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船舶碰撞应急预案
船舶碰撞应急救援预案
船舶碰撞应急救援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我国船舶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搜救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船舶实际情况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籍船舶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碰撞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1.4 预案宗旨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防止环境污染,确保船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2. 组织结构与职责2.1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是船舶碰撞事故应急救援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对整个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
指挥官:船舶碰撞事故发生时的船舶负责人(如船长)成员:船舶全体船员、救援人员、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代表2.2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制定应急救援计划和措施;(2)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计划,协调各方力量参与救援;(3)指导、监督现场救援工作,确保救援行动安全、有序进行;(4)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及救援进展,接受上级指挥部的指挥和调度;(5)组织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3. 应急救援流程3.1 事故报警与核实船舶发生碰撞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时间、地点、碰撞船舶信息、人员伤亡情况等。
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核实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3.2 人员救助与疏散(1)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船舶负责人立即组织船员进行人员救助与疏散;(2)如对方船舶处于危急状态,应使用本船救生设备,尽力抢救对方船员及旅客;(3)船舶负责人应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救助与疏散情况。
3.3 船舶损毁评估与堵漏(1)船舶负责人组织船员评估碰撞部位的损坏情况,查明船舶是否处于紧急情况;(2)如船体破损进水,船舶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排水、堵漏;(3)轮机部应根据船体进水部位的水量,采取相应措施,启动各种水泵进行排水抢救工作;(4)如船舶进水严重,可选择适当的浅滩进行抢滩;(5)船舶负责人应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损毁评估与堵漏情况。
船舶碰撞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和依据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船舶碰撞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航行船舶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的碰撞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船舶碰撞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船舶碰撞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船舶稳性控制等。
(2)环境监测与防护组:负责事故水域环境监测,评估污染程度,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3)应急处置组:负责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4)信息报送与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和对外宣传。
四、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发生(1)船长或带班人立即组织人员检查船舶受损情况,评估事故严重程度。
(2)船长或带班人迅速报告公司,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碰撞部位、受损程度、气象海况及对方船舶情况等。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船舶稳性控制等。
(2)环境监测与防护组对事故水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污染程度,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3. 应急处置(1)应急处置组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根据事故严重程度,采取以下措施:① 采取堵漏、排水、抢滩等手段,防止船舶沉没。
② 对沉没船舶进行搜寻和定位,发布航行警告。
③ 对污染水域进行清理,采取必要措施减轻污染。
4. 信息报送与宣传(1)信息报送与宣传组及时收集、整理、报送事故信息。
(2)对外发布事故情况,回应社会关切。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确保救援队伍充足、专业,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防护用品等,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 资金保障: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船舶发生碰撞应急预案范文
一、目的为确保船舶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船与其他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发生的碰撞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船舶碰撞事故应急指挥部,由船长担任总指挥,副船长、大副、轮机长等船员担任成员。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负责事故现场指挥、协调和决策;(2)组织事故调查和应急处理;(3)向上级单位报告事故情况;(4)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
3. 各成员职责:(1)船长:负责事故现场指挥、协调和决策;(2)副船长:协助船长进行现场指挥,负责船舶安全航行;(3)大副:负责船舶人员、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处理;(4)轮机长:负责船舶机械设备和能源的应急处理;(5)其他船员: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执行各自职责。
四、应急处置程序1. 发生碰撞事故时,船长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船员采取以下措施:(1)发出警报,通知船员进入应急状态;(2)查明碰撞部位、损坏情况、进水情况、油污染情况及程度;(3)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4)采取堵漏、排水、抢滩等措施,防止船舶沉没;(5)若发生火灾或油污染,启动火灾应变部署和船上油污应急计划;(6)若发生人员受伤,立即组织抢救;(7)若船舶破损进水严重,可选择适当浅滩进行抢滩;(8)若船舶进水,启动主副机工作,保证船舶安全航行;(9)若情况紧急,请求第三方救助。
