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油松换床移植苗培育技术
樟子松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措施
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3Vol.55No.3樟子松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措施毛㊀亮(山丹县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甘肃张掖734100)[摘㊀要]㊀樟子松(Zhang son pine)基于其优良的经济生态价值,在植树造林以及城市绿化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便如此,想要确保樟子松(Zhang son pine)长势良好,发挥其自身作用,也需要合理展开育苗种植以及栽培管理㊂基于樟子松(Zhang son pine)自身生长发育特点和实际需求,针对育苗种植技术以及苗期管理要点展开详细探讨,明确种子选择㊁处理,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相应技术措施,对于提高樟子松(Zhang son pine)种植栽培技术水平有着积极意义㊂[关键词]㊀樟子松;育苗技术;苗期管理中图分类号:S723.1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3)03-0046-03 Seedling Technique and Seedling Management Measures of Pinus CamphorMao Liang(Shandan County Comprehensive Forestry Management and Service Center,Zhangye734100,Gansu,China) Abstract:Based on its excellent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value,sylvestru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fforestation and urban greening. Even so,to ensure that its growth is good and play its role,it also need to carry out reasonable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cultivation man-agement.Based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ctual needs of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a detailed discuss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eeding cultivation technoloyg and the key points of seedling mavagement,and makes clear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measures such as seed selection,treatment,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and pest control,which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technical level of pinus pine.Key words:Pine sylvestrus;seedling technology;seedling management樟子松喜光㊁抗寒㊁耐旱,适应性强,而且生长迅速㊁材质优良,而且外观挺拔,具有防风固沙效果,在防护林㊁经济林以及绿化工程建设等方面受到了广泛欢迎,社会对于樟子松苗木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间接推动了樟子松育苗以及栽培种植管理技术的发展㊂即便樟子松有着较好的适应性,但是恶劣的环境也会影响其造林效果以及林木质量,因此,加强对于相应育苗技术以及苗期管理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㊂1㊀樟子松育苗种植技术要点1.1㊀采种选种樟子松虽然适应性强,但由于栽植后至少15年才会结果,而且并非年年结果,为确保樟子松育苗以及种植效果,还需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因此合格种子数量较少,育苗难度相对较大㊂为保障种子质量,要求筛选后的种子净度至少为90%,发芽率至少为75%㊂对此,在进行种子采集和选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第一,及时采种,成年樟子松6月上旬左右开花,同年9月中下旬种子成熟,第3年4月球果开裂,因此种子采集时间多为开花年份的9月中旬,以及次年4月中旬㊂第二,母树选择,母树树龄至少要在20年,优选树龄在40年以上的母树,要求母树高大㊁健壮㊁无病虫害,并且球果数量较多㊂第三,种子剥离,采摘球果后在日光下暴晒,或者在室内50ħ环境下进行烘干处理,促使球果开裂,将种子剥离出来㊂第四,种子选择,优选颗粒饱满㊁光泽度好并且没有霉变㊁异常,质量约为7g左右的种子,如图1所示,并做好存储管理,保持种子活性,在次年春天进行播种[1]㊂图1㊀樟子松种子1.2㊀选地整地育苗地关乎着樟子松的生长环境,对此,需要根据樟子松幼苗生长发育需求以及特点,选择合适的育苗地㊂第一,为防止出现涝灾,育苗地的地下水位应维持在2m左右,避免过高;第二,优选黑土㊁砂壤土等土质较好,土层厚度高㊁土质疏松㊁有机质含量高的区域进行育苗,以此保障育苗质量效果[2]㊂在播种前,还需要进行整地处理,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环境以及充足营养㊂第一,播种前一年的秋季,进行土地翻耕处理,借助阳光消除土壤当中的病毒㊁细菌以及杂草种子;第二,结合当地土壤实际情况以及营养物质含量,施加基肥,对于干旱缺水地区,可在翻地过程中,每公顷施加2t腐熟农家肥,以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保水保墒能力;㊃64㊃2023Vol.55No.3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第三,播种当年秋季,进行精细整地,并在每公顷育苗地施加菌根土400kg,以此帮助幼苗生根发育,同时通过翻耕整地,将土壤中的大石块㊁植物根系等杂物清理干净,并进行整平处理;第四,进行苗床处理,苗床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m和15cm,根据种植地实际情况以及播种量确定苗床长度,并在苗床间预留50cm左右步道,以便后续苗木管理;第五,在播种前7d,结合当地实际环境情况以及降水量,进行灌水,同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降低后续病虫害发生概率[3]㊂1.3㊀种子处理种子处理主要指的是催芽技术,有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常用的催芽技术包括以下三种㊂1.3.1㊀温水浸种法在播种前7d,需要工作人员使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其放置在40ħ~60ħ的恒温水当中浸泡一夜,次日将种子捞出,放在温暖的室温环境下,进行催芽,然后每天使用喷雾进行喷水,或者对种子进行淘洗,直到一半种子出现裂口,方可将其用于播种[4]㊂1.3.2㊀低温层积法在播种前20d左右,使用0.5%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在背风向阳的位置