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设计

合集下载

人工湿地设计基本参数

人工湿地设计基本参数

人工湿地基本参数1、湿地表面积的预计计算公式:As=(Q×(lnCo-lnCe))/(Kt×d×n)其中As为湿地面积(m2)Q为流量(m3/d),假定流量为5000 m3/d。

Co为进水BOD(mg/l),假定进水BOD为200mg/l。

Ce为出水BOD(mg/l),假定出水BOD为20mg/l。

Kt为与温度相关的速率常数,Kt=1.014×(1.06)(T-20),T假定为25,则Kt=1.357。

d为介质床的深度,一般从60-200cm不等,大都取100-150cm,项目取1 20cm。

n为介质的孔隙度,一般从10-40%不等。

表5—1 人工湿地面积计算表孔隙度10%20%30%40%湿地面积(m2)70701 35351 23567 17675可见,填料床孔隙度的大小对人工湿地面积的影响较大。

一般项目预计介质的孔隙度为30%,则人工湿地面积约为23567 m2,其中,水平湿地面积为2016 7m2,垂流式湿地面积为3400 m2,2、水力停留时间计算计算公式:t=v×ε/Q其中t:水力停留时间(d)v:池子的容积(m3),容积为V=23567 m2×1.2m=28202.4 m3,ε:湿地孔隙度,湿地中填料的空隙所占池子容积的比值,需实验测定;本项目按30%计,Q:平均流量(m3/d),假定流量为5000 m3/d。

则:水力停留时间(d)=1.697d=40.7h。

3、水力负荷计算计算公式:HLR=Q/AsQ=5000 m3/d。

As=23567 m2。

则HLR=0.2122m3/ m2.d。

4、水力管道计算计算公式V=πR2×S=Q/tV:流量R:管径S:流速,0.5m/sQ:总流量,Q=5000 m3/d。

t:停留时间,t=1.697d=40.7h。

可以计算出R=0.1474m,可用D30的水利砼管管道,也可以用D30的不锈钢管。

人工湿地介绍与设计

人工湿地介绍与设计
主要是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附近的微生 物去除的,因此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对污水 承受能力强的水生植物。
29
1.4 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 萎或常绿植物;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常会出现因冬季植 物枯萎死亡或生长休眠而导致功能下降 的现象,因此,应着重选用常绿冬季生 长旺盛的水生植物类型。
产生污水量
157 L/人/天
宽度 80 m
等价污染量
2930 人
深度 0.55m
水力停留时间
3.3天
建议各建一个100m x 40m的湿地系统
流入浓度估算 (mg/L)
COD BOD1 TSS FColi1 TN1
面积 倾斜度 NH4+ NO3-
0.8 ha < 0.005% Org N1
43
44
45
4.CW系统的填料及其构成
46
5、CW系统的植物
水上植物、水底植物、浮游植物、大型挺水植物(芦苇)
47
5、CW系统的植物
灯芯草 鸢尾 香蒲 黑三菱
48
单户家庭的湿地系统设计
设计流量
表面流湿地k-C*(模型)
0.785 m3/d
长度 7.5 m
产生污水量157 L/人来自天根系发达,茎叶茂密 抗病虫害能力强 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北美人工湿地常用的 植物有芦苇、香蒲、灯 心草、水葱、竹等
22
在湿地植物根系表面生长的生物膜
23
人工湿地工艺进水布置方式 人工湿地系统组合方式
2
进 水 布 置 及 组 合 方 式
24
技术要求
随着环境保护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湿地 功能也有了广泛的认识。湿地作为"地球 之肾",担负着对地球自然水体的净化和 处理功能。由于城市中天然湿地的逐渐 减少和消亡,因此人工湿地以其独到的 优越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1总则33≤2000m/日处理水量。

日处理水量,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时规模≤10000m /2术语人工湿地是人们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运行的湿地系统,用以对受污染水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由围护结构、人工介质、水生植物等部分构成。

当水进入人工湿地时,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作用。

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指水在人工湿地介质层表面流动,依靠表层介质、植物根茎的拦截及其上的生物膜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

subsurfacehorizont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指水从人工湿地池体一端进入,水平流经人工湿地介质,通过介质的拦截、植物根部及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

指水从人工湿地表面垂直流过人工湿地介质床而从底部排出,或从人工湿地底部进入垂直流向介质表层并排出,使水得以净化的人工湿地。

垂直流人工湿地分单向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两种。

指人工湿地充填介质中,存在于介质间的孔隙体积占全部体积的百分比。

指水在人工湿地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积中,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污染物数量。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水体积。

指水在人工湿地内,沿水流方向单位渗流路程长度上的水位下降值。

3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设计3.1处理设施选址与总体布置;宜靠近自然水体、市政排污管道的排放点或便于处理后回用的地点1.2在城市、居住区处理站内宜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应与建筑保持一定距离,并用绿化带与建筑物隔开;3居住区内处理站宜设置在绿地、停车坪及室外空地;农村地区宜设置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荒地处;4处理设施与生活供水泵站及其清水池水平距离应不得小于10m;5处理设施地点应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

