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处理和分析地面、大气和水体等目标的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环境监测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测、数据的快速获取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持。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大气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而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大气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信息,实现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大气中的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及时发现和跟踪大气污染源,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二、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环境的污染和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水体质量、水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水体中的蓝藻、浮游植物等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及时预警水环境问题,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遥感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壤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土壤类型、土壤湿度、土壤质地等信息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土壤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关键指标,帮助农业部门科学施肥、合理种植,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
四、遥感技术在植被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植被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的生长状态和覆盖情况对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植被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植被覆盖度、植被生长状态、植被类型等信息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覆盖率的变化、草原退化的情况等,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五、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城市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生态环境评价成为了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快速、大面积获取地表信息的工具,在生态环境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
它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强、数据综合性和可比性等优势,能够为生态环境评价提供丰富、准确的信息。
二、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领域(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监测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
通过遥感影像,可以清晰地识别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如森林砍伐、城市扩张、农田开垦等。
这有助于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二)植被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植被的光谱信息,从而反演植被的生长状况、覆盖度、生物量等参数。
这对于评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碳储量以及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三)水资源监测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监测河流、湖泊、水库的水位、面积和水质等信息。
此外,还能够评估地下水的储量和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支持。
(四)大气环境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气溶胶分布、温室气体含量等。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大范围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五)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综合运用遥感数据和生态模型,可以对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包括评估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功能稳定性和恢复能力等,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指导。
三、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一)影像预处理在进行遥感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大气校正等。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摘要:随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旨在研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
首先介绍了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然后探讨了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几个关键应用领域,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和土地资源调查。
最后,提出了一些数据处理方法,以更好地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环境监测。
1. 引言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具有巨大潜力,可以高效地获取大面积、高分辨率的环境数据,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该技术已经在大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和土地资源调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本文将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这些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以及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和总结。
2.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1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无人机遥感技术是利用安装在无人机上的传感器获取地面或水面的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译和分析的一种技术。
这些传感器可以包括光学传感器、热红外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等。
光学传感器可以获取地表特征、植被信息和水质信息等,热红外传感器可以获取地表温度分布信息,微波传感器可以获取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等信息。
2.2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特点无人机遥感技术相比于传统的遥感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高分辨率:无人机可以低空飞行,获取更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使得环境监测更加精细化。
(2)灵活性:无人机可以快速部署,适应不同环境和任务需求,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
(3)实时性:无人机可以实时传输采集到的数据,提供在线监测和及时预警的功能。
3.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3.1 大气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是无人机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无人机搭载的光学传感器可以获取大气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和浓度变化,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等。
此外,热红外传感器可以监测大气温度、湿度分布和热岛效应等。
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实现精细化的大气环境监测和空气质量预警。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的环境,各种先进的技术应运而生,其中遥感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就像是一双“千里眼”,能够让我们从遥远的地方获取大量关于环境的信息,为环境监测和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不直接接触目标物体,而是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从而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它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强、数据综合性和可比性等诸多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它在环境监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大气中气溶胶、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信息。
气溶胶是大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它们会影响大气的能见度和气候。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气溶胶对太阳光的散射和吸收来确定其浓度和分布。
对于臭氧这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遥感技术能够监测其在大气层中的垂直分布和浓度变化,帮助我们了解臭氧层的状况以及臭氧污染的趋势。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沙尘暴等天气现象,为提前预警和应对提供重要依据。
在水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同样大显身手。
它可以对水体的水质参数进行监测,如叶绿素浓度、悬浮物浓度、透明度等。
叶绿素浓度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遥感影像的光谱分析,可以估算出叶绿素的浓度,从而了解水体的营养状况。
悬浮物浓度会影响水体的浊度和光学特性,遥感技术能够根据水体反射光谱的变化来推算悬浮物的含量。
