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设计演示文稿
人工湿地介绍PPT课件
60
国内某生活污水处理厂生 化处理后利用人工湿地 深度处理,效果不明显
出水排入水源保护区, 需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0.2 ≤1.0 ≤1.0
深度处理后,指标反而上升; 出水达不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61
深度处理后,出水达 不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62
以色列公司自1989年起致 力于设计和建造生态湿地。
作为以色列同行业的领先 者,设计和建造了天然生物系 统用来处理城市污水,加油站 污水,军用设施排水,来自乳 品农场、屠宰场、养鱼场的排 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油脂 公司的含有碳氢化合物和脂肪 的残渣。
数据进行设计
约需要4-8平方土地 (纯生态)
经机械强化可减少用地
每立方污水约1.5平方
(需根据具体的水质)
29
需要一定坡度设计
人工湿地植物 交错种植
30
无需维护,植物 无需修剪,枯萎后 只需要补种
31
湿地可建在 建筑物周围 无需修剪维护
32
去除污水中的硝酸盐
从被污染的水源 中去除硝酸盐
33
从被污染的水源 中去除硝酸盐
51
出水末端无太阳光直照, 不会产生水绵等二次污染
人工湿地末端水质
52
植物在污泥上 生长,并将污 染物其分解。
废水中的悬浮物在 第一个池里沉淀, 产生污泥。
无需污泥处理, 降低运营成本
53
COD去除率 平均98.6%
54
BOD去除率 平均99.6%
55
总悬浮物 固体去除率 平均99.8%
56
增添景观美感
13
湿地公园可处理污 水,也可作休闲场所
14
湿地 湿地
湿地
15
16
《人工湿地》课件
处理城市污水,通过湿地植物、微生物等自然净化过程实现污水净 化。
未来展望
01
02
03
04
扩大人工湿地在各个领域的应 用范围,尤其在城市污水处理
和生态修复方面。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提高人 工湿地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推动人工湿地与生态旅游、科 普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 现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
建设流程
前期调研
对当地的环境、资源、社会经 济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为人 工湿地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设计阶段
根据前期调研结果,进行人工 湿地的规划和设计,包括湿地 类型、规模、布局、植物选择 等。
施工阶段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 土地整理、植物种植、水利设 施建设等。
调试与运行阶段
完成施工后对人工湿地系统进 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并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在湿地中建立垂直 水流,利用水流的动力 和填料床的吸附作用去 除污染物,同时利用植 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实现 净化效果。
适用于土地资源有限、 气候条件较为温和的地 区。
处理效率较高,占地面 积较小。
投资较大,维护成本较 高。
混合型人工湿地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03 适用条件
04 优点
05 缺点
政策法规与标准
法律法规 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和 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确保人工 湿地的建设和运行合法合规。
监管要求 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人工湿地建 设和运行的监管要求,配合相关 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人工湿 地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技术标准 遵循国家和地方关于人工湿地建 设和运行的技术标准,保证人工 湿地的建设质量和运行效果。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PPT演示文稿
-- 探索人工湿地的建设与应用 ➢ 80年代以后:
-- 未把人工湿地作为处理主体,常与稳定塘系统 及天然土地处理系统联用。
➢ 90年代以后: -- 将人工湿地作为处理主体,积极探索其工艺参 数、运用范围和处理机理。
8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优点:
Constructed wetlands can be less expensive to build than other treatment options
(Ⅱ)潜流型人工湿地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示意图
30
(Ⅱ)潜流型人工湿地
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示意图
31
(Ⅱ)复合潜流型人工湿地
紧凑型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示意图
32
(Ⅱ)潜流型人工湿地分析
➢ 优点:(与HFCWs相比)
✓ 充分运用湿地空间 ✓ 发挥系统协同作用 保温条件好;卫生条件好