2. 发生碰撞事故后,船长应立即向上级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碰撞部位、受损程度;(2)气象海况及对方船舶的有关情况;(3)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3. 事故处理后,船长应组织船员进行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
五、应急物资及设备1. 救生设备: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艇等;2. 消防设备:灭火器、消防水枪、消防泵等;3. 防污设备:围油栏、防污布、吸油器等;4. 其他应急物资:食品、药品、急救用品等。
船舶专项碰撞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提高我国船舶碰撞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特制定本船舶专项碰撞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所有船舶在海上或与海洋相通的通航水域发生碰撞事故时的应急处置。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船长担任总指挥,大副担任现场指挥,全体船员为应急响应人员。
2.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响应措施迅速、有序地实施;(2)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向上级报告事故信息;(3)组织人员疏散、救援、物资调配等工作;(4)根据事故情况,决定采取封堵、排水、冲滩等应急处置措施;(5)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船员职责(1)听从指挥,按岗位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工作;(2)保持冷静,及时报告事故情况;(3)协助救援人员疏散乘客和船员;(4)配合应急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事故发生初期(1)船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船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包括碰撞船舶、人员伤亡、货物损失、环境污染等;(3)组织船员疏散乘客和船员,确保人员安全;(4)根据事故情况,决定采取封堵、排水、冲滩等应急处置措施。
2.事故发展过程中(1)密切关注事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处置措施;(2)加强与上级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获取救援支持;(3)组织船员进行物资调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3.事故处理完毕(1)组织船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2)向上级报告事故处理情况;(3)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保障1.物资保障: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救生设备、消防器材、堵漏材料等。
2.人员保障:组织应急培训,提高船员应急处置能力。
3.技术保障:建立健全应急技术支持体系,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4.信息保障:建立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和应急处置进展。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应急指挥部有权对本预案进行修订。
船舶碰撞应急预案范文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船在航行过程中发生的船舶碰撞事故,包括船舶与船舶、船舶与码头、船舶与浮动物体等发生的碰撞事故。
二、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船舶碰撞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
(2)搜救组:负责搜寻失踪人员、救治伤员、组织撤离被困人员等工作。
(3)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调配、分发等工作。
(5)信息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等工作。
三、应急预案实施步骤1. 紧急报告船舶发生碰撞事故后,船长应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碰撞部位、受损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
2. 现场指挥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指挥组赶赴事故现场,对现场救援工作进行指挥和协调。
3. 救援行动(1)搜救组:立即组织人员对失踪人员进行搜寻,对伤员进行救治,组织被困人员撤离。
(2)警戒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维护交通秩序,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3)物资保障组:根据救援需要,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信息联络组:及时收集、整理应急救援信息,上报应急指挥部,并向相关部门、单位发布信息。
4. 后期处理(1)现场清理: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2)善后处理:对伤员进行救治,对失踪人员进行搜寻,对遇难者进行善后处理。
(3)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
四、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素质。
2.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的应急救援技术和设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五、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培训1. 应急预案的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应急预案,确保其有效性。
船舶防碰撞应急预案
船舶防碰撞应急预案【篇一:船舶碰撞应急预案】船舶碰撞应急预案一.船舶(1)发生碰撞后,船长或带班人指示驾驶员或轮机员立即检查本船有无人员伤亡,迅速查明碰撞部位的损坏情况,进水情况,油污染情况及程度,并尽快判明船舶是否处于紧急情况,是否需要救助。
船长或带班人应迅速报告公司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碰撞部位、受损程度,气象海况及对方船舶的有关情况等。
(2)如发生人员受伤,应先行组织自救。
(3)如对方船舶处于危急状态,应使用本船救生设备,尽力抢救对方船员及旅客。
(4)当一船嵌入另一船体时,船长应视情采取慢车顶推等措施减少破洞进水,待对方采取防水措施后,确信脱离险境方可离去。
(5)如船体破损进水,船长应立即组织人员排水、堵漏,应根据水流方向和破损部位,尽可能停住本船,减少进水量并使破洞位置处于下风侧。
(6)轮机部应根据船体进水部位的水量,采取相应措施,启动各种水泵进行排水抢救工作。
(8)因碰撞发生油污,按溢油事故应急措施操作。
(9)轮机长应坚守机舱,组织轮机部人员保证主副机工作正常,对机器和设备的受损情况,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和抢修。
(10)如情况紧急,船长可请求第三方的救助。
(11)船长应指示当值人员做好现场抢险的各项记录,并保存好原来的海图作业及相关海图,以便于事故的处理。
