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隔离与防护

传染病隔离及防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于红卫

传染病的隔离

传染病房内的区域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

传染病房内的区域划分及隔离要求

清洁区:未与病人接触、未被病原菌污染的区域。

如值班室、配餐室、会议室等

隔离要求:

1、病人和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

2、工作人员不得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穿

隔离鞋进入清洁区

传染病房内的区域划分及隔离要求

污染区:常与病人接触、经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包括病室、病人洗浴间、厕所等。隔离要求:

1.工作人员在进入污染区时需按要求穿隔离

衣、戴帽子、口罩、穿隔离鞋。

2.非单一病种的病房,工作人员按不同病种

穿隔离衣进入病室工作,离开病室时严格消

毒双手。

3.污染区的一切用物必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

放入半污染区。

传染病房内的区域划分及隔离要求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内

走廊、医生和护士办公室、治疗室等。

隔离要求:

1、工作人员进入半污染区时一般不穿隔离衣以

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病人不得进入半污染区。

3、治疗室内消毒的器械、药品及其他清洁物品

要与污染的物品严格区分放置,由病室携带

回的物品应先消毒后放入室内一定位置。

隔离的概念

将传染病人或带菌者,在传染期间送到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隔离单位进行治疗,以便和健康人隔开,暂避免接触。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品等集中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称为隔离。

传染病的隔离

隔离的种类

1、呼吸道隔离:适用于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如麻

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1)相同病种同住一房间,床与床之间距离为2米。(2)接近患者时应戴口罩,必要时加穿隔离衣、戴手套。

呼吸道隔离

(3)病人鼻咽分泌物、与分泌物接触过的物品需进行消毒处理。

(4)病人一般不能外出,如要到其他科室检查时需戴口罩。

(5)病室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每日2次;通风每日不少于3次;地面擦洗每日2次;室内保持

一定温度和湿度。

隔离的种类

2、消化道隔离:适用于消化道传染病,如伤寒、细

菌性痢疾等。

(1)不同病种病人最好分房收治,如条件不允许不同病种也可同居一室,但每个病人之间必须实

行隔离,床边挂上“床边隔离”标记。

(2)密切接触病人时要穿隔离衣,对不同病种病人进行查房时要更换隔离衣。接触病人后要

严格消毒双手。

消化道隔离

(3)病人的食具、便器要专用,用后要消毒。病人的呕吐物及排泄物也应进行消毒。

(4)病人之间不能交换用物、书报等。

(5)病房设纱窗、纱门,做好防蝇、灭蝇及灭蟑螂工作。

隔离的种类

3、严密隔离

适用于甲类传染病,如霍乱、鼠疫和某些传染性强的传染病。

严密隔离

(1)病人应住单人房间,最好为负压隔离病。无条件时同类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严禁使用中央空调。

