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现代控制技术作业
现代交流电机调速_大作业
研究生专业课程考试答题册学号姓名考试课程现代交流电机调速技术考试日期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现代交流电机调速技术作业报告题目:小组成员:任课老师:小组成员分工:目录一、永磁同步电机原理与建模 (5)1.1永磁同步电机的物理结构及工作原理 (5)1.2 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数学模型 (5)1.2.1 坐标变换 (6)1.2.2 PMSM的数学模型 (9)1.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11)1.3.1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 (11)1.3.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选择 (14)1.3.3 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系统结构 (15)1.4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原理 (15)1.4.1 SVPWM技术的基本思想 (16)1.4.2 基本电压空间矢量 (17)1.4.3 磁链轨迹的控制 (19)1.4.4空间矢量SVPWM计算机实现 (21)1.5本章小结 (25)二、控制律设计 (25)2.1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设计 (25)2.2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与特性 (25)2.3调速系统电流环设计 (26)2.3.1反电动势补偿 (27)2.3.2电流环控制律设计 (28)2.3.3 速度控制器设计 (31)2.4本章小结 (33)三、Matlab建模与仿真分析 (33)3.1 永磁同步电机电机调速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33)3.1.1逆变器模块 (34)3.1.2永磁同步电机本体模块 (34)3.1.3积分分离PID控制模块 (35)3.1.4 Clark变换模块 (35)3.1.5 Park变换模块 (36)3.1.6 SVPWM建模模块 (36)3.2仿真结果与分析 (38)3.3 本章小结 (44)四、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44)4.1 控制系统总体硬件构成 (45)4.2 系统的供电设计 (46)4.3 控制电路设计 (47)4.3.1 TMS320F2812 DSP最小系统设计 (47)4.3.2 DSP供电电路 (49)4.3.3 ADC转换电路 (50)4.3.4 通信电路 (51)4.4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52)4.4.1 相电流采样电路 (52)4.4.2 转子位置及电机速度检测电路 (53)4.4.3 电机角度检测电路 (55)4.5 功率主电路设计 (55)4.6 硬件保护电路 (56)4.7 过流复位电路 (56)4.8 硬件设计的抗干扰措施 (57)4.9 本章小结 (58)一、永磁同步电机原理与建模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作为其执行机构的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其自身的优点逐渐取代感应电机成为主流。
阿牛的《现代电机控制技术》作业
阿牛的《现代电机控制技术》作业一、论述PMSM转矩生成及其控制要求:1(面装式PMSM定子磁场矢量方程为,说明PMSM内存在哪三个正ψ,Li,ψsssf弦分布磁场,为什么可以其中任何两个磁场相互作用来表达电磁转矩生成,试分别推导其相应的电磁转矩矢量方程。
,答:在面装式PMSM中,存在由永磁体产生的励磁磁场,由定子电流矢fψ量i产生的电枢磁场Li和由两者合成而得的定子磁场。
转矩生成的本质就ssss是两个磁场相互作用生成的,所以PMSM中的电磁转矩可以由任何两个磁场的相互作用来表示。
电磁转矩可以看成是由转子磁场与电枢磁场相互作用生成的,其表达式为: 1t,p,,i= ,,p,,LiefsfssLs电磁转矩也可以看成是定子磁场与电枢磁场相互作用生成的,其表达式为:11 ,,,,t,p,,L,L,p,,LiiiefsssssssLLss电磁转矩也可以看成由转子磁场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生成的,其表达式为: 11。
tpLp,,,,,i,,,,,,esssffsLLss其相应的推导过程如下:电磁转矩t,机械角速度Ω,机械功率P以及机械能W之间有如下的关系,ermm即dWmte,r,Pm, (1) dt由式(1)可以推导出电磁转矩矢量表达式。
为此可先推导机械能量dW 的m方程。
根据机-电能量转换原理,向电动机输入的电能We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能量,即W=W+W+W(2) erfm式中,W为定、转子损耗掉的能量;W为磁场储能。
于是有 rfdW=dW+dW+dW(3) erfm 下面推导式(3)右端三项的表达式。
假定定子没有零序分量,则有dWe=Re(ui+ui)dt (4) ssrrW中应该包括定、转子绕组的电阻损耗,磁性材料中的磁滞和涡流损耗、风耗r1以及摩擦损耗等。