二.公司(1)船舶发生碰撞后,应急反应小组应认真分析碰撞损坏对船体结构、强度及航海性能的影响,研究制定抢险方案,为船舶提供技术指导。
(2)如船体破损进水,应急反应小组应迅速查验有关资料,为船舶提供可靠数据,指导船舶排水,堵漏,必要时指导船舶选择适当地点抢滩。
(3)如船体破损严重,船舶和人命可能受到威胁,生产经营部应根据应急反应小组指示立即电告港方或海事部门请求援助。
(4)指导船舶做好与善后处理有关的工作。
【篇二: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1】船舶遭遇恶劣天气/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船舶在海上航行,如遭遇恶劣天气、自然灾害可能或已对船舶安全构成威胁时应:1.发出警报,组织应急并及时抄收当地或附近气象台的天气预报。
船舶碰撞应急预案范文
一、预案概述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船舶碰撞事故,保障船舶、人员及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所属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发生的碰撞事故。
三、事故分类及响应1. 轻微碰撞:船舶损坏轻微,无人员伤亡,无环境污染。
响应措施:(1)船长立即组织人员检查船舶损坏情况,评估损失。
(2)船长向公司报告事故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修复损坏。
(3)船长组织人员做好事故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2. 中度碰撞:船舶损坏较重,无人员伤亡,有环境污染。
响应措施:(1)船长立即组织人员检查船舶损坏情况,评估损失。
(2)船长向公司报告事故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修复损坏。
(3)船长组织人员做好事故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4)船长向海事局报告事故情况,并配合海事局进行事故调查。
(5)组织人员开展环境污染清理工作。
3. 严重碰撞:船舶损坏严重,有人员伤亡,有环境污染。
响应措施:(1)船长立即组织人员检查船舶损坏情况,评估损失。
(2)船长向公司报告事故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修复损坏。
(3)船长向海事局报告事故情况,并配合海事局进行事故调查。
(4)组织人员开展人员搜救和救治工作。
(5)组织人员开展环境污染清理工作。
(6)船长向保险公司报告事故情况,并配合保险公司进行事故调查。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担任。
(2)副总指挥: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工作。
(2)组织事故调查和应急处理。
(3)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4)制定应急响应措施。
3. 应急工作组(1)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和证据收集。
(2)人员搜救组:负责人员搜救和救治工作。
(3)环境保护组:负责环境污染清理工作。
(4)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和设备的调配。
五、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事故后,船长立即向公司报告。
2. 公司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
船舶碰撞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船舶碰撞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水上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船舶碰撞事故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管辖水域内发生的船舶碰撞事故,包括船舶与船舶、船舶与水上设施、船舶与岸壁之间的碰撞事故。
三、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体系包括以下内容:1. 船舶碰撞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 船舶碰撞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及装备保障方案3. 船舶碰撞事故应急物资及设备保障方案4. 船舶碰撞事故应急通信保障方案5. 船舶碰撞事故应急演练方案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船舶碰撞事故应急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船舶碰撞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搜救组、医疗救护组、交通管制组、环境保护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起草、审核、发布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3.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和调度,负责现场救援力量的部署和指挥。
4. 搜救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救援力量进行现场搜救工作,及时救出遇险人员。
5. 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6. 交通管制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船舶及人员的安全通行。
7. 环境保护组负责现场环境污染的监测、控制和消除,确保海洋环境安全。
8. 信息宣传组负责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船舶碰撞事故信息,引导舆论。
9.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装备的供应和保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响应程序1. 初步响应(1)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事故船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船员进行自救。
(2)事故船舶应立即向就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事故情况。
(3)海事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海上船舶遇碰撞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海上船舶遇碰撞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船舶、人员及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管辖海域内船舶遇碰撞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事故应急指挥部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指导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其主要职责如下:(1)组织、指挥、协调应急处置行动;(2)决定应急处置措施;(3)调度应急救援资源;(4)向上级报告事故及应急处置情况。
2. 事故现场指挥组事故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
其主要职责如下:(1)组织、指挥、协调现场救援行动;(2)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及人员参与救援;(3)向上级报告现场救援情况。
3. 救援保障组救援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人员等保障。
