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污染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土壤汞污染是当前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土壤汞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矿区废渣、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医疗废物处理等多方面。
而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热解吸附等多种方式。
本文将对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土壤汞污染的来源1.工业废水: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会产生含有汞元素的废水,比如氯碱工业、电镀工业、化工工业等。
这些工业废水中的汞元素,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或土壤中,就会导致土壤的汞污染。
2.矿区废渣:在矿区开采和选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
这些废渣中往往含有大量汞元素,如果未经处理就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就会导致土壤的汞污染。
3.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一些含有汞元素的农药和化肥,如果使用过量或者不当使用,就会导致土壤的汞污染。
4.医疗废物处理:医院和诊所产生的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含汞废物,如果不得当处理,就会导致土壤的汞污染。
5.其他来源:除了上述几种主要来源外,还有一些其他来源,比如生活垃圾堆填、交通尾气排放等,都可能对土壤产生汞污染。
二、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方法1.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是通过化学物质来改变土壤环境中汞的形态,使其转化为不易迁移的形态或减少其毒性。
常用的化学修复方法包括还原沉淀法、螯合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
还原沉淀法是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元素,并沉淀在土壤中,从而减少其毒性。
螯合沉淀法是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汞形成配合物,从而使汞形成不易迁移的沉淀。
氧化还原法是通过氧化还原作用改变汞的价态,使其从毒性形态转化为不易迁移的形态。
2.生物修复:生物修复利用某些具有吸附、富集、转化或降解作用的生物材料来修复土壤汞污染。
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对土壤中的汞进行富集和转移,从而达到修复土壤汞污染的目的。
一些植物特别是一些植物草本植物对汞有较强的富积作用。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一、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土壤汞污染是指土壤中汞含量超过一定标准,影响土壤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土壤汞污染可以来自多个来源,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污染来源:1. 工业废水和废弃物: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汞化合物会随着工业废水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
一些废弃物中含有汞,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导致土壤污染。
2. 农药和化肥:部分农药和化肥中含有汞成分,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汞含量超标,造成土壤汞污染。
3. 矿产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会释放大量含汞废水和废渣,严重污染周围的土壤。
4. 废旧电器和电池处理不当:废旧电器和电池中含有大量汞元素,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土壤汞污染。
5. 大气沉降:大气中的汞会随着降雨沉积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
二、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方法针对土壤汞污染问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修复方法:1. 生物修复法生物修复法是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其代谢产物去代谢、还原或吸附土壤中的污染物,减少或消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生物修复法适用范围广,且对土壤环境影响小。
(1)菌类修复:通过引进汞耐受菌或具有汞还原和氧化功能的细菌,使其在土壤中形成一定数目的菌群,进而通过呼吸作用还原土壤中的汞污染物。
(2)植物修复:选择具有较强汞吸收能力的植物,通过在受污染土壤中种植这些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污染汞元素,并存储在植物体内,以减少土壤中的汞污染物含量。
2. 修复土地水文物理方法土地水文物理修复方法主要包括土壤通气系统、水文修复系统和植被覆盖。
(1)土壤通气系统:借助土壤通气系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使土壤中有机质和微生物快速分解和氧化,从而减轻土壤污染。
(2)水文修复系统:通过调节土壤水分、改善土壤渗透性、加速土壤中汞物质的迁移和分解,实现土壤汞污染的修复。
(3)植被覆盖:通过在受污染土壤表面种植植被,形成植被覆盖层,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降低土壤中汞的挥发速率,降低土壤汞污染的风险。
3. 化学氧化还原法化学氧化还原法是利用化学物质促进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以达到修复土壤污染的目的。
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汞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因此,汞污染治理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有效治理汞污染,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和控制汞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
监测是治理汞污染的基础,只有了解汞的排放情况和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
因此,应当加强对汞排放源的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汞的排放情况和环境中汞的含量,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需要加强汞污染源的管控。
汞主要来自于燃煤、焚烧废弃物、金属冶炼等工业过程,因此,应当加强对这些汞排放源的管控。
采用先进的汞排放控制技术,减少汞的排放。
对于已经排放的汞,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防止其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应当加强汞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汞废物是汞污染的重要来源,对于汞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防止汞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加强对汞污染环境的修复工作也是治理汞污染的重要环节。
针对已经受到汞污染的土壤、水体等环境,应当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清除汞污染物,恢复环境的功能,减少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最后,加强汞污染治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汞污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汞污染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治理汞污染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加强汞污染源的管控,处理和处置汞废物,加强汞污染环境的修复工作,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措施,才能有效治理汞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希望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为治理汞污染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接触汞的生产工人应注意防治汞污染(三篇)
