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端口及四个引脚

合集下载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和输入输出端口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和输入输出端口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和输入输出端口MCS-51有4组8位I/O口,共占用32个引脚:P0、P1、P2和P3口,P1、P2和P3为准双向口,P0口则为双向三态输入输出口。

●P0口(P0.0~P0.7)占用32~39脚;●P1口(P1.0~P1.7)占用1~8脚;●P2口(P2.0~P2.7)占用21~28脚;●P3口(P3.0~P3.7)占用10~17脚;这四个口的主要功能如下:(1) P0 口是一个8位不带内部上拉电阻的漏极开路型准双向I/O口,因此该口输出时需外接上拉电阻,而P1 、P2 和P3口都是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

(2) 在访问片外ROM时,P0口分时兼作数据总线和低8位地址线;P2口作高位地址线。

(3) 内部带程序存储器的芯片,在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时,P1输入低8位地址,P2输入高8位地址,P0输入指令代码。

(注:P1、P2作输入口时,必须要使每位先置“1”,才能读入外部数据。

)(4) P3口除作双向I/0口外还兼有专用功能。

P0口和P2口:图1为P0口和P2口其中一位的电路图,由图可见,电路中包含一个数据输出锁存器和两个三态数据输入缓冲器,另外还有一个数据输出的驱动和控制电路。

这两组口线用来作为CPU与外部数据存储器、外部程序存储器和I/O扩展口,而不能像P1、P3直接用作输出口。

它们一起可以作为外部地址总线,P0口身兼两职,既可作为地址总线,也可作为数据总线。

P2口作为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总线的高8位输出口AB8-AB15,P0口由ALE选通作为地址总线的低8位输出口AB0-AB7。

外部的程序存储器由PSEN信号选通,数据存储器则由WR和RD读写信号选通,因为216=64k,所以8051最大可外接64kB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P1口:图2为P1口其中一位的电路图,P1口为8位准双向口,每一位均可单独定义为输入或输出口,当作为输入口时,1写入锁存器,Q(非)=0,T2截止,内上拉电阻将电位拉至1,此时该口输出为1,当0写入锁存器,Q(非)=1,T2导通,输出则为0。

单片机基础知识讲解

单片机基础知识讲解

注意:本课件为上课内容的一个补充,其中难免存在错误,请读者不吝赐教,如有问题请发送E-mail到zhaojian@。

本文根据教学的情况,随时进行修改和完善,所以欢迎同学随时注意本文档在课件中的更新情况。

单片机基础知识单片机的外部结构:1、DIP40双列直插;2、P0,P1,P2,P3四个8位准双向I/O引脚;(作为I/O输入时,要先输出高电平)3、电源VCC(PIN40)和地线GND(PIN20);4、高电平复位RESET(PIN9);(10uF电容接VCC与RESET,即可实现上电复位)5、内置振荡电路,外部只要接晶体至X1(PIN18)和X0(PIN19);(频率为主频的12倍)6、程序配置EA(PIN31)接高电平VCC;(运行单片机内部ROM中的程序)7、P3支持第二功能:RXD、TXD、INT0、INT1、T0、T1单片机内部I/O部件:(所为学习单片机,实际上就是编程控制以下I/O部件,完成指定任务)1、四个8位通用I/O端口,对应引脚P0、P1、P2和P3;2、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TMOD,TCON,TL0,TH0,TL1,TH1)3、一个串行通信接口;(SCON,SBUF)4、一个中断控制器;(IE,IP)针对AT89C52单片机,头文件AT89x52.h给出了SFR特殊功能寄存器所有端口的定义。

教科书的160页给出了针对MCS51系列单片机的C语言扩展变量类型。

C语言编程基础:1、十六进制表示字节0x5a:二进制为01011010B;0x6E为01101110。

2、如果将一个16位二进数赋给一个8位的字节变量,则自动截断为低8位,而丢掉高8位。

3、++var表示对变量var先增一;var—表示对变量后减一。

4、x |= 0x0f;表示为x = x | 0x0f;5、TMOD = ( TMOD & 0xf0 ) | 0x05;表示给变量TMOD的低四位赋值0x5,而不改变TMOD的高四位。

