区系地理),而且杜仲科、珙桐科为中国特有科(李锡文,1996)。另外,有些科含有较多的种,如松科(含9种)、红豆杉科(含6种)、豆科(含5种)和木兰科(14种)等,它们占贵州珍稀濒危植物科的8.33%,而种数占33.66%。

根据李锡文关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分布类型的划分系统(李锡文,1996),贵州珍稀濒危植物48个科的分布区类型可分为9个类型(表1)。从科的分布区类型来看热带分布(2~7项)类型所占比重非常大,达27科,占科数的64.29%,其中泛热带分布所占比重最大(20科),占总科数的47.63%。这些说明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具明显热带性质,具起源古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