2024年接触汞的生产工人应注意防治汞污染汞是一种有毒物质,由于汞的用处很大,所以使用特别广泛。
与汞有关的工业产品达3000多种。
氯碱、造纸、电器制造和制漆工业都使用大量的汞。
仪表制造、塑料工业、医药工业也都不同程度地用汞作原料。
接触汞为原料的工人要注意防止汞中毒。
过量地摄入汞会损害人体健康。
一些职业性中毒和生活性中毒事件中,大多数是吸人金属汞蒸气、无机汞盐的气溶胶,皮肤长期与无机汞盐接触或者误服汞盐等原因造成的。
汞急性中毒可引起死亡,但大部分是慢性中毒。
无机汞中毒早期表现为记忆衰退、多梦等,进而发展到情绪不稳定、失眠、胆怯、四肢麻木、振颤等。
有机汞对人体损害作用比无机汞大得多,烷基汞、甲基汞都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伤害。
主要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严重时引起全身运动失调、语言障碍、四肢麻木、视野缩小,甚至全身瘫痪、死亡。
甲基汞还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造成胎儿的先天性畸形。
汞中毒还会对心、肝、肾脏造成损害。
从事含汞产品生产的职工,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职业性汞中毒,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有明显口腔疾病、慢性消化道炎症、肾、肝和精神病患者,均不宜从事汞的作业。
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必须脱离接触,生育年龄妇女不能从事接触烷基汞的工种。
禁止使用有机汞农药。
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如打碎温度计后,落地的水银很快就会挥发到空气中,使室内空气中汞的浓度达到每立方米22mg以上,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人在空气汞为5mg/m3的环境中很快会引起汞中毒。
此时应打开门窗,让空气充分流通,或用硫磺粉未撒在水银处,与之生成难挥发的硫化汞,亦会消除汞污染的危害。
2024年接触汞的生产工人应注意防治汞污染(二)2024年接触汞的生产工人应考虑以下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汞污染。
首先,了解汞的性质和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汞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可以进入人体并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和免疫系统有害。
因此,工人应了解与汞相关的健康风险,并意识到他们与汞的接触可能带来的危险。
如何预防食品被汞污染
如何预防食品被汞污染引言汞是一种有害的金属元素,常见于自然环境中。
当食物被汞污染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对儿童和孕妇。
因此,了解如何预防食品被汞污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措施,以帮助您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汞污染的危害。
了解汞污染的来源在学习如何预防食品被污染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汞的来源。
汞主要存在于矿石、地表水、土壤和大气中。
工业污染、焚烧和废弃物处理也是汞的重要来源。
汞通过食物链进入我们的食物,从而可能导致食品被汞污染。
选择安全的食材1.选择新鲜食材:选购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
新鲜食材通常含有较低的汞含量。
2.选择低汞含量的鱼类:某些鱼类可能因为汞的积累而成为潜在的汞污染源。
避免过多摄入含汞量高的鱼类,如鲨鱼、旗鱼和吞拿鱼。
而深海鱼类如鳕鱼和鲭鱼通常含汞较低,可以作为选择的优先。
谨慎烹饪食物烹饪食物时,我们还可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汞的摄入。
1. 削皮:对蔬菜和水果进行彻底削皮可去除污染物质,包括部分汞。
2. 削除内脏:处理肉类时,尽量削除内脏,这些内脏通常会积聚较高的汞含量。
3. 蒸煮和炖煮:蒸煮和炖煮食物可以帮助尽量减少汞的损失,而炒煮和烤炸则不利于汞的减少。
存储食物的注意事项妥善存储食物可以帮助减少汞的摄入。
1. 使用密封容器:在冰箱中密封储存食物,可以防止汞从环境空气中进入食物中。
2. 分开存储:避免将含有汞的食物与其他食物混合存储,以免汞传播到其他食材中。
定期检测食品安全尽管我们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但定期检测食品安全仍然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进行食品检测,我们可以确保食物的安全性,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汞污染的问题。
结论食品被汞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对儿童和孕妇。
了解如何预防食品被汞污染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选择安全的食材、谨慎烹饪食物和正确存储食物,我们可以降低汞的摄入风险。
此外,定期检测食品安全也是确保食物质量的重要手段。
尽管我们不能完全消除汞的存在,但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汞对我们身体的危害。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
土壤汞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着超过环境负荷的汞,造成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
链的危害。
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很大。
土壤汞污
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并探讨一些修复方法。
一、土壤汞污染的来源
(一)工业排放:工业生产中的燃煤、燃油和废水都会释放大量的汞,这些汞自然沉
积到土壤中,导致土壤汞污染。
(二)农药和化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中也含有汞元素,长期使用会导致
土壤污染。
(三)固体废弃物填埋:含有汞的废弃物被填埋在地下,汞元素会渗透到土壤中造成
污染。
(四)矿区开采:矿区开采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其中含有大量的汞元素,会对周围土
壤造成污染。
(五)自然源: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等自然因素也会造成土壤汞污染。
二、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方法
(一)植物修复:选择一些对汞抗性强的植物进行植物修复,通过植物的吸收和积累,减少土壤中汞元素的含量。
常用的植物包括向日葵、柳树、烟草等。
(二)生物修复:通过引入一些能够降解、转化或吸附汞的微生物,帮助修复汞污染
土壤。
常用的生物修复方法包括土壤生物增强、菌剂喷洒等。
(三)土壤修复:土壤修复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式。
物理方法主要是土壤翻耕、覆盖和堆肥处理等;化学方法主要是添加改良剂和化学还原剂;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
植物和微生物来修复土壤。
(四)保护措施:加强对工业排放、化肥农药的管理,减少固体废弃物填埋量,规范
矿区开采等措施都是预防土壤汞污染的重要手段。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土壤汞污染是指土壤中汞元素超出环境背景值或环境负荷的状态,汞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其主要来源包括自然来源和人类活动。
自然来源主要包括火山喷发、地质作用和海洋生物循环等,而人类活动则主要来自于矿山开采、工业生产、废弃物处理、农业施肥、医疗废物处理等。
土壤汞污染不仅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有必要对土壤汞污染进行修复处理。
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汞化合物,如氯化汞、硫化汞等,可能会被释放到大气中,然后通过大气降尘的方式沉积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汞污染。
2. 农业施肥:某些农药和肥料中含有汞元素,长期施用这些含有汞的肥料,会导致土壤中汞元素的累积,从而引起土壤汞污染。
3. 废弃物处理: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汞元素,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土壤中,会导致土壤汞污染。
4. 矿山开采:矿山中蕴藏着大量的矿石,而一些矿石中也含有大量的汞元素,矿山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汞元素可能会释放到土壤中,引起土壤汞污染。