房门上标明“严密隔离”标记。

(2)病房内设备固定、专用,室内物品须经严密消毒处理后方可拿出室外。

(3)工作人员进入严密隔离病房需另戴帽子、口罩及穿隔离衣、围裙,换隔离胶鞋(鞋套)。

传染病医院隔离区的划分

传染病医院隔离区的划分 一、传染病医院隔离区的划分 为了更好地执行消毒隔离的各项规定,便于消毒隔离顺利进行,保证消毒隔离效果,要做好隔离区的划分。在隔离区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并规定人们在此区域活动的规则。隔离病区应划分为:三区(相对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两缓冲(带)、两端(清洁端、污染端)、两走廊(内走廊、外走廊)。各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和界线,如用醒目的颜色区别或用文字图标,以时刻提醒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隔离规范。 清洁区——没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传染病医院的办公区、职工生活区等。综合医院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更衣室、配餐间、防护用品储物间等。半污染区——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传染病隔离区内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内走廊、通过间、缓冲间等。 污染区——已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感染疾病科门诊病人候诊检查区、诊室污物处置室、患者检查室、标本存放室、X 拍片室。病房中病人的病室、洗漱间、外走廊、污染端等。 隔离区——所有房间均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方向从洁到污。并保证空气在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之间不能对流。各区之间的缓冲区域均要设置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快速手消毒剂,并应备有盛放使用过的防护用品的带盖容器,如隔离衣、口罩、帽子、防护目镜、手套、鞋套、防护服等按规定的容器放置并处理。 二、隔离区行为的划分 传染病医院及感染疾病科室医院建筑布局应按照使用功能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 隔离区的行为要求是杜绝医院感染的保证。在传染病医院和综合医院的感染疾病科,除严格地划分隔离区外,并应该严格规范在隔离区的行为,要求每个进入隔离区的人员严格遵守,并有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检查,大家互相提醒、互相检查、互相督促,使每个人在不同的隔离区域都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各项规则。 (一)隔离区工作要求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选择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隔离种类(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医务人员进入隔离区必须严格执行个人防护要求方可进入。医务人员需加强工作计划性,集中治疗护理,尽量减少进出病室次数。医务人员在进入和离开病区时应注意呼吸道、口腔粘膜、眼结膜及外耳道的防护,下班前必须进行卫生处置(清洁消毒并经沐浴后更衣)后方可离开病区。 1 隔离区管理要点 各类人员严格分清“三区、二线”(三区:清洁、污染、半污染;二线:清洁路线、污染路线),并落实各项消毒措施以保证三区功能。物品设置合理有序,标志清晰,相对固定,用后按规定分类处置。抢救物品要做到班班交接、清点、及时检查补充,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2 人员流动方向 医务人员上班进入更衣室,将所有清洁衣物脱掉,更换刷手衣(上班专用内衣),穿工作鞋在相对清洁区与半污染区之间的缓冲区穿防护服、戴帽子、口罩、手套进半污染区医生、护士办公室进病房前在半污染与污染区之间缓冲区加穿隔离衣,第二层口罩、防护镜、帽子、手套、鞋套进入病房。在病房门外缓冲区脱鞋套,解隔离衣袖带,腰带,摘第一层手套解隔离衣领带,轻脱隔离衣,将外面卷起放入带盖容器中,摘防护镜,脱第二层帽子,摘第二层口罩、手套,分别放置在不同功能的容器中,洗手、消毒进入半污染区医护办公室下班前在半污染区与相对清洁区之间缓冲区脱防护服、帽子、口罩、手套,分别放置在相应的容器中,洗手、清洁消毒口、鼻、耳道后脱刷手服沐浴更衣离开病区。 (二)隔离区病人的管理 甲类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肺炭疽等严密隔离的传染病疑似患者、临床诊断患者需置单人病房,并与确诊患者隔离收治,重症患者与一般患者分室收治,必要时重症患者应收治在有负压病房条件的重症监护病房或具备监护抢救条件的病室。呼吸道传染病要求患者戴好口罩,并不得随意离开所住的病室,更不能串病室。各房间门均应保持关闭状态。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三、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 四、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 五、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六、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 七、有严重感染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行消毒。 八、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 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十、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十一、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十二、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 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隔离伤口用物立即消毒处理。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 防范措施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 一、病区环境 传染病区与普通病区分开,肝炎病人与感染病人分开收治。 门诊部:工作人员应有各自出入口。设专用挂号、收款、化验、X线、取药、治疗等科室。 病区:应设工作人员卫生通过间(包括更衣、淋浴)。病房要分设小病室,不同病种病人分别安排在不同隔离病室。在病室内部应按严密的隔离原则进行建筑,内设卫生间及防护门。通道走廊墙壁上设有两层传物窗,工作人员可以不进入病室而传送饮食、药品等(轻病人)。病区内需设专用消毒间。 其他:如洗衣房、消毒供应室均应有符合隔离的建筑,还应有必要的消毒设施,如污水处理站、焚烧炉等。 隔离区的划分: 门诊、病区等单位均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清洁区:即没有与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方,如工作人员更衣室、休息室、治疗室、库房、值班室等。 半污染区:凡有可能被病人间接轻度污染的地方,如医护办公室、走廊、化验室等。 污染区:指被病人或排泄物、用物等直接污染的地方,如病室、外走廊、病人卫生间(厕所、浴室、洗脸间)地面等。 隔离设备 隔离标记(严格隔离:黄色标记图案;接触隔离:橙色标记图案;呼吸道隔离:蓝色标记图案;结核菌隔离:灰色标记图案;肠道隔离:棕色标记图案;引流物—分泌物隔离:绿色标记图案;血液—体液隔离:红色标记图案)。 隔离衣、衣架。 设福尔马林熏箱、消毒一般用物。 洗手方法、避污纸等。 感染患者的用物与传染患者用物分开,固定使用,定期消毒清洗,如治疗盘、听诊器等,病人用后的物品单独处理,在肝炎病房走廊内放一盆%含氯消毒液泡手,每日更换一次,并挂有隔离衣,每日更换一次。 病室定时通风换气,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治疗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每季空气培养一次,空气细菌总数≤500cfu/m3。 扫床应湿式操作,物品均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用后消毒备用。治疗室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二、病员消毒隔离制度 病人住院入病区时,除带必需生活用品外,其他一律不得带入。 病人住院期间,不得互串病室,不可随意外出,病人活动最好是局限于污染区内。 严格对陪伴及探视人员的管理。尽量控制不让家属陪伴及探视。特殊病情危重的患者,经医务人员允许可以陪伴,但必须遵守医院隔离规定。出院时必须经适当的卫生消毒。 三、工作人员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半污染区工作时,需穿工作服,隔离衣、鞋、戴帽子、口罩,接触病人前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尤其是接触污染物品,以及更换床单,收污染

