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文复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文复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25《杜甫诗三首》《望岳》1、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2、词语解释:钟:聚集荡胸:心胸摇荡会当:终当,终要阴阳:山的北面,山的南面。

曾:通“层”,层层叠叠决眦:眼角几乎要裂开。

未了:不尽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请分别分析二字好在何处。

“钟”:(1)解释词语“聚集”(2)析句这句是说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都集中于泰山。

(3)一个“钟”字高度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程度之深。

“割”:切割。

这句是说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哲理。

答:(1)译句终要登山泰山顶峰,一眼望去,四周重重山峦都显得渺小了。

(2)雄心气概写出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哲理哲理: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春望》1、诗中“城”、“浑”的意思分别是长安城,简直。

2、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

“破”字给人怵目惊心之感。

“深”令人满目凄然。

3、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注意词句表现手法及诗句表达的情感)感世伤时,花也在流泪;怨恨别离,鸟也在啼叫惊动人心。

诗人移情于物,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面对国都衰落景象,感时伤世的感情。

4、解释诗人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并揭示诗句含义。

(情感)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百无聊赖,搔首踌躇,以至于稀疏的短发,几乎无法梳髻插簪的情形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5、全诗所表达的情感可用三个词语概括:忧国伤时、思家、悲己。

《石壕吏》1、解释词语逾墙走:越过邺城戍:防守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3、《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4、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21.桃花源记一、词语解释缘溪行沿着落英缤纷落花甚异之诧异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黄发垂髫老人小孩怡然喜悦的样子具答之详尽咸来问讯都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再无论魏晋更不必说延至其家邀请处处志之作标记欣然前往高兴的样子无问津者渡口二、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8、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三、课文分析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

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3、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4、甚异之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八年级上册期末文言文文复习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文言文文复习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文段复习专题(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⒈解释加点字⑴具.答之()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⑶屋舍俨然..()⑷各复延.至其家()⑸乃.不知有汉()⑹便要.还家()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⒊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⒋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魏晋 D、设酒杀鸡..作食..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 B、率妻子⒌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⒍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二)《陋室铭》⒈《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的写法。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 (4)无案牍之劳.形( )⒊“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策之.不以其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⒋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⒌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一、回忆《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各题:C、无论魏晋D、设酒杀鸡作食5、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6、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二、回忆《陋室铭》完成下列各题:1、《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的写法。

2、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 (3)、惟吾德馨( ) (4)、无案牍之劳形( ) 3、“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5、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说明了()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我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

三、回忆《爱莲说》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2、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3、课文第1节从、、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

4、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对待的?请简述理由。

5、模仿例句,用同样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因为它四、回忆《核舟记》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⑴、为宫室、器皿、人物()⑵、中轩敞者为舱()⑶、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⑷、高可二黍许()2、翻译下面句子。

⑴、尝贻余核舟一。

译文:⑵、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及答案解释各句加线的词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 渔人甚异之。

()()4. 复前行,欲穷其林。

()5.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6. 便舍船,从口入。

()7. 初极狭,才通人。

()()8.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12.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2.闻之,欣然规往。

()()23.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7.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8.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29.濯清涟而不妖。

()()()30.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4.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3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6.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3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缓缓地。

)()39.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40.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景公之时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途者,无闻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闻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者兼月⑤,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②陛:宫殿的台阶。

③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兼月:两个月。

兼,两倍的。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立有间/飞漱其间B.乃令出裘发粟/征于色,发于声C.令所睹于途者/道听途说D.无言其名/名扬四海(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结合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②,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①范滂:东汉人,字盂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

②属文:写文章。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________②比冠,博通经史 ________(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将来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也许会否定吗?B.如果我将来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会允许呢”C.我如果替范滂做事情,母亲是否也会允许呢?D.我如果替范滂做事情,母亲是否允许我去他那里?(3)从文中的“________”四字可以看出,苏轼极其喜爱《庄子》这部经典。

语文初二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

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②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③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传》,有删改)(注释))络:用绳子编的网兜。

②暂:突然。

③乏绝:食用缺乏断绝、穷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素闻广贤/素湍绿潭B.匈奴兵多/兵革非不坚利也C.广之将兵/将以下骑送迎D.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虽我之死(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3)李广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②委而去之________③亲戚畔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题答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题答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题参考答案5、《三峡》(一)1、郦道元2、(1)真(或实在)(2)寂静(3)连续(4)快(5)逆流而上(6)通“缺”空缺,中断3、(1)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2)(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3)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或“也没有这样”)快(4)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5、A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7、“睛初霜旦……哀转久绝”三峡秋天凄清肃的气氛8、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9、B 1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李白。

1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吴均。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

12、(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13、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二)《三峡》与《答谢中书书》对比欣赏阅读1.(1)有时。

