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复习 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 流病的特征:群体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
2.疾病监测:是长期地、连续地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收集并分析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以判断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并评价预防对策的效果或决定是否修改已制定的预防对策。
3.横断面分析:分析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多用于传染病,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的死亡趋势。
对慢性病和非传染病来说,可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4.出生队列分析: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一组成为出生队列,可对其随访若干年,以观察死亡情况。
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与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一种方法称出生队列分析法。
5.地区聚集性:疾病的地区聚集性是指患病或死亡频率高于周围地区或高于平时的情况。
6.地方病:由于某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得该地区人群经常发生某些疾病,这些疾病称之为地方性疾病,也称地方病。
包括与当地生物学因素关系密切的疾病,以及与当地水土中的微量元素分布关系密切的疾病。
7.地方性:是指某些疾病经常的存在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
可分为自然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两类。
8.自然地方性疾病:自然地方性疾病有两种情况。
一是有些传染性疾病其传播媒介只在一定地区存在,而使该病分布呈地方性,如血吸虫病、疟疾;二是有些非传染性疾病,受当地自然环境中某元素多寡的影响而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如大骨节病、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
9.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有些传染病在当地自然界中存在和循环着,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给人,甚至造成人间流行,如鼠疫、森林脑炎。
10.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来探讨病因。
它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国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来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11频率:是指某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它的分子是某事件发生的倒数,分母是可能发生该事件的总人数。
频率=
12概率:是衡量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尺度,数值在0与1之间。
P=
13相对比:可简称为比,是指两事物相对比较,表示分子和分母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管分子和分母所来自的总体如何。
分子和分母是两个彼此分离的互相不重叠或包含的量。
分子和分母本身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率、比例或比。
R=
14.构成比:表示某事物内部构成中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
分子分母单位相同,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故常称百分比。
15.死亡专率: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
16.累计死亡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例。
表示的是某一人群一定时期内死鱼某种疾病的概率,计算时以开始观察时的人口数为分母,整个观察期内死亡人数为分子。
17.超额死亡率:是暴露组死亡率与对照组死亡率相差的绝对值,它表示危险特异的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18.标准化死亡比:是以全人口的死亡率作为对照组来计算出
来的比值,是一个率的替代指标。
SMR=
19.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
描述性研究是利用已有
资料或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
征分组开展三间分布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描述性
研究中除现况研究外,还包括筛检、生态学研究。
20.现况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基础性研究方法。
它是研究某一特定人群中和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的患病情况
以及患病与某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即调查这个特定群体中的个
体是否患病或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这种方法又称
为患病率研究。
从时间上看,它是在某一时点或在短暂时间内
完成的,故又称横断面调查。
21.暴露机体处在某种状态流行病学中的暴露包括机体在外
环境中接触的某些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学等),以及机体