➢ 缺点:(与HFCWs相比)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expenses (energy and supplies) are low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require only periodic, rather than continuous, on-site labour
第七章、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1
1.概述 湿地系统的概念
2
滇池边的天然湿地
3
人工湿地的定义:
--人工湿地是人工建造的、可控制的和工程化的 湿地系统,其设计和建造是通过对湿地自然生 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优化组合 来进行废水处理的。
4
滇池边的人工湿地
5
垂直流人工湿地表面布水系统
(水处理课件)人工湿地
CODMn NH3-N (mg/l) (mg/l)
出水浓度
CODMn NH3-N (mg/l) (mg/l)
去除率
CODMn (%)
NH3-N (%)
工程投资 (万元)
备注
潜流人工湿地 2 660 500 4-24 2.25-6 0.8-9.6 0.68-3 60-80 50-70
2.57
人工湿地—复合流
•Nitrate – Ammonification硝化
•First anoxic process after oxygen is depleted •Reduction of nitrate to molecular nitrogen or ammonia
•Fixation固定
•Converting nitrogen gas to organic nitrogen •Aerobic or Anaerobic by bacteria and blue-green algae •More important in natural wetlands due to already nitrogen rich environment
Nitrogen
•Plant uptake
•Converts inorganic nitrogen to organic nitrogen •Ammonia or nitrate used as energy or cell growth
•Ammonia Adsorption
•Ionized ammonia adsorbed by inorganic sediment
•Volitization – breaks down compounds and expels as gas
《人工湿地》PPT课件
t/a
1.31 24.50 0.11 2.06
8.34 36.86 0.61 2.70
2.29 20.36 0.17 1.51
1.66 102.49 0.14 8.64
1.56 7.78 1.23 6.14
1.84 20.50 0.10 1.11
0.54 0.85 0.09 0.14
0.83 1.15 0.15 0.21
0.7 TN(mg/L)
0.6
0.5
湖库 II 类上限
0.4
0.3
0.2
0.1
TP(mg/L)
洱海潜在的富营养化危机
ppt课件
0.04 0.03 0.02 0.01
9
1、美丽的高原明珠——脆弱的生态系统
30
SD(m)
25
Chl.a(ug /L)
20
藻类(106cell/L)
15
10
5
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抚仙湖水质三十年演变趋势
年份
CODMn (mg/L)
BOD5 (mg/L)
T-P (mg/L)
T-N (mg/L)
1980’s
0.99
1.04
0.012
0.11
1990’s
0.99
0.66
0.012
0.22
2000’s
1.04
1.36
0.007
0.17
I类标准
2
3
0.010
0.15
2005调查*
人工湿地设计PPT课件
微生物
分解有机物,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 质,促进湿地净化功能。
水生动物
包括鱼类、贝类、昆虫等,维持生态 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人类活动
合理的人工湿地设计和管理,能够促 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功能与作用
净化水质
调节气候
人工湿地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有 效去除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 属等有毒物质。
湿地具有较大的水面和植被覆盖,能够调 节气温、湿度和降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 应。
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供休闲空间
湿地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是众多野生 动植物的生存场所,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 性。
人工湿地可以作为城市公园、景观等公共 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亲近自然 的场所。
06
详细描述
潜流人工湿地的地下水位较高,能够承受较大 的水力负荷,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
垂直流人工湿地
总结词
处理效果好
详细描述
垂直流人工湿地通过垂直水流的方向,使污水 在湿地中得到充分净化,处理效果较好。
总结词
占地面积小
详细描述
垂直流人工湿地面积较小,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尤其适用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
植物种植技术
种植容器
根据植物种类和生长需求,选择 合适的种植容器,如盆栽、网箱
等。