其主要职责如下:(1)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储备、调配;(2)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选拔;(3)负责应急救援资金的筹措、使用。
四、应急处置程序1. 紧急报警船舶遇碰撞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 现场处置(1)船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船舶、人员及环境安全;(2)现场指挥组根据事故情况,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3)救援保障组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人员等保障。
3. 救援行动(1)救助受伤人员,确保其生命安全;(2)防止船舶沉没、火灾、爆炸等次生事故;(3)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4.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事故应急指挥部应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1)配备应急救援物资、装备;(2)建立物资储备库,确保物资充足。
2. 人员保障(1)选拔、培训应急救援人员;(2)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资金保障(1)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2)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六、附则1. 本预案由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船舶碰撞专项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船舶碰撞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海洋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管辖海域内发生的船舶碰撞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船舶碰撞专项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船舶碰撞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海事局,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
3. 应急救援小组包括搜救、医疗、消防、环保、交通、通信等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医疗救治、消防、环保、交通管制和通信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程序1. 疏散与救助(1)及时了解碰撞船舶现状、人员伤亡情况及救援要求。
(2)遵循人命救助优先的原则,疏散处于危险状态船舶上的旅客及船员,组织船舶搜寻失踪人员。
2. 防止船舶沉没(1)判断船舶是否有沉没危险,根据船舶进水、排水的堵漏情况,采取封堵、排水、冲滩等方式控制船舶进水。
(2)若船舶沉没,尽快搜寻确定沉船位置,及时发布航行警告,采取临时安全维护措施,并进行警戒或标志设置。
3. 防火防爆(1)对载运危险品的船舶,加强防火防爆措施,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
(2)一旦发生火灾和爆炸,立即出动消防艇和消防车进行灭火和救援。
4. 环境保护(1)对碰撞事故造成的水域污染,按照《江苏海事局船舶载运有害有毒物质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计划》要求,立即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污染处理。
(2)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通知当地环保部门,建议政府通知相关水厂取水口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5. 交通管制(1)根据航行受阻情况,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确保航道畅通。
(2)加强船舶交通组织,引导船舶绕行或减速航行。
五、应急响应等级根据船舶碰撞事故的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1. 一般事故:由海事局负责组织应急处置。
2. 较大事故:由海事局、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应急处置。
3. 重大事故:由地方政府组织应急处置,海事局、相关部门提供支持。
船舶触碰应急预案范文
一、目的为有效应对船舶触碰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确保船舶及人员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船舶发生的触碰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企业总经理,负责全面指挥协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副总指挥:企业副总经理,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专家等。
2.现场指挥部(1)现场指挥:由船长担任,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
(2)成员:大副、轮机长、安全员、救生员等。
3.应急小组(1)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救援、船舶抢修、消防灭火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3)环境监测组:负责监测事故现场及周边水域的污染情况。
(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
四、应急处置措施1.事故发生时,船长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船员进行应急处置。
2.抢险救援组:(1)组织人员迅速检查船舶受损情况,评估事故影响。
(2)根据受损情况,采取堵漏、排水、抢修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3.医疗救护组:(1)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2)将伤员转运至安全区域,并联系医疗部门进行救治。
4.环境监测组:(1)对事故现场及周边水域进行监测,评估污染情况。
(2)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5.信息宣传组:(1)及时收集事故信息,向上级部门报告。
(2)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
五、应急响应等级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1.一级响应:事故涉及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
2.二级响应:事故涉及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
3.三级响应:事故涉及一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
4.四级响应:事故影响较小,但可能引发次生灾害。
六、应急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船舶及人员安全得到保障,环境污染得到缓解。
2.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恢复正常工作。
船舶专项碰撞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船舶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海洋环境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船舶在航行、停泊、作业过程中发生的碰撞事故。
