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可靠性测试规范E

SOP可靠性测试规范E
SOP可靠性测试规范E

1.0 目的:对可靠性测试各流程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可靠性测试结果准确;通过对公司新产

品、新物料、常规产品进行可靠性测试,确保公司产品的可靠性符合客户要求;

2.0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新产品、新物料、常规产品等)的各项可靠性测试项目;

3.0 职责:

可靠性工程师:1. 制定可靠性测试规范,配备相应的软硬件以实现各实验项目;

2.按照《测试申请单》进行相应可靠性测试;

3.采取措施,确保老化过程严格执行实验要求;

4.当公司内部缺乏某些实验手段时,选择合格的第三方实验室执行试验;

5.总结《可靠性测试报告》;

物料工程师:制定物料评估、认证计划,并负责提交试样阶段的可靠性试验申请单;

研发工程师:制定新产品评估、认证计划,并负责提交试样阶段的可靠性试验申请单;

品质工程师:制定常规产品可靠性评估计划,并负责提交常规产品的可靠性试验申请;

4.0 安全:无

5.0 定义:

可靠性:一个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时期内,能成功实现其预定功能的可能性。

新产品:新增产品,即新开发产品;

衍生产品:在成熟产品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或者自主开发,不变更支架,只是变更芯片,荧光粉等对整体制程不产生影响的产品。

6.0 流程:

6.1 一般流程与要求

6.1.1 研发工程师、物料工程师、品质工程师以书面形式向实验室提交《测试申

请单》,提交相应样品,在申请单中详细填写实验样品的各项信息,及委

托项目;

6.2 实验项目

符合客户要求为第一准则。研发工程师、物料工程师、品质工程师可以根

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如客户特殊要求,特殊的加速实验条件等),设计特

殊的测试项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申请延长测试时间;

6.2.10 常规实验项目的作业方法参考《环境实验标准作业规范》、《老化样品制

样操作规范》;

6.2.11 硫渗透试验(SP, sulfur penetrate test):将1g硫磺粉末置于400ml容

器底部,把LED放入容器内,LED与硫粉不接触,密闭容器,然后将整

个容器放入75℃烤箱中储存,每4h测试一次或按照委托单特殊要求,当

光通量维持率低于80%时,实验停止。应采取措施防止硫磺粉末、硫化试

验箱污染其它老化烤箱。从容器中取出LED后应立即密闭容器。

6.3 新产品、衍生产品可靠性测试项目

(●代表必做,○代表选做)

6.3.1 新产品在设计总结评审完成,即设计完成后,应参考6.2或下表进行验证;

6.3.2 衍生产品是在新产品开发初期有经过全部信赖度验证,且所用物料也经过

正式评估导入的合格物料。如果衍生产品只涉及色温、亮度、显指等规格

参数的变更,无需重复进行可靠性测试;如果变更支架厂商,芯片,荧光

备注2:其中更换支架是指不变更整体结构,只是供应商的更换,或者支架工艺端的微小变更等。

6.4 测试报告

6.4.1 所有可靠性试验的测试数据都需要被保留在服务器上的相应文件夹中。

6.4.2 可靠性工程师应该关注阶段性测试数据,如果阶段性数据有异常,可靠性

工程师应立即通知FA工程师分析,并及时将测试报告、分析结果反馈测

试申请者。

6.4.3 当所有测试结束,可靠性工程师负责将结果总结成《可靠性测试报告》,

并以邮件分发相关人员。

6.4.4 如果新物料、新产品、衍生产品的可靠性测试NG,可靠性工程师应协同

FA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进行失效分析;可靠性测试NG的新物料、新产品、

衍生产品不能被正常导入。

6.4.5 如果量产产品的可靠性测试NG,可靠性工程师应以“异常通知单”形式

通知品质工程师,并立即协同FA工程师、品质工程师进行失效分析;

6.4.6 品质工程师收到“异常通知单”后应按照品质事故处理流程,召集品质会

议,排查、hold相关库存,排查可能原因,并关注客户使用情况等。

7.0 记录:

可靠性试验的电子或纸本数据以及试验样品需要被保留至少3年,3年之后的电子试验数据可

以被压缩存贮至有效的存储媒介。纸本数据和试验样品可以根据公司规定进行销毁或做其他处理。

8.0 参考文件:

