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酶》教案(浙科版必修一)
最新浙科版生物必修一《酶》教学设计
最新浙科版生物必修一《酶》教学设计第一篇:最新浙科版生物必修一《酶》教学设计《酶》教学设计设计者:01 授课内容:酶及其有关实验探究授课对象:高二学生教材:浙科版生物学必修1一、设计理念新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一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通过对基本生物学知识、生物学观点、生物学情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二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酶》这一节,既有丰富的生物学史实资料,还有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又不乏热点新闻、医疗健康这样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生活实例。
在学教过程中,加入这些生活实例,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增强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更乐于探究新知识,进而获得自己独特的对生物学的理解、感受和体验。
本节课对于师生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共同发展的平台。
在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同时,贯穿有关生活实际的内容,也能够较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学生在学习有关酶的实验探究方面,可以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想和发现。
倡导了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路。
二、学习任务分析《酶》这一节内容是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是在学生了解了细胞与能量的关系,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后,对细胞代谢的进一具体步探究。
同时,也为即将学习的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因此,酶的学习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延续性和逻辑性,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此外,本堂课对实验探究的学习较多,因此,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的好时机,教师可在课堂上加强实验技能的说明和实验操作的讲解。
教材多结合图片及视频,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懂得实验探究在生物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普通中学的高二学生。
他们接触生物学时间不长,还不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学的学习也是较为薄弱的。
然而,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2酶是生物催化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
(3)测试评价:通过课堂小测试或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盲点和错误观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反思: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2)自我评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自我改进:让学生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部分学生依赖老师讲解,缺乏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2.实验操作不规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3.课堂氛围不够活跃: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过于沉默,缺乏主动参与和提问的意识。
(三)改进措施
1.加强自主学习指导:通过设计预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作业批改: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正,对正确的答案给予肯定。
(2)作业点评:在课堂或微信群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3)作业反馈:及时将作业批改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3.学生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酶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掌握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酶(全课时) 名师公开课优质课件 (38张)
二氧化锰
1.两支试管在处理上有什么区别? 催化剂种类(过氧化氢酶与MnO2)
自变量
2.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 气泡产生的多少,卫生香的燃烧情况不同 因变量
3.两支试管的区别是催化剂种类不同,如果两支试管的 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也不同,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有 无关变量 单一变量原则 4.该实验中为什么选用两支试管?如果只用 1号试管 能否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没有对比性,不严密 对照原则
一、酶的发现
观点:人们一直认为胃只有物理性 消化,而没有化学性消化。
提出问题:究竟有没有化学性消化? 讨论: 1.为什么要把肉装在金属笼子里? 排除物理性消化的可能。
斯帕兰扎尼实验
2.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胃内有一种能消化肉的物质。
巴斯德(法) 酒精发酵是酵母 菌代谢活动的结果 PK
李比希(德)
溶液,溶于质量分数为0.3%NaCl溶液中的淀粉溶液(其中淀 粉含量为1%),本尼迪特试剂,水浴锅,量筒,试管,试
管架等。
请根据给出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1
2
3
4
5
1%淀粉溶液
2%蔗糖溶液 新鲜唾液 温度处理 本尼迪特试剂 水浴加热 实验结果
3mL
2mL
无现象
3mL 2mL
无现象
1mL 2mL
一路走来……
18世纪末 斯帕兰扎尼 喂食鹰实验 19世纪,巴斯德和李比希的争论
1897年,毕希纳的重大发现
1926年,美国萨母纳尔得到脲酶结晶(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核酶(RNA)
科学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 尤其是实验在科学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酶的概念
高中生物 《酶》教案 浙科版必修1
必修1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第三节酶
一、教学目标:
1、简述酶的概念
2、描述酶的发现过程,认同像酶发现过程那样,科学是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观点。
3、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感受生命活动的复杂性。
4、举例说明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逐步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酶的概念、本质、作用和特性。
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实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七、板书: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第二节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一、扩散:扩散是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二、渗透: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1、红细胞涨破、皱缩实验
2、成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现象的实验
三、
被动转运
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否否
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是否
主动转运低浓度—高浓度是是
胞吞和胞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八、作业设计。
3.2酶是生物催化剂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
