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曼斯坦因
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计划”
1939年,曼施坦因开始担任伦斯特将军指挥的德 军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准备入侵波兰。1939年 9月,德军突袭波兰。在曼施坦因的策划下,德军 南方集团军群连续围歼波军主力,很快包围波兰 首都华沙。9月28日,波军投降。 波兰战役后,曼施坦因制定了著名的“曼施坦因 计划”,准备入侵法国。该计划充分展示了闪电 战的思想和其创造力。按照他的想法,德军将集 中使用装甲部队穿越阿登森林,迅速占领马斯河 的桥头堡,并向东进攻,绕过马其诺防线,将法 军切断在北部。希特勒采纳了这个计划。 1940年2月1日,曼施坦因出任德军第38军军长。 法国战役中德军装甲洪流滚滚席卷而下,英法联 军全线崩溃,英军从敦克尔克狼狈撤回英国,法 国很快沦陷。曼施坦因因此获得骑士勋章。
曼施泰因一生征战, 不仅亲自指挥了无数 次战役,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而且参与 了德国许多侵略计划的制定,显示出卓越 的战略家才能。 他最大特点就是大胆果断,思维缜密。 但他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上都有重大的失 误,例如发动库尔斯克会战就是他的败笔。
他一生为希特勒战争政策服务,最终得到 失败的结果。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惨败后,整个南线部队向 西退却,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后来南方集 团军群全部放弃顿河弯曲部向西撤至亚速海至哈 尔科夫之线,苏军还在步步紧追,灭顶之灾即将 来临。恰恰正在这时,曼施泰因的“特异功能” 意识到反击的机遇已经来到。因为苏军名将瓦图 京发生了失误,错误地认为德军只有退逃而没有 阻击之力了,于是指挥方面军在宽大正面上展开 成一个梯队猛追,兵力分散,战线过长,后勤保 障困难。曼施坦因抓住这一良机,坚决顶住苏军, 同时缩短防线,抽出装甲兵力组成了两个装甲突 击群,于1943年2月19日开始了坚决的反击,为 德军夺回了战役主动权。此次反击被举世闻名的 历史学家利德尔· 哈特誉为“曼施泰因一生中最精 彩的作战表演,在全部的军事史中,也要算是一 流杰作”。
军事家曼施泰因的简介
军事家曼施泰因的简介曼施泰因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
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的军衔。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军事家曼施泰因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军事家、战略家,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Sichelschnitt)计划的依据。
在苏德战争中,他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和列宁格勒的德意志国防军军队,并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官。
在此岗位上,曼施坦因取得了现代战争史上最伟大的胜利,面对于人数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苏联,他成功地阻止了苏联红军自天王星行动和土星行动胜利之后的进攻势头,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
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他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正因为如此,加上他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赢得了对手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军事家曼施泰因的生平简介曼施坦因出生于柏林,刚出生时,全名叫做弗里茨;埃里希;冯;莱文斯基。
是普鲁士贵族、炮兵、爱德华;冯;李文斯基(1829-1906),和海伦;冯;希普林(1847-1910)的第十个孩子。
赫德韦格;冯;希普林,埃里希的母亲海伦的小妹妹,和步兵乔治;冯;曼施坦因(1844-1913)结婚。
这对夫妇很不幸没有子嗣,所以孩子还没有出生前就决定过继给他的姨父。
埃里希刚出世,李文斯基就就给老曼施坦因发了电报:“你今天得到了一个健康的孩子。
母子平安。
恭喜。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不仅仅其父是普鲁士,他的两个爷爷也是普鲁士(其中一个在1870/71年的普法战争中率领一个军),他的舅舅也是;大名鼎鼎的陆军元帅兼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也是他的伯父。
他命中注定要以军人为职业。
曼施坦因
ERICH VON MANSTEIN
ERICH VON MANSTEIN
ERICH VON MANSTEIN
ERI2-塞瓦斯托波尔
主条目: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1942年希特勒为了消除苏联对罗马尼 亚油田的轰炸威胁,准备进攻苏军位于黑 海的克里米亚半岛最大的海军、空军基地, 于是他任曼施坦因为第11集团军司令。 曼施坦因率领第11集团军表现活跃,该军 团不仅攻占克里米亚半岛,在苏军享有海 空优势的情况下,击败3至4倍以上的苏军。 此时苏军穿越刻赤海峡向克里米亚半岛发 起逆袭,他立刻决定停止进攻著名的塞瓦 斯托波尔要塞,对苏军发起反击,成功阻 止了苏军的进攻,俘虏苏军17万人,最终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沦陷,这场光荣的战役 让曼施坦因得到了他的元帅权杖,他的成 就已经足以证明其将道的卓越至极。
ERICH VON MANSTEIN
铁钳夹击行动-1943-库尔斯克 主条目:铁钳夹击行动 在堡垒行动中,冯· 曼施坦因率领军队从南边实施夹击,尽管有所 损失,他仍成功地实现他最初的目标,对苏军造成更多的伤亡。率领 苏军防守库尔斯克的格奥尔基· 朱可夫元帅在他的回忆录中,也称赞 冯· 曼施坦因。但由于京特· 冯· 克鲁格和瓦尔特· 莫德尔在北部地区领导 的夹击几乎彻底失败了,长期缺乏步兵的支援与预备队,以及盟军入 侵西西里的爱斯基摩人行动,希特勒下令取消进攻,同时抽调曼施坦 因的装甲兵部队和战斗资源撤出库尔斯克会战,冯· 曼施坦因因此提出 抗议,指出胜利几乎在望,因为他觉得他已经取得了局部优势,只要 再作出多一点努力,他可以在苏军出击预备队前攻破防线。当堡垒行 动失败后,苏军对精疲力竭的德军发起了大规模反攻。 德军的胜利,在意义上是要歼灭被合围的苏军,这既需要完成合围 (这是德军的北部和南部的坦克会师)又需要长期的封锁包围圈,以 消灭在包围圈内的苏军。即使第一步已经做到了,并不等于第二步就 会自动完成。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始终没能迫使苏军作出重大后撤,除 了像哈尔科夫的临时性逆转。德军在库尔斯克的进攻暂停后,苏军便 有足够的力量立即展开反攻