目前,针对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种方式。
不同的修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应用,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1. 物理修复物理修复主要采用土壤剥离、堆肥和气相抽取等方法,通过处理土壤的物理结构,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水分条件,从而减少土壤中汞元素的活性。
物理修复方法还可以利用洗涤、筛分等手段去除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汞污染物,进而减少土壤中的汞含量。
2. 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方法主要利用化学试剂改变土壤中汞元素的化学形态,如采用还原剂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转化为难溶性的化合物,从而减少和固定土壤中的汞元素。
常用的化学修复剂包括硫化物、铁锰氧化物、磷酸盐等,这些修复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汞元素的活性,减少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生物修复方法主要通过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对土壤汞污染的修复作用,利用这些生物对土壤中汞元素的吸附、富集和转化等作用,来清除土壤中的汞污染。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土壤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土壤汞污染是一种严重的问题,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
探讨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对于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土壤汞污染的来源1. 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汞元素,如果随意排放,将直接造成周围土壤的汞污染。
尤其是金属加工、化工和电子行业的废水,含有的汞元素更是高出常规的汞含量。
2. 垃圾填埋场废弃的电池、温度计、药品等含有汞元素的产品,如果随意丢弃到垃圾填埋场中,会随着垃圾的分解而释放出汞元素,从而导致土壤的汞污染。
3.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现代农业中大量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其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会逐渐渗入土壤中,其中也包括汞元素。
长期的大面积农药和化肥施用,也是造成土壤汞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4. 矿山开采和工业活动在矿山开采和工业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和粉尘,其中也包括汞元素。
这些废渣和粉尘可能会随风或水流传播到周围的土壤中,导致土壤的汞污染。
5. 大气沉降大气中的汞元素也是土壤汞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工业排放、燃烧等活动释放的汞元素,随着大气的传播,最终会通过降雨等途径沉积到土壤中。
二、土壤汞污染的危害1. 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危害土壤汞污染会严重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汞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最终会富集到食物链的顶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造成直接危害。
导致土壤的生产力下降,生态系统失衡。
2.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汞元素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土壤中的汞元素,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尤其是农民长期接触汞污染的土壤,其农产品会携带有汞元素,最终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三、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方法1. 生物修复法生物修复法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来吸附、富集和催化转化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对于土壤汞污染的修复,可以选择具有吸收能力的植物种类,如水稻、大豆、风车草等,通过种植这些植物来吸收土壤中的汞元素。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土壤汞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很多工业过程中,会产生含有汞的废水和废气,废水和废气经过排放后,会被土壤吸附或沉积,造成土壤汞污染。
2.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和肥料可能含有汞,长期不当使用会造成土壤污染。
3. 煤炭燃烧:煤炭中含有汞,当煤炭燃烧时,会释放出含有汞的烟气,烟气中的汞会通过大气降解的方式沉降到土壤中。
4. 废弃物处理:不恰当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可能导致汞污染,比如将含有汞的废弃物直接倾倒在土壤中。
1. 物理修复:物理修复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将污染土壤进行清除和处理。
常见的物理修复方法有热解、曝气、电渗析等。
热解是利用高温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和矿物质进行分解,曝气是通过加氧处理,促使汞的挥发和迁移,电渗析是利用电场作用将土壤中的离子进行分离和迁移。
2. 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方法主要是通过在污染土壤中引入化学物质,改变土壤中汞的形态和活性,使其变得不易释放或可被植物吸收。
常见的化学修复方法有添加还原剂、添加吸附剂和添加稳定剂等。
添加还原剂可以将土壤中的汞离子还原为较不活跃的无机汞,添加吸附剂可以增加土壤对汞的吸附能力,添加稳定剂可以减少土壤中汞的释放。
3. 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方法主要是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对汞进行吸附、降解和转化,达到修复土壤汞污染的目的。
植物修复是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富集作用来减少土壤中的汞含量,微生物修复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汞进行降解和转化。
常见的生物修复方法有植物植被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等。
总结:土壤汞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煤炭燃烧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修复土壤汞污染的方法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多种手段,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情况和修复效果的需求。
汞污染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汞污染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水资源,然而,在现代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背景下,湖泊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威胁。
其中,汞污染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湖泊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汞污染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后果以及应对策略。
汞污染主要来自于燃煤、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废弃物的燃烧等人类活动。
一旦进入湖泊系统,汞元素会在水中逐渐转化为亚甲基汞(光气)、甲基汞和无机汞等有毒形态,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
首先,亚甲基汞具有高度的毒性和持久性,对湖泊生物体的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严重损害,致使动物种群减少甚至灭绝,破坏生态平衡。
