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2年度“5·25”影评大赛获奖作品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角是个脆弱的音乐家,他虽然因为怯场无法继续钢琴家的梦想,但他依然流连于弹指间琴声悠扬的愉悦,他想继续弹琴。于是他成了调音师。片中,他的老板说“这个社会不是偷窥狂,就是暴露狂。”为了防范,人与人之间便有了天然的隔膜。也许调音师想受到他人的照顾,也许想得到别人的信任,也许仅仅为了满足偷窥的欲望。他选择了扮演盲人。在他和老板的对话中也透露出扮盲的种种好处,人们出于同情和怜悯,愿意给予他更多的帮助,也因为他是弱者而卸下防备之心。在他调音的时候,客户帮他递水,有的在他面前随意更换衣服,有的甚至只穿内衣便欣然起舞。他也沉醉于自己的演技和扮盲的甜头中不可自拔。直到有一天,一桩谋杀案将其卷入,同时,也引发观众的惊叹和思考。在他看来,假装盲人总是会得到好处,但是现实远超出他的想象。当他来到凶手家门口,凶手不愿为其开门,他本可以转身就走,顺便消灭死亡的危险,但他假想自己是盲人,从店铺走到客户家实为不便,并因主人的未加体谅而愤愤不平,他重复按着门铃,希望客户为内疚而给予他更多好处,此时,对门探出的好奇主妇帮助他进入凶手家中,也将其推入危险的深渊。他并不知道这户人家发生的惨案,直到他在昏暗的光线中滑倒在一片血泊中,恶心、潮湿的触感从末梢神经直传到全身,并未失明的眼睛也清楚看到眼前被害的男子,这一刻他才意识到他亲手将自己推进一宗命案。凶手催促其更衣调音,他只得强装镇定,继续扮演盲人,继续调音,即使他知道凶手朝他举起黑色的枪口,他欺骗着别人,也欺骗着自己,他弹着钢琴,指尖起落,亦如命运起伏,一声似枪响又似关门的闷哼响起,影片戛然而止。
他人的心理变化
作品中有一个场景,调音师和老板在餐厅吃着饭,似乎谈着无关紧要的话题,实际上,句句直指中心,毫无杂句;人物个个精炼,缺一不可。调音师对老板说,扮盲让人们给他的小费更高,对他的态度更友好,对他也没有那么多提防。在瞎子面前,人们不再克制。知道他并非盲人的老板态度恶劣,听他解释也极不耐烦,几次打断他对话,还肆意抱怨和乱吼,看到他大勺大勺地舀糖也毫不在乎,还说“吃死你我也不管。”而以为他是盲人的客户则提醒“别吃太多糖,对身体不好。”客户们在他面前毫无顾忌地表现真我,脱衣、哭诉、素颜……客户对他的关心和信任与老板的态度截然相反。而最有说服力说明扮盲好处的证据在于餐厅服务员。故事伊始服务员认为他与常人无异,给菜单的时候动作随意粗鲁,结账的时候,他假装能够通过手感识别钞票告诉别人他是盲人,成功让店员替他买单。主角扮盲前后,他人态度的变化都证明了扮盲的好处。
观众的心理变化
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将结局放在了开头,昏暗灰黄的房间里,和缓优美的琴声,泰然演奏的男人,还有两个看似全神贯注的听众。一副文艺清新的模样。在主角跌倒在血泊之前,影片的气氛一直处在诡异而清新的平静中,甚至于到了阐述扮盲的好处的场景,还有了兴高采烈的味道。当观众以为故事要将如此平缓而浪漫的基调延续向剧终的时候,导演来了个大转弯,情节急转直下。调音师因为对自己扮盲的好处过于坚信而让自己身陷险境。当他跌坐在凶案现场,风衣上沾染上红色的血迹,观影的我们瞬间从清新文艺剧的气氛穿越进惊悚悬疑剧的环境,我们的眼神和影片中的他一样惊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管是什么事,一定是可怕的事。片中,凶手的枪支直抵调音师,他只是继续装盲,希望凶手心生怜悯放其一条生路。忽然镜头一转,我们看不见他们了,只听见一声闷哼。就在我们着急确认调音师生死的时候,影片戛然而止。这一停止好像也要终止我们的心跳一般。即使屏幕已黑,心中的恐惧却久久不能散去。因为我们似乎看到了自己,我们从主角视角出发,感叹于谎言的力量,并同主角一样以为此举将继续使人获益,没料到,原来“人算不如天算”。卞之琳的《断章》曾告诉我们,有些事物的十全十美是被幻想美化过的美好,比如影片中的装盲,现实比想象残酷。谎言与逃避终不是上上之策。