(完整版)传染病隔离制度1

威海市立医院隔离制度 1隔离原则: 1.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疾病的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1.2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1.3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1.4 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1.5 受条件限制时,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1.6 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规定。 2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2.1患者的隔离 2.1.1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2.1.2 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2.2医务人员的防护

2.2.1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2.2.2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3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3.1患者的隔离 3.1.1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3.1.2 如必须在我院诊治时,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3.3.3 应严格空气消毒。 3.2医务人员的防护 3.2.1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3.2.2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27传染病患儿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病患儿消毒隔离制度 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患儿应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隔离。将患儿置于隔离病房,同时,为避免院内感染,应严格执行以下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在进入病房时应穿好工作服,在接触病人时如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离衣,穿隔离衣前应戴好工作帽、口罩并根据情况采取其他屏障隔离措施(如防护眼罩/面罩等)。医护人员接触不同病种病人须更换隔离衣,穿隔离衣不得进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接触需空气和飞沫隔离防护的患者时请先戴好口罩。 2.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手的消毒:医务人员在给病人进行检查、注射、护理等操作前应洗手;在给同病种每一病人操作后应用抗菌洗手液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然后再给另一病人操作。但在给不同病种病人操作间,用抗菌洗手液洗手后,再用消毒剂浸泡2min。 3.遵行“标准预防”,凡所有病患体液、血液均视为感染物。当接触血液、体液或损伤之皮肤、粘膜或组织时,均应戴手套。若自己有皮肤受损或伤口,请先以防水敷料做防护措施。若发生针刺伤事件,请报告护士长并填写报告表。 4.尽可能提供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对要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含有效氯1000mg/L以上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5.病人使用过的奶瓶奶嘴等先用含有效氯500mg/L以上的消毒液进行浸泡30分钟,再进行清洗后送供应室高压灭菌。

6.病人污染过的布类等先用含有效氯500mg/L以上的消毒液进行浸泡30分钟,再用双层塑料袋包好送洗衣房。 7.隔离病房的清洁用品(如拖布、抹布)分区使用并有标志,按规定进行消毒。 8.传染病患儿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或净化后再排入下水道。 9.传染病患儿的脸盆、痰杯、餐具、便器使用一次性用品,诊疗用物听诊器、血压袖带等每个病人专用。 10.隔离病房地面每天用清水拖地1次,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一次。当地面受到污染时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消毒。 11.传染病患儿的生活垃圾等均按按医疗废物处理进行管理和处置,置于黄色垃圾袋内送焚烧。 12.传染病患儿出院后,对床单位进行彻底终末料理,以含有效氯500mg/L以上的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30分钟以上。对床垫、枕芯等用品使用臭氧消毒袋封闭消毒。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doc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穿工作服不得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 二、正确使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 四、抽出的药液放置不得超过2小时,开启的静脉输用的无菌溶液须在2小时内使用,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原则是现配现用,特殊情况,按使用说明执行。 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器械保存液及容器每周更换2次。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六、特殊区域:如各科治疗室、换药室、废物处置间、医疗废物暂存间、门诊注射室、产房、人流室等,每日消毒液擦拭物表与地面2次,每日空气消毒1-2次。 七、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消毒剂、消毒用品每季度一次生物监测,有记录。 八、使用的清洁工具(拖布、扫把、抹布等)标识明显,分别清洗,定点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九、病床湿式清扫,每天一次,一床一套(巾),保持病床干净整洁;床头柜湿抹(一柜一巾),使用后浸泡消毒。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十、不明原因传染病、朊毒体、气性坏疽等特殊病原体感染的衣被及特殊传染性衣物均应与其他衣物分开,单独用双层口袋密封,且注明疾病名称,运到指定地点放置并与洗涤公司交接清楚。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换下的带有脓血、体液的被服、床单放入污物袋中,标识清楚,运到指定地点放置。 十一、化验报告单实行远端打印方式或消毒后定点放置。 十二、疑似传染病人应单间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按传染病管理要求处理。

