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温度带的划分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第二节气温散布和温度带八年级地理教课设计【教课目标】1.使学生认识我国冬、夏天气温的散布特色及其成因。

2.使学生认识我国温度带的区分和散布。

3.进一步培育学生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技术,以及运用图表剖析问题的能力。

【教课要点】1.我国冬、夏天气温的散布特色。

2.我国温度带的散布。

【教课难点】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散布图,剖析归纳我国冬、夏天气温的散布特色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1.我国一月均匀气温挂图2.我国七月均匀气温挂图3.我国温度带散布挂图4.用小黑板或投电影绘制以下表格(1)我国各温度带≥ 10℃的积温表(2)我国温度带散布地域的填补表(3)我国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件种表【教课课时】本节教课可安排 2 课时。

【教课过程】(新课引入)复习已学知识,引入新课。

详细步骤以下:[ 发问 ] 我们在初一学过“世界的天气和自然带”。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世界气温的散布规律是如何的?影响气温散布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复习 ] 教师提示,启迪指引学生得出答案。

[ 承转 ] 那么,我国气温散布有哪些特色,主要受哪些要素的影响,同学们知道吗?这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这节课也可采纳直截了当的方式引入。

教师叙述:第四章的标题为“中国的天气随和候”,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天气的相关知识,今日我们要开始学习我国的天气。

第一,让我们看看我国气温散布的状况是如何的。

)[板书]一、气温的散布[ 展现图片 ] 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的照片(也可让学生看课本封页彩照 16 和 17)。

[ 发问 ] 这两张照片都是春节前后拍摄的。

从照片上看,冬天我国南北两地的气温有什么差异?[ 叙述 ] 哈尔滨的冰灯中外有名。

当地人利用冬天封冻的松花江天然冰块,精心雕琢成各样奇怪壮观的冰雕艺术品,在各色灯光的照射下,色彩绚丽。

冰灯游园会一般从元旦开始,向来连续到春节此后。

每年都吸引好多游人冒着寒冷前来赏析。

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分布的原因和特点;2.学习温度带的概念及其在地理上的作用;3.掌握如何根据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划定地理区域。

二、教学内容1.气温分布的原因和特点;2.温度带的概念和特点;3.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对地理区域划定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温度带的概念和特点;2.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对地理区域划定的影响。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气象图表,引导学生思考气温分布的规律和原因,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气温分布的原因和特点1.解释气温分布是由地球自转和倾斜引起的;2.分析气温分布的特点,如极地气温低、热带气温高等。

第三步:讲解温度带的概念和特点1.介绍温度带的定义,即在地球表面上由于气温与纬度有一定规律性变化而形成的划分带状区域;2.讲解温度带的种类和特点,如寒带、温带和热带。

第四步:讲解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对地理区域划定的影响1.分析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对植被和动物分布的影响;2.解释不同温度带的特点和适宜的农作物种植。

第五步:案例分析和讨论选择一个地理区域,通过分析该区域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让学生思考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和适宜的经济活动。

第六步: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理区域,根据该区域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讨论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并设计一个合理的农业发展方案。

第七步: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并由全班共同总结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对地理区域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评价学生对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图表,让学生自主发现气温分布的规律和原因。

利用案例分析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需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温度带教案

初中地理温度带教案

初中地理温度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度带的划分及其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各个温度带的分布范围。

3.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温度带的划分2. 各个温度带的特点3. 温度带的分布范围【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提问:为什么这些植物能在教室里生长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因为教室内的环境适合这些植物的生长,就像地球上的生物也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一样。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不同颜色区域。

2. 提问:这些不同颜色区域代表了什么?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不同颜色区域代表了地球上的温度带。

三、温度带的划分(15分钟)1. 教师介绍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即地球上的平均气温。

2.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温度带划分,提问:你能说出热带、温带、寒带的分布特点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热带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温带位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候适中;寒带位于两极附近,气候寒冷。

四、各个温度带的特点(15分钟)1. 教师分别介绍热带、温带、寒带的特点,如植被、动物、人类活动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温度带分布,提问:你能说出热带、温带、寒带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热带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温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寒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