若只考虑定、转子电阻损耗,则有dWr=Re(Ri+Ri)dt (5) ssrr磁场储能的变换率为dWf,Re(ui,ui)dt (6) sesrerdt式中u和u分别是定子和转子绕组中感应出的变压器电压矢量。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现代控制理论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分析姓名:李志鑫班级:测控1003学号:20100203030921直流电动机的介绍1.1研究的意义直流电机是现今工业上应用最广的电机之一,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调速特性、较大的启动转矩、功率大及响应快等优点。
在伺服系统中应用的直流电机称为直流伺服电机,小功率的直流伺服电机往往应用在磁盘驱动器的驱动及打印机等计算机相关的设备中,大功率的伺服电机则往往应用在工业机器人系统和CNC铣床等大型工具上。
[1]1.2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启动、制动和调速特性,可以方便地在宽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故多采用在对电动机的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生产设备中。
直流伺服电机的电枢控制:直流伺服电机一般包含3个组成部分:-图1.1①磁极:电机的定子部分,由磁极N—S级组成,可以是永久磁铁(此类称为永磁式直流伺服电机),也可以是绕在磁极上的激励线圈构成。
②电枢:电机的转子部分,为表面上绕有线圈的圆形铁芯,线圈与换向片焊接在一起。
③电刷:电机定子的一部分,当电枢转动时,电刷交替地与换向片接触在一起。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电动机从静止状态过渡到稳速的过程叫启动过程。
电机的启动性能有以下几点要求:1)启动时电磁转矩要大,以利于克服启动时的阻转矩。
2)启动时电枢电流要尽可能的小。
3)电动机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在加速过程中保持足够大的电磁转矩,以利于缩短启动时间。
直流电动机调速可以有:(1)改变电枢电源电压;(2)在电枢回路中串调节电阻;(3)改变磁通,即改变励磁回路的调节电阻Rf以改变励磁电流。
本文章所介绍的直流伺服电机,其中励磁电流保持常数,而有电枢电流进行控制。
这种利用电枢电流对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速度的控制称为直流伺服电机的电枢控制。
如图1.2Bm电枢线路图1.2——定义为电枢电压(伏特)。
——定义为电枢电流(安培)。
——定义为电枢电阻(欧姆)。
——定义为电枢电感(亨利)。
——定义为反电动势(伏特)。
电机控制大作业
目录一、仿真实验目的和要求 (3)二、仿真实验内容 (3)三、仿真步骤与结果分析 (4)1. 各个模块功能介绍 (4)(1)速度给定模块 (4)(2)转矩给定模块 (5)(3)速度控制模块 (7)(4)电流控制模块 (8)(5)PWM波生成模块 (11)(6)滤波模块 (13)(7)测量模块 (15)(8)直流电机模块 (16)2. 仿真结果分析 (19)(1)恒转速、恒转矩输入 (19)(2)恒转速、阶跃转矩输入 (20)(3)阶跃转速、恒转矩输入 (21)(4)阶跃转速、阶跃转矩 (22)(5)增大给定转速 (22)(6)减小给定转速 (23)(7)增大给定转矩 (23)(8)减小给定转矩 (24)3. 转速PI调节器参数对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 (25)(1)增大比例系数Kp (25)(2)减小比例系数Kp (25)(3)增大积分系数Ki (26)(4)减小积分系数Ki (27)4. 电流调节器改用PI调节器仿真 (27)5. 加入位置闭环控制 (31)6. 速度无超调 (34)四、实验心得、体会 (35)电机控制大作业:直流电机双闭环控制调速系统一、仿真实验目的和要求1.加深对直流电机双闭环PWM调速模型的理解2.学会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进行建模仿真3.掌握PI调节器的使用,分析其参数对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
二、仿真实验内容图1 直流电机双闭环控制调速系统原理图实验电路图如上图所示,实验要求(*为必做实验):1.描述每个模块的功能(*)2.仿真结果分析:包括速度改变、转矩改变下的电机运行性能,并解释响应现象(*)3.转速PI调节器参数对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4.电流调节器改用PI调节器(*)5.加入位置闭环6.速度无超调三、仿真步骤与结果分析1.各个模块功能介绍(1)速度给定模块图2 速度给定模块原理图速度给定模块通过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控制,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恒速度给定,一种为阶跃速度给定。
自控实验——电机控制
目录一.设计内容 (3)二.熟悉环境 (3)三.建立传递函数 (5)四.仿真设计 (9)五.完整接线及调试 (13)六.实验总结 (18)一. 设计内容1、 任务要求(1) 给小型直流电机系统或球式磁悬浮系统,设计完整的闭环控制系统,采用极点配置的现代理论控制方式, 可以借助Simulink 软件设计控制器算法,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
(2) 系统要准确建模。
(3) 要实物框图,要有Simulink 仿真框图和设计计算。
(4) 实物当面验收和实验报告。
(5) 时间约10个学时,即一周内完成。