种植深度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确定种植深 度,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种植密度
合理控制种植密度,避免过度密集 或稀疏的现象出现,以确保人工湿 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05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与功能
生态系统构成
湿地植物
某河道人工湿地设计方案.演示教学
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
老化的微生物作为
SFW)、潜流型人工湿地(SSFW)。潜流型人工湿
丰富的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流等作用,以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以下流动,故具有
表面流人工湿地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污水在湿地的表面流动,水位较浅,多
0.1~0.6 m,与自
14.61km)和运
5km)。设计排水能力16.9 m3/s ~48.7 m3/s,目前排
70%。
丁村沟
1号沉砂池第
全长14.4km,流域面积24.9km2。其中中牟县先导区
4.3km。现状来水主要为上游村庄的生活污水,以及雁
年丁村沟进行了清淤,至今未再次治理过,它是示范区内的
设计排水能力3 m3/s ~15 m3/s,目前排水能力仅
30 cm。
出水池
实际尺寸:L×B×H=10×5×1.2m
有效水深:H=1.0m
有效容积:V=50m3,有效面积50m2
结构:砖混结构
人工湿地堵塞的预防措施
)选择了粒径较大的基质以有效地防止堵塞的发生, 但过大的粒
进而影响净化效果。我方根据在净化效果和
)潜流人工湿地分为2格,可以间歇进水可减缓人工湿地基质
集水系统和防渗层五部分,其中多孔管布水系统与集水系
0.4~1.6 m,我们取1.0 m。
土壤表层
,并具较
0.025~0.35 cm/h。
30
。系统完成面比周边地表高5 cm,防止周边雨水漫入系统。
10%~15%。
多孔管布水系统
)布水管周围填料的空隙与孔隙率
16 mm的陶粒即可满足布水的水力传导条件,陶粒厚度取15 cm。
人工湿地项目工艺初设方案讲课讲稿
人工湿地项目工艺初设方案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10000m³/d初设方案衢州城建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六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1.1 工程建设规模 (3)§1.2 污水水质及处理出水标准 (3)第二章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 (5)§2.1 设计依据 (5)§2.2 设计原则 (5)§2.3 设计规范与标准 (5)§2.4 编制范围 (7)§2.5 设计施工范围 (7)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 (8)§3.1 原水情况调查 (8)§3.2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8)3.2.1 常规生物处理工艺介绍 (8)3.2.2尾水处理工艺选型 (11)§3.3 工艺流程设计 (12)3.3.1 工艺流程图 (12)3.3.2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选型 (12)第四章电气与自控设计 (15)§4.1 电气设计 (15)4.1.1 设计范围 (15)4.1.2 动力配电 (15)4.1.3 电动装置控制要求 (15)4.1.4 电缆敷设 (15)4.1.5 防雷接地 (15)4.1.6 照明 (16)§4.2 自动化控制设计 (16)§4.3 电器、仪表 (17)第五章其他设计 (19)§5.1 节能设计 (19)§5.2 绿化设计 (19)§5.3 消防设计 (20)§5.4 结构设计 (20)§5.5 防腐涂漆措施 (21)§5.6 工程形象设计 (21)第六章水处理设备运行管理措施 (22)§6.1 组织管理措施 (22)§6.2 技术管理措施 (22)第七章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 (23)§7.1 主要工艺投资估算 (23)§7.2 运行成本分析 (24)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建设规模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情况,项目曹宅镇污水处理厂位于曹宅镇梅溪塘村,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按国家一级B标出水水质设计建设,日污水处理能力5000吨左右,是我区最大的镇级污水处理厂。
新海人工湿地课程设计简介IntelPPT课件
第四池(生態池)
➢ 設計重點:營造生物網絡健全的水域環境,設計為自然處 理系統的三級處理單元
➢ 主要去除機制:利用生態系統內的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機 制,將各式污染物移除
➢ 建議植栽種類: 圓葉節節菜、黃花水龍、過長沙、水毛花、睡蓮、燈心草、田 蔥、台灣萍蓬草、水蓼、烏蘇里聚藻、野慈姑、鴨舌草、窄 葉澤瀉、三白草
廣義定義
常受到漫淹,土壤處於缺氧狀況的 豐水生態系生物(維管束植物)可以 適應週期性水文消長的狀態
濕地構成要件
水文
位於水陸交界的漸變帶 季節性水位消長
植物
以水生植物為優勢族群
土壤
下層以還原性土壤為主
濕地
動物
以底棲、水昆、兩棲、 魚類、水禽等為特徵
常受到漫淹,土壤處於缺氧狀況的豐水生態系 生物(維管束植物)可以適應週期性水文消長的狀態
第二池:開放水域
➢ 設計重點:營造好氧、多生物擔體環境 ➢ 主要去除機制 物理性:沉澱
生物性:好氧消化、硝化(氨氮轉換為硝酸 ➢ 建議植栽態種氮類):
金魚藻、蝦藻、水車前、冠果眼子菜、水王孫、茨藻
第三池密植區二