其次,甲基汞易于富集于食物链的高级消费者,并逐渐积累到高浓度,例如鱼类。
人类作为湖泊食物链的最终消费者,摄入富含甲基汞的食物后,将面临潜在的健康风险,对脑部、神经系统和胎儿发育造成潜在威胁。
汞污染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也体现在水质和水资源的损害方面。
由于汞和亚甲基汞的存在,湖泊水体中的有机物质会发生降解,影响水质的稳定性。
此外,亚甲基汞还会破坏细菌和浮游植物等微生物的活性,减少其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而降低湖泊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功能。
此外,在严重汞污染的湖泊中,水与大气之间的汞交换也增加,造成湖泊周边的大气环境同样受到影响,产生空气污染问题。
针对汞污染对湖泊生态系统的严重影响,制定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首先,加强监测、评估和汞污染源的管控。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湖泊健康状况和汞污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其次,加强环境宣传和公众参与。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并鼓励大众采取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污染源。
第三,加强治理和修复湖泊的能力。
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降低湖泊中汞元素的含量,修复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汞污染问题,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等方式,提高汞污染防治的效果。
综上所述,汞污染对湖泊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汞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汞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汞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环境中。
它的自然循环和人类活动导致了汞污染的问题,威胁到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的健康。
农作物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因此,了解和研究汞污染对于农作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汞污染会通过农田土壤进入农作物中,并对农作物产生潜在的危害。
汞离子和有机汞化合物可以与土壤微粒结合,沉积在土壤中。
如果农田用水和灌溉水中含有汞污染物,那么汞就会通过土壤被农作物吸收。
尤其是蔬菜和水果等地下部分或果实部分较多的农作物,更容易富集汞。
当人们摄入富含汞的农作物时,会增加汞对人体的暴露风险。
其次,汞的毒性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汞可以累积在植物体内的根、茎和叶片中,通过对植物的主要生理和生化过程的干扰,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研究表明,汞可以抑制农作物的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并促使茎叶出现叶片发黄、叶片脱水和叶片失绿等症状。
此外,汞还可以抑制光合作用,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产物和生物量积累。
这些负面影响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和品质下降。
此外,汞污染还对农作物的品质和食用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汞是一种强毒物质,其摄入与许多健康问题相关,包括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障碍,心血管疾病以及对胎儿和婴儿的不良影响。
当农作物中含有高汞水平时,人们摄入这些农作物就可能面临汞中毒的风险。
此外,汞对食物安全也产生了消费者的担忧,可能影响到农产品的市场销售。
鉴于汞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是减少汞污染的关键。
首先,对于地下水和灌溉水的汞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检测到水源中汞含量超标,应该寻找替代的清洁水源,并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净化水质。
其次,改良农田的排水体系,减少土壤中汞污染物的积累。
通过合理施肥和土地管理,使土壤保持健康,有助于降低汞的富集。
此外,科学合理地选择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也可以减少对土壤中汞的吸收和作物累积。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食物安全问题,可以加强农产品的汞监管和检测。
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三篇)
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汞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汞的来源、毒性、危害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汞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气、废水和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工业生产和燃煤是汞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电子产品、能源灯等消费品中也可能含有少量的汞。
此外,汞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如鱼类和海产品中富含的有机汞。
汞的毒性十分强大,特别是有机汞。
它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
长期暴露于汞的环境中会导致慢性汞中毒,引发头痛、失眠、嗜睡、失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的中毒还会引发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首先,汞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危害十分严重。
它会穿越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胚胎发育问题、智力障碍、行为异常等。
其次,汞也会给儿童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尤其是对于儿童的智力发育。
长期暴露于汞环境中的儿童可能出现认知能力障碍、学习困难、行为异常等问题。
此外,汞还会影响成年人的生殖功能和免疫系统,增加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预防汞中毒,个体和社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个体应注意饮食安全,特别是海产品的摄入。
应选择质量可靠、来源可追溯的食材。
在使用温度计、血压计等含汞产品时要小心使用,防止破损和泄露。
家庭应密封储存含汞产品,防止汞蒸气的释放。
此外,个体还应避免接触含汞的化学品和废物。
在社会层面,政府和企业有责任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监管标准和法律法规。
对于汞排放有限制和监控,加大对汞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此外,加强汞中毒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汞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对于易受汞污染的工种和行业,要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监测。
总之,汞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个体应注意饮食卫生和正确使用含汞产品,避免汞中毒。
社会应强化监管,严禁汞排放和汞产品的滥用。
只有个体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预防和控制汞中毒,才能确保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二)汞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土壤汞污染是指土壤中汞元素超出环境容忍度的情况,它主要由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引起。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工业过程中的燃煤、燃油以及金属冶炼、电池制造等过程会释放大量汞元素,污染周围土壤。
