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
2011江苏省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上
江苏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泰州(五)阅读肖复兴的《拥你入睡》一文,完成18 一21 题。
(20 分)①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
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
②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
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
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③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
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④我有些受宠若惊....。
许久,许久,儿子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
以前,就是一早睡醒了,他还要光着小屁股钻进你的被窝里,和你腻乎腻乎。
现在,让你楼着他像楼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⑤莫非惜惜懂懂中,睡意朦胧中,儿子一下子失去了现实,跌进了逝去的童年,记忆深处掀起了清新动人的一角?让他情不由己地拾蘑菇一样拾起他现在并不是想拒绝的往日温馨?⑥儿子确实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
均匀的呼吸,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
⑦我想起他小时候,妈妈上班,家又拥挤,他在一边玩,我在一边写东西,玩着玩腻了,他要喊“爸爸,你什么时侯写完呀?陪我玩玩不行吗?”我说:“快啦!快啦!”却永远快不了,心和笔被拽走得远远的。
他等不及了,就跑过来跳在我的怀里带有几分央求的口吻说:“爸爸!我不捣乱,我就坐这儿,看你写行吗?”我怎么能说不行?已经把儿子孤零零地抛到一边,寂寞了那么长时光!我搂着他,腾出一只手接着写。
⑧那时候,好多东西都是这样搂着儿子写出来的。
他给我安详,给我亲情,给我灵感。
他一点儿也不闹,一句话也不讲,就那么安安静静倚在我的怀里,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看我写,仿佛看懂了我写的那些或哭或笑或哭笑交加的故事。
2011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11年江苏省议论文阅读9篇另一种珍爱乔叶①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
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
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
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会按4/4拍铡的。
”为此,我爱上了这位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②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③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已和矫正自己。
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
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要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④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人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⑤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⑥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
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
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
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⑦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天使路过》)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开头以一位老音乐家的轶事点题,进而用反问句提出中心论点:要学会爱自己。
B.证明观点时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论证,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可感。
C.“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是指当自己身处无边苦海时要给自己留好退路。
D.本文观点严肃语言亲切,思想深刻议论形象,让我们加深了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理解。
8.第⑥段相对第段而言,论述上进一步深化了,请简要分析。
江苏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泰州(三)阅读弗雷德•皮尔斯的《空气中取水》一文,完成12 一14 题。
(10 分)①任何时候,大气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呎①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 倍多。
其中,大约2%很快就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 %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
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
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
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
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水分。
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
从2002 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
10 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
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 张大塑料帆网。
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
每张帆网有40 英尺×10 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 加仑水。
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 英里外运来。
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 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
南美洲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
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①英亩呎:体积单位。
(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 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12.第②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13.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4 分)14.“空气中取水”的方法有哪几种,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2011江苏十三市语文中考卷及答案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适用于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活动计划,要求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
(2分)2. 设计一个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语文写作课程,包括写作任务、指导步骤和评价标准。
(2分)3. 设计一份针对初中生汉字学习困难的辅导方案,包括诊断方法、辅导策略和跟踪评估。
(2分)4. 设计一份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的文言文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资源选择和活动安排。
(2分)5. 设计一份关于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课程计划,包括文学作品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2分)九、概念解释题:1. 解释“修辞手法”的概念,并给出两个例子。
(2分)2. 解释“文学体裁”的含义,并简要说明三种不同的文学体裁。
(2分)3. 解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并各举一个例子。
(2分)4. 解释“诗歌韵律”的概念,并说明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分)5. 解释“文学批评”的含义,并简要介绍一种文学批评方法。
(2分)十、思考题:1. 思考并论述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分)2. 思考并讨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入文化教育。
(2分)3. 思考并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2分)4. 思考并论述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分)5. 思考并讨论如何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个体差异问题。