另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水域的范围、水温和水流量等,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监测河流、湖泊的水位变化时,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面积、连续的观测数据,帮助我们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防洪抗旱、水资源调配等决策提供支持。
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遥感技术能够对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等进行监测。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植被的反射光谱特征来估算植被的类型、覆盖度和生长状况。
卫星遥感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一、前言卫星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测量和分析的技术。
这种技术将人类与地球紧密联系起来,可用于气象预报、农业监测、海洋监测等多个领域,其中,环保领域是卫星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本文将从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地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卫星遥感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
二、大气环境监测大气环境包括大气成分、能量与辐射平衡及其相互作用等。
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受工业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对大气环境进行遥感监测,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大气质量数据。
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通过合适的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些污染物的遥感监测。
以颗粒物为例,可通过计算反射率、比较亮度等指标来实现其监测。
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监测数据的时空分辨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监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三、水环境监测水环境是指自然水体和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充当了维持生物圈平衡的重要角色。
但受污染等影响,我国许多地区的水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引起了广泛关注。
卫星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具有独特优势。
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机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以及化学物质等。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反演水体反射率、测量水体温度与水体表面高度等指标来监测污染物。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借助遥感数据,快速监测水体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分布,并进行快速预警。
四、土地环境监测土地环境是人类生计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态系统核心组成部分,对全球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类福祉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土地环境受到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许多问题。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且准确地监测土地环境,为环保事业提供有力支持。
土地环境的主要污染问题包括土地退化、土地沙化、土地污染等。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的地形、土地利用、植被等多个指标的快速准确遥感监测。
关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于保护和维护地球生态环境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遥感技术的应用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关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意义1.1 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指地球上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态系统的总和,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环境。
当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测能够及时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地面和大气等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能够实现对地表、植被、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进行快速、高效、大范围的监测,并能够获取环境信息的时空分布特征。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利用/覆盖的信息,并通过遥感图像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
通过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2 植被覆盖监测植被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植被覆盖的信息,包括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植被高度等信息。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植被覆盖监测,可以实现对植被的动态监测和评估,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信息支持。
2.3 水体监测水体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水体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的时空分布信息,包括水体的面积、水质、水流方向等信息。
通过遥感技术进行水体监测,可以实现对水体环境的全面监测和评估,为水体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地面物体的电磁辐射信息,进行远距离观测和测量的技术手段。
它具有高效、快速、全面的特点,因此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大气污染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大气中的气体和颗粒物的光谱信息,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大范围内的大气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气候变化研究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球表面温度、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情况,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质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光谱信息,实现对水质的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大范围内的水质情况,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水资源管理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为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土壤污染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壤的光谱信息,实现对土壤污染物的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内的土壤污染情况,为土壤修复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土地利用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和变化情况,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为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生态系统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生态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物种分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物种的分布和数量情况,为物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物种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变化,为制定物种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航空器和遥感平台等远距离无接触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在水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1. 水体传统监测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主要依赖于采样、分析和检测等手段,存在取样点有限、数据更新滞后等问题,且无法实现全面的、大范围的监测。
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获取水体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信息,能够克服传统监测方法的局限性。
2. 遥感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监测中的应用富营养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要水环境问题之一。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中的蓝藻和浮游植物等生物参数,以及水体中的溶解有机物浓度等信息,可以实现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监测和评估。
3. 遥感技术在水体污染监测中的应用水体污染是另一个需要重视的水环境问题。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的反射光谱特征,从而实现对水体中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快速监测和评估。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红外遥感和高光谱遥感等手段,实现对水体中的湖沼水体蓝藻水华等问题的监测。
4. 遥感技术在水体水色监测中的应用水色是水体的一种外观属性,可以反映水体中溶解物质、悬浮物质和藻类等的浓度和组成。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遥感影像,提取水色特征参数,从而实现对水体水色的监测和分析。