,挖掘50cm深坑,在坑底铺设草席,然后将消毒后的种子与2倍体积的湿润沙子混合均匀,放置在坑内,夜间使用草帘覆盖,并时刻关注沙子的湿润度,等到种子裂口之后,将沙子筛除,即可进行播种㊂1.3.3㊀雪埋法催种此方法需要在寒冷冬季收集干净的雪,将种子与2倍体积的雪均匀混合,共同装入到麻袋当中,然后在背阴位置挖掘50cm深坑,向其中填满冬雪,并将种子麻袋放置其上,并覆盖上雪,最后还需要在雪上覆盖40cm左右厚度的稻草㊂在播种前5d,将种子取出,雪化干净之后,进行消毒㊁冲洗㊁阴干后再播种㊂1.4㊀播种技术樟子松播种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春季或者秋季,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加快发芽速度,确保苗木长势良好,需要合理控制播种时机,通常地温达到7ħ~9ħ时,或者温度稳定在8ħ以上时,可进行播种㊂在播种前1d,需要对苗床进行灌溉,确保浇透水,在苗床表面风干后,可在床面进行开沟处理,要求播种沟宽度和深度分别为4cm㊁1cm,行间距应控制在8cm左右,根据樟子松生长发育特点和需求,每公顷苗床可播种6kg左右种子㊂在播种完成之后,需要在种子上覆盖黑土,保障覆土后高度与床面持平[5]㊂在播种完成后,为确保种子能够正常发芽,需要使用草苫全面覆盖住苗床,以此保持土壤温湿度,同时还需要在育苗地设置防风屏障,以防大风掀开土壤㊂此外,为维持土壤湿润度,还应定期适量浇水,维持土壤湿润即可㊂在幼苗出土后,需要撤掉草苫,并搭设凉棚,以免阳光暴晒或者鸟类啄食幼苗㊂并在幼苗出土7d后,喷施消毒药剂,预防病害,某樟子松育苗基地如图2所示㊂图2㊀樟子松育苗基地2㊀樟子松苗期管理要点2.1㊀水肥管理根据樟子松生长发育特点,根据当地实际气候环境特点,以及降水量,少量多次进行浇水,将苗床湿度维持在60%左右即可,以免灌水过多发生立枯病㊂在7~8月高温天气,可每隔3~4d灌水1次,确保浇透㊂在8月下旬左右,可每隔半个月灌1次水,以此促进樟子松木质化㊂在肥料管理方面,需要根据樟子松生长发育实际需求合理进行追肥㊂首次追肥在6月中旬,每公顷施加过磷酸钙3.5kg左右,也可通过施加叶面肥的方式进行追肥,值得注意的是,施加叶面肥后需要使用清水进行清洗,以免烧伤幼苗㊂首次追肥之后,需要每隔一周左右时间施1次硫铵,每公顷约施加6kg左右,也可以使用腐熟有机肥代替,直至8月上旬停止施肥[6]㊂2.2㊀除草松土为避免杂草㊁病虫害影响苗木正常发育,需要进行除草以及松土处理㊂在种子播种翻土的过程中,可在覆盖土中加入除草醚,每公顷用量10kg即可,充分混合后进行覆土,达到除草效果㊂在6月下旬出苗之后,再使用等量除草醚与细砂土混合,然后施加在苗床表面,避免杂草丛生与苗木争夺养分,给苗木健康茁壮生长带来不良影响㊂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之间,可进行第一次松土处理,深度约为2.5cm左右,以此提升土壤通透性,为苗木根系生长提供空间,此后每隔10d进行1次松土处理,深度应控制在3cm之内,避免破坏苗木根系[7]㊂2.3㊀定植管理樟子松树冠较大,对于生长空间有一定要求,同时为避免病虫害爆发,需要加强对于种植密度的合理控制,同时合理密植还有助于强化樟子松幼苗的抗风㊁抗晒能力㊂并在幼苗出土20d之后,首次进行间苗处理,确保苗木发育空间充足;在7月中旬左右,进行二次间苗,将苗床当中长势较差的小苗㊁弱苗以及病苗剔除,并适当进行补植,以此保障密㊃74㊃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3Vol.55No.3度合理,控制在每公顷40~45万株之间[8]㊂2.4㊀防寒保护成年樟子松虽然有着较好的抗寒能力,但是幼苗的抗寒性能相对较弱,而且往往会由于低温缺水造成苗木干旱性死亡,为确保幼苗能够安全度过冬季,保障苗木成活率,需要采取覆土措施进行防寒保护㊂在11月上旬左右,浇灌越冬水,确保灌水充足㊁浇透,并在中旬左右土壤即将冻结前,将碎土覆盖在苗床表面,覆土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在此过程中,应避免碎土压倒苗木㊂然后在次年2~3月左右气温回升时,土壤逐步解冻,此时昼夜温差和风的强度都相对较大,苗木十分容易缺水死亡,对此,需要在表面土壤化冻20cm左右时,分次将表面覆土清理掉,然后再进行灌水,确保一次浇透[9]㊂2.5㊀移植培育樟子松在栽培种植的过程中,并不是始终在苗床中生长发育的,当育苗1~2年左右时间之后需要对长势良好的苗木进行移植,以此培育壮苗㊂常见的壮苗培育方式包括移植㊁截根留植以及留床苗等多种方式,可结合当地情况以及实际技术水平合理选择相应技术措施㊂通过移植培育,能够进一步促进苗木根系发育,对于提高樟子松成活率有着积极作用㊂移植培育主要包括换床培育以及营养袋培育两种技术措施,其中换床培育与育苗种植的时间相同,均需要在春季展开,而营养袋培育则需要在秋天进行㊂在苗木移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第一,起苗前进行浇水处理,确保水分浇透,以此提高土壤疏松度,避免破坏根系;第二,在起苗之后,需要对根系进行沾泥浆处理,并将其放置在阴凉位置储存,等待运输;第三,应事先安排好苗木移植程序㊁运输路线,避免苗木长时间离土,保障苗木成活率[10]㊂2.6㊀病虫防治樟子松常见病害包括立枯病㊁红斑病以及松针锈病等㊂以立枯病为例,该病多危害1~2年生幼苗,一旦感病,幼苗会出现烂芽㊁初倒㊁腐烂等症状,传染速度快,危害较大㊂对此,在樟子松种植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第一,提前做好种子㊁苗床㊁土壤消毒工作,并在幼苗突出后使用退菌特等进行病害预防;第二,在病害高发期前,对苗木喷施多菌灵溶液进行预防,每隔15d用药1次;第三,发病初期,使用30%的苏化911粉做药土,均匀覆盖在苗床上,在发病前每隔3d用药1次,发病后期每隔7d 用药1次;第四,在喷施药物后,为避免苗木叶片烧毁,需要在用药0.5h后,是用清水清洗叶片㊂樟子松常见虫害包括松梢螟虫㊁松毛虫㊁松纵坑切梢小囊以及蛴螬等㊂其中苗期以蛴螬虫害为主,如图3所示,主要啃食苗木根部以及嫩茎部分㊂对此,可在种子处理阶段,使用甲基异柳磷进行拌种,防止根系遭受幼虫啃食,并在5月中下旬蛴螬成虫出土之前,将辛硫磷撒施在苗床上进行防治㊂图3㊀蛴螬除上述化学防治方法之外,还需要加强育苗期樟子松种子选择㊁消毒处理,土壤消毒㊁翻耕处理,以及育苗期水肥管理,以此提升苗木自身抗病虫害能力,降低苗木遭受病虫害侵袭的概率,并加强育苗区域巡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保障苗木健康生长[11]㊂3㊀结语樟子松育苗种植以及栽培管理的过程中,应结合苗木实际生长发育特点以及需求,科学采种选种,保障种子质量,并做好整地处理工作,减少病虫害,为苗木生长发育提供充足养分和良好环境,并通过温水浸种㊁雪埋等方式进行催芽,控制好播种时机,强化播种后土壤湿度和环境管理,并根据实际生长需求,做好水肥管理㊁除草松土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相关工作,保障苗木成活率㊂相信随着对樟子松育苗以及种植管理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樟子松育苗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㊂参考文献[1]冯雁梦.浅谈樟子松育苗技术[J].种子科技,2021,39 (20):105-106.[2]李爱慧.同朔地区樟子松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山西林业,2021(4):38-39.[3]白生福.樟子松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微[J].种子科技,2021,39(6):83-84.[4]钱春阳.浅析樟子松育苗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 (23):81-82.[5]梁文光.樟子松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微[J].种子科技,2020,38(13):38-39.[6]王凤琴.樟子松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2):228,230.[7]惠振彪,付广军,许建成,等.陕西省榆林樟子松嫁接彰武松技术[J].江西农业,2019(20):70-72. [8]毛世强.樟子松幼苗培育技术[J].吉林农业,2019 (15):82.[9]陈闫平.榆林地区樟子松育苗技术要点[J].现代园艺, 2019(13):67-68.[10]王悦梅.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与经营[J].农村实用技术,2019(3):26.[11]王晓红.简析樟子松育苗技术及管理[J].农业与技术, 2019,39(1):118-119.来稿日期:2022-07-22㊃84㊃。