本身具有的特征(生物学、社会、心理学等)
22.筛检:是指应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验或其他方法,从
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阳性者和可疑阳性者,指定就
医,以便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法。
23.筛检实验:是用于识别健康人群中未被发现的某病的患者
或可疑患者或高危个体的特殊方法。
24.整群筛检:是指在疾病患病率很高的情况下,对一定范围
内人群的全体对乡进行普查。
25.选择性筛选:是根据流行病学特征选择高危人群进行筛选。
26.似然比:似然比是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
即有
病者中得出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的
比值。
27.一致率:一致率又称符合率,是筛检试验同一对象,两次
诊断结果相同(均为阳性或均为阴性)的人数占总受检人数的
比例。
28.可靠性:又被称为精确度、信度和可重复性。
一般而言,
可靠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针对同一事物,测量工具重复测量其
结果的稳定程度。
29.联合筛检实验:是指采用多个筛检实验去检测一种疾病,
达到提高筛检的灵敏度或特异度的目的。
根据联合的方式,联
合试验又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
30.串联:又称序列试验,是指先后采用几项筛检试验去检测
疾病,只有全部检测结果皆为阳性者才判阳性,凡有一项检测
结果为阴性者即判为阴性。
31.并联:又称平衡试验,是指同时采用几项筛检实验去监测
疾病,只要有一项检测结果为阳性就判为阳性。
32.收益:是指经筛检后能使多少原来未发现的病人得到诊断
和治疗。
33.预试验:在正式调查开始以前,应对拟好的调查表进行预
试验,以确定调查表的可行性,并对调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也做出评价。
34.生态学谬误:生态学研究中,生态学谬误是此类研究最主
要的缺点。
它是由于生态学研究是由各个不同个体“集合”而
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并存在混杂因素等原因而造成
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的不符。
35. 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主要用于
探索疾病的危险因素。
在此研究中,研究人员按是否患有所研
究的疾病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既往
的暴露情况及程度,根据比值比来推测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
系。
36.匹配是一种限制研究因素以外的某一种或某些因素干扰
研究结果的一种手段,使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外部因素方面具有
可比性的方法。
其目的是控制已知的混杂因素。
最常见的匹配
变量是年龄和性别。
37.频数匹配一组病例与一组对照匹配,使两组间匹配变量的
频数分布相似,不要求个体间一一对应
38.个体匹配以病例和对照的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即指按照
匹配因素为每一病例配上一个或多个适宜的对照。
39.匹配过度在以匹配方法选择对照时,匹配因素必须是已知
的或可能的混杂因素,如果将不必要的因素作为匹配因素时,
不但达不到匹配的目的,而且还会降低研究效率,掩盖研究因
素与疾病间的真正联系。
这种情况称为匹配过度。
40.OR 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联系强度的指标
为比值比,是指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
可表达如下:
41. 选择偏倚因选择的研究对象与所研究的总体人群在某些
特征方面存在系统差别所致的偏倚称为选择偏倚。
42.入院率偏倚病例对照研究再选择医院病例或医院对照时,
对照是医院的某一部分病人,不是全体目标人群的一个随机样
本,而病例只是医院的特定病例,也不是全体病人的随机样本。
由于各种疾病的入院率不同导致病例组与对照组某些特征上
存在系统差异,由此而残剩的偏倚称为入院率偏倚。
43. 错分偏倚由于诊断标准不明确,划分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有错误或缺陷,把一些非本病的患者划入病例组,或把一些轻
型的患者误划入对照组,都会引起这种偏倚。
44.现患—新发病例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选择现患病例,
且暴露与疾病的预后有关时,可发生选择偏倚。
一方面现患病
例都是过去新发病例中的幸存者,其暴露特征各异。
另一方面,
有些疾病病例在诊断后可能会发生改变原有的暴露,如被诊断
为肺癌的人可能会立即戒烟。
45.无应答偏倚选好调查样本后,如果有相当比例的人没有
调查到,或者虽然调查到,但有相当比例的人拒绝回答所有问
题或部分问题,均可造成此偏倚。
46.检出征候偏倚所谓检出候偏倚,指在疾病和暴露之外存
在一个症候因子,即一种临床症状或体征。
这种症状或体征不
是疾病的危险因子,但人们因具有这种症候去就诊,从而提高
了早期病例的检出率,致使过高地估计了暴露程度,因而发生
了系统误差。
47.时间效应偏倚对于肿瘤、冠心病等慢性病,从开始暴露
于来自内、外环境的危险因子到出现病变常要经历一段较长的
时间过程。
其中有些病变产生于持续暴露后的基因突变,有些
为持续暴露后的病因的积累作用,自病变发生发展到可检测阶
段,再到出现临床症状,都需要时间。
因此,在病例对照研究
中,那些暴露后即将发生病变的人、已发生早期病变而不能检
出的人或在调查中已经发生病变但因缺乏早期检测手段而被
错误认为非病例的人,都可能被选入对照组,由此将使研究结
论产生系统误差。
48.信息偏倚由于从病例和对照者中获取信息的准确程度不
对称,以致研究结果真实性减弱即为信息偏倚。
最常见的是回
忆偏倚。
回忆偏倚是由于间隔年代久远,研究对象不能正确回
忆过去的暴露情况,或病例和对照在回忆暴露方面有差异所导
致的偏倚。
49.回忆偏倚被观察者在回答问题时可能记忆不准确(如数
年前的情况),当疾病严重时(如恶性肿瘤)回忆也可能不准
确,或回答不准确(特别是当知道暴露与研究的疾病的可能关
系时),病例可能更注意其可能的病因暴露史。
