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传媒·社会舆情芎去律问题(五篇)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四篇)
2 0 1 4 年第 5 期
传媒 与法
今 日传 媒 ・ 社 会 舆情 ・ 法 律 问题 ( 四篇 )
主持 人 : 张 园
( 今传媒 杂志社 编辑 ) 主持人语 :1 9 9 4 年我 国正式接入互联 网,经过短短 2 0 年的发展 ,我国互联网技术取得了 大跨 步发展 ,信 息网络 广泛覆盖 ,新媒体 层 出不穷 ,网络新媒体 、移 动新媒体 、数字新媒 体等
收稿 日期:2 0 1 3 1 1 — 2 0
作者 简介:尚遥 ,男,农 业科技报社总编辑助理、编采 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新 闻理论研 究和业务实践工作
28
播 速 度 快 、 社会 影 响 大 、 覆 盖 区域 广 和 表 现 形 式 全 等 特 点 ,
大多数受害者 因“ 投诉无 门” 或 怕“ 越描越 黑” 而忍气吞声 ,放
突破 了传统媒 体的时空界 限,已经成 为我国新闻舆论 的重要 弃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 自身正当利 益的权利 。随着互联 网的 力量 。网络 的交互性 、开放性 、匿 名性 使得广大 网民可 以随 发展和普及 ,这种现象呈 愈演愈烈之势 。这一方面暴 露了网 时且无顾虑 的表达 自己的观 点和态度 ,这种前所未有 的 自由 络媒体之乱象 ,另一方面 也暴 露 了政府对 网络监 管的无 力。 表达平 台和 表达方式在促进社会 发展、给人们带来便捷 的同 因此 ,加大对 网络侵权 的惩处力度 ,积极探索建立一套 对网 时,也给社会带来 了一些不和 谐不安定的音符 。有 的人利 用 络媒体行之有效 的管理办法 ,规范 网络传播秩序 ,努 力营造
大量普及 , 开放 的互联 网技 术平 台 已经逐 步建成 并随之应用 。互联 网技 术 的革新发展 推动 了大
今日传媒·伦理道德·法律问题(六篇)
龙源期刊网
今日传媒·伦理道德·法律问题(六篇)
作者:蔡斐
来源:《今传媒》2016年第02期
主持人语:网络环境下,传媒与法律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嬗变。
传媒与司法这对自20世纪90年代就愈发紧张的关系,在不少影响性诉讼中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赵亿以“李某某案”为个案研究,仔细剖析了李案的舆情特征和司法审判环境,提出了司法应对网络舆论的应有之姿。
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中的道德表现与伦理规范,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影响。
郑光明与黄晓军的研究关注到网络背景下的新闻伦理问题,提出在网络传播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加强网络新闻引导与规范势在必行。
董茜通过分析“长江之星”沉船事件报道所出现的新闻失实与缺少人文关怀职业伦理失范问题,反省了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追求新闻时效性与真实性,重视人文关怀与发挥社会监督职能等问题。
针对自媒体时代侵权现象,杨丽君提出了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来杜绝新闻侵权发生的若干建议。
针对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杨若提出了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结合、自律与他律互补,综合施策,共同给力的网络谣言防治方针。
可以说,这两篇文章都是对策性较强的论述。
新闻自由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伴随着媒介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媒体环境给予了新闻自由极大的突破空间,同时出现了新闻侵权、媒介逼视、媒介暴力、媒介审判等现象。
张帆认为,应当强调相对自由的重要性,以及将道德与法律、自律与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规制并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自由。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芎去律问题(六篇)——日本电影审查制度的演变
本 国 的 国 家 意 志 和 文 化 价 值 认 定 相 适 应 的 电影 审 查 制 度 也 就 放映一部 电影就必须 派出一个警 察,警 力跟 不上需要 。 于是 ,对 电影胶 片和 台词进行统一 管理 的“ 事前审 查” 制 随之产生 了。 事前 审查” 的 ,就是历 史上 有 那么 ,在 脱胎 于东方式的封建社会 却又认 同资本主义价 度就应运 而生 了。而催 生这种“ 名 的法 国 影 片 “ 吉戈 玛” 。 起 初 ,对 这 部 犯 罪 题 材 的影 片 , 是 值 体 系 的 日本 , 它 的 电影 审 查 制 度 是 如 何 与 国家 意 志 和 民 族 文化价值观 相适应的 ?日本 电影 审查制度是如何形成 与具体 按 照 以往 的 传 统 方 式 进 行 临监 管 理 的 。 由于 该 片 充斥 着 各 种 实 施 的 ? 这种 认 识 和 实 施 又 是 如 何 逐 步 演 进 的 ?作 者 在 充 分 犯罪行 为和 作案方式 ,社会 影响恶劣,被警方禁止放 映。然
日本 电番 审查制度 的演 变
黄 珂