➢ 設計重點:營造無氧、 多生物擔體環境
➢ 主要去除機制 物理性:沉澱、攔截(尤以藻類) 生物性:無氧消化、脫硝作用(硝酸態氮轉換為氮氣)
人工溼地的定義、分類與功能
人工溼地定義
透過人為的設置,且其水文、土壤及生態相符 合於自然濕地構成要件者,均可稱為人工濕地
人工溼地類型 水質淨化型 滯澇蓄洪型 開發補償型 教育展示型
細部設計 ─新海人工濕地自然淨化系統
濕地設置
放
抽
水 井 : 取
流 量 計
湖泊人工湿地和生态护岸设计
1 人工湿地设计1.1 人工湿地介绍1.1.1 人工湿地工作原理人工湿地系统是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合而成的填料床,并栽种经过选择的水生、湿生植物,组成类似于自然湿地状态的方案化的湿地系统。
水体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在基质吸附、过滤,植物吸收、固定、转化、代谢及湿地微生物的分解、利用、异化等过程的综合作用下,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
湿地系统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人工湿地系统的主要优势体现在,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运行维护方便、管理简单、投资小、运行费用低、符合自然界水质净化和水资源循环的生态学规律等。
人工湿地的建立不但可以起到对湖泊水体的净化效果,同时也可加强湖泊的景观效应。
人工湿地系统结果图及效果图见图1-1、图1-2。
图1-1 人工湿地结构示意图图1-2 人工湿地效果图1.1.2 人工湿地分类人工湿地按污水在其中的流动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
两种人工湿地的工艺特性及优缺点见表5-5。
表面流湿地系统中,水体在湿地的表面流动,水位较浅,多在0.1-0.6m,它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具有投资少、便于管理等优点。
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中,水体在湿地床的内部流动,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填料和表层土的截留等作用,以提高其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
但当有机污染负荷较重的情况下,易造成床体堵塞,且造价较高,一般为表面流湿地的4-8倍。
表1-1 两种人工湿地对比1.2 湿地修复区设计在东西湖之间的连接处按照原规划借助自然地理条件结合景观布设人工湿地,加强对水体的修复,促进生态系统恢复。
人工湿地的设计除了满足水质净化的作用,还要兼顾人工湖对河涌的补水功能和景观效果。
湿地区总面积约为2.2万m2,湿地的布置考虑地形高差、东西湖水位差以及景观栈道的修建。
人工湿地设计(刘少敏)PPT课件
精选
精选
人工湿地的构造与工程参数是人工湿地工艺设计的核心, 包括水力学特性、湿地床构型和配套设施的构筑三方面。水力 学特性包括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负荷;湿地床构型设计包括水 力坡度、湿地床的长宽比和水位控制;配套设施的构筑包括进 出水装置、隔板装置和防渗设施。
设计中实际水力停留时间采用理论值的4O~80% 。 水力坡度:表面流人工湿地采用0.5% 或更小,潜流人工湿地采 用0.5~2%。
水资源保护
人工湿地设计
讲授:刘少敏 2010.12
精选
精选
湿地概述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它处于陆地 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深水 湖和海洋)之间。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 统之间的过渡带。
人工湿地是一种为了达到环保处理效果,模仿自 然湿地而人工设计的复杂的具有渗透性能的地层生态 结构,包括有浮现性、浸没式植物、动物和水体等不 同的组成部分。
温度带来的影响。
精选
QQ786195361
精选
精选
人工湿地系统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单元和 人工湿地单元组成。通过合理设计可将BOD5、 SS、营养盐、原生动物、金属离子和其他物 质处理达到二级和高级处理水平。
预处理主要去除粗颗粒和降低有机负荷。 构筑物包括双层沉淀池、化粪池、稳定塘或 初沉池。 人工湿地中的流态采用推流式、回流式、阶 梯进水或综合式。
精选
通俗地说,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综合了物 理、化学、生物的三种作用。实地系统成熟后, 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因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 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SS被填料和 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 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去除。湿地系统中因 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 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通过硝化、反硝 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 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第四章 人工湿地的设计、运行和维护
时必须加覆盖层避免材料降解。
31
(2)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