50.调查偏倚如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差别,
如在时间、地点、询问的重点和询问的方式方法有差别时所造
成的偏倚。
51.因果颠倒偏倚有时暴露的发生很难判断是在疾病的前或
后,尤其是当某病的早期表现未被及时发现或不易被发现时,
更易将疾病引起的结果误认为是因。
52.归因危险百分比指暴露人群内,某种疾病的发病率中,
归因于某种暴露引起的发病占全部发病的比例,又叫归因分值
(AF)、病因分值(EF)。
53.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指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发病率中,归
因于某种暴露引起的发病占全部发病的百分比,可用人群的暴
露率和OR值求得。
54.队列: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暴露于某因素的一组人
群。
55.固定队列:在研究实施中,队列中的成员没有退出,也不
再向队列中加入新的成员,即保持研究队列的相对固定,简单
地说,固定队列是指研究对象同时或在一较短时间内进入队
列,观察开始后不再有新的研究对象进入。
56.动态人群:是相对于固定队列而言的,即在某时期确定队
列后,原有的队列成员可能不断退出,新的观察对象也可以随
时加入。
57.累积发病率:当研究队列属于固定队列的情况下,无论其
发病强度大小和观察时间长短,均可用观察开始时的队列人数
(N)做分母,以整个观察期内的发病(死亡)人数(D)作
为分子,计算某病的累积发病率。
观察时间可以是1年,也可
以不到1年或超过1年。
58.标准化死亡比:如果队列样本量较小或发病率较低时,不
宜直接计算发病率,此时可计算标准化死亡比。
SMR是研究
对象中实际死亡或发病数(O)于该队列按某个标准人群特定
的死亡或发病专率,计算出期望死亡数或发病数(E)之比。
59.相对危险度(性):是衡量危险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
标。
为暴露于某因素的发病率与未暴露于该因素发病率的比
值。
60归因危险度:又称特异危险度或率差,为暴露组发病率与
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即暴露组中因为暴露于研究因素引起的
发病率。
61.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为病因分值,是指暴露人群中因
为暴露引起的发病占暴露组发病的百分比,它反映暴露人群如
果能够避免暴露于这一危险因素,发病危险性可以减小的百分
比。
62.人群归因危险度:是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
63.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指全人群中归因于某暴露而发病
占总人群全部病例(或死亡)的百分比。
64.健康工人效应:是以外对照进行研究产生的一种偏倚,指
研究人群比一般人群健康,发病危险低。
65.结局变量:也叫结果变量,简称为结局,是指研究所规定
的预期的研究结果事件,常常需要随访观察一定时间才能出
现,与研究的观察终止时间相区别。
66.观察终点:是指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达到了这个
观察终点,就不再对该研究对象继续随访。
67.现场实验:是在社区或现场环境下进行的实验,以尚未患
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可分为个体实验和社区实
验。
68.临床实验:在医院或其它医疗照顾环境下进行的实验。
研
究对象为病人,包括住院和未住院的病人。
常用于对某种药物
或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69.类实验:一个完全的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有对照、随机抽样
和分组、干预措施、随访、观察结局这四个特征,如果一项实
验研究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这种实验就称为类实验。
70.简单随机分组:指将研究对象以个人为单位用掷硬币、抽
签、使用随机数字等方法,也可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即用现成
的数据交替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去。
71.分层随机分组:为了保证样本有好的代表性,在抽样时,
可先考虑总体中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按这些因素可将人群分
成若干层,再在各层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个体,合并后组成样本。
注意的一个基本原则为,层间差异一定要大于层内个体之间的差异。
72.整群随机分组:指按社区或团体分配,即以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个医院,一个村庄或居民区等为单位随机分组。
73.霍桑剂效应:指人们因为成了研究中特别感兴趣和受注意的目标而改变了其行为的一种趋向,与他们接受的干预措施的特异性作用无关。
74.安慰剂效应:某些研究对象,由于依赖医药而表现出的一种向正心理效应,因此,当以主观感觉的改善情况作为干预措施效果评价指标时,其效应中可能包括有安慰剂效应在内。
75.开放试验: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均知道试验组和照组的分组情况,试验分开进行,这多适用于客面观察指标的试验。
76.单盲:指只有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在试验还是对照组。
77.双盲: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78.三盲:指研究者、研究对象、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人员都不了解分组情况,从而较好地避免了偏倚。
79.不合格: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对实验组观察仔细,因此实验组中不合格者比较容易发现,结果造成不合格而被退出的人数多于对照组。
80.排除:在随机分配前对研究对象进行筛查,凡对干预措施有禁忌者,无法追踪者,可能失访者,拒绝参加实验者,以及不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都不纳入研究人群。
81.退出:指研究对象在随机分配后从实验组或对照组退出。
