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标语中语用预设的作用

标语中语用预设的作用

标语中语用预设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预设的相关概念,并着重介绍了语用预设。

并联系现实生活,发掘了语用预设在标语创作中的实际意义。

标签:预设语用预设标语一、预设和语用预设所谓预设,是指人们在运用自然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对某些隐含着的语境因素所做出的设定。

预设是使句子成立的条件,但在句中并没有宣称出来。

要讲清预设究竟是什么,就要和几个概念区别开。

预设与假设是不同的:预设不仅仅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得到了交际双方共同承认的;假设则是没有事实依据的陈述。

预设与蕴含也不相同,蕴含是谓语的一部分,是信息的焦点;预设则是成句的先决条件,是交流的双方早就达成共识,而并非是要说明的情况。

预设一般存在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就其表现形式来说,预设是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语句,它总是蕴藏在现存语句的内层,按照现代语言哲学的观点,任何一个句子的意义都是一组蕴含命题的集合,它们有序排列并彼此关联;其次,预设可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形式背后,原因就在于预设是句子成立的基础。

预设一般分成存在预设、事实预设和种类预设三类。

例如:(1)北京将承办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北京”作为陈述对象成为存在预设。

)(2)北京人热情好客是出了名的。

(“北京人热情好客”作为陈述的事实成为预设。

)(3)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中国的首都”包含了种类的特征,成为种类预设。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语言学家把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个层次。

如果仅仅将语句的预设纯粹地用语句或命题的真值,从逻辑与语法的角度来进行说明,即将预设理解为“一个语句预设与另一语句当且仅当后者必须为真,以保证前者在任何时候都有真值”的话,则这种意义下的预设叫做语义预设或逻辑预设。

语义预设的研究始于英国哲学P.F.Strawson,他将语义预设定义为“一个命题S预设一个命题S’,当且仅当S’是S有真值或假值的必要条件”。

但是如果研究仅局限于句子的真值方面还是比较抽象的,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才是拓展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出路,毕竟任何语句只有出现在具体语境中才有意义,这样语用预设的研究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是指在语言交际中,人们对于他人的假定和预设。

在英语写作中,使用语用预设的策略性应用,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本文将探讨在英语写作中应用语用预设的策略。

作者可以利用语用预设来设置背景和引出话题。

通过使用特定的词语、短语和句型,作者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并使他们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好奇心。

在一篇关于环境问题的文章中,作者可以使用"Imagine a world where…"来引出自己的话题,从而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对比鲜明的场景。

作者可以通过语用预设来揭示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在英语写作中,表示态度和观点的句子通常使用情感色彩强烈的词语和短语。

在一篇议论文中,作者可以使用"Sadly, it is clear that…"来表达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悲观态度,并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支持自己的观点。

作者还可以利用语用预设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通过使用读者熟悉并能够与自己产生共鸣的话语,作者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

在一篇关于教育改革的文章中,作者可以使用"I think we can all agree that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a better future"来引起读者对教育重要性的共鸣,并在接下来的内容中阐述自己的主张。

语用预设及其功能

语用预设及其功能

参考内容三
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是语言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语义预设指的是语言交流中 隐含的语义关系,而语用预设则是指言语表达中隐含的语用关系。理解这两个 概念对于理解语言交流和言语表达的实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义预设是指语言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这种关系往往在字面意义之外,需要 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例如,“他打开了电脑”这个句子中,就隐含着“他 拥有电脑”的语义预设。这种语义预设在语言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 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减少误解的发生。
1、语用预设不是一种逻辑、语义或语用问题,而是一种语言现象。 2、语用预设与语境密切相关,是语境的一部分。
3、语用预设通常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共有知识或背景知识。
三、语用预设的功能
语用预设在语言交流中具有多种功能,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功能:
1、预设句子的真值:语用预设可以是句子意义的基础,帮助听话人理解说话 人所要表达的意图。
参考内容二
语用预设,作为语言交际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一直以来都受到语言学家和哲学 家的。这种预设现象不仅涉及到语言使用的语境敏感性,还反映了人们对于世 界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过程。本次演示将探讨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
一、语用预设的特征
1、语境依赖性:语用预设与特定的语境密切相关,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 能正确理解和解读预设的含义。例如,“他是个独子”这句话,如果没有特定 的语境,我们无法确定这是陈述了一个事实,还是预设了某个人的家庭情况。
4、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例如,我们可 以运用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关键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 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5、总结结论:对文章进行总结,并给出一些启示或建议。在总结时,我们应 该简要概括文章的主题和观点,同时也要指出这些观点对读者有什么启示或建 议。此外,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思考,以鼓励读者进一步思考 和讨论。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引言语用预设是指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预设的特定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对语言表达内容的期待和偏好。

在英语写作中,语用预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写作的策略性应用。

本文将探讨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并分析如何根据语用预设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了解目标受众的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了解目标受众的语用预设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受众可能有不同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和表达偏好,因此在写作时需要根据不同受众的语用预设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如果写作的目标受众是英语为母语的人群,就需要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和习惯用语;如果目标受众是非英语为母语的人群,就要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式,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

在写作之前,首先要了解目标受众的语用预设,然后根据这些预设来选择合适的写作策略。

二、根据语用预设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三、运用语用预设进行语言组织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还可以用于语言组织,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观点。

语用预设包括了受众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和表达偏好,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这些预设来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式,从而更好地与受众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描述事物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时间和空间词汇来进行语言组织,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所描述的内容;在阐述观点时,可以使用因果关系和比较对照来进行语言组织,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语用预设在语言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观点。