1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3.5~4.0m,双车道为6.0~7.0m,并应有回车道;2车行道的转弯半径宜为6.0~10.0m;3人行道的宽度宜为1.5~2.0m。

人工湿地设计基本参数

人工湿地设计基本参数

人工湿地基本参数1、湿地表面积的预汁计算公式:As=(QX (lnCo-lnCe))/(KtXdXn)其中As为湿地面积(m2)Q为流量(m3/d),假定流量为5000 m3/doCo为进水B0D(mg./l),假定进水B0D为200mg/loCe为出水B0D(mg/l),假定出水B0D为20mg/l。

Kt为与温度相关的速率常数,Kt=l. 014X (1. 06) (T-20), T假定为25,则Kt=l. 357。

d为介质床的深度,一般从60-200cm不等,大都取100-150cm,项目取120cm。

n为介质的孔隙度,一般从10-40%不等。

表3—1人工湿地面积计算表孔隙度10%20%30%40%湿地面积(m2) 70701 35351 23567 17675可见,填料床孔隙度的大小对人工湿地面积的影响较大。

一般项H预计介质的孔隙度为30%,则人工湿地面积约为23567 m2,其中,水平湿地面积为2016 7m2,垂流式湿地面积为3400 m2,2、水力停留时间计算计算公式:t=vX e /Q其中t:水力停留时间(d)v:池子的容积(m3),容积为V二23367 m2X 1. 2m二28202. 4 m3,£ :湿地孔隙度,湿地中填料的空隙所占池子容积的比值,需实验测定;本项U 按30%计,Q:平均流量(m3/d),假定流量为3000 m3/d。

则:水力停留时间(d)=l. 697d二40. 7ho3、水力负荷计算计算公式:HLR二Q/AsQ二5000 m3/doAs二23567 m2o则HLR二0. 2122m3/ m2, do4、水力管道计算计算公式V二JIR2XS二Q/tV漩量R:管径S:流速,0. 5m/sQ:总流量,Q=5000 m3/dot:停留时间,t=l. 697d=40. 7ho可以计算出R二0. 1474m,可用D30的水利栓管管道,也可以用D30的不锈钢管。

《人工湿地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札记

《人工湿地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札记

《人工湿地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人工湿地的定义与特点 (3)1.2 人工湿地设计的意义与重要性 (4)二、人工湿地设计要点 (5)2.1 水源与水质 (7)2.1.1 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7)2.1.2 水质的监测与控制 (9)2.2 土地选择与利用 (10)2.2.1 土地的类型与特性 (11)2.2.2 土地的规划与布局 (12)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13)2.3.1 生物栖息地的构建 (15)2.3.2 生物物种的选择与引入 (17)2.4 景观设计与文化融入 (18)2.4.1 人工湿地的景观风格与特点 (19)2.4.2 文化元素的融入与表达 (20)三、人工湿地案例分析 (22)3.1 国内外典型人工湿地案例介绍 (23)3.1.1 国内人工湿地案例 (24)3.1.2 国外人工湿地案例 (25)3.2 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27)3.2.1 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借鉴 (28)3.2.2 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启示 (29)四、结论与展望 (30)4.1 人工湿地设计的成果与价值 (31)4.2 对未来人工湿地设计的展望 (33)一、内容概要本书介绍了人工湿地设计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它强调了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手段,在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以及生态修复方面的关键作用。

书中阐述了人工湿地的定义、功能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书中详细阐述了人工湿地设计的要点,这包括选址分析、设计原则、设计流程等方面。

选址分析强调了综合考虑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设计原则部分提出了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可持续利用等核心理念。

设计流程则具体介绍了从规划到施工、运行及后期维护的整个过程。

书中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人工湿地设计的实践应用。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人工湿地建设项目,包括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净化系统、污水处理工程等。

通过案例分析,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人工湿地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

人工湿地设计分析

人工湿地设计分析

案例分析
以某城市公园人工湿地为例,该人工湿地主要功能是净化雨水,缓解城市内 涝,同时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观赏的场所。设计过程中,首先对底部结构进行优 化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确保承载力和防渗漏性能;其次,针对不同区域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如水生植物区主要选用荷花、芦苇等常见水生植物,陆地 区主要选用乔木、灌木和花卉等;最后,选用具有高吸附能力和良好持水能力的 介质,确保湿地的净化效果。
3、介质
介质是人工湿地中植物生长的基础,同时也能吸附和分解污染物。介质的选 择应考虑其理化性质、吸附能力、持水能力等因素,以保证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 和水质改善能力。
设计原则
1、美观性
人工湿地设计应考虑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美观性。通过合理布局和选用 适合的植物种类,打造优美、自然的湿地景观,使人们在享受生态服务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
4、实际案例的分析表明,优化的人工湿地设计能够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和 社会效益,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优美、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起到了缓解城市 内涝等实际作用。
5、未来人工湿地设计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精细化 程度,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内容
引言
人工湿地设计分析
01 引言
03 设计原则 05 结论
目录
02 设计要素 04 案例分析 06 参考内容
引言
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工程化技术,通过人工建造和运营, 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生态服务。人工湿地具有净化水质、储存营养物质、维护生 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并且在应对气候变化、缓解城市“热岛效 应”等方面也具有显著作用。因此,人工湿地设计分析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湿地的设计与计算