(2)飞奔的马。

(3)消失。

(4)全,都。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是欲界之仙都3·《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4·(1)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大叫,身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孟子,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是_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请写出他的一句名言(本文之外的):________。

(2)翻译文中划线句,注意划线字。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列举了六个事例,意在说明个人要成大器、担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B.第①段中的“故”字引出后文,表明从六个事例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C.第②段从正面论述经受磨炼的益处,论证了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D.首先列举六个实例,再依据实例讲道理,最后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

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1段列举古代先贤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B.选文第2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的观点。

语文初二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乙]晋侯之弟扬干乱行曲梁,魏绛①戮其仆②。

晋侯怒,谓羊舌赤③曰:“合诸侯,以为荣也。

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其将来辞,何辱命焉?”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

士鲂、张老止之。

公④读其书曰:“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

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

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

不能致训,至于用钺。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亲爱也。

吾子之讨,军礼也。

寡人有弟,弗能教训,寡人之过也。

子无重寡人之过,敢以为请。

”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与之礼食⑤,使佐新军。

(注释)①魏绛:晋国中军司马,主管军法。

②仆:指驾车的人。

③羊舌赤:与后文的士鲂、张老同为晋国大臣。

④公:指晋侯。

⑤礼食:国君在太庙宴请臣子。

(1)用“/”为下面句子断句,共断3处。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介胄之士不拜/予无重寡人之过B.天子为动/臣闻师众以顺为武C.何辱命焉/且焉置土石D.寡人之过也/人恒过然后能改(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统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统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第一课《三峡》(一)《三峡》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晴初霜旦初生牛犊 B.哀转久绝巧妙绝伦C.不以疾也讳疾忌医 D.高猿长啸拔苗助长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4.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三峡》与《入蜀记》比较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类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类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类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大将军邓鹭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妻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

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

永宁元年,代刘恺为司徒。

明年,邓太后崩,内宠始横。

安帝乳母王圣,因保养之勤,缘思放恣:圣子女伯荣出入宫掖,传通奸赂,尤为骄淫。

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瑰交通,瑰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

震深疾之,诣阙上疏,书奏不省。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

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待李闫兄于震,震不从。

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待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

”震曰:“如朝是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

”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

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

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

由是震益见怨。

三年春,帝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

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

及车驾行还,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

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意望,有诏遣归本郡。

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

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

身死之日,以杂木为馆,布单被载足盖形,勿归冢次,勿设祭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试题及答案1 三峡【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__________(2)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____(3)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引凄异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三峡》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4.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

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八年级上册一、对比阅读活动二:古文阅读课,选读《富贵不能淫》和《苏武传》(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甲】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乙】苏武传(节选)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

愿勿复再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必敬必戒(2)与民由之(3)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4)自痛负汉2.请用斜线(/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

4.你认为乙文中的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甲文谈谈你的看法。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并,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狼呜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乙】壬寅岁①,余游天台石梁……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

水来自华顶②,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

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

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③所挡秘④。

自然拗怒⑤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

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

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

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

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节选自袁枚《浙西三瀑布记》)【注释】①壬寅岁:即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

②华顶:天台山峰名。

③磥砢:石众多而乱。

④挡秘:阻挡撞击。

⑤拗怒:抑制愤怒。

1.解释下面加点字。

(1)略无阙处阙:__________________(2)遂两宿焉遂:__________________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

4.说说【甲】【乙】两文所写到的水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答案】1.同“缺”,空隙、缺口;于是、就。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2)我坐在石梁上,就像骑在瀑布上。

4.凶险湍急【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古诗重点复习题加答案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古诗重点复习题加答案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能力测试(一)《桃花源记》一.⒈解释加点字⑴具.答之()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⑶屋舍俨然..()⑷各复延.至其家()⑸乃.不知有汉()⑹便要.还家()(7)无论..邑人来..魏晋。

()妻子此绝境..为外人道也!()..(()不足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⒊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⒋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邑人来此绝境 C、.. B、率妻子无论..作食..魏晋 D、设酒杀鸡⒌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3)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时特意“处处志之”,而后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这是为什么?二.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3.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4.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5.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6.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7.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8.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9.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10.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一)1.详细类整齐的样子邀请竟然通“邀”,邀请 2.C 3.世外桃源无人问津等4.D 5.⑴渔人把自己听到的时一一详细地告诉了桃花源村的人,他们都感叹起来。

⑵村里的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

6.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像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A.有老书生数人来过(经过)B.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D.归舍已三鼓矣(动词,击鼓)14.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

16.【甲】【乙】两文都写了夜游,所见之景有何不同?各有怎样的特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乙】晚,遂集南楼。

楼在州治前黄鹤山上。

轮奂高寒,甲于湖外,下临南市,邑屋鳞差①。

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江面如练,空水吞吐,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向在桂林时,默数九年之间九处见中秋,其间相去或万里,不胜漂泊之叹。