2、 性能指标 (1) 无静态误差(2) 电机相应时间 < 0.3秒 (3) 磁悬浮响应时间 < 0.8秒 (4) 超调量 < 20%二. 熟悉环境1、 电机组(1) 电机的工作原理电磁力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
直流电动机利用电磁力定律产生力合转矩。
直流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定律产生电势。
电动机包含三部分:固定的磁极、电枢、换向片和电刷。
只要维持电动机连续旋转,保证电磁转矩的方向不变,才能维持电动机不停地转动。
实现上述现象的方法是导体转换磁极时,导体的电流方向必须相应的改变。
而换向片和电刷就是实现转换电流方向的机械装置。
改变电刷A 、B 上电源的极性,也就改变了电机转动的方向。
这就是正转反转的原理 (2) 转矩平衡方程0()()()()()()()()()()()t a a e c a a a a a a dwT T T J em L dt T t K I t emE t K w t dw t T t J T t emdt dI t U t L R I t E t dt =++===+=++T em是电枢转子受到的电磁转矩,0T 是电机本身的阻转矩,T L 是电动机的负载转矩,dwJdt是负载折算到转子本身的转动惯量乘以转子的转速。
电机存在死区可以这样理解,死区主要由摩擦产生,开始时T em要克服0T 带来的转矩,所以电机在死区范围内,能量都消耗在阻力上。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现代控制理论”课本质上是一门工学理论基础课,它在电气工程领域众多研究工作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发电机励磁控制、发电机调速控制、电力电子装置控制等。
“现代控制理论”课立足于近年来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的最新进展,旨在实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将控制与系统理论的前沿领域介绍给研究生,使之理解基本思想并掌握基本设计方法;二是在工程实践(主要是电力系统)与先进理论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研究生能正确地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通过实现上述目标,本课程可拓宽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是“用生动鲜活的例子诠释复杂的控制理论,用教师的研究经历点亮学生思考的火炬”。
“现代控制理论”立足于近年来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的最新进展,紧紧围绕鲁棒控制和非线性系统控制两个重点,主要讲述以下内容:①线性最优控制系统理论。
②非线性最优控制系统设计——微分几何方法。
③线性H∞控制设计原理。
④非线性控制系统H∞设计原理。
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课外阅读、习题练习和研究型大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避免过分理论化,课程结合控制工程特别是电力系统工程实际,设置了下述专题研究:a. 汽轮机汽门开度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b. 可控串联补偿鲁棒控制器设计c. 水轮机调速非线性鲁棒控制器设计d. 静止无功补偿器非线性控制器设计e. 直流输电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f. 倒立摆控制器设计(购置2级和3级倒立摆各1台)g. 电力巡线机器人越障控制上述专题研究的目的是:在基本掌握现代控制理论主要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让研究生开展某一专题的研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代替课程的期末考试(笔试闭卷)。
教师事先就专题研究的要求、选题、难度等方面进行指导;专题研究一般由个人独立完成,内容较多的题目可以两个人作为一组来完成。
现代电机控制技术1
式中,ψAA是线圈A中电流iA产生的磁场链过自 身线圈的磁链,称为自感磁链。
定义
LALALmA
(1-14)
式中, LA称为自感,由漏电感LσA和励磁电感 LmA两部分构成。
20
这样,通过电感就将线圈A产生磁链的能力表 现为一个集中参数。电感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磁场能量分布在磁场所在的整个空间,单位体
LABNANB
(1-30)
同理,定义线圈A对线圈B的互感LAB为
同样,有
LBA
mBA
iA
(1-31)
LBA NANB
(1-32)
由式(1-30)和式(1-32),可知,线圈A和线圈B 的互感相等,即
L AB L B AN A N B
31
在图1-1中,当电流iA和iB方向同为正时,两者 产生的励磁磁场方向一致,因此两线圈互感为 正值,若改变的iA或iB正方向,或者改变其中 一个线圈的绕向,则两者的互感便成为负值。
如果,NA=NB,则有LmA=LmB=LAB=LBA,即, 两线圈不仅励磁电感相等,而且励磁电感与互 感也相等。
32
线圈A和B的全磁链ψA和ψB可表示为
A L A i A L m i A A L A i B B L A i A L A i B B (1-33)
B L B i B L m i B B L B i A A L B i B L B i A A (1-34)
B B B m L B B i B L m i B B L B i B
式中,LδB、LmB和LB分别为线圈B的漏电感、