《PF-008 新产品设计开发程序》

《PF-024 物料认可管制程序》

《SOP-030-26 物料认可SOP》

《SHINEON030-301-2013 环境试验标准作业规范》

《SHINEON030-313-2013 老化样品制样操作规范》

9.0 相关表单:

《QR-030-017 测试申请单》

华为终端耳机单体涂层可靠性测试技术规范

BOLUO COUNTY QUANCHENG ELECTRONIC CO.,LTD 华为终端耳机单体涂层可靠性测试技术规范 核准审核制作发行 李志雄工程

版本A/0 发行日期 2013-7-25页码 2 OF 14 WI-EN-002文件编号修订记录 版本2013-7-25 无 A/0 修订日期修订内容

文件编号WI-EN-002版本A/0 发行日期2013-7-25页码 3 OF 14 规范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的产品之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特设立检验制度并制订本规范,明确测试目的、测试参 数、测试过程、合格判据等。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华为终端公司所研发及生产阶段的需要进行耳机涂层可靠性测试的所有产品。

BOLUO COUNTY QUANCHENG ELECTRONIC CO.,LTD 6.2 试验条件 6.3 试验程序 6.4 合格判据 5.5 特别说明 6 UV测试 ---------------------------------------------------10 6.1 试验目的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条件 5.3 试验程序 5.4 合格判据 4.4 合格判据 5 耐溶剂测试 ------------------------------------------------9 4.1 试验目的 4.2 试验条件 4.3 试验程序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条件检验类别 华为终端耳机单体涂层 发行日期 2013-7-25WI-EN-002版本A/0 文件编号 2.3 试验程序 2.4 合格判据 3 橡皮摩擦测试 ----------------------------------------------8 3.3 试验程序 3. 4 合格判据 4 RCA纸带耐磨测试 -------------------------------------------9 2.2 试验条件 2.1 试验目的1 附着力测试 ------------------------------------------------6 1.1 试验目的2 酒精耐磨测试 ----------------------------------------------8 1.2 试验条件 1.3 试验程序目录 1.4 合格判据 页码 4 OF 14

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

1测试标准框架 (15) 1.1整体框架 (15) 1.2测试样品数 (15) 1.3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 (18) 2外观等级面划分 (18) 2.1外观等级面定义 (18) 3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 (19) 3.1距离 (19) 3.2时间 (19) 3.3位置 (19) 3.4照明 (19) 3.5环境 (19) 4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 (19) 4.1膜厚测试 (19) 4.1.1试验目的 (19) 4.1.2试验条件 (19) 4.1.3合格判据 (19) 4.2抗MEK(丁酮)测试 (19) 4.2.1试验目的 (19) 4.2.2试验条件 (20) 4.2.3程序 (20) 4.2.4合格判据 (20) 4.3附着力测试 (20) 4.3.1试验目的 (20) 4.3.2试验条件 (21) 4.3.3程序 (21) 4.3.4合格判据 (22) 4.3.5等级描述说明 (22) 4.3.6测试工具 (23) 4.4RCA纸带耐磨测试 (23)

4.4.2试验条件 (23) 4.4.3程序 (24) 4.4.4合格判据 (24) 4.5酒精摩擦测试 (24) 4.5.1试验目的 (24) 4.5.2试验条件 (24) 4.5.3程序 (24) 4.5.4合格判据 (25) 4.6橡皮摩擦测试 (25) 4.6.1试验目的 (25) 4.6.2试验条件 (25) 4.6.3程序 (25) 4.6.4合格判据 (25) 4.7振动摩擦测试 (26) 4.7.1试验目的 (26) 4.7.2试验条件 (26) 4.7.3程序 (26) 4.7.4合格判据 (27) 4.7.5说明 (28) 4.8铅笔硬度测试 (28) 4.8.1试验目的 (28) 4.8.2试验条件 (28) 4.8.3程序 (28) 4.8.4合格判据 (30) 4.8.5测试工具 (30) 4.9抗脏污测试 (30) 4.9.1试验目的 (30) 4.9.2试验条件 (30) 4.9.3程序 (31) 4.9.4合格判据 (31) 4.10牛顿笔测试 (31) 4.10.1试验目的 (31) 4.10.2试验条件 (31)