-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思考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交流分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解答疑问: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解答学生在拓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如设计基于酶的实验方案,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酶的定义、分类、作用机理等,结合实际例子解释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探讨酶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的原因,并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条件下的洗涤效果。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和引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思考酶的特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拓展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分享阅读心得,对学生的感悟和疑问给予回应。
-创新思维: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指导学生如何结合酶的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具体反馈内容包括:
1.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
-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的地方,给出具体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针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集中讲解,澄清误区。
-整理与本节课相关的拓展阅读资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学习。
-准备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的学习平台,发布3.2酶是生物催化剂的预习资料,包括PPT、视频和预习指导文档,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酶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机理,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酶与一般催化剂有何不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3.3酶学案浙科版必修1
精讲学案:酶一、教学内容及考试说明二、重要的结论性语句: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蛋白质。
某些核酸也具有催化作用。
2、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3、酶在生化反应中起的催化的作用,主要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酶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化。
三、重、难点知识归类、整理(一)酶的概念:1、来源:活细胞产生的。
(死细胞不产生酶,凡是活细胞都一定能产生酶。
)2、作用:催化作用。
(酶是生物催化剂)3、本质:有机物(蛋白质或RN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4、合成原料: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组成RNA)5、作用部位:细胞内或细胞外(二)酶的特性:1、高效性: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酶的高效性是细胞新陈代谢顺利进行的保证。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酶的专一性保证细胞新陈代谢的有序性。
3、酶作用条件的温和性,活性受温度和pH值影响。
(三)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酶的浓度:在有足够底物而又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的情况下,则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2、底物浓度:当酶浓度、温度和PH恒定时,在底物浓度很低的范围内,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限度时,所有的酶与底物结合,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3、温度:一般而言,温度越高化学反应越快,但酶是蛋白质,若温度过高会发生变性而失去活性,因而酶促反应一般是随着温度升高反应加快,直至某一温度活性达到最大,超过这一最适温度,由于酶的变性,反应速度会迅速降低。
大多数酶,在30-40℃范围内显示最高活性。
低温不会使酶失去活性,但使酶活性降低;高温可导致酶失去活性。
4、pH值:在极端的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会变性而完全失去活性,大多数酶的最适PH值为4.5-8.0范围内。
(1)动物体内的酶最适宜pH大多在6.5—8之间。
唾液pH为6.2—7.4,胃液的pH为0.9—1.5,小肠液的pH为7.6。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教学课件
自变量
因变量
步骤
试管编号
12
3
4
一 3%新制H2O2 溶液 2ml 2ml 2ml
2ml
二
反应条件
常温
90℃
2滴3.5% FeCl3
2滴20%新鲜 肝脏研磨液
结 果
气泡产生观测指不标明显 少量 较多
大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卫生香燃烧
变亮
复燃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
2滴 肝脏研磨液
O
2mlH2O2
O OO
O
OO
OOO O
4mlH2O2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
(连线)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
加热 H2O2的量、浓度 小试身手 H2O2分解速率
肝脏研磨液的量及新鲜程度
加入肝脏研磨液
FeCl3的量及浓度 加入FeCl3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
1 1
1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
3
1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说明
作用部位: 可在细胞内起作用,也可在细胞外起作用
定义:酶是 活细产胞生的具有 催的化有作机用物,其 中绝大多数酶是 ,少蛋量白的质酶是 。
RNA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
•
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 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
二、酶的本质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发酵与 活细胞 有关
巴斯德
争论 李比希
发酵与死细胞 中的物质有关
脲酶是 蛋白质
毕希纳 萨姆纳
浙科版必修1第三节《酶》word教案
浙科版必修1第三节《酶》word教案《酶》教案一、学习任务分析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二、学情分析1.说出酶的催化机理和酶的特性。
2.正确分析各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3.举例说明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过程与方法】1.尝试通过与无机催化剂的对比,归纳、整理出酶的催化特性。
2.运用实验设计原则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交流探讨酶的发现过程,领悟生物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
2.通过讨论分析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3.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的教育。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我们先来看一个方程式。
(PPT展示:N2+3H22NH3)这是一个化学反应,这个反应的进行需要哪些条件?【学生活动】高温、高压、催化剂。
【教师活动】一般化学反应的发生都需要比较激烈的条件,像高温、高压等。
生物细胞内时刻进行着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的环境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像刚才那个反应一样需要高温、高压等条件?【学生活动】不是。
【教师活动】细胞内的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的环境中进行。
这些反应能够快速而有效地进行,什么物质起了关键作用?【学生活动】酶。
【教师活动】那么,什么是酶,酶有哪些作用和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活动】人类对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PPT展示:斯帕兰扎尼喂鹰实验)在18世纪,人们对胃的消化机理提出了疑问。
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胃里面到底有没有化学性消化。
大家思考一下:1.为什么把肉装在金属笼子里?2.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活动】排除物理性消化;胃内有一种能消化肉的物质。
【教师活动】19世纪,人们开始认识到酵母菌与酒精发酵有密切的关系。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和化学家李比希对酿酒的原理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主要强调细胞的整体作用。
高中生物《酶》教案