74LS90引脚功能及真值表

74LS90引脚功能及真值表

74LS90引脚功能及真值表在数字电路中,74LS90 是一种十分常用的计数器芯片。

了解它的引脚功能和真值表对于正确设计和使用数字电路至关重要。

74LS90 是一款二五十进制异步计数器,它由四个主从触发器和一些组合逻辑门构成。

这款芯片共有 14 个引脚,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每个引脚的功能。

引脚 1 是 CP0 输入端,引脚 2 是 CP1 输入端。

CP0 和 CP1 是计数脉冲的输入端口,通过这两个引脚输入的脉冲信号来控制计数器的计数操作。

引脚 3 是 Q0 输出端,引脚 4 是 Q1 输出端,引脚 5 是 Q2 输出端,引脚 6 是 Q3 输出端。

这四个引脚分别输出计数器的四位计数状态。

引脚 7 是 GND,也就是接地端。

引脚 14 是 Vcc,是电源正极端,通常连接+5V 电源。

引脚 8 是 R0(1) 端,引脚 9 是 R0(2) 端,这两个引脚用于异步清零操作。

当 R0(1) 和 R0(2) 同时为高电平时,计数器被清零,输出状态为0000。

引脚 10 是 R9(1) 端,引脚 11 是 R9(2) 端,这两个引脚用于异步置9 操作。

当 R9(1) 和 R9(2) 同时为高电平时,计数器被置为 9,即输出状态为 1001。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 74LS90 的真值表。

真值表清晰地展示了在不同输入条件下,计数器的输出状态。

当 R0(1) 和 R0(2) 均为高电平,且 R9(1) 和 R9(2) 均为低电平时,计数器被清零,输出 Q3Q2Q1Q0 为 0000。

当 R0(1) 和 R0(2) 中有一个为低电平,R9(1) 和 R9(2) 均为低电平,且 CP0 和 CP1 没有输入脉冲时,计数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当CP0 输入脉冲,且R0(1)、R0(2)、R9(1) 和R9(2) 均为低电平时,计数器在二进制模式下工作。

在这种模式下,Q0 输出端的状态会随着CP0 输入脉冲的上升沿而翻转。

usb接口4个引脚各是什么功能?

usb接口4个引脚各是什么功能?

usb接口4个引脚各是什么功能?usb接口从左至右排序,各引脚功能如下:引脚1:电源。

USB设备供电端口(+5V)。

引脚2:接入南桥,传输数据。

引脚3:传输数据。

但两个引脚各有不同,是传输信息的高地位不同。

引脚4:接电源地线。

构成电路。

引脚,又叫管脚,英文叫Pin。

就是从集成电路(芯片)内部电路引出与外围电路的接线,所有的引脚就构成了这块芯片的接口。

引线末端的一段,通过软钎焊使这一段与印制板上的焊盘共同形成焊点。

引脚可划分为脚跟(bottom)、脚趾(toe)、脚侧(side)等部分。

扩展资料:usb接口引脚线接口线束颜色:排列方式从左到右是:红白绿黑。

红色-USB电源:标有-VCC、Power、5V、5VSB字样。

引脚1。

绿色-USB数据线:(正)-DATA+、USBD+、PD+、USBDT+。

引脚2。

白色-USB数据线:(负)-DATA-、USBD-、PD-、USBDT-。

引脚3。

黑色-地线:GND、Ground。

引脚4。

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他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故信号是串行传输的,usb接口也称为串行口,usb2.0的速度可以达到480Mbps。

可以满足各种工业和民用需要。

USB接口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 +5V 500mA 实际上有误差,最大不能超过+/-0.2V 也就是4.8-5.2V 。

usb接口的4根线一般是下面这样分配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正负极弄反了,否则会烧掉usb设备或者电脑的南桥芯片:黑线:gnd 红线:vcc 绿线:data+ 白线:data-。

