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生活习性
二年级语文孔雀阅读理解
二年级语文孔雀阅读理解
在二年级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孔雀的阅读理解文章。
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孔雀这种美丽的鸟类,还通过生动的描述和有趣的故事情节,提高了我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孔雀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鸟类,以其华丽的羽毛和优雅的舞姿而闻名。
文章中首先介绍了孔雀的外形特征,它的羽毛色彩斑斓,尤其是雄性孔雀,拥有长长的尾羽,当它们展开时,就像一把巨大的扇子,非常壮观。
孔雀的头部有冠羽,眼睛周围有一圈蓝色的皮肤,看起来非常特别。
接着,文章讲述了孔雀的生活习性。
孔雀喜欢在森林中生活,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的果实、种子和昆虫。
孔雀是群居动物,通常几只或几十只孔雀会组成一个群体,共同生活和觅食。
孔雀的叫声响亮而独特,它们通过叫声来交流和警告同伴。
文章中还描述了孔雀的繁殖行为。
在繁殖季节,雄性孔雀会通过展开它们那美丽的尾羽来吸引雌性孔雀的注意。
这种行为被称为“孔雀开屏”,是孔雀求偶的一种方式。
孔雀开屏时,尾羽上的眼睛状图案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闪烁,非常迷人。
雌性孔雀则会根据雄性孔雀的羽毛和表现来选择配偶。
最后,文章通过一个关于孔雀的小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孔雀不仅外表美丽,它们的行为也充满了智慧和策略。
故事中,一只孔雀巧妙地利用自己的羽毛和叫声,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领地和食物,展现了孔雀的生存智慧。
通过这篇阅读理解,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孔雀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
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语文能力,也让我们对自然界的生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兴趣。
“冠冕堂皇”的鸟儿们
“冠冕堂皇”的鸟儿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鸟儿。
它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也有着不同的形态和颜色。
而那些被称为“冠冕堂皇”的鸟儿们,更是让我们为之倾倒。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丽的生物吧!孔雀孔雀是一种来自印度次大陆及斯里兰卡的鸟类,其美丽的蓝绿色和褐色的羽毛和长长的尾巴使它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美丽代表。
同时,孔雀还具有华丽的颈饰,以及精美的羽毛眼,这些特征极大地吸引了众多鸟类爱好者的眼球。
孔雀一般生活在森林和灌木丛中,野外孔雀主要以狮尾猴等小动物为食,而饲养在人类的居所中的孔雀,大概是以稻米、玉米和昆虫为主要食物的。
咕咕鸟咕咕鸟,是远古恐龙的后裔,它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而且也是最神秘和特别的鸟类之一。
咕咕鸟的体长大概在2.5 米至3 米之间,毛色一般为褐色,大脑占到了其头骨的三分之一,使其成为鸟类中最聪明的物种之一。
咕咕鸟善于狩猎,一般会选择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为主食。
白羽鹤白羽鹤是中国国鸟,亦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之一,它体态高大、优雅,以白色的羽毛和红色的脚爪而著称。
白羽鹤的繁殖期是每年的3至4月,此时母鸟会在河流或湖泊中筑巢。
它主要以水生植物、小型哺乳动物和鱼为食。
在历史上,白羽鹤一直被视为吉祥、神圣的鸟类。
它代表着长寿、美好的愿望和美丽的生活环境。
冠羽天鹅冠羽天鹅也称澳洲黑天鹅,是世界上最具特色和美丽的鸟类之一。
它的羽毛整体为黑色,但有一个白色的部分出现在一只红色的长颈鹤肢位的位置,其特征异常鲜明。
冠羽天鹅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湖泊和河流中,主要以水生植物、小型哺乳动物和鱼类为食。
冠羽天鹅雄性和雌性都有一个显著的冠状正羽,使它们在繁殖季节时无比美丽。
绿孔雀是孔雀的一种,是一种美丽的大型鸟类,以其华丽的绿色羽毛而著名。
绿孔雀是印度的国鸟之一。
绿孔雀是一种注重细节的猎人,在食物方面十分挑剔,主要以昆虫、蜥蜴、小型哺乳动物和蛇为食物。
在许多国家,绿孔雀被视为吉利的“守护之鸟”,代表着“繁荣兴盛”。
幼儿园活动美丽的孔雀PPT课件
孔雀的繁殖与孵化过程
01
繁殖季节
孔雀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开始,此时雄鸟会展开雀通过展示其华丽的羽毛、发出响亮的叫声以及进行复杂的舞蹈来
吸引雌鸟。一旦雌鸟被吸引,它们会进行交配。
03
筑巢与孵化
雌孔雀会在地面上筑巢,通常选择隐蔽且易于防御的地方。巢由草、树
叶和羽毛等材料构成。雌鸟在巢中产蛋,每窝通常有4-6枚蛋。孵化期
孔雀的体型与姿态
体型较大,身长可达2米以上,尾羽 展开时宽度可达1.5米。
行走时步伐轻盈,头部高昂,展示出 独特的优雅气质。
拥有细长的脖颈和优雅的体态,显得 高贵而迷人。
孔雀的开屏与求偶行为