《酶》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教师讲述后通过分析概念的内涵正确简述酶的概念;阅读课本中的史实,大致描述酶的发现过程;在演示实验和分析实验方案后能举例说明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与特性;通过对生活情境的思考,科学地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对假设中的重要变量下操作性定义,能在教师指导下与同学合作设计比较可行的实验方案;学会依据实验目的控制变量,具有较强的控制变量意识;学会观察和测量因变量的科学方法;能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估,写出格式规范的探究报告。
情感目标:认同像酶发现过程那样,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观点;感受生命活动的复杂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下操作性定义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技能。
难点:酶的催化作用原理,下操作性定义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技能。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运用多媒体和演示实验等教学手段,以“探究研讨法”展开教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实验,探究PH 或温度对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材料用具: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缓冲液(PH5.0、PH6.0、PH7.0、PH8.0),本尼迪特试剂、试管、烧杯、恒温箱、滴管等。
一、提出问题: 二、建立假设: 三、下操作性定义四、控制变量 自变量: 无关变量: 因变量: 五、实验方法步骤个角度体现情感目标的达成情况。
巩固新知【小结过渡】回顾知识内容及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提供知识检测。
【补充】肯定或解释学生的回答。
【回答】……检测本节课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
布置作业小组继续修订完善表单内容,为下节课的实验设计好方案。
五、板书设计六、作业设计1、设计以下探究实验,完善实验方案。
表1 探究实验设计表第三节 酶一、酶的定义二、酶的发现三、酶的作用特性 1、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实验一:高效性实验二:专一性----锁钥假说 实验三:酶的催化特性受温度、pH 等因素影响 PPT 展示区控制变量下操作性定义 自由展示区2、怎样记录该实验的结果,请设计合理的结果记录表。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教案-新版
第三节酶
【教材内容与地位】
《酶》选自浙科版《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三节,第三章紧紧围绕细胞的代谢展开,而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酶的本质、作用及特征。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们已经在化学课堂中学习了无机催化剂,蛋白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学科基础。
同时酶与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细胞的衰老及凋亡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能够简述酶的概念,描述酶的发现过程,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和参加探究活动,结合教师讲解,能够说明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教学重点】
酶的本质、作用及特征。
【教学难点】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及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角度分析,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即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空间想象思维也得到了初步发展,对新知识的接受力和理解程度都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同时,他们已经有了相关内容的知识储备,这为本堂课的顺利展开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内在前提。
【课型与课时安排】
本节课为新课教授,安排一课时,计45分钟。
【教学过程】。
2021版高中生物新教材浙科版必修第一册教案:第3章 第2节 酶是生物催化剂 (含解析)
第二节酶是生物催化剂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
2.探究酶催化的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基于对酶的探索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实现核心素养达成。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通过探究酶催化的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厘清探究实验的思路与流程。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一、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1.小资料酶的发现历程(1)意大利的科学家斯帕兰扎尼通过实验证实胃液中有一种能消化肉的物质。
在此以后,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动物的消化系统能分泌多种分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物质。
(2)巴斯德的实验研究证实,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量与活酵母菌的繁殖量成正比,他认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
与巴斯德同时代的李比希则认为,酒精发酵仅仅是一种化学反应,与酵母菌的活动无关。
(3)毕希纳证明,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而不是酵母菌细胞本身。
这种物质后来被称为“酶”。
(4)美国的萨姆纳得到脲酶结晶后,才明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到目前为止,已经分离得到的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
(5)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又发现极少数特殊的酶是RNA,我们称这一类酶为核酶。
2.酶的概念与作用(1)酶的概念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生物催化剂,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酶是生物催化剂的原因具有促使反应物发生化学变化而本身却不发生化学变化的特点。
(3)酶催化作用的机理受酶催化而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称为底物。
酶能催化底物分子发生反应,是因为酶分子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能和底物分子结合。
酶促使两个氨基酸结合形成二肽。
这个反应的过程是: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然后这个复合物会发生一定的形状变化,使底物变成产物(二肽),并从复合物上脱落;同时酶分子又恢复原状,可以重新与底物结合,继续下一轮的反应。
(4)酶的活性与表示方法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酶活性一般是指单位时间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第三节酶
一、教学目标:
1、简述酶的概念
2、描述酶的发现过程,认同像酶发现过程那样,科学是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观点。
3、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感受生命活动的复杂性。
4、举例说明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逐步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酶的概念、本质、作用和特性。
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实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七、板书: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第二节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一、扩散:扩散是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二、渗透: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1、红细胞涨破、皱缩实验
2、成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现象的实验
三、
被动转运
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否否
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是否
主动转运低浓度—高浓度是是
胞吞和胞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八、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