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策略性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下面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案例一:学术论文写作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语用预设是非常重要的。

学术论文的目标受众一般是具有一定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的读者,因此要求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风格,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在写作时,可以根据受众的语用预设选择合适的学术性词汇和句式,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所描述的内容。

举例说明什么是句子的预设语言

举例说明什么是句子的预设语言

举例说明什么是句子的预设语言文章一:预设语言引导我们如何理解句子什么是句子的预设语言?简单来说,就是指我们在阅读一段文字时根据已知信息所设定的语言背景和理解环境。

这种设定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它显著影响我们对于具体句子的理解。

下面举几个例子以展示预设语言的作用:例一:今天的天气真好!假如我们知道在说话的地点天气通常是雨天,则句子更大程度上是表达一种惊喜,然而如果这个地点通常是晴天,则句子更可能是一种常态表述。

例二:明天休息,你想干什么?如果说这个确切的时间是周日,则更有可能是表达对周末休息生活的想象;但如果是在平常日而言,则句子的意义就更侧重于寻求对方的意见和计划。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句子的意义往往需要通过预设语言来辅助理解和补充信息。

更大程度上,这些预设语言是基于我们在生活中的经验、文化习惯和社交背景而形成的。

比如,两个人之间的谈话句子与新闻报道的句子就需要具备完全不同的预设语言。

知识点一:句子的语言环境一个句子不能脱离其所处的语言环境而单独理解。

如果你把它单独提出来,它的意义会变得模糊甚至不可理解。

而一个语言环境包含的信息不仅是句子所包含的字面意义,它还需要依靠读者的判断和解释,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知识点二:语言背景和文化环境一个句子的意思和情感色彩,很大程度上受到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例如,在中文中,“我爱你”通常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在英文中,它更容易表示比较普通的关怀和友好。

这就来源于中西方不同文化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不同。

知识点三:言语的交际功能句子的预设语言也与其言语交际功能有关。

比如,在一次争吵中说出来的一句话,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背景。

但是在这种情境下,它的言语交际功能则是退让、承认错误或制止对方。

总之来说,预设语言是我们理解句子的关键。

了解和应用它,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而且能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在实际阅读和交流中运用这种语言背景,能更好地避免“说者不同意,听者不同”这种情况,让语言传达更加明确和准确。

浅析预设与语境的关系

浅析预设与语境的关系

浅析预设与语境的关系预设与语境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概念,它们在人们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预设是对交际者之间泛指词语的共同理解,是在交际前就已经存在的知识和认识,而语境是指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形成的言外之意,是在交际时形成的语言环境。

预设与语境之间的关系紧密,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预设在语境中的作用预设是指在交际前已经存在的知识和认识,也可以理解为两个交际者之间的共同理解和信念,是交际中固有的成分。

预设的存在是交际中增进理解和降低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交际双方对某个词语、铵句等存在共同的预设时,语言交际就会变得更加顺畅。

比如,当一个人对“大学”的概念有着清楚的认识时,他在交际中就可以运用这一预设词语与交往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

因此,在交际中预设的作用在于在提供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增强了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

语境是指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形成的言外之意,是在交际时形成的语言环境。

语境与预设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和互动。

语境可以根据预设的不同而不同。

比如,在描述一个人是否冷静时,不同的预设会对沟通的情境、时间、地点等产生 distinct 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语境,增加交际双方对话的深度与交流的有效性。

同时,预设也可以根据语境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当两个人在进行交流时,说话对象的身份、文化背景以及交谈的场所等因素都会影响交际双方的预设与概念,从而形成不同的交际语境。

三、预设对语境的限制虽然预设在语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们并不是交际中的绝对因素,而是可以经过交流和沟通来调整和改变。

当交际双方对某一预设存在认识上的分歧时,原本平衡的交际环境就会被打破,不同的预设会对每一个人的语言理解造成阻碍。

比如,当一个人用“小孩子”来形容对方时,有时候会被认为是对方身份的贬低,而非接指年龄较轻的人。

这就说明了预设对交际双方的影响是具有局限性的。

因此,在语境中,正确引导预设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真正实现理解的共享,才能够确保交际的有效性和成功性。

关于语用预设作用探讨

关于语用预设作用探讨

关于语用预设作用探讨首先,语用预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用预设通过暗示和预设信息,可以在信息传递中起到省略和简化的作用。

在交际中,信息传递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语用预设,发言者可以缩减句子的长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

其次,语用预设可以帮助建立或维持交际中的合作关系。

语用预设提供了一种间接的方式来达到交际双方的目的,有助于避免直接表达带来的紧张和冲突。

通过预设信息,发言者可以更加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从而更好地维系交际关系。

此外,语用预设还可以用于修辞和表达感情色彩。

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巧妙运用语用预设,可以创造出各种艺术效果,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语用预设可以暗示一些情感色彩,使得作品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另外,语用预设在广告宣传、政治演讲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在广告宣传中,通过预设一些信息,可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促使他们购买产品。

在政治演讲中,通过预设一些信息,可以引导听众对其中一观点或政策的认同和支持。

总的来说,语用预设在交际中起到了省略和简化、辅助建立合作关系、修辞和表达情感、以及广告宣传和政治演讲等多个方面的作用。

在应用语用预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此外,语用预设还需要考虑到语言的多样性和语境的多义性。