二、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优势1. 可实现全面、大范围的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遥感影像,覆盖范围广泛,可以实现对较大范围水体的监测,从而获取全面的信息。
2. 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水体的高时空分辨率监测。
通过卫星遥感和航空摄影等手段,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实现对水体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精细监测。
3. 监测成本低相比传统的采样、分析和检测等手段,遥感技术的监测成本相对较低。
通过遥感影像可以获取大范围的信息,并且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提高监测效率。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其灵活、高效、实时等特点,为环境监测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和发展前景,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无人机遥感技术是利用搭载在无人机上的遥感设备进行环境数据采集和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目前,无人机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包括水质监测、土壤监测、植被监测等方面。
通过对环境的高分辨率影像和多光谱数据的采集,无人机遥感可以实现对环境信息的全面、快速和精准获取。
二、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优势1. 灵活性: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灵活地获取环境数据,无需受地形、道路等因素的限制。
这一特点使得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具有优势,例如山区、森林等难以到达的地区。
2. 高效性: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而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的环境数据采集和处理,提高了监测效率,降低了监测成本。
3. 实时性: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并传输环境数据,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实时的监测手段和决策依据。
在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迅速响应,提供及时的支持。
4. 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设备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数据,对环境监测具有更精准的刻画能力。
这对于监测目标细节的分析和特征提取具有重要意义。
三、无人机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案例1. 水质监测: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域的高分辨率影像和水质参数数据,辅助监测水体的透明度、叶绿素含量等水质指标。
通过无人机的快速响应和广域覆盖,可以在水质突变事件发生时及时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预警。
2. 土壤监测: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壤的多光谱数据,并通过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土壤质地、水分含量等指标。
现代遥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现代遥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越来越成为了许多领域的必备工具。
在环境监测、资源开发、灾害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中,遥感技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围绕现代遥感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展开讨论。
一、现代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远距离感知设备,对地球表层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和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其主要特点如下:1. 遥感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大数据量的特征,能够快速获取海量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
2. 遥感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农业生产、森林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
3. 遥感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遥感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包括三维遥感、水文遥感、微波遥感等。
二、现代遥感技术的研究进展1. 三维遥感技术三维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雷达、激光或光学影像等技术手段,获取三维地图和模型的一种技术。
三维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球表层的精确测量和模拟,对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 水文遥感技术水文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设备,获取地表水文信息的一种技术。
通过对水体的反射、辐射和散射等特性进行解析和分析,可以实现对水文要素的高精度测量和预测。
水文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洪水监测、干旱监测、水资源评估等方面。
3. 微波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微波信号进行遥感信息采集和处理的一种技术。
微波辐射可以穿透云层和大气层,对地面的温度、湿度、沉积物等物理性质进行非接触式的测量。
微波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气象预报、土地利用评估等方面。
三、现代遥感技术的应用1.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和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
遥感技术可实现对城市空间分布、绿地规模、交通流量等方面的快速识别和分析,为城市规划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2.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指通过科学的种植方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种生产活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与思考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与思考遥感技术是通过利用卫星、飞机等载荷设备对地球表面进行遥感观测,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球观测数据的技术。
在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进展非常显著,对于实现全球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可以提供全球尺度的空间信息。
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往往局限于点位观测或小范围的野外调查,无法全面把握地球整体的环境状况。
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卫星获取的遥感影像,获取全球范围内的地表覆盖类型、植被状况、土地利用变化等信息,从全局角度监测和评估环境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
环境监测需要获取地表的详细信息,如土地利用类型、水体覆盖状况、污染物分布等。
而传统的地面观测方法受限于观测点位的局限性,无法全面准确地获取地表信息。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分析遥感影像获得高分辨率、全面准确的地表信息,大大提高环境监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此外,遥感技术可以进行时间序列监测。
环境监测需要对环境变化进行长期观测和分析,以获取环境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多时相的遥感影像,通过比对和分析多时相影像,可以揭示出环境变化的过程和趋势,并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然而,在使用遥感技术进行环境监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遥感数据的处理和解译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验,对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其次,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存在经济上的困难。
另外,遥感技术虽然可以提供全球尺度和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但仍然无法获取地下环境的信息,对地下水和土壤的监测相对较为困难。
因此,在未来的环境监测中,需要不断推进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克服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应加强对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质提升,提高他们对遥感数据处理和解译的能力。
其次,应加大对遥感技术的研发投入,降低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成本,使其更加普及和可行。
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环境监测与管理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在这一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是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图像数据,来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的一种技术。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遥感监测水体遥感监测可以通过获取水体表面的图像数据,来对水体的面积、水质、水位等进行监测。
这种监测方式具有非常高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大大提高水环境监测的效率和精度。
2. 水资源遥感调查水资源遥感调查可以通过获取地表水、地下水、湖泊、河流等水资源的遥感图像数据,来对水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
这种调查方式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水资源信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3. 水污染遥感监测水污染遥感监测可以通过获取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分布情况,来对水污染进行监测和预警。