第四章 输入输出IO端口

第四章 输入输出IO端口

//包含头文件 //代码的主程序 //设置PA[0..5]为输出端口 //关闭所有的等 //无限循环 //东西方向亮绿灯 //南北方向亮红灯 //延时50秒 //关闭东西方向绿灯 // //东西方向亮黄灯 //延时5秒 //关闭东西方向黄灯 //关闭南北方向红灯 //东西方向亮红灯 //南北方向亮绿灯 //延时50秒 //关闭南北方向绿灯 //南北方向亮黄灯 //延时5秒 //关闭南北方向黄灯 //关闭东西图4-1 人类活动的基本输入输出
肢体动作
• 对于单片机而言,了解周围环境的情况、 感知外界事物的变化同样需要像人类的各 种感官这样的输入部件(即输入端口I); 同时,单片机也要对它所感知的事物及变 化做出相对应的处理,也就必须具备输出 部件(即输出端口O)。因此,输入输出 输入输出 I/O端口就是单片机感知外部世界和对外部 端口就是单片机感知外部世界和对外部 世界做出反应的部件, 世界做出反应的部件,通过输入端口获取 外部事物的变化情况, 外部事物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输出端口对 外部世界做出回应。 外部世界做出回应
4.2.2 拨码开关的检测
#include <iom16v.h> Main(void) { DDRA = 0xff; DDRC = 0x00; PORTC = 0xff; while(1) { PORTA = PINC; } }
//包含头文件 //代码的主程序 //设置PA端口为输出端口 //设置PC端口为输入端口 //启用PC口内部上拉电阻 //无限循环 //PA口输出PC口的检测值
4.4.1 “交通灯”模型硬件电路及源代码分析 交通灯” 交通灯
#include <iom16v.h> Main(void) { DDRA = 0x3f; PORTA = 0x3f while(1) { PORTA &= ~(1<<0); PORTA &= ~(1<<5); DelayS(50); PORTA |= (1<<0); PORTA &= ~(1<<1); DelayS(5); PORTA |= (1<<1); PORTA |= (1<<5); PORTA &= ~(1<<2); PORTA &= ~(1<<3); DelayS(50); PORTA |= (1<<3); PORTA &= ~(1<<4); DelayS(5); PORTA |= (1<<4); PORTA |= (1<<2); } }

单片机输入输出引脚

单片机输入输出引脚

输入/输出引脚
MCS-51系列单片机有P0、P1、P2和P3共4组I/O接口,每组接口又有8个引脚:P0端口引脚P0.0~P0.7,P1端口引脚P1.0~P1.7,P2端口引脚P2.0~P2.7,P3端口引脚P3.0~P3.7。

这4组接口既可用作输入端口将外部信号输入单片机,也可以用作输出端口将信号从单片机内输出。

另外,这些接口还具有一些其他功能,具体说明如下。

P0端口(32~39脚)的功能有:输入8路信号,输出8路信号,用作8位数据总线,或用作16位地址总线中的低8位地址总线。

P1端口(1~8脚)的功能有:输入8路信号,输出8路信号。

P2端口(21~28脚)的功能有:输入8路信号,输出8路信号,用作16位地址总线中的高8位地址总线。

P3端口(10~17脚)的功能有:输入8路信号,输出8路信号。

P3端口的8个引脚还具有其他功能,具体说明如下。

P3.0:用作串行数据输入端(RXD)。

P3.1:用作串行数据输出端(TXD)。

P3.2:用作外部中断0请求信号输入端(INTO)。

P3.3:用作外部中断1请求信号输入端(INTI)。

P3.4: 用作定时器/计数器TO的外部脉冲信号输入端(TO)。

P3.5:用作定时器/计数器T1的外部脉冲信号输入端(T1)。

P3.6:该端在写片外RAM时,输出写控制信号(WR)。

P3.7:该端在读片外RAM时,输出读控制信号(RD)。

P0、P1、P2、P3端口具有多种功能,具体应用哪一种功能,由单片
机内部的程序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一时刻,端口的某一引脚只能用作一种功能。

第六章_基本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第六章_基本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20
6.3 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例] 设状态端口地址为086H,数据端口地址为084H,外 设忙碌D7=1,请用查询方式写出CPU从存储器缓冲区 Buffer送出1KB的数据给外设的程序段。 LEA SI , Buffer ;取Buffer的有效地址送SI MOV CX , 1000 ;循环次数 W1: MOV DX, 086H ;状态端口地址送DX W2: IN AL , DX ;从状态端口读入状态信息 AND AL,80H ; BUSY=0? JNZ W2 ; BUSY=1,返回继续查询 MOV AL,[SI] ; BUSY=0,取数据 MOV DX, 084H ;数据端口地址送DX OUT DX,AL ;数据输出到数据端口 INC SI ;SI指向下一个字节数据 LOOP W1 ;CX-1送CX≠0,循环 HLT ;CX=0,传送结束
FFFFF
内存 空间 I/O 空间
10
§6-2 I/O端口的编址与访问
二、 I/O端口地址的译码方法:
I/O端口地址译码的一般原则是:把CPU用于I/O端口寻址 的地址线分为高位地址线和低位地址线两部分:
将低位地址线直接连到I/O接口芯片的相应地址引脚, 实现片内寻址,即选中片内的端口。 将高位地址线与CPU的控制信号组合,经地址译码电 路产生I/O接口芯片的片选信号。 常见的译码器: 2/4线译码器74LS139 3/8线译码器74LS138
返回断点