不同的语言和语境可能会对语用预设的运用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语用预设时,需要注意语言和语境的多样性,以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综上所述,语用预设在交际中起到了省略和简化、辅助建立合作关系、修辞和表达情感、以及广告宣传和政治演讲等多个方面的作用。

在应用语用预设时,需要考虑到语境背景和目标读者的认知情况,并注意语言的多样性和语境的多义性。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使用语用预设,使话语达到预期的效果。

举例说明什么是句子的预设词语

举例说明什么是句子的预设词语

举例说明什么是句子的预设词语例一:在以下的两个句子中,“他”和“她”被认为是预设词语:他在学校中遇到了她。

她在旅游时与他结识。

什么是预设词语?1. 预设词语定义:预设词语是在前文中提到的词语,它们通常被认为已经被读者听众所了解。

2. 预设词语的作用:预设词语可以帮助句子更清晰地传达意思,并使阅读者、听众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意思。

3. 预设词语的处理:读者、听众应该对预设词语进行过滤,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在第一个例子中,“他”和“她”被认为是预设词语,因为它们在前文中已经被提到。

此外,读者可能会猜测,“他”和“她”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例如是朋友或恋人。

在第二个例子中,“她”和“他”同样被认为是预设词语。

然而,这个例子中的句子更简单,没有任何明显的关系或背景信息。

读者尽管不知道这两人的关系,但他们可以明确地知道句子正在提到两个不同的人。

总结:预设词语在许多句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阅读或听取文章时,理解预设词语的意义固然重要,但对于读者、听众来说,过滤掉这些词也同样重要。

例二:以下是说明预设词语的其他例子:有一天,他去了海滩。

与他一同旅行的是他的朋友汤姆。

这个例子中,“他”和“汤姆”都被认为是预设词语。

而且,由于这个句子中并没有提到其他任何人,因此“他”和“汤姆”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什么是预设词语?1. 预设词语定义:预设词语是在前文中提到的词语,它们通常被认为已经被读者、听众所了解。

2. 预设词语的作用:预设词语可以帮助阐明上下文,使句子简洁明了,并使读者或听众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3. 预设词语的处理:读者、听众应该对预设词语进行过滤,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在这个例子中,“他”和“汤姆”被认为是预设词语,因为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了“他”。

而且,由于这个句子中并没有提到其他任何人,因此读者可以推断出“他”和“汤姆”的关系。

总结:预设词语可以帮助阐明上下文,并使句子更加清晰。

对于读者或听众来说,对于预设词语的理解和快速过滤也是很重要的。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语用预设是指在对话或交际中,根据语境或文化背景等因素,凭借结构化的语言形式来预设信息的方式。

在英语写作中,语用预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向读者传达信息,解释自己的想法,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本文将对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1. 引入语用预设常常用于引入话题,以便让读者了解作者想谈论的内容。

例如,在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中,作者可以用以下方式引入话题:尽管我们很多人都深知环保的重要性,但我们却十分难以做到。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对地球的影响,以及我们对地球的依赖。

在这里,作者通过“尽管……但…”这种语用结构,针对读者的心理预期来引入话题。

首先,作者用“尽管我们很多人都深知环保的重要性”,向读者表达出许多人都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这与读者普遍认同的事实相符,达到了引人入背景的目的。

接着,作者用“但我们却十分难以做到”这种语用结构,向读者传达出环保需要付出努力的信息,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文章的主题。

2. 描述语用预设在描述方面也有很好的运用。

在英语写作中,人物或物品的描述通常需要作者熟练地运用语用预设,以便更好地展现其形象。

例如,在一篇小说中,作者可以用以下方式来描述一个人的容貌:他那温和的面容隐藏着深不可测的内心。

他的眉宇间嵌着两道深深的皱纹,透着一股沉稳和内敛。

在这里,作者通过“他那…”、“他的…”等语用预设结构,将人物的特点展现给读者,并且引导读者对其产生某种程度的认同感、关注度。

这种语用预设在写作中是非常常见的,常常用于描述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各个方面。

3. 推理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推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应用策略。

推理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和语言形式来推断出某个结论的过程。

在英语写作中,推理往往需要作者凭借语言结构来预设结论,引导读者进行推理。

例如,在一篇关于科技发展的文章中,作者可以用以下方式来推理:可以说,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科技的发展,这使得科学家们的研究领域日益广泛,而且科技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语用预设是指在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在表达某种意义时所做的假设。

在英语写作中,语用预设的策略性应用十分重要,可以帮助作者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

本文将从语用预设的定义、类型及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展开讨论。

语用预设是指在交际中,说话人在表达某种意义时所做的假设。

它是对特定语境中所暗示的信息的推测,通过语境、文化共指和逻辑推理等方式实现。

语用预设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说话人有效地传达信息,使对方更好地理解其所说的话。

在英语写作中,语用预设分为三种类型:世界知识预设、文字知识预设和语境预设。

世界知识预设是指说话人根据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做出的潜在信息推测;文字知识预设是指在一篇文章中,作者对读者已知信息的假设;语境预设是指在具体语用环境中,作者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做出的潜在信息推测。

这三种类型的语用预设,构成了英语写作中作者理解读者认知能力和写作目的的基础,对于有效地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表现为作者根据读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特定的语言手段进行信息的选择和组织,以期达到更准确、更有效地传达信息的目的。

在英语写作中,语用预设的策略性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根据读者的知识水平和语境,进行信息的选择和组织。