2.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药和化肥中往往含有汞元素,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中汞的积累。
3. 废弃物和垃圾填埋场:废弃物和垃圾填埋场中往往存在含有汞元素的废弃物,通过渗滤和溶解作用,会导致周围土壤的汞污染。
4. 矿山开采和尾矿堆放:矿山开采和尾矿堆放过程中,含有汞元素的矿石被开采后会释放出来,造成土壤的汞污染。
土壤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展修复工作。
目前常见的土壤汞污染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生物修复法: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来降低土壤中的汞含量。
通过筛选出具有高效降解汞元素能力的菌种,进行生物修复。
2. 植物修复法:利用植物的吸收和转移能力来修复土壤中的汞污染。
一些具有较强汞吸收能力的植物如忍冬、银合欢等,可以种植在受污染的土壤中,通过吸收和积累土壤中的汞元素来修复。
3. 土壤改良法:通过添加改良剂来改良受污染土壤的性质,降低土壤中汞元素的活性和可溶性。
添加富含有机质的堆肥可以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减少化学可溶性汞元素的释放。
4. 热解法:通过高温对受污染土壤进行热解处理,将土壤中的汞元素转化为无机汞态离子或金属汞,从而降低其毒性和迁移性。
5. 电动力修复法:利用电动力场对土壤中的汞元素进行迁移、分离和聚集。
通过电泳、电洗等电动修复技术,将土壤中的汞污染物移动到电极处进行收集和处理。
6. 化学修复法:利用化学还原剂或吸附剂来修复土壤中的汞污染。
加入还原剂如氯化亚锡、硫代硫酸钠等可以将土壤中的汞元素还原成金属汞或无机汞态离子,从而达到修复的效果。
在进行土壤汞污染修复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修复方法,并且结合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综合修复,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汞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汞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汞(Hg)是一种具有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然而,人类活动导致的汞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汞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植物、动物、土壤和水体等方面。
首先,汞污染对植物的影响是显著的。
植物通过土壤吸收汞,随后进入其组织中。
高浓度的汞可以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并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植物生长受限甚至死亡。
此外,受汞污染的植物往往会积累汞,使其成为食物链上的一个汞污染来源。
其次,汞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动物群落也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陆地动物通过摄入汞污染的食物链中的植物和其他动物,从而吸收汞。
这一现象称为生物积累。
汞对动物的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具有毒性,可能导致行为异常、繁殖受损和死亡。
一些研究还发现,汞会影响动物的免疫系统,使其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此外,汞污染对土壤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土壤中的有机汞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为无机汞,进一步释放到土壤中。
这会导致土壤质量的恶化,降低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影响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
此外,土壤中的汞还可以通过径流进入水体,引发水体生态系统的污染。
最后,汞污染对水体的影响进一步危害了陆地生态系统。
水中汞可以被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吸收,在食物链中逐渐积累。
当人类消费受汞污染的水产品时,有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如神经系统损伤和生殖系统异常。
另外,汞还可以经由大气沉降到地表水,毒害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
面对汞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十分必要。
首先,严厉控制汞排放源,特别是工业废水、矿区和医疗废物等。
其次,加强汞污染监测和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和修复受污染的土壤和水体。
此外,开展科学研究,探索生物修复和土壤修复技术,挖掘可能的解决方案。
最后,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汞污染的认识,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
综上所述,汞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汞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丰富的资源,但它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健康危害。
本文将从汞的来源、毒性效应、防治措施等方面,探讨汞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汞的来源1.自然汞: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地壳中的汞,主要以辉汞矿、电气石等形式存在。
2.人为排放:工业活动、废弃物处理、燃煤、电灯等人类活动都会排放大量的汞,这些排放是汞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汞的毒性效应汞具有剧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严重的损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体的危害:汞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对多个器官造成损害。
主要影响包括神经系统、肾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短期接触高浓度汞蒸气,可以引起急性汞中毒,表现出恶心、呕吐、胃肠炎等症状。
长期接触低浓度汞蒸气或摄入汞化合物,可以引起慢性汞中毒,表现出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下降、肌肉无力等症状。
妊娠妇女接触高浓度汞可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
2.对环境的危害:汞在大气中经历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最终沉积在土壤、水体和生物体中,造成土壤、水体和生态系统的汞污染。
汞在水体中有机化和生物放大,进入水生生物体内,并随食物链逐级积累,最终对鱼类、鸟类等造成严重危害,破坏生态平衡。
三、汞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汞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加强立法和监管:各国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汞的排放和使用。
加强监管,依法打击非法排放汞的行为。
2.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工业企业应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或替代使用汞。
推广汞替代产品,如LED灯替代汞灯,减少汞使用量。
3.汞废弃物管理:加强汞废弃物的管理,建立妥善处理汞废弃物的制度,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
4.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汞危害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汞的认识和意识,促使公众主动采取防护措施。
5.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加大对汞危害及其防治的科研力度,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汞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生态毒理学中的汞污染及其生物效应
生态毒理学中的汞污染及其生物效应在生态环境中,汞污染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生态问题。
由于其高毒性和难以降解的特性,汞在自然界中往往会被长期积累和转化,对生物体产生重大的生态毒理学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并介绍汞污染对生物体的生物效应。