6.3 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关于中断的几点说明:
采用中断的数据传送方式时,外设处于主动申请地 位,CPU配合进行数据传送;CPU不必反复去查询 外设的状态,而是可以与外设“并行工作”,因此 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并且更具有实时性。

51单片机各引脚及端口详解

51单片机各引脚及端口详解

51单片机各引脚及端口详解51单片机引脚功能:MCS-51是标准的40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引脚分布请参照----单片机引脚图:l ~ P0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39~32号端子)。

l ~ P1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1~8号端子)。

l ~ P2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21~28号端子)。

l ~ P2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10~17号端子)。

这4个I/O口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功能,大家可得学好了,其它书本里虽然有,但写的太深,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理解的,我这里都是按我自已的表达方式来写的,相信你也能够理解的。

P0口有三个功能:1、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做数据总线(如图1中的D0~D7为数据总线接口)2、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如图1中的A0~A7为地址总线接口)3、不扩展时,可做一般的I/O使用,但内部无上拉电阻,作为输入或输出时应在外部接上拉电阻。

P1口只做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P2口有两个功能:1、扩展外部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使用2、做一般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P3口有两个功能:除了作为I/O使用外(其内部有上拉电阻),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由特殊寄存器来设置,具体功能请参考我们后面的引脚说明。

有内部EPROM的单片机芯片(例如8751),为写入程序需提供专门的编程脉冲和编程电源,这些信号也是由信号引脚的形式提供的,即:编程脉冲:30脚(ALE/PROG)编程电压(25V):31脚(EA/Vpp)接触过工业设备的兄弟可能会看到有些印刷线路板上会有一个电池,这个电池是干什么用的呢这就是单片机的备用电源,当外接电源下降到下限值时,备用电源就会经第二功能的方式由第9脚(即RST/VPD)引入,以保护内部RA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在介绍这四个I/O口时提到了一个“上拉电阻”那么上拉电阻又是一个什么东东呢他起什么作用呢都说了是电阻那当然就是一个电阻啦,当作为输入时,上拉电阻将其电位拉高,若输入为低电平则可提供电流源;所以如果P0口如果作为输入时,处在高阻抗状态,只有外接一个上拉电阻才能有效。

微机原理第七章 输入输出方法及常用接口电路

微机原理第七章 输入输出方法及常用接口电路

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二、 8255的内部结构
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三、8255的引脚功能
PA3 PA2 PA1 PA0 RD CS GND A1 A0 PC7 PC6 PC5 PC4 PC0 PC1 PC2 PC3 PB0 PB1 PB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PA4 PA5 PA6 PA7 WR RESET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VCC PB7 PB6 PB5 PB4 PB3
8251可编程通信接口
二、8251的结构和引脚特性
数据总线缓冲器
状态 缓冲器
发送数据/命 令缓冲器
接收数 据缓冲 器
RESET CLK C/D RD WR CS DTR DSR RTS CTS
读/写 控制电 路
发送器 P S
TxD
发送 控制 接收 控制 接收器 S P
TxRDY TxE TxC RxRDY SYN DET RxC RxD
输入/输出接口概述
五、 I/O接口的分类 通用接口 专用接口 串行接口 并行接口
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一、 8255A的主要特性


有3个8位并行数据I/O口PA、PB和PC口及1个8位控 制口CWR。 可编程设置方式0、方式1、方式2三种不同的工作方 式,用于无条件传送、查询传送和中断传送。 有两个控制字决定8255A的工作方式,通过编制初始 化程序,使用OUT指令从控制寄存器端口写入。有 一个状态字可供查询,使用IN指令从C端口读出。 提供兼容的TTL电平接口,原则上适用于需并行输入 输出的I/O设备。

