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大学 - 专业设置
• 山西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是山西惟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哲学、 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 管理学等全部学科门类。现有67个本科专业,18个双学位专业,137 个硕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48个博士 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光学、科学技术 哲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科 技哲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化学生物学与分 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精细化学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拥有20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 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 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学校还有教育部在高校所设的国家பைடு நூலகம்科基础科 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华 文教育基地、国家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山西大学 - 教学成果
•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5822 名,各类研究生 5265 名。 本科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新生录取分数线连续 位居全省首位,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位于全省前列。《近代 物理实验》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等9门 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科技哲学》、《中国近代社 会史概论》等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在第九届“挑战杯”大赛中,我校获得特等奖一项、一等 奖一项,总分排名全国高校第13 位;在2000 年的全国大 学生运动会上,代表山西省高校参赛,是10所获得“校长 杯”的高校之一;在最近两年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电子 设计、英语竞赛、健美操比赛中,学生共获得 13 个全国 一等奖。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殷杰的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 秀博士论文奖。
• 山西大学--根植于华夏古老黄河文明的沃土中, 诞生于中华民族觉醒的二十世纪之初,是清末欧 山西大学风东渐、兴学 育才的产物。1902年5月8 日山西大学堂正式开办,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 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一道开创了中国 近代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山西大学 - 学校概况
• 山西大学地处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一所办学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1902年5 月8日山西大学堂正式开办,与京师大学堂(北京 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一道开创了中 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新纪元。2005年5月山西大学 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 建大学。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山西大学形成 了“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 的文化传统和“勤奋严谨、信实创新”的优良校 风。
• • • • • •
山西大学 - 科研能力
• 山西大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学校SCI 、EI 、CSSCI 论文数量和质 量逐年提高,争取到国家级科研课题 297 项,其中国家“ 973 ”计 划、国家“ 863 ”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火炬项目、国家产业化项目等重 大科研项目 35 项。有 315 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其 中 2002 年“全固化单模单频绿光激光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后现代科学哲学》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 秀成果”二等奖。2003 年“低度有色配制酒稳定性的研究及应用” 和“芒硝法生产硫酸钾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 • 2004 年“新型光敏水解褪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 等奖。 2005 年“周期瞬子和高能量子隧穿”研究荣获教育部自然科 学二等奖。 2006 年《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辩护》荣获第四届中国高 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纠缠态光场及连续变量量子 通信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山西大学 - 学院设置
• • • • • • • • • • 文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法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哲学社会学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 • • • • • • • • • •
管理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音乐学院 山西大学MBA教育中心 美术学院 山西大学MPA教育中心 体育学院
• • • • • • • • •
1902---1911年 山西大学堂 1912---1931年 山西大学校 1931---1937年 山西大学 1937---1939年 山西大学停课 1939---1943年 山西大学复校 1943---1949年 国立山西大学 1949---1953年 山西大学 1953---1961年 山西师范学院(隶属教育部) 1959---至今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 - 主办刊物
• 1.《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主办的高层次综合 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数学、计算机科学、 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地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 先后被《CA》《俄罗斯文摘杂志》及国内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 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各种评价检索系统收录。2004年又被《中文核心 期刊要目总览》收入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 • 2.《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该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 指导,坚持学术创新,质量第一的原则,紧密追踪学术前沿,高度关 注学术热点,对于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具体全局性、战略性、前瞻 性的重大成果,不受栏目限制。 • 3.《量子光学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学术性 合刊。旨在反映国内量子光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交流学术信息。 促进国内量子光学的发展,加强国内外联系,向国内外学术界展示我 国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山西大学 - 知名校友