励磁电感和自感。且有 LB=LδB+LmB
控制电机大作业1
(0)直流电机分为两部分:定子与转子。
定子包括:主磁极,机座,换向极,电刷装置等。
转子包括:电枢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轴和风扇等。
P7,P11(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为定子(固定部分)和转子(旋转部分)。
其中转子绕组有两种形式:1,笼式--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2,绕线式--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鼠笼式电动机由于构造简单,价格低廉,工作可靠,使用方便,成为了生产上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电动机原理:三相电源流过在空间互差一定角度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三相绕组时,便会产生旋转磁场,并且旋转的磁场和闭合的转子绕组的转速不同,这也是“异步”二字的含义(2)永磁式同步电机永磁式同步电动机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用来产生转子磁通的永久磁铁和置于转子铁芯档中的鼠笼绕组。
永磁式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相似的,只是其转子磁通是永久磁铁产生的,永磁式同步电动机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损耗小、效率高,和直流电机相比,它没有直流电机的换向器和电刷等缺点。
和异步电动机相比,它由于不需要无功励磁电流,因而效率高,功率因数高,力矩惯量比大,定子电流和定子电阻损耗减小,且转子参数可测、控制性能好;但它与异步电机相比,也有成本高、起动困难等缺点。
和普通同步电动机相比,它省去了励磁装置,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效率。
(3)交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定子上装有两个位置互差90°的绕组,一个是励磁绕组Rf,它始终接在交流电压Uf上;另一个是控制绕组L,联接控制信号电压Uc。
所以交流伺服电动机又称两个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子通常做成鼠笼式,它的转子由转轴,转子铁芯和转子绕组等组成。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虽然相似,但前者的转子电阻比后者大得多,所以伺服电动机与单机异步电动机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1、起动转矩大2、运行范围较广3、无自转现象(4)自整角机结构见P79自整角机分为控制式自整角机和力矩式自整角机,一个完整的自整角机系统由结构、参数均相同的两台自整角机构成自整角机组。
现代电机控制技术2
7/278
就转矩控制而言,控制转子磁链ψr恒定,就相 当于将三相感应电动机等效为他励直流电动机, 可以获得与直流电动机相同的线性机械特性。 可以仿效基于气隙磁场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 Er/fs常值来保持ψr恒定。由式(2-3),可得
Er r s 2f s Er
(2-7)
将式(2-7)代入式(2-6b),则有
23/278
2.1.2 转矩控制动态分析
下面仍以转子为笼型结构的三相感应电动机为 例,从转矩生成角度来分析基于转子磁场的瞬 态转矩控制。 由图1-32可知,转子磁场为气隙磁场与转子漏 磁场的合成磁场,以磁链矢量表示,即有 r g r (2-26)
转子漏磁场是由转子各导条电流产生的,漏磁 场轴线与转子电流矢量方向一致,即有
14/278
由图2-1,可得
Lm Lm E r j s r Lr Lr
(2-12) (2-13)
s r E r
式(2-11)和式(2-13)表明,图2-1中的Ψr和Er仍 为图1-36中的转子磁链和转子电动势,只不过 由于等效电路的转换才减少为(Lm/Lr)Ψr和 (Lm/Lr)Er。 由图2-1,可知 Lr (2-14) I sT Ir
29/278
在图2-4a中,因为转子磁场在空间为正弦分布, 所以各导条中运动电动势大小在空间上呈正弦 分布,同样各导条电流大小在空间上也呈正弦 分布。 由于各导条中电流与运动电动势在时间上没有 滞后,因此导条中电流与运动电动势的空间分 布在相位上保持一致,如图2-4b所示。 于是由各导条电流构成的转子磁动势矢量便始 终与转子磁场轴线保持正交。 即使在动态情况下,转差速度发生变化时,这 种正交关系也不会改变。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1.解:(1).选取状态变量为:x1=y, x2=y’,x3=y’’由题可得:a2=1 , a1=4, a0=5所以x3’=-5x1-4x2-x3+3u系统的状态方程为:x1’=x2x2’=x3x3’=-5x1-4x2-x3+3u输出方程为:y=x1将微分方程表达为矩阵形式即得其状态空间表达式:[x1’; x2’; x3’]=[0,1,0;0,0,1;-5, -4, -1][x1;x2;x3]+[0;0;3]uy=[1, 0, 0][x1;x2;x3](2).