这种监测方式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污染源和污染物扩散情况,为污染防治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科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显示和传输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环境信息系统水环境信息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一种管理系统,它可以对水资源、水质、水位、水文等信息进行集成和管理。
这种系统可以提高水环境监测和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2. 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建立水资源数据库和模型,来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和评估。
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水资源信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3. 水污染防治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建立污染源数据库和模型,来对水污染进行防治。
这种防治方式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污染源和污染物扩散情况,为污染防治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水域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水域监测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方面,遥感图像处理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水域监测中的应用,包括水质监测、湖泊河流变化监测、海洋生态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1. 水质监测水质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监测水质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污染问题。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获取卫星或无人机采集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可以对水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测和监测。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水体的颜色、悬浮物浓度、叶绿素浓度等信息,从而评估水质状况。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环保部门及时监测和管理水资源,保护水域环境。
2. 湖泊河流变化监测湖泊和河流的面积和形态的变化对于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湖泊河流的测量通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并且无法实时监测。
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可以通过对不同时间的遥感图像进行比对和分析,准确地检测湖泊和河流的面积和形态的变化。
这些信息对于水域管理部门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灾害预防。
3. 海洋生态研究海洋生态环境是地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海洋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海洋遥感图像,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快速和准确的调查和监测。
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海洋植被分布、海洋生物群落结构、海洋环境的变化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科学家和环保部门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4. 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数据,可以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水域的空间分布、水体的水质状况、水资源的利用状况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管理。
此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还可以将遥感图像处理结果与其他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提供全面的水资源管理方案。
遥感技术在水体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体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在当今的科技时代,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正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在水体变化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体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对生态平衡、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准确、及时地监测水体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获取物体或区域的信息。
在水体变化监测中,它主要依赖卫星、飞机等搭载的传感器来收集水体的光谱、辐射等数据,并通过特定的算法和模型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获取有关水体的各种信息。
首先,遥感技术能够大范围、快速地监测水体的面积变化。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体的扩张或萎缩情况。
这对于研究湖泊、河流、海洋等水体的动态变化非常有帮助。
例如,在一些干旱地区,通过长期的遥感监测可以了解到湖泊面积的逐渐缩小,从而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配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水体的水质参数。
利用多光谱或高光谱遥感数据,能够估算水体中的叶绿素 a 浓度、悬浮物浓度、透明度等指标。
叶绿素a 浓度的高低可以反映水体中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状况,从而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悬浮物浓度则与水体的浑浊度有关,能够间接反映水土流失等问题。
透明度则是衡量水体清澈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这些水质参数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体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支持。
此外,遥感技术还能监测水体的温度变化。
水体温度的分布和变化对于水生生态系统、气候研究以及能源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与海洋环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等密切相关。
通过遥感手段获取大面积的水体温度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气候现象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趋势。
在实际应用中,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变化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可能有限,对于一些较小的水体或者细节变化难以准确捕捉。
同时,大气干扰、云层遮挡等因素也可能影响遥感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环境监测作为了解和评估环境状况、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愈发显著。
遥感技术因其独特的观测优势,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应用案例及未来发展方向。
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通过安装在飞机、卫星等载体上的传感器采集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
它能够以非接触方式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并通过影像分析、数据处理等多种手段,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解读与分析。
遥感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频率、覆盖面广等特点,因此在环境监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优势广泛覆盖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与设备,难以覆盖偏远和困难地区。
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与航空平台,对大面积区域进行实时观测,大幅提高监测的覆盖率。
高效性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量数据,相较于传统方法,其效率极高。
在短时间内便可获得丰厚的信息,为快速决策提供支持。
多时相监测遥感技术能够多时相、多角度地进行同一区域的监测,便于分析和研究环境变化的动态过程,捕捉环境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数据丰富性遥感获取的数据不仅有影像信息,还可以通过多种传感器获取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多维度的数据,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基础。
遥感技术在不同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系统,而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
例如,通过监测植被指数(如NDVI)可以评估植被健康状况和生长情况,并为森林保护和恢复提供依据。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用于对栖息地的破坏和变化进行追踪,帮助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
水资源监测水资源是生命之源,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面临着严重威胁。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实时监控,包括水位变化、水质评估等。
例如,通过分析水面温度和浊度,可以评估水体污染程度与趋势,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1. 对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测生态系统的构成非常复杂,包括生物、土壤、水体等多个要素。
传统的生态环境监测方式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监测结果也难以及时反映生态系统变化。
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手段,实现对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连续性的监测,不仅可以监测到大面积的地区,还可以实现对微观细节的监测,为生态环境的评估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2. 针对性强,结果准确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反射、吸收、辐射等特征的探测,对生态环境中的植被覆盖、土壤湿度、水体质量等进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了人为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3. 实现大范围动态监测生态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其变化往往是在长时间尺度上进行的。
