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十二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前言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战胜了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致力破
除发展瓶颈,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1-2015年,是我县巩固发展成果,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缩小发展差距,力争到2015年与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小康的关键5年。认真审
视县情,我们既面临诸多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弥补差距,化解矛盾和困难,科学系统谋划未来五年
的发展,关系着全县人民的福祉,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科
学编制和实施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现经济社会科学
发展、
《通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按照科学发
展观的要求,立足我县实际而编制的,其主要目的是明确未来五年全县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明确政府工作方向和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履
行政府市场调节和公共管理等职责,是引领今后5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
新跨越的蓝图。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按照省委“两个加快”、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战和发展
翻身仗”及“两个强力推进”的决策部署和县委“四大产业富民,开发资源强县”的发展思路,克难攻坚促发展,爬坡上坎求突破,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又
好又快发展。
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3.76亿元,较2005年增长115%,五年间年均增长保持在12%以上,提前一年
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00元,较2005年增长87.7%,年均增长13.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458万元,较2005年同口径增长
160 %,年均增长21.1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5年49.6:13.6:36.8调
整为2010年的32.9:31.0:36.1。
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明显夯实。“十一五”累计完成固定
资产投资144亿元,是“十五”累计投资的5.75倍,年均增长45.6 %。完成
了通(江)水(宁寺)路、双江路、纪红路等干线公路改造,完成了49个乡镇通乡公路建设,建成了近1000公里通村公路,启动实施了通(江)达(州)路、通(江)前(进)路、通(江)竹(峪)公路改造和县乡联网路建设。开工建设二郎庙水库,
完成病险水库整治,解决了34.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对农村和城市电网进行了改造,实施了户户通电工程,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完成了
草池220KV、永安110KV变电站和高坑电站建设,启动了洪口电站建设。建成
了壁州大道、环城南路、石牛嘴大桥等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完成了通江花园、
阳光小区、锦江花园等居民小区建设,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框架进一步
拉大,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18.5%提高到2010年的23.5%。启动实施了通二
中迁建、县医院??设施建设显著加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科技推广和应用加快,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群众收入较快增加,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保障能力和救助体系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 %以内,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840元、3614元,比2005年翻一番。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4.38‰以内,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协同推进,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4
5.2%提高到2010年的58.77 %,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决战时期,也是我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打好老区扶贫开发攻坚战和发展建设翻身仗的关键时期,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也存在较多困难和挑战。
国家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秦巴山区发展,从支持西部地区巩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加快培育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支持西部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将西部连片贫困区域开发列入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框架统筹考虑,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均为我县跨越发展和推进富民强县进程提供了较好的政策机遇。同时,全市大交通建设有力推进,县内干线公路和县乡联网公路正加快改造,县域区位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水利、电网、市政等基础设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县突
破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条件。我县远离大中城市,绿色食品资
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环境污染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提供了资源和生态条件,以生态绿色产品为主
导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前景看好,县域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我县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和
消费观念的转变,其消费需求引领发展的潜力持续看好。
在看到“十二五”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我
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严峻挑战。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不高,经济结构不优,社会发展不足,尤其是县域经济缺乏优势骨干支柱产业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总体偏低,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仍是
当前我县的基本县情。由于特殊的地理位臵,没有一条铁路和一条高速公路
过境通江,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区位劣势未得到根本改变,区域发展被边缘化的趋势渐趋明显,是我县当前最大的困难。经济社会
发展对人才、科技、资金等发展要素的吸附能力严重不足,科技、教育等社
会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和产品抵
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体制机制障碍相对较多,投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三农”问题较为突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就业及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难,城乡就业矛盾和压力较大;农村基础设施还较落后,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
展能力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压力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文化等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还较多,公共事业发展水平与人们的需求
尚有较大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逐步转型,收入分配
不公、城乡统筹、社会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矛盾将增多,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依然存在,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主体的难度明显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