传染--隔离病区设置、防护措施及操作常规

隔离病区设置、防护措施及操作常规 传染病区内区域划分 根据污染程度及工作需要,把传染病区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在清洁区和半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分别设立缓冲带,并加装实际的隔离屏障(如隔离门) 各区之间用颜色区分,清洁区蓝色标志,半污染区黄色标志,污染区红色标志,以警示医务人员;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的专用通道;防护用品置于不同区域,医务人员在不同区域穿戴和脱卸相应的防护用品。 病区的设内外三条走廊,内走廊为工作人员专用,外走廊为病人和污物通道。进出隔离病区的各类人员、不同物品,应按规定走专门的通道,按规定的方向流动。医务人员、清洁的医疗用品应走医务人员专用通道,遵循由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流向,除非经过规定的消毒处理,不得逆流。 隔离病区必备的设施 (1)入口处必须设有通过间,防护用品柜置于不同的区域。 (2)有专用的洗手设备和单独的卫生淋浴设备。 (3)配备专用的消毒设备及消毒药剂。 (4)配备盛装各种污物的带盖污物桶、封闭式的污物车。 隔离病区的通道管理 进出隔离病区的各类人员、不同物品,应按规定走专门的通道,按规定的方向流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务人员、清洁的医疗用品应走医务人员专用通道,遵循由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流向,除非经过规定的消毒处理,不得逆流 设置病人专用通道及污物通道。污衣、污物、病人标本和病人尸体通过污物通道送出,使用专用电梯。 工作人员进入污物通道收集处理污衣、污物、标本前,要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离开隔离区域时脱下外层防护用品,再跨入其他区域。 进出隔离病区流程 隔离病区工作人员从工作人员清洁通道→更衣室,穿戴内层清洁工作帽、防护口罩、衣、裤,换拖鞋→进入半污染区前更换工作鞋→进入半污染区,洗手,戴一次性防护帽子、口罩、穿外层防护服、戴护目镜、手套、鞋套、→进入污染区(隔离区)。 离开隔离病区应遵循从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流向,按规范洗手消毒,脱卸隔离防护用品。 在污染区内穿戴的外层防护用品,不能带进半污染区。 病人资料包括病历资料、报病卡、处方、验单等不得随便跨区传递,为避免交叉感染,应在半污染区(过度间)经消毒后方可外送。 病人的管理 病区应有明确的病人管理制度。护士应向新入院病人清楚交代如何配合实施隔离,同时也要注意消除病人对疾病的担忧,和对隔离的恐惧不安情绪。 如病情允许,住院病人必须戴口罩,其活动应限制在病室内,一切诊疗活动也尽量在隔离病区内完成。如特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染病医院隔离及防护

一、传染病医院隔离区的划分 为了更好地执行消毒隔离的各项规定,便于消毒隔离顺利进行,保证消毒隔离效果,要做好隔离区的划分。在隔离区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并规定人们在此区域活动的规则。 隔离病区应划分为:三区(相对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两缓冲(带)、两端(清洁端、污染端)、两走廊(内走廊、外走廊)。各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和界线,如用醒目的颜色区别或用文字图标,以时刻提醒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隔离规范。 清洁区——没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传染病医院的办公区、职工生活区等。 综合医院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更衣室、配餐间、防护用品储物间等。 半污染区——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传染病隔离区内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 站、内走廊、通过间、缓冲间等。 污染区——已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感染疾病科门诊病人候诊检查区、诊室污物 处置室、患者检查室、标本存放室、X拍片室。病房中病人的病室、洗漱间、外走廊、污染端等。 隔离区——所有房间均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方向从洁到污。并保证空气在清洁区、半污 染区及污染区之间不能对流。各区之间的缓冲区域均要设置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快速手消毒剂,并应备有盛放使用过的防护用品的带盖容器,如隔离衣、口罩、帽子、防护目镜、手套、鞋套、防护服等按规定的容器放置并处理。 二、隔离区行为要求 在传染病医院和综合医院的感染疾病科,除严格地划分隔离区外,并应该严格规范在隔离区的行为,要求每个进入隔离区的人员严格遵守,并有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检查,大家互相提醒、互相检查、互相督促,使每个人在不同的隔离区域都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各项规则。 (一)隔离区工作要求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选择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 的隔离种类(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医务人员进入隔离区 必须严格执行个人防护要求方可进入。医务人员需加强工作计划性,集 中治疗护理,尽量减少进出病室次数。医务人员在进入和离开病区时应 注意呼吸道、口腔粘膜、眼结膜及外耳道的防护,下班前必须进行卫生 处置(清洁消毒并经沐浴后更衣)后方可离开病区。 1 隔离区管理要点

