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八项”教育制度
学校“八项”教育制度1. 品德教育: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包括诚信、责任心和友善等方面。
我们鼓励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树立正面的行为榜样。
品德教育: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包括诚信、责任心和友善等方面。
我们鼓励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树立正面的行为榜样。
2. 学业教育:学校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研究和科研活动。
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勤奋研究和自主探索,提升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业教育:学校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学习和科研活动。
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勤奋学习和自主探索,提升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3. 体育教育:学校重视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提供各类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身体素质。
体育教育:学校重视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提供各类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身体素质。
4. 艺术教育: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我们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我们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审美能力。
5. 科技教育:学校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科技知识与技能。
我们提供计算机编程、科学实验等科技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科技教育:学校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科技知识与技能。
我们提供计算机编程、科学实验等科技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6. 社会实践: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交能力。
我们组织学生参观、调研和社区服务等活动,让他们与社会接轨,提升社会参与意识。
社会实践: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交能力。
我们组织学生参观、调研和社区服务等活动,让他们与社会接轨,提升社会参与意识。
学校的教育制度
学校的教育制度一、引言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教育的组织、管理、实施等方面所作出的系统规定。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学校的类型、层次、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
学校教育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类型学校类型是指按照教育层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等标准对学校进行的分类。
我国现行学校类型主要有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
1. 学前教育:包括幼儿园、托儿所等,主要对36岁的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培养儿童的基本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等。
2. 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主要对618岁的青少年进行基础教育,培养他们的品德、知识、能力等。
3. 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技师学院等,主要对有志于从事某一职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三、学校层次学校层次是指按照教育水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标准对学校进行的分级。
我国现行学校层次主要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等。
1. 小学:主要对612岁的儿童进行基础教育,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初中:主要对1215岁的青少年进行基础教育,深化知识和技能,为高中教育奠定基础。
3. 高中:主要对1518岁的青少年进行基础教育,提高知识和技能,为高等教育奠定基础。
四、学校结构学校结构是指学校内部的组织、管理、教学等方面的系统安排。
我国现行学校结构主要有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学生管理制度等。
1. 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负责学校的全面管理工作,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负总责。
2. 教师聘任制: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通过公开招聘、考核、聘任等方式,选拔和培养优秀教师,提高教育质量。
3. 学生管理制度:学校通过制定学生守则、纪律规定、奖惩制度等,对学生进行管理,维护学校秩序,保障教育质量。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
以下是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的文章:一、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
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可以通过游戏和绘画等形式进行自由探索,培养兴趣和创造力。
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和家庭教育。
二、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指国家对6-15岁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的基本教育。
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
小学为学生打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初中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为高中和大学铺垫。
义务教育的核心要求是全面普及和公平公正,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三、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指大学和专科学校对18岁以上年轻人进行的高级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并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研究生教育则是对本科生进行深造和进一步探索的阶段。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高级人才。
四、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过程。
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包括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
职业培训旨在提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使人们在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继续教育则为已经参加过正规教育的人提供继续深造和学习的机会。
社区教育则是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类文化和兴趣课程,丰富居民的生活。
综上所述,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目标和要求,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教育保障。
通过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实施,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完善,为每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教育日常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教育日常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教育日常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的组织实施。
三、学生管理1. 学生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2. 学生应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因病、因事请假,需提前向班主任报告,并履行请假手续。
3. 学生应自觉维护校园秩序,爱护公共财产,遵守校规校纪。
4. 学生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5. 学生应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作息,不熬夜,不沉迷网络。
6. 学生应尊重师长,尊敬同学,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四、教师管理1. 教师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 教师应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因病、因事请假,需提前向学校领导报告,并履行请假手续。
