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巡幸时皇子随扈情况
康熙各皇子命运结局一览表。

康熙各皇子命运结局一览表。
大皇子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
母惠妃纳拉氏。
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
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
”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允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
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
26岁,被封为直郡王。
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以贝子礼殡葬。
胤禔出现的形象一般都是反面的,不太讨巧,在众阿哥中,年岁最大,不过下马也早。
身为庶出,却要处处向弟弟问候,想不扭曲也难。
==========皇二子胤礽康熙十三年(1674年)生。
因系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
康熙十四年,在他还是个一岁多的婴儿时,就被立为太子。
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复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废,受禁锢;雍正二年卒,追封理亲王,谥号密。
嫡福晋瓜尔佳氏,都统、伯石文炳之女。
胤礽的子女也多,共25人。
胤礽年少得志,享尽荣华,第二次的复立太子,并不是因为康熙对他又有了信心,而是当时的局势混乱不堪,需要一个挡箭牌,复立太子是再好不过的主意。
再度被废之后,就被禁锢在咸安宫。
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胤礽移居幽禁。
这位倒霉太子的著名事件有“帐殿夜警”。
==========皇三子胤祉康熙十六年(1677年)生。
母荣妃马佳氏。
允祉博学多才,成为乃父学术上的得力助手。
康熙征葛尔丹时,胤祉领镶红旗大营。
21岁,被封为诚郡王;次年,降为贝勒;32岁,晋诚亲王。
雍正即皇位,命胤祉守护父亲的景陵。
雍正八年,被夺爵、囚禁。
十年,去世。
其实这位皇子是满无辜来着,雍正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把他发配,他难免要牢骚,可能就因此被囚。
=========皇四子胤禛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
母孝恭仁皇后。
[生母:德妃乌雅氏(孝恭仁皇后);养母:佟佳氏(孝懿仁皇后)]康熙亲征葛尔丹时,胤禛奉命掌管正红旗大营。
康熙出巡都去了哪里?——之三十六

康熙出巡都去了哪里?——之三十六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经常到各地去巡视,巡狩百官①,进行“恭谒山陵、临幸阙里、亲征朔漠、阅视河工、指示方略、谒陵巡幸、木兰秋狝等活动”,从康熙十六年以后,他每年都北巡木兰秋狝,他还三次东巡谒陵祭祖;六次南巡勘阅河工、巡视漕运;两次西巡进谒五台;小编查阅了《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以康熙出巡为主线编辑整理了《康熙出巡都去了哪里?》,以供大家参考。
永定河上卢沟桥康熙三十九年(1700)。
庚辰。
正月,康熙带皇四子、皇七子、十三子,三个儿子巡视永定河;四月,再次带皇长子、皇四子、十三子,三个儿子巡视永定河堤工;七月,带九个儿子巡幸塞外。
康熙三十九年(1700)。
庚辰。
春。
正月。
乙未朔(初日)。
○癸亥(二十九日)。
上以巡视永定河。
命皇四子多罗贝勒胤祯、皇七子多罗贝勒允祐、皇十三子胤祥、随驾。
是日启行。
自通州登舟。
泊郝家务。
○甲子(三十日)。
春分。
御舟泊通州新河口。
二月。
乙丑朔(初一日)。
上阅化家口拦河坝。
谕监修内阁学士范承烈曰、化家口拦河坝之南、筑一月牙坝。
坝基须用排桩芦埽、庶于旧堤有益。
至于旧河下流之口、亦须堵塞。
若不堵塞、则水涨之时、必致倒灌、有损河道。
○御舟泊武清县十百户地方。
○丙寅(初二日)。
御舟泊武清县蔡村。
谕工部尚书萨穆哈曰、观耍儿渡之东、被水冲刷。
深为可虞。
若不预筑挑水坝、必致溃决。
著备桩埽等物、朕即亲临、指示修筑。
○丁卯(初三日)。
○上阅洭尔港冲决之处。
谕工部尚书萨穆哈曰、今从冲决处、挑浚新河、直抵南河。
著修筑重堤。
河身须深一丈、宽或十丈、或二十丈、酌量开浚。
旧河故道、不必堵塞。
水涨时、听其两支分流。
其迤东转湾处、筑一挑水坝、高五尺、以御激冲。
甚有裨益。
再续修一顺水坝。
此等若待赔修、必致迟延。
著动正项钱粮、派出贤能司官、笔帖式、监修催趱。
限于四月内告成。
是日、御舟泊武清县汤家湾。
○戊辰(初四日)。
○御舟泊武清县西沽。
○天津总兵官潘育龙、来朝。
○己巳(初五日)。
康熙巡幸时皇子随扈情况

康熙巡幸时皇子随xx情况1683康熙二十二年,六月,避暑,孝庄、11岁的胤褆、9岁的胤礽、6岁的胤祉随往1685康熙二十四年,巡幸塞外,13岁的胤褆,11岁的胤礽随往。
1686康熙二十五年,巡幸塞外,14岁的胤褆、12岁的胤礽、9岁的胤祉、8岁的胤禛随往1687康熙二十六年,八月,巡幸塞外。
15岁的胤褆、13岁的胤礽、10岁的胤祉、9岁的胤禛、8岁的胤祺、8岁的胤祐、7岁的胤禩随往。
1692康熙三十一年,二月,巡幸畿甸。
20岁的胤褆,18岁的胤礽、14岁的胤禛随往。
十月,谒陵。
胤礽、胤祉、胤禛.1693康熙三十二年,二月,巡幸畿甸,21岁的胤褆、19岁的胤礽、16岁的胤祉、15岁的胤禛、14岁的胤祺、14岁的胤祐、13岁的胤禩。
八月,巡幸塞外。
同行者:胤礽、胤祉、胤禛、胤祺、胤祐、胤禩。
1698康熙三十七年,盛京谒陵,26岁的胤禔、21岁的胤祉、19岁的胤祺、18岁的胤佑、15岁的胤禟、胤礻我、12岁的胤祥随往。
1699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仁宪太后同去,27岁的胤禔、22岁的胤祉、20岁的胤祺、19岁的胤佑、18岁的胤禩、13岁的胤祥、11岁的胤祯随往。
1699康熙三十八年,巡塞外,27岁的胤禔、22岁的胤祉、21岁的胤禛、20岁的胤祺、19岁的胤佑、13岁的胤祥、11岁的胤祯随往。
1699康熙三十八年,巡永定河堤,27岁的胤禔、21岁的胤禛、13岁的胤祥随往1699康熙三十八年,谒陵,27岁的胤禔、16岁的胤禟、13岁的胤祥、11岁的胤祯随往1700康熙三十九年,巡永定河,22岁的胤禛、20岁的胤佑、14岁的胤祥随往1700康熙三十九年,巡永定河堤工,28岁的胤禔、22岁的胤禛、14岁的胤祥随往1700康熙三十九年,幸塞外,28岁的胤禔、23岁的胤祉、22岁的胤禛、21岁的胤祺、19岁的胤禩、14岁的胤祥、12岁的胤祯、7岁的胤礻禺、5岁的胤禄随往。
1700康熙三十九年,巡永定河堤岸,22岁的胤禛、14岁的胤祥随往。
京师周围_康熙帝巡幸畿甸初探