樟子松育苗及种植技术
樟子松育苗及种植技术樟子松为常绿针叶乔木,树高可达30m。
樟子松喜光、耐寒性强;耐旱、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根系发达,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适应性强,耐干燥瘠薄土壤;碳酸盐含量超过0.1%,ph值超过8,积水将使其生长不良。
1998年,笔者开始在富裕苗圃、富裕林场进行播种育苗与种植栽培,目前生长良好。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1、樟子松的育苗方法笔者采用了高床条播,床宽2m、长5.2m(根据喷灌设施设计苗床),苗床面高于步道20cm(便于拔草和浇水)。
播种前用多菌灵或秋克松班中,并对土壤进行消毒。
为了是播种均匀,也可搀入适量细沙或细土。
在春季播种前我们对种子进行了催芽处理。
在种子吐白70%时进行播种,沟距为10cm,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覆土材料为筛过的黑土、腐熟羊粪、细沙,比例为1∶2∶1,播种要进行镇压。
播种后每天早晚进行喷灌浇水,喷灌开的时间以苗床无积水为原则。
7~10d左右当苗基本出齐(秋季播种在5月中旬出齐),苗齐后应及时进行遮阴处理,用遮阴网或竹帘进行遮阴。
在种壳未掉之前还应防止鸟兽破坏。
苗期管理就是防止猝倒病或立枯病发生,可用多菌灵或敌克松稀释溶液或波尔多液喷施进行防止。
主要还是苗床不易水分过高,注意强光高温,在高温天气因进行遮阴,进行练苗,让种苗慢慢适应。
在8月份后要控制浇水,使种苗木质化,增强抗寒性。
秋季为防止翌年冻拔发生,可用播种时的覆盖土覆盖幼苗,防止冻拔。
2、樟子松的栽培技术2.1 明穴栽植法用锹挖成深35~40cm、长宽各30cm之方形坑,将苗木扶立于坑中央,覆土踏实。
2.2 隙植树法用植树锹做成深50~60cm,上口宽10cm或更宽一些缝隙,将苗根全部放入缝隙中,轻轻抖动一下苗木,使根苗舒展,将苗木靠在缝隙之一壁,再在距第一缝隙8~10cm处插进植树锹,深度同第一缝隙,用力先往里搬,再用力往外推把苗根挤深,使下部苗根与土壤密接,最后把第二孔隙填实,再用脚将苗木周围踏实。
樟子松育苗及造林技术
樟子 松 育 苗及造 林 技 术
文 / 包 秀兰
樟 子 松 为 我 国 珍 贵 树 种 . 在 北 方 地 深 可 达 4米 以 下 , 侧 根 多 分 布 在 距 地 表 区的 i l l 地、 黄 土丘 陵 、 沙地、 平 原 上 均 能 1 0 ~5 O厘 米 的 沙 层 内 , 根 系 向 四 周 伸 1 . 采 种 樟 子 松 球 果 在 9月 中 旬 成 熟 时 , 即
轻软 、 富松 脂 。木 材纹 理清 晰 、 抗性 强 、 中 均 能 生长 良好 。过 度 水 湿 或 积 水地
樟 子松育苗 方法 分为 平地 育苗 以及
耐水 湿 、 耐腐 、 易加 工 、 易钉 入 , 可作 为 块, 对 其 生 长不 利 , 喜酸 性 或 微 酸 性 土 容器育 苗 。根 据 实际情 况 , 基 层 林场 造 建筑 、 造船、 桥梁、 水 闸板 、 桩木、 车辆 、 壤 。在薄 层 碳酸 盐草 甸黑钙 土 p H值 为 林工 程 属 山区 , 根 据 就近 原 则 , I l j 地 育 电杆及 制造家 具等用 材。
很厚, 可减 少地 卜 部 分的蒸腾 。同时, 在 年 , 有的 多达 2 5 0年 。
播, 下 种后镇 压 , 覆土 厚 度 0 . 5 ~0 . 8厘 ( 2 ) 灌溉 、 中耕和追 肥。苗 圃地 宜设
质化 , 有较 厚 的 肉质 部 分 , 气 孔 着 生 在 与油 松相 比 , 樟 子 松对 松 梢螟 危害 亦 育 米, 覆土过 厚会影 响出 苗。
正常 生 长 , 特 别 是在 沙地 造 林实 践 中发 展 , 能 充分吸 收土壤 中的水 分。 挥 着 越 来越 大 的优势 。因此 , 樟 子松 是
樟子松育苗及造林要点
L i n y e s h u i l i1.樟子松育苗技术1.1选地根据樟子松幼苗的生长习性,育苗地宜选择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为宜。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的地块不利樟子松生长。
1.2施底肥每亩(667m2,下同)应施用优质农家肥10000k g以上,床作的先将农家肥均匀撒入育苗地后,在翻入土壤作层中;垄作的把农家肥均匀撒入沟内,然后合垄。
1.3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先将樟子松种子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3%的硫酸亚铁溶液浸种30m i n进行种子消毒。
种子捞出后漂洗干净,用清水浸泡24h,然后将种子与湿河沙按1∶1的体积比混匀,放置在阴凉的地方进行层积。
层积温度不可超过15℃,每隔3~5d翻动1次并洒水保持层积湿度。
一般层积7~10d即可用于播种。
1.4播种技播种前要灌透底水,待床面稍干时,将床面搂起0.5-1.0c m深的麻面。
然后用播种机或手推播种磙播种。
幅度3-5c m、行距8-10c m。
播后及时镇压,覆土0.5-1.0c m 厚,过厚幼苗出土困难。
樟子松千粒种约6g,通常每亩播种量4-5k g。
1.5苗期管理1.5.1除草除草可用除草醚:在播种时,把除草醚拌在覆土中或覆土后把稀释的除草醚均匀地喷洒到床面上,每亩施用40%除草醚10-15k g;出苗后,在第1次喷药后25-30天再喷1次,每亩用药10-15k g,基本控制各种杂草生长。
1.5.2病害防治对樟子松苗木病害坚持预防为主,首先不能用地势低洼、土壤黏重的地块育苗;其次应于播种时在覆土中混拌五氯硝基苯(每亩用药1.5k g);再次应于出齐苗后每隔7-10天喷1次1%波尔多液,连续4-5次。
1.6移植培育2年生以上苗木需进行移植。
具体是春季4月上旬即可进行移栽,顺畦床栽株距4c m、行距12c m。
垄作时,株距4c m、行距16-20c m,双行栽植。
栽植时深度以苗叶不埋入土中为宜,移栽并踩实后及时灌水,移栽苗成活后适时追肥、灌水、除草和松土,以促进其生长,培育成规格苗木。
樟子松树种种植和相关技术指导
樟子松树种种植和相关技术指导樟子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速生用材、防护和四旁绿化优良树种之一,树干通直,材质良好,用途广泛。
(一)育苗:1、种子催芽处理:将种子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几分钟灭菌,取出用清水洗净,再用30℃温水浸泡一昼夜,捞出种子稍晾干,将种子河沙,按体积1:2混拌,保持含水量为饱和持水量的60%,种、沙温度为15-20℃,每天翻动一、二次,催芽10多天,裂嘴达5%时即可播种。
2、整地、作床、施肥:樟子松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但对水热条件、通气条件要求严格。
作床时施入总基肥量的60%,床高15厘米,宽100厘米,长度不限,要求床平、床内无土块。
在降雨量少、旱、风又大,蒸发旺盛地区,可用低床。
3、播种:春季播种前土壤要消毒。
每平方米40-60毫升的工业用硫酸,加水6升或稍多,浇灌床面、要灌匀,使土层潮湿3厘米,经一周后播种。
在播种后的覆土面上,喷灌除草醚,每平方米0.5-1克灭草。
在冒进地区或沙地,要覆草,以保持土壤水分和掌握床面温度。
4、苗期管理:出苗后为防止枯病,每周喷一次0.5-1.0%的陂尔多液,至6月下旬为止。
在高生长速生期结束前,要留意浇灌,前期要把握量少次多的原则。