雄性孔雀在求偶时会展开尾羽成 扇形,形成美丽的“开屏”现象
。
开屏时羽毛色彩斑斓,眼状斑纹 熠熠生辉,极具视觉冲击力。
通过开屏、鸣叫等方式吸引雌性 注意,完成求偶过程。
03
孔雀的生活习性
孔雀的栖息环境与食物来源
栖息环境
孔雀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森林、稀 树草原和灌丛地带,这些地方通 常具有丰富的水源和食物资源。
食物来源
孔雀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昆虫 、小型哺乳动物、水果、种子和 嫩叶为食。它们在地面上觅食, 也会飞到树上寻找食物。
激发了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孔雀的羽毛色彩斑斓,极具艺术美感。通过绘画、手工等艺术表现形式,幼儿们能够发 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美丽的孔雀作品。
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们需要仔细观察孔雀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这有助 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幼儿园活动美丽的孔 雀PPT课件
目录
• 孔雀简介 • 美丽的孔雀外观 • 孔雀的生活习性 • 幼儿园里的孔雀活动 • 孩子们眼中的美丽孔雀 • 总结与展望
孔雀像什么范文
篇一:《孔雀的外貌和生活习性》孔雀孔雀开屏,一只花孔雀把尾巴抖得哗哗响,那漂亮的尾巴就像仙女手中的彩扇,慢慢散开,又像透亮的珍珠撒在它身上,非常美丽。
尾巴一开屏,鲜艳夺目,五光十色,使人眼花缭乱。
那些像桃形的花纹,外面一圈是灰色的,第二圈是浅蓝色的,最后一圈是宝石蓝的,还带点暗红色的,真漂亮。
它可神气了,昂着头,挺着胸脯,来回转着,炫耀自己的美丽。
孔雀头上有几根彩色的翎毛,一抖起来,那翎毛轻轻颤动,惹人喜爱。
它有一对凤眼,尖尖的嘴,细长的脖子,上面长着像鱼鳞花纹一样的羽毛。
这些羽毛蓝里透绿,油光油光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显得更加美丽。
孔雀的生活特性喜静、怕惊。
孔雀喜欢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各种噪音及其他动物?如狗等的干扰都会影响孔雀的生长发育,降低其产蛋量。
飞翔性。
孔雀虽然体型很大,体重平均每只5千克左右,但其飞翔能力很强。
杂食性。
孔雀杂食粗饲,禾本科和豆类的籽实、禽蛋、昆虫等都被广泛采食。
所以,多种饲料的搭配能成为其很好的日粮。
喜栖性。
孔雀不论白天或夜晚都喜欢在栖架上栖息。
喜阴怕雨。
孔雀喜欢阴凉天气。
天气炎热、气温高,孔雀很少活动。
雨天运动场积水,并且卫生条件不好,孔雀发病率较高。
篇二:《孔雀的特征》孔雀的特征羽衣非常华美孔雀俗称凤凰,孔雀雍荣华贵的外表,极好的观赏价值。
孔雀(英文peacock)属鸡形目,雉科,又名为越鸟被视为“百鸟之王”,是美丽的观赏鸟,也是吉祥、美丽、善良、华贵的象征。
开屏时如彩扇,尤为艳丽。
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黑孔雀和白孔雀四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中皇后尾屏五彩缤纷、色泽艳丽还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10. 孔雀开屏是为了保护自己。
在孔雀的大尾屏上,可以看到五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这种斑纹从内至外是由紫、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的。
遇到敌人便突然开屏,然后抖动它“沙沙”作响,很多的眼状斑随之乱动起来,敌人畏惧于这种“多眼怪兽”,也就不敢贸然前进了。
孔雀和凤凰的区别
孔雀和凤凰是两种不同的鸟类,它们在外貌、生活习性和象征意义上有许多区别。
1. 外貌: 孔雀是一种大型的鸟类,雄性孔雀具有鲜艳的羽毛,尤其是尾部展开时的孔雀屏,有蓝色、绿色和金色等颜色。
雌性孔雀的羽毛相对较暗。
凤凰是一种神奇的鸟类,在神话传说中被描述为拥有金色和红色羽毛、长长的羽毛和华丽的冠状羽冠。
凤凰的外观被认为是非常美丽和优雅的。
2. 生活习性: 孔雀是陆地鸟类,在亚洲的森林和草原地区广泛分布。
孔雀是杂食性动物,以植物、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孔雀的繁殖行为特别引人注目,雄性会在求偶时展示华丽的羽毛来吸引雌性。
凤凰在现实生活中被认为是虚构的,只存在于神话和传说中。
它被描述为一种能够重生和复活的鸟类,代表着永生和希望。
3. 象征意义: 孔雀在很多文化中被视为美丽、优雅和自负的象征,也象征着财富和权力。
在印度文化中,孔雀是国家的国鸟,并在寺庙和皇宫中被广泛使用作为装饰图案。
凤凰在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被视为不朽和重生的象征,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凤凰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出现,被用于装饰器物和艺术品,也经常代表着皇权和吉祥。
综上所述,孔雀和凤凰在外貌、生活习性和象征意义上有很大的区别。
孔雀是一种真实存在的鸟类,以其美丽的羽毛和华丽的繁殖行为闻名;而凤凰是虚构的神话生物,被视为不朽和重生的象征。
孔雀的养殖技术
二、饲养方法。动物性饲料选用肉末、熟鸡蛋、昆虫、鱼粉、面粉等;植物性饲料包括粒料和混合饲料。粒料有高粱、玉米、大麦、麻籽或苏籽。同时要根据孔雀的生长发育情况,喂给养分充足而又容易消化的饲料,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每天饲喂次数大致按三个生长阶段进行:1至10日龄,每天喂四次;11至30日龄,每天喂三次;31至90日龄,每天喂2至3次,90日龄以上和成年孔雀的饲喂相同,都是按每天2至3次的饲喂方法。