五、温度带的分布范围(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你能指出世界上主要的热带、温带、寒带分布地区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热带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岛屿;温带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寒带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能总结一下温度带的划分及其分布范围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温度带是根据地球上的平均气温划分的,包括热带、温带、寒带,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各有特点。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气温分布及温度带》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气温分布及温度带》教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气温分布及温度带班级:初二(4)班授课教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划分和分布,及其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他们懂得利用不同的热量资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温度带的划分2.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三】教学难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四】课堂类型:讲授、探究等综合课【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学法指导学会运用气温图等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并探求其原因,鼓励学生依据资料、事实等去主动地探求发现结论,就能品尝到科学探索成功的喜悦。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方法:读图比较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九】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说到了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组成要素? (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其中的一个要素……地形。

那么这节课开始,我们接着学习另外的一个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气候。

【展示】2月份的漠河与海南的景观图【设问】同学们,思考一下,造成我国黑龙江的漠河与海南岛景观有如此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气温)那么我国的冬季到底各地的气温情况如何呢?【提问】:接下来我们具体地分析一下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讲解】:①让学生根据图例,观察图中气温数值的变化规律。

【小结】:根据图例和气温数值,可以看出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第二节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设计

第二节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使学生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技能,以及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1.我国一月平均气温挂图2.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挂图3.我国温度带分布挂图4.用小黑板或投影片绘制以下表格(1)我国各温度带≥10℃的积温表(2)我国温度带分布地区的填充表(3)我国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品种表【教学课时】本节教学可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复习已学知识,引入新课。

具体步骤如下:[提问] 我们在初一学过“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复习] 教师提示,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承转] 那么,我国气温分布有哪些特点,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同学们知道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这节课也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

教师讲述:第四章的标题为“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天气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我国的气候。

首先,让我们看看我国气温分布的情况是怎样的。

)[板书] 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一、气温的分布[展示图片] 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的照片(也可让学生看课本封页彩照16和17)。

[提问] 这两张照片都是春节前后拍摄的。

从照片上看,冬季我国南北两地的气温有什么差异?[讲述] 哈尔滨的冰灯中外闻名。

当地人利用冬季封冻的松花江天然冰块,精心雕刻成各种奇异壮观的冰雕艺术品,在各色灯光的映照下,色彩缤纷。

冰灯游园会一般从元旦开始,一直延续到春节以后。

每年都吸引很多游人冒着严寒前来观赏。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使学生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技能,以及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1.我国一月平均气温挂图2.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挂图3.我国温度带分布挂图4.用小黑板或投影片绘制以下表格(1)我国各温度带≥10℃的积温表(2)我国温度带分布地区的填充表(3)我国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品种表【教学课时】本节教学可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复习已学知识,引入新课。

具体步骤如下:[提问]我们在初一学过“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复习]教师提示,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承转]那么,我国气温分布有哪些特点,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同学们知道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这节课也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

教师讲述:第四章的标题为“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天气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我国的气候。

首先,让我们看看我国气温分布的情况是怎样的。

)[板书]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一、气温的分布[展示图片]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的照片(也可让学生看课本封页彩照16和17)。

[提问]这两张照片都是春节前后拍摄的。

从照片上看,冬季我国南北两地的气温有什么差异?[讲述]哈尔滨的冰灯中外闻名。

当地人利用冬季封冻的松花江天然冰块,精心雕刻成各种奇异壮观的冰雕艺术品,在各色灯光的映照下,色彩缤纷。

冰灯游园会一般从元旦开始,一直延续到春节以后。

每年都吸引很多游人冒着严寒前来观赏。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范文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掌握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2. 使学生了解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能根据气温分布图判断所属温度带。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气温分布的特点2. 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气温分布的特点,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教学法,让学生在地图上观察、分析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特点。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气温分布图和温度带的图像资料,增强直观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分布的特点。

2. 讲解气温分布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纬度、海陆、地形等方面分析气温分布的规律。

3. 讲解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介绍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依据及各自的特点。

4. 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气温分布图,判断我国所属的温度带。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加深对温度带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气温分布图和温度带的图像资料。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气温分布的特点及规律。

2. 学生能根据气温分布图判断所属温度带。

3. 学生能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各自的特点。

4. 学生能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地理教学教学导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地理教学教学导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地理教学教学导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1月0oC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读图和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规范。

3.使学生正确认识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亲密,从而增强环境意识,懂得利用不同的热量资源,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4.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作物品种多样世界罕见的国情,增强爱国情感。

5.通过分析、讨论所给资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降低气候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教学建议知识构造:本节教材从春节我国南北两地的不同景观入手,引出了我国南北气温差异这一话习题。