传染病的消毒隔离防护

传染病的消毒隔离防护 第一节传染病消毒隔离防护的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它是由于致病微生物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而造成人与人、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①有病原体;②有传染性;③有地方性、季节性和流行性;④疾病发展具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和慢性期等规律性;⑤有免疫性。 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和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整体中的某个人)。各种传染病病原体都以一定的方式,经过一定的部位而侵入机体组织,不同类的传染病它们的病原体从机体内排出的途径、排出的方式和进入机体的部位均不同。 二、消毒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也未发现传染病的情况下,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或其它有害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称为预防性消毒。对存在或曾经存在污染源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称为疫源地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 (一)物理消毒法 1、机械消毒法(机械消毒法有一定的除菌作用。常用的有冲洗、擦抹、刷除等。为加强除菌效果,常在清除操作中使用表面活性剂。机械清除物体表面微生物,可结合日常卫生清扫工作进行。清扫时,为防止微生物随尘土飞扬,以湿性清扫法为宜。通风是对空气中微生物进行稀释、消除。自然通风是一种最为简便、经济的空气消毒方法。室内空气受到污染,打开门窗通风,即使在无风时,1-2 小时也可达到无害化。):如冲洗、过滤、通风和抖动等; 2、阳光紫外线消毒法:一般是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如衣服、被褥等曝晒于阳光下; 3、焚烧消毒法(凡价值不高而又可燃烧的物品用火焚烧是最彻底的消毒方法):用于无用的衣物、纸张、垃圾、受污染的杂草及尸体的处理。病人呕吐物污染的局部地面,可铺上草、锯末等进行焚烧消毒; 4、煮沸消毒法:将煮不坏的被污染物品放入锅内,加水浸没物品,烧开后煮15-30分钟,可杀灭大多数的病原体; 5、空气消毒机消毒和紫外线灯消毒。 紫外线照射对细菌、病毒、真菌、芽胞、衣原体等均具有杀灭作用,其杀灭微生物的主要机理是通过光化学转变作用诱发微生物遗传物质(DNA或RNA)的突变,使微生物DNA 失去转化能力而死亡。由于紫外线消毒作用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微生物因素(如微生物类型、数量、悬浮类型、生长周期、修复过程等)、有机物质、温度、湿度、波长、消毒对象等因素,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灯管表面应经常(一般每2周左右1次)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与油垢,以减少对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2.紫外线肉眼不可见,灯管放射出的兰色光线并不代表紫外线强度。有条件者应定期测量灯管的输出强度;没有条件的可逐日记录使用时间,以便判断是否达到使用期限。 3.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空气中不应有灰尘或水雾,温度保持在20~C以上,相对湿度不宜超过40-60%。 4.不透紫外线表面(如纸、布等),只有直接照射的一面才能达到消毒目的,因而要按时翻动,使各面都能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 5.紫外线无法穿透排泄物、分泌物,亦不能

透析室传染病患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

透析室传染病患者消毒隔离制度 一、门诊接诊病人预防控制措施 1、传染病人,仅接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 2、按标准预防措施执行。 二、留观病人预防控制措施 1、病人安置单人房间,就地隔离。除特护、医生必要检查、处置外,其他人包括医务人员不得进入。 2、病房尽量配备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及其它用品相对固定,各种器械、抢救监护设备、隔离衣等,不得与他人共用。 3、医疗器械消毒处理:严格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4、病房每日一次紫外线消毒,房间内设施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液每日擦拭一次。 三、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等),每诊治一位病人均应洗手或手消毒。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更换消毒,严重污染时随时更换消毒。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鞋套。 2、医生检查、换药时必须戴手套,离开病房后,严格洗手,并使用手消毒剂。 3、非该病区工作人员需进入时,应经该病区医务人员许可,并接受消毒隔离要求的指导,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四、医疗废物处理: 1、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瓜壳、纸张、一次性饭盒等)应作为感染性废物管理;所有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包装。 2、病人房间的台面、门把手、地面、诊疗用品、废弃物、便器等必须由专人负责严格消毒。 3、排泄物、呕吐物及分泌物的处理:直接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统一消毒处理。

透析室传染病患者消毒隔离措施 一、门诊接诊病人预防控制措施 1、传染病人,仅接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 2、按标准预防措施执行。 二、留观病人预防控制措施 1、病人安置单人房间,就地隔离。除特护、医生必要检查、处置外,其他人包括医务人员不得进入。 2、病房尽量配备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及其它用品相对固定,各种器械、抢救监护设备、隔离衣等,不得与他人共用。 3、医疗器械消毒处理:严格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4、病房每日一次紫外线消毒,房间内设施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液每日擦拭一次。 三、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等),每诊治一位病人均应洗手或手消毒。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更换消毒,严重污染时随时更换消毒。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鞋套。 2、医生检查、换药时必须戴手套,离开病房后,严格洗手,并使用手消毒剂。 3、非该病区工作人员需进入时,应经该病区医务人员许可,并接受消毒隔离要求的指导,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四、医疗废物处理: 1、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瓜壳、纸张、一次性饭盒等)应作为感染性废物管理;所有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包装。 2、病人房间的台面、门把手、地面、诊疗用品、废弃物、便器等必须由专人负责严格消毒。 3、排泄物、呕吐物及分泌物的处理:直接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统一消毒处理。