而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地区的动态监测,从而及时掌握环境变化的情况,为环境风险评估、环境修复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 植被覆盖监测植被覆盖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的稳定和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多光谱遥感影像的分析,实现对植被覆盖的定量监测,掌握植被分布、覆盖面积、叶面积指数等信息,从而对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2. 水体质量监测水质问题是当前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难题,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水体反射特征的探测,实现对水体的监测。
可以利用多光谱遥感影像对水体中的蓝藻、悬浮物等进行监测,实现对水质的定量评估,为水质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3. 土壤湿度监测土壤湿度是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的重要指标,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热红外遥感影像的分析,实现对土壤湿度的监测。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及时了解土壤湿度的变化情况,为农业生产的合理安排、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4. 环境变化监测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对多期遥感影像的比对,实现对环境变化的监测。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城市扩张、森林砍伐、湿地退化等情况进行监测,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一、概述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空间信息获取手段,近年来在水文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
该技术通过搭载在飞机、卫星等平台上的传感器,远距离、非接触地获取地球表面及其环境信息,进而为水文学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水文学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研究深度也逐渐加深。
在水文学领域,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水体识别、水体面积监测、水体质量评估、水文循环过程分析等方面。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水体分布、形态、动态变化等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准确分析,为水资源管理、水灾害防治、水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水文学方法相结合,形成多源信息融合的水文学研究体系,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遥感数据源的不断丰富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研究进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高分辨率、多光谱、多时相等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应用,使得水文学研究的精度和深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引入,也为遥感数据在水文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推动水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也为水资源管理、水灾害防治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水文学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1. 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作为现代科技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空间扫描、光谱分析、雷达回波等手段,实现对地表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与解译。
其核心在于通过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载体,远距离、非接触地探测地面物体的性质、状态及其变化,为众多领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遥感技术便初露端倪,主要应用于航空侦察和军事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技术在上世纪60年代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遥感技术开始应用于月球表面勘测,为后来的阿波罗11号任务成功登月提供了重要支撑。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需要准确的监测手段来评估环境状况,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广泛,无需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无需大面积地铺设监测设备,具有经济、高效、及时、安全等优点。
这篇文章将探讨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 多光谱遥感技术多光谱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多个波长范围的光谱传感器对地表进行遥感监测,并通过对数据进行数字处理,可获得不同光谱区中的反射率、植被指数等信息。
通过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间、不同地段的数据变化,分析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以及植被状况的变化等,从而评估生态环境状况。
雷达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微波能量进行成像探测,可以对地表物体进行广角观测和长期监测。
雷达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反射率、回波强度、散射和消光等参数,对地质构造、植被分布、地形、水文等地形进行成像监测,从而判断生态环境的状况。
超光谱遥感技术是指利用整个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波长进行监测,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是最早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遥感技术之一。
超光谱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水体、植被、土壤、岩石等,为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1. 水质监测水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污染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多光谱或超光谱数据,监测和评估水体的各种物理参数,如表层温度、水深、水色参数、水质指数等,并分析水体质量,帮助分析水环境的状况。
2. 植被监测植被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研究的关键因素。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多光谱或超光谱数据并结合植被指数计算,定量地获取植被覆盖度、年生产量和生物量,为生态环境的评估和监测提供有效的手段。
空气污染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结合气象站数据,评估大气质量的情况,包括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地球上生命的摇篮和资源的宝库。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等挑战。
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准确、及时地监测海洋环境状况变得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大面积、快速获取信息的手段,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是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获取目标物体的特征和信息。
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遥感传感器包括可见光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器等。
可见光红外传感器主要利用海洋表面对太阳光的反射和辐射特性来监测海洋的物理和生物参数。
例如,通过测量海洋表面的颜色,可以推断出叶绿素的浓度,从而了解海洋浮游植物的分布和生产力。
微波传感器则能够穿透云层和大气,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可用于监测海面温度、海面风场和海冰等。
三、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一)海洋水质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对海洋中的叶绿素、悬浮颗粒物、有色溶解有机物等水质参数进行监测。
叶绿素浓度是衡量海洋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遥感影像中的光谱特征,可以反演叶绿素的浓度分布,从而了解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分布规律。
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和分布对于海洋光学特性和水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水体的后向散射特性来估算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二)海洋温度监测海面温度是海洋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对海洋环流、海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变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遥感技术中的红外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海面的热辐射来获取海面温度信息。
微波传感器也可以用于海面温度的监测,并且具有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的优势。
(三)海洋污染监测石油泄漏、污水排放等海洋污染事件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大面积地监测海洋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例如,利用可见光遥感可以监测石油泄漏在海面形成的油膜,微波遥感可以探测到石油泄漏导致的海面粗糙度变化。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张晓民
【期刊名称】《资源节约与环保》
【年(卷),期】2016(0)1
【摘要】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遥感技术作为关键性方式方法,发挥十分重要作用借助于遥感技术,充分实现大气污染及水污染方面有关事故的科学有效测定,从而有利于合理、科学方案编制,并为方案进行有力技术支持本文浅要分析环境监测过程中,遥感技术合理有效应用.