• 山西大学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 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 12 万名各类 人才。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奠基人孙健初,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 委员王曰伦,中国生物统计和作物育种学科主要创始人王绶,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长、院士、清史专家萧一山,曾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医之一 的施今墨,鲁迅的挚友、著名散文家川岛等就是众多优秀学子的杰出 代表。 • 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一批毕业生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如物理系毕业的朱 日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系毕业的武维华为中国农业大学长江学 者,数学系毕业的姚鹏飞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学校逐步完 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源质量好、学生综合素质高,育人水 平明显提高,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赢得了 良好的社会声誉
• 学校还聘请了330名海内外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 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山西大学办学条件优良, 治学环境优雅。学校占地面积 2251 亩,建筑面 积 109 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 314 万册 ( 件 ) ,电子图书 106 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总值 2 亿多元。学校是山西省最早开展 Internet 接入服务的高校,实现了网络化管理,部分课程 实现了网上教学。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传统格局为 主的北校区和以现代建筑为主的南校区,成为 “林荫遮道、花草围楼、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的“花园式”学府,是省政府命名的“园林化单 位”和“绿色学校”。
山西大学 - 师资力量
• 山西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人荟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62人, 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高级职称教师949人。专任教师 中,有博士生导师113人,硕士生导师61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 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1人,“何梁何利基金奖” 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 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骨干教师5人,教育部跨 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全国模 范教师3人,“霍英东奖教金”获得者2人,山西省特聘教授3人,山 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8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16人。拥有量 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光学学科团队、科技哲学 学科团队、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团队3个省级优秀创新团队。
山西大学 - 学科建设
• 国家重点学科(2个):光学 科学技术哲学 • 省重点学科(10个):无机化学 理论物理 环境 科学 基础数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应用化学 管理科 学与工程 中国近现代史 原子与分子物理 动物学 • 省重点建设学科(18个):有机化学 中国古代文 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光学工程 行政管理 生态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分析化学 经济史 体育教 育训练学 植物学旅游管理学 经济法学 教育学原 理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艺术学 生药学 食品 科学 • 省重点扶持学科(3个): 通信与信息系统 环境 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山西大学 - 现任领导
• • 1.党委书记——秦良玉,男,1953年9月出生,山西新绛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 生导师。现任山西大学党委书 记。 2.校长—— 郭贵春,1952年生,山西沁县人,中共党员,山西大学校长。山西大学哲 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科学哲学,先后赴美、日、英、德、 俄、港、台等著名大学应邀作高访、研究。 3.党委副书记—— 张汉静,男, 1958年6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山西沁 水县人,现任山西大学党委副书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4.纪委书记—— 赵怀洲男,1956年生,中共党员,山西闻喜人,本科文化程度,法学 学士,1973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山西大学纪委书记。 5.副校长—— 刘滇生,1953年5月出生,博士生导师,现任山西大学副校长。 6.副校长—— 贾锁堂,1958年3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山 西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7.副校长——刘维奇,1963年9月生,山西忻州人,中共党员,山西大学副校长。 8.副校长——行龙,1958年生于山西新绛。山西大学副校长,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 究中心主任。
山西大学 - 对外交流
• 山西大学对外交流进一步拓展,已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 英国阿斯顿大学、法国巴黎六大、德国亚琛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 日本东京国际大学、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日本国士馆大学、日本立教 大学、韩国培才大学等 50 余所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 交流关系。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并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在校本科 生可以赴境外交流、赴国外高校攻读学位,成为山西国际科技、教育 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 根据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资料,山西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位居第 53 位。 学校将继承百年传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改革求 活力、以开放求效益的办学思路,努力推进高水平高效益办学的协调 发展,建成山西省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 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中心,成为国内高水平、国际有影响的研究教 学型大学。
山西大学 - 历史沿革
• 山西大学创办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 学之一,最初称山西大学堂,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由英国人李提摩太和 山西巡抚岑春煊共同创办。校址在太原市侯家巷(现太原师范专科学校)。 民国初改名为山西大学校,1918年确定为国立山西大学,1931年改名为山西 大学,抗战期间,曾迁至晋南、陕西三原、秋林等地,于1937年至1939年停 办。1949年春,中国大学理学院并入山西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山西大学设有文、理、医、工、法五个学院,著名进步学者邓初民任校长。 1953年院系调整后,取消山西大学建制,文、理两院合并,改称山西师范学 院,医、工两院相继独立建院,法学院称财经学院,后划归入中国人民大学。 1954年由太原市侯家巷迁入现校址。1959年,再度组建山西大学,1961年与 山西师范学院合并,仍定名为山西大学。1962年,山西体育学院、山西艺术 学院并入山西大学。经过历代山大人的艰苦努力,昔日一处杂草丛生的荒凉 之地已变成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和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山西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