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出色的悬念设置和氛围创造,情节紧凑,镜头和剪辑一气呵成。短短几分钟,内涵隽永,引人深思。电影是人生的浓缩,微电影是电影的浓缩。透过典型的人物,典型的性格,展示人性。看到他们,却好像也看到了我们,看到了大众人性的缺点和弱点。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等奖陈曦
一个友好的猎人(A Good Will Hunter)心理治疗或曰咨询(therapy or consulting),与捕猎确有几分相似:寻觅、发现心理症结,继而对症下“药”(疏导或药物),解决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problem-solving thinking mode)的预设便是,精神的非常态是个“问题”,而要解决问题,就是要占据猎人对猎物的绝对优势地位。那么,如果心理治疗的对象是一个智商超人的天才呢?当他对心理学、心理医生和心理治疗的知识超出了心理医生本人时,猎人还能捕到猎物吗?《心灵捕手》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威尔·亨丁(Will Hunting)就是个心理非常态的天才,一个让MIT菲尔茨奖得主蓝波教授(Gerald Lambeau)自叹弗如的天才;然而他又是个“问题青年”:斗殴、酗酒、偷窃,虽然他能用历史中的法律知识在庭审中自我辩护,却逃不脱“不容情”法律的制裁。威尔的前途究竟如何?似乎能决定这一切的就是其貌不扬的尚恩(Sean Maguire)。尚恩的出场必须得到铺垫。看到威尔用超人智商挑战、戏弄前几个理疗师,观者不禁大笑:心理分析、催眠术一个个轮番上阵,却只能甘拜下风。失败的理疗师很明显只能对付温顺的猎物,如此这般桀骜不驯的,他们是束手无策的。而尚恩第一次露面就抛出了其克敌制胜的法宝:“信任”。没有信任,如何进入对象的心灵?谈什么治疗?孤儿出身的威尔是一个封闭的心灵,他不善表露、精英感情;可是,哪颗心灵又不是常常封闭的呢?心灵之门不是轻易打开的,只会在情感上完全接受对方时,它才会缓缓开启。尚恩与威尔相处时,我们看不到心理治疗的痕迹,就是两个朋友聊天,而成为朋友的前提,就是尚恩首先要向这个智商更高的猎物敞开自己的心灵,让威尔轻松地进入、体会他的真实世界,摸得到他的伤痛,分享他对亡妻深厚的爱……这哪里是猎人!分明是猎人抛弃了武器,只身走入猎物的洞穴。一个友好(Good Will)、真实、高尚的人是无往不胜的。尚恩虽然没有成为蓝波那样功名显赫的人,但他的人生更加精彩:一个充满爱与感情的世界。他抛弃了世俗的功利标准,内心丰富而自信。试问,菲尔茨奖又如何能换来这崇高的心灵?而在这颗真挚地发烫的心面前,又那一扇心门不为之打开?信任一旦建立,威尔的心理防御开闸放水,在滚滚的泪水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尚恩展现了心理治疗至高境界:要达到非常态心理主体(他们不是“病人”)的内心,必须要摆脱心理治疗规则的束缚、放弃控制对象的愿望、超越“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如果放弃心理学话语,我们不禁又问,究竟何谓心理之“病”?不过一颗颗需要倾诉的孤独的心灵罢了!心理治疗也正是解放这些心灵的孤独,让他们加入一个共同的、温暖的世界。法国哲学家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曾告诫世人,“莫要被理性的格栅所规整,不要被知识科学所宰制,要重视功利性循环圈外的经验:笑和哭泣”(参见汪民安“巴塔耶的神圣世界”)。一个情感满溢而哭泣的人不是软弱,而是超越了理性的日常控制,达到“神圣世界”。尚恩如此,威尔也是如此,于是他们都各自坚定地踏上自己人生的旅途。至于威尔能不能实现他的天赋,为世界科学做出贡献,这是次要的;至少在尚恩和威尔的眼里,这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没有人知道最后的声响是子弹出膛的声音,还是凶手放弃杀生离开关门的声音。但结局已经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些角色背后隐藏的身影。那是你,是我,还是他?