①
143
社会科学 2014 年第 12 期
常建华: 京师周围: 康熙帝巡幸畿甸初探
: “决口在南孟地方,被灾十分,九月曾报巡抚一次。 : “堤若不 ” 吴鉴奏曰 ” 康熙帝指示 几次。 : “知州知县 ” 接着询问了李文英保定县的受灾情况, 并告诫 修,民生必不得安。着速为修治。 最为亲民之官,必忠勤守法, 爱惜百姓, 方 为 称 职。 若 肆 其 贪 残, 贻 害 地 方, 国 家 自 有 定 法 ① 康熙帝提出了修堤防止浑河水决的措施 , 此后康熙帝主持治理浑河 , 多次视察堤防 。 十 ” 也。 一日驻跸任邱县大务里北, 直隶巡抚于成龙诣行宫请安, 帝密询百姓生业、 地方事宜, 赐以御 衣。十三日回銮,驻跸雄县南,途经霸州城东南、 永清县南哥驿村东、 南苑驻跸, 十七日回宫。 翌日,御门听政毕,康熙帝对大学士讲述了巡行霸州、天津所见漕艘挽运甚苦,漕务稽缓,要求 酌量赠给向来所裁运丁工食等项 。鉴于霸州田土被浑河冲决淹没,命豁免百姓钱粮。大学士李蔚 : “皇上巡幸畿甸, 访民疾苦, 百姓皆得沾恩, 古帝王省耕省敛, 无逾于此, 臣等不胜欣 等说 ② 大学士将这次康熙帝的出巡 ,定义为古代帝王追求的治国形式 “ ,想必会引起 ” 巡幸畿甸” 戴。 皇帝的进一步重视。 。 《清圣祖实录 》 正式记载巡 虽然二十年皇帝对畿甸进行了巡幸 ,但却附在了南苑行围之后 : “上巡幸畿甸, 命皇太子允礽随驾, 是日启行, 驻跸南 幸畿甸始于康熙二十三年二月十七日
社会科学 2014 年第 12 期
常建华: 京师周围: 康熙帝巡幸畿甸初探
— —二十七日巡幸畿甸,驻跸稻田地方、马家庄、内渠地方、南沙口,登 五十二年二月七日— 舟泊赵北口、郭里口、段村、圈头村、赵北口,自赵北口陆行。驻跸苑家口,驻跸南八里庄、北 寺堡地方、李家渠地方。 — —二月十五日巡幸畿甸,与上一年度路程大体一致。 五十三年一月二十六日— — —二十八日巡幸畿甸,至河西务阅新挑河堤岸所筑拦水坝 、挑水坝、鸡 五十四年二月四日— 嘴坝。 — —三月九日、五十六年二月初一日— — —十八日两次巡幸畿甸,都是至 五十五年二月十八日— 赵北口登舟,泊赵北口、郭里口、段村、圈头村、赵北口、苑家口,自苑家口登陆。 — —十七日、五十九年二月初七日— — —二十四日两次巡幸畿甸,舟行是 五十八年二月初二日— 泊赵北口、郭里口、段村、圈头村,自赵北口登陆。 — —二月二十一日巡幸畿甸。 自畅春园启行, 驻跸南苑、 六十一年 ( 1722 ) 正月二十二日— 南红门、鹅坊、赵新庄、弘恩寺地方、镇安桥、新城县、新盖房,至赵北口登舟,泊郭里口、段 村、圈头村,登陆驻跸赵北口、白沟河地方、楼桑铺、弘恩寺地方、拱极城,驻跸南苑,回驻畅 春园。
京师周围:康熙帝巡幸畿甸初探

京师周围:康熙帝巡幸畿甸初探作者:常建华来源:《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摘要:《清圣祖实录》共记载出巡畿辅27次,标出“巡幸畿甸”的有19次。
正式记载巡幸畿甸始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其标志是皇子随驾,该年是清朝的首个甲子年,正值“一统天下”不久,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首次记载“巡幸畿甸”,也就具有政治象征性。
皇子随驾便于皇帝教育皇子,使皇子了解社会,观摩皇父处理政事。
不同时期的皇子随驾,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最初是太子随驾,突出未来的皇位继承者,接着增加了年长的皇子,再后又增加了较为年幼的皇子。
巡幸畿句还有着充实的内容,即治理海河水系洪水泛滥问题,筑造了众多堤坝,有效减轻了水患。
围猎与娱乐结合的水上行围,也是巡幸畿甸的重要内容。
巡幸畿甸意在表达清朝勤政爱民、重视农业、关心民生的政治特色,塑造了康熙帝忧国忧民的光辉形象。
关键词:康熙帝;巡幸畿甸;康熙皇子;治理永定河;水围;赵弘燮中图分类号:K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4)12-0143-16畿甸或称畿辅,指京师周围一带地区,在清代狭义指顺天府,广义为直隶省的别称。
康熙帝从二十三年(1684)正式巡幸畿甸,直至临终之年,频繁进行。
巡幸畿辅是康熙帝多种巡幸活动的一种,然而尚未引起清史研究者的重视。
笔者试加论述,以就教于学界。
一、康熙帝巡幸畿甸概述康熙帝巡幸畿甸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1.康熙二十年代的巡幸畿甸康熙帝喜欢行围,有时行围之后便进行巡视。
康熙二十年(1681)八月二十六日南苑行围,之后便继续巡视。
沿途驻跸里二泗、香河县王家摆村南、武清县杨村北、武清县汉沽港北、东安县葛渔城南、信安镇、霸州城东南,九月初九日至雄县,召霸州知州吴鉴、保定县知县李文英,询问巡幸所见霸州田土为水淹没,被灾若何,民生若何?吴鉴回奏:“今年浑河水决,东北三十余里、西南二十余里俱被水淹。
”帝又询问:“决口在何处,被灾几分,尔将被灾之处申报巡抚几次。
长安之旅:康熙帝西巡探讨