人工湿地的设计与计算

人工湿地的设计与计算人工湿地是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净作用,通过人工方式模拟湿地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净化和改善水体质量的一种生态工程技术。

其设计和计算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湿地类型选择、湿地规划设计、主要构筑物选取、水流计算等。

1.湿地类型选择在设计人工湿地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湿地类型。

常见的湿地类型包括自由水面湿地和人工湿地。

自由水面湿地通常需要一定的土地面积才能建设,适用于处理大量水量。

而人工湿地适合处理小型水体,优点是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

2.湿地规划设计湿地规划设计包括湿地形状、湿地面积、湿地深度等的确定。

通常情况下,湿地的形状可以选择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湿地面积的确定需要根据入水量和出水量进行估算,确保湿地能够有效处理污水。

湿地深度的确定需要考虑污水的水质要求、湿地底部材料的透水性等因素。

3.主要构筑物选取湿地中的主要构筑物包括入、出水口、挡水坝、植物种植等。

入、出水口的选取需要根据处理水量和水质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挡水坝主要用于控制湿地水位,可以选择建设小堤坝或水闸。

植物种植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湿地环境,还能够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运行。

4.水流计算水流计算主要包括湿地进水和出水水量的计算。

湿地进水水量的计算需要考虑污水产生量、污水处理要求等方面,并结合设计流量进行确定。

湿地出水水量的计算需要根据进水水量和湿地入渗量来计算,确保湿地能够满足出水要求。

水流计算还需要考虑水力学原理,例如水力坡度、水体流速等。

总之,人工湿地的设计与计算需要综合考虑湿地类型、规划设计、主要构筑物选择以及水流计算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计算,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地净化和改善水体质量,起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作用。

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方案目录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方案 (1)1.1.1.1治理目标 (1)1.1.1.2人工湿地工艺比选 (1)1.1.1.3人工湿地设计 (3)1.1.1.4植物选择 (4)1、配置原则 (4)2、配置分析 (4)3、配置选择 (5)4、种植要求 (5)1.1.1.5工程量统计表 (6)1.1.1.1治理目标本项目人工湿地主要用于处理漷县区域污水处理厂(站)尾水,深度净化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使出水达到地表口类标准,本次共建设人工湿地21 座。

选择投资省,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管理简便的湿地工艺。

通过工程的实施,改善工程区周边河道水环境质量,同时充分考虑该流域生态恢复及湿地景观效果,利用湿地内不同种类植物的搭配,形成缤纷沼泽、芦苇溪岸、栈桥水畔等湿地小品景观。

1.1.1.2人工湿地工艺比选人工湿地类型按照水流方式不同分为表面流湿地和潜流湿地。

表面流湿地:污水在湿地土壤表面漫流,可在自然湿地基础上构造而成,同自然湿地净化原理最为接近,绝大部分污染物的去除是由长在植物地下茎、杆上的生物膜来完成。

表面流湿地充氧效果好,投资少。

不足之处是这种湿地不能充分利用湿地床及丰富的植物根系,净化负荷相对较低,占地面积较大。

潜流湿地:通过铺设炉渣、沸石、陶粒、砖块、碎石、细砂、土壤等填料层,使污水在湿地地表下渗流,充分利用湿地填料表面及植物根系上生物膜及其他各种作用处理污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同时由于水在地表下流动,保温性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较小。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水平潜流湿地示意图垂直潜流湿地示意图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工艺与组合对特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同,具有各自的特点,如下表。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2本项目湿地形式选择,主要从污染物去除效率,占地面积、建设投资、运行原理等多方面考虑,建议采用水平潜流湿地作为本方案的湿地建设工艺。

人工湿地系统设计

人工湿地系统设计

人工湿地系统设计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 CW)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模拟湿地自然环境和生物过程,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等生物活动,处理城市污水、农村污水和工业废水等水体的一种水处理方法。

相比传统的化学方法和机械法,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效果好、工艺简单、经济性好、环保性强的优点,在城市污水处理和水资源管理中有广泛应用。

1.选择适当的湿地类型:湿地类型包括自由水面流式湿地、水平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等。

选择适当的湿地类型要考虑到处理水体的性质、水质目标和项目财力等因素。

2.设计适当的湿地尺寸:湿地面积和深度是湿地系统设计中的关键参数。

湿地面积要根据处理水体的流量和负荷来确定,一般采用最大日流量的1.2倍作为设计流量。

湿地深度一般为0.3-1.0米,需要根据不同湿地类型和处理水体的不同污染物浓度来确定。

3.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吸收、转化和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质,同时为微生物提供生境。

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要考虑到其耐短暂淹没、耐盐碱和抗病虫害等特性,一般选择芦苇、蒲草和菖蒲等湿地植物。

4.设计适当的湿地流态:湿地流态是指水体在湿地中的流动方式,包括自由水面流动、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自由水面流动适用于水质较好的情况下,水平流动适用于水质中等的情况下,垂直流动适用于水质较差的情况下。

