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启发
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共同点
1.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优选法”措施; 2.学前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天然的教师; 3.轻视任何形式的体力劳动和劳动教育; 4.教育的等级性。教育已成为奴隶主阶级及其子女的一种享受和
特权,从小就开始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的熏陶,灌输剥削阶级思 想意识;
缺陷 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不重视个人的智慧和个性
二、雅典的学前教育
雅典记载于册的历史长达 3000多年,被誉为“西方文 明的摇篮”。 雅典也是欧洲 哲学的发源地,对欧洲以及 世界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 一大批历史伟人,被称为民 主的起源地。
(一)社会背景
地理位置:雅典三面临海,地形少平原多山地,不便于发展种植 业与畜牧业。
经济:有良好的海运条件,便于航海和商业贸易,遂以海洋贸易 为主。先进的东方文化源源不断地流入,促进了雅典科学文化的 发展。
政治:公元前6世纪末,确立了奴隶制度下的民主政体,雅典全 体公民都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权利,决定国家的一切事务。
(二)教育特点
1.教育目的:雅典的教育与其民主政体及社会需要相适应,培养目 标具有多方面性。不仅要培养英勇善战,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 培养具有成为有文化知识的政治家、能言善辩的思想家、精明能 干的商人和善于出谋划策的国家上层统治人才。
4.教育内容:
军事训练、性格教育
在教育场中,除严格的军事训练外,尤为注重性格教育。儿童们终年 赤足,严冬只许以单衣裹身;此外用石板做枕头,以芦苇当垫褥,吃的 常常只有稀粥清汤。为了锻炼或考验儿童的忍耐力、意志力,还常 令他们做苦工;或借敬神之名,在神庙前对年轻人进行鞭笞。
(三)评价
斯巴达教育在造就全心全意为了国家的无敌战士的主要目标方面 无疑是成功的。他们训练了年青一代坚强、不怕苦和服从纪律的 品性。
02
古代罗马的学前教育
古代罗马的学前教育
古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是继古希腊之 后西方又一典型的奴隶制国家。
缺陷
五项竞技,音乐(包括阅读,书写和计算以及其他 文化知识),舞蹈,德育 个别教学,启发式教学 男性 轻视女子教育
思考
斯巴达学前教育与雅典学前教育的异同点?
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不同点
斯巴达
生存权
政府官员决定
培养目标
英勇战士
教育内容 军事训练与品德培养
教育方法
重体罚
雅典 父母决定 和谐发展的人 德智体美
另一方面,文化教育或科学教育都被认为是无意义的事情,文学和艺 术在斯巴达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地位。
城邦性质
公元前8世纪建立的军事专制城邦
教育制度
儿童属于国家,由国家统一管理
教育目的
培养勇敢忠诚的战士
教育内容 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服役
教育方法
集体教育,体罚,实战演习
教育对象
女子接受与男子同样的教育内容
外国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学院 安珍珍
第十章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学前教育
01
古代希腊的学前教育
古代希腊的学前教育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 一,也是西方教育的重要发源地。
公元前8世纪进入奴隶社会,在古希 腊许多奴隶制城邦国家中,斯巴达和 雅典最强大,也最有名。因而,通常 在谈到古希腊教育时,总是以它们的 教育为代表。
一、斯巴达的学前教育
(一)社会背景
地理位置: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南端,四周群山环绕,交通 阻塞。
经济: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种植,是古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 政治:斯巴达人原系外来的入侵者,属于奴隶主阶层。公元
前7世纪时,只有3万人,却统治着25万以上的奴隶和平民。
斯巴达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常常激起奴隶与平民的反抗 与暴动,使斯巴达人无时不处在军事戒备状态;加之争 强好斗的民族传统及封闭的地理环境有关因素决定了尚 武成为斯巴达国家的灵魂,单纯的军体训练及性格教育 成为斯巴达人教育的特征。
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2.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适应这种需要,在雅典的教育中,除了军事体育以外,还 具有较多的智育成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雅典人中 间,逐渐形成一种身心和谐发展(或称体、智、德、美多方面的发展) 的教育理想。
3.生存权
雅典的儿童属于家庭及父母所有。婴儿能否养育,决定权属于父 亲。婴儿出生后,须放置到父亲脚下,若父亲抱起,则表示认可其 为家庭一员,将承担养育之责,否则将被抛弃。
3.组织形式:
出生后:由善于抚养、调教孩子的妇女进行教养 ,女孩和男孩一 样接受体育锻炼。
5—6岁:男孩被父亲带到斯巴达成年男子聚会的场所,接受斯巴 达生活方式的初步熏陶。
7—18岁:男孩进入国家公育机关“教育场”,过集体军营生活。 18—30岁:进青年军事训练团,进行正规军事训练。 30岁通过授甲式,成为武士。
(二)教育特点
1.教育目的:培养性格坚强、英勇善战的武士。 2.生存权:在斯巴达,儿童属于国家所有。斯巴达人认为儿童是
国家的财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国家的职责。
公民子女出生后,有长老代表国家检查新生儿的体质情 况。斯巴达式的训练始于儿童的诞生。新生儿通常要放 在酒中洗浴,斯巴达人认为这种洗浴能够祛除软弱,健体 强身。斯巴达的母亲从不用衣物包裹婴儿,以便上婴儿的 四肢能够自由运动,并增强适应力。自婴幼儿时期开始, 孩子们便被教会面对饥饿或痛苦,心态宁静,无怨无忧。
4.组织形式
7岁之前,男女儿童一样,由家庭负责教养。儿童在襁褓期间由母 亲或奶妈抚育;富裕人家常雇保姆,喜欢雇佣斯巴达妇女。婴儿 断奶后,则由家庭女教师照料。家庭女教师通常是一个上了年纪的、 人生经验丰富的女奴。她须负责幼儿的饮食起居,并时常带孩子外 出教步、玩耍。
教育主要内容有音乐、故事、游戏、玩具、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
4.组织形式
7岁后:女孩继续在家里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读写、演奏乐器、 纺织、缝纫、烹饪和刺绣等;男孩则开始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 校学习,获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评价
城邦性质 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
公元前7世纪形成的民主共和城邦制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