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学风建设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更是对整个高校教育质量和文化氛围的提升。
随着新形势下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变革,高校学风建设也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找到更为长效的机制来促进学风建设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的挑战与机遇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很多挑战,其中包括学生的文化素质下降、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冲击等,这些都给高校学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也为高校学风建设带来了很多机遇,包括教育手段的多样化、社会支持的增加、新理念的引入等,这些都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探索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在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需要探索更为长效的机制来促进学风建设。
传统的学风建设方式可能已经不适应当下的需求,因此需要更为创新和灵活的方式来推动学风建设。
只有建立了长效的机制,才能够使学风建设真正地持续改进和提高。
三、实践探索的方式与方法1. 建立学风建设委员会在高校内部建立学风建设委员会,由校领导亲自担任领导,汇聚各个院系的管理人员和教工代表,共同商讨学风建设的策略和措施,为学风建设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指导。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风建设指标体系,从教学质量、学生表现、教师指导等方面进行评估和考核,有效地推动学校学风建设的改进和提高。
3. 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风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4. 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师生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培养积极向上的学风氛围。
5. 强化学风建设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如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络等,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学风形象,引导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学风建设。
四、前景展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为高校教育的全面提升和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近年来,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已成为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石,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高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如何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第一部分:明确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学风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良好的学风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另一方面,良好的学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
第二部分:加强学生学风素质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学风素质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
首先,学校可以加强学风教育的渗透力度,将学风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去。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学风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对学风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第三部分:建立健全学习资源保障机制为了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学习资源保障机制。
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大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数量。
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学习资源的管理,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到优质的学习资源。
第四部分:推动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创新为了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学校还应该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创新。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
第五部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推动学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进行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评价制度等方式,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风建设活动。
第六部分: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评价机制建设学风建设需要学生自觉参与和积极配合,学校应该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评价机制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高校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面对当前形势,如何在新形势下建立高效的学风建设机制成为了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本文将探索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改善学风建设的现状,并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学风教育与引导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要通过在教育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学风,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
因此,高校应当从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合理疏导和引导。
首先,要严格落实课堂规范和纪律,防止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玩手机等行为的产生,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认真程度。
其次,要强调良好的学风和道德,让学生们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拥有一种自觉的自律精神。
这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规范管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训和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有效的利用时间和资源,学习有效、高效、快乐的方法。
二、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高效的学风管理机制是实现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必要手段。
高校要制定完善的学风管理制度和标准,如制定质量标准和量化考核机制,并实行“分类指导、个别帮扶、综合考评”的管理模式,以便更有效地监督学生的行为、落实教学规范和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高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如设立学风委员会、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对学风问题进行监测与分析的学风监管部门等等,确保学风建设的高效、有序,从制度层面推动加强学风建设。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扶持学生的文化和体育爱好,同时加强学生自主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使学生们全面发展,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