根据处理水体的水质要求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的考虑,选择适当的湿地流态。

5.设计适当的湿地进水与出水方式:湿地的进水和出水方式对于处理效果和工艺运行都有很大影响。

进水方式可以选择表面进水或底部进水,根据处理水体的水质目标和湿地自洁能力来确定。

出水方式可以选择自由出水或收集出水,根据处理水体的营养盐排放标准和后续处理工艺考虑。

6.设计适当的湿地监测与维护:湿地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监测和维护,确保系统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

湿地监测包括水质监测和植物监测,水质监测通过监测处理水体的污染物浓度和水质指标来评估系统的处理效果;植物监测通过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和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转化能力来评估系统的生物群落健康状况。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38666)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38666)

⼈⼯湿地设计规范-(38666)⼈⼯湿地设计规范1总则1.0.1为贯彻《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民共和国⽔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湿地污⽔处理技术,保护和改善环境,提⾼⼈民健康⽔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于江苏省内⼈⼯湿地污⽔处理系统的设计、施⼯、验收和运⾏管理。

1.0.3⼈⼯湿地污⽔处理对象为⽣活污⽔、⽣活废⽔,或具有类似性质的污废⽔。

包括城市⽣活污⽔、农村⽣活污⽔、学校⽣活污⽔、住宅⼩区⽣活污⽔、宾馆污⽔、机关事业单位污⽔、疗养院污⽔、景区污⽔、污⽔处理⼚尾⽔等。

1.0.4本规程适⽤的处理规模:⽣活污⽔处理规模≤2000m3/⽇处理⽔量,城市污⽔处理⼚尾⽔处理时规模≤10000m3/⽇处理⽔量。

1.0.5⼈⼯湿地污⽔处理系统的设计、施⼯、验收和运⾏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省现⾏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1.1⼈⼯湿地constructedwetlands⼈⼯湿地是⼈们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建造的、可控制运⾏的湿地系统,⽤以对受污染⽔进⾏处理的⼀种⼯艺,由围护结构、⼈⼯介质、⽔⽣植物等部分构成。

当⽔进⼊⼈⼯湿地时,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达到⽔质净化作⽤。

⼈⼯湿地分为表⾯流⼈⼯湿地、⽔平潜流⼈⼯湿地和垂直潜流⼈⼯湿地。

2.1.2表⾯流⼈⼯湿地freewatersurfaceconstructedwetlands指⽔在⼈⼯湿地介质层表⾯流动,依靠表层介质、植物根茎的拦截及其上的⽣物膜降解作⽤,使⽔净化的⼈⼯湿地。

2.1.3⽔平潜流⼈⼯湿地subsurfacehorizont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指⽔从⼈⼯湿地池体⼀端进⼊,⽔平流经⼈⼯湿地介质,通过介质的拦截、植物根部及⽣物膜的降解作⽤,使⽔净化的⼈⼯湿地。

2.1.4垂直流⼈⼯湿地vertic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指⽔从⼈⼯湿地表⾯垂直流过⼈⼯湿地介质床⽽从底部排出,或从⼈⼯湿地底部进⼊垂直流向介质表层并排出,使⽔得以净化的⼈⼯湿地。

《人工湿地设计》课件

《人工湿地设计》课件

3
后期监测设计
4
说明人工湿地后期监测设计的目的和方 法,以确保其长期稳定和环境效益。
方案设计
详细介绍人工湿地的方案设计过程,包 括初步设想、系统布局和设计优化。
运营管理设计
讲述人工湿地运营管理设计的关键,包 括监测与维护、水质调控和安全管理。
人工湿地设计的要点
系统设计
强调设计中需要考虑 的元素,如尺寸、流 量和操作要求。
生态设计
详述如何优化人工湿 地以支持多样的生态 系统和物种。
工程设计
讨论工程设计方面的 注意事项,如材料选 择和结构设计。
维护管理设计
介绍如何设计人工湿 地以方便维护、保养 和管理。
人工湿地设计的应用案例
水处理
探索人工湿地在城市和农村水处 理领域的成功应用。
生态修复
介绍人工湿地如何帮助恢复受损 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
城市景观建设
展示人工湿地在城市景观设计中 的创新和美学价值。
人工湿地的优缺点
优点
详细解释人工湿地的环境效益,如水质改善和自然保护。
缺点
探讨人工湿地设计和管理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限制。
人工湿地的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
介绍当前人工湿地设计中 的新技术和创新方法。
2 环境治理需求的增加
讨论人工湿地在应对环境 问题和生态面流湿地的原理、 结构和适用场景。
2 底部流湿地
3 湿地池
解释底部流湿地如何工作, 以及其在水处理和氮污染 控制中的应用。
讨论湿地池的功能和设计 原则,以及在城市景观中 的应用。
人工湿地设计的步骤
1
施工设计
2
阐述人工湿地施工设计的要求,包括土
壤改良、湿地植被和排水系统。