三、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船舶碰撞事故应急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行动。
2. 应急工作组应急工作组由以下部门组成:(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调度。
(2)搜救组:负责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和现场救援。
(3)财产保护组:负责船舶财产保护和受损船舶的修复。
(4)环境监测组:负责监测事故水域污染情况,确保海洋环境安全。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船舶发生碰撞事故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 人员搜救与救治(1)组织搜救组对事故水域进行搜寻,尽快发现失踪人员。
(2)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3. 船舶财产保护(1)组织财产保护组对受损船舶进行评估,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对受损船舶进行修复,尽快恢复船舶正常航行。
4. 环境监测与保护(1)组织环境监测组对事故水域进行监测,掌握污染情况。
(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水域污染扩散。
5. 信息报告与发布(1)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2)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事故信息。
五、应急响应等级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1. 级别一:特别重大事故2. 级别二:重大事故3. 级别三:较大事故4. 级别四:一般事故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组织应急队伍,确保应急人员充足。
2. 资源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3. 装备保障:配备先进的应急装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技术保障:开展应急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业务水平。
七、预案管理与演练1. 预案管理: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船舶碰撞事故应急预案
一、定义船舶碰撞事故是指船舶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或潜在损害的事故。
为有效应对船舶碰撞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及水域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船舶碰撞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
(2)技术保障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船舶抢修、船舶拖离等工作。
(3)交通管制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航道疏导、船舶交通秩序维护等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对外联络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生活保障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报告: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事故船舶应立即向当地海事局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工作组开展救援工作。
3.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评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①组织船舶搜救失踪人员,及时疏散处于危险状态的旅客和船员;②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及时转移至医疗救治机构;③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4. 技术保障:(1)技术保障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确定船舶抢修方案;(2)组织船舶抢修,确保船舶安全;(3)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防止污染水域。
5. 交通管制:(1)交通管制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海域实施交通管制,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2)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临时交通疏导措施,确保航道畅通。
6. 信息宣传:(1)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2)加强舆论引导,确保舆论稳定。
7.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保障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生活保障;(2)协调相关部门,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结束1. 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及水域环境得到保障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范本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范本1. 发生碰撞后,首先要确保船员的安全。
船上的人员应立即戴上救生衣,并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远离任何可能的危险区域。
2. 尽快向海事局或相关当局报告事故。
在报告事故时,要提供准确的船名、航行位置、碰撞的海域、事故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船员受伤等信息。
3. 检查船舶的结构和设备是否受损。
如果船体受损,要立即进行船体检查,查看是否有任何渗漏或可能导致沉船的损坏。
4. 如果船体没有受到严重损坏,可以考虑使用自身的浮力来保持船舶的浮力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关闭已受损的船舶舱口来防止进水,并尽量将船体倾斜的部分抬高,减少进水的可能性。
5. 如果船体严重受损,必须寻找合适的方法来控制进水。
在控制进水之前,要确保所有船员都已经撤离到安全地方。
可以使用救生艇或救生筏来转移船员。
6. 如果进水迅速加剧,不能控制,应及时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并考虑使用船上的救生艇或救生筏进行撤离。
7. 在救援到来之前,要保持船舶的稳定性,确保船体不会进一步倾斜或发生其他问题。
可以通过调整货物的分布或使用球ast(救生筏上的重物)来控制船舶的平衡。
8. 如有可能,可以使用救生设备(如手持无线电、信号灯)来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以便其他船只或救援机构可以准确地定位和救助。
9.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船上的人员应保持镇静,并确保每个人都有足够的食物、水和防寒衣物来应对可能的长时间等待。
10. 在救援人员到达后,要配合救援人员的指示,尽快撤离船舶,并接受救助。