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 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染 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一、传染病病室消毒隔离要求 1(传染病人应按不同病种分室收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 2(传染病区内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 3(传染病区使用的票证、检查单、病人用物及其它用物均要消毒后才能送出病区。4(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空针、输液器等应集中送焚烧处理。 5(注射、输血、输液器具使用后,要先浸泡消毒,再送供应室处理。 6(各类病人在各自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严格探视和陪伴制度。 二、各种污染对象的常规消毒方法 1(地面、墙壁、门窗: 对有细菌繁殖体和病毒污染,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1000-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300ml/㎡,水泥墙、石灰墙、木板墙为100ml/㎡,对上述各种墙壁喷洒的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50-300 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对上述各种方式的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 0分钟。 2.空气: 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 33 ),对细菌芽脆的污染每立方米用溶液337ml (lg/ m)20ml (3g/m,放置1 / 4 . 陶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32%过氧乙3 30-60分钟。酸溶液(8g/m)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 3.衣服、被褥分钟,或用被细菌繁殖体和病毒污染时,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不耐热分钟;250-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的毛巾、毛毯、被子、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消毒时,将要7 ml(lg/m):过氧乙酸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 对细菌芽胞的污染也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和分泌物4.有效氯消毒剂溶20000mg/L可加漂白粉50g或对稀薄的排泄物,每1000mg/L1.5g或次氯酸钙加入漂白粉5g2小时;对无粪的尿液,每1000 ml液,搅匀放置小时。对成形粪便不宜直接使2100ml混匀,放置或10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有效氯消毒或50000mg/L漂白粉乳液(含有效氯5%)用含氯消毒干粉消毒。可用20% 2小时。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剂溶液2: 餐具5.过氧乙酸溶0.5%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 0分钟。也可用首选煮沸消毒15-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液浸泡30 6.食物分钟,病人的剩余饭过氧乙酸消毒溶液浸泡10瓜果、蔬菜类可用0. 2-0. 5%有效氯消毒剂溶5000 mg/L分钟,或用20%漂白粉乳剂,或菜再食用,要煮沸30 2液浸泡消毒小时后处理。 7.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30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漂白粉澄清液或可用2%0.5% 容器,以使内外都达到消毒目的。2 / 4

传染病及消毒隔离知识试卷

传染病及消毒隔离知识 试卷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传染病及消毒隔离知识试卷 姓名:科室:成绩: 一、单选题? 1、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有:(E) A.三类35种B.三类36种C.三类37种D.三类38种E.三类39种 2、有关消毒的描述,错误的是(E) A.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B.可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C.可防止患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D.即使有了强有力的消毒措施,医护人员也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E.对不同的传染病消毒效果相似 3、有关消毒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E) A.微波消毒属高效消毒法B.异丙醇属中效消毒法 C.通风换气属低效消毒法D.高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 E.病原体及消毒方法相同,在不同的物品上消毒效果相同 4、有关隔离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B.便于管理传染源 C.可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 给他人 D.根据传染病的平均传染期来确定隔离期限 E.某些传染病患者解除隔离后尚应进行追踪观察 5、2%戊二醛对医疗器械浸泡消毒和灭菌的时间分别是(A) A.20分钟达消毒要求,10小时达灭菌要求B.15分钟达消毒要求,4小时达灭菌要求 C.45分钟达消毒要求,9小时达灭菌要求D.15分钟达消毒要求,8小时达灭菌要求 6、有关标准预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B.强调双向防护C.所有的患者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者 D.要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E.脱去手套后可以不洗手 7、甲类传染病是指(A) A、鼠疫和霍乱 B、白喉和梅毒 C、炭疽和淋病 D、流感和腮腺炎 E、流脑和乙脑 8、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

传染病隔离措施有哪几种.doc

传染病隔离措施有哪几种 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有些是有分季节性的,要注意好隔离和预防。那么传染病的隔离措施有哪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传染病隔离的种类 根据传染病传染的强度及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隔离方法。 1.严密隔离适用于祺乱、肺鼠疫、肺炭疽、SARS等甲类或传染性极强的乙类传染病。具体隔离方法是:①病人住单间病室,同类病人可同住一室,关闭门窗,禁止陪伴和探视病人;②进人病室的医务人员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换鞋,注意手清洗与消毒,必要时戴手套;③病人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敷料等严格消毒;④室内采用单向正压通气,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定期喷洒消毒液或紫外线照射。 2.呼吸道隔离适用于流行性感冒、麻疹、白喉、水痘等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具体隔离方法是:①同类病人可同住一室,关闭门窗;②室内喷洒消毒液或紫外线照射;③病人口舁、呼吸道分泌物应消毒;④进入病室的医务人员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3.消化道隔离适用于伤寒、细繭性痢疾、甲型肝炎等通过

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具体隔离方法是:①同类病人可同住一室;②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换鞋,手清洗与消毒;③患者粪便严格消毒,病人用品、餐具、便器等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地面喷洒消毒液;④室内防杀苍蝇和蟑螂。 4.接触隔离适合于狂犬病、破伤风等经皮肤伤口传播的疾病。具体隔离方法是:①同类病人可同居一室;②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穿隔离衣、鉞口罩;③病人用过的物品和敷料等严格消毒。 5.昆虫隔离适用于通过蚊子、蚤、虱、蜱、恙螨等昆虫叮咬传播的疾病,如疟疾、斑疹伤寒等。具体的隔离方法主要是病室内有完善防蚊设施,以预防叮咬及杀灭上述医学昆虫。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的种类 分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种。疫源地消毒是指有传染源(病者或病原携带者)存在的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体外传。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现传染源情况下,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进行消毒措施。如公共场所消毒,运输工具消毒,饮水及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均属之。 医院中手术室消毒,免疫受损严重的病人,如骨髓移植病人预防性隔离及消毒措施亦为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二种。 随时消毒是指及时杀灭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 物而进行的随时的消毒工作。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地点进行的彻底消毒,以期将传染病所遗