作者在写作时,需要考虑读者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背景,根据读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和组织相关信息,以期更好地与读者沟通。

在科技类文章中,作者需要根据读者的科技水平,选择恰当的术语和表达方式,确保读者能够理解所表达的意思。

其次是通过合适的描写和表达方式,创设特定的语用环境。

作者可以通过描写、描述、对话等方式,创设特定的语用环境,引导读者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潜在信息推测,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环境、人物、情感等方面的描写,创设恰当的语用环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汉语广告语中的语用预设分析

汉语广告语中的语用预设分析

汉语广告语中的语用预设分析广告语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文体,它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更多消费者,促进产品销量。

其实这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它体现了广告设计者、企业与消费群体之间的互动。

在广告语中,设计师经常使用预设这一策略,然后把其中的隐含意义传达给消费者。

本文将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分析广告语中的预设现象。

一、引言预设这一语言现象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Frege)于1892年提出的,是在区分“意义”与“所指”时开始注意到这个现象的,这时预设还处于逻辑学、语言哲学领域。

到20世纪60年代,预设开始进入语言学领域,它最早出现在真实条件语义学研究中,并在语义学范围内得到较充分的发展。

后来语用学的兴起为这个概念增添了新的研究视角。

语言学家对预设的定义基本分为语义和语用预设两种类型。

语义预设被看作是两个语义命题间的一种关系,而语用预设的定义则存在分歧,有人把它看作说话人对语境所做的设想,也有人把它看作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

在我国,最早引入“预设”概念的则是北京大学的胡壮麟教授。

1980年,胡壮麟教授在《国外语言学》杂志上发表了《语用学》一文,他在文中阐述逻辑—语义学的预设和语用学的预设的区别时,介绍了基南对预设概念的理解。

之后,国内著名学者沈家煊、王维贤、何自然、何兆熊、束定芳等又对预设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研究。

广告语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文体,折射了商家的营销方式和手段,在广告语中,通常会用到预设这一策略,从而让广告语中的隐含意义传达给消费者,促进产品销售并提升企业形象。

陈新仁先生(1998)将广告语中的语用预设分为四种,即事实预设、信念预设、状态预设和行为预设。

(一)事实预设。

事实预设是指说话人主观断言存在的一种事实性的预设,同时说话人还认为听话人也相信这一事实。

这就成为说话者双方交际活动中一个事实预设。

此类预设多采用肯定句式陈述单向事实,下不容否定的结论等来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赢得消费者的赞同和肯定。

例如:1.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巧克力。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指的是在交际中,对于特定语境下的特定表达方式具有预设的理解和期待。

在英语写作中,语用预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写作者更好地与读者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意思。

本文将探讨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体现在如何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来满足读者的预设期待。

在写作中,作者需要考虑读者的视角和背景知识,以便用最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与他们进行有效的交流。

当描述一个普通的日常活动时,可以使用简单直接的语言来满足读者对于这类话题的预设期待,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语用预设还可以帮助作者创造与读者之间的交际氛围,促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在写作中,通过使用礼貌、友好的语言表达,可以增加读者对作者的好感,从而更愿意接受作者的观点。

作者还可以利用语用预设来创造一种互动的氛围,鼓励读者参与到文章中来,比如提出问题、留下思考空间等,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参与度。

语用预设也可以帮助作者在写作中更好地处理语言的歧义和模糊性。

在英语写作中,有时候同样的语言表达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作者通过语用预设来引导读者对特定语言表达的理解和解释。

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作者可以利用语用预设来明确自己的表达意图,以避免读者的误解和歧义。

语用预设还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语言功底和表达技巧。

在写作中,作者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语用预设来展现自己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比如运用一些幽默、夸张、反讽等修辞手法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

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引言语用预设是语言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有关上下文和语境的一些共识和假设。

在英语写作中,语用预设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理解读者的期望和需求,从而调整写作策略,以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本文将探讨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并分析其在不同类型的写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语用预设的概念及特点语用预设是乌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演讲双方对上下文和语境的一些共识和假设。

语用预设是基于语言使用者对特定语境下的共同理解和期望,因此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灵活性。

语用预设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与特定语境相关,即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语用预设;二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语用预设是基于推理和假设的,不能完全确定对方的期望和理解。

二、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的策略性应用1.在交际约定的遵循中的应用在英语写作中,作者需要遵循一定的交际约定,即与读者达成某些共识和假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信息。

作者需要根据读者的语用预设,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以符合读者的期望和理解。

在正式的商业信函中,作者需要使用一定的礼貌用语和格式,以体现对读者的尊重和友好;而在非正式的个人信函或邮件中,则可以更为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在语境信息的引导中的应用语用预设在英语写作中还可以帮助作者引导读者理解语境信息,从而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意图。

作者可以通过暗示、提示等方式,激发读者的语用预设,从而引导其在特定语境下理解和解读文章。

在叙事性写作中,通过一些细节和背景描述,作者可以激发读者对特定场景和人物的语用预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情节和人物的动机。

3.在语言符号的选择中的应用在英语写作中,语用预设也会影响作者的语言符号选择。

作者需要在文中选择符合读者语用预设的语言符号,以便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意图。

在描述某种情感时,作者可以选择特定的形容词和动词,以激发读者的特定情感预设;在解释某个概念时,作者可以选择具体的例子和场景,以激发读者对概念的相关预设。

举例说明什么是句子的预设语句

举例说明什么是句子的预设语句

举例说明什么是句子的预设语句文章一:预设语句在句子中的作用句子中的预设语句是指在交流中,对方预先设定的信息或假设。

这些预设语句常常被用于交流中,尤其是在口语和写作中。

举例来说,当我们在和别人交流时,通常会基于某些假设和共同的信息来传递信息。

预设语句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他人想要表达的信息,并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交流。