选取系统的状态变量为:x1=y-h0ux2=x1’-h1u=y’-h0u’-h1ux3=x2’-h2u=y’’-h0u’’-h1u’-h2u 由题可得:a0=0, a1=3/2, a2=0b0=-1/2, b1=0, b2=1/2, b3=0所以:[h0;h1;h2;h3]=[1 0 0 0;0 1 0 0;3/2 0 1 0;0 3/2 0 1]^-1*[0 ;1/2;0 ;-1/2]=[0;1/2;0;-5/4]取状态变量为:x1=y-h0u=yx2=x1’-h1u=x1’-1/2ux3=x2’-h2u=x2’所以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x1’;x2’;x3’]=[0 1 0;0 0 1;0 -3/2 0][x1;x2;x3]+[0;1/2;0;-5/4]uy=[1 ,0, 0][x1;x2;x3](3)由题可得:a2=2, a1=3, a0=5;b3=5, b2=0, b1=0, b0=7所以[h0;h1;h2;h3]=[1 0 0 0;2 1 0 0;3 2 1 0;5 3 2 1]^-1*[5;0;0;7] =[5;-10;5;2]取状态变量为:x1=y-h0u=y-5ux2=x1’-h1u=x1’x3=x2’-h2u=x2’所以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x1’;x2’;x3’;]=[0 1 0;0 0 1;-5 -3 -2][x1;x2;x3]+[5;-10;5;2]u2.经典控制理论是建立在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和以拉普拉斯变换为基础的根轨迹和奈奎斯特判断理论之上。
《现代电机控制技术》王成元
(1-8c)
图 1-1 中, 因为主磁通 mA 是穿过气隙后而闭合的, 它提供了 气隙磁通,所以又将 mA 称为励磁磁通。
12
现代电机控制技术
第1章 基础知识
定义线圈 A 的励磁磁链为
mA mA N A
由式(1-7)和式(1-9),可得
(1-9)
mA
iA
N A N B Λδ
(1-31)
由式(1-29)和式(1-31)可知
LAB LBA N A N B Λδ
亦即线圈 A 和 B 的互感相等。 在图 1-1 中,当电流 iA 和 iB 方向同为正时,两者产生的励磁磁场方 向一致,因此两线圈互感为正值。若改变 iA 或 iB 的正方向,或者改变其 中一个线圈的绕向,则两者的互感便成为负值。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 NA=NB,则有 LmA= LmB= LAB= LBA,即两线 圈不仅励磁电感相等,且励磁电感又与互感相等。
lm
; Λδ 为气隙磁路
0 S
。
将式(1-8a)写为
δ Λmδ f A
式中, Λmδ
Λm Λδ Λm Λδ
(1-8b)
1 Rmδ
11
, Λmδ 为串联磁路的总磁导, Λmδ
。
式(1-8b)为磁路欧姆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现代电机控制技术
第1章 基础知识
式(1-7)表明,作用在磁路上的总磁动势恒等于闭合磁路内各 段磁压降之和。 对图 1-1 所示的磁路而言,尽管铁心磁路长度比气隙磁路长 得多,但由于 Fe 0 ,气隙磁路磁阻还是要远大于铁心磁路的 磁阻。对于这个具有气隙的串联磁路,总磁阻将取决于气隙磁路 的磁阻,磁动势大部分将降落在气隙磁路中。 在很多情况下,为了问题分析的简化,可将铁心磁路的磁阻 忽略不计,此时磁动势 f A 与气隙磁路磁压降相等,即有
有现代电机控制技术王成元课后答案
第二章1.为什么直流发电机电枢绕组元件的电势是交变电势而电刷电势是直流电势?P252.如果图2-1中的电枢反时针方向旋转,试问元件电势的方向和A 、B 电刷的极性如何?P73.为了获得最大的直流电势,电刷应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端部对称的鼓形绕组(见图2-3)的电刷放在磁极轴线上?P9-104.为什么直流测速机的转速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转速?负载电阻不能小于给定值?P235.如果电刷通过换向器所连接的导体不在几何中性线上,而在偏离几何中性线α角的直线上,如图2-29所示,试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在此情况下对测速机正、反转的输出特性的影响。
(提示:在图中作一辅助线。
)正反向特性不一致。
6.具有16个槽,16个换向片的两极直流发电机结构如图2-30所示。
(1)试画出其绕组的完整连接图;(2)试画出图示时刻绕组的等值电路图;(3)若电枢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试在上两图中标出感应电势方向和电刷极性;(4)如果电刷不是位于磁极轴线上,例如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换向片的距离,会出现什么问题?第三章1.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电枢电流由什么决定?答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不仅取决于外加电压和本身的内阻,而且还取决于与转速成正比的反电势(当Ø=常数时)根据转矩平衡方程式,当负载转矩不变时,电磁转矩不变;加上励磁电流If 不变,磁通Φ不变,所以电枢电流Ia 也不变,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电枢电流由直流电动机的总阻转矩决定。
2.如果用直流发电机作为直流电动机的负载来测定电动机的特性(见图3-33),就会发现,当其他条件不变,而只是减小发电机负载电阻RL 时,电动机的转速就下降。
试问这是什么原因?3.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如果励磁电流和被拖动的负载转矩都不变,而仅仅提高电枢端电压,试问电枢电流、转速变化怎样?答:最终电枢电流不变,转速升高4.已知一台直流电动机,其电枢额定电压Ua =110V ,额定运行时的电枢电流Ia =0.4A ,转速n =3600r/m in ,它的电枢电阻Ra =50Ω,空载阻转矩T 0=15m N ·m 。