三、孔雀饲养管理
1育雏。最好笼上育雏,1~3天龄时的舍温度要求达30~31℃,1周龄舍温度要求达28℃以上。饲养密度保持每只育雏笼饲养孔雀1~2周龄时10只,3~4周龄时6~8只,5~8周龄时饲养5只。雏雀先用多种维生素水或0.02%高锰酸钾水开饮,然后饲喂鸡花料和黄粉虫。如果没有黄粉虫,鸡花料中可拌入3%~5%鱼粉或用熟蛋切碎饲喂。供应充足的饮水,饮水中适当添加复合维生素B溶液。
四、蓝孔雀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为61日龄至成年前。饲料每天饲喂2次, 同时供给2次青绿饲料。作为商品孔雀,饲养至8月龄时,体重可达3~4公斤,即可上市。 4)成年期(2岁以上)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应注意环境安静, 减少各种应激,以免影响孔雀产蛋和公孔雀交配。种群公母比例以13~14为宜。强烈阳光会影响孔雀活动,可在运动场内外种植植物遮荫。产蛋期间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及昆虫、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维生素,满足种孔雀生产需要。秋季换羽期间可增喂火麻仁(约占饲粮的10%)等,有利换羽。在舍内角落处搭上窝巢,放上软草,以利于产蛋。注意在下午5~7点及时捡蛋。注意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绿孔雀和蓝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绿孔雀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人工饲养的蓝孔雀,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做为高档珍馐佳肴,得到食客们的赞赏和好评。目前,中国孔雀在广州、珠海等地的规模养殖实践证明:人工饲养孔雀是一项设备简单、养殖容易、投入少、产出多、增值快,集观赏、食用、保健于一体,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种新兴养禽业。
简短介绍孔雀
简短介绍孔雀1.孔雀的简介孔雀,因其能开屏而闻名于世。
雄孔雀羽毛翠绿,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
尾上覆羽特别发达,平时收拢在身后,伸展开来长约1米左右,就是所谓的“孔雀开屏”。
这些羽毛绚丽多彩,羽支细长,犹如金绿色丝绒,其末端还具有众多由紫、蓝、黄、红等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开屏时反射着光彩,好像无数面小镜子,真真鲜艳夺目。
它们身体粗壮,雄鸟长约1.4米,雌鸟全长约1.1米。
头顶上那簇高高耸立着的羽冠,也别具风度。
雌孔雀无尾屏,背面浓褐色,并泛着绿光,不过没有雄孔雀美丽。
孔雀有绿孔雀和蓝孔雀两种。
绿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
蓝孔雀还有两个突变形态:白孔雀和黑孔雀。
人工养殖主要指蓝孔雀。
绿孔雀仅分布于云南南部,它们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也有生活在灌木丛、竹林、树林的开阔地。
多见成对活动,也有三五成群的。
食物以蘑菇、嫩草、树叶、白蚁和其它昆虫为主。
每年二月中旬进入繁殖期,每窝下蛋4—8枚。
孔雀双翼不太发达,飞行速度慢而显得笨拙,只是在下降滑飞时稍快一些。
腿却强健有力,善疾走,逃窜时多是大步飞奔。
觅食活动,行走姿势与鸡一样,边走边点头。
2.孔雀的简介孔雀,因其能开屏而闻名于世。
雄孔雀羽毛翠绿,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
尾上覆羽特别发达,平时收拢在身后,伸展开来长约1米左右,就是所谓的“孔雀开屏”。
这些羽毛绚丽多彩,羽支细长,犹如金绿色丝绒,其末端还具有众多由紫、蓝、黄、红等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开屏时反射着光彩,好像无数面小镜子,真真鲜艳夺目。
它们身体粗壮,雄鸟长约1.4米,雌鸟全长约1.1米。
头顶上那簇高高耸立着的羽冠,也别具风度。
雌孔雀无尾屏,背面浓褐色,并泛着绿光,不过没有雄孔雀美丽。
孔雀有绿孔雀和蓝孔雀两种。
绿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
蓝孔雀还有两个突变形态:白孔雀和黑孔雀。
2024版《美丽孔雀》PPT免费
•孔雀概述•孔雀的形态特征•孔雀的生活习性•孔雀的饲养与管理目录•孔雀的疾病防治•孔雀的观赏价值与应用01孔雀概述原产地分布范围引入地区030201孔雀的起源与分布孔雀的种类与特点绿孔雀蓝孔雀白孔雀特点总结在印度教中在中国文化中在西方文化中在现代设计中孔雀的文化象征意义02孔雀的形态特征冠羽尾羽体型尾羽羽毛尾羽较短,无冠羽,也不具备开屏的能力。
体型孔雀的体型与羽毛颜色体型孔雀属于大型鸟类,雄孔雀体型明显大于雌孔雀。
羽毛颜色雄孔雀的羽毛颜色丰富多样,以蓝色和绿色为主,搭配黄色、红色等;雌孔雀的羽毛颜色相对单调,以灰褐色为主。
羽毛排列孔雀的羽毛排列紧密且柔软,可以帮助它们保持体温和飞行。
03孔雀的生活习性栖息地与生态环境它们经常在地面觅食,用尖锐的喙翻找食物有时也会飞到树上觅食,展现出灵活的身姿和飞行技巧孔雀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昆虫、水果、种子和小型爬行动物为食食性与觅食行为孔雀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开始,雄性孔雀会通过开屏和鸣叫吸引雌性一对孔雀会在地面上筑巢,雌性负责孵化蛋,孵化期大约为一个月左右雏鸟出生后,父母双方都会参与照顾,直到它们能够独立生活繁殖与育雏过程04孔雀的饲养与管理场地规划根据孔雀的生活习性和饲养规模,合理规划饲养区、活动区、隔离区等区域。