德意志第三帝国二十七位元帅
1、曼施坦因出生时间:1887 晋升元帅时间:免职时间:1944.3 最后职位:北乌克兰集团军总司令。
死亡时间:1887年11月24日,炮兵军官爱德华·莱温斯基家添了第十个孩子,取名埃里希·莱温斯基。
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过继给他的姨父曼施坦因少将而改姓曼施坦因。
这个小莱温斯基就是以后成长为德国陆军元帅的埃里希·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900年进入少年候补军官团学习。
他在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官学校毕业后,于1906年被派到第3步兵警卫团任见习军官,一年后升为少尉。
1913年被选送军事学院学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第2警卫预备团任中尉副官,几个月后晋升上尉。
XTL开始掌权时,曼施坦因任步兵第4团营长。
当时,国家社会Z義大行其道,曼施坦因对此十分不满。
他极力反对N粹党干预军队事务,并因此经常同N粹党徒发生冲突。
1936年,曼施坦因在晋升少将后曾担任第1军军需部长和陆军参谋长贝克将军的副手。
由于他对XTL大肆扩军多次提出警告,因而在1938年初被调离陆军参谋本部,改任第18师师长。
1939年夏,XTL准备进攻波兰,成立了由第14、第10和第8集团军所编成的南方集团军群,龙德施泰特上将担任总司令,已晋升中将的曼施坦因任参谋长。
南方集团军的使命是从西里西亚出发,歼灭魏克塞尔河的波兰军队。
虽然攻击计划已定,但曼施坦因在最后一分钟时仍希望战争不要爆发。
他支持总司令关于不对华沙实行轰炸的决定,尽力避免对波兰居民的伤害。
波兰战役之后,曼施坦因最初仍任龙德施泰特上将的参谋长,后者当时是位于西线中部的A集团军群总司令。
曼施坦因草拟的西线战役作战计划受到各方面的称赞,他本人则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施利芬”。
他提出了一个集中使用装甲部队为要点的现代作战方案,以A集团军群为主力,用集中的装甲部队通过绵长的马奇诺防线所在的阿登山区,直插西北方向的沿岸,切断在比利时和荷兰作战的敌军主力,同增援部队B集团军一起歼灭敌人。
名将风云录二战德军的十大名将
名将风云录二战德军的十大名将每当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将领,很多军事爱好者们肯定会首先联想到隆美尔,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的名字,在德国二战早期的闪击战中他们都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创造过很多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
隆美尔在北非,曼斯坦因在法国,古德里安在苏联的辉煌胜利都奠定了他们世界级名将的声誉。
在战争中后期的防御作战中亦有各路将领各显神通的精妙之笔,下面盘点德军中十大实力指挥官。
战术大师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职业军人,二战中德国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
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德语:Sichelschnitt)计画的依据。
在东线,他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和包围列宁格勒的军队,并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的司令官。
面对人数和装备都占优势的苏联,他成功地阻止了苏联红军自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攻势,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
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被解职。
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医疗原因被释放了,随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协助建立新的德国联邦国防军。
服役年份:1906年–1944年最高军衔:元帅曼施坦因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举止失措,胆战心惊,他是那种能够将现代化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天才。
英国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在评价时说“他对作战的可能性独具慧眼”,并说:“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证明了他是德国陆军中作战能力最强的军事指挥官”。
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埃尔温·隆美尔(德语:Er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元帅,通称“沙漠之狐”他是德国极少数非贵族出身、未进过参谋学校而晋升至元帅的军人。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是德军为数不多的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过程的将领之一。 在战争中还相继得到一级铁十字勋章 和霍亨索伦王室勋章。
1919年初,曼施坦因志愿到东部边防部队服役,任驻布雷斯劳南方边防司令部参谋。同年夏,南方司令部 参谋长洛斯贝格被召回柏林,他把曼施坦因也一同带了去,任帝国国防军第2集群司令部参谋官,成为魏玛共和国 国防军......
私下里,曼施坦因对于进攻波兰并不是特别热心,他认为波兰作为德国和苏联之间的缓冲区更好,而且他也 担心进攻波兰将会导致盟国进攻,从而将德国拖入两线作战的窘境。在德占区,南方集团军集群于1939年9月1日 顺利发起进攻。第10集团军的装甲兵部队追赶上了撤退的波兰人,使他们来不及建立防线,第8集团军在他们的 侧翼,防止分散的波兰军队在罗兹、拉多姆、波兹南地区集结,形成比较联贯的军队。按照原计划,南方集团军 应该首先向维斯瓦河直进然后转向华沙,鉴于战场形势的变化,曼施坦因和龙德施泰特决定在拉多姆地区对波兰 军队进行合围。包围取得了成功,清除了从南部到华沙的成规模的抵抗力量。
曼施坦因晚年是什么样的 他还能打仗吗