【专题名称】明清史【专题号】K24【复印期号】2011年09期【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沪)2011年5期第134~146页【英文标题】The Tour of Chang'an: On the Western Inspection of Emperor Kangxi【作者简介】常建华,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天津300071)【内容提要】康熙四十二年秋冬之际,康熙帝巡幸西安,以往被看做是经营和抚定蒙藏边疆之举,从西巡的主要内容来看,一是考察吏治民风,属于对内行政,也是儒家治国理念中强调的,借以表达对儒家治国政治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是练兵阅军,强调军队的战斗力,表明重视骑射的清朝国策。
康熙帝通过密切君主与臣民关系、祭奠山川与名人树立了认同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的勤政爱民的圣君形象。
无论是西巡的内容还是表达的意义,都在展示以儒家政治文化治国的象征性,阐释着统治的正统性与合法性。
In the autumn and winter Kangxi 42th years, Kangxi went on the inspection tour of Xi'an which wasregarded as the administration to the Mongolian and Tibetan border in the past. There were two mainaspects of content of the western inspection. The first was to inspect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o fficialsand the folk custom. That was internal affairs emphasized by the ruling ides of the Confucian whichexpressed the identity with the Confucian political culture. The other hand was training and reviewingthe army and emphasizing the army's fighting capacity to indicate the national policy of valuing theriding and shooting. From clo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arch and subjects and holding the memorialceremony for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the celebrity Emperor Kangxi had set up the sage - king imagethat identified with Confucian culture and Chinese history . Whether the content or the meaning of thewestern inspection were to demonstrate the symbol of ruling by the Confucian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legality of the government.【关键词】康熙帝/巡幸/西安/国家认同Emperor Kangxi/the inspection tour of a monarch/Xi'an/nationalidentityEE3923UU8594619中图分类号:K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1)05-0134-13康熙帝以喜欢巡幸著称于史,最出名的是六次南巡江浙、几乎每年都有的北巡蒙古及数十次热河(承德)木兰秋狝,此外三次东巡东北以及西巡。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长相思》

山水、榆关 —— 不舍 千帐灯 —— 孤独 风雪 —— 失眠 故园 —— 思乡
1、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 的作用。
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 的艰辛又突显本次韵律之优美。
2、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 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
本词描写了夜深人静,风雪交加,远在塞外宿 营的词人思念远方的亲人,辗转反侧,卧不成眠, 感情细腻,主要是抒发词人小我之情。“动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 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 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 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C )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 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救救不能 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 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 浓郁的思乡之情。
2、词上下阕的前两句均用“一”字,请赏析。
上下阕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 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 缠绵。 3、“身向榆关那畔行”中“身”字给人印 象极深刻,请简要赏析这个字。
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 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 故园。
人教部编版 语文 五年级上
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18岁中举,22岁赐进 士出身。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 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扰东 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历史解密康熙末年九王夺嫡激烈到什么程度 帝王家不好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末年九王夺嫡激烈到什么程度帝王家不好混导语:康熙末年九王夺嫡激烈到什么程度?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太子被废时,朝中大臣最看好的是八阿哥胤禩。
也难怪,胤禩打小就是聪明机灵,工于心计康熙末年九王夺嫡激烈到什么程度?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太子被废时,朝中大臣最看好的是八阿哥胤禩。
也难怪,胤禩打小就是聪明机灵,工于心计,一度也深受康熙宠爱,康熙在胤禩七岁的时候,就带着他巡幸各地。
康熙三十七年,皇帝首次分封诸皇子,胤禩就被封为多罗贝勒(清朝皇室爵位中排名第三的等级,前两个分别是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
他是当时所有得到爵位皇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只有17岁。
胤禩出身低微,他的母亲是良妃卫氏。
卫氏是内管领阿布鼐的女儿,属上三旗辛者库。
辛者库就是管领的意思。
专门从事皇家后勤工作,地位较低。
胤禩出生后,被交给惠妃纳拉氏抚养,也就是大阿哥胤褆的生母。
清朝皇子很看重母亲家的地位,比如后来的世宗雍正皇帝,就曾因为母亲德妃乌雅氏出身较低,有意巴结养母佟贵妃(临死前一天被册封为皇后,在位仅一天,谥号孝懿仁,此后康熙再未立皇后)抬高身价。
后来又顺着这层关系称佟贵妃的哥哥隆科多为舅舅。
胤禩母亲地位不高,这也使胤禩从小就知道自己需要格外努力,避免自己因为母家卑微而落到别的皇子后面。
胤禩很能讨父亲的欢心,他的情商很高,善于利用各种关系笼络人才,收买人心。
在兄弟、宗室、外戚、满洲大臣和汉族官僚士大夫中间有着众多的拥护者。
举个例子,兄弟们中支持胤禩的有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皇十四子胤禵,在第一次废太子后,皇长子胤褆也曾经保荐胤禩,不过弄巧成拙,反而使胤禩躺枪。
宗室中支持胤禩的也大有人在,比如康熙皇帝的大哥裕亲王福全,就曾毫不避讳的当着皇生活常识分享。
康熙第二次东巡(一):京师—盛京—兴京