( 上海 大 学 影 视 技 术 学 院 , 上海 2 0 0 4 3 6 )
摘 要 : 目前国内对 日 本 电影 审查和分级 问题 的 研 究 ,仅停 留在对其分 类等级的简单介 绍,缺 乏深入细致 的研 究文献。本 文 以 日本 电影审查和分级制度为研究 点,在充分研究相关理论 问题的基 础上,立足原始 文献 ,注重法律视 角,通过典型研 究和 比较 研 究,历 史主义地透视 日本 电影管制制度 的发展历程,在 比较的语境 中思考 中国现行 的电影放映制度 ,希望 能为建构有 中国特色 电影审查 与分级制度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 :日本; 电影审查; 电影分级;政府管制;军国主义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芎去律问题(四篇)——商业谈判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交易中的应用
商业谈剖睡 文 创意 产权痰 罨中的应用
魏 百 慧
( 上 海 大 学 数 码 艺 术 学 院 ,上海 2 0 1 8 0 0 )
摘 要: 当今,文化创 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发展的如火如荼 。文化创意产品具有其不稳定性 、易复制性
等特点 ,在进行交易个 过程 中其知识产权的保 护也显得尤为 重要 商务谈判作为知识产权交易 中一种手段,其 交流获取利益最大 化 、可协商等特点在文化创 意知识产权交易中的运用也会十分的有效。论 文即是针 对商业谈判在文化创 意知 识产权交易 中的应用
2 6
今传 媒
2 0 1 3 年第 3 期
传媒 与法
对 于未 进行 发表 、出版 、发行 的作 品 ,在进行 交 易 的
当人 类进 程走 过农业 时代 、工业 时代 ,走 向知 识时 代
成 为 了必 然选 择 。以知 识和 信 息作 为主要 手段 来获 取经 济 过程 中 ,没有 相对 成熟 的界 定标准 、评 价体 系对 最初 的创 利益 是 当今世 界 的发展 重 点。在 此其 中 ,以文 化创 意为 主 意初稿 进行 评估 , 也无 法预 测在对 原始 作 品进行 改编和 在 要 经营 对 象 的 文化 创 意 产 业 作 为知 识 经济 时代 的 典 型 产 创 作 后的新 产 品价值 进行 预算 , 所 以这 种价 格与价 值 的 匹
今 传媒
2 0 1 3 年第3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传媒 与法
今 日传 媒 ・ 社 会 舆情 去律 问题 ( 四篇 )
主持人 :羿 克
( 陕西融德律师事务所主任 )
主持 人语 :随着手机 、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 群众的话语权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重视, 也 引发 了传媒界对舆论的反 思。舆论从来都是多向和 互动 的,网络媒体成为一般人群表 达不满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六篇) 新媒体语境中舆论与公共危机事件关系探究
网络语言暴力等现象屡见不鲜,网络法制建设 势在必行。鉴于网络的相对虚拟性,网络言论具有较 大的 自由度 , 在其还 没有触及相 关法律法规 时, 就需要 网络道德建设及时发挥作用, 规 范网民行 为。 传媒与法律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媒体既不能超越 司法程序 ,制造媒介审判,叉不能将热点舆情 问题置之 不理,因此,必须建立传媒 与司法的 良性关系,使媒介发挥正确 、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 , 激发舆论 的引导功能,才能使媒体 与司法在完善 中相互促进、共谋发展 。 本期“ 传媒 与法” 栏目 探讨 了在新媒体发展过程 中舆论 引导和 网络舆情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刊发 李俊潮和刘翼教授撰 写的文章 ,作者从新媒体语境 中的舆论视 角探讨新媒体语境中舆论对重大公共 事件产生的作用, 分析公共事件 中舆论如何发挥其正确的引导作用。 高校 网络舆情管理的难点分析》
舆论的催化作用。 关键 词:新媒体语境;切糕事件 ;弱化;催 化
中图分类号:G 2 0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2 — 8 1 2 2( 2 0 1 3 )1 0 . 0 0 2 7 — 0 2
收稿 日期:2 0 1 3 . 0 5 — 3 0
作 者简介:李俊潮 ,男 ,成都理工大 学传播科 学与艺术 学院传 播学专业硕士研 究生,主要从事视听传播研 究;刘翼,男,成都 理工大
件 的 作用 。
、
新媒体语境
所谓新媒体语境 ,是指使用 新媒 介的个体具有相对 自由 对外发布信息和意见 的 自主权 ,并在 信息的交互过程 中形成 相 同观念 的群聚行 为和情绪 ,从而倾 向性 的支持或反对某一
信 息 。在 交 互 过 程 中 , 意 见和 信 息 非 常 复 杂 ,容 量 巨大 ,乃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四篇)
2 0 1 3 年第 l 2 期
传媒 与法
今 日传 媒 ・ 社会舆情 ・ 法 律 问题 (四篇 )
主持人 :羿 克
( 陕西融德律 师事务所主任 )