人工湿地工程设计参数及工作流程

人工湿地工程设计参数及工作流程

低扬程水泵,通过水力喷射或跌水等方式进行充氧。
3、阶梯进水可减轻单元前端的负荷,使前端填料的负荷均匀,避免处理床前部堵塞;
4、复合式则一方面设置出水回流,另一方面还将进水分布至填料床的中部,以减轻填料床前端的负荷。
一、人工湿地概述
1.5.2 人工湿地工艺流程
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应根据污水特征、出水水质要求等因素进行确定。当来水污水为生活污水或类似污 水时,应先经过预处理设施后再进湿地单元;当人工湿地用于深度微污染水时则无需做预处理。工艺流程 简图如下 :
1.4 人工湿地的基本类型
布水渠 阀门井
布水区填料
水生植物 生态填料 防渗膜保护层(粗砂)
防渗膜 基础夯实
集水区填料 可调出水口 集水渠
水平流潜流湿地
一、人工湿地概述
1.4 人工湿地的基本类型
布水渠 阀门井
水生植物 生态填料 布水管 防渗膜保护层(粗砂) 防渗层 基础夯实
集水渠
上行潜流湿地
一、人工湿地概述
一、人工湿地概述
1.1 湿地的定义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为“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 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潮湿 或浅积水地带发育成水生生物群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综合体。是陆地、流水、静水、河口、和海洋系统中各 种沼生、湿生区域的总称。”
生活污水
预处理
人工湿地单元
后处理
达标排放或回用
微污染水
人工湿地单元
后处理
达标排放或回用
预处理设施
(1)格栅池 格栅池中宜设置粗、细两道,以拦截较大体积的杂质,防止堵塞布水口。
(2)沉砂池 来水SS 含量较大时,宜设沉淀池(也可采用表流湿地的形式)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阻塞, 为保证沉沙效果,沉砂池中水平流速宜≤0.1m/s。

湿地建造各类参数

湿地建造各类参数

人工湿地设计步骤以及相关参数一、人工湿地设计内容(1)确定详细的废水流速,污染物负荷及期望的处理效果。

(2)优化区域结构,进出水区域结构要利于水控制、水循环和分配等。

(3)处理单元的接连水渠构造根据情况选择串联或者并联。

(4)改变处理单元内部及不同处理单元之间的深度,以利于更好的分配水流、形成多样性环境及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

(5)制定湿地植物的选择方案、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等。

(6)制定良好的运行维护计划,以便后续的维护管理。

二、人工湿地设计参数人工湿地的设计因素会影响到其运行效果,主要的设计参数包括湿地尺寸参数、水力参数和构造参数三类。

其中,湿地尺寸参数主要包括湿地长宽比、面积、深度等;水力参数主要包括水力停留时间、表面负荷率、水力坡度、水动力弥散系数等;构造参数主要包括填料种类、渗透性、植物选种等。

三、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是指污水在湿地内部平均驻留时间,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影响系统的除氮除磷效果,水利停留时间越长,对氮磷的去除效果越好。

理论上的HRT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t = V ×ε / Q ,其中,V是人工湿地基质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³;ε是孔隙率,%;Q是人工湿地设计水量,m³/d。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随着孔隙率的变化,水力停留时间通常为理论值的40%~80%。

通常情况下,表面流人工湿地2天左右即可在沉降区去除大约80%的总悬浮物。

英国环境署对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好氧反应区研究表明,水力停留达到2d以上后,各类藻类开始生长,引起pH变化,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氨氮的挥发,磷的沉降,不过为了防止水华,HRT限制在3~4天左右。

Kadlec 则认为,在人工-N,也就是说2~3天的时间可保湿地的植物净化区域,1~2天即可去除90%的NO2证反硝化的进行[47]。

Dierverg则在潜流系统中证实了潜流人工湿地的厌氧区域适合系统的反硝化作用,在HRT为2~4天时候,发生强烈的反硝化脱氮[48]。

人工湿地的设计流程

人工湿地的设计流程

人工湿地的设计流程一、前期调研。

咱得先去了解一下这块地儿的基本情况呢。

比如说,这个地方的地形是咋样的,是平平整整的呢,还是有高有低的小坡坡呀。

要是地形复杂,那在设计的时候就得费点心思啦,可不能让水流得乱七八糟的。

还有呀,得看看当地的气候,是那种经常下雨湿漉漉的,还是干巴巴很少降水的呢。

如果雨多,那咱排水得做好;要是雨少,可能得考虑怎么节水。

土壤的情况也不能马虎,是肥沃的黑土,还是比较贫瘠的沙土地呀,这对湿地植物的生长可有影响啦。

另外呢,周围有没有污染源,像工厂啊,垃圾堆放点之类的,要是有,得想办法避免这些污染源对咱们人工湿地的破坏。

二、确定湿地类型。

人工湿地有好几种类型呢,像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这些。

表面流湿地就像是小池塘一样,水在表面流动,植物的根在水下,这种湿地看起来就比较自然,有那种野生的美感。

潜流湿地呢,水是在地下的基质里流动的,表面可能看不到太多的水,但是它处理污水的效果有时候会更好。

那咱们得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来确定用哪种类型的湿地。

如果这块地儿空间比较大,而且主要是想营造一个生态景观,表面流湿地可能就挺合适的。

要是周围有污水需要处理,而且对处理效果要求比较高,潜流湿地或许就是更好的选择。

三、设计湿地规模。

湿地的规模可不能随便定呀。

得考虑有多少水要处理呢,如果是处理一个小村庄的污水,那和处理一个大城市的污水,湿地的大小肯定不一样。

还要看看这块地儿能给咱们多少空间来做湿地,要是地儿小,咱就得想办法在有限的空间里达到最好的效果。

就像咱们住房子一样,小房子就得合理规划空间,湿地也是这个理儿。

而且呢,湿地规模还和咱想要达到的水质目标有关。

如果想让水变得特别特别干净,那可能就得把湿地设计得大一点,给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净化水。