(2分)十一、社会扩展题:1. 分析一部当代文学作品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并讨论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3分)2. 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和尊重。
(3分)3. 研究如何利用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3分)4. 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和影响,并讨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应对这一现象。
(3分)5. 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性别平等教育,培养学生的性别意识。
(3分)一、选择题答案:1. C2. B3. A4. D5. E二、判断题答案:1. ×2. √3. ×4. √5. ×三、填空题答案:1. 环保2. 比喻3. 议论文4. 《红楼梦》5. 修辞手法四、简答题答案:1.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课件
2. 表达了对英法联军侵犯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
深切同情。(概括,关键词句)
3.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后半部分)
01 概 括 ( 找 出 ) 中 心 论 点 ( 课 堂 训 练 : 选 文 的 中 心 论 点 是 什 么 ? )
仁人志士,暮年都将年轻时经受过的苦与难视作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正所谓文王拘
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苦难这碗垫底酒,一朝饮
罢,毕生甘饴。
要成绩事业须必经得住苦难的磨练。
01 概 括 ( 找 出 ) 中 心 论 点
中心论点 《怀疑与学问》
“学则须疑”
分论点一
“怀疑在消极方面是辨伪 去妄的必须步骤”
明确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1.《怀疑与学问》思考探究二: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
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
2.《敬业与乐业》思考探究一:认真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
论证的。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思考探究一: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
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的。
才补颜不足。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才华却是补偿这种“不足”的营养剂。 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 布,脸色阴森,目光迟钝;穿着陈腐,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 貌并不“漂亮”,可谓“颜值不高”,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绩一番事业, 名留青史,令人敬佩。
江苏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宿迁卷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白剑峰①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总有几分落寞。
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问:为什么获奖的都是西方科学家?中国人离诺贝尔奖有多远?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在中国人的心底,似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
②客观地说,诺贝尔奖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但是,诺贝尔奖又是一个独特的标志,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家的素质。
当我们回望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除了有一种执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外,更有一种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
而这恰恰是比诺贝尔奖本身更重要的东西,也是容易被世人忽略的。
③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
例如,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
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无疑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带来了曙光。
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等三位科学家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成果卓著,造福了无数肿瘤患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
④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誉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
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
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
在科学的禁区,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种探索也可能意味着一生的徒劳和失败。
而支撑着他们永不放弃的,就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梦想。
这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⑤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个光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
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最缺少的不是光环,而是“诺贝尔精神”。
眼下,中国不乏才智过人的学者,但鲜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巨匠。
一些人过分关注科研的“果实”,忽略了生长的过程;过分关注个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会的大利益。
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作风浮躁,急功近利。
江苏省中考语文 议论文专题复习 议论文阅读考点整理素材
议论文考点整理一、议论文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直接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一种常用文体。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二、议论文的特点:1、严密的逻辑性2、语言的准确鲜明性3、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三、议论文三要素:(一)论点:1、定义: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或表示的态度。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
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2、如何确定中心论点的位置:题目、篇首、篇中、篇尾。
①从位置上找:Ⅰ标题;Ⅱ开篇;Ⅲ中间;Ⅳ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
(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
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
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
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3、特点:简洁、准确、鲜明。
4、议论文提出论点的方法(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这种方法在议论文中最常见,它不需任何修饰和导入,直接提出文章的论点,使文章更显精练、简洁。
如《谈骨气》开篇即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2)引述名言警句,作为论点。
这种议论文的开头,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新颖,而又深深信服。
例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先引用名言,然后加以阐释,引出论点。
(3)讲述故事,引出论点。
开篇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小故事,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
(4)摆出生活现象,引出论点。
文章开头先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然后引出一个正确的观点。
这种开头更贴近生活实际,议论更有针对性,也更有的放矢。
【9月最新版】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8 议论文
【9月最新版】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8 议论文1.(2011·浙江省温州市)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1)与西方科学家在公共事务和社会热点中勇于亮出自己相比,某些中国科学家显得过于冷静。