聚乙烯。安装难度大,抗刺破性差,但
抗紫外性好,修补容易,并且生产过程
不需要氯气,相对环保。价格稍贵。
32
(3)聚丙烯:抗刺破性能最好,抗摩擦性 能良好,抗紫外光性能优良,制造不需 要氯气,是三种产品中最环保的,但价 格最贵。
可使废水流过的小孔,会提高土壤的多孔性,使废水适度流
动。实践发现,由于土壤的透水性不够,废水流过土壤表面 时产生了很多问题。
平流系统能有效降低生化耗氧量,减少悬浮固体,但由于它
们相对缺氧,所以这类系统要改进氨的硝化问题。它去除病 原体的效果极佳。
22
垂直流人工系统:以间歇的剂量将废水施用于床表面, 废水垂直渗透过多为砂砾的基质。
20
问题: • 有机负荷太高时容易堵塞。通常在潜流系统前面 有一个沉淀过程,以去除悬浮固体。此外,常常 采用多个进口,尽可能均匀地分散悬浮固体,避
免堵塞问题。
• 建造费用较高(是表流系统建造费用的4~8倍),主
要是砂砾填充费用。
21
水平流人工系统:基库思法或根区法。60年代中期由基库思博 士首创的。它包括一个种有芦苇的轻粘土或粘重土矩形床。 废水水平地流过芦苇的根围。土壤结构通过添加钙和铁或铝 补充物来增加土壤沉淀磷酸盐的能力。 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基库思认为,扎进土壤的芦根死后形成了
安全和具有可见性。
35
4、流量分布设施 对于依靠重力自流的结构设计,V型槽或 水平的堤堰都很好。 对于小的系统,可采用聚氯乙烯管。
36
37
38
5、流量分布管道 废水从流量分布装置出来后应该被均匀地 分布在湿地的前端。对潜流湿地,布水
人工湿地ppt课件
近年来由于湿地围垦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水资源过度利用大江大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泥沙淤积海岸侵蚀与破坏城市建设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等不合理利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造成湿地面积缩小水质下降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降低甚至丧失
人工湿地概述
完整版课件
1
01、人工湿地简介
02、人工湿地的构造
通过植物的收割而从废水和湿地系统中去除。
• 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氨氮的硝化过程: N4 H N2 O N3 O
• 在远离根区的部位,由于缺氧环境而进行反硝化过程,从而使氮以气体的形式而除去: N 3 O N 2 O N O N 2 O N 2
湿地底部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降解及底部较低的NO 的浓度,及充足的有机物做碳源,这些都为反硝化过 程的进行创造了条件。
03、人工湿地的去除机理
04、人工湿地系统的工艺流程
目
05、影响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06、目前湿地设计建造中存在的问题
录
07、国内人工湿地应用实例
08、人工湿地的工程选址及总体布置
09、未来展望及挑战
完整版课件
2
1、人工湿地简介
概念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 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 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 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工湿地基本参数
(1)湿地面积的预计 计算公式:A=(Q×(So-Se))/ Ls
其中:As为湿地面积(m2) Q为流量(m3/d) So为进水BOD5(mg/l) Se为出水BOD5(mg/l) Ls为BOD负荷(kg/hm2.d)
(2)水力停留时间计算 计算公式:t=V×ε/Q
t:水力停留时间(d)Q:流量 V:池子的容积(m3) ε:孔隙度%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布水与集水方式
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简图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布水与集水方式
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布水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布水与集水方式
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布水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通气孔
作用: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布水与集水方式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结构简图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进水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布水与集水方式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结构简图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可选择格栅、沉砂、初沉、均质等一级处理工艺,物化强化法、AB 法前段、水解酸化、浮动生物床等一级强化处理工艺,以及SBR、 氧化沟、A/O、生物接触氧化等二级处理工艺。
①:BOD5/COD<0.3时,宜采用水解酸化处理工艺。 ②:SS >100mg/L时,宜设沉淀池。 ③:含油量>50mg/L,宜设除油设备。 ④:DO<1.0mg/L时,宜设曝气装置。