知识点一:预设语句的含义预设语句是指在交流过程中,双方预先设定的假设和信息。

这些预设语句通常包括了对方的理解,对某种情况的假设以及相应的背景信息。

这些预设语句对于交流过程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话的上下文,并更易于对话的进一步理解。

知识点二:预设语句的功能预设语句的功能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话的上下文,并使我们更加了解对方要表达的意思。

在交流的过程中,预设语句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理解说话者是从哪个方向进行思考的,避免了交流的误解。

预设语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交交际中更加适应,因为在社交交际中,预设语句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信托。

知识点三:预设语句的不足预设语句虽然在交流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预设语句可能导致信息的错误传输。

如果某些预设假设是不正确的,那么它可能会导致信息的错误传输。

其次,在跨文化交际中,预设语句也可能会导致交流的误解。

文章二:预设语句典型的例子预设语句是在交流中,双方预设的信息和假设。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使用这种语言,下面是预设语句典型的例子:假设1:你会依照你朋友的日程表去约见他。

假设2:你了解你朋友的兴趣爱好。

假设3:你期待朋友回答你的问候。

知识点一:预设语句的比喻预设语句的比喻是指将两个事物相互联系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某种情况。

在上述三个典型例子中肯定会有一些比喻例子。

比如,假设2:你了解你朋友的兴趣爱好,这是一种比喻,表示你已经对朋友很熟悉了。

知识点二:预设语句的杠杆作用预设语句具有杠杆作用。

比如说,在交流中,你可能已经有一定的共识和了解,这样你就可以使用预设语句来表达你的观点。

语用预设_精品文档

语用预设_精品文档

语用预设1.引言预设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尤其是语义学和语用学领域争议颇多的研究课题。

一方面, 预设类似于蕴涵能脱离语境而存在, 而另一方面, 预设似乎对语境, 例如句内语境又具有敏感性传统上, 语义学理论将预设看作是基于语句间真值条件的一种语义关系。

语用学理论则倾向于把预设作为有效执行言语行为的适切条件或者说话人及其听话人共享的共有知识来对待。

2.语用预设的概念预设也称“前设”、“先设”、“前提”, 同时它也是一种推理, 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的推理即在语言结构的基础上, 依靠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推断出话语意义的先决条件。

预设一般可分为语义预设(Semantic presupposition)和语用预设(Pragmatic presupposition)两种。

语义预设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 绝大部分是由语言本身所引起的。

如John’s brother is ill.无论这话真实与否, 前提“John has a brother”一直存在, 此预设由属格“’s”而来。

可见语义预设是语句命题本身所拥有的一种意义, 是静态的、抽象的。

但在具体的话语交际中, 语句总是与具体使用相联系, 处于一定的语境中, 因此从单纯的语义角度来研究预设显然是不够的, 有必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研究预设, 这就构成了预设的语用研究。

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 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 1997:68)。

语用预设把预设和说话人联系在一起, 与语境密切相关, 是动态的、具体的。

语用预设一般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1)语用预设是说话人或当事人对语境所作的设想。

说话人对自然语言环境有他自己的理解, 有一些设想, 并基于这些设想展开话语交际, 语用预设是话语产生的背景信息。

(2)语用预设涉及说话人或当事人的态度和意图。

说话人想通过自己的话语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 并希望听话者理解他的话中语, 以达到说话人想要的效果。

语用预设——精选推荐

语用预设——精选推荐

三、语用预设(一)关于语用预设1.语用预设的概念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语言学家斯塔尔内克尔和凯南等人便提出了与语言运用现实语境密切相关联的‘语用预设’,以代替语义预设,目的是避免其封闭的句义限制、非语境性、静态性等弱点,实现预设的语境性、开放性、动态性,尤其是预设的合适性和共知性。

”①斯塔尔内克尔认为:“关于预设的一个粗略的定义可以是:一个谈话者在谈话中的一个给定的时间里设置P,仅当在他的语言行为中,他倾向于这样行动:好像他认为P当然真,也好像他假定了他和他的听众一样地认为P当然真。

”②后来又修正为“一个命题B在已给定的语境里是一个说话人的语用预设,如果说话人假定或者相信B,并且假定或者相信他的听众认为他正在做出这些假定或具有这些信仰。

”③预设不但与语境有关,而且与说话人有关,即预设不仅是句子和命题之间的关系,还包括说话人与语段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命题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预设,这个命题不仅是说话人本身相信的,而且是说话人相信这一命题能够被听话人接受和认同。

王娟(2006)“对于语用预设,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不同的语言逻辑学家有诸如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有的理解较概括,有的理①杨翠(2006)《语言学中的预设分析》。

②[美]R.斯涛纳克尔(1972),《论预设》,胡泽洪译。

另:斯涛纳克尔即斯塔尔内克尔,不同学者的译法不同。

③斯涛纳克尔(1974),转引自杨翠(2006)《语言学中的预设分析》。

12 解较狭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第一种从言语行为角度出发,把预设定义为:有效言语行为的条件,即实施某一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或是使一句话语具有必要的社会实效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预设不构成话语的语句意义,只是为运用话语创造基础,使言语活动能达到交际的目的。