康熙第二次东巡(一):京师—盛京—兴京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玄烨第二次东巡。
自二月十五日,至五月初四日,共用七十九天。
最远到达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老城),及以远大乌喇虞村(今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旧街村),加之穿插全程的“射虎于山,渔鱼于渊,行围讲武”,“往返万有余里”。
《清实录》记,“癸巳,上以云南底定,海宇荡平,躬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
命皇太子胤礽随驾。
”《扈从东巡日录》记,“二月十五日癸巳辰时,上率皇太子,亲辞两宫毕,由东长安门出东直门,百官集午门跪送。
卤簿设东直门外五里。
诸王及八旗旌旗羽葆,络绎二十余里,雷动云从,诚盛观也。
”
对玄烨此次东巡,正史《清实录·康熙朝实录》和《康熙起居注》均有记载;内廷供奉、翰林侍讲高士奇,幸甚扈从,著《扈从东巡日录》,以大量细节文字,描述了此次东巡行程,及风情风物,堪称清代行纪巨著。
本文以正史、稗史对照,互证,并稍加站道注释,以获玄烨第二次东巡完整的站道、地名资料。
清云贵总督高其倬“扈从康熙驻跸避暑山庄”事与其扈从诗创作

清云贵总督高其倬“扈从康熙驻跸避暑山庄”事与其扈从诗创作朱恩毓【摘要】高其倬扈从康熙避暑热河事,是其诗创作的迸发期,扈从沿途及热河风物开始入诗,丰富了诗歌创作内容,使风物诗呈澄旷的艺术特点.避暑山庄及四围美景,扈从人员身份等因素,或多或少影响高其倬诗歌创作,使其诗多呈温雅敦厚的艺术特点.【期刊名称】《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9)001【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高其倬;承德避暑山庄;诗歌创作【作者】朱恩毓【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海淀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5高其倬(1676—1738年),字章之,号芙沼,又号种筠,奉天铁岭人,先录汉军镶白旗,后录汉军镶黄旗。
①高其倬“先录汉军镶白旗,后录汉军镶黄旗”,周琼《清史列传·高其倬传笺证》云:“高其倬,汉军镶黄旗人”条引《清史稿》卷二八九《列传》七十六《高其位》曰:“其位初隶镶白旗,(雍正)三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少傅。
……(后)改隶镶黄旗。
”引《满洲名臣传》卷二十八《高其位列传》曰:“其位初隶镶白旗,……(雍正三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少傅。
(雍正)四年五月至京,改隶镶黄旗。
”据此论证高其倬改录汉军镶黄旗的时间及原因:“雍正四年(1726)五月当是高其倬家族旗籍改变的重要时期,这之前的史籍记载的‘镶白旗汉军’,当属高氏家族早期的旗籍。
这两种记载是符合高其倬家族在不同时期旗籍的变化,反映了汉族集团在清朝统治集团中地位上升的情况,故与高其倬家族地位的升迁有密切关联。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进士,先后任广西巡抚、云贵、闽浙、两江总督。
降调江苏、湖北、湖南巡抚。
后迁工部、户部尚书。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年)夏四月二十六日辛卯至十月,康熙皇帝奉皇太后避暑塞外,开始了又一次北巡,高其倬有幸参与扈从。
高其倬时年40岁,为詹事府下右春坊右庶子,右庶子为太子府属官,掌“记注撰文”。
九王夺位 清朝历史上康熙九子夺嫡过程与结局

九王夺位清朝历史上康熙九子夺嫡过程与结局大千岁党“大千岁党”以大阿哥胤禔为首,其亲舅舅大学士明珠是为首党人,其它还有大学士余国柱、户部尚书福伦等党人。
太子党太子党以皇太子胤礽为首,太子党首脑人物是索额图。
胤礽生于1674年(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生母是康熙的结发妻子赫舍里氏,而皇后因生子难产而亡,康熙帝对皇后这位遗孤十分疼爱,并在翌年将一岁的胤礽立为储君,并加以悉心培养。
胤礽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位皇子,他天资聪颖,由康熙皇帝一手带大并作为继承人培养起来,曾经是皇父的骄傲;也是诸师父口中赞不绝口的完美学生。
他六岁就傅,十三岁出阁读书,自此经常在文武百官面前讲解儒家经典,而且他娴于骑射,可谓文武双全。
康熙为了培育太子,破格树立皇太子的权威,让他结交汉族名家与外国传教士,胤礽不负其望在,与诸洋人的交往中,大清储君的翩翩风度让外国人刮目相看。
青少年时的胤礽谦恭礼让、为人贤德,且有很高的治国天赋,代父听政期间,表现出非凡的能力,“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康熙自己也说太子办事“甚周密而详尽,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与朕心相同,朕不胜喜悦。
且汝居京师,办理政务,如泰山之固,故朕在边外,心意舒畅,事无烦扰,多日优闲,冀此岂易得乎?”康熙早早的确立皇太子,并让其临政、领兵,这便使太子周围集结了一群阿谀奉承之人,结党营私;而康熙对太子的特殊关爱甚于诸皇子,兼其弄巧成拙给予诸皇子兵政大权,这导致诸皇子与皇太子之间矛盾丛生,胤礽在诸兄弟中唯有与皇三子胤祉有较好的关系。
康熙帝对胤礽又有些骄纵与溺爱:默许索额图所定规格几乎与皇帝等同的皇太子仪仗、冠服(只有尺寸有些许裁剪);特意安排太子乳公凌普做内务府总管大臣;纵容儿子挥霍浪费,擅取国帑,历次外出巡游,太子所用都好于皇帝。
东宫内花销亦高于皇帝;太子脾气暴躁,随意鞭挞诸王、众臣,康熙却加以包庇,甚至处置忤逆太子的人;默认私生活不检的太子放肆地广罗美女、豢养面首……总之,皇太子胤礽后来变得肆无忌惮,而且其过错均能得到康熙的包庇,康熙认为自己儿子是没错的,唯有儿子身边的小人教唆坏了太子,所以不厌其烦地选撤太子的侍从。
京师周围:康熙帝巡幸畿甸初探