比如,高校可组织一些必要的文化活动、经济文化讲座、心理健康讲座、文学沙龙、文艺比赛等,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积极参与,形成津贴形式的奖励机制,以激发学生参加校内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另外,高校可以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如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自习室、学习空间科技化设施建设等,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意识。
关于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育人分析
关于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育人分析学风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是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一环。
学风的建设要从思想建设入手,关键是发挥学生的内在自觉性,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学风建设体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建设氛围。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优良的学风具体体现在学生应该具有稳固的专业思想、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严明的学习纪律等多个方面。
一、学风建设的必要性当今校园中,学校学风建设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如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很多认为学习就是了拿一个毕业证,并没有将学习同个人的成长成才结合在一起;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纪律意识松散,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上课精力不够集中;学习作风不够严谨,吃不了苦,不能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学风氛围不够浓厚,存在着很多干扰学风建设的因素,没有将学风建设放到学生培养的正确位置上;学校的检查落实不够严谨,学校存在着能毕业就让毕业的不严谨态度,对良好学风的养成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学风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社会大背景的原因,也有学校学风建设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社会大背景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潮不断传入学校当中,直接对学校的思想教育产生冲击,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发生变化,很多学生出现了读书无用论和读书只为拿文凭的思想;在高校管理当中,过多的注重形式化的东西,追求的是高校活动的轰轰烈烈,忽视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因学风建设的滞后性,使得学校领导过多的追求出政绩的工作,而不愿花费过多的精力去做这一基础性工作;对学风建设的认识具有片面性,脱离了教风和文化建设而片面的只谈学风,将学风同学生工作划等号;没有充分发挥学风建设的主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手段过于制度化,缺乏人文关怀,对学生教育的价值观进行了偏离,过于注重一些数据化的政绩,而缺少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浅谈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浅谈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概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学风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坚持把学风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与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满足学生成才需求结合起来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是高校学风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
本文从统计分析角度出发以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为依据、以分析预警为基础、以思辨促动为动力,对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初步探析以期对当前高校学风长效机制建设有所裨益。
一、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1.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高等学府的使命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大学生是祖国振兴的希望和栋梁,加强学风建设才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条件,创建优良的学风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2.学风建设又是高校自身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学风的好坏决定着大学生的整体质量,也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
高校在申报“211”工程的过程中,就有一些诸如四六级通过率等等的指标,与学生们的学风密切相关。
在国家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风建设一直都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重要工作。
3.学风建设是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心愿和迫切要求家长都期望子女能够在一个有着良好氛围的校园内学习成长,老师们也都希望倾尽毕生所学让学生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们也都希望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促进和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
20来岁的大学生们可塑性很强,与周围同学朝夕相处、耳濡目染。
因此,加强学风建设,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帮助大学生在走进社会的时候实现自身价值。
二、学风建设的内涵1.传统认为,学风就是学生的学习风气,而忽视了教育管理在学风中的作用学风的主体是学生,但影响学风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良好的学风依赖于老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也依赖于学生工作中的细致入微、润物无声;还依赖于优秀先进同学的光辉榜样和行为楷模。
构建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没有 良好 的学 风 , 就难 以培养 高质 量 的人 才 , 就产生 了时下 高等学 校人 才培 养工 作 的一 个 重要 也难 以研 发出建设 性 的科 研成果 。教育部 从 19 93
方面—— 学风建 设 。所 谓 “ 风建 设 ” 学 就是 指 针对 年 开始明确 强 调 要加 强 高校 学风 管 理 , 营造 良好
一
学风建 设是高 校时下 最具 现实 意 义 的话 题 之
。
良好 的学风是 高校培 养高 素质 人才 的基 础 和
为本 、 革创新 、 改 促进公 平 、 提高 质量 ” 的总体 战 略 保障, 因此 ,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风建设 , 构 工作 方针 。当今 世 界 , 速 发 展 的 高 等教 育 和 高 建学 风建 设 的长 效 机 制 刻 不 容缓 。新 形 势 下 , 迅 随
质量人 才 的市 场需 求 迫 切 需 要 建设 优 良学 风 、 变 着 高等教 育规 模 的进 一 步扩 大 , 等教 育 体 制 改 高 革学 习观念 和 学 习 方式 。因此 , 如何 适 应 知 识 经 革不 断深入 , 风 建 设 问题 越 来 越 引起 高 等 教 育 学
济时代的发展 , 造就新一代高素质 、 综合性人才 , 工作 者 的重视 。众 多专 家和学 者对 高 校 的学风 建
程 中所 表现 的精 神 风 貌 , 学 生 在学 习方 面 所 展 生综 合素质 和 个 人修 养 的重 要方 面 , 衡 量 一 所 是 是
示 的精 神 、 度 、 格 、 法 和 习 惯 等要 素 的综 合 高校办学思想 、 态 风 方 育人环境 、 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的 体 现 J 建设 ” 词 , 。“ 一 究其 词 义 , 以解 释 为 “ 可 创 重要指 标 , 一所 大学 的立 校之本 。 是
职业生涯发展中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职 业生涯发展中学风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归 纳和总结。
02 职业生涯发展与 学风建设的关系
学风建设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综合素质
学风建设通过塑造良好的学习 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进而对职业生涯发