单片机IO口介绍

单片机IO口介绍

P0口和P2的结构 口和P2 4.1.1 P0口和P2的结构
一、P0口的结构
下图为P0口的某位P0.n(n=0~7)结构图,它由一个 输出锁存器、两个三态输入缓冲器和输出驱动电路 及控制电路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P0口既可以作 为I/O用,也可以作为地址/数据线用。
地址/数据 地址/ 控制 读锁存器
地址/数据 地址/ 控制 读锁存器
T1 P0.n D Q MUX
VCC
内部总线 写锁存器
T2:如果此时该端口的负载恰是一个晶体管基极,且原端 口输出值为1,那么导通了的PN结会把端口引脚高电平拉低;若 此时直接读端口引脚信号,将会把原输出的“1”电平误读为“0” 电平。现采用读输出锁存器代替读引脚,图中,上面的三态缓 冲器就为读锁存器Q端信号而设,读输出锁存器可避免上述可能 发生的错误。** 地址/数据 地址/ 控制 读锁存器
二、P3 P3第二功能(Q=1) P3 此时引脚部分输入(Q=1、W=1) ,部分输出(Q=1、W输出)
第二输出功能 第二输出功能 读锁存器 VCC

W
R P3.n P3口
D Q
内部总线 写锁存器
T
CLK Q
引脚
读引脚 第二输入功能 第二输入功能
P3第二功能各引脚功能定义: P3
P3.0:RXD串行口输入 P3.1:TXD串行口输出 P3.2:INT0外部中断0输入 P3.3:INT1外部中断1输入 P3.4:T0定时器0外部输入 P3.5:T1定时器1外部输入 P3.6:WR外部写控制 P3.7:RD外部读控制
地址/数据 地址/ 控制 读锁存器
T1 P0.n D Q MUX
VCC
内部总线 写锁存器
T2
P0口 P0口 引脚

欧姆龙继电器引脚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欧姆龙继电器引脚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欧姆龙继电器引脚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欧姆龙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组件,用于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开关。

其引脚定义是指各个引脚的功能和作用。

了解和理解欧姆龙继电器引脚定义对于正确使用和连接继电器至关重要。

欧姆龙继电器通常由多个引脚组成,每个引脚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这些引脚可以划分为两类:控制端口和输出端口。

控制端口用于接收外部信号,控制继电器的开关动作,而输出端口则用于连接到其他电子设备,传递电流或电压信号。

具体来说,欧姆龙继电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引脚:1. 电源引脚(VCC):用于提供继电器所需的电源电压。

通常情况下,VCC引脚需要连接到电源正极,以确保继电器正常工作。

2. 地引脚(GND):用于连接到电源的负极,以提供回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控制端口引脚(Coil):它是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口,用于接收外部信号来控制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基于不同的继电器型号,控制端口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引脚。

4. 输出端口引脚(Normally Open (NO)、Normally Closed (NC)、Common (COM)):这些引脚用于连接到外部电路或设备。

通常情况下,继电器有两组输出端口(NO和NC),它们分别表示在不同状态下的输出连接情况。

COM引脚是输出端口的公共引脚,用于与外部电路进行连接。

了解欧姆龙继电器引脚定义对于正确连接和使用继电器至关重要。

对于每个继电器型号,我们都应该查阅其技术规格手册或数据表,以了解具体的引脚定义和功能。

只有在正确理解和使用继电器引脚定义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整篇长文的框架,它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组织方式和主要内容。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整体概述进行介绍,并说明文章的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对欧姆龙继电器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74ls160原理

74ls160原理

74ls160原理
74LS160是一种4位同步计数器,由TTL逻辑集成电路(TTL IC)74LS160构成。

它可以用于计数应用中,例如频率分频、计时器等。

74LS160的工作原理基于触发器(flip-flop)。

它包含4个D触发器,每个触发器都可以存储一个位的数据。

这四个触发器按照二进制计数序列(从0到15)进行计数。

在74LS160中,有两个输入端口A和B,它们被用来输入计数器的起始值。

计数器的初始值可以通过将A和B端口连接到相应的输入信号源来设置。

计数器的输出由4个Q输出引脚提供,这些输出引脚对应于计数器的四个位。

此外,74LS160还有一个复位端口(MR)和一个时钟端口(CLK)。

在正常工作模式下,当时钟脉冲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时,计数器增加1。

然后,当计数器的值达到15时,它会自动从0开始重新计数。

复位端口(MR)用于将计数器的值清零,即将其复位为0。

当MR端口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计数器将立即清零。

在应用中,可以利用74LS160的计数功能来实现一些有趣的功能。

例如,通过将一个时钟信号输入到CLK端口,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简单的计时器,测量时间间隔。