1、汞污染简介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如果由人类开采、消费和排放则会造成毒性缺陷。
迄今为止,汞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烧化石燃料、人类活动和其他工业活动等。
燃烧化石燃料会释放出汞,汞通过人类活动进入环境和生态系统中,包括污水处理,电池回收,炼油和炉排废气,以及一些微型设备和医疗剂量。
2、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汞的毒性十分强烈,且具有广泛的生态效应。
汞提高了鱼类中天然生物酶的活性,影响了鱼类的神经和生殖系统,并导致鱼类智商水平低下。
汞污染对食物链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高级掠食动物很容易因此获得高汞摄入量。
这种污染向包括森林、土壤、冰川和荒野中湖泊和河流在内的自然环境中贯穿始终,它可能对研究、旅游业和人类卫生造成长期危害。
3、汞中毒的生物效应3.1、汞对植物的毒性作用汞在高浓度下会对一些植物施加毒性作用,这主要是由其在土壤中的存在、足部污染、表面污染以及大气沉降所引起的。
在该情况下,植物中的氢氧化物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会降低。
据报道,汞可以干扰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其叶绿素含量下降;同时,它还能干扰植物中天然酶的活性,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
3.2、汞在动物体内的积累动物是汞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接收者和转化者。
汞能够通过食物链被传递给不同的生物层次,从而在动物体内积累。
例如,底栖动物摄取了一些能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吃水生生物的动物摄入,高级掠食动物均能获得高汞浓度。
3.3、汞对动物神经系统的影响汞对动物神经系统的影响,尤其是对脊髓和大脑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怀孕的母鼠如果摄入了一定剂量的汞体乳少的饮料,其肝脏和肾脏中的汞含量会很高,并会转移到胎儿。
汞对胎儿影响十分严重,并会使其出生后的生长和发育成为难题,使其智力低下。
汞污染
汞的来源
自然源 火山活动、自然风化、土壤排放和植被释放等
人为源 因人类活动引起的汞排放,包括汞的使用、物质当中 含有杂质以及废物处理引起的汞排放三大类。
大 煤和石油的燃烧(最大的汞污染源) 气 主 要 含汞金属矿物的冶炼 来 源
以汞为原料的工业废气
土壤主要来源:施用含汞农药和含汞污泥肥料
水体主要来源:氯碱工业、塑料工业、电池工业等 排放的废水
大力研究工业无汞触媒;天然气脱汞设备;含 汞血压计体温计的替代产品。 环保部正在积极推进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监测 试点工作。环保部表示,该部将对试点地方进 行调研。刚刚发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将开展大气汞排放 污染防治。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云南省、 贵州省等12省区市以及华能、国电等企业已 经开始进行大气汞排放监测试点。
存在形式
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的汞随风飘散,一 部分通过湿沉降或干沉降落到地面或水体中。 土壤中的汞可挥发进入大气,也可被降水冲洗 进入地面水和地下水中。地面水中的汞一部分 由于挥发而进入大气,大部分则沉降进入底泥。 底泥中的汞,不论呈何种形态——金属汞、 无机汞、有机汞——都会直接或间接在微生物 的作用下转化为甲基汞或二甲基汞。二甲基汞 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施
◆ 减少人为活动向大气的排汞量 ◆改进农耕技术 ◆生物修复
除汞方法
从煤燃烧气体中去 除汞的最有效方法是将 一种细粉末材料引入煤 燃气。诺文达(调制硅 酸盐)是一种专利除汞 剂,能有效去除煤焦厂 所产生的汞。
预防措施
汞在工业上应用很广, 造成的污染较严重,对人类健 康影响很大,故对含汞废水必 须进行净化处理,符合规定方 可排放。另外,对鱼体和底泥 的甲基汞应定期检查。 对慢性无机和有机汞中 毒者皆可用巯基络合剂进行 驱汞治疗,但对有机汞中毒 的疗效远不及无机汞中毒。
汞污染对渔业的影响
汞污染对渔业的影响汞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它的污染对于渔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淡水渔业还是海洋渔业,汞污染都对渔业的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详细探讨汞污染对渔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汞污染对渔业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汞的排放源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和煤燃烧等过程。
一旦进入水中,汞会在水中逐渐转变为有机汞,进而生物放大,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
这使得水生生物在食物链中的汞含量逐渐增加,从而引起了环境中食物链的破坏。
汞在水生生物体内累积的过程中,会经过不同沉积层次的生物吸收和积累,使其浓度逐渐升高,最终导致了众多鱼类富含有毒的有机汞物质。
当人类食用这些受汞污染的鱼类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慢性中毒的风险。
其次,汞污染对渔业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因为鱼类是汞在水体中的主要积累者,受到汞污染的鱼类往往会出现生长迟缓、生殖能力下降、免疫力减弱等问题,从而对鱼类资源造成极大的威胁。
此外,汞污染还会导致渔业资源的提取量减少。
一方面,受到汞污染的鱼类数量减少,造成了渔业资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受污染的鱼类产生了抵触心理,破坏了渔业市场需求。
这些都导致了渔业资源的严重恶化,进而影响了渔民的生计。
此外,汞污染对人类健康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人类摄入受汞污染的鱼类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与汞中毒有关的症状,例如记忆力减退、神经系统受损、肾脏疾病等。
这些不仅对个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也带来了巨大压力。
特别是对于沿海地区的居民,由于他们以渔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对受汞污染的鱼类摄入无法避免,因此更容易受到汞中毒的影响。
为了应对汞污染对渔业的影响,需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减少工业和农业废水中的汞排放,通过提高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汞处理技术,以及建立更严格的排污标准,来减少汞进入水体的数量。
其次,加强对汞污染的监测和研究,以了解汞在水体中的分布情况和生物吸收过程,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汞污染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
汞污染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汞污染是一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的存在对农田土壤质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汞污染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应对汞污染的一些建议。
首先,汞污染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汞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维持土壤生态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汞对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高浓度的汞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使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减少,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循环和有机物质分解能力下降。
第二,汞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作物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而汞通过土壤的污染进入农作物体内,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汞在土壤中的积累会被一部分农作物吸收,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高浓度的汞会抑制农作物的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降低产量并影响食品安全。