3. 教师应认真备课、上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教师应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耐心辅导学生。
5. 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发挥自身特长,为学校争光。
五、教学管理1. 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学校应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定期检查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4. 学校应开展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六、考核与奖惩1. 学校应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定期考核。
2.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本制度的学生和教师,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的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教育日常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1一、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校长要熟悉此项工作和政策法规,配备专(兼)职校医一名。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做好年度工作总结。
二、教育学生认真做好早操。
眼保健操。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坚持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九个小时。
三、搞好防近周宣传工作,教育学生用眼卫生,读写时要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指离笔尖一寸,读写四十五分钟要休息十分钟。
不要躺着或乘车、走路时看书。
不要在暗弱光线下看书,教育和督导学生积极做好眼保健操,降低近视眼患病的发病率。
四、采取各项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健康教育一课。
五、组织好每年学生体检工作,体检率达到95%以上,做好学生健康档案建设工作。
六、上好健康课,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预防传染病、胃肠病、蠕虫感染、近视、龋齿和牙周疾病、贫血、沙眼、营养不良的发生。
学校教育制度2一、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作用1.新生入学后,及时建立学生的'健康卡片,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有病及时治疗。
2.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学生中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做好师生保健工作。
3.做好学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疾病防治的调查研究和资料统计积累工作。
4.重视做好教学卫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做好防近、防病的宣传工作,每学期举办2—3次卫生讲座。
定期地进行一些常见病、传染病和一般的卫生小常识的介绍,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切实采取措施控制近视眼发病率。
6.实行卫生检查评比,督促师生做好经常性的卫生清扫工作。
二、重视教学卫生,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一)对教师要求1.向学生和家长经常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2.随时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注意学生的用眼卫生。
3.板书要字体端正清楚,大小适中。
4.严格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5.上课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下课后动员学生走出教室。
有关学校教育制度(8篇万能)
有关学校教育制度(8篇万能)有关学校教育制度篇1一、坚持落实好校长、教师的带班、值日、值勤制度,在学生上学、放学、做操、参加集体会等常规活动的关键部位、重要环节,安排专人疏导,保护、管理学生,明确疏散路线,健全紧急情况下疏散、拯救预案。
二、在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生活场所的安全通道、楼梯间、疏散路线上等安全瓶颈地带,严厉禁止学生拥挤、跑、窜、追逐等做其它有碍安全的行为。
三、学校举行或参加上级组织的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活动,事先周密安排,分管领导和负责教师班主任必须带队、跟班确保学生安全。
四、学校日常的39;实践类教学和竟技类教学活动,必须做到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进行必要的安全预防,确保学生不受伤害。
五、认真做好季节性重点环节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
定期举行安全教育报告会、安全知识竞赛、发致家长的一封信。
春季是疾病多发季节,配合大营镇卫生院做好预防工作,冬季严禁学生在上、放学路上、校园内玩火,夜间房间放煤火取暖。
夏季严禁学生私自下河、塘洗澡,强行过河及危险地段。
六、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必须听从教师教导和指挥,按教师规范要求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技能训练。
师生共同有相应避免和消除危险的义务。
有关学校教育制度篇2信息中心工作职能信息中心是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部门,担负着学校各类信息化应用的建设、管理、服务、维护的只能。
具体的工作任务如下:1、总体工作:负责学校信息化的日常工作,负责对全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管理,信息资源的收集、制作、利用、发布的过程、方法和手段,承担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和信息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2、职能范围:负责计算机网、广播网、电视网、电话网等校园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以及计算机、电教、图书馆、阅览室、文印室、广播站和校报等等相关方面的工作。
3、教学任务:承担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贯彻执行本校的教学计划,提高全省信息技术课汇考的通过率。
4、培训任务:搞好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办公软件应用的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信息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信息化应用技能。
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体制1. 学校成立教育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检查本制度。
2. 学校各部门、各年级、各班级按照本制度要求,落实管理职责,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三、教育教学管理1. 教学管理(1)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确保教学质量。
(2)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不得擅自增减教学内容、课时。
(3)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学校定期组织教学检查、评估,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
2. 学生管理(1)学生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3)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
(4)学校建立健全学生奖励和惩罚制度,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师管理(1)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
(2)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教师应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按时上下班,不得擅自离岗。
(4)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安全管理1. 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 学校定期对校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校园安全。
3. 学校严格执行食品、药品、消防、交通安全等管理制度,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五、财务管理1.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2. 学校加强对预算、收入、支出等环节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 学校定期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接受师生监督。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教育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考点
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考点学校教育制度是指教育机构通过规章制度、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组织安排所形成的一种教育工作方式。