通过将适当的输入信号连接到A和B端口,
我们可以将计数器设置为特定的初始值,以实现特定的计数功能。

此外,通过与其他逻辑门电路(如与门、或门等)的组合使用,可以实现更复杂的计数逻辑。

总之,74LS160是一种具有4位计数功能的TTL逻辑集成电路。

它可以用于各种计数应用中,提供简单而可靠的计数功能。

51单片机IO口应用详解

51单片机IO口应用详解

51单片机IO口应用详解MCS-51是标准的40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引脚分布请参照单片机引脚图:这4个I/O口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功能,大家可得学好了,其它书本里虽然有,但写的太深,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理解的,我这里都是按我自已的表达方式来写的,相信你也能够理解的。

P0口有三个功能:1、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做数据总线(如图1中的D0~D7为数据总线接口)2、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如图1中的A0~A7为地址总线接口)3、不扩展时,可做一般的I/O使用,但内部无上拉电阻,作为输入或输出时应在外部接上拉电阻。

P1口只做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P2口有两个功能:1、扩展外部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使用2、做一般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P3口有两个功能:除了作为I/O使用外(其内部有上拉电阻),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由特殊寄存器来设置,具体功能请参考我们后面的引脚说明。

有内部EPROM的单片机芯片(例如8751),为写入程序需提供专门的编程脉冲和编程电源,这些信号也是由信号引脚的形式提供的,即:编程脉冲:30脚(ALE/PROG)编程电压(25V):31脚(EA/Vpp)在介绍这四个I/O口时提到了一个“上拉电阻”那么上拉电阻又是一个什么东东呢?他起什么作用呢?都说了是电阻那当然就是一个电阻啦,当作为输入时,上拉电阻将其电位拉高,若输入为低电平则可提供电流源;所以如果P0口如果作为输入时,处在高阻抗状态,只有外接一个上拉电阻才能有效。

ALE 地址锁存控制信号:在系统扩展时,ALE用于控制把P0口的输出低8位地址送锁存器锁存起来,以实现低位地址和数据的隔离。

参见图2(8051扩展2KB EEPROM电路,在图中ALE与4LS373锁存器的G相连接,当CPU对外部进行存取时,用以锁住地址的低位地址,即P0口输出。

由于ALE是以晶振六分之一的固定频率输出的正脉冲,当系统中未使用外部存储器时,ALE脚也会有六分之一的固定频率输出,因此可作为外部时钟或外部定时脉冲使用。

89c51引脚及功能

89c51引脚及功能

第二章89C51单片机硬件结构和原理--89C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主讲:武桐2.289C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一单片机的引脚◆ 89C51单片机采用40只引脚的双列直插封装DIP方式,Double In-line Package目前大多数为此类封装方式◆89C51除采用DIP封装外,还采用方形封装方式,为44只引脚图 2.6 MCS - 51单片机引脚管脚图图 MCS - 51单片机实物图2.289C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二单片机的引脚功能40只引脚按功能来分,可分为四部分电源引脚Vcc和Vss外接晶体时钟电路引脚XTAL1和XTAL2 控制信号引脚RST ALE PSEN EA输入/输出端口P0P1P2和P32.289C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二单片机的引脚功能电源引脚Vcc和Vss1.Vcc(40脚) 2.Vss(20脚) 电源端,+5V 接地端,GND2.289C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二单片机的引脚功能时钟电路引脚XTAL1和XTAL2时钟引脚外接晶体片内的相放大器构成了一个振荡器,它提供单片机的时钟控制信号时钟引脚也可外接晶体振荡器2.289C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时钟电路引脚XTAL1和XTAL2内部时钟方式振荡器2.289C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时钟电路引脚XTAL1和XTAL21XTAL1 (19脚)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相放大器的输入端这个放大器构成片内振荡器当采用外接晶体振荡器时,引脚应接地2XTAL2 (18脚)接外部晶体的另一端,在单片机内部,接至内部相放大器的输出端振荡器的信号当采用外接晶体振荡器时,该引脚接收2.289C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输入/输出端口 P0P1P2和P34个8 并行I/O端口1P0口P0.0~P0.7◆◆◆漏极开路的8准向I/O口P0口可作一个数据输入/输出口在CPU访问片外存储器时,P0口线和8数据总线分时复用的8地址总准双向:当I/O口作为输入时,应先向此口锁存器写入全1,此时该口引脚浮空,可作高阻抗输入。