5、幼苗覆土越冬:为防止土壤冻结期间苗木失水,应在秋季土壤将要结冻前,将道土打碎,掩盖苗床,以苗梢全部埋盖为度。
翌春4月上、中旬化冻即可撤除。
6、起苗:樟子松最好春季随起随造,如有充分窖假植条件,也可秋起春造。
如有条件时苗根可带些土,不要拔苗或摔苗,保持苗木根系完整。
此外,在苗木贮藏、包装、运输、假植等各个环节中,都必需留意爱护好根系,防止风吹日晒,否则会严峻影响造林成活率。
7、换床苗的培育:通常在苗圃培育两年。
其次年换床培育,换床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00-220株。
换床后要细心地进行田间管理,促进苗全、苗壮。
樟子松的播种育苗技术
造林地选择与整理
造林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作为造林地,同时要避开风口和低洼地,以免影响樟子松的生 长。
造林整理
在造林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整理,包括深耕、耙平、清除杂草和石块等障碍物,以便于种植和抚育管理。
造林密度与造林方法
造林密度
樟子松的造林密度需要根据立地条件、培育目的和树种特性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 樟子松的造林密度为每亩200-300株。
种子催芽
种子选择
选择品质优良、纯净度高、发芽率高处理后的种子需晾晒至适宜的湿 度,然后均匀播撒在苗床上,覆盖一 层薄土。
催芽处理
在播种前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浸泡 在温水中,并加入适量的赤霉素或其 他催芽剂,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苗期管理
浇水与除草
定期浇水保持苗床湿润,及时清除苗床上的杂草 ,防止与幼苗争抢养分。
02
樟子松的播种技术
种子采集与处理
种子采集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进行采种,采集时间通常在9-10月份球果由绿 色变为黄色时。
种子处理
将采集的球果晾晒一段时间后,用木棒敲打脱粒,收集种子,然后进行筛选, 去除杂质和劣质种子。
播种时间与播种量
播种时间
樟子松播种的最佳时间是春季或秋季,此时土壤温度适宜,有利于种子萌发。
造林方法
樟子松的造林方法可以采用植苗造林或播种造林。植苗造林是将培育好的樟子松苗木栽 植到造林地中,成活率高,生长稳定;播种造林则是将樟子松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中
,成本较低,但需要加强抚育管理,保证出苗率和成活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樟子松的播种育苗技术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樟子松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
园艺园林 612023.12樟子松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张丽新,李艳斌,马晓艳(长春市九台区国有林总场 ,吉林长春 130500)1 樟子松育苗技术1.1 选地整地选取土壤疏松、肥力较好、排水性好、pH 值7~8的碱性砂壤土,最好选取前茬为松苗的苗圃,将地表较大的石块和草根等杂物清除,施入基肥,深翻20~25厘米,制作长8米、宽1米、高15厘米的苗床,苗床边缘倾斜约45°,最适播种方法为条播,播幅在8厘米左右,行距控制在20厘米左右,走道宽度30~50厘米。
播种前一周喷施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消毒后再进行播种,可有效防止樟子松幼苗发生枯病。
1.2 采种和催芽樟子松15~20年才可开始结果,且每两次结果至少间隔3年,种子数量较少,采种和育苗较为困难,多在春秋两个季节进行采种,在30~40年龄的母树采种更佳,采种后需将球果晾晒干燥后脱粒,在采种和播种之间需精心保管,保持其活性,春天选择饱满、无霉变、光泽度较好的种子进行催芽。
可使用沙藏法、雪藏法或温水浸种进行催芽,催芽后使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小时消毒,清水洗去残留溶液后,在平整的地面将种子均匀铺开晾晒,并且勤加翻动,在有一半以上的种子裂口发芽后可进行播种。
1.3 播种通常在4月中旬进行播种,每亩播种量4.5公斤,播种后要覆盖0.6厘米左右的薄土,使用木板进行适度镇压,并且喷水。
若苗圃当地播种期间风速较大,且灌溉条件较差,喷水后就需要及时覆盖5厘米厚的秸秆或茅草,再使用较大块粒的土块将覆草压牢固,避免幼苗受到阳光灼伤和风沙侵蚀,1.4 苗期管理根据气候变化,少量多次地进行喷水,出苗前使用高效低毒的除草剂除草,种子出苗率达到50%以上时可揭去三分之一的覆草,并将剩余覆草抖散,通常在晚上4点以后揭草,并喷洒适量的水;出苗率达到70%以上揭去剩余覆草的一半;全部出苗后揭去全部覆草。
每天喷洒3次水,每次至少每平方米喷洒3公斤的水,并且搭建遮阳网。
8月份樟子松苗木进入速生期,需要充足水分和养分,每2~3天浇一次水,每隔10天追施一次尿素,以每亩地施加0.4~0.5公斤为宜,直至8月末,其间可进行3~4次除草。
山西北部油松、樟子松容器苗培育技术浅论
Ab t a t o t d f t e tc n q e ,c mb n d wi r x e e c s le ,i e d i g b d p e a t n , sr c :S me su y o h e h i u s o ie t wo k e p r n e my e v s n s e ln e r p r i s h i a o
樟子松树木移植方法与栽植要点
1 . 育苗地 的选择 : 选土壤疏松 、 排水 良好 、 地 下水 位低 、 土质 比较肥沃的沙壤 土作 圃地 。 如有条件 , 最好选择前茬是 松、 柞育苗地 , 因为这种 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和生长有益的
菌类 , 能促进幼苗 的发育和增强抗性。 2 . 施肥: 为提高土壤 肥力 , 改善土壤 物理性质 , 育 苗地 应施足底肥 , 以保证苗木生长有足够的营养 , 底肥要用经过
浇水 。出苗后到 6月末易罹立枯病 , 由于苗茎细嫩 , 土表温
差较大 , 又易 遭 受 日灼 。 4 . 苗 木 的越 冬 保 护 : 樟子松耐寒冷 , 但 幼 苗期 间 由于 冬
季干燥气候 的影 响 , 苗木易 失水 分 , 导致 生理干旱而枯 死。
因此 ,在冬季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幼苗才能安全越
冬。
为中心 , 比土球大 3 5 c m划一圆圈 , 并顺着周 围往 外挖沟 。
土球规格 : 起苗所带土球 的规格 , 在实 际操作 中应用根据具 体情况而定 。土球直径 为树木胸径 的 7 ~ 1 0倍 , 土球过大容
三、 栽 后 管 理
易散 球 , 土球过小又会 伤根较多影响成活 。
与树干上部的皮 色相 同。
二、 樟子松移植方法 随着人们对改善生存环境认识 的进一步提高 ,增 进城 市绿化 , 抵抗 自然 灾害 , 改善城市 生态环境 , 已成为人们 的 迫切需求 。栽植常绿乔木 、 加强养护 , 可在短期内达到绿化
效果 , 尽快改善城市 的恶劣环境 , 造福于 民。樟子松不易生 根, 移栽 不易成活 , 移植 大树相对于小苗成 活率低 , 为提高
简述樟子松的育苗技术
张 纪 东 ( 国 有 兴 城 市 青 山林 场
1 2 5 1 O 0)
摘要 : 樟 子 松 是 我 国 东 北地 区主 要 速 生 木 材 . 是 防护 农 田和 从 到 9 月 上旬 停 止 追 肥 , 每次追肥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苗木。 四 旁 绿 化 的优 良树 种之 一 。 樟子松树干通直 、 耐寒耐旱性强、 根系 4 . 3除 草 松 土
发达 、 材 质 优 良、 用途 广 泛 . 是 防 风 固 沙 和 针 叶 用 材 的 优 良树 种 。
本 文 简述 樟 子 松 的 育 苗 技 术 。 关键 词 : 樟子松 ; 育苗 ; 病 害防 治 1选 地 整 地