船舶碰撞后的应急措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
以上是一份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的范本,提供了一些可能的步骤和建议。
在实际应急情况中,要根据具体的环境、船舶状态和人员情况来决定最合适的措施。
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并为船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护。
船舶防碰撞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防止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船舶在航行、停泊、作业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船舶防碰撞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船长(2)副指挥长:大副(3)成员:全体船员2. 船舶防碰撞应急指挥部职责(1)制定和实施船舶防碰撞应急预案;(2)组织船员进行防碰撞应急演练;(3)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防碰撞工作;(4)收集、整理船舶防碰撞相关信息,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 各部门、各单位职责(1)驾驶部门:负责船舶航行中的驾驶操作,确保船舶按照规定航线、规定速度行驶,严格遵守航行规则;(2)机务部门:负责船舶主机、辅机、船舶设备等的安全运行,确保船舶动力充足;(3)安全部门:负责船舶安全检查、事故调查处理、应急演练等工作;(4)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船舶防碰撞相关工作。
四、防碰撞措施1. 船舶航行中,驾驶员应密切关注周围船舶、浮标、灯塔、码头等障碍物,确保船舶按照规定航线、规定速度行驶。
2. 驾驶员应熟练掌握船舶操纵技能,正确判断船舶动态,及时采取避碰措施。
3. 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应开启雷达、灯光等设备,加强瞭望。
4. 遇到碰撞危险时,驾驶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迅速发出警报;(2)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船舶速度;(3)调整船舶航向,避开碰撞;(4)向船舶防碰撞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
5. 船舶停泊、作业时,应严格遵守停泊、作业规定,确保船舶安全。
五、应急响应1. 发生碰撞事故时,船舶防碰撞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工作。
2. 船舶防碰撞应急指挥部应组织人员迅速进行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应急救援工作包括:(1)救治伤员;(2)组织船舶、设备、人员撤离;(3)防止事故扩大;(4)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船舶发生碰撞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船舶在发生碰撞事故时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我国管辖水域内发生的船舶碰撞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船舶碰撞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指挥部由海事、公安、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组成,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船舶碰撞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职责(1)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2)下达应急处置指令,确保各项措施落实;(3)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4)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3. 成员单位职责(1)海事部门:负责现场勘查、事故调查、交通管制、船舶救助等工作;(2)公安部门:负责现场治安、人员救助、事故调查等工作;(3)消防部门:负责火灾扑救、人员救助、事故调查等工作;(4)环保部门:负责水域污染监测、应急处置、事故调查等工作;(5)卫生部门:负责伤病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程序1. 紧急启动(1)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现场船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2)事故船舶船长应立即向海事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启动应急预案;(3)海事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并向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处置(1)救助伤员:消防、卫生部门迅速开展伤病员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2)火灾扑救:消防部门立即组织灭火,防止火势蔓延;(3)污染控制:环保部门监测污染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污染控制;(4)交通管制:海事部门对事故水域实施交通管制,确保船舶安全通航;(5)事故调查: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3. 应急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得到妥善处理;(2)相关部门完成事故调查,提出处理意见;(3)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船舶碰撞事故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船舶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碰撞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船舶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碰撞事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优先救助遇险人员,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2.迅速响应,协同作战。
各级单位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加强部门间协作,形成应急处置合力。
3.科学决策,合理处置。
根据事故情况和现场环境,科学决策,合理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信息共享,及时沟通。
加强信息报送,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四、应急处置流程1.事故发生(1)船舶发生碰撞事故后,船长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船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船长应立即向船舶公司报告事故情况,并通知海上搜救中心。
2.现场处置(1)救助遇险人员。
优先救助遇险人员,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2)控制船舶。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排水、堵漏、抢滩等措施,防止船舶沉没。
(3)发布航行通(警)告。