京师周围:康熙帝巡幸畿甸初探
常建华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4(000)012
【摘要】《清圣祖实录》共记载出巡畿辅27次,标出“巡幸畿甸”的有19次.正式记载巡幸畿甸始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其标志是皇子随驾,该年是清朝的首个甲子年,正值“一统天下”不久,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首次记载“巡幸畿甸”,也就具有政治象征性.皇子随驾便于皇帝教育皇子,使皇子了解社会,观摩皇父处理政事.不同时期的皇子随驾,也有着不同的意义.最初是太子随驾,突出未来的皇位继承者,接着增加了年长的皇子,再后又增加了较为年幼的皇子.巡幸畿甸还有着充实的内容,即治理海河水系洪水泛滥问题,筑造了众多堤坝,有效减轻了水患.围猎与娱乐结合的水上行围,也是巡幸畿甸的重要内容.巡幸畿甸意在表达清朝勤政爱民、重视农业、关心民生的政治特色,塑造了康熙帝忧国忧民的光辉形象.
【总页数】16页(P143-158)
【作者】常建华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9.2
【相关文献】
1.唐太宗的政治情怀——唐太宗巡幸诗初探 [J], 周瀚
2.晚清京师新式学堂教师聘任初探——从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 [J], 黄运红
3.康熙帝书法教子初探 [J], 李泊潭
4.南甸土司衙署所藏契约文书初探 [J], 翟文
5.中国村落园林视角下的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策略初探
——以南京浦口区星甸街道驷马组村落改造设计为例 [J], 史琦洁;毛安元;张欣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熙巡幸皇子随扈一览

1698年盛京谒陵,26岁的胤禔、21岁的胤祉、19岁的胤祺、18岁的胤佑、15岁的胤禟、胤礻我、12岁的胤祥随往1699年第三次南巡,仁宪太后同去,27岁的胤禔、22岁的胤祉、20岁的胤祺、19岁的胤佑、18岁的胤禩、13岁的胤祥、11岁的胤祯随往1699年巡塞外,27岁的胤禔、22岁的胤祉、21岁的胤禛、20岁的胤祺、19岁的胤佑、13岁的胤祥、11岁的胤祯随往1699年巡永定河堤,27岁的胤禔、21岁的胤禛、13岁的胤祥随往1699年谒陵,27岁的胤禔、16岁的胤禟、13岁的胤祥、11岁的胤祯随往1700年巡永定河,22岁的胤禛、20岁的胤佑、14岁的胤祥随往1700年巡永定河堤工,28岁的胤禔、22岁的胤禛、14岁的胤祥随往1700年幸塞外,28岁的胤禔、23岁的胤祉、22岁的胤禛、21岁的胤祺、19岁的胤禩、14岁的胤祥、12岁的胤祯、7岁的胤礻禺、5岁的胤禄随往1700年巡永定河堤岸,22岁的胤禛、14岁的胤祥随往1701年幸畿甸,29岁的胤禔、27岁的胤礽、23岁的胤禛、15岁的胤祥随往1701年巡永定河工,27岁的胤礽、23岁的胤禛、15岁的胤祥随往1701年幸塞外,29岁的胤禔、27岁的胤礽、24岁的胤祉、23岁的胤禛、20岁的胤禩、15岁的胤祥、13岁的胤祯、8岁的胤礻禺、6岁的胤禄随往1701年谒陵,23岁的胤禛、15岁的胤祥、13岁的胤祯随往1702年幸五台山,28岁的胤礽、24岁的胤禛、16岁的胤祥随往1702年避暑塞外,仁宪太后同去,30岁的胤禔、28岁的胤礽、24岁的胤禛、16岁的胤祥、14岁的胤祯、9岁的胤礻禺、7岁的胤禄随往1702年南巡,28岁的胤礽、24岁的胤禛、16岁的胤祥随往1703年第四次南巡,29岁的胤礽、25岁的胤禛、17岁的胤祥随往1703年幸塞外,31岁的胤禔、29岁的胤礽、17岁的胤祥、15岁的胤祯、10岁的胤礻禺、8岁的胤禄随往1703年西巡,29岁的胤礽、26岁的胤祉、17岁的胤祥随往1704年幸塞外,32岁的胤禔、30岁的胤礽、23岁的胤禩、18岁的胤祥、16岁的胤祯、11岁的胤礻禺、9岁的胤禄随往1704年阅永定河,30岁的胤礽、18岁的胤祥随往1705年第五次南巡,31岁的胤礽、19岁的胤祥随往1705年幸塞外,33岁的胤禔、31岁的胤礽、19岁的胤祥、12岁的胤礻禺、10岁的胤禄、8岁的胤礼随往1705年谒陵,25岁的胤佑、19岁的胤祥随往1706年巡畿甸,34岁的胤禔、32岁的胤礽、28岁的胤禛、23岁的胤禟、20岁的胤祥随往1706年幸塞外,34岁的胤禔、32岁的胤礽、20岁的胤祥、13岁的胤礻禺、11岁的胤禄随往1706年谒陵,34岁的胤禔、32岁的胤礽、20岁的胤祥随往1707年第六次南巡,35岁的胤禔、33岁的胤礽、21岁的胤祥、14岁的胤礻禺、12岁的胤禄随往1707年幸塞外,35岁的胤禔、33岁的胤礽、22岁的胤祥、14岁的胤礻禺、12岁的胤禄随往1708年巡畿甸,36岁的胤禔、34岁的胤礽、22岁的胤祥、15岁的胤礻禺、13岁的胤禄、7岁的胤祄随往1708年幸塞外,36岁的胤禔、34岁的胤礽、22岁的胤祥、20岁的胤祯、15岁的胤礻禺、13岁的胤禄、11岁的胤礼、7岁的胤祄随往1709年巡畿甸,35岁的胤礽、31岁的胤禛、29岁的胤佑、28岁的胤禩、23岁的胤祥、21岁的胤祯、16岁的胤礻禺、14岁的胤禄随往1709年巡塞外,35岁的胤礽、32岁的胤祉、29岁的胤佑、28岁的胤禩、26岁的胤礻我、23岁的胤祥、21岁的胤祯随往1709年谒陵,35岁的胤礽、30岁的胤祺、29岁的胤佑、28岁的胤禩、23岁的胤祥、16岁的胤礻禺、14岁的胤禄随往1710年幸五台山,36岁的胤礽、33岁的胤祉、29岁的胤禩、27岁的胤礻我、24岁的胤祥、22岁的胤祯随往1722年幸畿甸,45岁的胤祉、44岁的胤禛、43岁的胤祺、41岁的胤禩、39岁的胤禟、胤礻我、36岁的胤祥、29岁的胤礻禺、27岁的胤禄、16岁的胤祎、11岁的胤禧、胤祜随往1722年幸塞外,48岁的胤祉、44岁的胤禛、43岁的胤祺、41岁的胤禩、39岁的胤禟、36岁的胤祥、29岁的胤礻禺、27岁的胤禄、16岁的胤祎、11岁的胤禧、胤祜随往。
雍正大事年表