在幼苗整个生长期 内 , 应 勤 松 土除 草 , 在播 种时, 把 除 草 醚 拌 在覆 土 中 或覆 土后 把稀 释 的 除 草 醚 均 匀 地 喷 洒 到 床 面上 , 改 善 土 壤水 、 热状况, 减少 土 壤水分 、 养 份损 失 , 每亩 施用 4 0 %除 草 醚
1 0 ~ 1 5 k g , 为樟子松幼苗生长创造适宜 的土壤条件 , 出苗后, 在第 1 根 据 樟 子 松 幼 苗 的 生长 习性 ,育 苗 地 宜 选 择 中性 或 微 酸性 、 次喷药后 2 5 ~ 3 O天 再 喷 1次 , 每 亩用药 1 O 一 1 5 k g , 基 本 控 制 各 种 杂 排 水 良好 、 质地 疏松 、 土壤肥沃 、 地下水 位低的砂壤 土为宜 , 樟 子 草 生 长 , 为了促进樟子松幼苗根 系生长 , 松 土应 在 7 ~ 8月 份 进 行 , 松虽耐瘠薄 . 但 为 了促 进 苗木 健 壮 生 长 , 必须施用足够 的肥料 , 改 2 — 3 e m 深 为宜 , 1 0天 1次 即 可 。 善土壤结构 , 增 强 土 壤 养 份 和 蓄水 保 墒 通 气 性 能 。 在秋 季施 用腐 熟 猪 粪 和 鸡粪 作底 肥 ,调 节 土 壤 的 酸碱 性 , 施 肥时注 意将肥料撒 匀 , 不 仅 可 以达 到 预 期 出 圃标 准 , 还 可 促 进 苗
北方樟子松种植技术要点
北方樟子松种植技术要点一、土壤选择和准备1.樟子松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上,pH值在6.0-7.5之间为宜。
2.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避免低洼和积水的区域,以防止樟子松的根系受到水浸。
避免选择过于碱性或酸性的土壤。
3.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改良,包括施加石灰、有机肥料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排水性。
二、育苗和移植1.樟子松一般采用种子繁殖。
在育苗阶段,可以选择用种子直接播种或者采用穴盘育苗的方式。
2.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浸泡、砂磨破坏种皮等,以促进发芽。
3.种子的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灵活调整。
4.移植时间一般选择在新枝生长停止、进入休眠期的秋季。
移植前需要对苗木进行整形修剪,以提高移植后的存活率。
三、栽植和管护1.栽植前应选择适宜的栽植孔,孔径和孔深应根据苗木的根系大小合理调整。
2.栽植时应保持苗木的竖直,不宜倾斜或弯曲。
根系要均匀展开,不宜缠绕。
3.栽植完成后,应及时浇水并覆盖保湿材料,以减轻苗木的移植冲击。
4.苗木栽植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以促进侧枝的生长和分枝。
5.对于新种植的樟子松苗木,在生长初期应进行定期的浇水和施肥,保持土壤湿润和养分供应。
6.樟子松生长期间需要注意草本植物和杂草的清除,以避免对樟子松的生长造成竞争。
7.在盛夏高温期间,需要对樟子松进行适当的遮阴和喷水降温,以防止叶片过度蒸腾和受热。
8.需要定期对樟子松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如松毛虫、红蜘蛛等。
四、定期修剪和整形1.在樟子松生长初期,需要进行定期的修剪和整形,以培养树冠的形态和分枝的均匀。
2.修剪时应清除干枯、病虫害和弱势枝条,并保持主干的直立和侧枝的均衡分布。
3.修剪完成后,应清除剪除的枝条和垃圾,并及时施肥补充养分。
以上就是北方樟子松种植技术要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种植过程中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操作,以获得更好的种植效果。
樟子松苗木培育技术
樟子松苗木培育技术摘要: 近几年随着国家国土绿化和城镇建设的发展,樟子松绿化苗木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致使樟子松育苗技术不断提高与推广。
现就樟子松育苗技术进行如下探讨。
关键词:樟子松育苗技术中图分类号:s60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樟子松又名蒙古赤松、海拉尔松,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针叶用材、防护绿化、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优良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
樟子松四季常青,树干笔直、挺拔,冠形优美,在东北长白山林区被誉为“美人松”。
其适应性强,喜光、耐干旱、耐瘠薄、耐严寒,生态幅度广,是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和城镇绿化首选的优良树种。
1、选地整地科学选择育苗地。
根据樟子松幼苗的生长习性,育苗地宜选择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砂壤土为宜。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的地块不利樟子松生长,不宜选用。
春季平整土地,深翻细耙后修筑南北走向的高床,床高15 cm,床面宽120~130 cm,步道间距50cm。
做床时一定要做到床面平整,床面土壤细碎无土块。
施足底肥改良土壤。
樟子松虽耐瘠薄,但为了促进苗木健壮生长,必须施足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养分和蓄水保墒通气性能。
在秋季施用充分腐熟的猪粪和鸡粪作底肥,为来年春播做好准备。
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育苗,也可以在耕作前施用优质农家肥改善土壤结构,畦作时先将农家肥均匀撒入育苗地,再翻入土壤耕作层中,以保证养分的供给。
整地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1次春灌,以增加土壤墒情。
2、选种、播种选用千粒质量6.9g, 净度达90%以上,发芽率70%~85%的樟子松种子进行播种,播种量控制在150 kg/hm2以内。
在播种前先将樟子松种子清洗干净,用3%的硫酸亚铁溶液浸种30分钟进行种子消毒。
采用混砂埋藏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实时播种。
3、幼苗期管理一般在播种后10天左右,幼苗即开始出土, 在幼苗整个生长期内,应勤松土除草,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减少土壤水分、养分损失,为樟子松幼苗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
樟子松栽培技术
樟子松栽培技术樟子松栽培技术⒈引言:樟子松是一种常见的针叶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为了提高樟子松的生长和生产效益,充分发挥其潜力,下面将详细介绍樟子松的栽培技术。
⒉地理条件要求:⑴气候条件樟子松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在年均气温10-20摄氏度的地区。
⑵土壤条件樟子松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对排水性好、肥沃的土壤生长更好。
⒊前期准备:⑴选种在栽培樟子松前,选择良种是非常重要的。
应选取生长快、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质种子苗。
⑵土地准备栽培樟子松前应对土地进行整理,清除杂草、施肥等。
⒋播种和育苗:⑴播种时间樟子松的适宜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一般为2月下旬到3月中旬。