及时发布航行通(警)告,确保航行安全。
(4)防止水域污染。
采取铺设围油栏、备好防污器材等措施,开展现场清污工作。
3.应急响应(1)船舶公司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2)海上搜救中心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4.应急处置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遇险人员得到救助,船舶安全停靠后,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2)船长向船舶公司报告应急处置工作情况,船舶公司向海上搜救中心报告。
五、应急保障措施1.人员保障。
加强船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
2.物资保障。
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救生衣、救生筏、防污器材等。
3.通信保障。
确保船舶与船舶公司、海上搜救中心等部门的通信畅通。
4.经费保障。
保障应急处置工作所需经费,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六、附则1.本预案由船舶公司负责解释。
船舶碰撞应急预案
船舶碰撞应急预案船舶在海上航行中,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发生碰撞的风险。
为了保障船员和船舶的安全,制定一份完善的船舶碰撞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船舶碰撞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并提供一份模板作为参考。
一、预案目的与适用范围船舶碰撞应急预案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和有效处理船舶碰撞事件,减小事故损失,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与环境保护。
本预案适用于所有航行船舶及其相关人员。
二、预警和紧急联系1. 预警手段:船舶应配备并保持正常运行各类预警设备,如雷达、AIS、GPS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紧急联系人:船舶应明确指定与该船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的紧急联系人,并确保24小时畅通联系。
三、碰撞后应急处置措施1. 初步评估:发生碰撞后,船舶应立即进行现场情况的初步评估,包括损伤程度、人员伤亡情况、船舶稳定性等。
2. 疏散与救生:如果发生了人员伤亡或船舶失稳等情况,应立即启动疏散与救生措施,并确保船员遵循正确的逃生程序。
3. 环境保护:如发生了危险品泄漏或油污扩散等情况,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进一步损害海洋环境。
四、与其他船舶和海事部门的联系1. 与其他船舶的联系:船舶在碰撞后,应主动与其他船舶及时进行通信,告知当前情况,并采取合适的行动来避免次生碰撞。
2. 与海事部门的联系:若事故造成重大损失或有环境污染风险,船舶应立即向海事部门报告,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五、碰撞事故的后期处理1. 事故调查:发生碰撞后,应及时启动事故调查程序,收集事故相关数据和证据,并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
2. 损失评估与补救:根据事故损失评估报告,船舶应与相关方商定赔偿和补救事宜,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船舶碰撞应急预案模板:发布单位:XXX船舶公司适用范围:本公司旗下所有船舶及其相关人员一、预案目的本预案的目的在于制定应急措施,有效处理船舶碰撞事件,并确保人员和船舶的安全,减小事故损失。
二、预警和紧急联系1. 预警手段:船舶应配备雷达、AIS、GPS等预警设备,并保持正常运行,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碰撞应急预案模板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船舶碰撞事故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事故应急预案》4. 《船舶碰撞事故调查处理规定》5. 国家及地方有关船舶安全管理的规定和标准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船舶碰撞事故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应急响应方案;(2)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3)发布应急响应指令;(4)监督应急响应工作的执行情况;(5)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响应工作进展。
2. 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船舶碰撞事故的救援和处置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1)现场救援;(2)伤员救治;(3)财产保护;(4)环境监测;(5)信息收集和报送。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船舶发生碰撞事故后,事故船舶船长或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船舶类型、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情况。
2. 应急响应启动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
3. 现场救援应急救援小组应迅速赶到现场,开展以下工作:(1)进行现场安全评估,确保救援人员安全;(2)组织人员搜救伤员,并进行现场救治;(3)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4)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事故相关证据。
4. 事故处置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组织人员对受损船舶进行抢修,防止事故扩大;(2)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和处置;(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防范措施;(4)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响应工作进展。
(完整版)船舶碰撞应急预案
(完整版)船舶碰撞应急预案船舶碰撞应急预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为杭平申线(浙江段)航道改造工程平湖段工程HD-6标段,施工内容为K21+540~K27+027的航道护岸、土方等工程施工。
采用三级航道建设标准,通航1000吨级船舶,设计最小通航水深3.2m,航道最小底宽45m,标准面宽60m。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护岸有新建、加固与修复三种形式,各种不同类型护岸结构达15种之多,其中主要有新建护岸长10366.06m,修复护岸447.31m,加固护岸G1B-12有174.61m,5m 长φ800mm旋喷桩有385根式,φ700mm 双头搅拌桩总桩长有32575.47m;新建护岸顶标高都为2.66m,基底最大开挖深度到标高-2.29m;G1护岸桩基最深达-18.44m,位于粘土区地层;围堰工作量大,长度达10889m,根据地质与水位情况,打设钢板桩、圆板桩或木桩长度在6-10米间;陆上土方开挖41700m3,水下疏浚土方163400m3合同工期24个月;质量目标为合格工程。
二、预案目的本预案旨在船舶发生碰撞事故时(包括船舶、移动式装置、水上设施、船舶属具),船岸能采取快速有效的应急反应行动。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平湖段HD-6标船舶发生碰撞时的应急反应救援指导工作。
四、职责1、船长是碰撞事故的船上应急总指挥。
2、大副是碰撞事故的现场指挥。
3、全体船员服从指挥,按本岗位的职责做好各自的工作。