现代电气控制技术
双速电动机高低速控制电路一.实验原理图2.15为△/YY为接法的双速电机控制电路图。
主电路中,KM1得电,电机绕组接成△形,低速运行;KM2,KM3得电,电机绕组接成YY形,高速运转。
图2.15使用两个按钮SB1,SB2分别控制接触器KM1,KM2,KM3,实现低速和高速的变换。
当电动机的容量较大时,若直接做高速运转,启动电流大,这时可采用低速起动,再换到高速运行的控制方式。
高低速之间都用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互锁,以防止短路故障。
二.实验目的1.掌握双速电机的Δ/YY高低速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2.熟悉实验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双速电动机Δ/YY高低速控制线路。
四.实验步骤1.检查各实验设备外观及质量是否良好。
2.按图2.15双速电动机Δ/YY高低速控制线路进行正确接线,先接主回路,再接控制回路。
自己检查无误并经指导老师检查认可方可合闸实验。
(注意:电机运行时间不宜过长)(1)合上漏电保护断路器和空气开关QF,引入三相电源。
(2)按下起动按钮SB2,观察接触器、电动机的工作情况。
(注意:电机运行时间不应过长)(3)按下起动按钮SB3,观察电动机的转速。
(4)按下停止按钮SB1,断开电机控制电源。
(5)断开空气开关QF,切断三相主电源。
(6)断开漏电保护断路器,关断总电源。
五.动作流程SB2开关闭合→KM1线圈得电→KM1自锁→KM1触点闭合(至此完成星形起动)SB3开关闭合→KM1线圈失电→KM1触点断开SB3开关闭合→KM2、KM3线圈得电→KM2自锁→KM2、KM3触点接通(完成YY 型接法)按下SB1按钮结束实验六.实验感想在实验中,我们组有些细节没有做好。
原本可以很快的完成实验,但却因为我们的粗心,导致严重拖延我们组的实验速度。
一开始,我们以为导线都是完好正常的,也就没有用万用表一根根测试,等到最后线连好后,老师过来检查上电,发现实验结果不正确。
连线都没问题,所以我们组的成员不得不把导线一根根的检查,花了不少时间,最后终于把那根断了的导线找出来,使得我们的实验才得以成功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电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它在机械、冶金、石油、煤炭、化学、航空、交通、农业以及其他各种工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电机控制技术正朝着小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二.课题的内容
1.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分类
普通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端盖、风扇、罩壳、机座和接线盒等组成。
以最常见的三相鼠笼式电机为例,其主要由定子和转子构成,定子是静止不动的部分,转子是旋转部分,在定子与转子之间有一定的气隙。
定子由铁心、绕组与机座三部分组成。
转子由铁心与绕组组成,转子绕组有鼠笼式和线绕式。
值得一提的是鼠笼式与绕线式两种电机虽然具有不同的结构,但是工作原理却是相同的。
电机按其工作电源种类的不同可划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种,常见直流电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可进一步划分无刷直流电机和有刷直流电机,常见交流电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不同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单相电机和三相电机。
这些电机也因为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
2.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自1978年,MAC经典无刷直流电机及其驱动器推出之后,国际上对无刷直流电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研制出方波无刷电机和正弦波直流无刷电机。
三十多年以来,随着永磁新材料、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特别是大功率开关器件的发展,无刷电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各组成部分发展状况
1)电机本体
无刷直流电机在电磁结构上和有刷直流电机基本一样,但它的电枢绕组放在定子上,转子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性能,使其可靠性得以提高。
无刷电机的发展与永磁材料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基本上经历了铝镍钴,铁氧体磁性材料和钕铁硼三个发展阶段。
2)电子换相电路
控制电路。
无刷直流电机通过控制驱动电路中的功率开关器件,来控制电机的转速、转向、转矩以及保护电机,包括过流、过压、过热等保护。
控制电路最初采用模拟电路,控制比较简单。
目前,控制电路一般有专用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等三种组成形式。
驱动电路。