雍正大事年表1678年(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胤禛出生,为康熙帝第四子,母吴雅氏,孝恭仁皇后,时为宫女,次年受封德嫔。
1683年(时虚岁六岁)跟从侍讲学士顾八代学习,直至康熙三十七年。
1686年康熙巡行塞外,胤禛随行,同往的皇子有允礽、允褆、允祉。
1691年约在本年胤禛俸父命同内大臣费扬古女喇那氏结婚。
喇那氏为孝敬宪皇后。
1696年康熙亲征噶尔丹,诸皇子从征,胤禛掌正红旗大营。
1698年康熙授诸子世爵,胤禛为贝勒。
1699年是年,康熙为诸皇子建府,胤禛府邸在其中,为日后的雍和宫。
1703年康熙南巡,至江宁、苏州、杭州,胤禛及允礽、允祥随行。
1708年废黜皇太子允礽。
1709年复立允礽为太子。
胤禛受赐王爵号雍亲王。
约于是年受赐圆明园。
1711年胤禛第四子弘历生。
第五子弘昼生。
1712年康熙再次废黜皇太子允礽。
1713年雍邸属人戴铎提出全面夺取储位规划,胤禛说他的建议是金石之言。
1722年康熙死,隆科多传遗诏,命胤禛继位,胤禛正式即位,改元雍正。
1723年分化瓦解朋党;革新除弊;实行秘密立储制。
青海厄鲁特罗布藏丹津叛乱,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讨之。
1724年雍正将康熙圣谕十六条敷衍成《圣谕广训》,作序颁布,令向民间宣讲。
颁布《御制朋党论》,为允祀集团而发。
任命田文镜为河南巡抚。
1725年以日月合璧、五星连珠为祥瑞,告祭景陵。
以杨名时为云贵总督管云南巡抚事鄂尔泰为云南巡抚管云贵总督事。
以九十二大罪命年羹尧自裁;命李卫为浙江巡抚。
1726年将允禩、允禟削除宗籍;命张庭玉为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蒋廷锡为户部尚书。
1727年签订《恰克图条约》。
以四十二大罪将隆科多圈禁,后死于禁所。
1728年湖南曾静遣其徒张熙往陕西策动岳钟琪反清,兴大狱,株连浙江已故理学家吕留良及其门人严鸿逵、沈在宽等。
1729年因曾静案,设湖南观风整俗使。
以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出征准噶尔。
设军机房,即日后的军机处,代替了内阁的地位。
1730年允祥死,雍正临丧所,命配享太庙;成亲王允祉以临丧无状,削爵圈禁;封允仍子弘皙为理亲王。
历史趣谈:史上既可怜又可恨的太子爷胤礽 一生两次被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史上既可怜又可恨的太子爷胤礽一生两次被废导语:爱新觉罗胤礽(yìn réng)(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康熙时期的皇太子。
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七子,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
除爱新觉罗·胤礽(yìn réng)(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康熙时期的皇太子。
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七子,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
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故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
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儒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可谓功不可没;值得关注的是,皇太子胤礽在乃父影响下颇为欣赏西方文化与器物,与众传教士往来甚密。
而且他谦和恭谨,结交贤才,康熙帝亦对这个唯一的嫡出子又是皇位继承人的儿子相当重视与宠爱,却因教子失当、兼之康熙朝后期党争纷乱,致太子人格分裂,陷入无穷尽的政治斗争之中,历经两立两废,终以幽死禁宫收场,被追封为亲王。
有作品见《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
胤礽是个苦命的孩纸。
生母是康熙结发妻赫舍里氏。
康熙和她感情很好,但她在生胤礽时死于难产。
康熙深爱着她,故将对妻子的感情转移到孩子身上,对胤礽十分宠爱。
为此,康熙首开清代“嫡长子皇位继承制”,选胤礽为太子。
康熙对他宠爱到何种地步呢?康熙曾当众讲一天中有两件要事,一是问太皇太后安,另一件即是过问皇太子的学业。
胤礽六岁以前,由康熙亲自教。
六岁时,康熙为他选择了名儒张英、李光地、熊赐履为师;稍长,又特召理学家汤斌为詹事府詹事。
胤礽的读书处最先为皇生活常识分享。
木兰行围--康熙考察皇子的重要途径