四、选择植物。

这植物的选择可太有趣啦。

咱得选那些适应本地环境的植物,就像人到了一个新地方,得适应环境才能活得好,植物也是一样的。

比如说芦苇,这可是湿地里的常客,它长得高高的,根在水里能吸收好多脏东西,而且它还特别坚强,风吹雨打都不怕。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1总则≤2000m3/日处理水量,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时规模≤10000m3/日处理水量。

2术语人工湿地是人们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运行的湿地系统,用以对受污染水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由围护结构、人工介质、水生植物等部分构成。

当水进入人工湿地时,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作用。

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指水在人工湿地介质层表面流动,依靠表层介质、植物根茎的拦截及其上的生物膜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

subsurfacehorizont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指水从人工湿地池体一端进入,水平流经人工湿地介质,通过介质的拦截、植物根部及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

指水从人工湿地表面垂直流过人工湿地介质床而从底部排出,或从人工湿地底部进入垂直流向介质表层并排出,使水得以净化的人工湿地。

垂直流人工湿地分单向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两种。

指人工湿地充填介质中,存在于介质间的孔隙体积占全部体积的百分比。

指水在人工湿地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积中,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污染物数量。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水体积。

指水在人工湿地内,沿水流方向单位渗流路程长度上的水位下降值。

3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设计3.1处理设施选址与总体布置1宜靠近自然水体、市政排污管道的排放点或便于处理后回用的地点;2在城市、居住区处理站内宜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应与建筑保持一定距离,并用绿化带与建筑物隔开;3居住区内处理站宜设置在绿地、停车坪及室外空地;农村地区宜设置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荒地处;4处理设施与生活供水泵站及其清水池水平距离应不得小于10m;5处理设施地点应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

1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3.5~4.0m,双车道为6.0~7.0m,并应有回车道;2车行道的转弯半径宜为6.0~10.0m;3人行道的宽度宜为1.5~2.0m。

土木工程中的人工湿地设计

土木工程中的人工湿地设计

土木工程中的人工湿地设计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造湿地系统,可以用来处理和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景观效益。

在土木工程领域,人工湿地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涉及到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土木工程中人工湿地设计的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实施效果等内容。

一、人工湿地设计的原理人工湿地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水文、生物和物理化学过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植物吸收和转化:湿地植物的根系能够吸收水中的养分和污染物,通过植物的作用,将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1.2 微生物降解:湿地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它们能够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养分。

微生物通过吸附、吸附、氧化等过程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1.3 湿地滞留时间:水在湿地中停留的时间较长,这使得湿地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

在滞留时间的作用下,污染物通过沉降、吸附等方式从水体中去除。

1.4 湿地结构:湿地的设计结构也是其净化水质的关键。

不同的湿地结构,如水平流、垂直流、浸滤等,都能影响湿地的净化效果。

二、人工湿地设计的要点2.1 选择合适的湿地类型:根据需要处理的水质和空间条件,选择合适的湿地类型。

常见的湿地类型包括自由水面流湿地、浸渗湿地、人工湖泊等。

不同的湿地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水体处理和环境要求。

2.2 设计适宜的湿地面积:人工湿地的面积要根据处理量、水体质量和土地利用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面积过小会导致处理效果不佳,面积过大则浪费资源。

2.3 选择合适的湿地植物: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湿地植物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有所差异。