曼施坦因晚年是什么样的他还能打仗吗本文导读:曼施坦因比古德里安的成就高很多,毕竟古德里安到最后也没有获得元帅军衔,大家对这位上将的印象更多的只是一名坦克专家;曼施坦因的结局比隆美尔也好很多,相比较另一名元帅隆美尔,最后以职业军人的身份没有被盟军处死,一直活到1973年,可以说得到了善终。
如果没有曼施坦因的天才计划,纳粹德国可能根本不可能掀起巨浪,可能早就倒在英法的夹击之下。
曼施坦因在二战全面爆发前5个月才刚刚晋升中将,希特勒手下制定了“黄色计划”,准备在法国北部和马奇诺防线同时对法国开战。
曼施坦因修改了这个计划,他提议德军主力装甲部队从阿登森林穿过,这在当时的军事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
曼施坦因通过偶然的机会,把这个方案提交给了希特勒。
这是一个冒险计划,如果马奇诺防线的法军突然从南部出发,对阿登森林发起拦截,德军将会彻底迷失。
同样一旦计划成功,给德国带来的利益是无穷的。
不过希特勒采用了曼施坦因的方案,而且二人在于法国人的心理博弈中取得了胜利,德军主力绕到了法军身后,法军几乎不战而降。
按照原本的“黄色计划”执行,法国军队在东北部和东部与德军同时开战,法军就算想要投降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只能与德军死磕,就算法军战斗力不及德军,德军也必然在这里耗尽心神,就如同当年拿破仑在西班牙的遭遇。
曼施坦因大军接着推到列宁格勒(德军元帅勒部此后带领大军围困列宁格勒900天),随后又转而进攻南部克里米亚,以10万大军俘虏43万苏军,曼施坦因在苏联的战斗几乎全都取得了胜利。
但是保卢斯元帅数十万德军精锐在斯大林格勒全军覆没,苏军整体上开始溃败。
即使如此,曼施坦因依然在乌克兰境内的哈尔科夫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击战,在以少胜多的情况下,战胜了苏军。
这场战斗在军事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之战后几乎夺回了主动权。
曼施坦因首先丢掉了哈尔科夫的情况下,首先进攻了沃罗涅日,随后又回身夺回哈尔科夫,连希特勒都感到不可思议。
朱可夫等苏军军事指挥的智商几乎被按在地上摩擦,他们的军队曾经攻到了曼施坦因司令部门口,眼看能够活捉这位德军元帅,却在德军的夹击下,最终溃败。
曼斯坦因元帅的照片集
曼斯坦因元帅的照片集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斯坦因(Fritz Erich von Manstein),被称为“闪电伯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认为是德国国防军军中“最优秀”的将领。
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惊惶失措,胆战心惊。
他是那种能够将一代代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
曼施坦因具有极高的战略天赋,这使得他高于德军其他战场指挥官,事实上他在当时就被同僚认为是德军中的“战略天才”,这在将星云集的德国军界是极高的荣誉。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评论说他“对作战的可能性独具慧眼”。
曼施坦因的计划就是把主攻方向转到阿登山脉,因为这是最出人意料的地方。
其基本设想是:利用强大的坦克部队经过比利时南部和卢森堡,直抵色当,突破该区内的马其诺延长防线,直插大西洋海岸而将法国一分为二。
在请教了坦克专家古德里安后,他确定大规模的坦克集群能够顺利通过阿登山口。
就这样,“曼施坦因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战役第一阶段德军就消灭了法军近三十个师。
《时代周刊》封面上的曼施坦因摄于1942年摄于1942年1月1日,与同事研究作战文件摄于1949年8月26日。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元帅作为被告在汉堡接受审判,他因战争罪被判处监禁,于1953年被释放。
摄于1943年3月。
曼斯坦因(左一),希特勒(左三),蔡茨勒(左四),克莱斯特(左五)摄于1942年5月,乌克兰1942年7月,在废墟前1943年6月1944年3月,和士兵交谈1943年6月,在东线视察1922年的曼斯坦因曼斯坦因和他的儿子左一是曼斯坦因,左二是里查德·鲁奥夫中间那位是曼斯坦因摄于1943年7月,曼斯坦因(图左一)1943年6月1943年来张年轻时代的,19岁,在帝国军队第3近卫步兵团这样也很好与元首握手又与元首握手曼施坦因计划……不和你握了!。
曼施坦因:二战德军“头号战略专家”
1887年,曼施坦因出生于东普鲁士的一个贵族家庭。
作为第十个孩子,他从小就过继给了姨夫,并受到良好的教育。
陆军元帅兼德国总统兴登堡是他的伯父。
1914年,曼施坦因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
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比利时、东普鲁士、波兰作战,先后担任参谋长、骑兵师和步兵师作战科长。
一战结束后,曼施坦因参加了重建德国国防军的进程;在访问欧洲国家的装甲兵部队过程中,曼施坦因得到了很多经验和信息。
1936年10月,曼施坦因晋升为少将,先后出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首席军需部长、首席副总参谋长,开始接触德国陆军的高层决策机构。
1939年夏,曼施泰因担任南方集团军群的中将参谋长,参与策划指挥了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闪电般地灭亡了波兰。
随后,曼施坦因制定了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
几经周折,该计划受到希特勒的大加赏识,并且在1940年入侵法国的战争中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德军装甲兵部队出人意料地穿过阿登森林,向东进攻绕过马其诺防线,将法军切断在北部。
英法联军溃不成军,最终从敦克尔克撤退,法国很快沦陷。
曼施坦因因此得到骑士勋章。
1941年,希特勒向俄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300万德军分成北方、中央、南方三大集团军群向俄国进攻。
曼施坦因隶属于北方集团军群,他率领的第56装甲军在开战后的4天内,冲入敌境达200公里。
1941—1942年,出任德国第11集团军司令期间,曼施坦因指挥了“克里木战役” ,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俘获苏军超过46万,随后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
1942年12月,为救援在斯大林格勒陷入苏军重围的第6集团军,曼施泰因发动了“冬季风暴”的反攻。
至19日,他的部队已突进到离南面包围圈30英里以内。
由于希特勒拒绝第6集团军突围,救援行动最终告败。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惨败后,整个南方集群被迫向西退却,苏军步步紧追,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曼施坦因利用苏军兵力分散,战线过长,后勤保障困难,于1943年2月开始了坚决的反击,为德军夺回了战略主动权,被誉为是“曼施坦因一生中最精彩的作战表演”。