华为PCB设计规范

华为设计规范 ():印刷电路板。 原理图:电路原理图,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的、表达硬件电路中各种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图。 网络表:由原理图设计工具自动生成的、表达元器件电气连接关系的文本文件,一般包含元器件封装、网络列表和属性定义等组成部分。 布局:设计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把元器件放置到板上的过程。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9-07-30批准,1999-08-30实施。 仿真:在器件的或支持下,利用设计工具对的布局、布线效果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在单板的物理实现之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时序问题和信号完整性问题,并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案。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9-07-30批准,1999-08-30实施。 . 目的 . 本规范归定了我司设计的流程和设计原则,主要目的是为设计者提供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 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提高的可生产性、可测试、可维护性。 . 设计任务受理 . 设计申请流程 当硬件项目人员需要进行设计时,须在《设计投板申请表》中提出投板申请,并经其项目经理和计划处批准后,流程状态到达指定的设计部门审批,此时硬件项目人员须准备好以下资料:

⒈经过评审的,完全正确的原理图,包括纸面文件和电子件; ⒉带有元件编码的正式的; ⒊结构图,应标明外形尺寸、安装孔大小及定位尺寸、接插件定位尺寸、禁止布线区等相关尺寸; ⒋对于新器件,即无编码的器件,需要提供封装资料; 以上资料经指定的设计部门审批合格并指定设计者后方可开始设计。 . 理解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 . 仔细审读原理图,理解电路的工作条件。如模拟电路的工作频率,数字电路的工作速度等与布线要求相关的要素。理解电路的基本功能、在系统中的作用等相关问题。 . 在与原理图设计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板上的关键网络,如电源、时钟、高速总线等,了解其布线要求。理解板上的高速器件及其布线要求。 . 根据《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原理图进行规范性审查。 . 对于原理图中不符合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地方,要明确指出,并积极协助原理图设计者进行修改。 . 在与原理图设计者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单板的设计计划,填写设计记录表,计划要包含设计过程中原理图输入、布局完成、布线完成、信号完整性分析、光绘完成等关键检查点的时间要求。设计计划应由设计者和原理图设计者双方签字认可。 . 必要时,设计计划应征得上级主管的批准。 . 设计过程 . 创建网络表

华为手机PVD工艺可靠性测试规范v2.1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DKBA 1924-2008.5
手机PVD工艺可靠性测试规范
2008年05月15日发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PVD工艺可靠性测试规范
密级:秘密 DKBA 1924-2008.5
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无线终端测试与质量管理部 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 手机导电漆及导电胶测试规范 手机镜片测试规范 手机键盘测试规范 手机塑料件及喷漆件测试规范 手机塑料水电镀件测试规范 手机天线结构测试规范 手机外表面印刷测试规范 手机五金件测试规范 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 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 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 本规范历次修订情况: 规范号 主要起草部门专家 主要评审部门专家 Doc No. DKBA 可靠性测试组: 可靠性测试组:刘春林 刘吉平 郑冬 1924-2008.5 刘春林、郑冬、刘吉 测试与质量管理部:刘洋、李良才 平(V2.1版) 工业设计部:戴小军 莫允 宋旭春 张斌 TQC: 黄进元
修订情况 试行稿正式发 布
2008-11-24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Huawei Confidential 第2页,共24页Page 2 , Total24