传染病及消毒隔离知识试卷资料

传染病及消毒隔离知 识试卷

精品资料 传染病及消毒隔离知识试卷 姓名:科室:成绩: 一、单选题 1、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有:(E) A.三类35种B.三类36种C.三类37种D.三类38种E.三类39种 2、有关消毒的描述,错误的是(E) A.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发生的重要措施B.可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 C.可防止患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D.即使有了强有力的消毒措施,医护人员也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E.对不同的传染病消毒效果相似 3、有关消毒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E) A.微波消毒属高效消毒法B.异丙醇属中效消毒法C.通风换气属低效消毒法 D.高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 E.病原体及消毒方法相同,在不同的物品上消毒效果相同 4、有关隔离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B.便于管理传染源 C.可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给他人 D.根据传染病的平均传染期来确定隔离期限 E.某些传染病患者解除隔离后尚应进行追踪观察 5、2%戊二醛对医疗器械浸泡消毒和灭菌的时间分别是(A) A.20分钟达消毒要求,10小时达灭菌要求B.15分钟达消毒要求,4小时达灭菌要求 C.45分钟达消毒要求,9小时达灭菌要求D.15分钟达消毒要求,8小时达灭菌要求6、有关标准预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B.强调双向防护 C.所有的患者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者 D.要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E.脱去手套后可以不洗手 7、甲类传染病是指(A) A、鼠疫和霍乱 B、白喉和梅毒 C、炭疽和淋病 D、流感和腮腺炎 E、流脑和乙脑 8、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 A、消化道传播 B、母婴传播 C、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D、注射途径 E、输血或血制品 9、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10、在医疗诊治活动中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什么处理方法?(B) A.消毒法 B.灭菌法 C.一般消毒 D.清洗处置 二、多单选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B) A、密切接触 B、经呼吸道 C、经消化道 D、经昆虫媒介 E、经血液及血制品 2、个人防护用品包括(ABCDE) A.口罩;B、手套;C、护目镜;D、隔离衣;E、防护服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常见传染病医院消毒与隔离技术测试试题

常见传染病医院消毒与隔离技术测试试题 下列属于我国法定传染病中乙类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腮腺炎? 脊髓灰质炎????? B、麻疹?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鼠疫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手足口病? 病毒性肝炎? 答案 D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传染源??? B、易感人群???? C、传播途径???? D、消毒与隔离 答案 ? 下列属于疫源地消毒的是? A、床单元消毒 ?预防性消毒???????? B、预防性消毒 ?终末消毒? C、终末消毒 ?床单元消毒?????????? D、预防性消毒? 控制性消毒 答案 ? 标准预防是基于患者非感染性因子原则的是? A、血液??????? B、体液??????? C、汗液??????? D、非完整皮肤 答案 ?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采取接触隔离措施的疾病是? A、麻疹 ?感染性腹泻?????? B、手足口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多重耐药菌? 肺结核???? D、细菌性痢疾? 病毒性腹泻 答案 ?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采取空气隔离措施的疾病是? A、肺结核 ?流行性感冒??????? B、水痘 ?肺结核? C、流行性腮腺炎 ?水痘???????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白喉

答案 ?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采取飞沫隔离措施的疾病是? A、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腮腺炎?????? B、细菌性痢疾 ?感染性腹泻? C、百日咳? 白喉? 手足口病?????????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水痘? 答案 下列传播途径医务人员应戴医用防护口罩进行诊疗活动? A、空气传播? 接触传播? ? ? ? ? ? ? ? ? ? ? ? ? ? ? B、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 C、空气传播? 母婴传播? ? ? ? ? ? ? ? ? ? ? ? ? ? ? D、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 答案 ? 病毒性腹泻主要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 A、冠状病毒? ? ? ? B、轮状病毒? ? ? C、杆状病毒? ? ? ? D、丝状病毒? 答案 细菌性痢疾是由肠杆菌科细菌的哪种菌属引起 A、变形杆菌属? ? ? B、埃希菌属? ? ? C、沙门菌属? ? ? D、志贺菌属 答案 ? 煮沸消毒法主要用于食物、器皿、衣物等的消毒,在水中煮沸100℃,5 分钟左右即可杀死细菌繁殖体,对于乙肝病毒污染的物品,应延至10-15 分钟。 答案错误 紫外线常用于室内空气、水、手术包和一般物体表面消毒,照射强度≥50μW/cm2 可继续应用于临床,此法穿透力强,对真菌孢子、细菌芽胞效果好,对HBV 有效。 答案错误 我院使用的消毒灵适用于餐(茶)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使用浓度为250-500mg/L。 答案错误