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闪电利剑”——曼施坦因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曼施坦因精通战略战术,聪明过人,反应机敏,有超人的军事想象力,他被公认为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也有人把他评为二战最出色的将领。
他之所以在众多德国陆军将领乃至整个二战将林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既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军事全才。
二战爆发后,他协助伦斯德元帅指挥德军迅速席卷波兰,攻陷华沙,将参谋长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真正使他名扬天下的是他提出的侵略法国的作战方案,即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德军就是按照这个大胆的计划(以坦克部队穿越阿登高地迅疾突击法国北部)把“闪电战”的威力发挥到极至——德军六周内击溃英法盟军,侵占荷兰、比利时,征服了号称“欧陆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
从此,曼施坦因成为欧洲战争史上最出色的战略家之一,尽管他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
许多战略家只适合运筹帷幄,而曼施坦因在亲自率军作战上丝毫不比他的制定作战计划的水平差。
作为前线指挥官,他在侵略苏联的战争中连连得手,屡败苏军,尤其是克里米亚之战,使苏军遭受重创。
即使是德军在苏德战场连遭失利的情况下,他的部队仍能顶住苏军进攻,反击取胜,这在军事史上是罕见的。
把曼施坦因比做是德国闪击战的一把利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战术大多都是最常规的实用型战术,如集结冲击等。
真正创新的战例则是阿登迂回法国,但是这种战术的指导理论思想早就有人深入的进行研究了。
他并没有跳出那个框架。
简单的说,曼施坦因的战略战术思想并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战争体系,而是丰富了闪电战体系的内容。
他的一套东西还是以闪电战为基础的“沙漠之狐”——隆美尔隆美尔(1891——1944)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期间曾任德国“非洲军”司令、B 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德国二战陆军元帅怒骂希特勒后终被撤职素材
德国二战陆军元帅,怒骂希特勒后终被撤职日尔曼民族是个相当强悍的民族,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他们挑起的,二战起初,德国的军队看起来势不可挡,他们采用的闪电战战略,在二战中着实是令人胆战心惊的,闪电战的威力十分强大,而这闪电战中的杰出元帅名叫曼施坦因,我们今天要说的人物就是他的上司。
而他之所以能威名远扬,是因为他的顶头上司是德国军官中资历最老的指挥官,这个指挥官就是龙德施泰特,他是当时战役的总司令,而曼施坦因就担任他的参谋长,不仅如此,而且有名的古德里安和隆美尔也都是他的部下。
这个龙德施泰特,是纳粹德国得陆军元帅,他毕业于高级军校,在军营中升官如履平地,一战时期,他担任过参谋官,而一战结束后他就担任了参谋长,不久后,就被晋升为步兵上将,同时还担任着总司令,旗下管辖这六个师。
这个人能力毋庸置疑,可是在希特勒上台后,国防军和社会党之间有了嫌隙,希特勒的扩军政策在两党间产生了分歧,国防军认为这样会让西方列强干涉进来,还会降低整体军人的素质,一九三八年初,陆军总司令被诬告最后被撤职,龙德施泰特曾求见希特勒,与希特勒争论了一番,他想请希特勒放了路军总司令,可是他并不明白陆军总司令,只不过是这个分歧的一个炮灰。
原先以为希特勒会对龙德斯泰特有意见,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希特勒不但对龙德施泰特没有意见,反而还重用了他,可是龙德斯泰特并不给希特勒这个面子,他主动辞职不干。
希特勒在英法与德国撕破脸之际,曼施坦因有再次像希特勒推荐了龙德施泰勒,本着军人的天职,他又重操旧业接管了集团军的指挥权,由于他的加入德军很快就取得了胜利,龙德施泰特被任命为东线总司令,希特勒还派人给他当助理,可是他并不喜欢希特勒派给他的这个人,两人无法在一起工作,后来龙德施特勒又被调去当西线总司令。
在与法国的斗争中,龙德施特勒担当了很大的重任,就在关键时刻,希特勒命令龙德施特勒停止前进,他们只能眼看着错失了这个机会,这就让英法联军成了欧洲的主力,后来法国放弃抵抗后又成立了新的政府这个政府向希特勒求和,而希特勒也接受了他的求和,于是乎,双方就签订了条约,随后希特勒便宣布西线战役取得成功,而龙德施特勒也被升级为元帅。
二战军事家曼施坦因简介
二战军事家曼施坦因简介曼施坦因是二战德国著名的高级将领。
也是德国著名的军事家,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二战德国元帅曼施坦因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二战德国元帅曼施坦因简介曼施坦因简介之青年时期:1887年出生于德国柏林,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将他过继到他姨夫家。
1906年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先是担任了近卫军步兵的见习军官,通过他的努力一年后,晋升为少尉。
1913他被选送到柏林军事学院学习,一年后晋升为中尉。
1915年,被晋升为上尉。
曼施坦因简介之中年时期:曼施坦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色的表现让他从此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最优秀的指挥官之一。
他担任过南方集团的司令官,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的军队和列宁格勒的军队。
在此期间,他面对于不管在人数和装备上都均占据优势的苏联,也毫不畏惧成功地阻止了红军自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强强进攻势头,并且还成功地发动反击,灭去对方胜利之后内心熊熊进攻势头的小火苗,夺取了哈尔科夫。
这一壮举,取得了在现代战争史上最伟大的胜利。
曼施坦因简介之老年时期:曼施坦因作为一名职业军人,骨子里流淌着男子汉大丈夫、威武不屈、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尽管他从未质疑希特勒对于德国军队的绝对指挥权,但是却敢于在众目睽睽之前反驳希特勒的问题。
这种胆量和胆识,是需要有冒险精神的,措辞稍微不慎就可能会导致丢官罢职权,但曼施坦确敢于在希特勒面前用事实证明自己。