学校教育制度是学校运行的基础,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评价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将从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进行探讨。
一、公立学校教育制度公立学校制度是指由政府出资、管理和组织的学校机构。
在这种制度下,学校主要服务于公众利益,为政府的教育政策服务。
公立学校通常设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教育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实现政府对教育的管理。
二、私立学校教育制度私立学校制度是指由个人或集体提供资金、管理和组织的私人学校。
在这种制度下,学校主要服务于私人利益,具有相对独立的组织形态。
私立学校可以更加灵活地制定教育课程和教学计划,同时也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展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三、寄宿学校教育制度寄宿学校制度是指学生在学校校园内居住,全方位完成学业、娱乐、休息、社交等活动的教育制度。
寄宿制度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更好地融入校园活动以及学习氛围中。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校园文化和生活方式。
四、日制学校教育制度日制学校制度是指学生在校内上课、学习、完成作业等科目,然后回家休息和进行其他活动的教育制度。
相比于寄宿学校制度,日制学校可以更好地满足家庭所需,并且不会造成过大的负担,学生也能够在家庭和社区中经历更多的社交和文化体验,培养个人独立性和人际交往能力。
五、公立-私立折中教育制度公立-私立折中制度是指公立和私立学校之间的混合学习模式。
这种制度下,学生可以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以便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这种制度不仅实现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间的融合,也实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的满足。
六、结语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教育制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不同的制度下,学校所呈现出来的管理方式和教育质量也有所不同。
因此,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制度,以保证学校正常、高效地运行和发展。
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精选5篇)
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督导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全面提升教师对教学常规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责任心,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把激励、创新、发展、进取的人文精神纳入教学活动中,努力创建和谐且富有竞争的教学环境,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一、备课1、应有详尽、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严格遵守备课环节,分课时备课,课时应与教参同步。
内容详尽,重点突出,难点准确,设计合理。
3、应备周前课,特殊情况不得少于3节。
4、严禁抄袭教案,要钻透教材,分析学情,书写规范。
5、考核方法:集中检查与随堂检查相结合。
二、教学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全身心投入,杜绝坐教,随意代教及在课堂里玩弄手机等行为。
课堂管理得当,纪律良好。
2、注重自身形象,着装整洁大方,不得穿拖鞋、短裤、背心或露肩露背的服装进教室。
教师用语要文明,不得用语言挖苦、讽刺学生。
3、任课教师要提前2分钟到达所在班级,提醒学生把教室桌凳摆放整齐,把相关课本整齐放在课桌上,等待上课。
上、下课要起立,相互问候。
严格遵守课堂常规。
4、充分利用小黑板、挂图、PPT等教学手段;教师要有激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兴趣。
5、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坐姿端正。
回答问题积极,注意力集中。
6、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任意更改教学内容,把非笔试科目挪作它用。
7、要求教师教学严谨,经常性总结和反思课堂教学的得失,全方位评价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8、分单元按月对学生学业进行质量检测。
对学生的学业质量评估要客观公正,要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法。
同时要详细记录每次考试的数据。
教育制度包括学校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
它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的重要保障。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1. 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如家庭教育和宗教教育等。
这一阶段的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学校体系,教育内容和方法相对简单。
2. 制度化教育: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形成。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兴起。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兴起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3. 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它针对制度化教育的弊端,并非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有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概念和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观念。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要素1. 学校类型:根据教育举办主体的不同,学校可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根据教育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等。
2. 学校级别:学校级别是指学校在学制系统中所处的层次水平,如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等。
3. 学校结构:学校结构决定了学校的类别,反映了学校之间的交叉、衔接、比例等关系。
如各级各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保持合理的比例。
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1.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如教育体制、教育政策等。
3.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校教育制度应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确保教育内容的适宜性和教育方法的科学性。
4. 人口发展状况:学校教育制度应适应人口发展状况,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育需求。
《学校教育制度》课件
04
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与挑战
社会影响
80%
促进社会流动
学校教育制度通过提供公平的教 育机会,帮助个体实现社会流动 ,从贫困和不利的环境中脱颖而 出。
100%
培养社会价值观
学校教育制度传递社会主流价值 观,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 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80%
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培养符合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的公民,学校教育制度有助于维 护社会稳定和团结。
课程类型
介绍学校课程的主要类型,如必修课 、选修课、活动课程等,分析不同类 型课程的特点和作用。
教育评价
评价目的
明确教育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分析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评价方法
介绍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如考试、观察、作品评价等,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 点和应用范围。
教育管理
管理体制
阐述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构成和特点,分析不同管理体制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经济发展影响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学校教育制度提供必要的知识 和技能培训,为经济发展提供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促进技术创新
教育系统培养的创新思维和科 研能力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 产业升级。
经济增长的引擎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能 力,教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 重要驱动力。
教育公平与质量挑战
教育机会不平等
不同地区、家庭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在获取优质教育资源 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育信息化