通过安排学生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使其了解我国气温在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紧接着,教材又通过表格格式、图片、文字及一系列思考习题,让学生结合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形等方面的知识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教材又介绍了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这一部分现作为选学内容),以及温度带对我国各地农业的影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亲密的关系,温度带是连接我国气温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的纽带,是基础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重点:⑴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

⑵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

⑶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

难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络: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极为亲密:首先,我国南北气温的地域性差异是由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造成的;其次,这种差异会造成各地区在民俗、建筑、饮食等各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开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实例使学生对气候在自然地理要素中的重要位置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从学科能力上来讲,本节侧重于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等温线图。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第二节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的内容。

《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这一部分内容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中国的气温冬、夏季南北差异及成因;第二部分中国温度带的划分是本课的重点。

2、教学内容的拓展及依据。

中国的气温冬、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在什么地方,分析原因,依托原有知识进行解答。

中国的温度带与地球五带的区别,并且说出各自的作物熟制和农作物。

3、教学重点及难点。

气温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温度带的划分是本节的重点。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是难点。

二、目标分析:课程标准中对《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如下阐述的:a、能运用气候资料,包括地图(如气温、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统计资料等,归纳出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和降水特征);b、能简单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与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岸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祖国的雄心壮志。

三、教学手段:本课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以及显示地理事实材料方面的优越性,营造探究情境,突出重点、淡化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法学法:本课时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以“问题解决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演示、讲述、暗示、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等教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与深度。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1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1

气温散布和温度带1八年级地理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使学生能够正确描绘 1 月 0oC 等温线的散布 ,知道我国冬、夏天气温的散布规律及其原由 ,培育学生阅读、剖析相关地理图表的能力。

2.经过读图和资料 ,使学生认识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散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3.使学生正确认识温度带的区分和散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天气与人类生活亲密 ,进而加强环境意识 ,懂得利用不一样的热量资源,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4.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作物件种多样世界稀有的国情,加强爱国感情。

5.经过剖析、议论所给资料 ,使学生充足认识到人类能够经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降低天气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教课建议知识构造 :本节教材从春节我国南北两地的不一样景观下手 ,引出了我国南北气温差别这一话题。

经过安排学生阅读等温线散布图 ,使其认识我国气温在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上的特色。

紧接着 ,教材又经过表格、图片、文字及一系列思虑题,让学生联合纬度地点、太阳直射点的挪动、地形等方面的知识来剖析造成差别的原由。

在此基础上 ,教材又介绍了温度带的区分与散布(这一部分现作为选学内容),以及温度带对我国各地农业的影响,使学生充足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亲密的关系,温度带是连结我国气温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的纽带,是基础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

要点和难点 :要点 :1、我国冬、夏气温散布规律。

2、我国 1 月 0°C 等温线的散布。

3、绘制、阅读和剖析相关地理图表。

难点 :冬天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由。

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极为亲密 :第一 ,我国南北气温的地区性差别是因为海陆地点、纬度地点、地形、洋流等因素造成的 ;其次 ,这类差别会造成各地区在风俗、建筑、饮食等各方面的不一样 ,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教师在教课过程中 ,应经过各样实例使学生对天气在自然地理因素中的重要地点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从学科能力上来讲 ,本节重视于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育 ,特别是等温线图。

【提纲2】中国的气候

【提纲2】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1、中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2、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①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②北方临近冬季风源地。

3、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4、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夏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但白昼长;、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划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7、中国降水时间分配规律: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年际变化大。

、复杂多样的气候使中国动植物资源丰富、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地域文化丰富多彩。

1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B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降水丰富;季风区内,冬、夏季风有规律的交替控制分界线:a 大兴安岭-b 阴山-c 贺兰山-d 巴颜喀拉山-e 冈底斯山A 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的地区,降水稀少。

13、雨带的推移雨带推移规律:4、5月,在华南地区6月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在华北、东北地区9月由北向南撤退。

4、5月,在华南地区6月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在华北、东北地区9月由北向南撤退。

14、雨带推进迟缓,会导致“南涝北旱”,推进迅速,会导致“北涝南旱”。

15、季风气候对中国的有利影响: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影响: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

16、由于中国的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部,因而中国气候也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17、特殊天气特殊天气发生时间影响地区天气特征寒潮冬半年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台湾、海南外的全国大部分地区急剧降温,霜冻、大风、雨雪天气梅雨夏初(6月份)江淮流域长时间连续降雨台风5-10月,尤以7-8月为多东南沿海地区狂风、暴雨沙尘暴春季北方和西北18、气象灾害①洪涝多出现在降水集中的夏、秋季节,是东部平原多发灾害之一。