最终两人于1944年因为战略上分歧,导致他被希特勒解职。
事后,他被判处18年监禁罪名为战争罪,监禁4年后曼施坦因为做切除白内障手术被释放了。
在之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一名高级顾问,并且协助西德政府建立新的德国联邦国防军,被称为其名誉参谋长。
曼施坦因和隆美尔的异同曼施坦因、隆美尔都是二战德国著名的高级将领。
研究德国军事的学者都会将曼施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看成是纳粹德国最好的元帅。
曼施坦因素有“闪电伯爵”之称,而隆美尔素有“帝国之鹰”之称。
了解德国二战历史后,很多人不免将曼施坦因和隆美尔一比高下。
德国三大名将
德国三大名将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德国三大名将》的内容,具体内容: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NO.1"沙漠之狐"—...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NO.1"沙漠之狐"——隆美尔隆美尔(1891——1944)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期间曾任德国"非洲军"司令、B 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 沙漠之狐"。
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狡诈多变、大胆果敢是他用兵最大的特点。
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入侵法国之战中就显露出来了,当时,他只是一名师长,他的部队一路猛冲猛打,进展神速,大败法军,被称为"魔鬼之师"。
来到北非后,面对强大的英军,他以坦克部队迅速机动,突破对方防线,要么欺骗,要么猛攻,数次打得英军措手不及,几乎无喘息之机。
他的军队一度进抵阿拉曼,迫近开罗,震惊了整个英国。
即使是在缺乏补给,被蒙哥马利的英军打败后,他仍能组织千里大撤退,确实是只狡猾的狐狸。
在环境恶劣、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作战是非常困难的,而隆美尔却创造了沙漠战的奇迹,虽战略才能比同期将领稍差,但战术才能已经登峰造极,连对手丘吉尔都大为称赞他,也有军事史学家将他与汉尼拔、拿破仑并列为"杰出的败军之将"。
对隆美尔的研究在西方军事史学界从未间断。
NO.2"闪电伯爵"——曼施坦因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曼施坦因将军
曼施坦因将军埃里希·冯·莱温斯基·曼施泰因(Erich von Manstein,又译曼施坦因)(1887.11.24—1973.6.10),德国陆军元帅(1942.7.1),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他被认为是第三帝国头号战略家,二战中最可怕的人物之一。
曼施泰因于1887年11月24日生于柏林一个贵族家庭。
其父亲艾道尔德·冯·莱温斯基曾担任过军长、炮兵少将。
其母亲海伦出身于东普鲁士的名门望族。
曼施泰因的父母生了很多孩子,他是排行第十,也许正是子女过多的原因,父母从小就把曼施泰因过继给了他的姨夫乔治·冯·曼施泰因步兵少将。
他们两家皆是东普鲁士的显贵,所以曼施泰因从小就过着豪华舒适的贵族生活。
8岁的时候,姨夫就把他送到斯塔斯堡读书。
他在这里读了5年书之后。
于1900年,进入少年候补军官团学习。
他在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官学校毕业后,1906年被派到名人辈出的近卫军步兵第三团充任见习官,一年以后晋升为少尉。
1913年进陆军大学深造,他开始憧憬他美好的未来。
但没等他毕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才华横溢、高贵典雅的高材生不得不中断学习,走上了血与火的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曼施泰因就参加了进去,在第二警卫预备团任中尉副官,几个月后晋升上尉。
他转战于东、西两个战场,先后参加了对波兰北部的进攻、塞尔维亚的战斗以及凡尔登和索姆河等著名的会战。
他曾担任过团的副官、师作战科长等职。
11月间,曼施泰因身负重伤。
伤愈后又重新归队。
战场的亲身体验,使曼施泰因细心观察了战场情况,总结了许多战争经验。
也得到了最大的教训,那就是:步兵在战场上的伤亡太大,必须寻求新的战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受到凡尔赛和约的严格限制,它的军队必须大量消减。
曼施泰因与德国元帅兴登堡有一点亲戚关系,加之他又有多年的参谋工作经验,因而没有复员、继续在部队里任职。
德意志第三帝国二十七位元帅
1、曼施坦因出生时间:1887 晋升元帅时间:免职时间:1944.3 最后职位:北乌克兰集团军总司令。
死亡时间:1887年11月24日,炮兵军官爱德华·莱温斯基家添了第十个孩子,取名埃里希·莱温斯基。
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过继给他的姨父曼施坦因少将而改姓曼施坦因。
这个小莱温斯基就是以后成长为德国陆军元帅的埃里希·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900年进入少年候补军官团学习。
他在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官学校毕业后,于1906年被派到第3步兵警卫团任见习军官,一年后升为少尉。
1913年被选送军事学院学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第2警卫预备团任中尉副官,几个月后晋升上尉。
XTL开始掌权时,曼施坦因任步兵第4团营长。
当时,国家社会Z義大行其道,曼施坦因对此十分不满。
他极力反对N粹党干预军队事务,并因此经常同N粹党徒发生冲突。
1936年,曼施坦因在晋升少将后曾担任第1军军需部长和陆军参谋长贝克将军的副手。
由于他对XTL大肆扩军多次提出警告,因而在1938年初被调离陆军参谋本部,改任第18师师长。
1939年夏,XTL准备进攻波兰,成立了由第14、第10和第8集团军所编成的南方集团军群,龙德施泰特上将担任总司令,已晋升中将的曼施坦因任参谋长。
南方集团军的使命是从西里西亚出发,歼灭魏克塞尔河的波兰军队。
虽然攻击计划已定,但曼施坦因在最后一分钟时仍希望战争不要爆发。
他支持总司令关于不对华沙实行轰炸的决定,尽力避免对波兰居民的伤害。
波兰战役之后,曼施坦因最初仍任龙德施泰特上将的参谋长,后者当时是位于西线中部的A集团军群总司令。
曼施坦因草拟的西线战役作战计划受到各方面的称赞,他本人则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施利芬”。
他提出了一个集中使用装甲部队为要点的现代作战方案,以A集团军群为主力,用集中的装甲部队通过绵长的马奇诺防线所在的阿登山区,直插西北方向的沿岸,切断在比利时和荷兰作战的敌军主力,同增援部队B集团军一起歼灭敌人。