驱动电路输出电功率,驱动电机的电枢绕组,并受控于控制电路,它一般由大功率开关器件组成。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全控型功
率开关器件。
目前,全控型开关器件正在逐渐取代普通晶闸管,驱动电路已从线性放大状态转换为脉宽调制的开关状态,同时电路组成也由功率管分立电路转成模块化集成电路。
3)转子位置检测电路
永磁无刷电机是一闭环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它是通过转子磁极位置信号作为电子开关线路的换相信号。
目前,磁敏式的霍尔位置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中,另外还有光电式的位置传感器。
为了适应无刷电机的进一步发展,无位置传感器应运而生;近年来,一种新型无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电机正处于研制之中。
(2)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方向
随着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位置检测可以通过芯片配合适当的算法来实现。
高速微处理器和DSP器件以及专用的控制芯片的出现,使得运行速度、处理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DSP固有的计算能力可用来在无刷电机上实现无传感器控制。
采用DSP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成为研究的热点,低成本DSP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电机,成为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方向。
[1]
3.交流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20世纪70年代德国工程师F.Blaschke提出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理论来解决交流电机转矩控制问题。
1985年,德国的Depenbrock教授提出了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近年来,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不断发展,且有各自不同的应用领域。
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控制方法和器件不断出现。
(1)矢量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矢量控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具体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 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 (转矩电流) 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方式又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式和有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等。
目前,在矢量控制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兴的技术,如磁通的快速控制、参数辨识和调节器自整定、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以及矩阵式变换器技术等。
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转子磁链难以准确观测,系统特性受电动机参数的影响较大,且在等效直流电动机控制过程中所用矢量旋转变换较复杂,使得实际的控制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分析的结果。
在不久的将来,矢量控制采用高速电机控制专用DSP、嵌入式实时软件操作系统,开发更实用的转子磁场定向方法和精确的磁通观测器,使变频器获得高起动转矩、高过载能力,
将是未来矢量控制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图1矢量控制示意图
(2)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直接转矩控制这种“直接自控制”的思想以转矩为中心来进行综合控制,不仅控制转矩,也用于磁链量的控制和磁链自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的区别是,它不是通过控制电流、磁链等量间接控制转矩,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量控制,其实质是用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以定子磁场定向方式,对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进行直接控制的。
这种方法不需要复杂的坐标变换,而是直接在电机定子坐标上计算磁链的模和转矩的大小,并通过磁链和转矩的直接跟踪实现PWM 脉宽调制和系统的高动态性能。
图2直接转矩控制示意图
直接转矩无差拍控制是基于离散化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提出来的一种控制方法。