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

去年尝题数语于大慈楼上,今年又忽至此。

通计十三年间,十一处见中秋,亦可以谓之游子。

然余以病丐骸骨②,傥③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

(节选自范成大《吴船录》)【注】①鳞差:犹鳞次,这里指房屋高低不一。

②丐骸骨:官员乞求年老退休的代词。

③傥:同“倘”,如果。

1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各标一处)。

(1)蝉则千转不穷(2)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负势竞上( )C.夫君子之行(《诫子书》)D.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2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24.从写作目的看,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课外拓展阅读参考答案1.(1)同“缺”,空隙、缺口(2)飞奔的马2.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解释各句加线的词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 渔人甚异之。

()()4. 复前行,欲穷其林。

()5.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6. 便舍船,从口入。

()7. 初极狭,才通人。

()()8.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12.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2.闻之,欣然规往。

()()23.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7.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8.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29.濯清涟而不妖。

()()()30.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4.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3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6.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3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缓缓地。

)()39.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40.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1.佛印绝类弥勒,坦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42.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43.珠可历历数也。

()44.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45.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46.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4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9.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0.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51.男有分,女有归。

()()5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5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54.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5.造化钟神秀。

()56.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57.会当凌绝顶。

()58.浑欲不胜簪。

()()59.暮投石壕村。

()60.老翁逾墙走。

()61.吏呼一何怒!()62.三男邺城戍。

()63.二男新战死。

()6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65.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66.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7.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8.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69.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0.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7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2.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7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7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7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7.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78.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7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0.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81.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82.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83.湖中人鸟声俱绝。

()84.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

()()()85.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86.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87.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88.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89.带月荷锄归。

()90. 但使愿无违。

()91. 仍怜故乡水。

()92. 拄杖无时夜扣门。

()二,翻译句子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2.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译:4.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译: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9.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1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1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1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1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1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17.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译:1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1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2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2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2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2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24.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2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2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译:2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28.技亦灵怪矣哉!译:29.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30.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3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32.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3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3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3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36.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37.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38.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39.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40.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4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4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4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4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4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46.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译:47.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译:48.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译:49.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5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51.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答案)一、解释各句加线的词1.(沿着)2.(落花)(繁多的样子)3.(非常)(以之为异)4.(穷尽)5.(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6.(放下)7.(非常)(仅)8.(整齐的样子)(类)9.(全,都)10.(都)11.(竟然)(哪里)12.(全,详细)(邀请)13.(都)14.(妻子和儿女)(同乡的人)15.(竟然)(更不用说)16.(详细地说出)(感叹惊讶)17.(请)18.(对…..说)(值得)(桃源之外)19.(已经)(沿着)(从前的、旧的)(做标志)20.(到了)(到)21.(立即)(派遣)(标志)(于是,就)22.(高兴的样子。

)(计划。

)23.(实现)(不久)(渡口)24.(这)(只是)(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25.(调弄,这里指弹琴)26.(使身体劳累)27.(多)28.(大多)29.(洗涤)(清水)(美丽而不端庄)30(更加)31(亲近而不庄重)(语气助词,啊)32.(少)33.(应当)(很多)34.(用)(雕刻)35(无)(顺着)36.(赠)(坐着船在水上游览)37.(同“又”)(大约)(左右)38.(缓缓地。

)(起)39.(拿着)(说话)40.(靠近)41.(极像)(举)42(同“屈”,弯曲)(靠)43.(分明可数。

)44.(椎形发髻)(靠)(同“横”)45.(平)46.(同“又”)47.(满)48.(挑选)(长而窄)49.(通“举”)(培养)50.(以…..为亲)(以….为子)51.(职分)(女子出嫁)52.(憎恶)53.(这样….就)(发生)(造反)(兴起)54.(所以)(这)55.(聚集)56.(同“层”)(眼角)57.(终当,终要)58.(简直)(禁不住)59.(投宿)60.(越过)61.(多么)62.(防守)63.(最近)64.(苟且)(停止)65.(应征)(还能够)66.(在)(全)(同“缺”)67.()(如果)68.(漫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上)69.(飞奔的马)(快)70.(极高的山峰)(冲荡)71.(实在)72.(动词,连接)(延长)(凄凉怪异)73.(辉映)74.(消散)75.(坠落)(潜游在水中的鱼)76.(参与,这里指欣赏)77.(高兴的样子)78.(共同、一起)79.(只是)(清闲的人)80.(当……时)81.(动词,画着文彩)82.(租用)(租用)(许,使)83.(都消失)84.(这)(凌晨)(撑)85.(全白)86.(哪能)(还)87.(畅饮)88.(客居)89.(扛着)90.(只)91.(爱)92.(一定时)二,翻译句子1.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2.打渔的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3.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4.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俱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5.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屋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6.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7.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片面的人完全一样。

8.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9.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10.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11.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

12.其余的人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13.村里的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说啊!”14.(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