曼施坦因简介
曼施坦因简介曼施坦因(Mannstein),1887年12月24日生于德国的一个小镇玛森,1956年在西德去世。
他是德国普鲁士的一位军事家,波兰和东欧的游击战役中的伟大将军,二战期间也是德国协约国中最杰出的指挥官,但也深受二次世界大战的损失和洗礼。
曼施坦因从小就对军事极具兴趣,189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普鲁士军事学校,1906年,他获得少校军衔,成为普鲁士皇室军官,他在同时期便被任命为普鲁士陆军部长,这为他今后突出的军事才能打开了大门。
曼施坦因的历史军事经历可以说是丰满的,他从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一直参加到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参军的 brigades divisions有 24 个,而他的最高军衔是Generalfeldmarschall,他曾率领着西德上百万的部队,成功击退苏军的大量进攻,其中包括阿尔贝克拉尔战役,也就是著名的曼施坦因战役。
曼施坦因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曾被任命为普鲁士一级元帅,并对波兰进行了大量攻击,帮助德国扩大领土范围。
1935年,曼施坦因出任德国协约国总参谋长,他被赋予了权力以统治从前罗斯柴尔德时代的全国军事机构,曼施坦因于1938年春季便被任命为德国军队参谋总长,他在1941年夏季获得上将军衔,1943年,他被任命为外长,根据他的指示,拜占庭战役及哥尔特战役均取得了精彩成果,而他也曾协助德国总统希特勒在苏联建立政权。
1944,曼施坦因被提升至元帅,率领七百万联军在欧进行战斗,但他的军事策略的失败最终导致了德国的失败,此后,曼施坦因以德国最大的部队进行布鲁塞尔的反抗,但仍遭受了失败,并被拘禁,1950,他被宣判免罪,此后,他居住于西德,回忆德国军事史,1956,他病逝于西德的柏林。
曼施坦因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他曾经担任多个职位,在无数困境中战胜强大的敌人,他率领西德军队多次获得胜利,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应用过自己的战略思考,在20世纪欧洲军事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纳粹德国总共有多少名元帅?这些元帅最后结局怎样
纳粹德国总共有多少名元帅?这些元帅最后结局怎样本文导读:赫尔曼·威廉·戈林,纳粹德国空军元帅,纳粹德国帝国元帅,德国纳粹党的二号人物,希特勒指定的接班人,国会纵火案和组建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元凶。
在纽伦堡审判中,戈林被控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并被判处绞刑,但他在执行绞刑前数小时在狱中自杀。
费多尔·冯·博克,德国陆军元帅。
死于盟军空袭。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德国陆军元帅。
1940年7月晋升元帅。
由于对苏闪击战失败,于同年12月被希特勒强迫辞职。
转入预备役后隐名度日。
1945年被英军俘虏。
后因心脏病死于汉堡战俘营。
威廉·约瑟夫·弗朗茨·冯·勒布,德国陆军元帅。
曾参加过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的侵华战争。
1942年因对希特勒以及党卫军不满被解职。
盟军以传达希特勒的罪恶命今,宣判他三年徒刑。
1956年4月29日,勒布病逝。
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德国陆军元帅,纳粹政权军官中资历最老的军事指挥官之一。
反对入侵苏联。
因1943年与隆美尔一起企图说服希特勒停战而被解职。
战后被英国囚禁,1949年5月获释,1953年死于心脏病。
威廉·凯特尔,德国陆军元帅。
1946年10月16日执行。
战后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以共同策划或密谋、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而判处绞刑。
汉斯·京特·冯·克卢格,纳粹德国陆军元帅,著名军事家、统帅。
人称聪明的汉斯。
以在政治上的摇摆和在东线的艰苦防御战出名。
后牵涉入刺杀希特勒事件而被解职,于1944年8月19日自杀。
威廉·利斯特,德国陆军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
1952年被美国当局因病释放,定居联邦德国。
1971年,利斯特于西德去世,终年91岁。
恩斯特·冯·布施,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名将
二战二十二大名将排名抛开政治观念只从军事考虑1、朱可夫元帅(苏军)苏联元帅,苏军副最高统帅,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二次获得列宁勋章。
别称为斯大林的救火队员,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朱可夫。
在诺门坎指挥苏蒙联军将不可一世的日军打的溃不成军,其后又指挥了莫斯科会战、列宁格勒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第聂伯河会战、柏林会战等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华丽的辞藻对朱可夫元帅来说永远是多余的,他苏联即库图佐夫之后最优秀的军事统帅之一。
2、曼施坦因元帅(德军)德国陆军元帅,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制定并指挥了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他个人提出闪击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完成了史上最诡异的奇袭,直接造成后来二战的可悲历史。
苏德战争爆发,率第56装甲军担任北方集团军群先锋,随后调任第11集团军司令,转战克里米亚半岛,攻陷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两战俘虏苏军43万余人,旋即晋升元帅军衔,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不久升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几乎凭借个人之力在东线与苏军作战,战功卓著,延缓了德国的灭亡,后因与希特勒战略不一致被解职。
曼施坦因元帅擅于指挥装甲部队大兵团作战,性格坚韧,目光远大,精于奇袭和强攻,是西方军事专家公认的纳粹德国军队中最优秀的统帅。
3、乔治·马歇尔五星上将(美军)美国陆军五星上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世界军事史上,骁勇善战的将领不计其数,但是有一位从未带兵打仗的将军却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可,他就是马歇尔将军。