⑵播种方法将樟子松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床上,覆土约2-3厘米。
保持适宜的湿度,通风保温。
⑶育苗管理定期浇水、防止病虫害、控制育苗床温度等。
⒌移栽和管理:⑴移栽时机当樟子松幼苗长到15-20厘米左右时,可以进行移栽。
通常在秋季进行。
⑵移栽方法制作适当大小的穴,将苗木小心移植至穴中。
注意保持苗木根系完整。
⑶管理要点在生长季节,及时浇水、施肥,注意防虫害。
定期修剪和除草。
⒍采收和加工:⑴采收时机樟子松通常在幼苗长到4-5年左右采收。
根据需求选择适当时间进行采收。
⑵采收方法利用适当的工具将樟子松树干砍伐,并将树干剥皮、切割。
⑶加工过程将樟子松树干进行干燥、粉碎等处理,经过提取和分离,得到樟脑和其他樟子松产品。
⒎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樟子松栽培示意图、樟子松护理记录表。
⒏法律名词及注释:⑴樟脑:樟脑是樟子松硬脂酸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具有抗菌、驱虫等作用。
⑵林业法:国家针对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颁布的法律法规。
浅谈油松大苗移植及栽培管理技术
浅谈油松大苗移植及栽培管理技术油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因其适应性强、生长快、经济效益高而备受农林业工作者的青睐。
在油松苗木栽培中,移植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主要介绍油松大苗移植及栽培管理技术。
一、油松大苗移植1、选苗:选择树冠自然发展、干径粗壮、主干通直、根系发达、根系分布均匀、地上部和地下部分比例适中的油松苗木。
2、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5.5-8之间的土壤,避开地下水较浅、易涝的地区。
3、准备工作:选好苗木及地点后,先进行地面整理,将杂草、树枝、根系等杂物清除,然后进行开凿苗位,苗位规格为40cm*40cm*40cm。
4、移栽苗木:移栽时间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当日最好在阴天、风小、无霜冻的天气。
首先,将苗木连根挖起,用水淋润根系,使其保持湿润状态。
在移植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轻缓,避免损伤根系。
移植后将地面压实,并用水进行浇灌,以保持适宜湿润度。
1、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油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但不能有积水,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浇水。
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浇水1次,根据天气及土壤含水量酌情调整浇水频率,以保持土壤湿润状态。
2、修剪管理:油松大苗的修剪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苗子应该保持干净整洁,及时清除杂草和干枯的枝叶。
其次,要注意保持苗子的形态。
在长势激烈的时期,要及时修剪主干、侧枝等,并适当修剪根系,以调节营养平衡。
3、施肥:适度施肥是保证油松快速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
首先要进行基础施肥,一般在移栽后的1-2个月内进行,以供给苗木必需的养分。
其次,要根据生长季节的需要适时加强肥料的投入。
春季施用氮磷钾肥,夏季以中性肥为主,秋季以有机肥为辅助。
4、预防病虫害:病虫害是阻碍油松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加强油松苗木的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的检查和防治,遇到病虫害及时进行处理、喷洒杀虫剂。
5、保持气候环境适宜:油松大苗需要适宜的环境来促进其快速生长。
要保持土壤湿度、合理的光照,避免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油松的育苗栽植技术
油松的育苗栽植技术油松,是一种生长较快,耐寒、耐干旱的针叶树种,常用于造林和风景园林。
油松的育苗栽植技术对于油松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油松的育苗栽植技术。
一、种子收集与处理油松的种子一般在秋天成熟,收集的时候要选择干燥的天气,将果穗摘下来,在通风的地方晒干,取出种子。
收集来的种子要进行筛选,将较大、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存放,以备育苗使用。
对油松的种子进行处理,在进行育苗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用1%的福美双浸种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这样做可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二、育苗基地的准备选择适宜的育苗基地是油松育苗的第一步。
育苗基地的土壤应该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和充足的养分。
在基地准备过程中,应该先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杂草种子。
然后进行基地的平整和围栏搭设等工作。
三、播种油松的播种一般在春季进行。
在播种前,需要将种子进行发芽处理,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取出后晾干备用。
播种时要先在土壤表面进行开沟,间距要均匀,然后将种子均匀的撒在沟内,轻轻压实,最后再覆盖一层薄土。
四、定植油松苗在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进行定植工作。
一般来说,定植前需要对苗木进行整形,将苗木的地上部分修剪,使其高度和根部相适应。
然后将苗木挖出,放入预先准备好的穴内,将周围的土壤填实,最后浇水,以促进苗木的生长。
五、管理在苗木定植后,需要对苗木进行周密的管理,主要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油松苗木的生长对于土壤的湿度要求较高,因此要保持土壤的适宜湿润,但同时又要防止水浸。
适量的施肥和注意病虫害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栽植七、健康管理油松的生长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要重点注意苗木的健康管理。
要及时发现苗木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还要对苗木进行整形修剪,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形态。
同时还要注意对苗木的保养,确保苗木在栽植后的良好生长。
浅谈油松的育苗栽植技术
浅谈油松的育苗栽植技术作为重要的造林树种,油松的育苗栽植技术对于保证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育苗和栽植两个方面,对油松的育苗栽植技术进行浅谈。
1.选择好苗床:油松的苗床应选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和无病害的土壤。
同时,苗床的位置应选在开阔、光照充足的地方,并要保证有充足的水源。
2.育苗时间选择:油松的育苗最好在春季进行,一般在3月底-4月初进行。
3.育苗方法选择:油松可采用播种和移栽两种方法进行育苗。
播种适合于规模较大、土地充足的苗圃,移栽适合于观赏、林业、风景区等单位。
4.播种时注意:播种前应将选好的油松种子浸泡2-4小时,在洒上适量的水后进行播种。