04 建立长效机制的 策略与方法
制定明确的学风建设目标与计划
目标
建立积极向上、严谨踏实的学风,营造良 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 合素质。
计划
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学风建设计划,明确建 设内容和时间节点,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 。
建立有效的学风监督与评估机制
监督
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纪律、考试风气等方面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 采取措施予立由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组 成的学风建设委员会,统筹协 调和指导学风建设工作。
定期召开学风建设工作会议,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并 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形 成学风建设工作的合力。
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1
加大对学风建设的投入,提供必要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支持。
VS
学风建设贯穿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 程,需要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良好 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职业观。建立长效机制可以 确保学风建设工作的全面性和覆盖 性。
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机制建设是确保学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可以明 确各方职责和任务,协调各方面工作,形成合力推进学风建设。
与实践。同时,需要关注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中,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作用和效果,为不同人群的职业 生涯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此外,还需要关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与职业生涯发展的互动关系, 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职业生涯发展。
普通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 四)以课外实践活动为助力 ,努力践行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 的现代教育理论 、教育思想指导 下 ,按照特 定 的培养 目标和人才规格 ,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 体系 ,管理 制度和评估方式 ,实施人才教育 的过程 的总和。 《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 革 和发展 规划 纲要 ( 2 0 1 0— 2 0 2 0年 ) 》 中提 出,要 更新 人 才培 养观 念 ,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尊重个人选择 ,鼓励个性发展 ,不拘一格 培养人才 。在倡导改革创新 的今天 ,高校要培养的是高素 质应 用型人 才 。加强学风建设 ,就是要不断创新学风建设的载体 ,结合 学科和专 业特点 ,在学生 中开展形式多样 的学术文化活动 、学科竞赛 和学生科 技创新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 比赛 ,在赛 中练 ,在赛 中学 ,加 大 企 业 、高 校 、学 生 间 的交 流 ,开 阔学 生 的视 野 ,激 发 他 们 的 科 研 意 识 ,培 养 独 立 思 考 、勇 于创 新 的意 识 和 能 力 ,有 效 促 进 学 生更 扎 实 地 学 习好 、掌握好 、利用好专业知识 ,进一步推动创新能力较 强的应用 型人才培养 。 ( 五 )以学生党建为引领 ,带动优 良学 风 的形 成与传承 。在学风 建设 中,广大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既是工作对象 ,也是 中坚力量 ,学 生党建可 以为学风建设提供坚强 的思想 、政治和组织保证 。因此 ,加 强学风建设要 以学生党建为引领 。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 的战斗堡垒 作用 ,加强对学生党员和对入党积极分子 的理想信念教育 ,号召广大 党员和积极分子在学风建设 中充分发挥表率和先锋作用 ,使学 生党员 和积极分子成为学风建设 的骨干和主力军 ,潜移默化对周 围的同学产 生 积 极 的影 响 ,形 成 良好 的学 习氛 围 。 三 、结 束 语 在高校学风建设 中,要始终保持高度重视 ,做好顶层 设计 ,要紧 紧围绕学生这一建 设主 体加强 研究 分析 ,从 调 动学生 的 内在动 力人 手 ,以文化氛 围为先导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以活动载体 为平 台,以 示范带动为手段 ,加强对学生 的学 习、教育和管理全过程参 与和全方 位 服 务 ,努 力 构 建 “ 全 员 、全 方 位 、全 过 程 ” 的不开教师和学生 ,教师是学风建设的主导 ,学生 是学风 建设 的主体 。教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风的好坏 ,好 的学风 是 由好 的教 风 带 出的 。教 师 在 教 学 活 动 中是 设 计 者 、组 织 者 和 领 导 者 ,学 生 对知识 的接受主要是受到教师 的学识 、授课 内容 、授课技巧 和人格魅 力所影响 。某种意义上 讲 ,教风决 定了学 风。因此 ,加 强学风 建设 , 就必然要求要加强大力 教风建设 。加强教 风建设 ,要加 强师德 建设 , 高校要 围绕敬业 、勤业 、创业 、乐业 四个方面加强对教师 的思 想教育 工作 ,围绕如何提高素质能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围绕如 何解决 实 际困难加强对教师 的后勤保障工作 ;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 和专业知 识 的学 习和积累 ,加强 自身 的师德修养 ,不断完善知识结 构 ,努力改 进 教 学 方 式 方 法 ,形 成 勤 于 、乐 于 、善 于 施 教 的 治 学 态 度 和 精 神 ,做 到 “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
浅探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110作者简介:张雅妮(1982— ),女,汉族,陕西凤翔人,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新疆艺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19SY034),项目负责人:张雅妮。
学校的灵魂来自于学风,高校永恒的话题就是学风建设。
在新时代下,我们学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为国家社会传输优秀的艺术人才。
普通院校的艺术学风建设于高等艺术学校的学风建设来说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学风建设的方面,每个高等艺术院校都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因此加强高等艺术院校的学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且有一个严重的挑战在学风建设方面,其中出现了许多有关学术方面的问题,性质非常恶劣。
一、目前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分析艺术院校的学生是整个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很大一部分艺术院校的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专业,很多精力都花费在对专业的学习,文化课的成绩偏低,没有重视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因而导致高考时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进入大学后,这种现象逐渐增多,文化素养不高,整体文化理论基础薄弱,也导致它们心情浮躁、脆弱,性格张扬。
考进艺术院校的学生每个人的性格差异很大,极力想表现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喜欢标新立异,给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
并且,他们缺乏集体意识,集体观念不强,思想很活跃。
常以自我为中心,感性冲动。
再者说,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基本课程比较少,课余时间都是自己在房间练习,特殊的艺术专业也会影响,有的学生常去参加演艺活动,接触社会很早,所以也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养成不良习惯,在学校里不想接受学校跟老师的相关规定,组织性、纪律性差,生活作风懒散,跟同班同学的关系不亲密。
这更让他们集体观念变弱。
艺术学校的教育教学有独特的教学方式、办学模式,往往以个体为本。
因此,以学生个性化教学为出发点,“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亲密。
二、艺术学校学风建设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新情况(1)不重视专业,忽视文化素质。
