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汉语言文学
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
摘要:预设是语言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语用预设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
关键词:预设语用预设作用
一、引言
预设(пресуппозиция),也叫“前提”“先设”。此术语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是“预先假设”。德国哲学家Frege于1892年发表的《论涵义和指称》中,用预设来解释一些语义中的逻辑现象。Frege认为,命题都存在着“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即充当命题主项的“简单或者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指称现象”。20世纪5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Strawson发展了Frege的这一思想,将这类现象看作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的推理关系。预设由此进入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语言学家意识到了预设与语境的紧密联系,因此,预设成为了语用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语用预设这一概念最早由Stalnaker (1975)提出。此后,很多语言学家开始对语用预设进行研究。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讨论和分析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二、语用预设
语言学家发现,仅仅从语义角度分析预设有一定的局限性。预设更多地与语境有关,与说话者有关。因此,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语用预设。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在说一句话时所假定的内容,这种预设来源于说话人所具有的信念,它可以在先前的话语中得到建立,也可以由说话人推想为对方认可。语用预设不是语
义表现的一部分,而是话语语境的反映,它与交谈的成功条件有关,并不绝对以真假条件来判断。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即预设)关系。由此可见,语用预设与说话人和说话对象即受话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涉及说话人和受话人的态度、信念、意图等。它传达的是说话者的知识状态的假设。语用预设反映的是话语和语境的关系。语境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交际参加者的共同知识。以此为基础,说话人可能对听话人说某句话,听话人也才能正确理解话语的内容。语用预设就是与交际参加者的共同知识相联系的。
概括地说,如果说话人在说句子S时,认为P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认为听话人也了解,那么,P即S的语用预设。一般认为,语用预设不构成话语的核心交际内容,它只是为运用话语创造基础,使语言活动能达到交际目的。
作为一种预设,语用预设不一定具有真实性,但它必须是说话者的一种信念,并且至少是交际双方没有异议的,或者能为交际双方所接受。语用预设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合适性
所谓合适性,就是说预设要与语境紧密结合,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Austin认为“语用预设”是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所要满足的适切条件。他认为,只有满足适切条件的句子,它的言语行为才是有意义的。比如,母亲对女儿发号施令:“把作业写完再睡觉。”这个要求是否合适是有一系列的语用前提作为先决条件的。比如双方知道写什么作业以及女儿有能力把作业写完。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母亲的话语才是有意义的。再如“把门开开!”这个表示请求的句子有以下语用预设:门关着,听话人知道指的是哪一个门,听话人能完成这一请求。
(二)共知性
所谓共知性,即“语用预设”应与交际双方的认知背景相适应。语用预设必须是谈话双方所共知的,这一点更为重要。从交际双方认知背景的视角可以看出,预设是说话人自认为与受话人共有的知识,或者说是背景知识。也许受话人之前并不知道这一事实,但是受话人通过已有的认知背景,可以理解并接受。比如:“I’m sorry I’m late,I’m af raid my car broke down.”受话人通过语句的后一部分了解到说话人有汽车。可能受话人事先并不知道这一情况。但在受话者看来,说话者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拥有汽车是完全可能的。再如:妈妈下班回家,进门后看见地上有打碎的花瓶,就问在家的儿子:“谁把花瓶打碎了?”此问句有语用预设“花瓶被打碎”,因为妈妈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且认为在家的儿子也知道此事。而如果妈妈回家时,儿子对妈妈说:“猫把花瓶打碎了。”此句则无语用预设“花瓶被打碎”,因为儿子认为,妈妈不知道此事。可见,语用预设更多反映的是语句的合适与否。下边的例子更能说明这一点:“张三有姐姐。”有以下预设:
“张三”存在(语义预设);
“张三”存在,而且说话人认为听话人也知道这一点(语用预设)。
如果语义预设不满足(“张三”不存在),这句话异常,即无真值;如果语用预设不满足(听话人不知道有“张三”此人),这句话说得不恰当,而并非无真值。由此可见,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对交际得以顺利进行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三、按性质对语用预设的分类
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故语用预设据其性质又可分为信念预设、情态预设、意图
预设等。如:
(1)He had missed the death in the battle,and his heart was bitter within him.
他因未能战死沙场而内心十分痛楚。
信念预设解析:译文“他因未能战死沙场而内心十分痛楚”表达的是直接因果关系,隐含一个信念预设,即加里波第(意大利民族英雄)将军在此次战斗之前就有“能够”战死沙场的强烈愿望,但这不合情理。爱国将士希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表现的是一种无畏气概,但有哪位将士内心希望能够在某次具体战斗中战死呢?何况是一位深谋远虑、肩负民族独立使命和重任的将军。从一般信念系统看,原文“and”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实际上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小命题,隐含一种转折关系,前者在语义上并不直接从属于后者,这种关系强调的是说话者的某种信念或态度(周绍珩,1982:123):在残酷激烈的战斗中虽然没有战死沙场(本是值得庆幸的事),可他内心却感到“bitter”,为什么?原文在这里是要表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一连串难过、沉痛、痛楚、悲痛交织一起的复杂情感。(曾利沙,2001)
改译:他虽未战死沙场,然而他此时难过、沉痛之心有加。
(2)“Wanna go to a movie with me sometime.Jess?”asked Davey Ackerman.
“The name is Jessica.And no.I wouldn’t,I don’t go out with juveniles.”
“杰丝,想不想什么时候和我一起去看场电影?”戴维·阿克曼问道。
“名字是杰西卡。不,我不和你去看电影。我不和未成年的孩子出去。”(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