主持 人语 :传媒 与法的关 系经历 了文字时代 、读 图时代 、 网络时代 ,如今 ,传媒 与法在 国家各 项制度 的出台当中也得 以逐步和谐发展 , 但是处 于社会转型期的传媒 与法不可避免地也 会遇到许 多挑 战,如媒介产权 制度 、 传媒 与司法制度等亟需进一步健全 完善 ,媒体伦理精 神等 需要进 一步培 养和提 高。传媒 已经成为大众 文化 的主导者 ,在传播 文化 过程 中,传媒承担着重 大的职 责,同时传媒也 需要 不断地“ 自省” ,以务 实的视 角构建二者 的关系,融合传媒道德 观念 与现代 司法理念 ,使传媒 的社会 功能和司法公正得 以彰显 ,所以说传媒 与法发展是相互监督 、 互相磨合 的过程 ,他们二者合一 ,共 同推进 着历史车轮 的前进。本期“ 传媒 与法” 栏 目深入探讨 媒体在发展 过程 中触及到 的权责 问题 。首先刊载马宽厚教授 等的文章 简论新 闻侵 害名誉权 》 , 文章从法理与 实践上论述 了新 闻侵害名誉权 的构 成要件 ,明确从 业人 员把握真 实性原则 , 避免 产生侵权行 为。 基 于“ 诺思悖论” 对 于媒介产权制度 的再 思考》一文基 于“ 诺 思悖论” 的理论基 础 ,探究 中国媒 介制度 改革 自 上 而下的方式对 于媒介产权制度进 步完善 的影 响。 《 传媒“ 伦 理精神” 的秉持与 坚守 一文关注传媒 伦 理道德 ,倡导树立主流价值观 ,呼 唤传媒伦理精神 的回归。
制新 闻研究。
2 4
关键词 :主体;客体;形 式;要件
中 图分 类 号 :D F 0 — 0 5 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1 6 7 2 . 8 1 2 2( 2 0 1 3 )1 2 — 0 》第 3 5条 规 定 :“ 公 民 有 言 论 、出版 自由 。” 第4 1 必然 生发 成新 闻 自 由。但 , 问题 也有 另 一 面 。 我 国 法 律 是 权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芎去律问题(三篇)——我国传媒产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探析
2 0 1 3 年第 5 期
传 媒 与法
今 日传 媒 ・ 社 会 舆 情 去律 问题 ( 三篇 )
主持人 :羿 克
( 陕西融德律师事务所主任 )
主 持 人 语 :新兴媒 体 、数字传播技术 的飞速发展 ,打通 了报刊 、广播 、电视 等传统 行业 的边界 ,促使传统传媒 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起传媒 业新 的生态环境 。一 大批媒 体在转型过 程 中不断改革创新 ,大胆 采用企 业化 的管理 办法 ,依照舆论 工具的性质 ,以高度 的社会 责任感 管 内容 、管导 向,按照企业 的要 求 ,以市场化的手段 经营传媒产 业,社会效益与经济 实力都大 大增 强。这一批权威性强 、影响力大、经济实力雄厚 的媒体 或媒体 集 团是传媒业发展 改革的先
面 ,产权 不清 使得 各 主体 的权济体 系 是最有 效 的 , 健全 的市场 制度 是 市场 化优
定 ,“ 奖 罚分 明” 成为 空谈 ,对传 媒管 理者 没有 与利益 直接
挂 钩 的工作 督促 作用 , 工作 动力 的缺 乏直 接影 响经济 效 益 势 得 以充 分体 现 的必 要前 提和 有效 保 障 。由于 传媒 产 业具 的提升 。另一方 面 ,由于政 府角 色 中宣传 和经 营没 有彻底 有 经 济和 文 化 的双 重 属性 ,完全 的市 场化 可 能 导致 “ 市场 分 离 ,身份 的多元化 要 求政 府既 要进 行舆 论导 向 ,还 要 负 失灵 ” 。因此 ,传 媒体 制 改 革 的关 键 问题 在 于 ,如 何处 理 责 传媒 集 团的发 展 ,导 致 目标效 果 的不理想 。从 内部管理 市 场和 政府 的关系 。 有 学 者指 出 ,一个 产 业 的市场 化程 度 结 构来 看 ,主要 是政 府委 派 形式 ,由上级 党委任 命集 团主 可 以从 四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是产业 内的产权制度的健全 程 度 ,二 是企 业 主体 的 自主程 度 ,三 是要 素 市场 的健 全程 要 负 责人 。从 媒体 经营 方面 来看 ,也 受到 政府 政 治方针 需 政 府 目标 的多元 化使 得传 媒企 业 中市场激 度, 四是市 场 中介 组织 和相 关法 律 法规 的健 全程 度 。 可见, 要 的直 接影 响 。 产 权 制度 是产 业 市场 化 的前提 与基 础 ,为企业 主 体 的 自主 励 和行 政激 励 并存 。然 而,一旦 传媒 集 团的管 理层 由上 级 对 传 媒集 团的管 理层 而 言,市场 激励 必定 让位 行 为 划定 底线 ,提 供 要素 市场 成 长 的土壤 ;企 业 主体 自主 党 委 任命 , 行 为 活跃 程度 直接 影 响要 素市 场 的发 展壮 大 , 而法 律 法规 于行 政 激 励 ,传 媒 集 团 内 部 自上而 下 就 会 自然 形 成 一种 官本位 ” 的激励 约束 机 制 。由于 管理 者 目标和传 媒 企业 市 为产 业市 场化 界 定框架 ,保证 其 良性 发展 。市 场制 度 的效 “ 率 取 决于 保证 市场 制度 正 常发 挥作 用 的制度 安 排 。因此 , 场 目标 不一 致 ,这 种行 政性 质 的激励 约束 机制往 往 使传媒 建立 健 全 的产 权 制 度 是 推 动整 个 传 媒 产 业 市 场化 的根 本 企业 资源配 置 处 于低效 。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四篇)——网络舆情与引导机制探究
络舆情是 由于各种事件 的刺激 而产 生的通过 互联 网传 播的人 的关系,例如据有关资料显示,2 1 中国网民最关心的话 0 0年 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 为倾 向的集合【。 题在网上搜索得最多的公众话题是住房 问题 ,其 次是物价 。 ”
的发展态势和特 点,研究探讨如何正确解决 网络舆情锁引发 的公共关系危机,对 网络舆情 出现的各种 问题的根源 以探究, 以期寻 找较好 的解决方法 ,缩小社会舆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现实的操作 意义。
关键词 :虚拟社会; 意见领袖;注意力经济
中图 分 类 号 :G 0 . 2 62