高校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作风建设都没有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高校中存在着很多歪风邪气,这大大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效果,与学校教书育人的本质有了很大的背离。
本文将阐明建立高校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进而指出高校在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原则,最后说明如何在高校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83-01高校作风建设包含多个方面,思想作风建设、学风建设、校风建设、教风建设、领导作风建设等等,构建高校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而且还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进而在新时期肃清高校中存在的不正之风,达到对高校进行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学校、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应该在校园内弘扬优秀之风,自觉抵制不良之风,才能促进新时期的教育向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一、高校作风长效机制的建立意义(一)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环境影响人,同时也在塑造人,高校构建作风长效机制不仅能够和谐师生关系,同时也能在学校内部树立刚正之风,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从而使得优良之风也成为学生性格的一部分。
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每年为社会为国家输送大量的人才,如果学校的学风不正,教授买卖论文,倡导“一切向钱看”,那么这个学校的教育无无疑是失败的。
相反,如果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学术、淡泊明志的优良学风、教风,就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与学生的发展和三观培养有着直接的联系。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高校建立作风的长效机制能够让教师摆正自己的立场,转变观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是呆板的管理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同时,能够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在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时对学生和教师突出反映的问题加以解决,将改革落到实处,也和谐了学校与师生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构建大学生良好学风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
构建大学生良好学风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周媛媛李松韩熙翟雯航李新宝(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46)摘要学风问题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起着引导、规范、激励师生的作用,它不仅是学校自身办学思想、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体现。
六十六年来,华水人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从严治校,从严执教,我校学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华水品牌”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水利水电行业的广泛赞誉。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面临新的复杂的情况,在学风建设中也有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学风长效机制研究中图分类号:G613.8文献标识码:A1不良学风的影响因素1.1社会层面的影响影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多元价值观的交互碰撞、社会道德信仰体系的缺失以及教育体制的弊端等原因也在冲击着大学校园,使大学精神在表现出与时代精神相协调的积极的一面的同时,存在着弱化人文精神的倾向。
有的学生追求金钱至上,享乐第一的价值观,认为“与其辛苦读书,不如抓紧挣钱”或者“不如快乐享受”,以及“平时不努力学习,考前想方设法过关”等观念,导致浮躁、功利、散漫等学风的病理现象。
1.2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不合理和规章制度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修订。
比如专业的课程安排存在理论课多、实践课少,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以及课时短等不合理现象,另外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也有存在,理论不能很好的联系实际,学生不能完全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直接导致学生对专业强烈不满,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丧失学习动力。
1.3家庭层面的影响因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作为一种言传身教的力量影响着世世代代。
一个家庭的氛围如果是融洽的,家庭风气也是积极向上的,学生所受到的感染也是积极的。
构建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
构建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郭莹王潇伟潘国廷(山东理T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49)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本文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提出了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激励机制、文化熏陶等方面积极探索科学、合理、可行的途径和措施.构建全员参与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学风建设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激励机制、文化熏陶等各个方面积极探索科学、合理、可行的途径和措施.构建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齐心协力。
创建优良学风。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风建设提供内在动力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良好的学风应该是大学生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指导下,通过长期实践磨砺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学习心理倾向、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
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纪律意识薄弱等问题。
这些都与他们思想深处对学习内涵的理解不够有着必然的联系。
其背后起支配作用的还是理想信念和世界观问题。
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学风建设中应该更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方面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学风问题的思想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学风建设提供内在动力支持。
动机和兴趣是学习行为的动力之源.学习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动机和对知识的兴趣度。
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学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其一,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政治理论课及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用崇高的政治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用爱国主义精神感染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及早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高等艺术院校的学风建设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长效机制的建设则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
高等艺术院校作为培养艺术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学风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针对性。