作为盟军军事战略的主要计划者和实施者,他在幕后参加了每一次战役,诺曼底登陆战之前,罗斯福本意是让马歇尔将军出任盟军最高统帅,可是却受到了军界一致反对,包括元老潘兴将军也直接上书罗斯福,原因很简单,就是无法找出比马歇尔将军更优秀的人来主持大局。
马歇尔将军思想缜密、性格谦逊、战略计划宏大而有效,很少出现误判。
罗斯福总统曾经说:“马歇尔将军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或许这也是我们所有军事爱好者想说的一句话4、尼米兹五星上将(美军)美国海军五星上将,中太平洋战区总司令。
曼施坦因小传
《曼施坦因小传》介绍从17世纪开始,普鲁士军队就开始建立了一种机动作战的传统,随着19世纪总参谋部制度的建立,这一传统越发精炼。
由于必须在多条战线上与往往是拥有数量优势的敌人作战,普鲁士的理论偏爱以大胆的机动作战将对手置于不利境地并力图在对方能够利用其数量优势之前在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中取得迅速的胜利。
普鲁士军队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和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展示了他们在机动作战方面的卓越才能,在这两次战争中他们成功地进行外线机动并在闪电般的战役中迅速地击败了强大的对手。
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仍然沿袭这一传统,其所制定的施理芬计划力图通过快速机动在几周之内击败法国。
然而这一次机动作战却未能达到在第一轮较量中击败对手的任务,而德国则被迫陷入了堑壕阵地战,最终德军在长达四年的消耗战中被消磨殆尽。
参与这次大战的一位年轻的参谋军官学到了这一传统,他就是艾里希·冯·曼施坦因,在下次世界大战中他将成为机动作战最卓越的专家和实践者。
曼施坦因将普鲁士的机动作战传统奉为圭臬而他自己的指挥天才可以让他驾轻就熟地利用这一理论来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最复杂的军事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曼施坦因用他在机动作战方面的天才为第三帝国的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他调整了施理芬计划使得德军得以在六周之内击败法国。
其次,他征服了克里米亚并在此过程中彻底消灭了四个苏军集团军。
第三,他在1942-43年的灾难性的冬季中帮助德军南翼免于彻底崩溃并发动了一次卓越的反攻重新夺取了战役主动权。
后来当东线的战争逐渐逼近德国时,曼施坦因主张采取机动防御,视其为让德军免于陷入代价高昂的阵地战的最好手段并逐步地消耗掉敌军的力量。
曼施坦因不仅是在进攻和防御中都奉行机动作战的信徒而且还在战术方面颇有创新,为了提高部队的作战效能,早在战前他就主张建立突击炮部队。
在战争中,他大胆地使用冲锋舟来迂回战术障碍并试验了新的部队编组,如建立炮兵师和重型坦克团二者均十分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1年3月,曼斯坦因调任第56装甲军军长。侵苏战争之前,曼斯坦因得知所部编入北方集团军群第4装甲集?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先向东普鲁士前进以歼灭波罗的海地区的苏军,然后再向列宁格勒前进。战争伊始,莱布的北方集团军群就突破了苏联西北面军的防线。曼斯坦因部奉命从梅梅尔以北和提尔斯特以东的森林地区向东突破以达到德温斯克的大路,于6月26日攻占德维纳上的公路桥和铁路桥,致使苏军损失70辆坦克和许多火炮。曼斯坦因对此颇为得意。
1943年2月2日,曼斯坦因晋见希特勒,使其同意放弃东顿涅茨以腾出第4装甲集团军准备反攻的计划,就在2月,曼斯坦因出任南方集团军群(由A集团军群和顿河集团军群各一部编成)司令。2月19日,曼斯坦因开始反攻。2月22日,第48装甲军和第57装甲军向巴甫洛沃格勒挺进,与第2党卫装甲军会师后直逼哈尔科夫。3月18日,曼斯坦因夺回哈尔科夫和别耳戈罗德,据称歼灭了苏联第3坦克集团军及其支援部队,恢复了以前的战线。曼斯坦因为此获得栎树叶骑士十字勋章。
1944年3月19日,曼斯坦因再次前往上萨尔茨堡要求机动作战的自由,依然遭到希特勒的拒绝。4天之后,曼斯坦因所辖的第1装甲集团军在布格河地区被苏军包围。希特勒为此再次发布不得撤退的命令,遭到曼斯坦因的抗议。25日,经过系列电话争吵之后,希特勒将曼斯坦因召往贝格霍夫商讨。在后者的辞职威胁下, 希特勒才同意该部突围。4月6日,第1装甲集团军有10个师突围得救。
1942年元旦,曼斯坦因晋升为上校。1月15日,曼斯坦因被迫集中3个半师的兵力再次攻占刻赤半岛的菲奥多亚港。苏军随后发动数次反攻,均被曼斯坦因击退。4月中旬,曼斯坦因晋见希特勒,就他拟订的今后进攻计划进行蹉商。希特勒同意曼斯坦因的计划:该部先攻占刻赤,再攻克塞瓦斯托波尔,然后横渡刻赤海峡,进入库班,截击从顿河下游退往高加索的苏军。5月8日,曼斯坦因在德国空军的火力支援下,以6个德国师和3个罗马尼亚师的兵力突破苏联克里米亚方面军的刻赤防线。 5月15日,曼斯坦因以伤亡7500人的代价攻入刻赤,俘虏苏军17万人。6月7日,曼斯坦因再次发起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进攻。7月4日,德军在损失2万余人后俘虏苏军9万人。德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重大胜利,使曼斯坦因名噪一时。就在7月,曼斯坦因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
此时,希特勒又计划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攻势。曼斯坦因主张在5月开始作战。但希特勒拖延到7月。希特勒计划以克卢格的中央集团军群和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分别向库尔斯克南北实施突击,围歼苏军重兵集团。曼斯坦因则主张待苏军发起进攻并深入到特定区域之后再集中装甲部队围歼,但未获采纳。结果,这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坦克会战,就以德军的惨败而告终。从此,等待曼斯坦因及其所部德军的就都是下坡路了。曼斯坦因被迫先从米乌斯河撤往顿涅茨河,后又撤到第聂伯河。8月,南方集团军群与21个苏联集团军对峙,必须依靠257辆坦克和220门火炮守住长达1300英里的战线。希特勒要求曼斯坦因坚守每一寸土地,但曼斯坦因既不愿意也不能如此坚守。就象把施波奈克作为刻赤失败的替罪羊一样,曼斯坦因解除肯普夫战役集群(后编为第8集团军)司令肯普夫的职务以推卸败退的责任。
1942年8月,希特勒改变第11集团军进入库班截击苏军的计划,命令曼斯坦因率缺编的集团军执行攻占列宁格勒的任务。对此有不同见解的曼斯坦因前往列宁格勒前线拟制攻城计划。9月4日,曼斯坦因奉希特勒的电话命令率部前往拉多加湖地区制止苏军的突破。他先设法顶住苏军的攻势,然后夹击实施突破的苏军。10月22日,此役结束,据称苏军损失7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和4个坦克营,而德军亦损失惨重,无力发动对列宁格勒的攻势。稍后,第11集团军被希特勒调往据称苏军可能发动大规模攻势的维特布斯克。