退出的原因主要有:不合格,不依从和失访。
退出不仅会造成原定样本量不足,使研究工作效率降低,且易产生偏倚,应尽量降低发生率。
82.有效率:治疗有效例数与治疗总例数之比。
83.治愈率:治愈人数占治疗总例数之比。
84.保护率:对照组发病率与实验组发病率之差占对照组发病率的比例。
85.效果指数:对照组发病率与实验组发病率之比。
86.向均数回归:是指一些极端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有向正常回归的现象。
87.标准药:具有明确的,公认的疗效而且最常使用的一种处理或干预措施。
88.病因:那些使人们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有病因关系存在,当他们中的一个或多个不存在时,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89.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它的含义就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风险升高的因素。
90.病因链:病因(危险因素)相互存在联系,串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
91.病原体:是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体。
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
92.宿主:指能供给病原体以营养和场所的生物的总称。
93.感染谱:宿主感染了病原体后,可以呈现为程度不同的反应,从隐性感染直至致死性疾病的表现。
94.流行过程: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即流行过程三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95.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96.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统称为病原携带者。
按其携带状态和临床分期的关系,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
97.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98.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99.垂直传播:是指在围产期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
也称母婴传播或围产期传播。
100.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101.疫源地(epidemic focus):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即可能发生新发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102留验: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围,实施诊察、检验和治疗。
甲类传染病接触者应留验,即隔离观察。
103.终末消毒:指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所做的一次性彻底消毒,完全地清除传染源所播散、留下的病原微生物。
104.计划免疫: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105.扩大免疫规划:WHO根据消灭天花和不同国家控制麻疹、脊髓灰质炎的经验,开展了全球扩大免疫规划活动。
此活动要求坚持免疫方法与流行病学监督相结合,防治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等传染病。
从启动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点放在提高免疫覆盖率,使每一个儿童在出生后都能按计划获得免疫接种。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计划免疫的目标逐步过渡为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控制、消除和消灭。
106.预防接种:是将抗原或抗体接种到机体,使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107.冷链: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在适当的冷藏条件下进行所需要的多环节链式贮存、运输设备称为冷链。
108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灭或杀灭外界环境重的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包括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两大类。
109.群体免疫力:即人群对于传染病的侵入和传播的抵抗力。
110.人畜共患疾病:有些疾病是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并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称为人畜共患疾病。
111.潜伏期: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
疫苗效果指数=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
疫苗保护率(%)=(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100%
112.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类的某些传染病是由动物传播所致。
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中的动物间传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给人,这些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113正确诊断指数:是综合评价筛检或诊断试验准确性的指标。
其值为灵敏度+特异度-1。
范围在0~1之间,越接近1,试验的准确性越高。