单片机第5章 输入输出接口P0~P3讲解

单片机第5章   输入输出接口P0~P3讲解

P2口—1.作为输入/输出口。 2.作为高8位地址总线。
P3口—P3口为双功能 1.作第一功能使用时,其功能为输入/输出口。 2.作第二功能使用时,每一位功能定义如下表
所示:
端口引脚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第二功能 RXD (串行输入线) TXD (串行输出线) INT0(外部中断0输入线) INT1 (外部中断1输入线) T0 (定时器0外部计数脉冲输入) T1 (定时器1外部计数脉冲输入)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信号入)
为了节省口线,可将按键接成矩阵的形式。
例如:8×8的形式接64个按键,行列用两个接口 表示。每个按键都有行值和列值,行值和列值的组合 (称为按键的扫描码)就可以唯一的标识某个按键。 矩阵的行线和列线分别通过两个并口与CPU通信。按键 的状态用开关量“0/1”表示。
键盘处理程序的任务是: 确定有无键按下; 判哪一个键按下, 键的功能是什么; 还要消除按键在闭合或断开时的抖动。
TAB2 : db 78H,79H,38H,38H,3FH ; “HELLO”的字形码
DAY: MOV R6,#20 ; 延时20ms子程序 DL2: MOV R7,#7DH DL1: NOP
NOP DJNZ R7,DL1 DJNZ R6,DL2
RET
END
5.3.2用并行口设计键盘电路
键盘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输入设备,当按 键少时可接成线性键盘(一个按键对应一位,如图5.2 中的按键 ),按键较多时,这样的接法占用口线较多。
a
5
EE DE BE 7E ED DD BD 7D EB DB BB 7B E7 D7 B7 77
开始

51单片机各引脚及端口详解

51单片机各引脚及端口详解

51单片机各引脚及端口详解51单片机引脚功能:MCS-51是标准的40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引脚分布请参照----单片机引脚图:l ~ P0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39~32号端子)。

l ~ P1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1~8号端子)。

l ~ P2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21~28号端子)。

l ~ P2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10~17号端子)。

这4个I/O口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功能,大家可得学好了,其它书本里虽然有,但写的太深,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理解的,我这里都是按我自已的表达方式来写的,相信你也能够理解的。

P0口有三个功能:1、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做数据总线(如图1中的D0~D7为数据总线接口)2、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如图1中的A0~A7为地址总线接口)3、不扩展时,可做一般的I/O使用,但内部无上拉电阻,作为输入或输出时应在外部接上拉电阻。

P1口只做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P2口有两个功能:1、扩展外部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使用2、做一般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P3口有两个功能:除了作为I/O使用外(其内部有上拉电阻),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由特殊寄存器来设置,具体功能请参考我们后面的引脚说明。

有内部EPROM的单片机芯片(例如8751),为写入程序需提供专门的编程脉冲和编程电源,这些信号也是由信号引脚的形式提供的,即:编程脉冲:30脚(ALE/PROG)编程电压(25V):31脚(EA/Vpp)接触过工业设备的兄弟可能会看到有些印刷线路板上会有一个电池,这个电池是干什么用的呢这就是单片机的备用电源,当外接电源下降到下限值时,备用电源就会经第二功能的方式由第9脚(即RST/VPD)引入,以保护内部RA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在介绍这四个I/O口时提到了一个“上拉电阻”那么上拉电阻又是一个什么东东呢他起什么作用呢都说了是电阻那当然就是一个电阻啦,当作为输入时,上拉电阻将其电位拉高,若输入为低电平则可提供电流源;所以如果P0口如果作为输入时,处在高阻抗状态,只有外接一个上拉电阻才能有效。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9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 验
单片机可靠的复位是保证单片机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设计复位电路时,通常要使RST引脚保持10ms以 上的高电平。当RST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之后,单片机就从 0000H地址开始执行程序。本电路是上电自动复位。
将8个LED接在单片机P1端口的P1.0-P1.7引脚上,注意 LED有长短两个引脚,分别表示正负极,其中较短的负极接 单片机,较长的为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与Vcc相连。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 验
单片机端口是集数据输入缓冲、数据输出驱动及 锁存等多项功能一体I/O的电路,特别是把握它准 双向、多功能的特点。单片机4个并行端口是P0、 P1、P2、P3。本实验只讨论P1端口。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P1口作为输入输出方式使用 时,CPU对P1口操作方式。
•1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 2、验实验要求(1)、2)为必做,3)为选做)
•11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图3 P1端口的一位结构
•12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5、程序设计
P1口输出控制程序的设计主要包括控制输出程序设计与延时程序设计。 (1)输出控制:当P1.5端口输出低电平,即P1.5=0,这时LED亮,反 之,LED灭,可以使用P1.5=0指令使P1.5端口输出低电平,同样利用指 令使P1.5端口输出高电平。
灭;
状态3:8个LED发光二极管
全灭后,从左右两边开始同时点亮LED发光二极管,全亮
后,8个LED发光二极管再明暗一起闪烁2次 ?
•3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 验
3、实验设备与仪器 单片机应用与仿真开发实验台,PC机,
E6000/L仿真器+POD-51仿真头、 Wave软硬件仿真软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入输出端口
MCS-51有32个输入/输出引脚,组成4个8位的并行I/O口,分别称为P0口、P1口、P2口和P3口,特殊功能寄存器P0、P1、P2和P3是它们的端口锁存器。