手机PVD工艺可靠性测试规范
密级:秘密 DKBA 1924-2008.5
目 录Table of Contents
1 1.1 1.2 1.3 1.4 1.5 2 2.1 2.1.1 2.1.2 2.1.3 2.2 2.2.1 2.2.2 2.2.3 2.2.4 2.3 2.3.1 2.3.2 2.3.3 2.3.4 2.3.5 2.4 2.4.1 2.4.2 2.4.3 2.4.4 2.5 2.5.1 2.5.2 2.5.3 2.5.4 2.6 2.6.1 2.6.2 2.6.3 2.6.4 2.6.5 2.7 2.7.1 2.7.2 2.7.3 2.7.4 2.8 2.8.1 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规则..................................................................................................... 3 距离 ................................................................................................................................. 3 时间 ................................................................................................................................. 3 位置 ................................................................................................................................. 3 照明 ................................................................................................................................. 3 实验室测试环境要求 ........................................................................................................ 3 测试项目 .......................................................................................................................... 3 膜厚测试 .......................................................................................................................... 3 试验目的 ...................................................................................................................... 3 试验条件 ...................................................................................................................... 3 合格判据 ...................................................................................................................... 3 抗化学试剂测试(建议安装在整机上测试)..................................................................... 3 试验目的 ...................................................................................................................... 3 试验条件 ...................................................................................................................... 3 程序 ............................................................................................................................. 3 合格判据 ...................................................................................................................... 3 附着力测试....................................................................................................................... 3 试验目的 ...................................................................................................................... 3 试验条件 ...................................................................................................................... 3 程序 ............................................................................................................................. 3 合格判据 ...................................................................................................................... 3 说明 ............................................................................................................................. 3 耐磨性测试....................................................................................................................... 3 试验目的 ...................................................................................................................... 3 试验条件 ...................................................................................................................... 3 程序 ............................................................................................................................. 3 合格判据 ...................................................................................................................... 3 耐醇性测试....................................................................................................................... 3 试验目的 ...................................................................................................................... 3 试验条件 ...................................................................................................................... 3 程序 ............................................................................................................................. 3 结果判定 ...................................................................................................................... 3 铅笔硬度测试 ................................................................................................................... 3 试验目的 ...................................................................................................................... 3 试验条件 ...................................................................................................................... 3 程序 ............................................................................................................................. 3 合格判据 ...................................................................................................................... 3 说明 ............................................................................................................................. 3 低温存储 .......................................................................................................................... 3 试验目的 ...................................................................................................................... 3 试验条件 ...................................................................................................................... 3 程序 ............................................................................................................................. 3 合格判据 ...................................................................................................................... 3 高温存储 .......................................................................................................................... 3 试验目的 ...................................................................................................................... 3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Huawei Confidential 第3页,共24页Page 3 , Total24
2008-11-24

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

1 测试标准框架 1.1 整体框架 1.2 测试样品数 1.3 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 2 外观等级面划分 2.1 外观等级面定义 3 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 3.1 距离 3.2 时间 3.3 位置 3.4 照明 3.5 环境 4 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 4.1 膜厚测试 4.1.1 试验目的 4.1.2 试验条件 4.1.3 合格判据 4.2 抗MEK(丁酮)测试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验条件 4.2.3 程序 4.2.4 合格判据 4.3 附着力测试 4.3.1 试验目的 4.3.2 试验条件 4.3.3 程序 4.3.4 合格判据 4.3.5 等级描述说明 4.3.6 测试工具 4.4 RCA纸带耐磨测试 4.4.1 试验目的 4.4.2 试验条件 4.4.3 程序 4.4.4 合格判据 4.5 酒精摩擦测试 4.5.1 试验目的 4.5.2 试验条件 4.5.3 程序 4.5.4 合格判据 4.6 橡皮摩擦测试 4.6.1 试验目的 4.6.2 试验条件 4.6.3 程序 4.6.4 合格判据 4.7 振动摩擦测试 4.7.1 试验目的 4.7.2 试验条件 4.7.3 程序 4.7.4 合格判据 4.7.5 说明 4.8 铅笔硬度测试

4.8.1 试验目的4.8.2 试验条件4.8.3 程序 4.8.4 合格判据4.8.5 测试工具4.9 抗脏污测试 4.9.1 试验目的4.9.2 试验条件4.9.3 程序 4.9.4 合格判据4.10 牛顿笔测试 4.10.1 试验目的4.10.2 试验条件4.10.3 程序 4.10.4 合格判据4.10.5 说明 4.11 显微维氏硬度测试4.11.1 试验目的4.11.2 试验条件4.11.3 程序 4.11.4 合格判据4.12 耐化妆品测试 4.12.1 试验目的4.12.2 试验条件4.12.3 程序 4.12.4 合格判据4.13 耐手汗测试 4.13.1 试验目的4.13.2 试验条件4.13.3 程序 4.13.4 合格判据4.13.5 说明 4.14 低温存储 4.14.1 试验目的4.14.2 试验条件4.14.3 程序 4.14.4 合格判据4.15 高温存储 4.1 5.1 试验目的4.15.2 试验条件4.15.3 程序 4.1 5.4 合格判据4.16 交变湿热 4.16.1 试验目的4.16.2 试验条件4.16.3 程序 4.16.4 合格判据4.17 温度冲击 4.17.1 试验目的4.17.2 试验条件4.17.3 程序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模板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一、试验样品描述 二、试验阶段 三、试验结论