为了实现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可行性研究,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研究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现状及其缺陷,分析其原因,提出符合高等艺术院校特点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模式和实施途径,从而为提高高等艺术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提供有益思路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一)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二)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三)高等艺术院校学风长效机制的构建模式。
(四)高等艺术院校学风长效机制的实施途径。
(五)高等艺术院校学风长效机制评估和监测。
四、研究方法(一)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已有文献资料对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
(二)问卷调查法,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高等艺术院校学生、教师等对象进行调查,获取学生、教师对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现状的看法和建议。
(三)实地调研法,采用实地调研方法,深入高等艺术院校,与学生、教师等彻底沟通交流,了解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现状和问题。
五、论文结构开题报告中论文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绪论:论述高等艺术院校学风的概念和意义。
(二)高等艺术院校学风现状及问题:对目前高等艺术院校学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三)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对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的重要理论进行阐述。
(四)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的模式:对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模式进行描述。
(五)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途径:对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途径做出详细阐述。
(六)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评估和监测:对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评估和监测进行详细论述。
普通高等院校两级管理制度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普通高等院校两级管理制度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普通高等院校两级管理制度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引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正文从两级管理制度概述入手,深入探讨学风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对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的现状进行分析。
接着提出了在两级管理制度下构建长效学风建设机制的措施,并通过案例分析加以具体说明。
结论部分强调了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提出建议和展望,并对研究进行总结。
通过本研究,将为普通高等院校的学风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有助于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成长环境。
【关键词】普通高等院校、两级管理制度、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现状分析、措施、案例分析、重要性、建议、展望、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普通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普通高等院校逐渐建立起了两级管理制度,这为学风建设提供了更为严密的管理机制。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高校仍存在学风淡化、管理不严的问题,学风建设长效机制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学风建设不仅关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
如何在两级管理制度下构建长效机制,促进学风建设的良性发展,成为当前高校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普通高等院校两级管理制度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的研究,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品质。
通过对学校现行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可行性措施和理论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普通高等院校两级管理制度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旨在通过系统分析和研究,提出可行的措施和建议,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学风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现有长效机制构建的现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旨在为高校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推动学风建设工作的长期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结合新时代学生特点探索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结合新时代学生特点探索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摘要:高校师生学风建设是广大学生整体学习生活面貌的主要标志,不仅是高校全体学生的重要综合素质表现,更是高校学生办学管理水平,育人管理水平的真实写照。
从新经济时代高校师生学风体系建设问题现状分析入手,深刻研究揭示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主要原因,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制约高校学风体系建设因素,用科学系统的学风对策,造就高校有素质的知识人才。
对此,本文从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问题及表现和发展对策来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风;长效机制一、引言当前,部分高校在学生政治思想、学风制度上存在严重的不良现象,例如:上课不认真或不重视听讲,玩电脑或手机、睡觉,甚至是在上课时间迟到、早退、旷课等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
高校学生风制度建设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高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要积极学习认真贯彻《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高校学生上课优先出勤、评奖评优等与高校学风建设密切有关的规章制度。
二、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开展学风建设是我国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面貌的主要标志,更是高校自身办学管理水平的体现,办学水平的生动形象体现的。
从新时代高校开展学风建设进行分析,进而深入研究出制约高校学风建设的特定因素,产生的原因,以及一系列的科学解决方案,用来监督和指导高校开展学风建设工作,为高校培育优良学风,为开展学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提供帮助。
[1]高校步入新时代以来,大学生高校学风建设问题一直以来是研究与讨论探过的热点,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近几年还逐渐兴起了各种电子考试作弊、作弊群等利用网络通讯设备考试作弊的不良风气。
即使用最严厉的学校纪律法规进行约束,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调查剖析分折,发现关于高校学风问题产生的不良原因,主要集中在高校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因素。
包括不良风气和高校扩招的不良影响、手机、网络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自身存在的不良问题,包括高校学风不良,学生学习管理制度不科学、不规范等造成的;高校学生自身对课程学习的性整体认识不够,大学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上了大学之后,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积极动力。