也许是陆军总司令部对曼斯坦因一再要求改变作战计划感到厌烦,1940年1月27日,曼斯坦因奉命离开集团军群司令部,出任新组建的第38军军长。然而曼斯坦因感到幸运的是,在希特勒的副官施蒙特的帮助下,于2月17日"得以当面向希特勒陈述我们的意见"并得到希特勒的完全同意。2月20日,陆军总司令部颁发包含曼斯坦因建议的作战计划。结果,德军在战争发起后的6个星期内横扫西欧诸国,大败盟军。
曼斯坦因先在斯特拉斯堡接受普通教育,后在数所军校受训。1906年赴第3普鲁士近卫步兵团服役,次年获少尉军衔。1913-1914年在军事学院深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任第2近卫预备团中尉副官。战争时期先后在比利时、东普鲁士和波兰作战,担任过副官、参谋、骑兵师作战科长和步兵师作战科长,获得一级铁十字勋章和霍亨索伦王室勋章。战后,在受到凡尔赛条约限制的国防军中担任过3年连长、1年营长以及多种参谋职务。
1943年10月,南方集团军群无法守住第聂伯河防线,曼斯坦因在后撤途中突然发起反击,在克里沃伊罗格重创苏联第5近卫集团军。
1943年12月24日,苏军发起冬季攻势。12月31日,德军失去日托米尔。
1944年1月4日,曼斯坦因飞往拉斯腾堡,在要求允许其南翼部队后撤而遭到希特勒拒绝之后,便开始批评希特勒对东线战争的指导。希特勒双眼紧盯着他,而曼斯坦因就象训斥少尉一样继续数落。最后,曼斯坦因再次要求任命东线德军总司令(当然,这无异于要求任命他本人),亦遭到断然拒绝。1月27日,根据元首副官施蒙特的建议,东线德军高级指挥官们被集中到波森,听戈培尔、罗森贝格等人作为期两天的演讲,"以重新振作他们对战争和国家社会主义的信念与激情"。随后,这些人又到拉斯腾堡听希特勒发表演讲。在希特勒演讲进程中,曼斯坦因大声插话,引起希特勒的强烈不满,被告诫以后再也不要打断他的演讲。
1933年,曼斯坦因晋升为上校。次年,出任柏林第3军区司令部参谋长。1935年,就任德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1936年,10月,晋升为少将并被任命为德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
受普鲁士军事传统影响的曼斯坦因曾经对纳碎党干预军队事务表示不满,后来在1938年2月初受弗里奇事件牵连而被免去副总参谋长职务,调任莱比锡第18步兵师师长。1938年9月,在德军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过程中出任莱布指挥的第12集团军的参谋长。1939年4月,晋升为中将,出任伦德斯泰特的参谋长,主持制订入侵波兰南部和进攻华沙的计划。
德苏战争期间,曼斯坦因至少有3次规劝希特勒在最高统帅部作某种改革:希特勒名义上仍担任最高统帅,但事实上则将军事行动的指导权交给总参谋长执行,并且设东线德军总司令。因为希特勒知道当时在陆军中有很多人希望曼斯坦因出任拥有实权的总参谋长或东线德军总司令,故而曼斯坦因处于窘迫而微妙的境地,希特勒没有也不可能准其所请。
9月12日,曼斯坦因被调往南方集团军群,出任第11集团军司令并兼管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曼斯坦因的任务是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进攻:一方面,沿亚速海北岸大致向罗斯托夫方面前进,以继续追击东撤的苏军;一方面,同时应优先考虑攻占克里米亚,以积极影响土耳其并解除罗马里尼亚田可能遭受的空中威胁。但是,因为兵力有限和地形复杂,曼斯坦因认为同时完成上述两项任务是不可能的。那么,两项任务是同时执行还是安排先后顺序呢?这个本应由最高统帅部决定的问题,现在是由集团军司令曼斯坦因决定的:首先集中力量攻占克里米亚。在经过彼列科普地峡和亚速海两个方向的作战之后,德国最高统帅部似乎也认识到仅凭1个集团军无法同时在两个方向作战,遂命令曼斯坦因专门担负征服克里米亚的任务。10月31日,曼斯坦因攻战阿尔马,被分为两段的苏军分别撤往刻赤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曼斯坦因于11月16日占领刻赤半岛,12月17日开始进攻塞瓦斯托波尔。由于苏军的顽强抵抗,德军攻而未克,损失惨重。12月26日,苏军在该地区发动反攻,在刻赤半岛登陆作战,迫使守岛德军撤离刻赤(德国第42装甲军军长施波奈克因此被撤职)。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斯坦因 (Fritz Erich von Manstein ,1887-1973)1887年11月24日生于柏林的莱温斯基家族。生父爱德华·冯·莱温斯基泡兵上将曾任军长。弗里茨因过继给姨父曼斯坦因中将而改姓曼斯坦因。兴登堡元帅是其伯父。
"1945年受到我讯问的德国将军们一致认为曼斯坦因元帅业已证明是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曾经期望此人出任陆军总司令。"军事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如是说。
1940年5月10日,"旁观者"曼斯坦因从广播电台得知德军发动西线攻势的消息,对未能参战颇感不满。直到5月27日,曼斯坦因部才奉命接防,扼守2个桥头阵地。自6月5日起,曼斯坦因率部发起进攻,快速渡过索姆河和塞纳河,直抵卢瓦尔河。如此快速的进攻,连德军装甲部队亦感到惊奇。6月,曼斯坦因晋升为步兵上将。7月,获得骑士十字勋章。
1939年9月,德国实施"白色计划",闪击波兰。曼斯坦因在波。10月,曼斯坦因调任西线新编组的A集团军群(司令为伦德斯泰禾特)司令部参谋长。
波兰战争结束之后,希特勒就开始策划西欧诸国。1939年10月19日和29日,陆军总司令部根据10月9日的希特勒批令而制订颁发的"黄色计划"要点包括:B集团军群从北翼担任主攻,经过荷兰进入比利时北部,歼灭预期遭遇的盟军;A集团军群从南翼担任助攻,保障B集团军群的翼侧安全;C集团军群则防守从卢森堡边界至瑞士一线的齐格菲防线。
1944年3月30日,希特勒将曼斯坦因和克莱斯特召往上萨尔茨堡,授予他们栎树叶宝剑骑士十字勋章并解除其指挥职务,而南方集团军群则被改名为北乌克兰集团军群。
尽管如此,曼斯坦因仍然效忠希特勒,不愿参与政变密谋。曼斯坦因后来这样谈到对"七·二O事件"的态度:"任何高级军事指挥官经年累月都在希望他的部下为胜利而捐躯,那么当然也不会用他自己的手来造成失败。"
曼斯坦因在深入研究黄色计划的内容和全面分析作战双方的情况之后,认为黄色计划有模仿"施利芬计划"之嫌,难以出奇制胜,故而主张:西线攻势的目标应该是陆地寻求决战;攻击的重点应该放在A集团军群方面而不应该放在B集团军群方面,A集团军群应从地形复杂却能出敌不意的阿登地区实施主攻,挥师直指索姆河下游,这样才能全歼比利时的盟军右翼,并为在法国境内赢得最后胜利奠定基础;A集团军群的兵力应由2个集团军增到3个集团军,此外还需增加强大的装甲部队。此即著名的"曼斯坦因计划"的要旨。曼斯坦因的主张得到A集团军群司令伦德斯泰特的赞同。从1939年10月到1940年1月,A集团军群司令部先后以备忘录的形式6次向陆军总司令部提出上述建议,仍未得到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