②干旱时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

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冬季℃等温线所穿过的地区;理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掌握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及分布。

.通过学习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等温线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气温分布特点成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讲解,使学生更加体会我国疆域的辽阔,气候资源的优越,从而为祖国大好河山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本节难点:生长期和积温等概念的理解及温度带的具体分布。

教学方法讲解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一七月等温线图,温度带的划分图,三地在冬至日和夏至日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投影片)。

课时课时。

(第一课时讲到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第二课时讲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教学提纲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特点.原因二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特点.原因三温度带.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温度带的分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都有亲身的感受,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天气变得十分寒冷,夏季到来时,天
气又变得十分温暖。

大家知道,我国国土辽阔,南北跨度很大。

那么,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有没有差别呢?如果有的话,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学习新教材[阅读思考]结合课本第页插图,阅读课本第一二自然段,说明哈尔滨和广州气温有什么不同?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板书]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板书][教师归纳]同是除夕之夜,北国的哈尔滨冰天雪地,十分寒冷;而南国的广州却鲜花斗艳,温暖如春。

这一自然现象充分说明,同是冬季,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相差悬殊。

地理教案:了解我国的气候带

地理教案:了解我国的气候带

地理教案:了解我国的气候带一、介绍我国的气候带中国地域辽阔,分布着多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带。

了解我国的气候带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地理环境、发展农业、规划旅游线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系统性介绍我国主要的几个气候带,包括寒温带、暖温带和热带。

二、寒温带气候带寒温带位于中国的北方大部分区域,这个气候带主要受到西风带和季风影响。

寒温带在年平均降水量方面相对较少,而且降水较为集中。

夏季时,西风与暖湿的东南季风相遇,导致了持续降雨;冬季则由于西北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控制,降雪频繁。

寒温带是中国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重要区域。

这个区域有较长的日照时间和大量的农田资源,为农作物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

此外,若干北方城市也得以依赖这个寒温带地区的气候条件,发展工业和人口。

三、暖温带气候带暖温带气候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东南部,并延伸至我国的东北沿海地区。

该气候带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相对寒冷而夏季相对炎热。

降水量相对较多,在全年内呈现出较好的分布。

中部地区种植大豆、棉花等农作物,而东南沿海地区则以茶叶和水果种植为主要经济活动。

暖温带气候条件也创造了许多适宜人居住的城市,例如上海、南京等。

四、热带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沿海地区以及台湾、海南等岛屿地区。

这个气候带特点是年平均温度高且变化不大,四季常春。

降水丰富,并呈现出明显的季风性质。

热带气候带对于种植一些亚热带水果如香蕉、菠萝等具有良好的条件。

海南岛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岛屿之一,因其热带气候条件而备受游客喜爱。

五、总结了解我国的气候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形成。

寒温带、暖温带和热带三个主要气候带分别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资源。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仅仅是对我国气候类型的大致划分,并不能包括所有细节和特征。

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研究,以逐步从多个角度探索我国广袤土地上更多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

只有真正了解清楚各个气候类型所固有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自然环境变化,推动经济、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五个温度带资料

中国的五个温度带资料

0~7
一年一熟
中国的五个温度带
• 寒温带: • 寒温带是年平均气温低于0℃,同时最热月的平均
气温高于10℃的地区。与寒带的区分在于寒带的 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低于10℃ • 代表性农作物有:春小麦,大麦,土豆
中国的五个温度带
中国的五个温度带
• 中温带:
• 中温带地区夏季温暖、冬季寒冷,冬季长达5个月。 年均温约10° C左右,干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中国的五个温度带
任课教师:黄贇
<复习>地球上的五带
• 地球上的五带: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 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 划分为五个热量带。
• 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五带划分图
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

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26ˊ和南纬
23°26ˊ之间来回移动。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才能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景象。这个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
是全球最多的,称为热带。

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很小,可
以观察到极昼和极夜现象,得到的太阳热量极少,气温很
中国的五个温度带
中国的五个温度带
• 由于各地获得太阳的热量多少不同,导致了气温的差别, 这对天然植被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影响极大。
温度带
主要分布地区
积温 (≥10°C)
生长期 (月)
作物熟制
寒温带
黑龙江和内蒙古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北部
<1600
3
一年一熟
中温带
长城以北,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 1600~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范文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2. 使学生掌握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2. 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气温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气温分布规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为例,让学生了解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上的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气温分布的不均匀性。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3. 课堂讲解:讲解气温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如纬度、海陆、地形等。