场地选择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建场,同时考虑水源、电力和交通等条件。
设施建设建设符合孔雀生长需求的笼舍、运动场、遮阳棚等设施,确保孔雀有舒适的生活环境。
饲养场地选择与建设饲料种类与营养需求饲料种类营养需求饲喂管理日常管理注意事项保持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孔雀出现应激反应。
确保饲养场地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孔雀的生长和健康。
定期清理饲养场地的粪便和杂物,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
按照兽医的建议,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预防孔雀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温度与湿度通风与光照清洁卫生防疫与驱虫05孔雀的疾病防治常见疾病类型及症状禽流感01新城疫02孔雀痘03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养殖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饲料和饮水卫生保证饲料和饮水清洁无污染,定期清洗消毒饮水器和食槽。
孔雀
孔雀[kǒng què]孔雀(雉科孔雀族鸟类通称)编辑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孔雀(英文名称:Peafowls):仅2属3种。
孔雀属包括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
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
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
栖息于森林的开阔地带。
杂食性。
1雄配数雌。
蓝孔雀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绿孔雀分布于东南亚,中国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数量稀少,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孔雀肉可食用,已人工养殖,白化品种称白孔雀,全身雪白。
刚果孔雀1936年才被发现,体长70厘米,雄性体黑色,头顶具白色簇羽,雌性绿色和棕色。
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
近日,加拿大软件工程师和摄影师内尔将佳能Rebel T3i安装在奥林巴斯BX53显微镜之上对孔雀的羽毛进行拍摄。
内尔说,孔雀令他着迷,他喜欢在显微镜下发现隐藏的美,这一点可以在他拍摄的照片中看出。
17中文学名孔雀拉丁学名Pavonini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鸟纲亚纲今鸟亚纲目鸡形目亚目鸡亚目科雉科族孔雀族属孔雀属、刚果孔雀属种绿孔雀、蓝孔雀、刚果孔雀命名者及年代Eimer & Fickert, 1899 英文名称Peafowl目录1 形态特征2 栖息环境3 生活习性4 分布范围5 繁殖方式6 该族物种7 种群现状8 保护级别形态特征编辑孔雀有2属3种。
其中孔雀属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
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
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
人工养殖的白化品种称白孔雀,全身雪白。
刚果孔雀属1种,体长70厘米,雄性体黑色,头顶具白色簇羽,雌性绿色和棕色。
雄鸟具直立的枕冠,羽色华丽,尾上覆羽特别延长,远超过尾羽。
介绍孔雀知识讲解
介绍孔雀——————百鸟之王属的两个种雄体体长90~130公分(35~50吋),具一条长达150公分(60吋)的尾屏,呈鲜艳的金属绿色。
尾屏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构成,这些覆羽极长,羽尖具虹彩光泽的「眼圈」周围绕以蓝色及青铜色。
求偶表演时,雄孔雀将尾屏下的尾部竖起。
从而将尾屏竖起及向前,求偶表演达到高潮时,尾羽颤动,闪烁发光,并发出嘎嘎响声。
飞翔能力不是很好,因为它有点沉重,翅膀也没那么强劲。
体型像雁那么大,有三四尺高,颈部细,背部隆起,头部有三根毛,约一寸长,常常几十只聚在一起飞翔,早晨鸣叫声此起彼伏。
孔雀双翼不太发达,飞行速度慢而且显得笨拙,只是在下降滑飞时稍快一些。
腿却强健有力,善疾走,逃窜时多是大步飞奔。
觅食活动,行走姿势与鸡一样,边走边点头。
习性它生长在高山乔木中。
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干燥的半沙漠化草地、灌木和落叶林地区,尤其喜欢生活在水域附近。
清晨和傍晚随其群到田地里觅食,在地面上筑巢,但在树上栖息。
主要以种子、昆虫、水果和小型爬行类动物为食。
栖息在海拔孔雀孔 雀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多见成对活动,也有三五成群的。
每年二月中旬进入繁殖期,每窝下蛋4—8枚。
生长繁殖每年春季,尤其是三四月份,因求偶交配孔雀开屏次数最多,孔雀,我们知道,能够自然开屏的只能是雄孔雀。
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孔雀中以雄性较美丽,而雌性蓝孔雀却其貌不扬。