收 稿 日期 : 2 1—32 0 20 —2
作者简介 :蒋洛丹 ,女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系教师 ,硕士 ,主要从事 网络舆情研 究。
21
今 传媒
21年第 5 02 期
传媒 与法
2这个平 台的影响力 ,传播力 ,震撼力 ,变化力 ,渗 透 间阶段性 , 随着 网 民的关注度而 发生变化, . 并 网民如果持续 关 力是我们 以前在控制社会舆论工作 中从未遇到 的, 稍有不慎 , 注, 网上反映的时间相对长点 ,反之,在 网上反映的时问短 在
今 传媒
2 1 年第 5 02 期
传 媒 与法
今 日传 媒 ・ 会 舆 情 ・ 律 问题 ( 社 法 四篇 )
主持人 :羿 克
( 陕西融德律 师事务 所主任 )
主持人语 :互联 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文化
的集散 地 , 社会的发展 产生 了强大的社会作 用。但 同时 ,网络舆论监督 的相 关 问题 以及人们 对
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五篇)
本期“ 传媒与法” 栏目 精选新媒介环境下新闻舆论监督 、 舆情危机处理等方面的文章 , 从传播学 角度解读传媒活动,为规范传媒活动提供 了 借鉴和启示。“ 传媒与法” 栏目 作为学术研究成果传播 的 重要 窗口,不仅承担传播渠道的功能,而且作 为传媒学术期刊的重点栏 目,竭力展 示传媒与司法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 可少 的重要工具 之一,中国共产 党历 来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本文研究 了建国 以来 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的新闻 舆论监督理论 以及其“ 度” 的形 成、发 展、完善过程 ,结合 当前新 闻舆论 监督进程 中存 在的问题,论述 了全媒体时代坚持马克思主 义新 闻观 ,充分认 识新 闻舆论 监督的“ 度” 以及在新 闻舆论 监督 实践中把握好舆论监督“ 度” 的重要性 ,从如何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 观,谨守新 闻舆论 监督 的“ 度” 的角度,对 当前新闻工作者 完成好新 闻工作 的责任和任 务,履行好党和国家、人 民赋予或期许的新
最新动态,为广大研究者拓 宽研 究思路 , 指明研究方向,从而成为读者认知传媒与司法领域以及传
媒 研 究 的思 想 交流枢 纽
从新 闻 触
摘
督
形威赢 ‘ 的把 攘
赵新春
( 驻马店人民广 播电台 新 闻中心 ,河南 驻马店 4 6 3 0 0 0 )
要 :新 闻舆论监督是 马克思主义新 闻理论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社会主义政党和政府管理职 能的 一种延伸和补充 ,是构建
今 传媒
2 0 1 4 年第2 期
传 媒 与法
今 日传 媒 ・ 社 会 舆 情 去律 问题 ( 五篇 )
主持人 :张 园
( 今传媒 杂志社 编辑 )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三篇)
然 遭 遇 到 不 同 的 声音 和 不 同 的 态 度 ,甚 至 面 临公 众 的责 难 、
这是全 国首个 以政 府名义推 出的网络新 闻发言人 ,随后 批 评 。这 种 网络 意 见 表 达 的 复 杂 局 面 , 需 要 网络 发 言 人 具 备 陕 西 、 成 都 、河 南 等地 相 继 建 立 相 类 似 的制 度 。 网 络 新 闻发 更 强 的 勇 气 和 心 理 素 质 。
2. 20 0 9年 9月 1日,贵阳市正式启动政府系统 网络新 闻发 达到 2 96万。面对如此庞大且又 良莠不齐 的网民和 网络传 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 效应更加突 出。 言 人 工 作 , 由 网 络 新 闻 发 言 人 代 表 贵 阳 市 政 府 对 外 发 布 网络 播机构 ,“ 对 于 代 表 政 府 立 场 和 信 息 公 开 载 体 的 网络 新 闻发 言 人 必 新 闻 和 政 务 信 息 , 并 就 网 络 媒 体 和 公众 关 心 的 相 关 问题 进 行
出发 ,主要探讨发 言人在 网络 的复杂环境 中所 面临 的挑战 ,以及建立怎样的应对机制。 关键 词: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 ;挑战;运行机 制
中 图 分 类 号 :G2 1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7— 12 ( 0 2)0 —0 60 6 28 2 2 1 70 2 —2
论监督及 维权 的历史回顾 和现状 分析 这篇文章 ,却主要 以回顾建 国以来我 国舆论监督及维权 的历 史,对 当前舆论监督及其侵权现 象进行分析 ,并就如何 维权 提 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 几篇文章从 当前媒体 的不 同方 面详 细剖析 了网络发展过程 中的_些 问题 ,并提 出了有借 鉴性的 宝贵建议 。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六篇)--杂志社的艰难维权路——一起涉及前沿法律问题的著作权侵权纠纷
l 协 言 喜 办 主
专 西申 区 省 敝 犬
今传媒
2 1 年第9 00 期
传媒与法研究
杂志社的艰难维权路
一
起 涉及 前沿 法律 问题 的著作权侵权 纠纷 案
羿 克
( 西 融 德 律 师 事 务 所 ,陕 西 西 安 7 0 7 ) 陕 10 5
摘
要 :收藏杂志社在 出版刊 物时与作者签订 了专有 出版合 同,该合同约定“ 作者将除与作者人身不可分的权 利保 留外,其
.