康 殇不叙齿的十一人外 , 叙齿的 有 2 4人 . 象历 朝许多有
作为的帝王一样 , 康熙帝很注重对其后代的培 养与管教 , 从 小就对他们 施以全面严 格的教育 , 尤其注 重教以治世 经国 之道 , 目的要使 大清江山后 继有人 . 因此康 熙帝吸取 了前 代君王管教 皇子方面的 经验教训 , 不仅从 日常的接见 交谈 中观察儿孙 , 而且还 把锻炼考 察的范围从 封闭的宫 廷活动 扩展到宫廷以外的天地 . 皇子们从小时候起就开始随父巡 视, 谒陵 , 以体察民情 , 了解社会 , 增长见识与才干 . 经过多 年的实践生活 锻炼 , 不管是有 相当地位的 年长皇子还 是崭 露头角的年 轻皇子 , 在康熙的 严格调教下 都已具有了 相当 高的素质 , 他们成年后 , 或代理朝政 , 或管理旗务 , 或参与军 事讨论 , 或代父出征 , 可堪重任的皇子不乏其人 . 而每一位 皇子的性情特点 , 处理事务的能力大小 , 康熙皇帝也借机了 解得更深入全面 . 就拿一年一度的塞外北巡 , 热河避暑 , 木 兰行围来说 , 既是皇子们表明自我 , 又是康熙考察皇子的绝 好机会 . 本文只就康熙四十年后诸皇子在热河及巡幸途中 各种活动的分析 , 证明一代帝王政治家康熙为 国为家计 , 对 皇子的精心培养与考察 . 北巡塞外 , 皇子体能与精神的锻炼 北巡塞外 , 起于康熙十六年 . 康熙四十年的春天 , 玄烨 帝首幸热河 , 四十三年开始动工兴建热河行宫 , 四十七年行 宫初具规模 , 其功能与作用相当于北京紫禁城 .此后 , 康熙 每巡塞外 , 必至热 河行宫 , 并要驻跸 相当长一段 时间 , 等待 八月秋高 , 野兽 肥壮之时北 去木兰围 场行围 . 从康熙 四十 年至六十一年 , 这二十一年间 , 康熙帝年年北巡 , 岁岁 行围 , 在这年 来岁 往的巡 幸队 伍中 , 总有 指定 的皇子 随驾 左右 . 能够随父北 巡 , 是每 一个皇子 求之不得同 时也是令 其兴奋 不已的事情 .
康熙出巡都去了哪里?——之五十二

康熙出巡都去了哪里?——之五十二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经常到各地去巡视,巡狩百官①,进行“恭谒山陵、临幸阙里、亲征朔漠、阅视河工、指示方略、谒陵巡幸、木兰秋狝等活动”,从康熙十六年以后,他每年都北巡木兰秋狝,他还三次东巡谒陵祭祖;六次南巡勘阅河工、巡视漕运;两次西巡进谒五台;小编查阅了《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以康熙出巡为主线编辑整理了《康熙出巡都去了哪里?》,以供大家参考。
热河行宫康熙五十四年(1715)。
乙未。
二月,携十五子、十六子巡幸畿甸;四月末,领三子、四子、七子、十五、十六、十七子陪皇太后避暑塞外,到十月末才回銮进京;今年没有去东陵,十一月、十二月在畅春园处理政务。
康熙五十四年(1715)。
乙未。
春。
正月。
戊戌朔(初一日)。
二月。
戊辰朔(初日)。
○辛未(初四日)。
○上巡幸畿甸。
命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禄、随驾。
是日、自畅春园启行。
驻跸篱笆房。
○壬申(初五日)。
上驻跸长店。
○癸酉(初六日)。
上驻跸方关。
○乙亥(初八日)。
上驻跸王乡湾。
○丙子(初九日)。
上登舟泊赵北口。
○己卯(十二日)。
御舟泊郭里口。
○壬午(十五日)。
御舟泊段村。
○甲申(十七日)。
御舟泊圈头村。
○乙酉(十八日)。
御舟泊赵北口。
○丙戌(十九日)。
遣官祭先农之神。
○御舟泊张青口。
○丁亥(二十日)。
御舟泊保定县。
○戊子(二十一日)。
御舟泊辛张。
○己丑(二十二日)。
上自楚河港登岸。
驻跸响口村。
○庚寅(二十三日)。
上驻跸马房地方。
○辛卯(二十四日)。
上至河西务。
阅新挑河堤岸所筑拦水坝、挑水坝、鸡嘴坝。
谕监修郎中扭牛曰,修筑甚坚固,但堤岸略抵两岸所立月堤标竿甚好。
即依此修筑其坍塌处、亦照旧修理又新挑河内挑水坝三处。
亦应修筑。
○是日上驻跸杨坊。
○壬辰(二十五日)。
上驻跸邵哥庄。
○癸巳(二十六日)。
孝昭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上驻跸南苑。
○乙未(二十八日)。
上回驻畅春园。
诣皇太后宫问安。
康熙五十四年巡幸畿甸三月。
丁酉朔(初一日)。
从周伯琦《扈从诗前后序》看元代皇帝两都巡幸