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高校学风是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以治学为目的的稳定的态度、精神与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内在的人格标志,成为衡量高校学风的重要标准。
因此,通过建设学风长效机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严谨的学习态度、创新的学习能力和崇高的学习品质,是高校的使命。
一、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特征(一)层次性。
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达成需要首先制定科学的目标。
其以一种体系的方式出现,不仅包括总目标、分目标,还要包含长效目标与阶段目标。
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以学校的办学定位、育人理念决定的。
所以应该先设定好高校育人的长效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分阶段实施,能有效达成建设目标。
(二)艰巨性。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高校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必然会受到各文化新形态的冲击。
如何肩负起新时代人才培育的需求,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高校需要应对的大课题,而高校自身也面临着改革,这种自内而外的革新与学风建设整合在一起,决定了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之内可以完成,需要全体教师、学生、员工,甚至是社会与家庭精诚团结得来。
(三)多元性。
高校作为一个微缩型的社会组织单位,包括但不限于的主体有师生、员工、科研人员等,这些主体又与社会有着各种横向与纵向的关系,因此就人员的素质、需求来看,必然是千姿百态的。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取建设的实效,必须组织多样的活动,满足并提升人们多元的需求。
如教风促学风活动、管理护学风活动等。
(四)滞后性。
正如上文所言,学风建设绝非朝夕之功,而是需要通过各个系统长时间的协同合作来达成。
学风通过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表现出来,但是“三观”的形成又不仅仅是学风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在他们不断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和调整一些内容,所以学风建设的成效往往需要在离开学校一至两年,甚至十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
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高校学风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举措。
本文围绕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进行探索与实践,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后分析了政策支持与指导、制度建设与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参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结合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总结了高校学风建设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强调了学风建设的实践意义,指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然要求,对高校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高校学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新形势、政策支持、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学生参与管理、校园文化、总结、展望、发展方向、实践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高校学风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亟需探索长效机制,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学风建设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品德修养、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深入探索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可以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建立健全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可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深入探索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风建设不仅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更是涵养学生良好品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探索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义重大,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普通高等院校两级管理制度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普通高等院校两级管理制度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普通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学风建设一直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两级管理制度下,学校管理者需要思考如何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学风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
本文将围绕普通高等院校两级管理制度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进行研究。
一、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学风建设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学风建设不仅涉及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关乎学校的声誉和文化底蕴的积淀。
学风建设涉及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促进学风建设的深入发展。
二、两级管理制度下学风建设的挑战在当前两级管理制度下,学风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学校管理者需要在上级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学风建设工作,但也需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风建设需要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得到有效的落实,而学校管理者常常需要处理各种琐事,导致学风建设工作的长期规划和目标的实现受到一定影响。
三、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在两级管理制度下,学校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以推动学风建设的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各级管理者的作用,在学风建设工作中形成合力。
加强学风建设宣传与引导,通过多种途径,向全校师生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师生自觉树立良好的学风。
强化学风建设的考核评估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标准,鼓励学校各部门和个人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促进学风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
为了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
学校管理者需要对学风建设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明确学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提出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要加强学风建设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素养高、责任心强的学风建设团队,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学风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开展学风建设工作需要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学风建设工作的有效实施。