播种后应按照种子大小适当地覆盖一些土壤,然后做好水分的管理。
一般来说,每天需要浇水2-3次。
5.移栽时注意:在苗木移栽时,首先要根据苗木的大小选择移栽的地点(比如苗圃、风景区等),然后将苗木根系整理好,放在移栽区域中。
待根系和周围土壤充分接触后,用小铲子将芯土填充进去,再用水轻轻地淋一下,确保芯土和根系能够良好的结合在一起。
1.挑选好地块:油松喜欢生长在风向不太强的、含水质量好的、土地潮湿的地块。
同时,也要防止给植株带来压力,如地貌陡峭、气候异常干燥、有害虫等。
2.保证良好的光照:油松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当然也不能让它长时间被强烈的光线照射。
3.灌溉管理:在栽植过程中要保证植株有充足的水源,但也不能太水,否则就容易导致根系腐烂。
4.肥料施用:肥料可以用人造肥料和有机肥料,但需施用得当。
原则上,施肥应在根系生长旺盛的季节内进行,这样会更有利于摄取养分。
樟子松大树栽培技术
上 部 的皮 色相 同 。芽 圆柱状 椭 圆形或 长 圆 卵状不 等 , 端钝 头
或 尖 , 色或 棕黄 色 , 黄褐 表面有 树脂 。 叶两针 一束 , 有三 针 , 稀 粗硬 , 稍扁 扭 曲 , 5 8m, 脂 道 7~1 条 , 管 间距 较 长 c 树 1 维 大 。 季 叶变为 黄绿 色 , 冬 花期 5 中旬 至 6 中旬 , 于风媒 月 月 属 花 , 花生 于新 枝尖 端 , 雌 雄花 生于新 枝下 部 。
城 区 街 道种 植 大苗 , 必须 树形 优 美 、 格 一 致 、 病 虫 规 无 害, 顶芽饱 满 树势强 。 挖前 一定 要按 规格 、 起 按数 量在起 苗 前 先 定株 标 号 , 死枝 、 良枝进 行修 剪 , 证 树形 完美 整 齐 一 对 不 保
致 。选 择 向南 的方 向在树 干上 做标 记 , 栽植 后方 向一 致 。
根: 依据所带土球 的大小 , 苗时在土球直径的外围先 向下 起
挖 2c 0m,然 后 斜 向里 挖 ,使 土球 自上 而下 由大到 小 呈锅 底 状 , 直径 大于 lm 的根 要 用剪 枝剪 断 , 遇 c 不要 以工 具铲 或刨 , 以防土 球散 裂 。在起 苗 过程 中禁 止 以用 力推 、 的方 式 拉断 扳 根 起苗 。土球 洒水 : 遇沙 质土 壤 , 球不 能完 整 , 季 先 洒水 土 冬 使 土壤 封 冻 ,坚实再 挖 苗 ,分 3 4 挖好 然 后及 时包 装运 ~ 次 输栽培技术
杨 光 林 谢 志 杰
( 榆林市 园林管 理处 , 1 陕西 榆林 79 0 ; 榆 阳区绿化办 , 10 0 2 陕西 榆林 790 ) 10 9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樟子松 大树移栽时选向定树 、 苗、 起 包装、 运输及栽后技 术管理 的探 索, 初步总结 出适合我 区的
油松育苗栽植技术分析
油松育苗栽植技术分析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树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高等优点,因此在园林绿化、防护林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油松育苗栽植技术是栽培油松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油松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本文将从油松育苗和栽植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在油松栽培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一、育苗技术(一)育苗土壤油松幼苗的生长需要较为肥沃的土壤。
在育苗土壤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肥沃壤层,如黑土、黄壤等。
要保证土壤排水良好,不易积水。
土壤pH值应保持在5.5-6.5之间,过酸或过碱都会对油松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二)育苗容器在育苗过程中,选择适合幼苗生长的育苗容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育苗容器有塑料育苗盆、育苗托盘等。
需要注意的是,育苗容器要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以利于根系的生长。
(三)播种方法油松的播种时间通常在春季进行,播种前先将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浸种、砂磨等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发芽率。
播种时,先在育苗容器中铺一层细沙或腐殖土,再将油松种子均匀撒在表层,再覆盖一层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
播种后轻轻拍实土壤,再浇透水即可。
(四)育苗管理在育苗的过程中,需要对育苗环境进行良好的管理,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
保持育苗土壤的湿润,但避免积水。
定期对幼苗进行除草、松土等管理措施,保证幼苗的生长环境良好。
(五)移苗当油松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就可以进行移苗。
移苗时应注意小心轻拿轻放,避免损伤幼苗根系。
移植后需要适当浇水,并进行管理,直到幼苗成活为止。
二、栽植技术(一)栽植地点选择在栽植油松时,应选择适宜的地点进行栽植。
一般来说,油松喜欢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因此在选择栽植地点时要尽量满足这些条件。
还要考虑到栽植地点的风向、地势等因素,以便于油松的生长和成活。
(二)栽植季节油松的栽植时间通常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春季栽植有利于根系的生长,秋季栽植则有利于油松的成活。
保证樟子松换床苗成活率的四项措施
保证樟子松换床苗成活率的四项措施
刘沁南;刘长明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樟子松为用材林树种;高达30米,胸径1米。
树皮灰褐色,鳞块状开裂。
1年生枝淡黄褐色,无毛。
叶2针一束,长4~8公分,较油松短而扭曲。
树脂道6~11,边生。
球果长卵型,长3~6公分。
鳞盾斜方形,多角状肥厚隆起,向后反曲,鳞脐呈瘤状突起,具易脱落的刺。
种子长卵形或倒卵圆形,连翅长1.1~1.5cm。
花期5~6月,球果成熟期翌年9~10个月。
【总页数】1页(P42-42)
【作者】刘沁南;刘长明
【作者单位】桦南县金沙林场,154455;桦南县林业局,1544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53
【相关文献】
1.不同地区的红松接穗对樟子松嫁接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
2.樟子松换床苗培育的关键措施
3.樟子松容器苗雨季造林成活率与降水关系的研究
4.不同激素处理对青海云杉换床苗成活率的影响
5.云杉换床苗与袋苗培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根数 ±% 长度 ± % %
樟子松 留床 4 3 0 3 0 1 0 .9 棒子松
油
2c 5m。每隔 1 O个高垄 留作一个 比垄高于 8— c 9m 的畦 埂 , 水 均 匀 灌 到 垄 面 。垄 长 一 般 1 m 左 右 使 5
( 如下 图) 。
移植 5O + 5 7 . 8+ 6 0 7 8 — 21 . 9 1 4 2 + 1 8 .0 1 .202 4 .3 l .3 2 2 5+ . 7 . 5 3 . 2
02 .6 2 . 83 81 .5 1. 5 3 2
松 留 床 9 7 .2
油
松 移植 6 , 一3 0 2 +1. 1. 6 — 4 s6 + . 1 . + 7 6 .T I 4 9 03 06 6 . 52 56 I .