无差拍控制可以在一个控制周期内,完全消除定子磁链模值和电磁转矩的动、静态误差,由于使用滞环比较器产生的转矩脉动,使电机可以运行在极低速下,扩大了调速范围。
转矩跟踪预测控制方法认为磁链模值已经被准确控制或只发生缓慢地变化,没有考虑磁链模值的控制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必将有所突破。
一是交流调速向高频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控制性能,消除脉动,其中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和软关断技术又是重点。
二是与智能控制相结合,使交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有一个根本的提高。
目前,直接转矩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新兴技术:
1)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
模糊控制是根据人工控制规则组织控制规则决策表,采用人类思维中模糊量、控制量,由模糊推理导出。
神经网络控制是人脑神经系统的某种简化抽象和模拟,由大量的简单的神经元互相连接形成的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网络系统,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功能、高容错性、多输入输出特性,易用于多变量系统的控制。
2)鲁棒控制和自抗扰控制器。
鲁棒控制是针对时间域或频率域来说的,一般假设过程动态特性的信息和它的变化范围。
自抗扰控制器利用非线性结构克服经典PID的缺陷,抵消和估计出异步电机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中,同步旋转坐标系中定子电压方程存在的非线性耦合作用,使电机定子电流的转矩分量与励磁分量的相互影响,主要用于异步电机的非线性控制。
3)复合控制。
将上述几种控制方法组合起来使用,如神经网络与内模复合控制;滑模、模糊、神经网络的复合控制;自调整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和自适应模糊神经网路滑模变结构控制等。
[2-3]
三.总结
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我对于电机现代控制技术这门学科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网上的资料,我了解到了很多控制技术在电机方面的应用,对其中的一些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相关的实际使用方法也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例如矢量控制技术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等等。
这些知识的了解让我对于电机行业和电机控制行业的发展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也感觉自己还是有很多不懂、不理解的地方。
这些让我感觉只是学习课堂上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还是要靠自己去学习,要靠自己去探寻技术的来源、发展和未来趋势,只有自己想学,才能学明白。
之前上课也只是知道这门课是讲的关于电机现代控制方面的一些技术,至于有哪些技术,这些技术分别用在哪些方面,什么场合,我却不是很清楚。
现在通过这个课题论文,我对于其中的一些技术也是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比如矢量控制技术,这种控制技术同时控制定子电流和相位,这种方法使其转矩响应很好,精度也很高,控制非常灵活,可以说这种控制方法具有非常高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前景。
而对于另一种控制方式,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来说,这种控制方式,其控制思想很简单,但其产生的效果却很好,具有比较好的动、静态性能。
当然和矢量控制方式相比较,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对于转矩的控制不是很好,还是会产生脉动,而且调速范围也没有矢量控制方式的宽。
所以说如果能够在现有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和矢量控制系统中取长补短,应该能够构成性能更优越的控制系统。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材料、矢量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状态观测器等方法已得到广泛采用。
在未来,现代电
机控制技术,将随着新材料、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取得更快的发展。
四.参考文献
[1]董永贵等.精密测控与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2]邹紧跟,符强等.基于Ethernet网络的远程测控技术[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2,25(4):624~627.
[3]王鸿钰.步进电机控制技术入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