【总页数】1页(P115)
【作者】张晓民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环境保护监测站黑龙江绥化 152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3.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浅谈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射到水体中的太阳光会被一定程度地吸收和散 射。任何地物包括水体都具有光谱反射特征,遥感 就是通过水体在光谱影像上的差异来判定水体污染 的变化。胡举波等o 41研究发现,随着悬浮物质数量 的增加,光谱衰减系数不断增大,最容易透过的波段 从0.50/,m附近向红色区移动。随着浑浊水泥沙 浓度的增大和悬浮沙粒径的增大,入射光被散射的 深度变浅,水的反射率逐渐增高,其峰值逐渐从蓝光 移向绿光甚至向黄色变化。Gitelson等[51研究证 明,500~600 nm波段适合用来监测水体的悬浮物,
Key words:remote senslng
technology;water environment;air environment;monitoring Pruitt
遥感一词最先由美国海军研究局Evelyn
我国的环境遥感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尤其是1978年,我国《环境遥感》期刊的问世,标志 着遥感作为一门崭新的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中。目 前,遥感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 监测。陈琳等卫3从大气污染、水环境、海洋、固体废 气物、生态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环 境监测的现状,黄有泉等口1阐明了卫星遥感在环境 监测与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为了发挥遥感技术在环 境监测方面的技术优势,促进遥感技术的发展和科 学运用,笔者对遥感技术应用于水环境和大气环境 变化监测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环境监测对遥感技 术的新需求及其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讯作者:林昌虎(1 963),男.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工作。E—mail:linchanghu79@sina.com
万方数据
贵州农业科学
不同以及出现在遥感影像上的颜色差异来监测水污 染。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有水中悬浮物(浑浊度)、 溶解有机物质、病原体、油类物质、化学物质和藻类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根据水体的光学和温度 特性,可利用可见光和热红外遥感技术对水体的污 染状况进行监测。清澈的水体反射率比较低,往往 小于10%,水体对光有较强的吸收性。在进行水质 监测时,可以采用以水体光谱特性和水色为指标的 遥感技术。目前,遥感技术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的 应用,主要集中在对水体浑浊度、热污染、富营养化、 石油污染等方面。
水体热污染的监测 废水中悬浮物千差万别,导致特征曲线反射峰
的位置和强度也不一样。一般采用多光谱合成图像 来监测废水污染,也可以根据温度的差异选择热红 外的方法进行调查、监测。由于热红外传感器对热 源比较敏感,能够准确、有效地探测出热污染排放
源。
水体浑浊度的监测 由于水中悬浮物微粒或者浮游生物粒子的影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1):187~1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90
[文章编号]1001—3601(2013)01—0055—0187
04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红1,张清海2,林绍霞2,赵璐碉3,林昌虎4+
(1.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1
Center
of
an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nalysis,Guiyang,Guizhou
Agricultur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4.Guizhou Academy
of
Sciences,Guiyang,Guizhou 550001,China)
Abstract:Remote sensing(RS)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i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accident monitoring of a 1arge area of water and air pollution as well as scientific,rapid and accurate formulation of contingency plan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which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the authors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RS technology and its features。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of RS in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from the aspects of water turbidity,city sewage,water heat pollution,eutroDhication and oil pollution.And also summarized the new research progress of RS applied i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from
use
three typical applications of aerosols,harmful gases and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monitoring.Then proposed the new needs of RS applied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its research directions.