吴某著作权侵权纠纷案所作的一审判决 。至此 ,这起头绪 纷 川等地书市大量销售 由四川文艺 出版社出版 、作者署名为吴 某( 本文隐去原名 )的图书 《 中外收藏轶 闻》( 以下简称 《 中》 繁 的诉讼案件以原告收藏杂志社两次胜诉 而告 结 。 ,该书所载大部分文章抄袭 、剽窃了收藏杂 志社 在 19 93 2 0 年 获得全 国优秀律师称号的本所资深律师羿克 ,担 书 ) 05 年至 2 0 0 0年 出版发行 的杂志文章 ,侵犯了收藏 杂志社对 4 3 任本案原告收藏杂志社的特别授 权代理人 ,参 加 了一 、二 审 期 《 收藏》杂志 ( 本文略去原告 所列举的杂志期次 )享有 的 诉讼活动 ,四度出庭与两被告展 开激烈交锋 ,为原告赢得这 后 场诉讼起 了关键性作用 。本所杨 卓律师和陈虹睿实习律师也 汇编作品著作权 ( 收藏杂志社 书面放弃了该 项主张 )和对 其中 6 5篇作品 ( 主张 6 原 9篇作 品,后在庭审 中收藏杂志社 分别在本案一审和二审阶段担任 了收藏杂志社的代理人 ,与 放弃 了主张 《 价值百万美元的一枚金币》等 4篇作 品的专有 羿克律师配合 默契 ,共 同办案 。 , 据 羿律师介 绍说 ,我国新 闻出版领 域被 称作平面媒体 的报 使用权 )侵犯 了原告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和获得报酬权 。 此,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四篇)——浅析大众传媒对我国政体改革的推进作用
设 社 会 主 义 政 治 文 明 , 已经 成 为 我 国社 会 主 义 事 业 “ 四 位 一 不 可 或 缺 的作 用 。
收稿 日期:2 0 1 2 — 1 0 — 1 6
作者简介:李慧,女,河南大学新 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播 音与主持 艺术研 究
今 传媒
一
2 0 1 3 年第2 期
传 媒 与法
家事 务、政府工作 以及从事 国家管理的人员置于人 民群众 的
、
大众传媒对公 共政策 过程的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监 督之下 。公众运用舆论监 督权 是现代社会弘扬 的一种 民主 公共性是 公共政策 的根 本属性,其具体体现为“ 公有性 、 政 治理念[ 。人 民有权利通过大 众传媒等方式 ,将 各种信息 公治性 、公益性、公 开性” 。然而 ,目前我 国的公共 政策的公 汇聚 形成 公 民主流意愿 ,以实现对权 利机构的意愿表达和舆 共性方面 ,依 然存在着诸 多问题 ,如 :议题设 定缺 乏公众诉 论监 督。在社会主义 民主政 治建 设过程中,舆论监督发挥着
关键 词:大众传媒 ;政治体 制;公共政策;政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G 2 0 6 .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2 — 8 1 2 2( 2 0 1 3 )0 2 . 0 0 2 4 — 0 2
党 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 体” 总体布局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大众传媒作为连接政治体系和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网络媒介监督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威力网络舆论跨越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延伸了传播范围使得民众对事件的关注与评论更加广泛在监督范围的广泛性方面显著强于传统的舆论监督
今日传媒·伦理道德·法律问题(五篇)
今传媒 2018年第3期传媒与法34今日传媒·伦理道德·法律问题(五篇)主持人:蔡斐(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 401120)主持人语:从人类的历史来看,制度规范往往滞后于技术的发展,法律也不例外。
不过,这样的“尴尬”,却给我们在这个时代探讨新媒体技术与法律规范提供了生动的样本。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传媒与法相关问题逐步显现。
本栏目立足现实环境,讨论传媒与法领域内相关热点问题,作者阎欣以商务印书馆为例,研究了我国出版业反盗版的维权问题,她发现由于低廉的成本和暴利驱使,再加上盗版技术手段的提升,盗版者会选择不惜代价铤而走险进行图书盗版活动,而保护知识产权需要全国各方面的努力和融合,虽然任重道远,却也急需积极地去面对。
王晨研究了融媒体下新闻作品著作权授权模式,她认为在融媒体时代下,更多的新闻作品会被传播,新闻作品著作权的使用需求将会显著增加,应该根据著作权授权领域的发展趋势采用多元授权模式,创建开放式许可平台,并以集体管理组织辅助以技术监管,保护新闻作品著作权。
冉小小基于娃哈哈网络谣言侵权案,研究了网络新闻侵权主体责任分配问题,认为应该将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与新闻行业本身的规范要求结合起来看待新闻侵权的问题,更加具体地厘清新闻侵权的具体细节与衡量标准,从而实现对合法权益的保护、对违法行为的惩罚。
对中国出版业反盗版维权之路的思考——以商务印书馆为例阎欣(中国人口出版社,北京 100120)摘要:经过对商务印书馆有关人士的采访,以之为例,分析论述中国出版业保护知识产权。
本文由商务印书馆工作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买书奇遇记》切入。
首先,分析盗版现状——阐明盗版对象和手段——即所谓常销和畅销。
第二,分析盗版猖獗的原因——高科技手段、低廉的成本和暴利驱使,使盗版者不惜一切代价铤而走险;另外,还包括一些社会问题,国民版权意识的缺乏。