总结词
教育信息化是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发展趋势 ,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详细描述
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 网络、移动设备等,实现教育资源的数字化 、共享化和智能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 以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远程教育、在线 学习等新型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育信息化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 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管理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
一、幼儿教育我国幼儿教育实施机关为幼儿园,招收3~6岁儿童入学。
其主要任务是解放妇女劳动,使幼儿接受早期教育,为接受小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努力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中。
二、初等教育初等教育包括普通小学和成人初等学校。
普通小学招收7周岁儿童入学,实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修业年限5~6年,实行一贯制。
其主要任务是使儿童打好读写算的基础,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人初等学校主要学习语文、算术两科,以扫盲识字为主要目标。
三、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包括普通中学、农业中学、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学校。
普通中学分为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初中修业年限为3年,高中修业年限为3年。
普通中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受到全面教育,一方面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为高一级学校教育培养合格新生。
农业中学、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学校则根据各自的特点,培养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
四、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和专门学院、成人教育的高等学院、研究生院。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走向开放,多层次、多类型。
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进而走向普及教育阶段,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五、终身教育体系我国正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终身教育体系旨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提高全民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
终身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个阶段,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教育体系。
总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制度
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指学校内部教育的组织管理制度。
它包括了教学计划、教材选用、教师招聘、课堂教学、考试评估等方面的规定和实践程序。
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之一,它是一份详细的安排学生在某段时间内所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计划。
教学计划应该合理分配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尽可能地完成教学内容,达到和超过所设定的标准。
同时,教学计划也是学校内部统一组织管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审核,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设计进行教学活动。
除了教学计划外,教材选用也是学校内部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学校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状况,对教材进行严格的审核、选用和管理,确保教材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目标。
然而,好的教材与优秀教师并不能够保证完美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的招聘与培训也是学校内部教育制度的重要方面。
学校要从各个角度考虑教师的招聘与评估,确保招聘到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并且有正确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的教师。
同时,学校也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
课堂教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同时,教师还需要严格控制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
最后,考试评估也是教育制度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考试评估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检测和反馈,也是对教学效果和教育制度的检验和总结。
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考试和测评方式,并且根据考试结果进行相应的反馈和改进。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制度息息相关,它是学校内部组织和管理教育的根本。
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优秀的教材和教师、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和科学的考试评估,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让他们能够获取知识和技能,并且在未来的各个领域中获得突出的表现。
学校教育制度名词解释
学校教育制度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制度是指在学校中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和教育政策的总称。
它包括了学校组织结构、学校管理制度、学生评价体系、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内容。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学校教育制度名词的解释:1. 学校组织结构:指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职能部门和行政层级。
比如校长、教务处、学工处等。
学校组织结构的健全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
2. 学校管理制度:指学校为了有效管理学校内部事务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比如班级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课堂管理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实施能够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学生评价体系:是学校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而制定的评价制度,用以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学生评价体系通常包括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评价内容。
4.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按照国家或地方教育部门的要求,确定学校开设课程的种类和数量。
课程设置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兴趣特长,同时也要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具体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学生的学情和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学方法可以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法、实践操作法等。
学校教育制度对于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规范和管理学校内部的行为和活动,推动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促进教育的公平和有效。
同时,学校教育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不断完善学校教育制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性质与任务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根据国家发展需求、教育目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的教育体系。
其性质包括但不限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二、入学条件与修业年限入学条件是指学生进入各级各类学校所需满足的基本要求,如年龄、学历、健康等。