1.4
nm波段的反射率对悬浮物质的浓度变化
最敏感,也是遥感用来估算水体悬浮物质浓度的最 佳波段。通过遥感拍摄水体的图像,观察图像上波 峰出现的位置区域,就能够清楚地了解水体浑浊度 的变化。
1.2
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接纳的N、P等营养元素
城市污水的监测 城市大量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带有大
Water and
LIU Hon91,ZHANG Qinghai2,LIN Shaoxia2,ZHAO Luyue3,LIN Changhu4’
(1.College of Life
Physical Test Sciences,Guizhou Chemic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2.Guizhou Research 550002;3.College of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水体的遥感监测是以污染水与清洁水的反射率
[收稿日期]2012 08 28;201 2 1 2 1 9修回 [基金项目]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j+省长资金项目“草海流域农业环境污染研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黔省专合字(2011)1 63;贵卅l 省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项目“贵州地产石斛、半夏等7种中药材产地适宜性评价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黔科合重大专项 字(2012)6010] [作者简介]刘红(1 990一).女.存读硕士,研究方向:环境污染q.-防治。E—mail:624188083@qq.corn
Xue
量有机物,使水质恶化。卫星遥感技术通过水体在 光谱影像上的差异来判定水体污染的变化,不仅能 够实时观察污染物的运动特点,还可以根据水中的 悬浮物作为判定指示物来追踪污染源。 韩阳等聃3针对不同浓度的3个生活污水样本, 采用二向反射光度计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样本在2丌 空间的多角度偏振反射光谱数据,建立了探测方位 角、光线入射角、探测天顶角、偏振角、波段等因素与 所测水体的偏振数据的关系。黄妙芬等口1利用 2006年4月6~7日在甘肃省庆阳市境内环江、柔 远和马莲河实测的水体波谱数据,以及化学需氧量 COD测定数据,采用Fisher判别方法,建立了基于 地面实测光谱数据和适用于该研究区的水环境 COD遥感识别模式。水环境COD污染遥感模式的 建立为从遥感影像上快速、大面积获取COD信息 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Chuqun Chen等∽一利用卫星 数据来评估珠江水质,结合综合污染(CPI)法,测得 水体COD和养分的含量,定量分析了珠江口水污 染的状况。巩彩兰等。91提出了利用多光谱、高光谱 遥感技术对水环境情况进行大面积、多时相、低成本
超过了自身的最大负荷量,造成水体中浮游植物大 量繁殖,这是水质富营养化的显著标志。遥感技术 根据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与可见和近红外光之间具 有特殊的陡坡效应,即叶绿素含量高的地方反射率 的峰值也大的现象来监测富营养化的分布范围,然 后,从彩色红外图像上的颜色变化来监测富营养化 的污染程度。 宋瑜等u21结合高光谱的实验数据,建立了基于 MODIS数据对太湖水体富营养化识别的模型,实现 了水富营养化遥感信息的有效提取。Xiaoqin
3.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4.贵州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摘 要]遥感技术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对大面积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事故进行实时监 测,为制定科学、快速、准确、合理的应急方案提供技术支撑。为了促进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科学运用, 从遥感技术的发展及特点、水体的浑浊度、城市污水、水体热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石油污染监测等方面综述 了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从气溶胶、有害气体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监测3个典型应用方面综述了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环境监测对遥感技术的新需求和应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遥感技术;水环境;大气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S127 [文献标识码]A Advances i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ppl ied in Atmospheric Envi ronment Monitoring
700 900
吴传庆等口叩利用多时相的TM热红外数据对 大亚湾核电站周围的水温场变化进行监测,通过对 信息的提取分析,有效地对核电站周围的环境影响 进行了评价。石登荣等u1。利用多时相航空热红外 扫描,获取水体热辐射场变化资料,结合数学模拟, 研究上海地区感潮水体热污染的时间和空间的动态 变化,建立了相应的动态方程,数学拟合的误差平均 在±2.7%左右。说明,利用航空热红外扫描结合数 学模式,可以较好地反映水体热污染的动态变化。 采用热红外遥感技术对水温变化进行时空监 测,根据影像上的热辐射信息,能够准确地识别热污 染的分布,较好地完成对热污染的监测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