第三,汞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汞在土壤中的积累会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包括土壤的可溶性盐含量、pH值和离子交换能力等。
高浓度的汞会导致土壤盐度增加,改变土壤酸碱性,降低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使土壤环境变得恶劣,无法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针对以上所述的汞污染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汞污染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土壤汞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为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加强农田管理,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土壤汞污染加重。
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推动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缓土壤汞污染的进程。
此外,推广科学合理的农田污水利用和处理技术。
农田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汞污染物质,合理利用和处理农田污水,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汞污染的程度,提高农田土壤质量。
最后,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土壤污染和农田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社会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农田土壤质量保护的良好氛围。
燃煤电厂汞污染及控制PPT课件
研究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以及与其他污染物的相互作用,为制定 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创新技术研发
研发高效低成本的脱汞技术
针对燃煤电厂的实际情况,研发高效、低成本、易操作的脱汞技术,降低汞的排 放浓度和总量。
探索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
研究燃煤过程中其他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与汞排放控制的协同作用,实现多污染物 的综合控制。
放降低到较低水平。
案例二
欧洲某中小型燃煤电厂采用选择性 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和氧化 剂联合脱除汞的方法,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案例三
日本某燃煤电厂通过优化燃烧工况 和采用高效除汞剂等措施,成功降 低了汞的排放浓度。
案例比较与启示
国内外的典型案例在燃煤电厂汞污染控制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技术路线和实 施方案存在一定差异。
垃圾焚烧
垃圾焚烧过程中也会产生 一定量的汞排放。
工业生产
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如 氯碱厂、农药厂等,也可 能产生汞排放。
汞污染的危害
神经毒性
汞对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长期接触低浓度汞可引起头痛、失眠、记 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免疫毒性
汞能够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和过敏的风 险。
鼓励公众参与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对燃煤电厂汞污染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行动的落 实。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调整燃烧室内的温度、氧气浓度 和停留时间等参数,促进汞的氧化和 凝结。
添加剂
向炉膛中添加具有脱汞作用的添加剂 ,如钙基吸收剂、活性炭等,吸附和 转化汞。
燃烧后脱汞技术
烟气洗涤
通过洗涤塔、布袋除尘器等设备洗涤烟气,使烟气中的汞被 去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汞是通过大气进行长距离跨国界传输的全球性污染物;同时汞,尤其是甲基汞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有害物质。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汞最多的国家之一,这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但是目前关于我国人为活动向大气的排汞量的估算误差很大,同时对我国自然过程向大气的排汞量还认识不清。
这对我国将来开展汞的环境外交谈判极其不利。
另一方面,目前在北美和北欧普遍出现偏远地区陆地水生生态系统鱼体汞含量升高的现象,我国如此大量向环境排汞,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的水生生态系统汞污染的问题还不清楚。
西方一些政客开始指责中国的环境汞污染问题,一方面他们指责我国排放的汞对北美和北欧的环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他们认为我国排放的汞造成我国水产品的严重汞污染。
但近年来,我国对环境汞污染的研究严重滞后,无法对上述质疑进行准确回应。
针对以上情况,我实验室科研人员在汞的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向大气汞的排放及对我国大气环境影响和汞在环境中甲基化特征及对人体健康影响方面开展了系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科学认识我国人为活动向大气的排汞量、自然过程排汞对大气汞污染的影响及我国汞排放对居民健康影响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研究表明,我国环境汞污染问题与北美和北欧情况完全不同。
研究成果的主要进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同汞排放源的排汞量和我国典型区域大气汞的分布及沉降通量研究(1)我国人为活动的向大气的年排汞量比西方学者估算的要低对燃煤、锌矿冶炼、汞矿冶炼和垃圾填埋等人为活动向大气的排汞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
测定了不同燃煤锅炉排放烟气中不同形态汞的含量及燃煤过程向大气排放不同形态汞的释放因子;估算了贵州省燃煤向大气的排汞通量。
利用质量平衡原理,计算了土法炼锌、工业炼锌和土法炼汞过程向大气的排汞因子,通过对排放烟气中不同形态汞含量的测定,确定了炼锌和炼汞过程向大气排汞的形态分布特征,揭示了贵州锌矿冶炼和土法炼汞是区域大气汞的重要排放源。
对贵阳市高雁、大转弯和武汉市金口和岱山等生活垃圾填埋场排气井气体中总汞、单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的含量测定以及垃圾填埋场上覆土壤与大气间气态汞的交换通量的高时间分辨率的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是大气单甲基汞、二甲基汞和气态单质汞的重要来源,这些气态汞化合物向大气排放的通量受垃圾填埋方式、气象条件等因素的控制。
研究成果为解释陆地大气中发现的痕量甲基汞提供了来源证据。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各人为活动排汞源的生产工艺及污染设施的使用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其向大气排汞的因子及排汞形态分布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也显著不同,尤其是我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做的大量努力,实际上也显著地减少了不同排汞源向大气的排汞量。
例如,我们的研究表明,燃煤电厂安装的除尘脱硫装置能显著地减少电厂燃煤锅炉向大气的排汞量;我国锌矿冶炼过程的制硫酸工艺,也显著地降低了向大气的排汞量。
我们的数据表明,西方国家对我国人为活动向大气的排汞量估算显著偏高。
我们应该加大对工业源向大气排汞的研究及开发有效低成本的大气汞减排技术。
(2)自然作用向大气的排汞量可能被忽视对高汞土壤和水体向大气的自然排汞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汞矿化带土壤向大气释放汞的规律及控制因素, 即土壤与大气间汞的交换通量表现出显著的昼夜和季节变化规律,汞矿化带土壤向大气的排汞通量除受土壤汞含量的制约外,还受到光照强度的控制。
建立了估算西南高汞土壤向大气排汞通量的数学模型,定量计算了贵阳市区土壤和滥木厂汞矿区土壤向大气的年排汞量。
结果表明汞矿化带土壤向大气的排汞通量比目前大气汞循环模型中的估算值高1-2个数量级。
目前通用的全球大气汞循环模型可能大大低估了自然来源向大气的排汞量。