在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特别提到:以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在政治性媒体上只占3.5%,在公共网络论坛上只有3.2%,在新闻媒体上只有13.3%。
全社会为之轰动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在公共网络论坛上,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竟然为零!韩启德呼吁:我们科技工作者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要有不惧流俗的勇气!科学家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精神,如果因为讲真话而挨骂,那恰恰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光荣。
(2)我一向非常佩服中国科学家的智慧。
【A】我们国家当年想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只花了短短一段时间,罗布泊的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后来希望拥有人造卫星,科学家憋着劲狠干几年,卫星一颗颗冲上了天空;最近一些年,神州飞船进入太空,嫦娥卫星绕月飞行。
这一切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
(3)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似乎只对科研项目有热情,却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
原因很简单,科研项目都是有经费支撑的,有了科研成果,还可以获得各种奖励。
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什么利益都没有。
(4)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与做科研项目风险程度也大不一样。
做科研项目,取得了成果,利益丰厚;没有取得成果,也不会损失什么。
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呢,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可能会挨网民的板砖;在真相大白之后,不挨网民骂了,却会遭到某些受损利益团体的打击报复。
换句话说,一个科学家没有公共精神,他的生活也许风平浪静;一旦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他的_日子就可能不再安定。
然而,我们一些科学家恰恰忽视了一点:社会需要理性精神,一个科学家为了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会对其他人群产生示范作用,一步步促成公民社会的成长。
苏州中考2011语文试卷(含答案)
苏州中考2011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苏州中考2011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篇目是哪一篇?A. 《岳阳楼记》B. 《醉翁亭记》C. 《出师表》D. 《陈情表》2. 下列哪一项不是现代文阅读篇目?A. 《背影》B. 《社戏》C. 《济南的冬天》D. 《小石潭记》3. 下列哪一项是作文题目?A. “我的梦想”B. “我最喜欢的季节”C. “一次难忘的活动”D. “我的老师”4. 苏州中考2011语文试卷中,古诗文默写部分包含多少首诗?A. 4首B. 5首C. 6首D. 7首5. 下列哪一项不是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考查内容?A. 字音字形B. 词语理解C. 句子排序D. 作文修改二、判断题1. 苏州中考2011语文试卷中,作文是要求写记叙文。
中考语文专题:议论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一)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4题。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耿银平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
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
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
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
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
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
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
其三,就是功利化。
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
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
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
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成功的秘诀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
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
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
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
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
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功之巅的翅膀。
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
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
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
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
江苏徐州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江苏徐州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敬业与乐业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宿迁卷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白剑峰①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总有几分落寞。
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问:为什么获奖的都是西方科学家?中国人离诺贝尔奖有多远?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在中国人的心底,似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
②客观地说,诺贝尔奖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但是,诺贝尔奖又是一个独特的标志,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家的素质。
当我们回望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除了有一种执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外,更有一种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
而这恰恰是比诺贝尔奖本身更重要的东西,也是容易被世人忽略的。
③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
例如,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
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无疑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带来了曙光。
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等三位科学家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成果卓著,造福了无数肿瘤患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
④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誉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
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
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
在科学的禁区,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种探索也可能意味着一生的徒劳和失败。
而支撑着他们永不放弃的,就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梦想。
这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⑤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个光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
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最缺少的不是光环,而是“诺贝尔精神”。
眼下,中国不乏才智过人的学者,但鲜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巨匠。
一些人过分关注科研的“果实”,忽略了生长的过程;过分关注个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会的大利益。
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作风浮躁,急功近利。
此种短期行为,注定只会催生“学术泡沫”,而无益于人类的长远进步。
事实上,获得诺贝尔奖,绝非一朝一夕的“突围”,而是经年累月的苦守。