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学风建设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文章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要求,从五个方面论述探索和实践行之有效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学风是高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精神和学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思想认识、教学质量、学习动力、整体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致使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影响。
加强学风建设,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是高校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高校履行大学职能,实现大学使命,塑造大学精神的迫切需要;也是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客观需求。
笔者认为,建立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约束机制学风建设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有规范的制度来约束和保证,两者要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同时,要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合学校发展、学生健康成才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1.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良好的学风必须依靠一系列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来保证。
学校应根据校本特色和工作对象,完善教学管理、学生与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管理、教师管理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学分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学管理制度在学风建设中的督导作用;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对学习态度不端正、违反制度的学生一定要按规定进行处理,真正起到约束管理的作用。
2.健全考务管理制度。
“考风与学风,犹如唇齿关系,唇亡则齿寒。
没有严明的考风考纪,良好的学风就难以形成。
”建立健全考务管理制度,首先要全面认识考试的目的,严格教学要求,维护考试制度建设的严肃性,确保教师在出题、监考、阅卷和登录分数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按照有关考试管理工作的规章执行;其次要建立考风、考纪督察机制,加强对监考人员的监察力度,落实对考试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最后要加强考试违纪教育和考试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形成正确的舆论和风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考试的严肃性和考试违纪的危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校学风建设是高校领导作风、教师教风、管理干部作风和学生学风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本文从调查湖南农业大学学风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并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问题措施效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199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3.4%,到2010年,已达到25%。
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也使得学风建设面临了新的问题:一是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现象严重,高逃课率、高挂科率、考试舞弊、退学等情况见怪不怪;二是少数高校教师业务能力与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治学不严,学术造假,教学水平难以满足学生需要;三是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育模式、教材体系、管理观念还不能适应大众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这些情况表明,高校学风问题,形势严峻,加强学风建设,刻不容缓。
一、高校学风和学风建设的内涵学,指学习,具有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风,指风气,风尚,具有指向性和渗透性。
高校学风是指高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倾向,是全体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
学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是无形的。
学风的外在表现形式集中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中,管理者(包括干部)在治学、管理过程中表现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尚。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学风建设内容包括高校领导作风、教师教风、管理干部作风和学生学风四个方面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其中领导作风属于最高层次,领导作风对高校形成什么样的学风起着关键作用。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和主体,学生的学习风气好坏,品德言行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风的质量。
管理干部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方针政策、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者,他们处理各种日常管理事务,为学生提供服务,其言行举止和形象对学生学风的影响也是直接的;教师的职责是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们的思维方式、治学态度、行为准则无不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品德、言行和知识的积累、才能的增长。
管理干部作风、教师的师德师风是学风建设的关键,起着主导作用。
领导作风、师德师风、管理干部作风和学生学风构成了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体系。
二、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分析(一)调查问卷设计问卷调查的时间为2007年5月,调查对象为湖南农业大学在校全日制本科22个专业、四个年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68份,回收率为89%。
调查问卷涉及7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基本情况;2、学生大学阶段的理想和目标;3、学生的学习态度;4、课余时间的安排5、学生的学习动力;6、学校的学习氛围;7、对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
(二)调查结果分析1.学风建设的整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目前的整体学风状况是好的。
在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调查中,6.74%的学生评价满意,74.16%的学生评价基本满意。
说明我校教师的教风整体良好,得到了广大同学的认可。
对身边同学的总体学风评价,15.73%的学生认为是“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努力”,58.14%的学生认为“能完成基本学习任务,但没什么突破”。
对所在班的班风的评价,18.53%的学生认为“好”,40.16%的学生认为”较好”,30.33%的学生认为“一般”。
对你所在宿舍的学习氛围的评价,10.40%的学生认为“好”,40.73%的学生认为“较好”,35.67%的学生认为“一般”。
对学生自己所学专业的评价,73.03%的学生认为是”喜欢”。
对学校教学环境的评价,51.40%认为“好”,40.16%的学生认为“一般”。
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自我评价,有60.67%的学生认为”很珍惜大学生四年学习”。
对自己课余时间的学习内容,8.99%的学生在学习“考研、考证书籍”,38.20%的学生在学习“专业书籍”,14.61%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书籍”。
由此可见,我校学生整体勤奋努力,学习氛围浓厚,学风良好。
2.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调查结果也看出,学校学风建设在思想认识和现实表现方面还有潜在的问题,学风建设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学生层面的问题:(1)大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明确的人生目标。