修业年限是指学生在学校完成学业所需的时间,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
三、学校系统与相互关系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如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教育学校、高等教育机构等。
这些学校在学制体系中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各级各类学校在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共同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努力。
四、类型与演变学校教育制度类型主要有单轨制、双轨制和分支型学制。
单轨制是指从小学到大学形成统一的直线型学制,强调教育机会均等;双轨制是指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一种是为上层子弟设置的,另一种是为劳动人民子弟设置的;分支型学制是介于单轨制和双轨制之间,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单轨制,高中教育实行双轨分流。
五、建立依据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到国家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制度不断演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例如,我国学制建立始于清末,经历了多次改革,逐步形成了符合国情的现代学制。
六、意义与影响学校教育制度对国家、社会和个体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教育公平。
总之,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核心,它涉及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学校教育制度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学---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 我国学制
③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④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 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
权。 ⑤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⑥加强领导, 成立国家教委负责掌握教育的大政方针,
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学制
第二节 我国学制
3.1964年, 在刘少奇同志倡导下, 我国试行 “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
4.文革期间, 我国学制遭到严重破坏。 5.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体制改革。
第二节 我国学制
(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主要内容和措施包括:
①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第二节 我国学制
(4)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其中关于学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 ①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 ②规范义务教育学制,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
制。 ③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第二节 我国学制
④基础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⑤加强对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的领导和管理。 ⑥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 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 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 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 条例等。教育制度是实现教育目的、落实教育方针的 制度化保证。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二)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它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 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规定着这些学校 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 是
学校教育工作制度(三篇)
学校教育工作制度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在学校内部建立的一套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以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学校教育工作制度包括教职工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1. 教职工管理制度:规定教职工的各项职责和权利,包括招聘、考核、奖惩、调岗等管理规定,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工作的规范进行。
2. 课程管理制度:规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保障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管理制度:包括学生招生、学籍管理、评价考核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维护学校的文明秩序和学习氛围。
此外,学校还会制定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其他规定,如教学研讨制度、教学设备使用规定、安全管理制度等,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教育工作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助于规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学校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学校教育工作制度(二)是指学校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于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
其中包括以下方面:1. 教学计划制度:学校制定每学期或每年的课程计划,确定学科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等,以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 教师管理制度:学校建立教师招聘、评聘、任免、培训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稳定性。
3. 学生成绩评定制度:学校确定学生考试、测验、作业等评定标准和方法,以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4. 纪律管理制度:学校制定纪律管理规定,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包括考勤、违纪处分、校规校纪等,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5. 课外活动管理制度:学校规定课外活动的组织方式、内容和安全措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6. 家校合作制度:学校和家长共同制定家校合作的机制和流程,加强沟通、协商和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 考试管理制度:学校规定考试的组织、考试安排和防作弊措施等,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学校的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具有规范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活动的功能。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包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系统,以及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这些规则主要包括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旨在规范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确保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1. 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师徒制教育等。
这一阶段的教育形式较为松散,缺乏统一的教育标准和制度。
2. 制度化教育: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育系统逐渐形成,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这一阶段的教育制度主要表现为近代学校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如19世纪下半期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已经基本形成。