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怀着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纷华。
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学之果,最终被历史铭记。
⑥也许,科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是否为造福人类而献身。
懂得了这一点,中国人就离诺贝尔奖近了一步。
14.根据第①节内容,指出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的具体含义。
(2分)▲▲15.结合原文,说说你对“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这句话的理解。
(2分)▲▲16.指出第③④节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分)▲▲17.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概括一下“诺贝尔精神”。
(4分)▲▲14.(2分)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渴望和总得不到诺贝尔奖的困惑。
(“渴望”“困惑”各占1分)15.(2分)面对诺贝尔奖的桂冠,求者不得(1分),得者不求(1分)。
16.(4分)论证方法:举例论证(1分)引用论证(1分);作用:为证明获奖科学家的成就在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这一观点(1分),与下文写中国科学界缺少诺贝尔精神形成对比(1分)。
17.(4分)执着求真的科学精神(经年累月的苦守)(2分);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2分)。
泰州卷(四)阅读冯新的《抱怨不如改变》一文,完成15 一17 题。
(10 分)①英国史学家卡莱尔花了多年的心血,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随后将它交给最信任的朋友米尔去完善。
然而就在第二天,手稿被米尔家的女佣当作废纸丢进了火炉!②可以想象卡莱尔当时的心情,抱怨吧,可抱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于是他很快平静下来,反而安慰悲伤的米尔:“没关系,就当我将作文交给老师批阅,老师说‘这篇不行,重写一次吧,你可以写得更好!’。
”③卡莱尔再起炉灶,重写这部巨著。
他的第二稿,无论文字还是内涵,都达到了卡莱尔写作生涯的巅峰。
④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当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时,与其抱怨还不如改变。
⑤现实生活中,不知意的事十之八九,心情不好就抱怨天气,交通堵塞就抱怨社会,上课迟到就抱怨闹钟,工作太累就抱怨老板……于是抱怨变成了最方便的出气方式。
但抱怨只是一种情绪发泄,无度地抱怨,不但不能缓解烦恼,反而放大了原来的痛苦,陷入满腹牢骚、抱怨不休的恶性循环之中,于事无补。
⑥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你艳怨的对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
所以,不管现实怎样,我们都不应该抱怨,而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现状并获得幸福。
⑦当你决定抛开你的抱怨时,你将会发现人生变得比较顺利、有趣。
把抱怨扫除,你就可以拥有创造力,获得聪明才智爆发的空间。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5.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2 分)16.文章①一③段讲述卡莱尔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 分)17.某班晓文同学家庭困难,常常抱怨自己没有一个好爸爸,情绪总是很低落。
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以同学的身份对他进行劝解。
(4 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15.抱怨不如改变(或“当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时,与其抱怨还不如改变”)。
(2分)16.吸引读者,引出论点;用作文章的事实论据;与第⑤段内容形成对比。
(答到两点即可得4分)17.示例:晓文同学,你不应该如此抱怨。
家庭困难是暂时的,你应该从现在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现状。
我相信,你一定能获得幸福,你说对吗?(称呼1分,劝解内容2分,语言简明、连贯、得体1分)无锡卷一个哲学命题①我小时住的小镇上只有两位理发师,自然,他们各自的发型当然只能由另外一名理发师理出来。
所以,头发干净整洁的那名理发师的技术显然比不上那名头发乱糟糟的理发师,因为他的发型就是由头发乱糟糟的理发师理的。
②这样一种生活现象却隐藏着一个哲学问题。
“头发干净整洁”和“头发乱糟糟”都是我们看到的现象,理发师各自拥有的理发技术才是问题的本质。
很遗憾,儿时的我尚未练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慧眼,常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以为头发干净整洁的理发师的技术是最好的。
③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一个河边钓鱼的老头,竟能辅佐姬昌、姬发父子兴周灭商;一个容貌丑陋、放荡不羁的酒鬼,竟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一个终生潦倒,混迹于烟花柳巷的公子哥,竟然是开创一代词风的大词人柳永。
如果不是有史记载,有据可查,我们很难想到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反之亦然。
一个衣冠楚楚、相貌俊俏的帅哥,也可能有着阴险和狡诈的内心,比如秦桧,比如阮大铖。
④于是,常有人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们,待人处事切不可以貌取人。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喜欢以长相、言谈、举止以及衣着打扮来判断一个人。
这个毛病,是老祖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惯,也是我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人性弱点。
⒕本文揭示了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2分)答:▲⒖第③自然段运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分)答:▲⒕(2分)待人处事切不可以貌取人。
⒖(2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用事例来证明观点更让人信服。
连云港卷文化需要相互凝视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
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
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
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
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
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
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
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
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
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
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
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
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
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
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儿时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
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
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
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
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
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
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选自《语文报》,2010.7-8,有删改)1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分)14.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4分)15.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分条概括。
(4分)16.结合文艺,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的含义。
(4分)17.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文学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请结合文本,说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3分)13.(3分)①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
②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
③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
(每点1分)14.(4分)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是为了论证“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