在人工湿地设计中,要根据水体的污染物类型和浓度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

2.4 设计合理的水流模式:水流模式是人工湿地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水流过快会影响湿地的净化效果,而水流过慢则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水流模式。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监测与评估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数据采集:定期对人工湿地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收集相关数据。 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人工湿地环境的状况。 数据应用: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人工湿地设计、管理和保护等方面,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湿地食物链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生物的生态位和营养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制 约关系。
湿地生态平衡维护
植被覆盖:保持湿地的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水质管理: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湿地水质的清洁,防止污染。 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湿地内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人类活动控制:限制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保持湿地的自然状态。
人工湿地环境监测与评估
章节副标题
水质监测与评估
监测指标: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等 监测方法:现场采样、在线监测 评估标准:水质达标、生态平衡、安全性 评估周期:定期监测与评估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
监测指标:包 括水质、土壤、
植被等
监测方法: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样、实验、遥
感等
评估标准:根 据监测结果, 制定相应的评
0.5-1米
水生植物:根 据生长速度和 覆盖面积,一 般种植间距为
0.3-0.5米
人工湿地水体设计
章节副标题
水体深度设计
浅层水深:0.3-0.5米,适合挺水植物生长 中层水深:0.5-0.7米,适合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生长 深层水深:0.7-1.0米,适合沉水植物生长 塘面水深:不宜过深,保持稳定的水位
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命周 期
植物配置方式
根据湿地类型选择植物 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植物配置要注重多样性 植物配置要与景观相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湿地植物的耐污性能、抗寒能力、生长能力、根系 的发达程度以及经济价值和美观等因素确定。一般有芦苇、 席草、大米草、水葫芦、水花生等,最为常用的是芦苇,插 植密度为1~3株/㎡。 5.计算表面积As=Q/a As-表面积;Q-进水量;a-水力负 荷。
.
6.确定长宽比 (1)表面流湿地:长宽比10:1,根据地形,底坡降0~1%。 (2)潜流湿地:根据达西定律Q=Ks×A×S S-水力坡度;
水资源保护
人工湿地设计
讲授:刘少敏 2010.12
.
.
湿地概述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它处于陆地 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深水 湖和海洋)之间。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 统之间的过渡带。
人工湿地是一种为了达到环保处理效果,模仿自 然湿地而人工设计的复杂的具有渗透性能的地层生态 结构,包括有浮现性、浸没式植物、动物和水体等不 同的组成部分。
表流湿地通常是衬有不透水材料层的浅蓄水 池,填有土壤或砂砾基质,栽种露出水面的植物。 设计成水淹型,所以水位在基质表面之上,废水 在基质上面流动,通过稠密的植物,模拟天然湿 地的水流。它的建造费用较低。
.
潜流湿地
设计废水流过基质,且水位保持在基质表面之下。潜 流系统适于寒冷的气候,可防止在零下气温时结冰。潜流 系统不像表流系统易产生臭味或蚊子,可处理较高负荷的 废水。但有机负荷太高,易堵塞。通常在潜流系统前设置 沉淀池,去除悬浮固体。设计中常采用多个进口,尽可能 均匀地分散悬浮固体,避免堵塞。
A-湿地床横截面积;Ks-潜流渗透系数。 7. 结构设计。 (1)进水系统的布置:湿地床的进水系统应保证配水均匀性 ,一般采用多孔管和三角堰等配水装置。进水管应比湿地床高 出0.5m。湿地的出水系统一般根据水位调节的要求,出水区的 末端砾石填料层的底部设置穿孔集水管,并设置旋转弯头和控 制阀门以调节床内的水位。 (2)填料:湿地床由三层组成 表层土层、中层砾石、下层小 豆石。表面土钙含量在2~2.5kg/100kg;砾石层粒径在5~ 50mm,铺设厚度为0.4~0.7m。 (3)潜流式湿地床水位控制:接纳最大设计流量时,进水端 不能出现填料床面的淹没现象,有利于植物生长,床中水面浸 没植物根系的深度均匀。
潜流湿地的基质厚度约60 cm左右。
.
.
人工湿地的构造与工程参数是人工湿地工艺设计的核心, 包括水力学特性、湿地床构型和配套设施的构筑三方面。水力 学特性包括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负荷;湿地床构型设计包括水 力坡度、湿地床的长宽比和水位控制;配套设施的构筑包括进 出水装置、隔板装置和防渗设施。
设计中实际水力停留时间采用理论值的4O~80% 。 水力坡度:表面流人工湿地采用0.5% 或更小,潜流人工湿地采 用0.5~2%。
.
.
净化废水的机理
人工湿地是由基质、水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组成的生态系统。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细菌 和真菌)在有机物的去除中起主要作用,湿地植 物的根系将氧气带入周围的土壤,但远离根部的 环境处于厌氧,形成处理环境的变化带,这就加 强了人工湿地去除复杂污染物的能力。大部分有 机物的去除是靠土壤中的微生物,但某些污染物 如重金属、硫、磷等依赖于土壤和植物的作用。
.