四、试验项目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实验标准: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测试产品状态 ■小批□中批□量产 开始时间/Start Time 结束时间/Close Time 试验项目名称/Test Item Name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产品名称Name 料号/P/N (材料类填写供应商) 试验样品/数量 试验负责人 (5Pcs ) 实验测试结果 ■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试验目的 验证产品在高温环境存储后其常温工作的电气性能的可靠性 试验条件 Test Condition 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升温速率为1℃/min,使产品温度达到70℃,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完成测试后在正常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进行产品检查 试验条件图 Test Condition 仪器/设备 高温烤箱、万用表、测试工装 合格判据 试验后样品外观、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能正常 包装压力测试 OK 包装振动测试 OK 包装跌落测试 OK Group 7 酒精测试 OK RCA 纸带耐磨测试 附着力测试 OK 百格测试 OK 材料防火测试

备注说明 注意:测试不通过或条件通过时需要备注说明现象或原因、所有工作状态机器需要连接信号线、功能测试涵盖遥控距离和按键功能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低温贮存) 实验标准: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测试产品状态■小批□中批□量产 开始时间/Start Time 结束时间/Close Time试验项目名称/Test Item Name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低温贮存) 机型名称Name料号/P/N(材料类填写供应商)试验样品/数量试验负责人实验测试结果■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试验目的验证产品低温环境存储后其常温工作的电气性能的可靠性 试验条件Test Condition 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降温速率为1℃/min,使试验箱温度达到-30℃,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完成测试后在正常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进行产品检查. 试验条件图Test Condition

华为手机包装件外观(UV工艺彩盒)可靠性测试规范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DKBAxxxx-2006.xx 手机包装件外观(UV工艺彩盒)可靠性测试规范 年月发布年月日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无线终端测试与质量部 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 a)手机导电漆及导电胶测试规范 b)手机溅镀件及蒸镀件测试规范 c)手机键盘测试规范 d)手机镜片测试规范 e)手机塑料件及喷漆件测试规范 f)手机塑料水电镀件测试规范 g)手机天线结构测试规范 h)手机外表面印刷测试规范 i)手机五金件测试规范 参照并替代的其它规范或文件: 本规范版本升级更改主要内容:第二版,外观检验和测试规范分离,统一整机和部件测试标准本规范主要起草部门:终端工业设计部系统组、无线终端测试部 批准人:钟纲、王樾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前言4 2范围 4 3规范性引用文件4 4术语和定义4 4.1彩盒测量面定义4 5测试条件及环境4 6不良缺陷定义 5 7包装可靠性测试5 7.1粘贴式包装彩盒附着力测试5 7.2折叠式包装彩盒附着力测试6 7.3粘贴式彩盒脆性测试6 7.4折叠式彩盒脆性测试6 7.5耐磨测试6

1 前言 本标准用于规范华为终端公司手机包装外观可靠性验收测试标准。 TQC/CEG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本规范要求的测试条件和测试设备,优先选择具备相应测试能力的供应商。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机包装彩盒上所采用的喷涂,印刷等(UV工艺)性能测试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华为研发测试部、华为IQC、油漆供应商、喷涂厂供应商在研发、试生产、量产阶段的测试。 任何新的项目,供应商都需要完整的按照本标准进行验证测试,并提供报告。 已经通过华为验收测试正式签样的项目,如果出现任何工程变更,包含但不限于材料变化、工艺变化、生产制成变化等,必须同步通知华为,并按照本标准进行全面测试,提供测试报告给华为。 批量生产阶段,也必须满足本标准规定的性能,可以进行抽检,抽检项目及周期由华为MQE另行规定。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4 术语和定义 4.1 彩盒测量面定义 Ⅰ测量面:彩盒正面; Ⅱ测量面:彩盒侧面; Ⅲ测量面:彩盒背面; 5 测试条件及环境 检验条件及环境的规则如下: 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mm~350mm; 时间:参见表1; 位置:检查角度与制品水平面成45-90°;