例如:‘请开门! 这个祈使句可用来实施一项表示‘请求’的言语行为,而这项言语行为必须具备下述条件时才是有效的,即交谈者之间的关系允许其中一个人去麻烦另一个人,受话者有能力完成‘开门’这个动作,并知道发话者指哪一扇门,而且门是关着的,等等。

文学作品中语用预设的作用研究

文学作品中语用预设的作用研究

文学作品中语用预设的作用研究作者:阮芳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8期摘要:语用预设是写作者组织语言信息的一种策略。

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预设在文学语篇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提高语言组织的情景性,凸显重要信息,增强语篇衔接能力,同时还可以强化文体效果。

关键词:语用预设文学语篇引言“预设”亦称“前提、先设”,指的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语言假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

语用预设的上述特点可以用来分析或构建文学语篇。

文学语篇构建者往往巧用预设来构建一个语篇世界,并期望读者通过预设理解语篇中的虚拟世界,洞察微言大义。

因此,本文拟谈谈语用预设在文学语篇中的作用,希望能对此类研究做些补充。

一、文学语篇的情景性在语篇的产生过程中,可以进入语篇信息流的事实或事态是庞杂的,说写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信息统摄到语篇中来。

通常情况下,说话者把假定受话者已经了解或被认为是没有异议的信息作为预设信息,引而不发,从而提高语篇的情景性。

作家爱伦·坡在他的推理小说《毛格街血案》中首次推出大侦探杜宾时用的是典型的正向指称预设来提高文章的情景:……我在当地结识了一位名叫西·奥古斯特·杜宾的法国少爷。

这位公子哥出身富贵来自一个非常好———确实是名门子弟,不料命途多舛……!下文中还用了“这个人”“我的朋友”,最后才用“他”来指代。

其基本预设走向是:杜宾——法国少爷——我的朋友——他。

在文学创作中这种名称的转换自然而清晰,叙述者充当介绍人角色,使读者对这位侦探由陌生到熟悉进而感到亲切。

二、文章信息凸显语篇组织者组织语篇的目的是为了传达自己的意图,使其产生既定的效果。

在语篇中,有时一个文化信息的预设就能传达影响整个语篇效果的关键信息。

何自然在《语用学导论》中引用了这样一个例子: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往,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

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

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预设是语言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语用预设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

标签:预设语用预设作用一、引言预设(пресуппозиция),也叫“前提”“先设”。

此术语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是“预先假设”。

德国哲学家Frege于1892年发表的《论涵义和指称》中,用预设来解释一些语义中的逻辑现象。

Frege认为,命题都存在着“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即充当命题主项的“简单或者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指称现象”。

20世纪5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Strawson发展了Frege的这一思想,将这类现象看作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的推理关系。

预设由此进入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语言学家意识到了预设与语境的紧密联系,因此,预设成为了语用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语用预设这一概念最早由Stalnaker(1975)提出。

此后,很多语言学家开始对语用预设进行研究。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讨论和分析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二、语用预设语言学家发现,仅仅从语义角度分析预设有一定的局限性。

预设更多地与语境有关,与说话者有关。

因此,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在说一句话时所假定的内容,这种预设来源于说话人所具有的信念,它可以在先前的话语中得到建立,也可以由说话人推想为对方认可。

语用预设不是语义表现的一部分,而是话语语境的反映,它与交谈的成功条件有关,并不绝对以真假条件来判断。

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即预设)关系。

由此可见,语用预设与说话人和说话对象即受话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涉及说话人和受话人的态度、信念、意图等。