雄孔雀身体内的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刺激大脑,展开尾屏。
春天是孔雀产卵繁殖后代的季节。
于是,雄孔雀就展开它那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还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
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
孔雀开屏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在孔雀的大尾屏上,我们可以看到五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这种斑纹从内至外是由紫、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的。
一旦遇到敌人而又来不及逃避时,孔雀便突然开屏,然后抖动它“沙沙”作响,很多的眼状斑随之乱动起来,敌人畏惧于这种“多眼怪兽”,也就不敢贸然前进了。
孔雀
孔雀 (鸡形目雉科孔雀属鸟类)形态特征 孔雀属的两个种雄体体长90~130公分(35~50吋),具一条长达150公分(60吋)的尾屏,呈鲜艳的金属绿色。
尾屏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构成,这些覆羽极长,羽尖具虹彩光泽的「眼圈」周围绕以蓝色及青 铜色。
求偶表演时,雄孔雀将尾屏下的尾部竖起。
从而将尾屏竖起及向前,求偶表演达到高潮时,尾羽颤动,闪烁发光,并发出嘎嘎响声。
飞翔能力不是很好,因为它有点沉重,翅膀也没那么强劲。
体型像雁那么大,有三四尺高,颈部细,背部隆起,头部有三根毛,约一寸长,常常几十只聚在一起飞翔,早晨鸣叫声此起彼伏。
孔雀双翼不太发达,飞行速度慢而且显得笨拙,只是在下降滑飞时稍快一些。
腿却强健有力,善疾走,逃窜时多是大步飞奔。
觅食活动,行走姿势与鸡一样,边走边点头。
种群分布 东南亚东印度群岛和南亚印度、缅甸、爪哇等地物种分类▪ 蓝孔雀 ▪ 绿孔雀 ▪ 黑孔雀 ▪ 白孔雀生活习性 它生长在高山乔木中。
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干燥的半沙漠化草地、灌木和落叶林地区,尤其喜欢生活在水域附近。
清晨和傍晚随其群到 田地里觅食,在地面上筑巢,但在树上栖息。
主要以种子、昆虫、水果和小型爬行类动物为食。
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多见成对活动,也有三五成群的。
每年二月中旬进入繁殖期,每窝下蛋4—8枚。
神话传说孔雀无论在古代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十分尊贵的象征。
在东方的传说中,孔雀是由百鸟之长凤凰得到交合之气后育生的,与大鹏为同母所生,被如来佛祖封为大明王菩萨。
在西方的神话中,孔雀则是天后郝拉的圣鸟,因为赫拉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朱诺,因此孔雀又被称为“朱诺之鸟”文学记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
”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魏钟会《孔雀赋》:“有炎方之伟鸟,感灵和而来仪。
孔雀的特点有哪些外形特征
孔雀的特点有哪些外形特征孔雀的特点有哪些外形特征孔雀属包括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孔雀的特点有哪些外形特征,希望能帮到大家!孔雀的特点孔雀有2属3种。
其中孔雀属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
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
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
人工养殖的白化品种称白孔雀,全身雪白。
刚果孔雀属1种,体长70厘米,雄性体黑色,头顶具白色簇羽,雌性绿色和棕色。
雄鸟具直立的枕冠,羽色华丽,尾上覆羽特别延长,远超过尾羽。
具20枚尾羽,形长而稍呈凸尾状;尾下覆羽为绒羽状;两翅稍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10枚短,第5 枚稍微最长;跗蹠长而强,远较中趾连爪为长,雄者具距。
尾屏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构成,这些覆羽极长,羽尖具虹彩光泽的`眼圈,周围绕以蓝色及青铜色。
求偶表演时,雄孔雀将尾屏下的尾部竖起。
从而将尾屏竖起及向前,求偶表演达到高潮时,尾羽颤动,闪烁发光,并发出嘎嘎响声。
飞翔能力不是很好,因为它有点沉重,翅膀也没那么强劲。
孔雀的生活习性留鸟。
尤以清晨和临近傍晚时觅食活动较为频繁。
常成群活动,由一雄数雌和亚成体组成小群,多成5-10只小群边走边觅食,有时亦见单只和成对活动。
善奔走,不善飞行,行走时步履轻盈矫健,行走姿势有似一步一点头。
疾走时像奔跑一样,一般在逃避敌害时多大步急驰,逃窜于密林中。
通常很少起飞,但向下滑翔时亦飞得很快。
白天活动,尤以早晨和下午活动较多,中午多上树或在林中阴凉处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
性机警,胆小怕人,活动时不时抬头观望周围动静,发现人时老远即逃走或鼓翼向远处飞去。
鸣声高而洪亮。
杂食性。
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也吃蝗虫、蟋蟀、蛾、白蚁、蛙、蜥蜴等动物。
主要吃川梨、黄泡的果实、幼树枝叶、芽苞、蘑菇、草子、豌豆、稻谷等植物和农作物,也吃蚱蜢、蟋蟀、蛾、白蚁、蝽蟓、蚯蚓、蜥蜴、蛙等动物性食物。