华为手机整机检验标准汇总

华为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文件类型:检验标准文件页码:第1页,共15页文件标题:成品手机整机检验标准1目的 此标准规定了手机成品品质接收标准,保证手机外观、标识、包装及一般性能符 合设计要求, 确保产品品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手机产品在代工厂或自行生产的制程质量评估与出货抽样检验。 3参考文件 3.1各款手机的ID图及相关文件; 3.2各款手机的MD产品装配图及类似相关文件。 3.3GB/T2828.1-2003逐批检查技术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4定义 4.1Cri,Critical Defect,致命缺陷:对产品使用者人身与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4.2Maj,Major Defect,主要缺陷:制品单位的性能不能满足该产品预定的功能或严重影响 该产品正常使用性能或可导致客户退机的外观等缺陷; 4.3Min,Minor Defect,次要缺陷:对产品外观产生轻微影响的缺陷; 4.4Acc,Acceptable Defect,可接受缺陷:可以接受的缺陷,在产品制程质量评估时使 用,在产品出货抽样检验中仅供参考; 4.5封样,Golden Sample,也称为样板:由设计部门或品管部门或销售部签名认可的、用 于确认和鉴别各种订制结构件来料批量供货质量的样品;一般可分为标准样板和/或上限 样板、下限样板(上/下限样板一般需征求销售部意见)、结构样板等。 5抽样计划与接受标准及产品外观检查方式和条件: 5.1抽样计划:按照国标GB/T2828.1-2003(或等同标准),正常抽检水平,一次抽样,II 类; 华为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文件类型:检验标准文件页码:第2页,共15页文件标题:成品手机整机检验标准 5.2接受标准:AQL(Cri:0,Maj:0.65,Min:1.5)

华为手机包装件外观(UV工艺彩盒)可靠性测试规范

手机包装件外观(UV工艺彩盒)可靠性测试规范内部公开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DKBAxxxx-2006.xx 手机包装件外观(UV工艺彩盒)可靠性测试规范 年月发布年月日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包装件外观(UV工艺彩盒)可靠性测试规范内部公开 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无线终端测试与质量部 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 a)手机导电漆及导电胶测试规范 b)手机溅镀件及蒸镀件测试规范 c)手机键盘测试规范 d)手机镜片测试规范 e)手机塑料件及喷漆件测试规范 f)手机塑料水电镀件测试规范 g)手机天线结构测试规范 h)手机外表面印刷测试规范 i)手机五金件测试规范 参照并替代的其它规范或文件: 本规范版本升级更改主要内容:第二版,外观检验和测试规范分离,统一整机和部件测试标准本规范主要起草部门:终端工业设计部系统组、无线终端测试部 批准人:钟纲、王樾 规范号 Doc No. 主要起草专家主要评审专家 Q/DKBAxxxx-2006.03 叶翱、刘常志、 刘传兵、张斌… (V1.0版) 手机质量部MQE:王锋 手机质量部PQE:刘钟江、蔡仁堡 采购TQC:黄进元、吴占荣、赖春根 手机测试部:刘春林 采购专家团:广爱国 手机开发部:杨宁、叶翱、刘常志、陈 鹏、李金普、苏斌、刘方 成、胡斌、张慧敏等 Q/DKBAxxxx-2006.xx 刘春林(V2.0版)手机质量部MQE:王锋、王红四 采购TQC:黄进元、吴占荣、王春秋、 赖春根 手机测试部:李小龙、刘吉平、何玮、 乔应、 采购专家团:广爱国 手机开发部:张斌、刘传兵、李金普、 宋徐春、李楷、刘文斌、冯彩霞、盛丽丽等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报告.docx

XXXX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2019-5-25 样品名称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样品编号2019-5-25 委托单位XXXX 实业有限公司型号/规格RC661-Z2委托单位 XXXXXX检测类别委托试验地址 样品来源 收样日期2019年4月15日 委托方送样 方式 2019 年4月15日~ 样品数量120检测日期 2019年5月15日 1.高低温工作试验10.外箱跌落试验18.标签酒精测试 2.高温高湿工作试验11.外箱振动试验19.盐雾测试 3.外箱温湿度交变储存试验 12.稳定性测试20.外箱抗压测试 4.外箱高温高湿储存试验13.铅笔硬度测试21.ESD 测试 检测项目 5.冷热冲击试验14.底噪测试22.电源通断测试 6.裸机跌落试验15.防水测试23.裸机振动试验 7.裸机微跌试验16.大头针缝隙安全测试 https://www.360docs.net/doc/819791232.html,B 线摇摆测试 8.彩盒包装跌落试验17.标签橡皮测试25.125℃高温存放 9.快递盒包装跌落试验 样品说明委托方提供120 个样品用于本次试验,其中: 裸机 40台, PCBA 20 块,带包装 3 箱( 60台)。

参考标准: 检测依据 YD/T 1539-2006《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检测结论样品按照要求完成了测试,测试结果见报告正文 备注--- 编制:审核:批准: 批准人职务: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第1页共 9页