表 2 樟 子 松 、 松 留床 苗 、 植 苗生 产 量 调 查表 油 移
文章编号:0 6— 9 3 2 1 ) 5 0 4 O 10 69 (0 0 0 — 00一 1
樟 子松 、 油松 换床 移植 苗 培 育技术
张亚 东
( 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梁家油坊 国营林 场 , 右玉 07 0 ) 3 20
摘 要 : 樟子松、 油松二年生留床苗换床移植后, 移植的苗木不仅侧根主根长比留床苗均有增长而且根茎粗壮,
松
松
4 6 + 19 3 2 +1. 12 + 9. :2 5 23 . 2 2 . .8 20 .9 4 61 .4 2 4 0
从 表 1 表 2可 以看 出移植 的苗 木 不 仅侧 根 主 、
换 床 移 植 高 垄床 面 示 意 图
单位 ,/ "l e' J
根长 比留床苗均有增 长 , 而且 根茎粗壮 , 侧根发 育均
表 l 樟子 松 、 松 留 床 苗 、 植 苗生 产 量 调 查 表 油 移
单位 : 株 c m
树 种
深厚、 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地。最好选在前茬育过 松苗 的土地 , 菌土促进根 系发 育利于成 活生长 。 使 整地 、 肥 、 施 化垄 : 地 时要 深耕 2 c 捡净 树 整 5m, 根、 草根 、 块 , 后耙 平 。将 腐 熟 的有 机 肥 料 石 耕 20 k , 50 g 复合肥料 5 k , 拌 均匀 , 基肥 均匀 地 撒 0 g混 作
称 , 长 量 相 对 提 高 , 其 全 重 提 高 2 % ~8 % 。 生 使 l 0
收稿 日期 : 1 0 2 0— 5—2 0 8 作者 简 介 : 亚东 (9 4一 ) , 张 17 男 山西 省 右 玉 县人 , 工 程 师 助理
移植 时 间 : 春季土 壤解冻达 在
( 下转第 4 页) 8
第3 3卷第 5期
21 00年 l O月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I n rMon o i rsr n e tg to n sg n e g la Foe ty I v siai n a d De in
v 13 N0. o. 3. 5
D c mb r 2 l e e e. O 0
采用一 年生樟 子松 , 换床移植 方法如 下 : 油松 换 床移植 地 的选 择 : 移植 地应选择 在地势平坦 、 有灌 水条件 、 土壤疏松 、 排水 良好 、 地下 水位低 、 土层
为 了培养 出高质量 的苗木 , 高造林成 活率 , 提 除 加强 一年生苗 木培育 技 术外 , 二 年生苗 木 应进 行 对
换床移植 , 使苗木分布均匀 、 根系发达 、 光照充足、 木 质化程度 高 , 培养 成茎 干 茁壮 、 根 多 、 形匀 称 的 侧 冠 壮苗 , 有利 于造林 成 活 。通 过对 设 在 油坊 林场 苗 圃
的两块试验 地 的调查 , 明移 植 苗 优 于 留床 苗 ( 证 详 见表 1 表 2 。 、 )
・
4 8・
内 蒙古 林 业 调 查 设 计
2l 00年
392 林地 保护管 理任务仍然 艰 巨 ..
部分地 区乱垦滥 占林地 问题 比较 突 出 ,a清 查 5 间隔期 内 , 林地 、 有 疏林 地 、 灌木 林 地 和未成 林 造林 地 面积有 2 .3万 h 17 m 转人非 林地 。 3 9 3 宜林 地造林 难度越来 越大 .. 全区宜 林 地 面积 18 . 6万 h 占全 国宜 林 52 3 m, 地面积 的 13 是 今后 我 国林 业 生 态建 设 的重 要 区 /,
在地 表层 , 翻后 作 垄 。垄 高 1 浅 0~1e 垄 顶 宽 2m, 2 c 垄 基 宽 3c 垄 沟 上 宽 3 c 垄 沟 底 宽 5m, 5m, 5m,
苗 苎苎 竺 堡 圭 木 堡
种类 高度 ± % 粗度 ±% 长度
2 .5 28
堡 星 圭
树 种~ 量 % 要 %根产 种 类 量三重 ±重 ±冠 重 ± 兰 苗 % { 比量
树种
樟子松 留床 2 1 .2 14 .3 07 . 1 20 254 : .63 80
樟子松 油
油
移植 留床
移植
3 8 + 0 23 + 54 14 + 1 :16 7 1 .3 8 .7 6 . .6 10 1 .2 2 13 3 7 9 2 9 3 08 .6 1 . 189 :34 3 1 1
侧根发育均称 , 生长量相对提高。移植地最好选在前茬育过松苗的土地 , 移植前 需要整地 、 施肥 、 化垄 。移植时间 应选在春季土壤解冻达到 3 c 0 m时 , 植方法采取 高垄双行 移植。移植苗 的管理主要 是保持土壤 湿润 , 移 适时追
肥 , 强 松 土 除草 , 冬 覆 土 。 加 越
关 键词 : 樟子松、 油松; 移植 ; 技术
中图分 类号 :7 3 3 s 2 .
文献 标识码 : B 且 合规 苗木率 占 7 % 以上 , 本 达 到 壮 苗 的标 准 , 5 基 为提高造林 成活率 和生产 打下基础 。
樟子 松 、 油松 均为 常绿 乔 木 , 具有 耐寒 冷 、 干 耐 旱、 耐瘠薄 土壤 , 生长 快 、 材质好 的特点 , 珍贵 的防 是 护林 、 用材林 树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