通俗地说,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综合了物 理、化学、生物的三种作用。实地系统成熟后, 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因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 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SS被填料和 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 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去除。湿地系统中因 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 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通过硝化、反硝 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 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
QQ786195361
.
湿地不可能总是最有效地运行。因为它依靠植物和微生物 作用,在植被完全建立之前(需要几个季节),不可能达到最高 的去污效率。在温带气候条件下,湿地在冬季的运行效果不如 夏季,尤其是除氮方面。冬季植物会死亡或休眠,但微生物在 植物根上仍保持活跃状态,系统继续运行,效率降低。系统中 最常见的问题是如何使土壤保持充气状态,尤其在平流床情况 下。湿地超负荷或水太深,会缺氧,致植物生长不良,氨的去 除率下降。
人工湿地的预期寿命问题至今尚未解决,系统以最佳速率 去除污染物的寿命究竟能持续多长时间,还是一个“老大难”!
.
工程设计步骤
1.选址 考察地质、地貌、水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有关法
律及公众意见。应因地制宜,尽量选择有一定自然坡度的洼 地或经济价值不高的荒地,一方面减少土石方工程、利于排 水、降低投资,另一方面防止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 确定系统组合形式。根据场地特征、处理要求和所处理 污水的性质来确定单一式、并联式、串联式、综合式。 3.确定水力负荷。根据设计规程或经验而定。 4.选择植物
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湿地、潜流湿 地、垂直流湿地三大类,是一个独特的 土壤、植物、微生物综合生态系统。
.
湿地构成
绝大多数人工湿地由五部分构成: ①基质,具有透水性,如土壤、砂、砾石; ②水体(在基质表面上或下流动的水); ③植物,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如 芦苇; ④无脊椎或脊椎动物; ⑤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
.
人工湿地工程设计
天然湿地通常是脆弱的生态系统,污染物会使其不堪重负, 我们设计时应根据废水处理的目的来建造湿地。这些系统被称为 人工湿地或芦苇床。
三个组成部分:植物、微生物、基质。 耐水的植物扎根于土壤或砂砾基质,系统浸满着水,基质支 持着植物,而植物的根则为各种微生物提供了家园。 人工湿地有很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土地。 人工湿地一般适用于小城镇、乡村废水的二级处理。
.
土地的选场
宽度和深度 水力负荷的比率 滞留时间 填料的选用
.
.
植物的类型
水上植物、水底植物、浮游植物、大型挺水植物(芦苇)
.
.
.
.
人工湿地
.
.
北戴河湿地
.
.
.
.
1
2
工业废水处理
.
系统的性能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由植物、微生物、 基质、水体及动物组成, 各组成成分分别起着不同 的作用, 并且相互协同, 使得整个湿地生态系统平 衡运转, 发挥良好的净化功能.
.
典型工艺
处理池宜并联,种植芦苇、茳芏、席草、大米草等水生植 物,采用碎石作基质。原水先流经一、二级碎石床,对有 机物进行降解,再进入第三级兼性塘,最后经过第四级碎 石床变成洁净的水排出。
人工湿地的配套设施
.
人工湿地系统有两种: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潜流系统可分为平流
湿地和垂直流湿地。 表流湿地
.
功能
人工湿地是利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物理、 化学、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技术。
物理作用 过滤和沉淀 除去含有C、N、P 的有机及无机颗粒 物和悬浮固体
微生物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 吸收降解
化学作用 吸附和絮凝 可溶性的有机化合物 阴离子( PO43- )和阳离子 (重金属阳离子)
挥发作用
矿渣、粉煤灰对磷去除效果好。基质中游离氧化铁、氧 化铝和胶体氧化铁、氧化铝含量越高,其固定形成的磷酸铁 盐和磷酸铝盐数量越多,基质净化磷素的能力越强。
煤灰渣基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较好。COD和BOD 的 去除率分别达71~88%和80~89%。设计时应根据污水所含 污染物配置合适的基质。
进、出水区的基质,一般采用粒径60~100mill的砾石, 分布于整个床宽。处理区常选用粒径为8~16 mm 基质,水力 传导性好,适宜植物生长,处理效果好。
.
人工湿地系统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单元和 人工湿地单元组成。通过合理设计可将BOD5、 SS、营养盐、原生动物、金属离子和其他物 质处理达到二级和高级处理水平。
预处理主要去除粗颗粒和降低有机负荷。 构筑物包括双层沉淀池、化粪池、稳定塘或 初沉池。 人工湿地中的流态采用推流式、回流式、阶 梯进水或综合式。
植物 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湿地净
化污水过程中, 植物的作用可以归纳为3个重要的方 面: ①回收利用污水中可利用态的营养物质, 吸附、 富集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②为根区好氧微 生物输送氧气; ③增强和维持介质的水力传输。
.
日处理量3100t/d废水工程实例
.
水 格栅
潜流湿地,种芦苇, 大米草3个并 联运行
植物作用 气体运输作用 植物吸收 根系有利于微生物 繁殖
挥发性有机物(VOC)
.
人工湿地工艺流程设计 人工湿地组合形式设计
.
设计要点及技术参数
在设计湿地系统时.基质是植物的载体,是微生物生长 介质,它将湿地中发生的所有处理过程连成一个整体,通过 沉淀、过滤和吸附等作用去除污染物。设计基质的配置,主 要考虑基质的种类、粒径、深度及除磷效果。
潜流系统可设成平流或垂直流。
垂直流人工湿地
平流人工湿地
.
.
.
.
人工湿地设计
设计时让废水先通过垂直流系统,再通过平流系统,有 较好的处理效果。垂直流系统中的需氧细菌将氨硝化为硝酸盐, 适应了平流系统缺氧条件的细菌将硝酸盐反硝化为亚硝酸盐和 氮气。废水在垂直流系统中的滞留时间短,要有效地去除病原 体,须使废水在平流系统中停留更长的时间。
.
表面流湿地进水区BOD负荷率为100kg/(hm ·d),潜流 湿地设计BOD负荷率为80~120 kg/(hm ·d)。
湿地床体的长度 : L = As/W
As面积,m
潜流湿地的宽度 : W = [ Q ·AS /(K ·dh · DW )1]/2
湿地床长证净化效果;湿地过长,易造成死区,使水位难于调 节,不利于植物生长。系统的长宽比宜采用2 :1 。 表面流湿地的水深在10~200 cm,挺水植物区域水深60cm 沉水植物区域水深120cm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