在故事的进程中,无论是主角的心理,还是配角的心理,或是被影片气氛影响的观众的心理都有明显的变化。
主角的心理变化
主角原本是怀抱伟大音乐梦想的钢琴家,但却因为一场比赛失利而失去信心,一蹶不振。那时的他虽然有着明亮的双目,却无法直视他人,眼睫总是微微颤抖,透着胆怯和畏惧。后来,他扮起了盲人调音师,他自觉受惠无数,并且他相信,只要他继续装盲,受惠还将继续。他享受着客户卸下防备透露真我的愉悦,他掌握了许多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此时,他的瞳孔因为佩戴的隐形眼镜而颜色暗淡,但是,双目却因为油然而生的自信感和优越感而炯炯有神,他一样是弹着琴,却有了骄傲的笑容。这是怎样的心理?其实,他就是个胆小弱懦的人。在失败面前抬不起头,畏惧伤痛而不敢前行,这就像现实中遇到挫折而沮丧的我们。如果选择逃避,便如其一般。而他的逃避富有荒诞和疯狂的色彩,他竟然假装盲人!这个疯狂的谎言本就是错误,但却有着罂粟花的甜美诱惑,它能带来很多好处。也许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会沉迷其间,不思前途。最终引致厄运。扮盲前的他无法于人前弹琴,并非因为他没有弹奏的能力,而是他没有弹奏的勇气。扮盲后,其实他本身的能力并未改变,他依然是他,会弹琴、能自信、可骄傲的他。变化的只是他的心理。所以人在失败面前不要急于否定自己,要相信自己,学会欣赏自己,从而得到更多人的承认。即使不依靠缺陷搏出位也一样能实现梦想。
究竟为何会出现如此明显的态度转变?这与人们的心理界线有关。人的防备心理让人们对生人保持着距离,对他人也没有太多的信任和耐心。但是主角假扮的生理缺陷却唤醒人们的同情意识和怜悯之心。人们觉得他的存在并没有降低安全感。因为人们彼此的隔膜戒备而疏远了的关系,在他的伪装中被拉近。他享受着被包容和信任的感觉。如果人们一开始就抱着信任与真挚的心与他交往,或许,他就不会想到用这样的方式博取包容和信任。人们的心理转变,突显出人们为了生存而伪装自己、戒备他人的寂寞。
2012年度“5·25”影评大赛获奖作品集
一等奖张谌建
窥一斑而知全貌——影评微电影《调音师》这是一部微电影,短短13分钟,去掉开头和结尾,只剩下10分钟。但就是仅仅这10分钟却能给观众留下不逊色于好莱坞巨资拍摄影片的震撼。
整部作品人物寥寥,关系简单。没有宏大的布景,也没有狰狞的画面,却在不知不觉中将人性抽丝剥茧,把人们心里难堪、脆弱、残酷的一面剥离出来,鲜血淋漓地丢在我们面前。优秀的作品讲述的就是你的故事,不管你自不自觉,都不得不承认他或者她的身上带有你的影子。《调音师》描述的不仅仅是一个调音师的故事,而是社会众生的生活百态。
三等奖马玉涛
A beautiful mind
<<美丽心灵>>赏析
犹记得第一次看《美丽心灵》的情景,凌晨,我蜷缩Hale Waihona Puke Baidu窄窄的宿舍中,伴着舍友此起彼伏的香甜声,我看到纳什轻轻地对艾丽西亚说了一句,You are all my reasons,突然,热泪盈眶。那时候的我正挣扎在考研的路上,想放弃却不知道放弃之后该干什么,该坚持自己的道路还是向社会妥协,茫然彷徨又无助,这一点也不像那个数学天才,他坚定,他聛睨一切,他坚信创造并真正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理论—博弈论,在经济上博弈,让世界一起博弈,同样的,他也在与生活、与他最坚信的才能做着博弈,过程痛苦无比,但是结果,我们看到了,在尘埃中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儿。