第三,列举商务的打盗措施——双轨制度、科技手段和品牌建设。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芎去律问题(三篇):新媒体监督司法的现实思考
对 当前 的网络舆 论环境展 开讨论 。( ( 新媒体监督 司法 的现 实思考 一文则从 司法终极 价值 的 高度 审视 新媒体监督 这一 热 门话题 ,细数 了我 国 当前 司法体 系中的诸 多弊端新媒 介与 司法 的双 赢。郭楠 的文章 论 政府公 共 突发 事件 处置 中的 网格 化信 息反馈 ,主要探 讨 网络信 息反馈 与政府危机 事件 的应对 问题 ,文 中通 过制表 分析等方法推理论证 ,极 富
作 者简介:郝香 ,女 ,甘肃政 法学院人文学院新 闻系讲 师,硕士 ,主 要从 事新媒体传播研 究。
2 5
今传媒
2 0 1 3 年第6 期
传 媒 与法
司法 是国 家司法 机关 规 范公众 行 为准 则 的重要 方式 , 网络舆情 成 为推进 廉 政建 设及 社会 民主监 督的有 力杠 杆 。 它保 证公 民合 法权 利 的顺 利 实现 , 最 大 限度地 维护 社会 公 社 会 化 媒 体及 其 负载 的 公 众舆 论 也 正 在 将 我 国 的 司法 审 平正 义 。司法 的永 恒主 题和 终极 价值 为 司法 公正 ,而 司法 判 置于 大众 视野 下 ,新媒 介 监督 作为 保证 司法 独立 运 ,倡 公 正要 以司 法独 立 为基 本 前 提和 重 要 条 件 ,二者 相 辅 相 导 现代 法 治意识 ,保 障法 律 正确 实施 的不 可替代 的力量 , 成 ,缺一 不可 。早于 2 0世 纪初 ,西方 资产 阶级 启 蒙思想 不是 司法独 立 的障碍 , 反 而能 更大程 度上 保证 司法 公 正 的 家 发 明的“ 司法独 立” 一 词被 引入 中 国 ,它有 效纠 正 了 国人 实现 。所 以,人 民法 院应 当允许媒 介 监督 ,并强 化新 媒介 对 司法独 立 的认 识误 区 , 帮助 人们 从法 治视 角 审视 当前现 对 司法 审 判 的监督 力度 ,但 监 督不可 越位 ,要在特 定 范式 行 司法 体制 中 的诸 多弊端 。 但 西方 宪政 理 论指 导下 的 司法 内从 事监 督 。 独 立实 践及 国 内诸 多深 层 次社会 矛盾 逐 步暴 露 , 这 充分表 明:我 国政 治体 制与 司法 独立 需要 的环 境相 去甚 远 。法 院 人 事 、经 费 、法 官均 无法 真 正独立 ,司法 权 与行政 权 、立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
章 ,同时,更希望广大读者 、法律界 同仁参与进 来,与本栏本刊 交流沟
通, 阐述您关于“ 法律人 的人生理想与职业规 划” 的看法, 敬请不吝赐稿 , 树“ 明“ ,共 同进步。 理” 事”
1 6
中明确指 出团伙犯罪具有行动 隐蔽化 、纠结方式多样化 、犯 罪手段智能化的特点 对于控 制 团伙犯罪应
实施前置性侦查, 突出“ 以侦查促 防范” 的工作 目的。该文具有法制宣传 的作用 。 律师是促进法律正确 实施 、维护社会正 义与公平的重要 力量 ,在 当今物欲横 流、信仰危机 、诚信缺
所著 。该文 以契约 自由原 则为切入点 ,以法律原理及我 国立法现状为背景,对企业间借贷行为的法律 效 力进行 了全 面深入的分析,在对我 国法律及 司法实践 中将 非金融企业间借贷行 为认定无效的弊端进行剖
析的基础上 ,基于契约 自由原则和企 业的私法地位 ,揭示 了我 国非金融企业 间借贷行为的法律效 力,并
第三篇我们选登 了西安 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高山兴教授和一直从事知识产权 法律 实务 的陈川律师
合著 的 关于公共借 阅权相关法律 问题 的思考 。该文在 国内外对“ 共借 阅权” 公 问题研 究现状 的基础上 , 对“ 公共借 阅权” 的法律 关系进行法理 学的梳理。指 出“ 公共借 阅权” 作为权 利而应 当解决 的权利归属 、有 偿性和法律规制 问题 。该文建议将‘\ ‘ 共借 阋权” / 厶 制度纳入到我 国 《 著作权法 中,并建立补偿金管理机 构 、确定分配标准 ,由政府纳入公共管理范畴。该文具有极 高的现 实指导和 实践意 义。 第四篇刊登 了西北政 法大学公 安学院郭永 亮作者的 浅议 团伙犯罪的成 因及 前置性侦 查对策 ,文
失和急功近利的浮躁社会 大潮 中,律师应持 怎样 的人生观 、事业观 、职 业观 ,直接 关系着律 师这一行业 的尊严 和荣誉 ,对 于刚刚进入律师这一行业的青年人 ,更应 懂得规 划 自己的人生蓝 图。近期 由本栏 策划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三篇)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三篇)
主持人语:传媒与法研究是《今传媒》常设栏目,本期选取刊登了赢家策略顾问机构研究室专题调研的文章《文化传播视角下西部商事法律服务的第一品牌》;羿克、权俭、梁强的《论大中型项目法律顾问的作用、现状与职能》和薛平智、卢佩琳的《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国际化现实路径构想――基于人民币东亚区域化合作的实证》等三篇文章。
经济一体化席卷全球,企业间国际化合作、外资并购已变得势不可挡,合作中的法律纠纷在所难免,并在城市中凸现出来。
针对这一社会问题,陕西融德律师事务所写手资深律师,打造专业商事律师团队。
《文化传播视角下西部商事法律服务的第一品牌》一文站在文化传播的角度,结合案例,就企业投资、并
购、股权与企业清算、知识产权等诸多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专业的解读。
《论大中型项目法律顾问的作用、现状与职能》更是以宏观的视角、以参与者的身份,就大中型建设项目法律顾问的职能及意义,给予准确的界定,并分析了目前法律顾问缺失的现状和建立的必要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薛平智与卢佩琳在分析借鉴美元、欧元等几种货币国际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人民币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定位,对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提出大胆构想,对金融政策的调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舆情引发的法律问题探讨