传染病隔离常规措施及标志

传染病隔离常规措施及标志 一、严密隔离(采用黄色隔离标志) 适用于鼠疫、肺炭疽、霍乱、咽白喉、狂犬病等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病。 1.单间隔离、关闭门窗,病原体相同者可同住一室,病室空气、地面、物体表面消毒1~2/d。 2.进入病室者应穿隔离衣、鞋、戴口罩、帽子及手套。离开病室时应消毒双手,脱去隔离衣、鞋。 3.患者不能离开隔离室,如必须移出,应妥善覆盖,以防在转移过程中污染环境和他人。 4.有呼吸道感染或手指皮肤破损者,应停止接触此类患者(霍乱例外)。 5.室内物品固定使用,未经消毒或隔离包装不得移出病室。所用物品需消毒后方可转用。分泌物、排泄物消毒后废弃。污染物品应装双层污物袋,标记、消毒后送出销毁或洗消处理。 6.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及一切用具均须严格执行终末消毒l~3次,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呼吸道隔离(采用蓝色隔离标志) 适用于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支原体肺炎等。 1.同一病种患者,可同住一室。 2.进入病室者应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 3.接触患者或可能污染物品、护理下一名患者前应洗手。 4.患者所用食具、痰杯等应予隔离。食具每餐消毒,痰杯每天消毒。呼吸道分泌

物应予消毒后废弃。 5.病室空气消毒1~2/d。 6.患者有必要离开病室时,必须戴口罩。 三、消化道隔离(采用棕色隔离标志) 适用于菌痢、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等。 1.不同病种的患者最好分室收治。病室内应无蝇、无蟑螂。病室地面、物体表面消毒1~2/d。 2.密切接触患者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接触污物时需戴手套,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 3.接触患者、污物、护理下一名患者前应严格洗手。 4.患者的用品、食具、便器、排泄物、呕吐物等,均须消毒。指导患者饭前便后洗手 四、接触隔离(采用橙色隔离标志) 适用于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咽炎或肺炎、新生儿淋球菌眼结膜炎、狂犬病、皮肤炭疽病等。 1.同种病原体感染可同住一室。 2.密切接触患者应戴口罩,穿隔离衣,接触传染性物质时戴手套。手上有破损者,应停止接触此类患者。 3.接触患者、污染物、护理下一名患者前,应洗手。 4.患者用品不得转交他人应用。一切污染用品,须严密消毒后方可使用。 5.污染物应装袋、标记、送出销毁或洗消处理。

传染病消毒隔离防护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传染病消毒隔离防护的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它是由于致病微生物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而造成人与人、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①有病原体 ②有传染性; ③有地方性、季节性和流行性 ④疾病发展具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和慢性期等规律性 ⑤有免疫性 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各种传染病病原体都以一定的方式,经过一定的部位而侵入机体组织,不同类的传染病它们的病原体从机体内排出的途径、排出的方式和进入机体的部位均不同。 二、消毒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也未发现传染病的情况下,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或其它有害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称为预防性消毒。对存在或曾经存在污染源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称为疫源地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 (链接) (一) 物理消毒法 1、机械消毒法:如冲洗、过滤、通风和抖动等; 2、阳光紫外线消毒法:一般是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如衣服、被褥等曝晒于阳光下; 3、焚烧消毒法:用于无用的衣物、纸张、垃圾、受污染的杂草及尸体的处理。病人呕吐物污染的局部地面,可铺上草、锯末等进行焚烧消毒; 4、煮沸消毒法:将煮不坏的被污染物品放入锅内,加水浸没物品,烧开后煮15-30分钟,可杀灭大多数的病原体; (二)化学消毒法 1、喷雾消毒:使用喷雾器将消毒液均匀地喷射到需消毒物体的表面; 2、擦拭消毒:用布浸蘸消毒液后,擦拭被消毒物体的表面; 3、浸泡消毒:将被消毒的物品浸渍于相应的消毒液中; 4、混合消毒:将消毒液或粉直接与被消毒的物品相混合搅匀,通常用于传染病病人分 泌物与排泄物的消毒; 5、熏蒸消毒:将消毒物品进行自然蒸发或加热蒸发,利用消毒药品所产生的气体进行 空气和物体表面及棉织品的消毒。消毒要求及时、彻底、有效。做好消毒工作,是有效地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一种重要措施。 三、隔离防护 为了防止传染病在社会或家庭中发生、蔓延,在防治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其中比较重要的手段,即隔离病人,把传染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传播途径完全隔断。在隔离的方式中,住院隔离是最合理、最安全的隔离方式。发现有人患传染病后,一般应送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专门病区的医院进行治疗。轻型患者或一些康复期患者在家中采取隔离措施时,一般要求病人在家庭中独居一室,使用专用日常用品,饮食、洗刷等生活同健康人分开,病人所用过或接触过的物品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传染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