如今,重看这部电影,我认真搜索了一下这位当代的数学天才,约翰·纳什(JohnF Nash),生于1928年6月13日,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1950,约翰·纳什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他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有一个重要发现,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可是孤独内向,不合群不善社交,就像另一张名片与数学天才一起贴在他的身上,可是,从刚入学时的敏感而自负,到青年的声名鹊起,再到中年的精神分裂,最后的诺贝尔学奖,他磕磕绊绊一路前行,却花费了一生的时间。电影中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纳什紧抿着嘴,眼神闪烁,微倾着身子,犹豫再三,含含糊糊说出自己所想,这些细微动作就像他的性格一样谨慎而谦卑,所以一进那个著名学府,他奇奇怪怪的行为引起大家的关注还有嬉笑,他担心着毕业,他期盼着创新,满满一窗户的数学公式,在大雪纷飞的烘托中更体现着它的与众不同,他希望以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告诉世人,我是天才,150年的理论我可以改变,是的,他做到了,他的心里成就感达到了顶峰,所以在麻省理工学院,他任由自己的性子,讥讽那群“eager young minds”,鄙弃教科书把它扔进垃圾桶,连自己走路说话都透漏出一种自信,甚者,自傲,可是,顶峰过后往往就是低谷,所以,困扰来了,妄想症精神分裂症不仅摧毁了他的自信,甚者摧毁了他的才能,他的大脑充满了对国忠诚的思想,担心暗杀,当艾丽西亚打开门,看到一屋子的报纸时,不仅震撼了她,也震撼了我们,这是一种多强的执拗,他凶恶的眼神,他天人交战的痛苦,不被其他人所知,他也无从说起,失落,沮丧,他甚至分辨不出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他被他自己所幻想出来的三个人物打败了,也是被自己打败了,我无法想象如果他的妻子离开他,他会怎么办,彻底沦为一个精神病患者,或者,结束自己的生命,幸好幸好,他的妻子没有放弃,是爱拯救了他,他尝试走进真实的生活,他去普林斯顿,他去教书,他去恳求以前的朋友兼对手,以前的他不肯做甚至瞧不起的人或事,现在他在一一走进去,换句话说,以前的纳什是个天才,不食人间烟火,现在的他,却在学习如何生活,还记得当他重新教书的第二天,在校园里大声呼喊,“Not real!You are not real.”,他是在告诉自己,强迫自己明白,这个人是不真实的,然后回去以后他沮丧的告诉艾丽西亚,别人是以何种眼神看他,他胆怯了,可是,还是艾丽西亚,她手握着他,坚定的说一句,“Maybe try again tomorrow.”,是的,生活怕什么,跌倒了重新爬起来一样可以出发,故事的结尾,天才站了起来,而且再开始尝试培训天才,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远处,带着红色毛线帽的纳什在给学生们讲着学问,近处艾丽西亚的眼神亮了起来,在她的眼中,年轻时那个才华横溢的老师复活过来了,甚至,光彩熠熠!电影演完了,我们重新体验了一把他的一生,也学习了一把他的精神,纳什在患有精神疾病的情况下,都坚持自己心中的梦想王国,而我们呢,身体心理康健,却在放弃自己那一点点的理想,据说,时至今日,高龄的纳什,仍然出席普林斯顿的一些讲座,可是他都不会发言,每次都是静静地来,静静的离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