a:加强预处理 b:设定合理的间歇期,实现间接 进水方式 c:适度密度种植,及时维护收割
二是冰层覆盖法,即在冬季湿地 结冻前放水,使湿地表面结一层冰 层对湿地自然覆盖等
2020/11/25
6.人工湿地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基质容易产生堵塞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营养物质会 逐渐积累,湿地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 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腐烂根系等会不 断阻塞填料空隙,发生堵塞现象,湿 地处理效果和运行寿命降低。
向系统内部充氧,并保证 池内气体排出,防止产生臭味。 常设置在填料层底部,与排水 管,穿水管连接。
2020/11/25
单元模块有多种灵活的组合方式,这样 可以很好地适应选址条件的变化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基质的填充
提供植物和微生物生长并对污染物起到过滤,吸 附的作用,包括土壤、砾石、陶砾、碎石、沙土矿 渣、粉煤灰等。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植被的选择
芦苇
菖蒲
香蒲
鸢尾
美人蕉
富贵竹
2020/11/25
凤眼莲
浮萍/浮莲
槐叶萍
水鳖
灯心草
香蒲
菖蒲
矮化美人蕉
茭白
黄花鸢尾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微生物接种
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微生物主 要去除污水中的有机质和N,某 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 质需要运用微生物的诱发变异 特性,培育驯化适宜吸收和消 化这些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的 优势细菌,进行降解。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基质的填充 常用垂直流填料从下到上结构
分层
排水层 过渡层 滤料层 覆盖层
厚度
材料
功能
200~350mm 100mm 600mm 50mm
粒径8~16mm 汇集排出已处理的污水 粒径4~8mm 防止上层砂砾堵塞下 面排水层 粒径0.2~6mm 核心处理区 粒径8~16mm 防表面冲蚀,迅速进水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基质的填充
水平潜流填料从左到右结构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植被的选择要求
1)适应当地环境,优先选择本土物种 2)根系发达,输氧能力 3)强耐污能力强,去除效果好 4)具有抗冻,抗病虫的能力 5)生长周期短,生物量大的 6)有经济价值或者景观效果好
5.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进水的预处理过程
2020/11/25
6.人工湿地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气候温度条件变化
夏季,温度较高,植物生长较快, 生物量增加,湿地净化功能较强, 秋冬季:植物枯萎后,吸收速度较 慢,是污染物去除效率降低。
一是湿地冬季保温方法,如植物 覆盖法,就是将植物的地上部分分 割去就地覆盖;
驯化接种优势菌种有假单 胞杆菌属Pseudomonas、产碱 杆菌属Alcaligens 和黄杆菌属 Flavobacterium以及硝化细菌和 反硝化细菌。一般接种活性污泥,
配置一定浓度的营养物质,使得 微生物在人工湿地中迅速生长, 繁殖
2020/11/25
2020/11/25
5.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进水的预处理过程人工Βιβλιοθήκη 地设计演示文稿优选人工湿地设计
集配水系统 进水方式 通气系统 防渗系统设计
面积 负荷 停留时间
2020/11/25
景观效果 生态和谐
确定类型
填料选择 铺设方式 植物选择
预处理 运行维护
1.确定湿地的类型
人工湿地
表面流人工湿地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2020/11/25
表面流人工湿地 潜流人工湿地
下
水
3 黏土防渗:
采用黏土防渗时,黏土厚度应不小于60cm,并进行分层压 实。亦可采取将黏土与膨润土相混合制成混合材料,不小于
60cm。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布水与集水方式
V形槽配水构筑物结构简图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布水与集水方式
2020/11/25
2020/11/25
5.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进水的预处理过程
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介绍 预处理措施中核心技术多为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大幅度降低来水中 有机物含量,减少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负荷,避免了湿地易堵塞的现象, 延长了湿地运行时间,可以使污水达到相关排放标准。
工艺设计边界条件
技术路线
2020/11/25
2020/11/25
2.人工湿地基本参数
(5)床体结构参数
2020/11/25
3.人工湿地结构设计步骤
防渗设计
1 水泥砂浆或混凝土防渗:
砖砌或毛石砌后底面和侧壁用防水水泥砂浆防渗处理, 或采用混凝土底面和侧壁
保 护
2 塑料薄膜防渗: 薄膜厚度宜大于1.0mm,两边衬垫土工布,以降低植物
地
根系和紫外线对薄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