关于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只有6.74%的学生选择“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有87.64%的学生选择了“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奋斗”,还有5.62%的学生“无理想”;关于大学生的“人生追求”,30.33%的学生选择了“物质享受”,61.79%的学生选择了“精神愉快”,还有7.86%的学生“无追求”;关于大学生的“人生目标”,71.91%选择了“高官、高薪、高寿、高兴”,15.73% 的学生选择了“造福社会”,还有12.36%的学生“无目标”。
这些都说明,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
(2)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
一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不思进取,专业思想淡薄,学习兴趣不浓。
有26.97%的学生不热爱所学专业;有11.24%的学生经常缺课,有65.73%的学生偶尔缺课;有47.19%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没有必要抓课堂纪律;有34.83%的学生赞成大学生谈恋爱;有15.73%的学生经常抄袭他人文章或作业,偶尔抄袭的学生有46.07%;考试中,5.62%的学生经常舞弊,37.69%的学生有偶尔舞弊行为。
(3)自学能力差,课余时间利用率不高。
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自学能力、自控能力较差,不能处理好学习与娱乐的关系,不会合理安排好课余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课余时间只有29.21%的学生在搞学习,有28.09%的学生在上网,还有21.35%的学生在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有31.4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没必要”或“无所谓”;学生上网的目的,只有8.99%的学生是学习,而49.44%的学生是娱乐;上网时间每天在2小时以上的学生占22.85%,其中,还有7.3%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4小时以上。
(4)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主动性。
学习动力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第一位的主导动力,缺乏学习动力,就没有学习积极性,进而出现被动学习现象。
在对待学习的真正态度调查中,有26.97%的学生是“得过且过,混文凭”,有12.36%的学生是“玩”;对于学习动力的来源,有19%的学生是压于“父母的压力”,有16.83%的学生是为了“报效父母的养育之恩”;对毕业后就业的依靠对象,有12.36%的学生是依靠“父母的社会关系”;有13.48%的学生“害怕竞争”,有23.6%的学生“被动消极竞争”。
教师层面的问题:教师的师德师风有待加强。
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满堂灌”填鸭型套板模式仍在盛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形同虚设,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加之少数教师浓郁的地方方言的干扰,使课堂更感索然无味。
调查中,能完全听懂教师讲课内容的学生只占25.84%,有12.36%的学生不能听懂教师的讲课内容;有17.98%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考试“太难”;有19.1%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为“不满意”。
由此可见,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教风问题是影响学风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层面的问题:校园文化气息不浓,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有待改善。
近年来,通过教学水平评估的推进,学校的校园环境得到了改善,教学硬件设施普遍得到了加强,但软件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各类讲座、论坛、专题报告会等学术活动数量偏少、档次不高,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和对文化的多元与高品位的需求。
调查中,有8.59%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学环境“差”;有37.08%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严”,有21.35%的学生认为“管理太差”。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学校根据学风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坚持以校风教风促学风,以党风团风带学风,以规范管理保学风,科学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加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良好学风的形成有赖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赖于学校教学、管理、服务部门的齐抓共管,更需要教师、学生的积极配合。
为此,学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处、成教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和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为成员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学风建设方案的制订,负责全校学风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及考核。
学校将学风建设作为二级单位年终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并明确学院党政一把手是学院学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是学风建设的直接责任人,辅导员、班主任具体对所管辖的年级和班级的学风建设全面负责。
由于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学风建设组织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和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保障机制,保证了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
2.优化队伍,加强培养,从严执教,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奖惩机制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制度建设。
学校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制定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教师岗位职责的决定》、《关于规范教职工学术行为暂行办法》等文件制度,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奖评优、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师德表现有问题的教师,情节较轻者进行批评劝诫,情节较重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或转岗,造成恶劣影响者给予解聘。
二是完善教师的培养机制。
建立分层次、多形式和重实效的教师队伍培养体系,重视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培养,严把新进教师“入口关”,认真开展教师岗前培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荣辱观念、师德规范教育;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通过优秀教师的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良好品德。
三是优化教师的发展机制。
不断完善教师的学历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改进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对教师教学态度、履行岗位职责、师德状况、教书育人等情况进行重点考核,考核结果进入教师档案;强化教师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教学质量奖、教师之星、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师德标兵、教书育人揩模的评选活动,激励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四是落实教师的保障机制。
关心教师的生活,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教师的待遇,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如住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险、职称评定、继续深造等,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确保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