它传达的是说话者的知识状态的假设。

语用预设反映的是话语和语境的关系。

语境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交际参加者的共同知识。

以此为基础,说话人可能对听话人说某句话,听话人也才能正确理解话语的内容。

语用预设在房地产广告语中的作用

语用预设在房地产广告语中的作用

语 言 、加 大信 息 密 度 、 强 化 说 服 力 度 、 增 强 广 告 效 果 。 【 键 词 l 语 用预 设 ;特 征 :房 地 产 广告 语 :类 型 ;功 能 关
随 着 房地 产 业 的迅 速 发 展和 市 场 竞 争 的 日益 激 烈 ,房地 产 , 语在 楼 盘 销 告 售 中 的作 用 也越 来 越 重要 , 是传 播 广 告 信 息 的主 要 ‘ , 是地 产 商 与广 大 住 房 具 消 费 者的 交 际过 程 中产 生 的 一种 语 言篇 章 。房地 产广 告 语涉 及 的语 言闯题 很 多 , 本 文 以部 分 广告 语 为例 ,探 讨语 用 预 设 在 房地产 广 告语 中 的作 用 。 关 于语 用预 设 ( ) 语 义预设 和 语 用预设 一 预设 ( 叫 “ 提 ” 首先 是 由德 国 也 前 ) 哲 学家和 数 学家 弗雷 格 (rg )于 19 Fee 2 8 年在 《 意义 与所 指》 书 中提 出来 的 , 最 初用 来解 释 些语 义 逻辑 现象 。 后 , 之 人 们 提 出 了 “ 义 预 设” 的 概念 ,表 示 两 语 个命 题 之 间 的 种关 系 , 与话 语 的 真值 有 关 。 由于语 义 预 设有 可 取 消性 和 语境 依赖 性 等特 点, 学者 们 开始 关 注 语用 预 设 ,认 为 语用 预 设 是一 种 语 用推 理 , 即 听话 人 必须 根 据语 言事 实和 它 表 达 的功 能才 能 推 出话 语 的意 义 。这 种 意 义 往往 不是 指 语句 的 字 面意 义 , 而是 在 特 定 的 语 境 下根 据 某 些准 则 推 导 出来 的 说 话人 意 图表达 的意 义?l。 不仅 涉及 语 言 结 ?它 构 ,而且 与语 境 因素 密 切相 关 , 是 “ 那 些 对 语境 敏 感 的 与说 话 人 ( 时 还包 括 有 说 诵 对象 ) 的信 念 、态度 、意 图有 关 的 前 提 关系 ”? 7 2。 ( 二) 语用 预设 的特 征 语 用 预 设包 括 两 个方 面 的 特 征 。从 话语 理解 的角 度来 讲 ,语 用 预 设 具有 两 大 特 征 :合 适 性和 共 知性 ;就 语 用预 设 本 身 而 言 ,它 具有 单 向性 、主 观 性和 隐 蔽 性三 个特 点?3 。限于 篇幅 ,本 文仅 讨 7 论 房 地产 广 告 语 中语 用 预设 最 突 出 的 三 个 特 征:共 知 性 、主观 性和 隐 蔽 性。 1 知性 。指 交 际双 方 所共 有 的背 .共 景 知 识 、交 际情 景 和 交 际双 方 的 相互 关 系 等 。预 设 不 是在 字 面上 直 接 表现 出来 的,但 它 必 须 是交 际 双 方所 共 知 的 ,或 者 能够 推 导 出来 的 。 双方 莛 有 的 、可 识 别 的背 景信 息越 多 ,交 际越 成 功? 7 4。 2 .主观 性 。指 带有 断 言 性质 的语 境 假 设 ,它 是 说话 人 对 语境 的一 种 主观 假 设 ,本 身并 不 具备 必然 的真 实 性 。 3 .隐蔽 性 。指 说话 人 将不 属 于话 语 的基 本 信息 的预 设信 息 隐含在 话语 之 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汉语言文学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摘要:预设是语言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语用预设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

关键词:预设语用预设作用一、引言预设(пресуппозиция),也叫“前提”“先设”。

此术语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是“预先假设”。

德国哲学家Frege于1892年发表的《论涵义和指称》中,用预设来解释一些语义中的逻辑现象。

Frege认为,命题都存在着“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即充当命题主项的“简单或者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指称现象”。

20世纪5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Strawson发展了Frege的这一思想,将这类现象看作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的推理关系。

预设由此进入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语言学家意识到了预设与语境的紧密联系,因此,预设成为了语用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语用预设这一概念最早由Stalnaker (1975)提出。

此后,很多语言学家开始对语用预设进行研究。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讨论和分析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二、语用预设语言学家发现,仅仅从语义角度分析预设有一定的局限性。

预设更多地与语境有关,与说话者有关。

因此,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在说一句话时所假定的内容,这种预设来源于说话人所具有的信念,它可以在先前的话语中得到建立,也可以由说话人推想为对方认可。

语用预设不是语义表现的一部分,而是话语语境的反映,它与交谈的成功条件有关,并不绝对以真假条件来判断。

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即预设)关系。

由此可见,语用预设与说话人和说话对象即受话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涉及说话人和受话人的态度、信念、意图等。

它传达的是说话者的知识状态的假设。

语用预设反映的是话语和语境的关系。

语境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交际参加者的共同知识。

以此为基础,说话人可能对听话人说某句话,听话人也才能正确理解话语的内容。

语用预设就是与交际参加者的共同知识相联系的。

概括地说,如果说话人在说句子S时,认为P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认为听话人也了解,那么,P即S的语用预设。

一般认为,语用预设不构成话语的核心交际内容,它只是为运用话语创造基础,使语言活动能达到交际目的。

作为一种预设,语用预设不一定具有真实性,但它必须是说话者的一种信念,并且至少是交际双方没有异议的,或者能为交际双方所接受。

语用预设有两个基本特点:(一)合适性所谓合适性,就是说预设要与语境紧密结合,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

Austin认为“语用预设”是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所要满足的适切条件。

他认为,只有满足适切条件的句子,它的言语行为才是有意义的。

比如,母亲对女儿发号施令:“把作业写完再睡觉。

”这个要求是否合适是有一系列的语用前提作为先决条件的。

比如双方知道写什么作业以及女儿有能力把作业写完。

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母亲的话语才是有意义的。

再如“把门开开!”这个表示请求的句子有以下语用预设:门关着,听话人知道指的是哪一个门,听话人能完成这一请求。

(二)共知性所谓共知性,即“语用预设”应与交际双方的认知背景相适应。

语用预设必须是谈话双方所共知的,这一点更为重要。

从交际双方认知背景的视角可以看出,预设是说话人自认为与受话人共有的知识,或者说是背景知识。

也许受话人之前并不知道这一事实,但是受话人通过已有的认知背景,可以理解并接受。

比如:“I’m sorry I’m late,I’m af raid my car broke down.”受话人通过语句的后一部分了解到说话人有汽车。

可能受话人事先并不知道这一情况。

但在受话者看来,说话者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拥有汽车是完全可能的。

再如:妈妈下班回家,进门后看见地上有打碎的花瓶,就问在家的儿子:“谁把花瓶打碎了?”此问句有语用预设“花瓶被打碎”,因为妈妈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且认为在家的儿子也知道此事。