4.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讲解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国家的温度带划分及特点。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易懂,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2.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区的气候特点,进一步探讨温度带划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九、教学资源1. 世界气温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等教学图片。

2. 教材、地球仪等教学用品。

3. 相关案例资料、练习题等。

十、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中国气温分布和温度带讲课文档

中国气温分布和温度带讲课文档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返回
现在十五页,总共十六页。
反馈练习
1、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根本原因 是( )
A、地势高低的不同
B、距海远近的不同 C、纬度高低的不同 D、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 2、1月0℃等温线,大致沿——高原 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一线。
现在十六页,总共十六页。
为什么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呢?
因为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与南
方相比,北方虽然正午太阳高度低
,但是白昼时间却长,所以得到的
太阳光热比南方少不了多少,因此 南北温差不大。
现在十三页,总共十六页。
现在十四页,总共十六页。
友情提示:你是否达到以下目标?
1、知道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2、记住1月0℃等温线的分布; 3、理解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 4、学会根据1、7月等温线图,分析我国
的东
南边缘,向东经过
一线。
2.我国1月平均气温最低区域在 ,
气温大约是 ℃,平均气温最高区域

,气温大约是 ℃,两地温
差大约是 ℃
3.由此总结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冬季南北温差 ,南方 ,越望北
去气温越

现在六页,总共十六页。
尝试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你认为, 哪个是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 主要因素?
现在十页,总共十六页。
漠河16
28
北京 24
8
28
24
7月份平均气温图
广州 海南 28
现在十一页,总共十六页。
1.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气温大约是
℃,7月平均最高的区
域是 ,气温大约是 ℃。两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中国的气温》的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中国的气温》的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中国的气温》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包括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规律。

-掌握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和分布。

-学会阅读和分析气温曲线图和等温线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增强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2.教学难点:-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分析。

-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气温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2.读图分析法: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图等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图、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不同地区气温差异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对中国气温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气温对生活的影响。

2.讲授新课-介绍气温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展示中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气温分布的特点。

-讲解影响中国气温分布的因素,如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

-介绍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和分布,让学生了解不同温度带的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的差异。

-指导学生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中国气温分布特点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小组汇报: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气温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4.课堂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国温度 暖温带: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棉花 带的划分
亚热带:一年两熟至三熟;油菜、柑橘 热带:一年三熟;水稻、椰子
1、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C)
A 大兴安岭—黑龙江
B 祁连山—黄河
C 秦岭—淮河
D 巫山—长江
2、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B )
A.气温总和
B.活动积温
C.气温
当 大 活日多动平数积均农温气作:温物≥才≥110能0°°活CC跃时生, 长 持;续当期日内平的均日气平温均< 1气0℃ 时 温,的农总作和物。就无法活跃生
什么是 活动积温 说明该地接受的热 量越多?( √ ) 2、活动积温越高,农作物可生长的时 期就越长,熟制就越高。( √ )
D.太阳辐射总量
3、关于我国温度带的正确叙述是( D )
A.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河流都不结冰 B.塔里木盆地主要位于中温带 C.台湾、海南两省全部位于热带 D.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上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4、在五个温度带中,北京处于(C)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感谢您的光临!
寒温带
中温带活 动
暖温带
积 温

亚热带 低
热带 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活动二:分类
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将手中卡片 贴在相应的温度带,看谁贴得又 快又准确。
课堂小结:
概念:≥10°C持续期内的日平均 气温的总和
1、活动积温
作用:反映各地的热量状况,是划 分温度带的重要指标
课堂小结:
寒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 中温带:一年一熟;大豆、甜菜
气候复杂多样(二)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欧春艳
温故而知新:
我国气温分布特征: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冬季: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
人在囧途:
醒醒吧,四川根 本种不了椰树, 哈哈哈……
在椰树边,晒晒太
阳,喝为杯冰什镇么椰?汁,
倍儿爽……
热量条件:
椰树:活动积温>8000°C
注:1、活动积温反映了各地热量状况,是 划分温度带的重要指标。
2、熟制: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 获的次数。
各地活动积温情况
根据
划分
农业生产的实际
温度带
活动一: 全班同学分为六各小组,各小组组员分工 合作,按学案要求完成读图活动,完成后 将各小组成果贴在黑板上,看谁完成得又 快又准确!
高原气候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