孔雀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孔雀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孔雀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孔雀仅2属3种。
孔雀属包括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
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
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
栖息于森林的开阔地带。
杂食性。
1雄配数雌。
蓝孔雀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绿孔雀分布于东南亚,中国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数量稀少,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人工养殖的孔雀可食用。
白化品种称白孔雀,全身雪白。
刚果孔雀1936年才被发现,体长70厘米,雄性体黑色,头顶具白色簇羽,雌性绿色和棕色。
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
孔雀繁殖方式蓝孔雀的繁殖期3-6月,绿孔雀的繁殖期为6-12月。
营巢于灌丛中的地面凹坑上。
此时雄鸟的羽毛特别绮丽。
常见数只雄鸟追随于雌鸟周围,并把艳丽夺目的尾上覆羽(即尾屏)展开如扇状,不断抖动,并相互摩擦而发生“沙—沙”的音响。
雄鸟为争雌还发生格斗。
巢营于郁密的灌木丛、竹薮等的高草丛间。
巢异常简陋,在地面上稍挖成凹窝,并衬以杂草、枯枝、落叶、残羽等。
雌鸟每隔一日产一卵,多在黎明产下。
卵每产4-8枚,一般为5-6枚。
卵呈钝卵圆形,壳厚而坚实,并微有光泽;呈乳白,棕或乳黄色,不具斑点。
形态特征孔雀有2属3种。
其中孔雀属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
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
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
人工养殖的白化品种称白孔雀,全身雪白。
刚果孔雀属1种,体长70厘米,雄性体黑色,头顶具白色簇羽,雌性绿色和棕色。
雄鸟具直立的枕冠,羽色华丽,尾上覆羽特别延长,远超过尾羽。
具20枚尾羽,形长而稍呈凸尾状;尾下覆羽为绒羽状;两翅稍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10枚短,第5 枚稍微最长;跗蹠长而强,远较中趾连爪为长,雄者具距。
尾屏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构成,这些覆羽极长,羽尖具虹彩光泽的眼圈,周围绕以蓝色及青铜色。
如何养孔雀
要设法 保护环境安静 , 严禁嘈杂声 。每次 进舍喂食前 给
予信 号 , 建立食 物条件 反射 。每 日要认 真打扫笼 舍 , 清理粪
料市场作为 2元 , k g的标准来计算可 降低成本约 5 0 %,比较 适合农户家庭使用 。 每天 饲喂次数大致 按三个生 长阶段进行 : 1 — 1 0日龄 , 喂
4次 / d ; 1 - 3 0 日龄 , 喂 3次 / d ; 3 l - 9 0 日龄 , 喂2 - 3 次 , d , 9 0日
雏。
雏 孔 雀 的育 雏 温 度 ,开 始 为 3 4 ℃ , 以后 每 天 降 低
0 . 3 ~ 0 . 5 ℃, 直至脱温 , 相对湿 度 6 0 %~ 7 0 %之间 , 每群 以 4 0 ~ 5 O
房舍一般 5 X 5×5 m, 也可 以大范 围放养 , 用铁 丝网罩起 ( 网孔 1 . 5×2 . 0 e a) r , 笼 内宜 为土 地 , 安装一 些栖杠 或建 一些
栖息场 。房 舍应 坐北 向南 , 地 势较高 , 有充足的光线 , 这样冬 暖夏凉 。 房舍地面为硬底 , 上铺 沙土 , 2 m高处安一栖杠 。 笼舍 要偏僻 , 四周要 安静。 3 饲养管理 以玉米 、 小麦 、 糠麸, 各种青 草为主 , 再加上骨粉 、 鱼粉及
只为宜 , 注意通风 , 人进入室 内要无 闷气 和氨气刺鼻 , 熏眼为 标准。饲喂全价 配合饲料 , 喂5 - 6次 , d , 育成孔雀可加 喂新鲜
孵化 温度 3 7 ~ 3 7 . 5 ℃;相 对湿 度 6 0 %~ 7 5 %。通 风 换 气 良
孑 L 雀喜 栖于海拔 2 0 0 0 m 以下的开阔稀草 原或灌丛 的开 阔地带 。 容易饲养 和繁殖 , 养殖条件要 求不 高 , 一般可成对或
蓝孔雀的寿命有多长
蓝孔雀的寿命有多长蓝孔雀的寿命长约20-25年。
蓝孔雀(学名:Pavo cristatus):体长90-230厘米,翼展130-160厘米,体重4-6千克。
雄鸟具直立的枕冠,羽色华丽,尾上覆羽特别延长,远超过尾羽。
具20枚尾羽,形长而稍呈凸尾状;尾下覆羽为绒羽状;两翅稍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10枚短,第5 枚稍微最长;跗蹠长而强,远较中趾连爪为长,雄者具距。
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干燥的半沙漠化草地、灌木和落叶林地区,尤其在水域附近。
清晨和傍晚随其群到田地里觅食,在地面上筑巢,但在树上栖息,主要以种子、昆虫、水果和小型爬行类动物为食。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
世界多地有饲养。
是印度的国鸟。
也是伊朗两种国鸟之一。
生活习性不善远距离飞翔,双腿却十分强健,奔走如驰。
性机警。
鸣叫声非常洪亮。
以野果、草籽、芽苗和昆虫、蜥蜴等小动物为食。
集群性强:在野生或家养下,自然选择配偶,即一雄多雌(1:3-5),家庭式活动,在一定活动范围内,集体采食与栖息,极少个别活动者,一旦丢失一只会吵闹不休,对另群的个体不予采纳。