四个并行口既可以作为字节操作,也可以按位操作。

四个并行口都是双向口,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

P1口
P1口在四个并行I/O口中功能最为简单,图2-20为P1口1位的结构原理图,P1口的8个引脚结构是相同的
锁存器的作用是锁存输出信息,P1口的8个锁存器组成特殊功能寄存器P1,场效应管V1与上拉电阻组成输出驱动器。

读引脚信号和读锁存器信号各自控制一个三态门。

P1口用作输出时,通过内部总线把要输出的数据(0或1)写入到P1口每个引脚的锁存器上。

如果输出的数据是0,则反相输出端Q 将场效应管V1打开,外部引脚上出现低电平;如果输出的数据是1,
则反相输出端会使场效应管V1截止,由于内部上拉电阻的作用,外部引脚上出现高电平。

P1口用作输入时,P1口工作于读引脚状态。

假如P1的端口锁存器中为0,反相输出端Q将使场效应管V1始终打开,P1.x引脚将被箝位在低电平上,无法输入高电平。

所以在读取P1口或P1某一位的引脚状态前,用户程序必须在对应的端口锁存器里面写上1。

正因为如此,P1口也被称为准双向口。

P2口
P2口除了可用作一般I/O口外,还可以用作高8位地址总线。

图2-21是P2口的1位结构原理图。

图中的模拟开关受内部控制信号的控制,用于选择P2口的工作状态。

模拟开关打在左边时,P2口用作一般I/O,此时和P1口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输出0时场效应管V1导通,外部引脚输出低电平;输出1时V1截止,由于存在内部上拉电阻,外部引脚输出高电平。

输入时必须保持端口锁存器的值为1,才能正常输入高电平。

输入也分为读引脚状态和读锁存器状态,与P1口相同。

当模拟开关打在右边时,P2口输出高8位的地址信息。

地址总线为单向总线,只能输出,不能输入。

P3口
P3口除了可用作一般I/O外,每一个引脚都具有第二功能,详见表2-10。

图2-22是P3口1位的结构原理图。

. P0口
P0口既可以工作在一般I/O方式,又可以分时复用作为数据总线和低8位地址总线。

P0口的8个引脚结构是相同的,图2-23为P0口1位的结构原理图。

当控制信号C=0时,P0口用作一般I/O(图2-23)。

此时图中与门的输出为0,场效应管V2始终处于截止状态。

当输出低电平时,端口锁存器的内容为“0”,V1导通,V2截止,外部引脚为低电平状态;当输出高电平时,端口锁存器的内容为“1”时,V1和V2都截止,外部引脚实际处于悬浮状态,需要外加上拉电阻,才能获得高电平状态。

P0口用作一般I/O的输出时为“开漏”输出。

用作输入时,端口锁存器的内容必须为“1”,此时P0口工作在高阻输入状态。

输入也分为读引脚状态和读锁存器状态,这与P1口相同。

当控制信号C=1时,P0口分时复用为数据总线和低8位地址总线。

当总线输出“0”时,V2截止,V1导通,外部引脚为低电平状态;当总线输出“1”时,V2导通,V1截止,外部引脚为高电平状态,此时P0口为“推挽”输出。

需要数据总线输入的数据经过读引脚信号控
制的三态门,进入内部总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