XXXX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2019-5-25 试验情况综述 序号项目 1高低温1 标准要求 温度45℃ 试验情况 工作 试验 2高温 高湿 工作 试验3外箱 温湿度 交变 储存 试验 持续时间 6 小时 2温度45℃~ -10 ℃ 降温时间 2 小时 3温度-10 ℃ 持续时间 6 小时 4温度-10 ℃~ 45℃ 升温时间 1 小时 每循环时间15小时 循环次数4 样品状态在线测试 温度40℃ 相对湿度90﹪ 持续时间96h 样品状态在线测试 1温度70℃ 湿度40﹪ 持续时间12 小时 2温度70℃~ -20 ℃ 降温时间 2 小时 3温度-20 ℃ 4持续时间12 小时 温度-20 ℃~ 湿度40 ﹪ 升温时间 1 小时 每循环时间27 小时 循环次数4 样品状态包装、不

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

1 测试标准框架 (15) 1.1 整体框架 (15) 1.2 测试样品数 (15) 1.3 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 (17) 2 外观等级面划分 (17) 2.1 外观等级面定义 (17) 3 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 (18) 3.1 距离 (18) 3.2 时间 (18) 3.3 位置 (18) 3.4 照明 (19) 3.5 环境 (19) 4 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 (19) 4.1 膜厚测试 (19) 4.1.1 试验目的 (19) 4.1.2 试验条件 (19) 4.1.3 合格判据 (19) 4.2 抗MEK(丁酮)测试 (19) 4.2.1 试验目的 (19) 4.2.2 试验条件 (19) 4.2.3 程序 (19) 4.2.4 合格判据 (20) 4.3 附着力测试 (20) 4.3.1 试验目的 (20) 4.3.2 试验条件 (20) 4.3.3 程序 (21) 4.3.4 合格判据 (22) 4.3.5 等级描述说明 (22) 4.3.6 测试工具 (22) 4.4 RCA纸带耐磨测试 (23) 4.4.1 试验目的 (23)

4.4.3 程序 (23) 4.4.4 合格判据 (24) 4.5 酒精摩擦测试 (24) 4.5.1 试验目的 (24) 4.5.2 试验条件 (24) 4.5.3 程序 (24) 4.5.4 合格判据 (24) 4.6 橡皮摩擦测试 (24) 4.6.1 试验目的 (24) 4.6.2 试验条件 (25) 4.6.3 程序 (25) 4.6.4 合格判据 (25) 4.7 振动摩擦测试 (25) 4.7.1 试验目的 (25) 4.7.2 试验条件 (25) 4.7.3 程序 (26) 4.7.4 合格判据 (26) 4.7.5 说明 (27) 4.8 铅笔硬度测试 (27) 4.8.1 试验目的 (27) 4.8.2 试验条件 (27) 4.8.3 程序 (27) 4.8.4 合格判据 (29) 4.8.5 测试工具 (30) 4.9 抗脏污测试 (30) 4.9.1 试验目的 (30) 4.9.2 试验条件 (30) 4.9.3 程序 (30) 4.9.4 合格判据 (30) 4.10 牛顿笔测试 (30) 4.10.1 试验目的 (30) 4.10.2 试验条件 (31) 4.10.3 程序 (31)

华为新产品开发版本转测试质量控制标准

新产品开发版本转测试质量控制标准 文件编号 : GW/RD-xxxx 秘密等级:机密 发出部门 : VW研发部、测试部颁发日期 : 2007-8 版本号 : V1.0发送至:VW研发部 抄送: 总页数: 5 附件:无 主题词:版本测试质量标准 编制 : 王海宁 审核 : 批准 : 文件分发清单 分发部门/人数量签收人签收日期分发部门/人数量签收人签收日期生产质量部 1 文件更改历史 更改日期版本号更改原因 四

目录 1、目的 (3) 2、范围 (3) 2.1适用业务 (3) 2.2裁减说明 (3) 3、定义与缩略语 (3) 4、开发版本转测试质量控制标准: (3) 4.1交付件要求 (3) 4.2产品开发版本转测试标准内容 (4)