对贵州百花湖和红枫湖水体与大气间气态总汞的交换机理研究表明,夏季(暖季节)水体表面向大气的释汞通量白天高于夜间,自然水体是大气汞的净源,水气间气态汞的交换通量与光照强度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证实了水体挥发性溶解气态汞主要是由光致还原作用产生的。
(3)对贵阳市大气汞的来源进行了定量解析对贵阳市居民区大气气态总汞含量进行了长期连续观测,揭示了控制大气汞含量变化的气象因素及人为活动和自然过程对大气汞含量变化的影响。
贵阳居民区大气气态总汞平均含量为8.4 ng m-3,比全球大气背景含量的1.5-1.7 ng m-3高出数倍。
对贵阳市大气汞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定量计算,工业和民用燃煤是贵阳市大气汞的最主要人为活动排汞源,其中民用燃煤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是导致贵阳市居民区大气汞含量季节性变化的主导因素;证实汞富集土壤的自然源排放的汞约占贵阳市大气汞来源的40%,人为活动向大气的排汞量约占贵州市大气汞来源的60%。
《Nature China》对我们的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评述,对该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一研究成果为环境管理部门认识大气汞的来源提供了新的认识。
(4)我国不同区域背景区大气汞的分布规律及沉降通量在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背景观测站、吉林长白山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四川贡嘎山中国科学院高原生态系统观测站、中国气象局香格里拉朱张大气区域背景观测站和贵州雷公山五个背景点开展了大气汞分布和大气汞沉降的系统研究。
研究表明瓦里关、长白山、贡嘎山、朱张和雷公山大气汞的年平均含量分别是2.12±0.95、3.22±1.78、3.94±1.16、2.26 0.50和2.80±1.51 ng m-3。
这些地区大气汞含量明显低于我国城市大气汞的含量,但高于北半球大气汞的背景含量的1.5-1.7 ng m-3,大气汞的沉降通量也显著高于北半球的背景值。
研究表明我国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放的大量汞,已造成我国背景区域一定程度的大气汞污染。
2、水库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对生态环境影响对乌江流域红枫、百花、阿哈、普定、洪家渡、引子渡、东风、乌江渡、索风营等9个不同年龄的水库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中不同形态汞的分布及转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我国西南新建水库没有出现北欧和北美发现的新建水库的甲基汞污染问题,揭示了影响水库汞的甲基化的主要因素,深化了对水库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规律的认识。
同时,对北京地区、广州和贵州养殖鱼体汞的含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尽管我国大气汞污染严重,但养殖鱼汞含量非常低。
我们的研究证实我国不存在北欧及北美地区出现的水生生态系统鱼体汞污染的现象。
(1)汞污染严重的百花湖生态系统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规律研究通过对百花湖生态系统汞的质量平衡研究,表明尽管百花湖的汞污染非常严重,但是水生生物中甲基汞的含量并没有北美和北欧背景区酸化湖泊中的高。
研究证实,碱性水体不利于汞的甲基化。
这一研究成果为治理我国其它地区汞污染水生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2)乌江流域水库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由于特殊的地球化学背景及人为活动影响,乌江流域具有高汞负荷和多汞来源的特征,使其成为世界少有的汞污染严重的河流。
研究表明,乌江流域水库生态系统甲基化的速率随水库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与北欧和北美发现的水库生态系统汞的甲基化作用强度随水库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的认识明显不同。
这一显著差异主要是淹没土壤或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及来源不同造成的。
乌江流域水库淹没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很低,不利于水库汞的甲基化作用发生。
但随着水库的演化,水库自身有机质产量增加,造成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增高,沉积物甲基化作用增强。
这一研究结果为建立水库甲基汞的模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研究还发现,网箱养鱼活动增加了有机物在沉积物中的积累速度,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同时,加速水库汞的甲基化作用。
研究结果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刊物发表后,挪威水环境研究所的Larssen博士在该刊物以“中国水库汞的活化迁移转化规律与北美和欧洲不同”为主题发表评述文章,充分肯定了该项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3)我国淡水养殖的鱼及其它水产品没有汞污染问题系统采集了北京市场、广东省主要的鱼产地和贵州省10个大型水库的不同鱼种样品,对鱼体汞含量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表,我国这些区域的鱼体汞含量非常低,如北京市场鱼体汞的平均含量只有0.0071±0.0051mg/kg;广东省主要鱼产区人工养殖鱼体汞的平均含量为0.036±0.039 mg/kg;贵州省水库养殖鱼体汞平均含量为0.032±0.030 mg/kg,这些都远远低于我国鱼体汞含量食用卫生标准(0.5mg/kg)。
我们的研究表明,国内市场上的鱼绝大多数是人工养殖,鱼体生长速度非常快,食物来源主要是人工投放的饲料,因此鱼体的食物链非常短,甲基汞没有机会在鱼体内生物富集和放大。
我们的研究证实,我国水生生态系统不存在北美和北欧出现的食物链甲基汞污染问题。
3、典型矿区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贵州万山、滥木厂和务川汞矿区、贵州赫章土法炼锌区以及潼关金矿区表生环境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果表明,这些地区大气、地表水体和土壤受到了严重的汞污染,区内农作物汞含量严重超出国家规定的食用卫生标准。
研究发现水稻果实对稻田土壤甲基汞的富集能力要比对无机汞平均高出近103倍,且水稻对根际土壤甲基汞具有和无机汞完全不同的富集和转运机制,即土壤中的甲基汞可以不受根际“铁膜效应”的控制而很容易通过根部进入水稻体内并最终转运到果实中富集。
这一重大发现进一步深化了对稻米甲基汞富集作用的认识。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污染区(万山,清镇,威宁分别代表受汞矿冶炼、燃煤电厂、土法炼锌影响的区域)和背景区(雷公山)对人体甲基汞暴露途径开展了研究。
通过对当地居民的饮水、食物摄取(包括大米、蔬菜、玉米、鱼肉类等)以及呼吸作用等暴露途径的综合研究,进一步评估了贵州省普通居民的甲基汞暴露途径及健康风险指数。
研究结果证实,无论是重污染区、轻度污染区还是背景区域,食用稻米均为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
这一结论丰富了我们关于食用稻米是汞矿区域居民甲基汞暴露途径的结论,打破了国际上目前普遍认为的甲基汞暴露途径主要是食用鱼类等水产品所致的观点。
英国Aberdeen大学的Krupp博士在文章中认为“然而目前人体甲基汞的暴露问题主要聚焦在海洋食物链,由此美国食品管理局对食用食肉性鱼汞的含量加以限制。
但是冯等的研究结果的确证实甲基汞的问题不光是在局限有水生食物链,冯等的研究证实食用大米是中国特定人群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土壤中汞主要以无机汞的形式存在,但大米却能富集甲基汞(However, the focus has always been on methylmercury (CH3Hg+) and its occurrence in the marine food chain, which caused the US-FDA to recommend limited consumption of marine predatorial fish.3 But indeed, the mercury problem is not limited to the aquatic food chain: in a recent study, Feng et al.4 proposed rice as the major source for methylmercury intake from food in parts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ethylmercury is more prominent in the rice grains than would be expected from the occurrence of methylmercury versus inorganic mercury in the so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