4、公司应急小组提供技术指导、资源保障,协助联系外围救援力量。
五、应急原则当碰撞事故的发生已不可避免时,应遵循:1、保护人命安全,防止伤亡或扩大。
2、保护海洋环境,避免造成污染或扩大。
3、快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船舶沉没或损失扩大。
六、船舶应急反应措施船长1、收到碰撞报告后应立即上驾驶台指挥,发出警报,全体船员迅速进入应急工作岗位,进行抢险工作。
2、迅速确定本船碰撞部位、人员伤亡、污染等情况,对危险局面和程度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了解对方的船名、呼号、船籍港、始发港与目的港、载货情况、损失情况、船东名称及地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碰撞应急预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杭平申线(浙江段)航道改造工程平湖段工程HD-6标段,施工内容为K21+540~K27+027的航道护岸、土方等工程施工。
采用三级航道建设标准,通航1000吨级船舶,设计最小通航水深3.2m,航道最小底宽45m,标准面宽60m。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护岸有新建、加固与修复三种形式,各种不同类型护岸结构达15种之多,其中主要有新建护岸长10366.06m,修复护岸447.31m,加固护岸G1B-12有174.61m,5m长φ800mm旋喷桩有385根式,φ700mm 双头搅拌桩总桩长有32575.47m;新建护岸顶标高都为2.66m,基底最大开挖深度到标高-2.29m;G1护岸桩基最深达-18.44m,位于粘土区地层;围堰工作量大,长度达10889m,根据地质与水位情况,打设钢板桩、圆板桩或木桩长度在6-10米间;陆上土方开挖41700m3,水下疏浚土方163400m3合同工期24个月;质量目标为合格工程。
二、预案目的
本预案旨在船舶发生碰撞事故时(包括船舶、移动式装置、水上设施、船舶属具),船岸能采取快速有效的应急反应行动。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平湖段HD-6标船舶发生碰撞时的应急反应救援指导工作。
四、职责
1、船长是碰撞事故的船上应急总指挥。
2、大副是碰撞事故的现场指挥。
3、全体船员服从指挥,按本岗位的职责做好各自的工作。
4、公司应急小组提供技术指导、资源保障,协助联系外围救援力量。
五、应急原则
当碰撞事故的发生已不可避免时,应遵循:
1、保护人命安全,防止伤亡或扩大。
2、保护海洋环境,避免造成污染或扩大。
3、快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船舶沉没或损失扩大。
六、船舶应急反应措施
船长
1、收到碰撞报告后应立即上驾驶台指挥,发出警报,全体船员迅速进入应急工作
岗位,进行抢险工作。
2、迅速确定本船碰撞部位、人员伤亡、污染等情况,对危险局面和程度进行评
估,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了解对方的船名、呼号、船籍港、始发港与目的港、载货情况、损失情况、船东名称及地址。
3、将碰撞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当时的天气状况与能见度报告公司调度,并适时报
告平湖市海事机构,亲自或指定专人保持通信联络,集中保管个人通讯工具,保证与外界联系通畅。
4、根据专业判断,参考公司应急小组和相关单位提供的指导意见,指挥船员进行
抢险自救,并及时判断应急措施的效果。
5、情况紧急,可向附近的来往船只呼叫救助,或要求救助单位提供救助,或选择
适当的地点进行抢滩;若损害严重且确属无力抢救时,可考虑弃船,实施弃船应急措施。
6、在不严重危及本船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应及时救助对方。
应急操纵
1、在碰撞发生前而又不可避免时,要根据当时情况采取倒车、操满舵、抛锚制动
等应急措施,以减小碰撞时冲量,或避开要害部位,或减小碰角,尽可能地减小受损程度。
碰撞发生后:
2、本船船首撞入他船船体时,应开微速进车顶住对方破洞,尽力使破洞处于下风
侧,还可用缆绳系住以防脱出,待确认脱开后不会大量进水而造成沉没时方可脱离;若对方损坏严重有沉没危险时,应立即脱离,避免其沉没时压住本船船头祸及本船的可能。
3、本船船体被他船撞入时,应尽量把船停住,要求对方顶住破洞并使破洞处于下
风侧,待检查确认脱开后不会大量进水而造成沉没时,方可同意对方脱离。
4、如果附近有浅滩,被撞船有沉没危险时,应设法顶其抢滩或顶到浅滩附近由被
撞船自力抢滩。
甲板部
1、大副为应急现场指挥。
2、大副率领水手长等关闭破洞舱室前后的水密装置,到现场检查船体破损程度及邻近舱室损伤情况,向船长报告。
3、木匠应立即测量各污水沟(井)、压载舱、淡水舱水位,向大副报告。
4、其他船员根据大副、水手长分配的工作全力抢险。
5、无线电电子员应坚守岗位,按船长指示进行守听和应急通信,并备妥应急电台
或其他应急通信设备。
6、二副为驾驶台固定人员,协助船长应变指挥,负责通信联络,作好记录。
7、发现船体破损进水,大副应组织人员实施排水、堵漏,尽力避免船舶沉没。
轮机部
1、碰撞发生后,二管轮应立即测量油舱液位,并向轮机长报告。
2、轮机长应坚守机舱,组织轮机部人员保证主副机正常工作,并备妥全部排水泵
和发电机,对机器和设备的受损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和抢修,并向船长报告。
3、轮机长按指示做好舱柜之间燃油和压载水的转移和压排,提供电力和辅助机械
等工作;备妥备用发电机,随时准备排水或送电。
4、发现或怀疑油舱破损,轮机长应及时做好油料的转驳工作。
5、除机舱需要外,其他人员根据大副、水手长分配的工作全力抢险。
紧急情况得到控制后,船长应统计损失情况向公司报告。
如有可能,争取登上对方船舶以查实其损失程度,同时应注意其海图作业、航海日志的记载、车钟记录、值班人员是否酗酒、船员的谈话等,并做好记录和拍照。
如对方要求船长签字的通知书,仅可作“仅限收讫”等签注,避免对碰撞责任认可的签注。
七、船舶碰撞后的自力续航须知
1、经全面检查,确认续航中不会出现危及船舶安全的情况时,且主辅机状况良
好无损、船体破损部位进水得以有效控制、排水畅通、浮性符合航行要求、仍保留有一定的储备浮力、救生设备完整无损,则船舶可自力续航至最近港口进行检修。
2、船舶在自力续航中应十分谨慎,并须做到:
.1减速航行,密切注意进排水情况变化并详细记录。
.2尽量近岸航行,并勤测船位。
.3密切注意气象变化,随时准备择地避风。
.4与附近岸台、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报告船位和航行情况。
.5航行过程中应根据风浪情况及时调整航向、航速以减轻船的摇摆,尽量使破损处处于下风侧。
八、岸基应急反应
1、公司调度接到船上紧急情况报告后,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并保持与船舶不间断
的联系。
2、总指挥根据船舶碰撞后损坏程度和面临的危险,宣布进入应急反应的等级;如
碰撞部位不在机舱、油舱等重要部位,船体受伤程度较轻且无破损进水的情况下,可进行二级反应(一般紧急情况),至少通知海务主管和机务主管到位,查询主碰还是被碰、双方损失情况、能否续航、是否需要修理等,指导船舶采取预防措施和事故处理方式,安排船舶修理,直到险情消除后应急反应结束。
3、海务主管通过查询并结合船长的判断,评估船舶碰撞后所处的危险和程度,向
总指挥报告,并指导船长进行应急操纵。
4、总指挥组织应急小组成员评估船舶的危险局面,分析、研究抢险的可行性后,
作出应急反应决策,落实可能需要的岸基支持,指示海务主管向有关海事部门和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5、应急小组根据险情的进一步发展情况,结合该船主要船员的应急技能以及其他
应急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具体抢险方案报应急总指挥决策,必要时可聘请或咨询有关专家。
6、抢险方案经总指挥批准后,公司调度(或海务主管)立即向船长传达。
7、应急小组应保持与船舶的联系,了解抢险行动的效果,对船舶提出的要求给予
支持,并提供指导意见;提醒船上集中保管和使用个人通讯工具,保证与外界联系通畅。
船舶需要抢滩时,提供抢滩位置、方法、潮汐计算;船舶需要拖航救援时,联系救助单位,提供拖带的操作方法。
8、紧急情况得到控制后,应急小组应指导船舶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总指挥布置船
舶的恢复、修理及其它有关工作,宣布应急行动结束。
9、公司调度对应急反应的全过程进行记录,由应急总指挥审核签字后归档,同时保存好有关通讯如电报、传真、电传等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