3. 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反思和补充,它强调教育应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倡导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有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概念和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观念等。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1. 单轨型学制: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自下而上构成连接阶梯的统一的直线型学制,反映了民众间的教育机会均等。
2. 双轨型学制:一个国家同时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以完成不同的教育任务。
一轨是为社会上层子弟设置的,主要为培养统治阶级的继承人服务;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弟设置的,以保证充足的具有一定文化的劳动后备力量。
3. 中间型学制:介于单轨型和双轨型之间的一种学制,即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单轨制,高中教育实行双轨分流。
四、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1.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10篇)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1、为了加强学校教育管理,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2、学校课堂教育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本着保护学生,教育先行,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好教育管理和处理工作。
3、学校课堂教育管理,要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学校管理责任人,具体落实至每位任课教师,每位班主任,切实加强教育。
4、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一分钟进任课教室,并做好点名工作,对发现缺课学生,要问清情况后及时向所任班级班主任以及相关责任人汇报,所任班级班主任要及时向缺课学生家长联系反馈情况,并向相关责任人汇报备案。
5、任课教师对教学的实验设备,体育器材等可能具有安全隐患的教学工具要及时修理,避免学生受伤而出现安全事故;对容易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体育课,活动课要及时进行使用说明和安全教育;活动要求班主任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体育教师要做辅导工作,要全程控制局面;对那些因身体原因或本身有残疾但可以做轻微活动的学生,要求上操场,确实不能出操的学生,应安排留教师复习,预习文化功课。
学生在日常教学及各项活动中应遵守纪律和有关规定,听从指导,服从管理。
6、学生发生意外事故情况时,学校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泗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二)学校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关系千家万户。
为进一步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指示,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及自我防护意识,做到严密防范,警钟长鸣,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安全,特明确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一、学校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学校治安保卫和消防安全工作,学校保卫组具体负责和管理学校治安保卫和消防安全工作。
二、学校实行校、年级组和各重点部位三级管理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对全校师生员工经常进行防火、防盗、防爆、防拐骗的预防教育。
三、学校成立义务消防队,保卫组设专人担任义务消防员,校后勤处负责全校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设备检查,随时保证消防设备完好无损。
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细则(7篇)
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细则(7篇)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细则(7篇)制度,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规矩,任何的工作岗位,都需要遵守相关的管理制度。
那么,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细则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细则篇1为了搞好学校各项工作,使之顺利开展、做到有章可循,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而,结合我校实际,特拟订本制度。
一、考勤制度1、每位教职工要按照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上下班,学校将对每位教职工上课、集体学习、学校举行各种活动、集会、升降旗等实行考勤,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须请假,否则按旷课一节以上处理。
2、严格履行请假销假制度,凡需请假七天以内由本人写好请假条,待校长批准且到教导处登记后方可离岗,七天以上由局审批,不许请人代假,假满后立即销假,否则,按旷工处理。
请病假严格按照永教字[20__]26号文件执行。
3、教职工遇事请假(含病假),一次性连续或月累计不得超过3天,重病住院者除外,否则按超处理。
4、教职工红白喜事及女职工产假,在规定的天数内不惩罚。
(1)本人结婚3天,晚婚按上级文件办(按连续天数计算,包括双休日及公休日)。
(2)子女结婚,父母再婚按事假办理,初为人父母男方享受15天护理假,女工作人员产假按上级文件办理。
(3)自己的父母(含赡养并一起的居住的岳父母)去世3天,丧事在外地的视其情况准路程假。
(4)自己的子女遇事身亡或祖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去世3天。
5、在正常上班时间内,在校内不得做各种与教学无关的游戏活动,严禁赌博,否则,每发现一次扣40元津贴。
6、出勤与工作奖挂钩,事假一天20元,病假一天15元,旷工一天50元,旷课一节30元,请假一节10元,例会请假缺席一次扣15元,月累计超病事假3天以上的,超过天数每天扣30元,一期请病事假累计1月以上不享受年终奖。
教职工无故旷工,三天之内由学校扣发补贴,三天至七天的,口发当月全部工资;七天以上的,作自动离职处理,停发本人工资,并解除聘任合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教育制度创新的思考摘要:学校教育制度是构成中国教育制度的基本组成,也是最切合学生生活的教育制度。
因此必须完成学校教育制度的即时创新,跟踪时代步伐。
当前,需要重点调整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二是调整学校内部关系;三是调整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
对此要完成教育、政治和社会之间的协调,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学校依据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校自主教育制度的核定,藉此以完成学校教育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校制度;制度创新Abstract: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s constitute the basic component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which is the most relevant to the student life education system. Therefore must complete instant innov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tracking time. At present, the need to focus on adjus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aspects: one is to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chool; two it is to adjust the school internal relations; three it is to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nd family, and community. Have to complet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education, politics and society, the government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school for approval of independent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through which to complet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nnovation.Keywords:Basic education; The school system; System innovation引言:学校制度是与学校教育相伴而生的,它也伴随着学校教育的变化和发展而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学校制度的提出是现代学校教育正在经历的变革在制度层面的反映。
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理顺学校内外部关系,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必须立足于公办中小学本身的性质,立足于学校的公益性特征。
同时,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是对现行学校制度进行变革和创新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度状况、发展实际及外部环境,从条件与基础方面考虑推进的现实性与可行性。