舆情引发的法律问题探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舆情事件频繁发生,引发了诸多法律问题。
舆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包括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平台、网民自发性转发等。
在这一背景下,舆情引发的法律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舆情引发的法律问题展开探讨。
舆情对当事人的影响舆情事件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言论和评论,对于涉事当事人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当事人可能面临恶意造谣、人身攻击、名誉侵权等问题,甚至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法律保护的现状与挑战在我国,针对舆情引发的法律问题,相关法规体系较为完善,如《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了对于名誉侵权等问题的处理办法。
但是,在互联网舆情蔓延迅速的背景下,传统法律保护存在一定的挑战。
例如,在涉及跨境传播、匿名性较强的网络平台上,当事人往往难以追究到具体责任人,给法律保护带来了困难。
法律角度应对舆情挑战面对舆情带来的挑战,从法律角度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应对:强化网络监管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对于违法违规内容及时处置,维护网络空间秩序,防范和打击恶意传播行为。
加强信息真实性监管鼓励各类网络平台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确保信息真实性和客观性,有效防范虚假信息散布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完善法律规范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的舆情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范,明确责任主体和追责机制,提高违法成本和打击效率。
促进信息沟通加强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建设,提高对公共事件风险的应急处理和危机公关能力。
法治思维引领舆情事件处置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舆情事件时,应当立足于法治思维,坚持依法处置原则。
各方需保持冷静客观态度,不扩大化事件影响,并倡导理性讨论、合理表达意见。
同时,在处理舆情事件时要注重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权利之间的关系,在维护社会稳定与个人尊严之间取得平衡。
综上所述,舆情引发的法律问题日益凸显,在应对这一挑战过程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以舆论打压法律的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舆论的力量日益强大。
舆论不仅能够影响公众情绪,甚至有时会干预法律的执行。
本文将以某虚假舆论事件为例,探讨舆论打压法律的现象,分析其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案例背景2019年,某地发生了一起命案。
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后,一名受害者的家属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大量虚假信息,声称警方涉嫌刑讯逼供。
这些信息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转发。
随后,一些知名媒体和自媒体也纷纷加入这场舆论风波,对警方进行指责。
在舆论的压力下,警方不得不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重新审讯,并最终证明其无罪。
三、舆论打压法律的现象分析1. 舆论的力量在这个案例中,舆论的力量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方面,受害者的家属通过发布虚假信息,将舆论焦点引向警方,给警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大量网友和媒体参与其中,使得舆论影响力迅速扩大。
这种舆论压力对法律的执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2. 舆论与法律的关系舆论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舆论可以监督法律的执行,促进司法公正。
另一方面,法律为舆论提供了边界,防止舆论滥用。
然而,在上述案例中,舆论超越了法律边界,对司法公正造成了干扰。
3. 舆论打压法律的成因(1)公众法律意识的薄弱:部分网友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盲目跟风。