杂食性: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也吃蝗虫、蟋蟀、蛾、白蚁、蛙、蜥蜴等动物。
在圈养情况下以玉米、小麦、糠麸、高梁、大豆及大豆饼和种青草为主,再加上鱼粉、骨粉、食盐、砂砾、多维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添加剂等可根据饲养情况。
喜欢吃梨、黄泡等果实,也吃稻谷、芽苗、草籽等食物,此外还食用一些昆虫如蟋蟀、蝗虫等,和一些小型爬行动物。
孔雀的动物性食物主要以白蚁为主。
活动:双翼不发达,不善飞行,而脚强壮有力,善疾走奔跑,在逃窜时多为大步飞奔,觅食一般在清晨和黄昏,清晨来到溪边喝水、边清洗羽毛,然后一起去树林中觅食,炎热的正午则在荫凉的林中休息,黄昏再次采食。
晚间则飞上树枝休息。
行动敏捷,脚强健,善奔,有一定高飞能力,在繁殖期间公孔雀有求偶行为并“开屏”,母孔雀也能用喙吻公孔雀的头、脸部。
殴斗性:在繁殖期间公孔雀间常因争偶而发生剧烈殴斗,也常伤及母孔雀。
孔雀的美丽之谜: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探究孔雀的生态环境
孔雀的美丽之谜孔雀是一种拥有美丽羽毛的鸟类,具有绚丽多彩的外观,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的美丽羽毛,让人们称之为“天上的眼睛”,令人心生敬畏。
但是,你是否了解孔雀的生态环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孔雀的美丽之谜。
一、孔雀的栖息地孔雀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鸟类,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地。
它们生活的环境通常是雨林、沼泽、灌木丛等湿润的地方。
孔雀喜欢在蔓藤、竹林、稠密的灌木等地方筑巢,并在树干和枝叶上垫上叶子和树枝,以此来保护蛋和孵化后的小鸟。
二、孔雀的食物孔雀是一种杂食性的鸟类,它们主要以昆虫、小型爬行动物、鸟蛋、蜗牛、蚯蚓等为食。
孔雀的食性十分广泛,可以吃一些昆虫、蚯蚓等,也可以吃小鸟的蛋和肉。
虽然孔雀可以吃肉,但是它们并不是天敌,因为它们不会主动去捕食,只是在没有食物时才会攻击其它动物。
三、孔雀的特点1、独特的羽毛孔雀的羽毛是孔雀最显眼的特征,它们具有非常独特的纹理和颜色。
孔雀的尾部羽毛长达1.5米,极为绚丽。
每根羽毛都有一个大眼睛图案,十分美丽。
孔雀利用这些美丽的羽毛来吸引异性,是求偶和交配时的重要工具。
2、美丽的蓝色眼睛孔雀的眼睛十分美丽,眼眸的颜色非常的明亮,让人们无法抗拒。
蓝色的眼睛与美丽的羽毛相得益彰,让孔雀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3、长而弯曲的尾巴孔雀的尾巴是其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不仅极为绚丽,而且非常长,长达1.5米之长。
孔雀利用这条漂亮的尾巴来展示自己,以吸引异性。
四、如何保护孔雀的生态环境1、保护孔雀的栖息地孔雀是一种独特的鸟类,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我们要尽力保护孔雀的生境,不仅能够保护孔雀的栖息地,而且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有所帮助。
2、减少破坏孔雀的生态环境的行为人类的日益发展,对于孔雀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们为了追求利益,采取了破坏孔雀生态环境的行为,我们应该呼吁人们减少这些行为,保护孔雀的生态环境。
例如,要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和环境污染,减少人类的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的生活习性探究
摘要:孔雀在动物学分类为鸟纲、鸡形目,俗称凤凰,百鸟之王。
古称孔爵、孔鸟,是世界上价值极高的珍禽之一。
目前世界已定名的孔雀仅有两种:印度孔雀(亦称蓝孔雀)、爪哇孔雀(亦称绿孔雀)。
而有些学者将白孔雀也列为另一种孔雀,其实白孔雀是印度孔雀的变异。
孔雀是一种吉祥鸟,在传统文化中是“吉祥鸟”和“真善美”的化身。
它象征善良、美丽、华贵、吉祥、爱情。
它和人类有着历史渊源,从古到今,孔雀在艺术、传说、文学和宗教上久负盛名。
1 孔雀概述
孔雀,鸟纲,鸡形目,雉科。
蓝孔雀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沿海地区,绿孔雀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是最美丽的观赏品,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
有特殊的观赏价值,羽毛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
而且人工饲养的蓝孔雀,含有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可做为高档珍馐佳肴。
蓝孔雀的体羽主要是有金属光泽的蓝绿色。
绿孔雀的长尾与蓝孔雀相似,体羽绿色和铜色相间。
两个种的雌鸟的体羽呈绿和褐色相间,体大小几如雄鸟,但无长尾屏,也无冠羽。
孔雀栖息于开阔低地的森林中,白天结群,夜间栖于高树上。
于生殖季节每只雄孔雀拥有2~5只雌孔雀。
每只雌鸟产4~8枚微白色卵,产于地面洼处。
孔雀作为观赏鸟类,是世界上许多动物园的主要展出动物,在旧大陆早已名声四播。
但因绿孔雀具攻击性,故必须与其他鸟类分开饲养。
蓝孔雀虽原产湿热地区,但也能在北方冬季生存;绿孔雀则经受不了太冷的气候。
绿孔雀,因其能开屏而闻名于世。
雄孔雀羽毛翠绿,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
尾上覆羽特别发达,平时收拢在身后,伸展开来长约 1米左右,就是所谓的“孔雀开屏”。