1、目的 通过对产品(软件/硬件)开发过程版本质量的控制,明确开发各阶段的产品对于测试验证输入质量的要求与标准化,提高产品版本开发的质量与测试效率,从而有效的保证测试过程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2.1适用业务 适用于VW新产品软硬件开发任何过程和阶段。 2.2裁减说明 结构与光学等领域的项目,根据产品质量计划作出适用性的裁减和优化 3、定义与缩略语 测试入口:是指对于产品的软件或硬件提交可供测试的版本输入条件,如果不满足入口条件,则不能进行测试。 测试中断:是指对于该版本测试过程中发现在不能满足该测试标准和条件时,测试方中止测试,要求开发方重新提交测试申请。 测试完成:是指该版本测试结果在依照所有测试标准完全满足的情况下,才能结束测试。4、开发版本转测试质量控制标准: 4.1交付件要求 4.1.1产品开发或修改准备提交测试版本在做转测试前需要开发设计工程师完成必要的自检并输出自测报告或调试报告; 4.1.2 产品开发版本必须满足各阶段测试输入质量要求,并在对其自检并输出自测报告或调试报告审查后给出结果; 4.1.3 对于产品设计开发验证各阶段各类型缺陷Bug要求开发设计工程师必须给出明确清晰的问题分析原因(Root Cause)和改善解决对策(Effective Solution),并在Buglist和缺陷回馈体现!并自检其有效性! 4.1.4 对于满足提交标准的测试版本必须在提交测试申请同时配备软/硬件程序版本配置清单说明!

华为手机整机检验标准

1 目的 此标准规定了手机成品品质接收标准,保证手机外观、标识、包装及一般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确保产品品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手机产品在代工厂或自行生产的制程质量评估与出货抽样检验。 3 参考文件 3.1 各款手机的ID图及相关文件; 3.2 各款手机的MD产品装配图及类似相关文件。 3.3 GB/T2828.1-2003 逐批检查技术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4 定义 4.1 Cri,Critical Defect,致命缺陷:对产品使用者人身与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的缺陷; 4.2 Maj,Major Defect,主要缺陷:制品单位的性能不能满足该产品预定的 功能或严重影响该产品正常使用性能或可导致客户退机的外观等缺陷; 4.3 Min,Minor Defect,次要缺陷:对产品外观产生轻微影响的缺陷; 4.4 Acc,Acceptable Defect,可接受缺陷:可以接受的缺陷,在产品制程 质量评估时使用,在产品出货抽样检验中仅供参考; 4.5 封样,Golden Sample,也称为样板:由设计部门或品管部门或销售部 签名认可的、用于确认和鉴别各种订制结构件来料批量供货质量的样 品;一般可分为标准样板和/或上限样板、下限样板(上/下限样板一般需 征求销售部意见)、结构样板等。 5 抽样计划与接受标准及产品外观检查方式和条件: 5.1 抽样计划:按照国标GB/T2828.1-2003 (或等同标准),正常抽检水平, 一次抽样,II类;

5.2 接受标准:AQL(Cri:0,Maj:0.65,Min:1.5) 5.3 产品外观检查方式和条件: 5.3.1 环境亮度:在距离检测部分50cm处用一个照明亮度值为800LUX 以上的照明系通模拟日光。 5.3.2 检查方式和角度:目视,视线与被检查物表面角度在15-90度范围内 旋转。 5.3.3 检查距离和时间: 检查被检物最多15秒内,人眼距离被检物约 30cm。 5.3.4 外观检查需使用污点标准(菲林片)。 5.4 判定原则:港利通科技认可的工程样机所具有的特性、特点全部作为接 受,对于不符合样机的,或以工程设计图纸的偏差要求作为接受表准, 或以以下具体的描述进行判定。 6 关于一些名词的定义符号定义: 6.1 刮手:是指用手指或皮肤接触物件表面或边缘有刺痛感,它与装配错位 不同的是即使在同一平面,也会有刺痛感。 6.2 装配不良:是指因设计公差或装配因素导致两个接合件的接合面不在同 一平面的现象,也可称之为错位或起级,它与刮手不同的是无刺痛感。 6.3 间隙:是指因设计公差或装配因素导致两个接合件的接合面之间有间 隙。 6.4 镜高:是指装配后的Lens表面与其装配体同一面的表面之间的高度 差。 6.5 装配主体:是指被装配物体的最主要的装配体,如主机的面与底,翻盖 的面与底,各类镶嵌件,按键等。 6.6 组件或配件:指组装在主体上的组件,在这份文件上指Lens、电池、 SIM卡、电池门,其配合应良好,取卸灵活。各部件配合良好,满足推力 计最小2Kgf的抗冲击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