(2)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流量,不顾事实真相,盲目报道和传播虚假信息。
(3)警方执法不严:在部分案件中,警方执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为舆论提供了攻击的借口。
四、舆论打压法律的影响1. 影响司法公正:舆论干预司法,可能导致案件审判结果受到影响,损害司法权威。
2. 损害警方形象:在舆论的压力下,警方可能被迫采取一些过激措施,损害自身形象。
3. 损害社会稳定:舆论风波可能导致公众对法律失去信心,影响社会稳定。
五、应对策略1. 提高公众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识,使公众能够理性看待舆论。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四篇)
作者: 张园
作者机构: 今传媒杂志社编辑
出版物刊名: 今传媒
页码: 28-2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5期
主题词: 法律问题;互联网技术;舆情;社会;传媒;信息网络;新媒体;互联网平台
摘要:主持人语: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经过短短20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取得了大跨步发展,信息网络广泛覆盖,新媒体层出不穷,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大量普及,开放的互联网技术平台已经逐步建成并随之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发展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充分、高效地进行资源整合,互联网平台得到极大的应用。
新媒体丰富多样的内容形态和传播模式极易突破法的边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 烂尾 新 闻 看新 闻媒体 舆 埝 监督
王 菲
( 南京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4 )
摘 要 :“ 烂尾新 闻” 的产 生并非单纯的媒介原 因,但是作为新 闻“ 烂尾” 的直接执行者,新闻媒体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烂尾 新 闻” 实质上是新 闻媒体 的舆论监督功能缺失的表现 , 本文 以“ 烂尾 新闻” 为切入 点, 深入分析新 闻媒体舆论监督过程 中存在的 问题 , 阐述 了媒体 问责应 当成为舆论监督 的着力 点,并具体分 析 了后续报道作为新 闻媒体 舆论监督 的具体呈现方 式应该被更加重视 的必
问责 应 当成为舆论监督 的着力点 。 网络新 闻在 突发 事件 中的舆论 引导策略 一文 ,论 述 网络 新闻在舆论 引导方面存在的优势,阐释在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导方法,并提 出加 强对 网络环境的 法律监管 , 防止不 良舆论进入传播 渠道 。 探 析 网络社会 中的 自我伦理 问题 一文 ,作者则从 网络技术 的传播 特性 出发 ,探 讨 网络社会 中 自 我伦理存在 问题 和建构的途径。
今 传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0 1 3 年第 1 1 期
传媒 与法
今 日传 媒 ・ 社 会 舆情 去律 问题 ( 五篇 )
主持人 :羿 克
( 陕西融德律 师事务所主任 )
主持 人 语 :互联 网的进一步发展 致使 网民数量持续增长 ,网络舆论 成为不可 忽视 的力量。 网民组 织化程度 高,虚拟社 区逐 渐丰富化 、多样化 ,微群 、各 类论坛 、贴吧成为 网民发表意见
要性。
关键 词:烂尾新 闻;新 闻媒体;舆论监督 ;媒体 问责;后 续报道
中图分类号:G 2 0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2 - 8 1 2 2( 2 0 1 3 )1 1 - 0 0 2 9 — 0 2
随着信息社会 的飞速发展 ,人们每天 都被淹没在洪水猛 件便转移 了媒体和公众 的注意力 , 将其变 为压在“ 箱底”的 旧 兽般的信息海洋之 中。在这种迅雷不及掩 耳之势 的信 息更新 闻。“ 烂 尾新闻” 的出现 虽然 包含着纪检 、司法 、问责机制等 各方面复杂 的原 因, 但新 闻媒体作 为新 闻传播 的直接操作 者, 之中 ,“ 烂尾 新闻” 现象 的出现不禁让我们 停下匆忙 的脚 步陷 入 沉思 ,许多舆论 热点在还未得 到解 决之时 ,又一波 的新事 对“ 烂尾” 现象的产生负有不 可推卸的责任 。从 新闻媒体的角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1 0
作者简介:王菲 ,女 ,南京理工 大学设 计艺术与传 媒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 闻实务研究。
2 9
的舆论 场。网络舆论 焦点很 可能就是 当今 民众热 点的话题 ,网络意见气候终会形成新一轮 的舆
论 。互联 网的普及使 网络舆论 影响到 了现 实生活 并造成很 大的社会影响 。网络舆论 呈现 出虚拟
性 、从众性 、组 织性与扩散 性的特点 ,鉴于互联 网的匿名性 ,网民有 些言论缺 乏理性 ,这就需 要媒介 本身扮 演好 自己的角 色,承担舆论监督 的职责 ,另外需要 政府部 门进一步完善相 关法律
法规 ,约束 网民行 为 ,共 同营造一 个健康 、和谐 、安全的 网络环境 。 本期“ 传媒 与法” 栏 目就 网络舆论 问题展开 深入探讨 。首篇 从“ 烂尾新 闻” 看新 闻媒 体的舆
论监督 》 ,以“ 烂尾新 闻” 为切入 点 ,深入 分析 新 闻媒体舆论监督 过程 中存在 的问题 ,明确媒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