从周伯琦《扈从诗前后序》看元代皇帝两都巡幸
李杰
【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1)011
【摘要】周伯琦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以监察御史扈从顺帝巡幸上都,其<扈从诗前后序>可谓大都至上都间较完备的舆地书.且纪行涉及皇帝行猎、祭祀、宴飧活动,所记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总页数】5页(P9-13)
【作者】李杰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7
【相关文献】
1."皇都无外"——皇帝巡幸时的完美乐章 [J], 留虹;
2.从元代上都扈从诗看滦阳民俗 [J], 赵延花
3.元朝的两都巡幸及长城边塞诗 [J], 孔繁敏
4.元代扈从诗视野下的龙虎台及其诗作 [J], 马奥远
5.清帝巡幸热河前的准备活动——以嘉庆皇帝的巡幸为考察对象 [J], 滕德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熙巡幸时皇子随xx情况
1683康熙二十二年,六月,避暑,孝庄、11岁的胤褆、9岁的胤礽、6岁的胤祉随往1685康熙二十四年,巡幸塞外,13岁的胤褆,11岁的胤礽随往。
1686康熙二十五年,巡幸塞外,14岁的胤褆、12岁的胤礽、9岁的胤祉、8岁的胤禛随往1687康熙二十六年,八月,巡幸塞外。
15岁的胤褆、13岁的胤礽、10岁的胤祉、9岁的胤禛、8岁的胤祺、8岁的胤祐、7岁的胤禩随往。
1692康熙三十一年,二月,巡幸畿甸。
20岁的胤褆,18岁的胤礽、14岁的胤禛随往。
十月,谒陵。
胤礽、胤祉、胤禛.
1693康熙三十二年,二月,巡幸畿甸,21岁的胤褆、19岁的胤礽、16岁的胤祉、15岁的胤禛、14岁的胤祺、14岁的胤祐、13岁的胤禩。
八月,巡幸塞外。
同行者:
胤礽、胤祉、胤禛、胤祺、胤祐、胤禩。
1698康熙三十七年,盛京谒陵,26岁的胤禔、21岁的胤祉、19岁的胤祺、18岁的胤佑、15岁的胤禟、胤礻我、12岁的胤祥随往。
1699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仁宪太后同去,27岁的胤禔、22岁的胤祉、20岁的胤祺、19岁的胤佑、18岁的胤禩、13岁的胤祥、11岁的胤祯随往。
1699康熙三十八年,巡塞外,27岁的胤禔、22岁的胤祉、21岁的胤禛、20岁的胤祺、19岁的胤佑、13岁的胤祥、11岁的胤祯随往。
1699康熙三十八年,巡永定河堤,27岁的胤禔、21岁的胤禛、13岁的胤祥随往1699康熙三十八年,谒陵,27岁的胤禔、16岁的胤禟、13岁的胤祥、11岁的胤祯随往1700康熙三十九年,巡永定河,22岁的胤禛、20岁的胤佑、14岁的胤祥随往
1700康熙三十九年,巡永定河堤工,28岁的胤禔、22岁的胤禛、14岁的胤祥随往1700康熙三十九年,幸塞外,28岁的胤禔、23岁的胤祉、22岁的胤
禛、21岁的胤祺、19岁的胤禩、14岁的胤祥、12岁的胤祯、7岁的胤礻禺、5岁的胤禄随往。
1700康熙三十九年,巡永定河堤岸,22岁的胤禛、14岁的胤祥随往。
1701康熙四十年,幸畿甸,29岁的胤禔、27岁的胤礽、23岁的胤禛、15岁的胤祥随往1701康熙四十年,巡永定河工,27岁的胤礽、23岁的胤禛、15岁的胤祥随往
1701康熙四十年,幸塞外,29岁的胤禔、27岁的胤礽、24岁的胤祉、23岁的胤禛、20岁的胤禩、15岁的胤祥、13岁的胤祯、8岁的胤礻禺、6岁的胤禄随往。
1701康熙四十年,谒陵,23岁的胤禛、15岁的胤祥、13岁的胤祯随往。
1702康熙四十二年,幸五台山,28岁的胤礽、24岁的胤禛、16岁的胤祥随往
1702康熙四十二年,避暑塞外,仁宪太后同去,30岁的胤禔、28岁的胤礽、24岁的胤禛、16岁的胤祥、14岁的胤祯、9岁的胤礻禺、7岁的胤禄随往。
1702康熙四十一年,南巡,28岁的胤礽、24岁的胤禛、16岁的胤祥随往。
1703康熙四十二年,第四次南巡,29岁的胤礽、25岁的胤禛、17岁的胤祥随往1703康熙四十二年,幸塞外,31岁的胤禔、29岁的胤礽、17岁的胤祥、15岁的胤祯、10岁的胤礻禺、8岁的胤禄随往。
1703康熙四十二年,西巡,29岁的胤礽、26岁的胤祉、17岁的胤祥随往。
1704康熙四十三年,幸塞外,32岁的胤禔、30岁的胤礽、23岁的胤禩、18岁的胤祥、16岁的胤祯、11岁的胤礻禺、9岁的胤禄随往。
1704康熙四十三年,阅永定河,30岁的胤礽、18岁的胤祥随往。
1705康熙四十四年,第五次南巡,31岁的胤礽、19岁的胤祥随往。
1705康熙四十四年,幸塞外,33岁的胤禔、31岁的胤礽、19岁的胤祥、12岁的胤礻禺、10岁的胤禄、8岁的胤礼随往。
1705康熙四十四年,谒陵,25岁的胤佑、19岁的胤祥随往。
1706康熙四十五年,巡畿甸,34岁的胤禔、32岁的胤礽、28岁的胤禛、23岁的胤禟、20岁的胤祥随往。
1706康熙四十五年,幸塞外,34岁的胤禔、32岁的胤礽、20岁的胤祥、13岁的胤礻禺、11岁的胤禄随往。
1706康熙四十五年,谒陵,34岁的胤禔、32岁的胤礽、20岁的胤祥随往。
1707康熙四十六年,第六次南巡,35岁的胤禔、33岁的胤礽、21岁的胤祥、14岁的胤礻禺、12岁的胤禄随往。
1707康熙四十六年,幸塞外,35岁的胤禔、33岁的胤礽、22岁的胤祥、14岁的胤礻禺、12岁的胤禄随往。
1708康熙四十七年,巡畿甸,36岁的胤禔、34岁的胤礽、22岁的胤祥、15岁的胤礻禺、13岁的胤禄、7岁的胤祄随往。
1708康熙四十七年,幸塞外,36岁的胤禔、34岁的胤礽、22岁的胤祥、20岁的胤祯、15岁的胤礻禺、13岁的胤禄、11岁的胤礼、7岁的胤祄随往。
1709康熙四十八年,巡畿甸,35岁的胤礽、31岁的胤禛、29岁的胤佑、28岁的胤禩、23岁的胤祥、21岁的胤祯、16岁的胤礻禺、14岁的胤禄随往。
1709康熙四十八年,巡塞外,35岁的胤礽、32岁的胤祉、29岁的胤佑、28岁的胤禩、26岁的胤礻我、23岁的胤祥、21岁的胤祯随往。
1709康熙四十八年,谒陵,35岁的胤礽、30岁的胤祺、29岁的胤佑、28岁的胤禩、23岁的胤祥、16岁的胤礻禺、14岁的胤禄随往。
1710康熙四十九年,幸五台山,36岁的胤礽、33岁的胤祉、29岁的胤禩、27岁的胤礻我、24岁的胤祥、22岁的胤祯随往。
1722康熙六十一年,幸畿甸,45岁的胤祉、44岁的胤禛、43岁的胤祺、41岁的胤禩、39岁的胤禟、胤礻我、36岁的胤祥、29岁的胤礻禺、27岁的胤禄、16岁的胤祎、11岁的胤禧、胤祜随往
1722康熙六十一年,幸塞外,48岁的胤祉、44岁的胤禛、43岁的胤祺、41岁的胤禩、39岁的胤禟、36岁的胤祥、29岁的胤礻禺、27岁的胤禄、16岁的胤祎、11岁的胤禧、胤祜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