而如果妈妈回家时,儿子对妈妈说:“猫把花瓶打碎了。

”此句则无语用预设“花瓶被打碎”,因为儿子认为,妈妈不知道此事。

可见,语用预设更多反映的是语句的合适与否。

下边的例子更能说明这一点:“张三有姐姐。

”有以下预设:“张三”存在(语义预设);“张三”存在,而且说话人认为听话人也知道这一点(语用预设)。

如果语义预设不满足(“张三”不存在),这句话异常,即无真值;如果语用预设不满足(听话人不知道有“张三”此人),这句话说得不恰当,而并非无真值。

由此可见,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对交际得以顺利进行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三、按性质对语用预设的分类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故语用预设据其性质又可分为信念预设、情态预设、意图预设等。

如:(1)He had missed the death in the battle,and his heart was bitter within him.他因未能战死沙场而内心十分痛楚。

信念预设解析:译文“他因未能战死沙场而内心十分痛楚”表达的是直接因果关系,隐含一个信念预设,即加里波第(意大利民族英雄)将军在此次战斗之前就有“能够”战死沙场的强烈愿望,但这不合情理。

爱国将士希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表现的是一种无畏气概,但有哪位将士内心希望能够在某次具体战斗中战死呢?何况是一位深谋远虑、肩负民族独立使命和重任的将军。

从一般信念系统看,原文“and”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实际上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小命题,隐含一种转折关系,前者在语义上并不直接从属于后者,这种关系强调的是说话者的某种信念或态度(周绍珩,1982:123):在残酷激烈的战斗中虽然没有战死沙场(本是值得庆幸的事),可他内心却感到“bitter”,为什么?原文在这里是要表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一连串难过、沉痛、痛楚、悲痛交织一起的复杂情感。

(曾利沙,2001)改译:他虽未战死沙场,然而他此时难过、沉痛之心有加。

(2)“Wanna go to a movie with me sometime.Jess?”asked Davey Ackerman.“The name is Jessica.And no.I wouldn’t,I don’t go out with juveniles.”“杰丝,想不想什么时候和我一起去看场电影?”戴维·阿克曼问道。

“名字是杰西卡。

不,我不和你去看电影。

我不和未成年的孩子出去。

”(范家材,1992:28)情态预设解析:男孩戴维以昵称“Jess”称呼女孩“Jessica”,想套近乎。

但女孩对戴维无好感,定冠词(the name)的使用预设了女孩的冷淡情态:纠正他的称呼,不给他套近乎的机会。

从交际意图看,她并非想要告知戴维她的名字是“Jessica”,而是要求对方称呼她的名字,而非昵称,具有祈使语气。

照字面译“名字是杰西卡”(直叙形式)传达不出女孩那种冷冰冰的话语效果,而且不具口语化,与下文的衔接也不是很紧密。

此处以译出祈使情态语气为好:“杰丝,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电影?”戴维?阿克曼问道。

“叫我杰西卡。

你拉倒吧,我才不呢。

我不和小年轻出去。

”四、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一)语用预设有利于语言的简洁两个熟人见面,甲对乙说:“你知道,我有一个儿子,他最近辞了职,他原来有工作的。

你知道,上海有条西藏路,他在西藏路开了一家小铺子,卖羊毛衫。

自然有羊毛衫他才能卖,不过两个来月,就赚了不少钱,这世界上是真有钱这种东西的,不骗你。

”(引自左思明,2000)相信跟这样的人说话,谁也听不进去。

人们通常根据常识、语境总能不同程度地把已知内容作为预设,上面这段话可以用一句话表达:我儿子辞职后,在上海西藏路开了家铺子卖羊毛衫,赚了不少钱。

这样表达言简意赅,听话人也会轻松接受。

语用预设具有共知性的特点,因此预设为交际双方的已有信息。

言语交际,是人们不断获取新信息的过程,而不是核对旧信息。

(二)语用预设是交际顺利进行的条件甲:小赵是公司的“白骨精”。

乙:看不出来她这么坏。

近年来,白领圈里的地位最高者,被称为“白骨精”,是当前报刊杂志、网络上非常流行的词语。

它是一个缩略语,指“白领”“骨干”和“精英”,简称“白骨精”。

甲说小赵是“白骨精”,是指她是一个出色的白领。

而“白骨精”的本义指《西游记》中那个阴险狡诈善于伪装变化的女妖精,常用来比喻极为阴险毒辣的女人。

从乙的回答可以看出,乙认为小赵是一个心肠狠毒的女人。

甲认为“白骨精”这个词的含义是众所周知的,而受话人头脑中并没有这个背景知识,“预设”不能被双方共同理解,于是产生了误解。

所以,在言语交际中,对方不知晓的信息不宜作为预设的内容,以免受话人理解的预设与说话人自己的预设产生错位,从而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

(三)表现机智口才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外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

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语用预设有主观性的特点,机智的言谈者善于寻找对方话语的错误和漏洞之处,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上述例子中,周总理用新的语用预设回答外国记者,措辞无懈可击,因而外国记者只能放弃取笑中国人的目的。

五、结语从语用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预设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

语用预设与语境密切相关,是说话人和命题之间的关系。

语用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等特点。

在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有着重要的角色,正确利用语用预设有利于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1]郭律凯,何英玉.语义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Е,В.Падучева.ВЫСКАЗЫВАНИЕ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стью[M].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научной и учеб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2002.[3]何英玉.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5]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6]张家骅.俄罗斯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利奇.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8]华劭.华劭集[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闫顺兴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830002;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830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