这些羽毛绚丽多彩,羽支细长,犹如金绿色丝绒,其末端还具有众多由紫、蓝、黄、红等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开屏时反射着光彩,好像无数面小镜子,真真鲜艳夺目。
它们身体粗壮,雄鸟长约 1.4米,雌鸟全长约 1.1米。
头顶上那簇高高耸立着的羽冠,也别具风度。
雌孔雀无尾屏,背面浓褐色,并泛着绿光,不过没有雄孔雀美丽。
绿孔雀仅分布于云南南部,它们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也有生活在灌木丛、竹林、树林的开阔地。
多见成对活动,也有三五成群的。
食物以蘑菇、嫩草、树叶、白蚁和其它昆虫为主。
每年二月中旬进入繁殖期,每窝下蛋4—8枚。
孔雀双翼不太发达,飞行速度慢而显得笨拙,只是在下降滑飞时稍快一些。
腿却强健有力,善疾走,逃窜时多是大步飞奔。
觅食活动,行走姿势与鸡一样,边走边点头。
2.孔雀的生活习性
2.1孔雀的外形
孔雀的头部较小,头上有一些竖立的羽毛,嘴较尖硬;雄鸟的羽毛很美丽,以翠绿、青蓝、紫褐等色为主,也是白色的,并带有光泽;雄孔雀尾部的羽毛延长成尾屏,有各种彩色的花纹,开屏时非常艳丽,像扇子。
雌鸟无尾屏,羽毛色也较差。
成年雄孔雀嘴部呈灰色,面部呈黄白色,颈部羽毛纯蓝并带有光泽,具有1.5米长的覆尾羽,覆尾羽上有大而呈金属
光泽的眼状斑;成年雌孔雀羽以灰色为主,颈部背侧羽毛灰黑色,腹部羽毛灰黄色,胸腹部羽毛灰白色,没有延长的覆尾羽。
2.2孔雀的生活环境及繁殖
栖于海拨2000米以下的开阔草原或灌木地带,多见一雄鸟伴三、五只雌鸟活动。
脚强健,善奔跑,晨昏觅食,食物以野果为多,也吃稻谷、麦苗、草籽,还经常吃蟋蟀、蝗虫等。
每年四月起进入繁殖期,建巢于灌丛、竹丛草地上。
每窝产蛋4至8枚,孵化期为26至30天,为留鸟。
人工饲养的孔雀在零下30多度都能正常生长。
2.3孔雀的活动规律
孔雀尤喜在靠近溪河沿岸和林中空旷的地方活动,在活动地区附近一般都有耕地,不见于繁密的原始森林内。
单独活动少,多见一只雄鸟伴随以三五只雌鸟(有时有幼龄鸟)组成小群。
孔雀两脚强健、奔跑如驰。
孔雀鸣声洪亮,常响彻山谷;声粗而单调,带有颤音,动听悦耳。
当搏斗或逃避敌害时,发出急促洪亮的尖声叫喊。
雄鸟能作优美的舞姿,激动地将尾屏高举展开,支撑在翘起的尾羽上,形如大扇,左右摆,眼状班灿烂闪烁,甚为美丽,这就是通称的“孔雀开屏”。
孔雀的开屏是对外界刺激(包括性的和非性的刺激)的兴奋现象,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均有表现。
孔雀是杂食性鸟类。
嗜食棠梨、黄泡等果实。
也吃稻草谷和芽苗、草籽等,此外,还摄食蟋蟀、小蛾、白蚁等昆虫,以及蛙类和蜥蜴等。
动物性食物中主要为白蚁,尤其在白蚁繁殖的季节内吃得更多。
3.孔雀开屏的秘密
孔雀开屏是类似鸟类的一种求偶表现,每年四五月生殖季节到来时,雄孔雀常将尾羽高高竖起,宽宽地展开,绚丽夺目。
雌孔雀则根据雄孔雀羽屏的艳丽程度来选择交配。
雄孔雀身体内的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刺激大脑,展开尾屏,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
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
孔雀开屏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在孔雀的大尾屏上,我们可以看到五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这种斑纹从内至外是由紫、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的。
一旦遇到敌人而又来不及逃避时,孔雀便突然开屏,然后抖动它“沙沙”作响,很多的眼状斑随之乱动起来,敌人畏惧于这种“多眼怪兽”,也就不敢贸然前进了。
4.孔雀的实用价值
孔雀可供观赏,羽毛可做装饰品。
孔雀是国家鼓励养殖的集观赏、食用、保健于一身的养殖珍禽。
孔雀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珍品,营养价值高,肉味鲜美,有“水中老鳖,禽中孔雀”之说。
《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九卷记载:“孔雀辟恶,能解大毒、百毒及药毒”。
其解毒功效甚至超过穿山甲。
经现代科技证实,孔雀肉营养种类齐全,富含各种微量元素,氨基酸配比接近国际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理想模式,是优质蛋白质,肉质瘦,其脂肪、胆固醇、热量指标均优于普通禽类、兽类及淡水鱼,达到美国新食品标准法规定的极瘦肉类标准。
孔雀骨胳的骨钙含量高,钙磷比优于牛奶,与人奶钙磷比几乎一致,是优质补钙营养源。
5.孔雀在世界各国的文化象征
在希腊神话中,孔雀象征赫拉女神。
在中国和日本,孔雀被视为优美和才华的体现。
对于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来说孔雀是神圣的,它们是神话中“凤凰”的化身,象征着阴阳结合以及和谐的女性容貌。
经常描述如来佛祖骑着开屏的孔雀,正像鸟吞掉小蛇和其他害虫一样,佛祖跨着他的仙鸟也给人间消灾解难。
同时,孔雀的覆羽很早就用作印度教和佛教的装饰物。
早期基督徒认为孔雀是救世主耶稣复活的象征,经常把它刻画在地下墓窟的墙壁上和镶嵌在早期教学的拼花图案中。
同时在他们的服饰上也使用很多孔雀羽毛。
后来,孔雀从罗马引入法国、英格兰和其他欧洲国家,至此,它们一直受到美食家们的赞赏,在18世纪中叶的文学作品中,奥里弗戈德史密斯记载了孔雀肉怎样在特别盛大的场合食用。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view/8019.htm
2. 谢恺舟等,《中国名鸟丛书——孔雀》,2002
3. 庞翠华、陈宗刚等,《肉用孔雀饲养与繁育技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