一、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内涵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需要重点调整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合理划分政府与学校之间的职责和权力,完善政府教育管理、教育投入、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二是调整学校内部关系,明确校长职责,建立健全校长权力的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三是调整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建立健全家庭、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不断增强学校服务家庭、社区的功能。
(一)关于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问题在我国的教育中,政府对于教育过多的施加政治影响,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独立,而学校方面则没有确立确定的政策约束,反映在管理实践中,政府与学校之间常常是角色不清、责权不明。
一方面,政府对学校的行政管理过于刚性,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使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难以落实,办学特色难以体现;另一方面,学校在某些方面过于自主,缺少必要的约束和制衡,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给基础教育的声誉带来损害。
(二)关于学校的内部治理问题就我国的学校管理体制看,长期以来,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变动频繁,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动之后,最终确立起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从理论上说,校长负责制是在改进原有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参与”。
但从实践看,目前的“校长负责制”缺乏民主制的基础,多数地区和学校的校长由党委组织部或教育行政机构任命,形成校长主要对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机构负责,而对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和社区服务的意识相对薄弱,距离学校内部真正实现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关于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问题长期以来,学校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一是学校管理者把管理学校看作是学校内部的事务,认为社区及家长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力过问学校的事务;二是体制的分割作用和社区发育的不够成熟,导致社区和家长难以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在学校主导下设立的“社区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自主的、独立的意识相对薄弱,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流于形式,制约了学校事务公开与民主的进程。
二、构建基础教育学校制度的历史沿革(一)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沿革分析通过对政策文本的梳理,可将政校关系分为一般领导关系和具体事务关系两个层面。
一般领导关系主要反映举办教育的各级政府对学校的行政领导关系,它主要回答中小学教育由哪级政府负责的问题。
具体事务关系则在一般领导关系下进一步细分为人(校长、教师任用)、财(教育投入)、教学(课程和教材)、教育督导、教育中介五个方面。
而这些关系又是围绕政府体系内部纵向(中央、地方各层级政府间)和横向(同一层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两个维度展开的。
从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沿革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以政府层级之间的纵向权责调整为主,部门之间的横向权责调整不够建国以来,政校关系的调整侧重于政府体系内部纵向的职权调整,如:各级政府在教育投入保障上的责任,但各级政府内部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学校横向的职权调整凸显不够。
2.政府和学校的权责有待进一步明确现有的政策文本对纵向的各层级政府办学权责强调较多,对学校权责规定仍不够全面具体。
1985年后政府多次提出要简政放权,但对学校如何简政放权,怎么放,一直缺乏比较具体的操作性的说明。
究其原因,还是政府的行政管理与学校的自主办学之间的关系没有厘清,权责没有明确。
3.中介组织发育政策推进缓慢新型政校关系的构建并非在政府和学校间进行职权的简单增减和转移,发挥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随后的相关文件也多次提到了中介组织在学校法制建设、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评估方面的作用,但缺乏进一步的推进。
(二)学校内部治理的沿革分析校长负责制的历史沿革是其内涵不断充实发展的过程。
它逐步成为以校长责权为核心,包括了党支部监督保证和教职工民主管理的三角形的制度架构,而成为学校内部治理的代名词。
从学校内部治理政策文本的沿革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校长的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虽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文本中都提到了校长负责,但大多数文本中对校长具体负有哪些责任、行使哪些权力规定并不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仅规定“学校的教学和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这一表述过于抽象笼统,而在一些法规和规章中,校长的职责权限,其边界、范围和程度也没有得到较好的阐明。
2.学校民主管理有待完善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提出:“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如何?如何进行民主管理?如何监督?在现有的政策文本中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
(三)学校与社区、家长关系的沿革分析1.学校与社区、家长关系的调整演变是一个由试点到逐步推广的组织制度化过程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城市的区或街道可通过试点,逐步建立社区(社会)教育委员会一类的社会组织,以组织、协调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学校工作,优化社会教育环境。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
”2.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在调整中不断丰富和拓展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构建最初集中在中小学德育上,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也不断丰富和拓展。
除德育外,还涉及到初中入学办法改革、素质教育实行、学校内部评价制度和课程改革等多个方面。
3.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由校内教育向校外(社区)教育延伸,并由单向支持转变为双向相互促进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开发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终身教育体系创建的客观要求,伴随社区教育的发展,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也由校内教育向社区教育延伸。
在这一背景下,学校不仅要主动争取社区、家长的支持,同时也强调学校要有社区意识,向社区开放资源,为社区教育服务。
三、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实施策略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旨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以法治为基础的公共治理结构;通过立法,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明确学校责任、权利和义务,依法规范学校内部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教育中介机构,建构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框架。
(一)在加强政府统筹的同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责任应当予以明确,政府在现代学校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
推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构建新型政校关系,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义务教育学校的统筹能力,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体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要求。
也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校长和教师流动机制、生源调配机制。
基于我国的现实,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应当立足于管理学校的理念、形式和手段的革新,改变传统的对学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方式,逐步从直接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
具体而言,政府要将部分教育管理职权下放给社会中介组织,将具体的学校管理权下放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